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教案_第1頁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教案_第2頁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教案_第3頁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教案_第4頁
滬科版八年級物理下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第7章 力與運動第一節(jié)科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2)理解慣性是物體本身固有的一種屬性;知道慣性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過程與方法(1)通過小組斜面實驗、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實驗及推理,關注實驗、分析、推理、“理想實驗”的方法。(2)通過對生活中常見事例和實驗的分析,糾正對慣性的一些錯誤認識,注意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思維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了解亞里士多德、伽利略和牛頓等科學前輩對“運動和力的關系”不懈的探究歷程,領略伽利略“理想實驗”的科學魅力,感悟科學道路的艱辛曲折。(2)通過對慣性利弊的分析討論,懂得任何事物都存在兩面

2、性。(3)通過了解安全帶、安全氣囊和頭枕的作用,感悟生命的寶貴,體會尊重交通法規(guī)的重要性,從而自覺遵守交通法規(guī)。教材分析:牛頓第一定律是經典力學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個力學中的基礎。牛頓第一定律也是初中力學的一個開端。前面我們學習了簡單的運動,又知道力學一些簡單知識,牛頓第一定律是將運動和力聯(lián)系起來的一條紐帶一座橋梁,是進一步分析和處理直線運動和力學問題的基礎,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本冊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本節(jié)、本章的重點。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與“科學推理”相結合,對比教學法。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牛頓第一定律內容的理解。 難點:伽利略的理想實驗法的實質;力和運動的關系。教學過程:復習提

3、問,引入新課師:(1)力的作用效果表現(xiàn)有哪些? (2)摩擦力的定義理解。生:回答教師的問題并了解感知力和運動在生活中的關系。師:利用身邊的物品進行實驗引入新課: (1)讓兩同學分別推桌子。用力推,桌動;停止用力,桌不動。 (2)讓兩學生分別滾球。施力則運動,離開手后球最終停止。 通過實驗我們發(fā)現(xiàn)它們有一個共性,即物體的運動需要力的作用,若物體不受力,就不會運動或運動的物體就會停止運動。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呢?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地面上物體的“自然本性”是靜止的,要維持物體的運動,就必須給它施加一定的力,不受力運動而能夠運動的物體是不存在的。伽利略也通過類似的現(xiàn)象分析,又通過理想實驗的推理得

4、出:運動物體如果不受其他力的作用,將會繼續(xù)保持同樣的速度沿直線“永恒”運動下去。提出問題:兩位學者到底誰的觀點正確呢?物體的運動與力到底有怎樣的關系呢?板書課題:牛頓第一定律生:根據(jù)教師的要求閱讀并實驗,找出共性。思考教師的問題,進入新課。師:組織學生閱讀課本,初步感知本節(jié)課的內容。初步了解力和運動的關系。通過老師做實驗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力和運動的關系。科學探究提出問題: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運動狀態(tài)將會如何呢?設計實驗與制定計劃:讓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逐漸減小平面的粗糙程度,測量小車在水平面上的運動距離。進行試驗與收集證據(jù):實驗過程由師生討論達成共識(可參考課本)。數(shù)據(jù)收集:把收集到的

5、數(shù)據(jù)填入表格中。表面狀況摩擦力的大小小車運動距離S/m 毛 巾棉 布木 板 分析與論證:根據(jù)表中內容得出結論 。 假設與推理:如果平面足夠光滑(沒有摩擦力)小車的運動又會怎么樣呢? 。一、牛頓第一定律 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 理解:(1)“一切”說明該定律對所有物體都適合,不是特殊現(xiàn)象。 (2) “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條件,但是一個理想化條件,實際上不存在。故是一個理想定律,是由實驗加科學推理得到的。(3) “時候”反映了力與運動的瞬時對應關系。即物體不受外力的時候對應一種運動狀態(tài),受外力的時候對應一種運動狀態(tài)。(4)“總”說明沒有

6、例外,總是這樣。(5)“或”指兩種狀態(tài)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當不受外力時,原來靜止則仍靜止;原來運動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 二、慣性 1、實驗探究:慣性現(xiàn)象 (1)棋子不動:將五個象棋子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直尺迅速敲擊最下面那個棋子,最下面的那個棋子飛了出去,而上面疊著的棋子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芈湓谧烂嫔稀?(2)小球向前滾:把玻璃球放在書本上,隨書一起運動,當書突然停止運動時,玻璃球繼續(xù)向前滾動。 (3)碗中水濺出:將瓷碗內盛滿水,放在小車上,如果突然拉動小車,則原來靜止的水會向與小車運動相反的方向濺出去。如果小車已在運動中,突然遇到前方障礙物而停止時,則碗中水會向前方濺出去。歸納總結:這些現(xiàn)象揭示了

7、物體具有一個重要的性質,即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一種性質,人們把物體的這種性質叫做慣性。牛頓第一定律又叫慣性定律。2、 慣性:物體具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3、理解:(1)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 (3)慣性不是力,只能說物體具有慣性,不能說物體受到了慣性。把慣性說成“慣性力”或“受慣性作用”都是錯誤的。4、 慣性現(xiàn)象的解釋 汽車突然啟動或剎車時,車上的乘客要向后傾或向前倒;為何司機一定要佩戴安全帶,好的車輛配有安全氣囊;拍打衣服上的灰塵;加煤時要將鏟子向前送一下;跑步時不能馬上停下來;踩在西瓜皮上易跌倒等等。5、慣性的利用與防止 利

8、用:跳遠時可進行助跑 拍打衣服可除去上面的灰塵 防止:保持車距 減速慢行 系安全帶 嚴禁超員超載 行車時抓好扶手 此處可滲透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內容,教育學生不論何時何地都要遵守交通法規(guī)。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 科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1、 伽利略的斜面小車實驗 2、 牛頓第一定律 1、 內容 2、理解3、 慣性 1、定義 2、理解 3、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xiàn)象 練習:1、 下列實例中,屬于防止慣性的不利影響的是( ) A、跳遠運動員跳遠時助跑 B、拍打衣服時,灰塵脫離衣服 C、小型汽車駕駛員駕車時必須系安全帶 D、錘頭松了,把錘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擊幾下,使錘頭緊套在錘柄上2、水平射出的子彈離開槍口后,

9、仍能繼續(xù)高速飛行,這是由于( ) A、子彈受到火藥推力的作用 B、子彈具有慣性C、子彈受到飛行力的作用 D、子彈受到慣性力的作用3、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用慣性知識解釋的是( ) A、跳遠運動員的助跑,速度越大,跳遠成績往往越好 B、用力將物體拋出去,物體最終要落到地面上 C、子彈離開槍口后,仍然能繼續(xù)高速向前飛行 D、古代打仗時,使用絆馬索能將敵人飛奔的馬絆倒4、關于慣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靜止的物體才有慣性 B、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才有慣性 C、物體的運動方向改變時才有慣性 D、物體在任何狀態(tài)下都有慣性5、.對于物體的慣性,下列正確說法是 ( ) A.物體在靜止時難于推動,說明靜止物體

10、的慣性大 B.運動速度大的物體不易停下來,說明物體速度大時比速度小時慣性大 C.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越大,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得也越快,這說明物體在受力大時慣性變小 D.慣性是物體自身所具有的,與物體的靜止、速度及受力無關,它是物體自身屬性 6.如圖118所示的小車實驗,表面越粗糙,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_,它的速度減小得_;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_,它的速度減小得_,當小車受到的摩擦阻力為零時,它將做 _運動. 作業(yè)布置: P130 作業(yè)1、2、3、4教學反思:第二節(jié) 力的合成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幾個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個力來代替,這個力就是那幾個力的合力。2、能舉例說明什么是力的合成3

11、、知道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和相反的兩個力的合成方法 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探究實驗假設的驗證來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 現(xiàn)象的歸納總結能力2、通過總結出同一直線上兩個力合成的方法,初步認識等效替代的科學研究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通過合力的一些事例和實際的實驗操作,體會到團結合作、交流互助的重要性2、培養(yǎng)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教材分析: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探究了牛頓第一定律并知道了物體不受外力將處于什么狀態(tài),由于現(xiàn)實中任何物體都會受到力的作用,如何體現(xiàn)多個力對物體的作用?當物體受到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作用時,其運動狀態(tài)又如何?這就是第二節(jié)“力的合成”探究的問題。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究認識同一直

12、線上二力合成的情況 難點: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教學器材:彈簧測力計、橡皮筋、細線、圖釘、木板、白紙教學方法: 講授法,實驗法,歸納總結法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一個大人可以提起一桶水,兩個小朋友一起也可以把桶提起,那么大人和兩個小朋友用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二、合力 1、如果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組成合力的每一個力叫分力。合力的定義運用了“等效”的思想。 2、等效替代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三、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二力的合成 同一

13、直線上,方向相同的二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3、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成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二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較大的那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例: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合力大小為12N,若其中一個分力的大小為15N,則另一個分力的大小為 。點撥 設F1=15N,F(xiàn)合=12N,因為F合F1,所以F1和F2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則有|F1-F2|=12,F(xiàn)2的大小有兩種可能。即:3N或27N來源:Z|xx|k.Com練習:1甲、乙兩同學同時推一輛小車,甲用30N的力向右推,乙用40N的力

14、向左推,兩力沿同一直線,則小車受到推力的合力大小為_N,方向是_ 2一輛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水平方向上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力的方向水平向左,大小是10N,另外一個力水平向右,大小為25N,則小車受到的這兩個力的合力大小是 ?板書設計:第二節(jié) 力的合成1、合力、分力 說明:等效替代法 2、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二力的合成 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二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3)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成 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二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的大小

15、之差,方向跟較大的那個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3、例題講解作業(yè)布置: 課本P134頁 1、2、3、4題 練習冊上相應習題教學反思:第三節(jié) 力的平衡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知道平衡狀態(tài)、平衡力、二力平衡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條件。 2、知道二力平衡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3、會運用二力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平衡問題。 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實驗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進一步會研究多個因素問題的科學方法2、通過分析實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實驗的觀察、分析、探索,領略科學探索方法和養(yǎng)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意識。教材分析: 本節(jié)“力的平衡

16、”探究的是當物體受到合力為零時,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會怎樣?關鍵是要學生掌握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分析教學重難點: 重點:二力平衡的條件。 難點: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教學方法: 講授法 實驗法教學器材:小車、水平木板、鉤碼、細繩、滑輪等。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新課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是什么? 靜止在桌面上的物體、勻速行駛的電動汽車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的火車、勻速步行的學生、靜止在地面上的汽車等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他們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呢?是不是只有不受力的物體才能保持靜止、才能做勻速直線運動?請你們再舉出幾個靜止和做勻速直線的物體,分析它們受到的力。二、平衡狀態(tài) 由上面學生舉出的例子定義平衡狀態(tài)。

17、指出這時作用該物體上的幾個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效果互相平衡,或者說幾個力互相平衡。物體受力平衡時最簡單的情況是受兩個力作用。 物體受力作用時滿足什么條件才能保持平衡?三、二力平衡條件 方法1:通過演示實驗得出二力平衡的條件。 介紹實驗裝置如圖7-21所示,用細線系住木板上的任意兩個孔,細線的兩端跨過桌邊的滑輪各懸掛一個相同質量的鉤碼。 引導學生觀察與思考下面問題。 木板是否靜止?木板靜止時受到的兩個拉力的大小有什么關系?方向有什么關系?把木板扭轉一下,使兩個力的作用線不在同一直線上,木板還能靜止嗎?重新平衡后,兩個力的方向有什么特點?在細線的兩端懸掛質量不相同的鉤碼,木板還能靜止嗎? 任選其它

18、兩個孔重復上述實驗。 方法2:學生探究性學習(學生分組實驗,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 教師介紹實驗裝置同上。 教師明確實驗目的:觀察分析總結滿足什么條件木板靜止? 學生探究性實驗 學生討論、進行歸納總結。 教師引導:根據(jù)力的合成的知識,彼此平衡的兩個力的合力是多少?四、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1、通過練習使學生分析二力平衡 請學生畫出下面物體受力的示意圖,并分析物體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對力是二力平衡。 1) 靜止懸掛的電燈。 2) 靜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 勻速運動的拖車。 總結判斷二力平衡的方法: 1、物體是否處于平衡狀態(tài) 2、是否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3、是否滿足等大、反向、共線 應用二力平衡的條

19、件解決問題,首先要判斷被研究的物體是不是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只有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才可以應用這個條件。對于能夠應用二力平衡條件的物體,要分析它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方向如何。如水平面上拖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豎直方向的二力平衡,水平方向的二力也平衡。在學生分析中要注意糾正學生認識上的簡單化和片面性。 2、根據(jù)平衡狀態(tài)找出平衡力,利用二力平衡條件求其中一個力。 引導學生回憶測量滑動摩擦力的方法,分析原因。五、鞏固練習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書所受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 A、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書所受的重力; B、書對桌面的壓力加上書的重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C、書所受的重力與桌面對

20、書的支持力; D、書對桌面的壓力與桌面對書的支持力; 2、起重機的鋼絲繩吊著重物,比較在重物靜止時,重物勻速上升時,重物勻速下降時鋼絲繩對重物的拉力大小,則( ) A、重物勻速上升時,拉力最大 B、重物靜止時,拉力最大 C、重物勻速下降時,拉力最大 D、上述三種情況,拉力一樣大3、某同學站在磅秤上, 下列哪一對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與磅秤對人的支持力; B、人對磅秤的壓力與磅秤對人的支承力; C、磅秤的重力與磅秤對人的壓力; D、人的重力與人對磅秤的壓力。4、一個物重為10牛頓的物體,用繩子把它吊在空中靜止時,繩子對它的拉力是_牛頓;若物體以0.1米/秒的速度勻速下降時,繩子對它的拉力是_牛頓

21、;若物體以0.1米/秒的速度勻速上升時,繩子對它的拉力是_牛頓。5、水平放置的臺秤秤盤上放有一個重為20牛頓的物體,則臺秤的示數(shù)為_牛頓;當用5牛頓的力豎直向下壓這個物體時,臺秤的示數(shù)為_牛頓;當用5牛頓的力豎直向上拉這個物體時,臺秤的示數(shù)為_牛頓。6、某同學用100牛頓的力豎直向上提起一個質量為10千克的物體,物體受到的合力大小是_、方向_1。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力的平衡 1、二力的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探究(1)平衡狀態(tài) (2)平衡力 3、二力平衡條件 4、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教學反思: 第八章壓強第1節(jié) 壓強的作用效果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壓力的概念,知道壓力的作用效果

22、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2、理解壓強的概念、知道壓強的計算公式、單位; 3、知道增大壓強和減小壓強的方法,能用壓強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xiàn)象。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鴨梨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學習控制變量法; 2、能夠把具體、生動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的認識過程有一個質的飛躍。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討論生活中的壓強,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學原理的情感。教材分析: 本堂課重點是引導學生感受身邊的物理,充分的體會物理來源于生活,同時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學習后續(xù)內容的基礎。需要講解的盡量詳細。教學重難點:重點:是壓強概念的建立、應用壓強公式或變形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難點:知

23、道壓力概念,理解壓強的概念。教學方法: 實驗演示法,實驗探究法教學準備圓珠筆、壓力壓強演示器,砝碼兩個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1、用食指和大拇指輕壓著圓珠筆兩頭,為什么兩個手指的感覺不一樣呢? 2、兩個人對雪的壓力差不多,為什么穿普通鞋子走路的人陷下去了,另一個穿著寬寬的滑雪板的人沒有陷下去?對剛才的問題,可能同學們還不能得出正確結果。同學們學習了本課的知識,就會得到滿意的回答。講授新課:一、壓力我們用手指去按圓珠筆尖的那頭,你會有什么感覺?(生:手指會感到痛)手指會感覺痛說明了什么?是不是說明有一個力作用在手指上?像這個力我們把它叫做什么?(生:壓力)像我們課桌上擺放了些物體,這些物體對桌面都

24、有個壓力,那通過你的觀察,你的體驗你是否能對壓力給出個定義呢?(生: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給出壓力的定義:物理學中將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下面我們用一些圖形來模擬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圖a)這個好比你坐在椅子上,那他受到的壓力應該是怎么樣的?(圖b)有的物體是在斜面上,那這物體對斜面的壓力是如何的?(圖c)還有的物體是作用在豎直墻面上,那它對墻面的壓力是怎么樣的? 圖a 圖b 圖c 注意區(qū)分壓力和重力 在雪地行走,人對地面的壓力相同,但是有穿滑雪板跟沒有穿的效果也不一樣。那么,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呢?二、壓強大家知道啄木鳥跟鴨子的嘴巴

25、有什么不一樣?(生:啄木鳥的嘴巴是尖的,鴨子的嘴巴是扁的。)如果把啄木鳥的嘴巴換成鴨子的嘴巴,那會怎么樣呢?(生:鴨子的嘴巴去啄木頭嘴巴會壞掉的)為什么會這樣呢?(鴨子的嘴巴扁不夠尖)我們剛才用手指壓圓珠筆的兩端,手指受到的壓力是相同的,但是產生的效果是不一樣的,用更大的力壓圓珠筆兩端,手指受到的壓力的效果也不一樣的那我們來猜想下這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面積是否有關,跟壓力的大小是否有關呢?讓我們來通過實驗來驗證下猜想:在課本P143實驗探究中,圖(乙)(丁)受力面積相同,但壓力不同,圖(乙)(丙)壓力相同,但受力面積不同。 如何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教師總結: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

26、關,為了比較壓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學中引入壓強的概念,也就是取相同受力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物理學把單位面積上物體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例:一臺機器重1000N,與地面接觸面積是2m2,這臺及其對地面的壓強多大?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壓強等于壓力除以受力面積。物理學上用p來表示壓強,用F來表示壓力,用S來表示受力面積 P=F/S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N,面積的單位是m2,壓強的單位是N/m2,該單位讀作“牛每平方米”,它還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帕斯卡,簡稱帕,帕斯卡是法國科學家,為了紀念他在物理學研究方面作出的貢獻,以他的名字作為壓強單位的名稱。 Pa這個單位有多大呢?舉例加深理解:(1)一張紙平放

27、時對桌面的壓強為0.5Pa;(2)一粒西瓜籽對桌面的壓強為20Pa;(3)一個中學生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是10000Pa。例題:一輛質量為50t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每條履帶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1.5m2。一顆圖釘尖的面積是0.05mm2,手指對圖釘帽的壓力是20N,試比較坦克對地面的壓強與圖釘尖對墻面的壓強的大小。已知:,求: 解: 答:坦克對地面壓強為1.63105Pa,圖釘尖對墻面壓強為4108Pa 。三、壓強的增大與減小生活中有時要增大壓強,有時又要減小壓強。你能利用壓強公式分析下面的一些事例嗎?(p145) 1、用刀切割水果(刀刃越鋒利,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 2、推土機的履帶(推土機履

28、帶寬大,可以減小對地面的壓強,不易陷入泥土中) 3、釘釘子(釘子、箭頭、刺刀、長矛等有尖銳的尖端,這可以增大壓強) 4、華表下的基座(華表下的基座,擴大了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減少華表對地基的壓強,防止地基下沉。在古塔、宮殿等古建筑物中,都能發(fā)現(xiàn)古人為減小壓強而作的精心設計) 你還能舉出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減小壓強的例子? (坦克履帶、鐵軌下的枕木、注射器的針頭很尖另一端接觸面積很大,吸管一端被削的很尖)板書設計:第一節(jié) 科學探究 壓力的作用效果一、壓力F: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二、壓強 1、壓力的作用效果 2、壓強p 定義: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大小 公式:P=F/S 單位:N/m2 、Pa(帕)

29、3、 壓強的增大與減小作業(yè)布置: (課后練習、練習冊)教學反思:第二節(jié) 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液體有壓強,知道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2、能應用液體壓強的知識解釋簡單的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自己親身體驗的學習活動,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猜想與假設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膽假設小心求證,養(yǎng)成事實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教材分析: 本堂課的講解主要從流體壓強在科學上的應用著手。需要多講解科學上生活中和流體壓強有關的工具。以及在鐵路旁邊不要隔鐵路太

30、近等等的原因,要讓學生學了物理要會將物理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來。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感受到液體壓強的存在,并探究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在探究過程中體驗科學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難點:實驗探究過程中假設的建立及檢驗假設方案的設計,只要能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液體壓強的存在,就比較容易突破難點。教學方法體驗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教學用具 老師準備:水、鹽水、橡皮膜、U形管壓強計、底部和側壁帶橡皮膜的容器 、 大可樂瓶、塑料袋、水槽、形狀不同的容器等。 學生自備:礦泉水瓶、塑料袋、皮筋、錐子、水槽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 師:下面同學們繼續(xù)再看課本上的圖片: 1、水壩為什么要上窄下寬? 2、潛水員為什么到不同

31、深度時要使用不同的潛水服? 問:這些現(xiàn)象跟什么有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讓學生感受液體壓強的存在 1用封膜的礦泉水瓶做實驗: 豎直放置,裝入水,發(fā)現(xiàn)下端的橡皮膜向下突出,說明液體由于重力作用,對容器下方有壓強。 水平放置,裝入水,發(fā)現(xiàn)兩端的橡皮膜向外突出,說明液體由于流動作用,對容器側面有壓強。 用塑料袋裝水時,它會脹起來,讓學生感知液體會產生壓強,且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用扎了孔的礦泉水瓶做實驗 礦泉水瓶裝有水,讓學生觀察到水從小孔流出來,且處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來的的射程都不一樣。(可先將三個小孔封上,讓學生一個一個思考他們的射程。)讓學生知道射程不一樣的原因是因為液體的壓強不一

32、樣,液體的壓強跟深度有關。且壓強隨液體的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礦泉水瓶另一邊再扎一個小孔與其中任一個小孔等高,觀察水的射程相等,說明同一液體的深度,壓強相等。 引導學生把所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得出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 (1)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2)液體內部朝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3)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壓強都相等; 師:那么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請同學位稍作討論,然后回答。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1、由于有重力,所以對容器底部有壓強;2、由于有流動性,所以對容器側壁和內部都有壓強。二、科學探究: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師:通過剛才的圖片和同學們的實驗,那么,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33、呢?能否結合生活中的經驗和今天的實驗,提出你們的猜想? 學生分組討論,然后發(fā)言。(由于有了前面的學生實驗鋪墊,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對液體的壓強不再陌生,自然會結合剛才的實驗和生活中的經驗提出自己的猜想。學生猜想的同時,應讓學生說明猜想的依據(jù),并指出這樣才是科學的猜想。如果猜想得不夠全面,老師要從旁引導。)提出猜想:1、與深度有關:可以從剛才學生的實驗中總結出。2、與重力、體積、質量有關:如果學生猜想不到,可以引導學生,想剛才的實驗中,如果塑料袋里多裝一點水,塑料袋鼓得更出來。 3、與容器形狀有關:如果學生想不到,可以出示可樂瓶和礦泉水瓶,觀察它們什么不同,猜想液體壓強是否與容器的形狀有。4、與液

34、體密度有關:由于實驗桌上擺有三種標有不同標簽的液體,學生容易想到,如果可以他們觀察桌上。5、與壓強方向有關??梢詮膭偛艑W生的實驗中總結出來。師:剛才同學們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想,這些猜想是否正確呢? 我們可以用U型管壓強計來進一步驗證。師:介紹壓強計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加油站。然后演示:把壓強計的金屬盒放入水中,觀察U型管中液面情況,得出結論:液體內部有壓強。從科學的儀器中進一步驗證剛才的結論。設計實驗:師:考慮到液體壓強可能與多個因素有關,因此在探究中應采用控制變量法。討論(同組間進行):應怎樣控制變量(保證哪些量相同,什么量不同?)討論后請學生回答,老師補充。進行實驗:老師先

35、通過演示否定猜想2、3,這樣可以掃清探究中的障礙,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然后依次探究猜想5、1、4,先探究方向,再探究深度和密度,這樣做更方便,快捷。探究后由學生派代表發(fā)言,說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液體壓強與所在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 三、分析論證。師:介紹方法,讓學生閱讀課本拓展一步重點介紹液柱模型的建立。設想水中有一高度為h,底面積為S,水的密度為學生推導:(由于學生獨立推導有難度,所以有如下設計) V= m= F=G=mg= P=F/S= 師:從推導出來的公式P=gh可以進一步說明液體壓強只跟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跟液體的重力和體積無關。為了便于學生記憶,給出一個順口溜:不管容器粗和細,哪怕

36、管子斜又曲,液體壓強真稀奇,只看g與 h值。師:強調公式P=gh:1、h指深度,指即研究的點到最高液面的距離;2、公式p=gh原則上只適用與液體壓強。3、公式中單位統(tǒng)一用國際主單位。四、液體壓強的應用-連通器: 1定義:上端開口、下端連容器叫做連通器。 2連通器里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總是相同的。 3舉例分析連通器:茶壺、鍋爐的水位計、花灑、水塔與自來水管。 4介紹連通器的應用之一三峽船閘。課堂小結:1、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容器側壁都有壓強。 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各處,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3、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產生的壓強大小與

37、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越大,液體的壓強也越大。練習: 1、解釋課件中演示的現(xiàn)象:水壩為什么下寬上窄?潛水員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潛水服? 2、閱讀教材上P151頁的信息窗。例1實驗序號 深度(cm)高度差(cm)41075201363018 某小組同學用U形管壓強計研究甲、乙兩種液體內部的壓強規(guī)律,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 (甲 乙):實驗序號 深度(cm)高度差(cm)11062201133013 甲 乙(1)比較1與4;2與5;3與6的實驗序號, 可得出: 。(2)比較1、2、3的實驗序號, 可得出: 。例2如圖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并且液面相平,則兩杯底受到的液體壓強大小關系怎樣?AB例3兩只容器中分別

38、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A、B、C三點中,液體產生的壓強分別為PA、PB、PC,則PA、PB、PC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板書設計:第2節(jié) 科學探究 液體的壓強 一、液體壓強 1、產生原因 2、特點 二、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 P=gh: 1、h指深度,指即研究的點到最高液面的距離; 2、公式p=gh原則上只適用與液體壓強。 3、公式中單位統(tǒng)一用國際主單位。 三、液體壓強的應用連通器作業(yè)布置: 課后P154頁第1題、第3題教學反思: 第3節(jié) 空氣的“力量”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理解大氣壓的概念及產生的原因,并能很好運用幾個簡單的實驗證明大氣壓的存在;2、知道托里拆利實驗的測量原理和大氣壓的大??;3

39、、知道大氣壓的測量儀表,和海拔高度與大氣壓的變化關系。過程與方法學生能通過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聯(lián)系老師所講的解釋實驗現(xiàn)象,引發(fā)學生自我思考并提問,并試著解答疑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能更加仔細的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并努力解決問題,把所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教材分析:這節(jié)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壓強的概念、壓強的公式和單位、液體壓強的特點和規(guī)律以及液體內部壓強的公式之后,學習的又一壓強方面的知識。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大氣壓強的存在和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會用大氣壓強解釋簡單的現(xiàn)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實驗說明了什么,知道大氣壓強的大小可以幫助學生認識自然和利用自然,為以后的

40、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重難點: 重點:大氣壓的概念,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托里拆里利的測量原理。 難點:大氣壓的存在,托里拆利實驗的測量原理。教學方法: 講授法,引導法,討論法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將裝滿水的玻璃杯倒扣在水中,然后用力將杯子向上拉,感覺到很難將杯子與水分開,是什么“力量”與我們較勁,是空氣的“力量”。(可當場做實驗演示) 講授新課: 將掛衣服的吸盤掛衣釣,緊貼在光滑的墻面上,擠出里面的空氣,吸盤就緊緊的貼在墻面上,是什么“力量”使掛衣鉤壓在墻上?只要擠出吸盤內的空氣,吸盤才能牢牢的貼在墻上,否則掛鉤和吸盤就會自動掉下來,更不用說掛東西了,由此猜想,掛衣鉤吸盤上的“力量”可能

41、來自于空氣。 一、大氣壓強 1、大氣壓強的存在和產生的原因 在大氣層里,下邊的空氣被上邊的空氣所壓,地球被整個大氣層所壓??諝庥匈|量,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會在所作用的面積上產生壓強。在空氣內部各個方向都存在壓強。這種壓強稱為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或氣壓。 2、馬德堡半球實驗 早在1654年,德國馬德堡市市長奧托格里克就在馬德堡市公開表演一個著名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他把兩個直徑為30cm銅質空心半球緊緊地扣在一起,用抽氣機抽出球內的空氣,然后用16匹馬向相反方向拉兩個半球,結果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它們拉開。 解釋現(xiàn)象:1、用自來水鋼筆吸墨水時,只要把彈簧片按幾下松開,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 2、堵上茶壺

42、蓋上的小孔,壺里的水不容易倒出來 3、用吸管可是把杯中的果汁吸到口中 二、測量大氣壓 1、托里拆利實驗 在長約1m的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后倒立插入裝滿水銀的水銀槽中,這時管內水銀面下降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下降,水銀處于靜止,管內外水銀面之間的高度差為h,如圖所示,設大氣壓為P0,設想在管內與管外水銀相平處取一液片AB,由于液片AB靜止不動,可知,作用在液片AB上向下和向上的壓力相等,即F下=F上,向下的壓力是在液片AB上方的水銀的速度重力產生的,即F下=G=gsh,式中為水銀的密度,S為液片的面積。向上的壓力是由于大氣壓產生的,它等于F上= P0S,又因F下=F上,所以gsh=

43、P0S即得P0=gh,即大氣壓等于管內高為h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為什么說對液片AB上的壓力就是大氣壓作用的?這是因為液體有傳遞壓強的特點,即加在密閉液體上的壓強,能夠大小不變地被液體向各方向方向傳遞,同樣,加在水銀面上的大氣壓強也能夠由水銀傳遞到液片上。2、托里拆利實驗的理解在托里拆利實驗中,應該注意管內上方是真空,管內水銀的高度只隨外界大氣壓強變化而變化,和管的粗細、管的長度。傾斜角度及將玻璃管提起還是下壓等因素有關,只與管內水銀柱的豎直高度有關。 3、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 有水銀氣壓計和空盒氣壓計,水銀氣壓計是根據(jù)托里拆利實驗制成的,使用時不能斜括,空盒氣壓計使用方便,可根據(jù)大氣壓隨高

44、度的變化規(guī)律把盒氣壓計的壓強值換成對立的高度值,就變成了高度計。 三、大氣壓強的變化 1、標準大氣壓 人們通常把760mm高的汞柱所產生的壓強叫做1個標準大氣壓。即1標準大氣壓=1013hPa=1.013105Pa 2、大氣壓的影響因素海拔高度 大氣壓的大小海撥高度有關、海撥越高,大氣壓越小。在海撥3000m以內,大約第升高10m,大氣壓減100 Pa。大氣壓除了與海撥的高度有關外,還與天氣的陰晴、季節(jié)的變化等有關。3、大氣壓與液體沸點的關系液面上的氣壓越高、液體的沸點越高,反之大氣壓越低、液體的沸點越低。(高壓鍋的運用)板書設計:第三節(jié) 空氣的力量一、大氣壓強 1、大氣壓強的存在和產生的原因

45、 2、馬德堡半球實驗二、測量大氣壓 1、托里拆利實驗 2、托里拆利實驗的理解 3、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氣壓計三、大氣壓強的變化 1、標準大氣壓 2、大氣壓的影響因素海拔高度3、 大氣壓與液體沸點的關系作業(yè)布置:課本P162 1 2 3課后反思:第4節(jié)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2、能根據(jù)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釋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及相 關的物理現(xiàn)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分析得出: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的結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生活中的物理道理的興趣。在講到流體的流速與壓強的

46、關系的壓強規(guī)律是:流速越大,壓強越小。當人站在鐵路旁時,火車高速駛過,火車兩側的氣體流速比稍遠處大得多,壓強就小得多,也就是人靠近火車的一側空氣壓強比外側小,氣體會由壓強大的地方移動到壓強小的地方,由于速度差很多,壓強也差得多,氣體移動就比較快,人在氣體移動中就感覺被“吸向”火車。利用這個知識,教育學生在上學回家的路上,不能并排騎車,不要和大卡車靠得太近,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教材分析: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由“流體與流速之間存在什么關系”和“飛機的升力如何產生”兩個核心問題組成,是對大氣壓強液體壓強等力學知識的延伸和拓展,由于“流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小”所造成的許多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教材抓住初中學生具有強烈求知欲望的特點,利用實驗探究,激發(fā)學生思考,探究物理規(guī)律,從中認識生活中常見現(xiàn)象和科學技術,學會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現(xiàn)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課程理念。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讓學生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2、讓學生了解機翼升力產生的原因。 難點:讓學生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簡單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教學方法: 講授法 討論法 閱讀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