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語文五人墓碑記二 人教版_第1頁
2019-2020年高二語文五人墓碑記二 人教版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2020年高二語文五人墓碑記二人教版教學要點學習課文的三、四段,領會文章富有感情色彩的敘事特點,品味作者獨到的行文方式,做到結合注釋順利的翻譯文章,掌握一定的文學常識。教學過程一、導語設計司馬遷有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運用比喻形象地點明了生命的價值;文天祥也有詩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笔前。擞猩陀兴?,在死神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但為何而死?是否死得其所?從古至今無數的仁人志士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作出響亮的回答。請看我們所熟悉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的臨刑壯舉。(用VCD播放電影譚嗣同中譚嗣同就義的場面)我們知道,譚嗣同是有機會逃生的,但他卻走向

2、了刑場。他要用自己的鮮血去洗亮人們的眼睛,告訴人們繼續(xù)走變法圖強的道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臨刑豪語,仿佛仍在我們心中回蕩。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描述的是同樣壯烈的豪杰之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五人也有機會茍全性命,但為了吳地百姓的安全,挺身而出,昂然受刑。在本文的記述中,雖然沒有留下他們的片言只語,但我們讀后,他們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我們眼前閃現(xiàn),耳邊回響。請同學們齊讀第三、四段,去感受一下英雄的壯舉、豪杰的正氣。二、同學們齊讀課文三、四段三、研習課文三、四段問: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講述三、四兩段的內容。明確:不必強求一致,但應注意要求點明時間、人物、事件。

3、敘述順序自由安排,具體情節(jié)可以發(fā)揮,教師要給予鼓勵。問:為何先從“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寫起?點明準確時間有何作用?明確:與全文開頭處的“當蓼洲周公之被逮”相照應。同時點明蘇州暴動的原因。點明準確時間,說明記憶之深刻,影響之巨大。問:第三段較詳細地追述了周公被逮、吳民抗暴的情景。請思考吳民是在什么情況下進行反暴斗爭的?又是如何反暴的?為何要反暴?明確:周公被逮之時,應社中的正直人士聚集起來,替周公訴冤。伸張正義,并且募集錢財為他送行。這些行動,觸怒了東廠的官役,遭到了官役們的大聲責罵,引起了眾怒,故而群情洶涌,一起逐打官役,引出一場轟轟烈烈的抗暴斗爭。文中描寫抗暴斗爭的情況,只用了兩句話“抶而撲之

4、”“噪而相逐”,四個動詞“抶”“撲”“噪”“逐”。就是這樣四個動詞充分活現(xiàn)了百姓怒不可遏、群情激昂、同心同德同閹黨斗爭的情景,形象生動,準確鮮明,真可謂字字傳神,絕妙之筆。吳民之所以抗暴,一方面是因為周公正直高尚,深得百姓的愛戴。此次被逮明顯是受屈,百姓心中不平;另一方面,當時以大中丞的官銜做應天府巡撫的毛一鷺是魏忠賢的爪牙“。吳之民”本來就痛恨他,而“周公之被逮”又正是這個閹黨爪牙指使的。所以,“吳之民”就更加痛恨他,再加上前來執(zhí)行逮捕的又正是魏忠賢一手把持的東廠“緹騎”,“吳之民”就更加憤怒了。文章雖只寥寥數語,不僅表明“周公”與閹黨形同冰炭、互不相容,也點出了因閹黨逮捕“周公”而激起的這

5、場“民變”的正義性。無論是“抶而撲之”,還是“噪而相逐”,“吳之民”打擊的對象都是“魏之私人”??梢?,“吳之民”的反暴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抗擊魏閹,把斗爭的矛頭直指禍國殃民的權閹奸佞,明確地表現(xiàn)出這場斗爭的偉大意義。問:士大夫和市民,在反暴斗爭中的行動完全一致,這說明了什么?明確:無論是讀書人還是普通百姓,他們都是傾向于正義的。正義面前,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義之所在,人心所趨,國有危難,匹夫有責。文章正是通過這場團結一致的反暴斗爭,展現(xiàn)了蘇州人民不畏強暴、不怕犧牲、敢于向惡勢力進行斗爭的崇高精神。問:文章為什么在最后一句才寫出這五人的姓名?明確:“吳之民”與“五人”是全體與部分的關系,作者寫反暴

6、斗爭時,不單寫五人,而先寫包括“五人”在內的“吳之民”,這就十分有力地表現(xiàn)出民心所向、正義所在,從而十分有力地反襯出閹黨以“吳民之亂”的罪名,“按誅五人”的卑鄙無恥,倒行逆施。同時,作者直到寫了“五人”被“閹黨”作為“吳民之亂”的首領而殺害的時候,才一一列舉出他們的姓名。正是把他們作為“吳之民”的代表,大書而特書,并用“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一句,與首段“墓而葬”相照應。其贊揚之意,自然溢于言外。問:作者怎樣描寫五人當時的情景?(用文中語句回答)明確:“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談笑以死?!皵囝^置城上,顏色不少變?!蔽恼乱院啙嵭蜗蟮墓P墨勾勒出五義士慷慨就義的音容笑貌,表現(xiàn)了他們

7、嫉惡如仇、視死如歸的斗爭精神和浩然正氣。問:“顏色不少變”一句如何理解?明確:“顏色不少變”意思是臉上的神色一點也沒變。這是以夸張的手法加以烘托,顯示五義士的凜然正氣和高尚精神。問:文章為何要交代“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明確:這一方面表達了人們對五義士壯舉的欽敬,同時,交代了“賢士大夫”買其頭顱而函之的義舉。很明顯,作者既歌頌了五義士的英雄氣概,又肯定了“賢士大夫”的行為,而對于“賢士大夫”的肯定,也正是對五義士的歌頌,并且照應前文的“墓而葬”。問:課文三、四段講五人死難的過程。如果刪去“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這句話,將兩段合為一段,好不好?明確:不好。這句話在文中有三個作用:其一,緊扣題且

8、五人墓碑記,突出題意。其二,同第一段修墓緣起的敘述和第二段修墓意義的記述相呼應。加強前后聯(lián)系。其三,第三段是敘述蘇州市民中的反閹黨暴動的全面情況。第四段是重點敘述蘇州市民中五人慷慨就義和“賢士大夫”收尸情況的。這句話寫在第三段的最后,可以小結第三段。并使全面敘述和重點敘述兩個段落之間區(qū)分清楚。四、比較閱讀出示投影順昌好為德于鄉(xiāng),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輒為所司陳說;以故士民德順昌甚。及聞逮者至眾成憤怒,號冤者塞道。至開讀日,不期而集者數萬人,咸執(zhí)香為周吏部乞命,諸生文震亨、楊廷樞、王節(jié)、劉羽翰等前謁一鷺及巡按御史徐吉,請以民情上聞。旗尉厲聲罵曰:“東廠逮人,鼠輩敢爾!”大呼:“囚安在?”手擲銀鐺于

9、地,聲瑯然。眾益憤,曰:“始吾以為天子命,乃東廠耶!”蜂擁大呼,勢如山崩。旗尉東西竄,眾縱橫毆擊,斃一人,余負重傷,逾垣走。一鷺飛章告變。東廠刺事者言吳人盡反,謀斷水道。劫漕舟。忠賢大懼。已而一鷺言縛得倡亂者顏佩韋、馬杰、沈揚、楊念如、周文元等,亂已定,忠賢乃安。然自是緹騎不出國門矣摘自明史周順昌傳注:東廠:明代的特種偵察機關,為宦官所掌握,從事特務活動,以鎮(zhèn)壓人民和官員中的反對派,凡事可直接報告皇帝,權力在錦衣衛(wèi)之上。銀鐺:舊時用來鎖系囚人的鐵索。漕舟:水道運官家的糧食或軍糧的船。思考:這兩段文字在立意、組織安排材料、表達方式等方面與課文的這些方面有什么異同?參考答案:相同點:都描述了明代天

10、啟六年那次蘇州暴動,表現(xiàn)群眾斗爭的巨大力量。不同點:這兩段文字只描述蘇州暴動的一般情況;課文則在一般情況外,還突出五人“激于義而死”的精神,批判甘心附閹的官僚士大夫的卑劣行徑,闡述了生死價值問題。這兩段文字的材料安排是按時間順序,依次描述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和結局;課文在敘述方面是用倒敘的方式,先寫修墓,后寫蘇州暴動,五人就義。這兩段文字全用記敘方式來寫;課文兼用記敘、議論、抒情三種表達方式。五、小結我們今天學習了課文第二部分,這部分內容重在記述。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蘇州市民的反暴斗爭以及五人死難的經過。語言形象生動,富于感情色彩。像“哭聲震動天地“抶而撲之”噪而相逐”等語,讀后令人久久難忘

11、。尤其是“然五人之當刑也,意氣揚揚,呼中丞之名詈之,談笑以死;斷頭置城上,顏色不少變”語,非常簡潔,形象生動地勾勒出五人慷慨就義的音容笑貌。不置一語卻使人如聞其聲,表現(xiàn)了他們嫉惡如仇、視死如歸的斗爭精神和浩然正氣。同學們,讓我們再讀一遍這兩段文字,再去領略一下英雄們的風采。齊讀課文三、四段。六、布置作業(yè)1.完成練習二、三題。2.預習、閱讀五、六兩段,并進行書面翻譯。畫出對比內容。2019-2020年高二語文伶官傳序一人教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理解:原、賜、負、抑、遺、系6個實詞2.積累歸納:與、其、歸、易、告5個詞的義項和用法。能力目標1.學習掌握詞類活用的文言語法現(xiàn)象(名詞活用為動詞)。2.

12、體會正反說理突出中心論點的寫作方法,并背誦課文第三段。德育目標理解“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語的深刻含義,及其對人生的啟示。教學重點識記11個詞語,掌握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特征,學習正反說理突出中心論點的寫作方法。教學難點本文是“傳序”,所以眾多的史實都是正文的主要內容,這里可簡約地點到即可,也正因如此,給閱讀帶來一定的困難,成為學習的難點,只要對涉及的人事有一般的了解即可。教學方法1.伶官傳序中的紛繁的頭緒,眾多的史實,往往讓學生們搞不清楚,教師也不易找到解決課文難點的好辦法,教學效果住往不盡如人意。受庖丁解牛中語句“依乎天理,批大郁

13、導大竅,因其固然”的啟發(fā),力求找準一個進刀的竅部,創(chuàng)設憤悱情景,讓學生在積極思維中明了該課文由時到事,由事及理,最后導出教訓的寫作特點,所以要花點時間讀注釋。2.文章一開始就用反問形式提出中心論點,同時簡明地舉出史實來論證論點,而后正反對比深入論證,最后引出教訓,可以先掌握警句和對稱句來帶動完成。教具準備1.課文錄音帶、錄音機、投影膠片、投影儀。2.設計本文內容涉及的史實資料簡明卡片。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步驟第一課時教學要點利用注釋、工具書,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朗讀課文,掌握文章大意,理解作者意圖。教學過程一、導語設計蘇洵在六國論中論說六國滅亡的原因,以借古諷今的寫法,諷諫宋王朝要以六國為鑒,勿蹈

14、六國覆轍。今天學習歐陽修的伶官傳序,也是借古諷今,總結后唐莊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歷史教訓,闡明國家盛衰取決于人事,“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諷諫北宋統(tǒng)治者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F(xiàn)在聽錄音,輕聲跟著閱讀,思考莊宗李存勖17歲后發(fā)生在他身上的有什么事。二、解題同學們根據注釋,談談作者與新五代史伶官傳,教師補正。明確: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謚號文忠。歐陽修是北宋中葉詩文革新運動的倡導人,并且提倡古文,批評宋初以來追求靡麗形式的文風,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獎掖后進,著名的古文學家三蘇父子、曾鞏、王安石等都出于他的門下。他

15、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作家。伶官傳序就是歐陽修為新五代史伶官傳作的序文,目的是評述伶官受寵幸而亂政的史實,總結歷史教訓,諷諫當時的北宋統(tǒng)治者,指出,封建王朝的興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要力戒驕奢,防微杜漸,勵精圖治。他的作品主要有新五代史。與宋祁合寫新唐書等。三、整體感知1. 結合注釋,解釋詞句。(出示投影)(1)辨析本文中的詞類活用(學生解答,教師補充更正)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明確:“原”,名詞用作動詞,推原,意指推究事物的根本原因。盛以錦囊明確:“盛以錦囊”是“以錦囊盛”的倒裝,用錦綾做的袋子裝著。“盛”,形容詞用作動詞,裝著。函梁君臣之首明確:“函”,名詞“匣子”,用作動詞,裝在

16、木匣子里。抑本成敗之跡明確:“本”,名詞用作動詞,溯本,推求,跟“原”的意思相近。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明確:“興”,振興,使興盛,動詞的使動用法;“亡”,使亡,動詞的使動用法。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明確:“夜”,在夜間,名詞用作狀語,表示時間;“東”,向東,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2)(出示投影)被動句 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明確:“為天下笑”即“被天下笑”。“為”是介詞。表示被動,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智勇多困于所溺明確: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才智勇氣往往被他溺愛的事物困擾。”“于”是介詞,表示被動、引出動作。(3)(出示投影)提問:“雖曰豈非”是一個什么句式?其作

17、用是什么?(學生解答,教師補充)明確:“雖曰豈非”是反詰語氣的轉折復句,意在強調后者。強調“人事”的作用,即盛衰之理,不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點撥:凡反問句都是以疑問的語氣表達字面相反的意思,無疑而問,語意表達的比陳述句更確定、更有力、更發(fā)人深省,有更強的感情色彩。(4)分組討論,指定回答看課文,當文章寫出盛衰、成敗兩個方面,用“方其可謂壯哉!”“及何其衰也!”句式,接著又用“豈歟?”“抑歟?”的句式,各是什么句?有何作用?明確:(討論后定人回答,其他同學補充)“方其可謂壯哉!”“及何其衰也!”這是兩個感嘆句,又是對稱句。感嘆飽含著強烈的感情色彩,前一句表示對莊宗勝利的贊賞之情,后一句表示對

18、莊宗失敗的悲嘆之情。對稱句,節(jié)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特別是本文的對稱句在內容上都是正反對照的,不僅有音樂美,而且給人鮮明的對比感,表達了作者褒貶、揚抑的立場,氣勢十分充沛,感情色彩濃郁,加強了論證的力量?!柏M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是反詰語氣的選擇關系的復句,前者被否定,被舍棄,后者被肯定,說明成敗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結論,印證了開頭的論點。(5)請同學們再找出幾個對稱句和反問句,念給同學聽明確:對稱句:“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原莊宗之所

19、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反問句,例:“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2. 概括李存勖一生的主要經歷。(1)提問:通過閱讀課文,給李存勖編一個履歷表(課文P97注釋:李存勖885926),主人公李存勖在公元908年、912年、923年、926年的幾個年代里,年齡分別是多少歲?明確:908年是23歲;912年是27歲;923年是38歲;926年是41歲。提問:在這幾個年頭里,在李存勖身上分別發(fā)生了什么事?(盡可能用課文的原句回答)明確:李存勖23歲時的事:“接受三矢,繼父遺志?!保R聲朗讀:“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請其矢,盛以錦囊,

20、負而前驅?!保c撥:從這鏗鏘的節(jié)奏中,可以看見一位胸懷大志,雄姿英發(fā)的年輕統(tǒng)帥形象清晰地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 主人公27歲時的事:“方其系燕父子以組?!保ㄟ@是公元912年,李存勖派兵攻破幽州,俘獲劉仁恭及其家族,劉守光逃到滄州,乃被捕獲。父子都被處死,滅燕) 主人公38歲時的事:“函梁君臣之首”(亡梁),然后“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建立了后唐。李存勖從受命到立國,經過了整整15年。 主人公4l歲時的事:“身死國滅,為天下笑?!保?)指導讀文(慢節(jié)奏)“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亂者四應,倉皇東出,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君臣相顧,不知所歸,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3)學生在凝重的

21、氣氛中靜思兩分鐘,想象莊宗君臣凄然相向,淚下如雨的悲慘情景,并和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雄武進行對照比較。(4)點撥,提問:在這無聲的靜寂中,學生們心潮翻卷,歷史的風云變幻掠過心頭。在這生生死死、盛盛衰衰的變化中,不正寓含著某種哲理嗎?請同學們思考: 莊宗滅敵立國。用了15年時間;然而由盛至衰,只有短短的3年。這一盛一衰的關鍵是什么明確:論點:“盛衰之理,豈非人事哉!” 呼應論點的結論是什么?明確:“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提問:莊宗盛也人事衰也人事,然而作者在一百多年后的宋代中葉重提這件史實,他要人們記取什么樣的歷史教訓呢?明確:“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這一句讓同學們共同誦讀,并翻譯此句。點撥:從莊宗李存勖的履歷表上,可以看出李存勖一生的主要經歷一盛一衰。那么一盛一衰的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