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選考)高考化學二輪增分策略 專題八 鋁、氮及其化合物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課件_第1頁
(浙江選考)高考化學二輪增分策略 專題八 鋁、氮及其化合物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課件_第2頁
(浙江選考)高考化學二輪增分策略 專題八 鋁、氮及其化合物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課件_第3頁
(浙江選考)高考化學二輪增分策略 專題八 鋁、氮及其化合物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課件_第4頁
(浙江選考)高考化學二輪增分策略 專題八 鋁、氮及其化合物課件-人教版高三全冊化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八鋁、氮及其化合物第二編元素化合物的綜合內(nèi)容索引考點一鋁及其化合物考點二氮及其化合物鋁及其化合物考點一1.樹立物質(zhì)轉(zhuǎn)化思想樹立物質(zhì)轉(zhuǎn)化思想(1)理清知識主線1 核心回扣(2)形成網(wǎng)絡構(gòu)建2.掃除易混知識盲點掃除易混知識盲點(1)鋁是活潑金屬,但鋁抗腐蝕性相當強,因為鋁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由于Al2O3的熔點高于Al的熔點,故在酒精燈上加熱鋁箔直至熔化,發(fā)現(xiàn)熔化的鋁并不滴落。(2)鋁熱反應不僅僅是單質(zhì)鋁與Fe2O3反應,還包含制取其他難熔金屬的反應,由于鋁熱劑是混合物,故鋁熱反應不能用于工業(yè)上冶煉鐵。注意鋁熱反應是中學化學中唯一一類金屬單質(zhì)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條件下的置換反應。(3)

2、引發(fā)鋁熱反應的操作是高考實驗考查的熱點,具體操作是先鋪一層KClO3,然后插上鎂條,最后點燃鎂條。(4)并不是Al與所有金屬氧化物均能組成鋁熱劑,該金屬氧化物對應的金屬活潑性應比鋁弱。(5)Al2O3、Al(OH)3與NaOH溶液的反應常用于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Al(OH)3不溶于氨水,所以實驗室常用鋁鹽和氨水來制備Al(OH)3。(6)利用偏鋁酸鹽制備Al(OH)3,一般不用強酸,因為強酸的量控制不當會使制得的Al(OH)3溶解。若向偏鋁酸鹽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Al(OH)3不溶于碳酸,(7)Al(OH)3可用作抗酸藥;明礬常用于凈水。(8)泡沫滅火器所用試劑為Al2(SO4)3溶液和NaH

3、CO3溶液。3.規(guī)范書寫重要反應規(guī)范書寫重要反應用方程式回答下列問題。(1)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除去鐵粉中的鋁粉。 。(2)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除去Fe2O3中的Al2O3。 。(3)用離子方程式表示除去Mg(OH)2中的Al(OH)3。 。2Al2NaOH2H2O=2NaAlO23H2(4)現(xiàn)有AlCl3溶液、氨水、NaOH溶液,制備Al(OH)3的最佳方案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5)現(xiàn)有NaAlO2溶液、CO2、鹽酸,制備Al(OH)3的最佳方案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_或 。AlCl33NH3H2O=Al(OH)33NH4Cl(6)用離子方程式表示泡沫滅火器的原理。 。(7)用離子方程式分別

4、表示: ; 。(8)用離子方程式表示KAl(SO4)2和Ba(OH)2的反應。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最大;沉淀的質(zhì)量最大。 ; 。(9)銨明礬NH4Al(SO4)212H2O是常見的食品添加劑,用于焙烤食品,向銨明礬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試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 。Al33OH=Al(OH)3題組一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定性判斷題組一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定性判斷1.下列有關(guān)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制備Al(OH)3懸濁液:向1 molL1 AlCl3溶液中加過量的6 molL1 NaOH溶液C.用坩堝鉗夾住一小塊用砂紙仔細打磨過的鋁箔在酒精燈上加熱,熔化后的液 態(tài)鋁滴落下來,金屬鋁的

5、熔點較低D.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33NH3H2O=Al(OH)32 題組集訓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A項,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可以和過量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偏鋁酸鈉,故不能制備氫氧化鋁懸濁液,錯誤;B項,Al(OH)3只能溶于強堿,不能溶于氨水,錯誤;C項,鋁在空氣中加熱生成的氧化鋁熔點較高,所以內(nèi)部熔化的鋁不會滴落,錯誤。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鋁在空氣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保護內(nèi)層不被氧化,B錯;鋁易被稀硫酸腐蝕,C錯;鋁的導電性不如銅、銀,D錯。2.下列關(guān)于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鋁

6、的還原性強且親氧性強,所以可通過鋁熱反應冶煉高熔點金屬B.鋁在空氣中極易銹蝕,所以鋁制品的使用時間很短C.鋁能耐稀硫酸腐蝕,所以運送稀硫酸可用鋁制槽罐車D.鋁的導電性比銅、銀更強,所以常用于制造電線、電纜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3.下列物質(zhì)中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組合是AlAl2O3Mg(OH)2Al(OH)3Na2CO3 NaHCO3A. B.C. D.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金屬鋁與鹽酸反應生成鋁鹽和氫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鹽和氫氣,故正確;Al2O3屬于兩性氧化物,既能與酸反應生成

7、鋁鹽,又能與堿反應生成偏鋁酸鹽,故正確;Mg(OH)2能與鹽酸反應,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故錯誤;Al(OH)3屬于兩性氫氧化物,既能與酸反應生成鋁鹽,又能與堿反應生成偏鋁酸鹽,故正確;Na2CO3與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不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故錯誤;NaHCO3屬于強堿弱酸鹽,既能與鹽酸反應生成CO2,又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鹽,故正確。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4.下列關(guān)于鋁及其化合物說法不正確的是A.Al既可用于食品包裝,也可用作建筑材料B.Al2O3既可用來冶煉金屬Al,也可用作耐火材料C.明礬KAl(SO4)212H2O既可用作凈水劑,也可用作消毒劑D.A

8、l(OH)3既可用作治療胃酸過多的藥物,也可用來制備一些鋁鹽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金屬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鋁可以制成鋁箔用于食品包裝,金屬鋁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如鋁合金門窗等,A項正確;電解熔融的Al2O3可冶煉金屬Al,由于Al2O3具有耐高溫的性質(zhì),也可用作耐火材料,B項正確;明礬KAl(SO4)212H2O溶于水后,Al3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的Al(OH)3膠體具有吸附作用,可用作凈水劑,但Al(OH)3并不具有消毒作用,C項錯誤;Al(OH)3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l(OH)33HCl=AlCl33H2O,

9、D項正確。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5.某同學在實驗室利用氫氧化鈉、鹽酸分離鐵粉和鋁粉混合物,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x為NaOH溶液,y為鹽酸B.ab發(fā)生的反應: HH2O=Al(OH)3C.按照本流程,x和y調(diào)換后也能達到實驗目的D.b、c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根據(jù)轉(zhuǎn)化關(guān)系,加入試劑x,得到溶液和Fe,利用Al能與NaOH反應,F(xiàn)e不與NaOH反應,因此試劑x為NaOH溶液,即a的主要成分是NaAlO2,根據(jù)轉(zhuǎn)化關(guān)系,試劑y應為鹽酸,發(fā)生 HH2O= Al(OH)3,然后

10、氫氧化鋁受熱分解成Al2O3,最后通過電解的方法得到金屬Al,根據(jù)上述分析,x為NaOH溶液,y為鹽酸,故A說法正確;ab的反應是 HH2O=Al(OH)3,故B說法正確;如果x和y互換,a為FeCl2和AlCl3,加入NaOH,則得到Fe(OH)2和Al(OH)3,按照流程無法得到金屬鋁,故C說法錯誤;b和c分別是Al(OH)3和Al2O3,都屬于兩性化合物,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故D說法正確。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6.用含少量鎂粉的鋁粉制取純凈的氫氧化鋁,下列操作步驟中最恰當?shù)慕M合是加鹽酸溶解加燒堿溶液溶解過濾通入過量CO2生成Al(OH)3沉淀加入

11、鹽酸生成Al(OH)3沉淀加入過量燒堿溶液A. B.C. D.解析解析解析若先用鹽酸溶解,Mg、Al均溶解,制取Al(OH)3的步驟較多;從NaAlO2制備Al(OH)3,若加鹽酸不容易控制量的多少。故B項操作步驟為最佳順序。答案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7.(2018紹興市第一中學高三聯(lián)考)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1.Al(OH)3的制備的制備反思歸納反思歸納2.離子共存問題離子共存問題題組二有關(guān)題組二有關(guān)“鋁及其化合物鋁及其化合物”參

12、與的框圖推斷參與的框圖推斷8.2017衢州二中高三(上)月考A、B、C是單質(zhì),其中A是金屬,各種物質(zhì)間的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圖:答案解析根據(jù)圖示轉(zhuǎn)化關(guān)系回答:(1)寫出下列物質(zhì)的化學式:A_,B_,乙_,丁_。Al O2 NaAlO2 Al(OH)3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常見金屬單質(zhì)中能與NaOH溶液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只有Al,所以A是Al,乙是NaAlO2,C是H2;甲是Al的化合物,可和NaOH溶液反應產(chǎn)生NaAlO2,甲可能是Al2O3,則丙是H2O,B即是O2,根據(jù)NaAlO2CO22H2O=NaHCO3Al(OH)3得丁是Al(OH)3,驗證符合轉(zhuǎn)化關(guān)系。12

13、3456789101112 1314 15 16(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A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 _。甲與NaOH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答案 2Al2NaOH2H2O=2NaAlO23H2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3)將一定量的A加入到NaOH溶液中,產(chǎn)生的C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3.36 L,則消耗的A的物質(zhì)的量為_,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_。答案解析0.1 mol 0.3 mol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9.鋁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金屬,工業(yè)上用Al2O3和冰晶石(Na3

14、AlF6)混合熔融電解制得。鋁土礦的主要成分是Al2O3和SiO2等。從鋁土礦中提煉Al2O3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反應1的化學方程式:_ _。答案解析 2NaOHSiO2=Na2SiO3H2O、2NaOHAl2O3=2NaAlO2H2O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本題是??嫉慕?jīng)典Al的制備實驗,由流程圖可知反應1用于溶解二氧化硅和氧化鋁,所以濾液中的成分為硅酸鈉和偏鋁酸鈉,加入氧化鈣后硅酸鈉轉(zhuǎn)化為硅酸鈣沉淀,偏鋁酸鈉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后轉(zhuǎn)變?yōu)闅溲趸X,加熱后生成氧化鋁。電解制備鋁的過程中由于陽極生成了氧氣,高溫下碳會被氧氣氧化為CO、CO2,

15、因此陽極產(chǎn)生的混合氣體為O2、CO2(CO)。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2)濾液中加入CaO生成的沉淀是_,反應2的離子方程式為_。(3)電解制鋁的化學方程式是_,以石墨為電極,陽極產(chǎn)生的混合氣體的成分是_。答案CaSiO3O2、CO2(CO)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題組三鋁及其化合物性質(zhì)的定量分析題組三鋁及其化合物性質(zhì)的定量分析(一一)鋁與鋁與H、OH反應的定量計算反應的定量計算10.將等物質(zhì)的量的鎂和鋁混合均勻,再將混合物均分為四份,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溶液,充分反應后,放出氫氣最多的是A.8 molL1 NaOH溶液B.2 molL1

16、 HNO3溶液C.3 molL1 HCl溶液D.18 molL1 H2SO4溶液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鎂不能和氫氧化鈉反應,鋁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氣;硝酸為氧化性酸,與鎂、鋁反應不會生成氫氣;鹽酸為非氧化性酸,等物質(zhì)的量的鎂和鋁都能和鹽酸反應生成氫氣;鎂與濃硫酸(18 molL1 H2SO4溶液)反應生成SO2氣體,鋁與濃硫酸發(fā)生鈍化(常溫)。由以上分析可知:加入鹽酸,等物質(zhì)的量的鎂和鋁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所以放出氫氣最多,故選C。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11.甲、乙兩燒杯中各盛有100 mL 3 molL1的鹽酸和氫

17、氧化鈉溶液,向兩燒杯中分別加入等質(zhì)量的鋁粉,反應結(jié)束后測得生成的氣體體積比為12,則加入的鋁粉的質(zhì)量為A.5.4 g B.3.6 gC.2.7 g D.1.8 g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 2NaAlO23H2可知,兩份等質(zhì)量的Al都完全反應時,生成H2的量相等,消耗HCl與NaOH的量不相等。實際上HCl、NaOH的物質(zhì)的量均為0.3 mol,且已知生成H2的體積比為12,所以實際發(fā)生反應時的情況分別為HCl的量不足,Al過量;NaOH過量,Al的量不足。由生成H2的體積比為12可知,反

18、應的Al的量之比也為12,即與0.3 mol鹽酸完全反應的Al為2.7 g,與NaOH溶液反應的Al為5.4 g,因此加入的鋁粉的質(zhì)量為5.4 g。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12.(2018寧波諾丁漢大學附屬中學高三模擬)量取16.0 mL 10.0 molL1 HCl溶液,加蒸餾水稀釋至100 mL,取兩份稀釋后的HCl溶液各25 mL,分別加入等質(zhì)量的Mg和Al,相同條件下充分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氫氣體積已折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請計算: (1)稀釋后HCl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 molL1。1.6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

19、 1314 15 16(2)加入Mg的質(zhì)量至少有_。答案解析0.48 g解析解析根據(jù)圖像可知生成氫氣是448 mL,物質(zhì)的量是0.448L 22.4 Lmol10.02 mol,根據(jù)方程式Mg2HCl=MgCl2H2可知加入Mg的質(zhì)量至少為0.02 mol24 gmol10.48 g。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1.鋁與酸、堿反應生成H2的量的關(guān)系鋁與酸、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為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從化學方程式可以看出Al與酸、堿反應時生成H2的實質(zhì)都是Al Al3,所以無論與酸還是與堿反應,Al與H2的關(guān)

20、系都是2Al3H2。(1)等量鋁分別與足量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chǎn)生氫氣體積比(2)足量的鋁分別與等物質(zhì)的量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體積比思維建模思維建模(3)一定量的鋁分別與一定量的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體積比 則必定是a.鋁與鹽酸反應時,鋁過量而鹽酸不足;b.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鋁不足而氫氧化鈉過量。解題時應充分利用上述過量關(guān)系。2.鋁的這種既能與酸(非氧化性酸)又能與強堿反應產(chǎn)生H2的性質(zhì)常作為推斷題的“題眼”。體積關(guān)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鋁塊的總質(zhì)量為8.46 gB.a260C.b780D.該鋁塊中氧化鋁和鋁單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2013.

21、一塊表面被氧化的鋁分成兩等份,若向其中一份中滴加1 molL1的NaOH溶液,向另一份中滴加x molL1的稀鹽酸,產(chǎn)生氫氣的物質(zhì)的量與所加NaOH溶液、稀鹽酸的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由關(guān)系式2Al2NaOH3H2可得,n(H2)1.5n(Al)1.5n(NaOH)0.3 mol,n(Al)0.2 mol,n(NaOH)0.2 mol,V(NaOH)200 mL,a260。 1 000 mLL1600 mL,b180600780。該鋁塊中氧化鋁與鋁單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0.03 mol0.2 mol320。鋁塊的總質(zhì)量為(102 gmol10.03 mol2

22、7 gmol10.2 mol)216.92 g。綜上所述,A項錯誤。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二二)有關(guān)有關(guān)“鋁及其化合物鋁及其化合物”圖像的定性定量分析圖像的定性定量分析14.在某無色溶液中緩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過量,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與加入的NaOH溶液體積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此確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是 A.Mg2、Al3、Ba2 B.H、Mg2、Al3C.H、Cu2、Al3 D.只有Mg2、Al3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根據(jù)圖像,可以看出分為4個階段:第一階段無沉淀,第二階段沉淀量逐漸增多到最大量,第三階段有部分沉

23、淀能和氫氧化鈉繼續(xù)反應,即部分沉淀溶解,第四階段沉淀的量不再隨著氫氧化鈉量的增多而變化。第一階段無沉淀,說明水溶液中一定含有氫離子,故A、D錯誤;第三階段有部分沉淀能和氫氧化鈉繼續(xù)反應,說明部分沉淀是氫氧化鋁,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鋁離子,第四階段沉淀的量不再隨著氫氧化鈉量的增多而變化,說明一定有一種沉淀和氫氧化鈉不反應,可推知該沉淀可能是氫氧化鎂,銅離子有顏色,與溶液無色不符,故B正確,C錯誤。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15.(2018諸暨中學高三段考)某實驗小組對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進行了如下分析:滴入少量氫氧化鈉溶液,無明顯變化;繼續(xù)滴加氫氧化鈉溶液,開始產(chǎn)生白色沉

24、淀;滴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白色沉淀明顯減少。實驗小組經(jīng)定量分析,繪出沉淀的物質(zhì)的量與滴入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的關(guān)系圖。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該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種陽離子B.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5 molL1C.若另一種離子為二價陽離子,則a5D.最終得到的沉淀,其成分無法確定答案解析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實驗過程分析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無沉淀,說明含有H,繼續(xù)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一定生成氫氧化鋁沉淀,說明溶液中含有Al3,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沉淀減少,圖像分析說明溶液中除了鋁離子,應還有另一種金屬陽離子,該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種陽離

25、子,選項A正確;依據(jù)圖像分析溶解的氫氧化鋁物質(zhì)的量為0.20 mol0.15 mol0.05 mol,消耗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為110 mL100 mL10 mL,氫氧化鈉的濃度 5 molL1,選項B正確;若另一種陽離子為二價金屬陽離子,生成氫氧化鋁最大沉淀量0.05 mol,二價金屬物質(zhì)的量為0.15 mol,開始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為a mL,消耗氫氧化鈉物質(zhì)的量為0.05 mol30.15 mol2a103 L5 molL10.1 L5 molL1,a10,選項C錯誤;最后得到的沉淀不能確定其成分,選項D正確。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16.(2017鎮(zhèn)海中學創(chuàng)

26、新班高一上學期階段性檢測)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2、Mg2、Cu2、 Al3中的一種或幾種。當加入一種淡黃色固體并加熱溶液時,有刺激性氣體放出和白色沉淀生成,加入淡黃色固體的物質(zhì)的量(橫坐標)與析出沉淀和產(chǎn)生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縱坐標)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1)在該溶液中含有的離子是_,物質(zhì)的量濃度之比為_。答案解析113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解析解析淡黃色固體加入溶液中,并加熱溶液時,有刺激性氣體放出和白色沉淀生成,則淡黃色固體為Na2O2,圖像實際為兩個圖合在一起,較上的是氣體,較下的是沉淀,圖像中加入8 mol過氧化鈉后,沉淀減小,且白色沉淀并沒有

27、完全溶解,則溶液中一定沒有Fe2和Cu2,一定有 Al3、Mg2,加入8 mol過氧化鈉之后,生成氣體減小,故加入8 mol過氧化鈉時,銨根離子完全反應。由縱坐標可知:n(Mg2)nMg(OH)22 mol,n(Al3)4 molnMg(OH)22 mol,當n(Na2O2)8 mol時,由2Na2O22H2O=4NaOHO2,可知n(O2)8 mol 4 mol,所以n( )n(NH3)10 moln(O2)6 mol,故n(Mg2)n(Al3)n( )2 mol2 mol6 mol113。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2)所加的淡黃色固體是_ (化學式)。答案解析N

28、a2O2解析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淡黃色固體為Na2O2。123456789101112 1314 15 16關(guān)于關(guān)于Al(OH)3沉淀變化圖像分析沉淀變化圖像分析(1)可溶性鋁鹽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的圖像反思歸納反思歸納操作向可溶性鋁鹽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過量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性鋁鹽溶液至過量現(xiàn)象立即產(chǎn)生白色沉淀漸多最多漸少消失無沉淀(有但即溶)出現(xiàn)沉淀漸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圖像離子方程式Al33OH= Al(OH)3(2)偏鋁酸鹽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圖像操作向偏鋁酸鹽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向稀鹽酸中逐滴加入偏鋁酸鹽溶液至過量現(xiàn)象立即產(chǎn)生白色沉淀漸多最多漸少消失無沉淀(有但即溶

29、)出現(xiàn)沉淀漸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圖像離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3)可溶性鋁鹽與弱酸、弱堿反應產(chǎn)生沉淀的圖像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的圖像(如圖所示)。現(xiàn)象:立即產(chǎn)生白色沉淀漸多最大量。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的圖像(如圖所示)?,F(xiàn)象:立即產(chǎn)生白色沉淀漸多最大量。(4)混合離子(含Al3、Mg2、H)反應的圖像向含有鋁離子、鎂離子、氫離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先與OH反應,該過程中無沉淀生成,而后Al3、Mg2與OH反應至沉淀達到最大值,最后Al(OH)3再與OH反應導致沉淀部分溶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第一階段:HOH=H2O;第二階段:Mg22OH=

30、Mg(OH)2、Al33OH=Al(OH)3;氮及其化合物考點二1.樹立物質(zhì)轉(zhuǎn)化思想樹立物質(zhì)轉(zhuǎn)化思想(1)理清知識主線1 核心回扣(2)形成網(wǎng)絡構(gòu)建2.掃除易忘知識盲點掃除易忘知識盲點(1)NO只能用排水法或氣囊法收集。(2)在NO2或NO與O2通入水的計算中常用到4NO3O22H2O=4HNO3、4NO2O22H2O=4HNO3兩個方程式。(3)濃HNO3顯黃色是因為溶有NO2,而工業(yè)上制備的鹽酸顯黃色,是因為溶有Fe3。(4)硝酸、濃H2SO4、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屬于氧化性酸,其中HNO3、HClO見光或受熱易分解。(5)強氧化性酸(如HNO3、濃H2SO4)與金屬反應不生成H2;金屬和

31、濃HNO3反應一般生成NO2,而金屬和稀HNO3反應一般生成NO。(7)收集NH3時,把一團干燥的棉花放在試管口,以防止與空氣對流;收集完畢,尾氣處理時,應在試管口放一團用稀硫酸浸濕的棉花,以吸收NH3。(8)銅與濃HNO3反應在試管內(nèi)就能看到紅棕色的NO2,而與稀HNO3反應時需在試管口才能看到紅棕色氣體。(9)濃鹽酸和濃氨水反應有白煙生成,常用于HCl和NH3的相互檢驗。(10)NH3、HCl、SO2、NO2可用水進行噴泉實驗,水溶性小的氣體可用其他溶劑(如CO2和NaOH溶液)進行噴泉實驗。3.規(guī)范書寫重要反應規(guī)范書寫重要反應用方程式回答下列問題。(1)書寫離子方程式。將NH3通入到Al

32、Cl3溶液中。 。將NO2通入到NaOH溶液中。 。將Fe粉逐漸加入到稀HNO3中。 ; 。將熾熱的炭放入濃HNO3中。 。2Fe3Fe=3Fe2(2)書寫化學方程式。實驗室用Ca(OH)2和NH4Cl制氨氣。 。將NH3通到灼熱的CuO中,固體由黑色變紅色。 。用NH3可以檢驗Cl2管道是否漏氣,若漏氣則有白煙生成。 。8NH33Cl2=N26NH4Cl制硝基苯。 。2 題組集訓題組一氮氧化物的性質(zhì)題組一氮氧化物的性質(zhì)1.一集氣瓶中氣體呈紅棕色,加入適量水后,蓋上瓶蓋振蕩,得到橙色溶液,氣體的紅棕色消失,再打開瓶蓋后,瓶中又呈紅棕色,則原瓶中混合氣體可能是A.NO2、N2、Br2 B.N2、

33、O2、Br2C.NO、N2、NO2 D.NO2、N2、O2解析解析NO2和Br2都為紅棕色,NO2與H2O反應生成硝酸和無色的NO,Br2溶于水后得到橙色溶液,NO遇空氣即可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紅棕色的NO2。故原混合氣體中必有NO2和Br2,A項正確。解析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2.如圖所示,試管中盛裝的是紅棕色氣體(可能是混合物),當?shù)箍墼谑⒂兴乃壑袝r,試管內(nèi)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滿試管,當向試管內(nèi)鼓入氧氣后,可以觀察到試管中水柱繼續(xù)上升,經(jīng)過多次重復后,試管內(nèi)完全被水充滿,原來試管中盛裝的不可能是A.N2與NO2的混合氣體B.O2與N

34、O2的混合氣體C.NO與NO2的混合氣體D.NO2一種氣體解析 答案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解析解析若是N2與NO2的混合氣體,無論鼓入多少氧氣,最后都有N2剩余,試管不可能完全被水充滿;若是O2與NO2的混合氣體,由4NO2O22H2O=4HNO3可知,當 4時,NO2有剩余,剩余的NO2和水反應產(chǎn)生NO,故試管內(nèi)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滿試管,當向試管內(nèi)不斷鼓入氧氣后,發(fā)生反應:4NO3O22H2O=4HNO3,故試管能被水充滿;若是NO與NO2的混合氣體,開始時,3NO2H2O=2HNO3NO,氣體體積減小,但有NO剩余,當向試管內(nèi)不斷鼓入適量的

35、氧氣后,發(fā)生反應:4NO3O22H2O=4HNO3,試管內(nèi)的氣體完全被水吸收。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3.下面是NO2溶于水的實驗的有關(guān)操作,如圖所示: 操作1:用戴橡膠手套的拇指堵住試管口,將試管從水中取出,把試管正立起來??赡艿默F(xiàn)象:水進入至試管容積約_處。原因:NO2溶于水,氣體體積減小了_。操作2:松開拇指??赡艿默F(xiàn)象:試管內(nèi)的無色氣體變成_色。原因:生成的氣體被空氣中的_氧化成_。解析 答案紅棕O2 NO2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操作2所涉及的反應為2NOO2=2NO2,無色的NO被空氣中

36、的氧氣氧化為紅棕色的NO2。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操作3:再用拇指堵住試管口,振蕩??赡艿默F(xiàn)象:氣體由_色變?yōu)開色。原因:_又溶于水。操作4:向試管中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可能的現(xiàn)象:紫色石蕊溶液變_色,溶液呈_性。答案紅棕 無NO2紅 酸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解析 解析解析操作3所涉及的反應為3NO2H2O=2HNO3NO振蕩后生成的紅棕色NO2又與水反應生成了無色的NO。題組二氨的制備與性質(zhì)題組二氨的制備與性質(zhì)4.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氨氣的裝置和選用的試劑,其中可行的是解析 答案12345678

37、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解析解析A項,NH4Cl受熱分解生成NH3和HCl,但二者在試管口處遇冷又生成NH4Cl,故得不到NH3;C項,氯化銨與氫氧化鈣加熱制取氨氣,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否則生成的水倒流,使熱的試管炸裂;D項,加熱濃氨水,可制取氨氣。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他們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 _。5.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用如圖實驗裝置及化學藥品(堿石灰為氫氧化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氣。請你參與探究,并回答問題。2H2O解析解析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NH4ClCa(OH)2 2

38、NH3CaCl22H2O。答案解析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2)三位同學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氨氣,其原因是_。答案解析解析NH3極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集氣法,但NH3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故可以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NH3。解析 NH3的密度比空氣小且極易溶于水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3)三位同學用上述裝置制取氨氣時,其中有一位同學沒有收集到氨氣(實驗操作都正確)。你認為沒有收集到氨氣的同學是_(填“甲”“乙”或“丙”)。答案乙解析解析乙同學所用裝置把產(chǎn)生的NH3通入到濃H2SO4中,NH3被吸收

39、。解析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4)三位同學都認為他們的實驗裝置還可用加熱NH4HCO3固體來制取純凈的氨氣。你判斷能夠達到實驗目的的是_(填“甲”“乙”或“丙”)。該裝置中的NH4HCO3固體能否用NH4Cl固體代替?_(填“能”或“不能”)。答案丙解析 不能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6.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1)實驗開始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錐形瓶口上方有白煙生成,請將可能觀察到的其他現(xiàn)象補齊:_ _。有關(guān)化學方程式:_。

40、3NO2H2O=2HNO3NO和NH3HNO3=NH4NO3。答案解析 在錐形瓶口附近有紅棕色的氣體生成,鉑絲保持紅熱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2)由于氣溫的原因,上述實驗一段時間后現(xiàn)象不太明顯,需向錐形瓶內(nèi)加入下列哪種物質(zhì)才能重新看到明顯的現(xiàn)象_(填字母)。A.NaOH固體 B.生石灰C.濃H2SO4 D.NH4Cl固體解析解析溫度降低的原因是反應放熱減少,故可以通過升高溫度或增加NH3的量使反應繼續(xù)進行。加NaOH、CaO既能升高體系溫度,還能促進NH3的生成,加NH4C

41、l固體可以促進NH3的生成。解析 答案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氨氣的兩種制備方法氨氣的兩種制備方法反思歸納反思歸納(1)加熱NH4Cl和Ca(OH)2固體混合物制取氨氣(2)加熱濃氨水(3)濃氨水中加固態(tài)堿性物質(zhì)題組三氨的噴泉實驗題組三氨的噴泉實驗7.大氣壓強對許多物理實驗和化學實驗有著重要影響。制取氨氣并完成噴泉實驗(圖中夾持裝置均已略去)。 (1)寫出實驗室一般常用的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_。答案解析 解析解析實驗室一般用氯化銨和消石灰在加熱條件下反應來制取氨氣。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2)收

42、集氨氣應使用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氣可選用_作干燥劑。答案向下排空氣 堿石灰解析 解析解析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小,所以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干燥氨氣應采用堿性干燥劑,可選用堿石灰,不能用酸性干燥劑或無水CaCl2,因為氨氣與酸性干燥劑反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絡合物。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3)用圖甲裝置進行噴泉實驗,上部燒瓶已裝滿干燥氨氣,引發(fā)水上噴的操作是_。該實驗的原理是_ _。答案 打開止水夾,擠出膠頭滴管中的水 氨氣極易溶于水,致使燒瓶內(nèi)氣體壓強迅速減小解析 解析解析欲形成噴泉,必須使燒瓶內(nèi)的壓強減小,從膠頭滴管中擠出水,可將氨

43、氣溶解,使氣體減少,壓強減小。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4)如果只提供如圖乙的裝置,引發(fā)噴泉的方法是_ _。答案解析 解析解析圖乙裝置中沒有預先吸水的膠頭滴管,為了減小燒瓶中的氣體壓強,必須讓氨氣與水接觸??蓪课鏌?,氨氣受熱膨脹,趕走玻璃導管內(nèi)的空氣,使氨氣與水接觸,即發(fā)生噴泉。 打開止水夾,用雙手(或熱毛巾等)將燒瓶捂熱,氨氣受熱膨脹,趕走玻璃導管內(nèi)的空氣,氨氣與水接觸,即發(fā)生噴泉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8.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可以驗證NH3和HCl的有關(guān)性質(zhì)。實驗前a、b、c活塞均關(guān)閉。 (

44、1)若要在燒瓶中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燒瓶中不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其操作方法是_ _。答案解析 解析解析打開a、b活塞,再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中,由于NH3極易溶于水,使燒瓶內(nèi)氣體壓強迅速減小,燒杯中的水迅速進入燒瓶中,形成噴泉。 先打開a、b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a、b活塞)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2)若先打開a、c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在燒瓶中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答案解析 解析解析先打開a、c活塞,再將膠頭滴管中的水擠入燒瓶中,燒瓶中的氣壓迅速減小,燒瓶中的HCl氣體會流向燒瓶中,且與NH3化合生成NH4Cl而產(chǎn)生白煙

45、。燒瓶中導管口處產(chǎn)生白煙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3)通過擠壓膠頭滴管和控制活塞的開關(guān),在燒瓶中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燒瓶中不產(chǎn)生“噴泉”現(xiàn)象其操作方法是_。若要在該裝置中產(chǎn)生雙噴噴泉現(xiàn)象,其操作方法是_答案解析 解析解析在(2)的基礎上,若關(guān)閉a活塞,打開b活塞,燒杯中的水會迅速進入燒瓶中,形成噴泉;若打開b活塞,不關(guān)閉a活塞,燒瓶中的水便會同時進入燒瓶和中,形成雙噴泉。 先打開a、c活塞,再擠壓膠頭滴管(或先打開a活塞,擠壓膠頭滴管,再打開c活塞),片刻后,關(guān)閉a活塞,然后打開b活塞 先打開a、c活塞,再擠壓膠頭滴_。管(或先打開a活塞,擠壓膠頭

46、滴管,再打開c活塞),片刻后,打開b活塞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形成噴泉的原理:形成噴泉最根本的原因是瓶內(nèi)外存在壓強差。當燒瓶內(nèi)氣體溶于液體或與之反應時,瓶內(nèi)氣體大量減少,壓強降低,外界的大氣壓將液體壓入燒瓶內(nèi),形成噴泉。(2)引發(fā)噴泉的幾種方法:使燒瓶內(nèi)的氣體迅速溶于水或某種液體中;使燒瓶內(nèi)氣體溫度降低,壓強減??;燒瓶外待噴液面上的壓強增大。(3)一般地,1體積的液體所能溶解的氣體體積大于17時,就能形成噴泉。下面是幾種常見的能形成噴泉的氣體和吸收劑。反思歸納反思歸納氣體HClNH3CO2、Cl2、SO2、H2S NO2NO、O2(43)

47、吸收劑 水、NaOH溶液 水、鹽酸NaOH溶液水水只要氣體易溶于吸收劑,均可引發(fā)噴泉。吸收劑可以是水,也可以是酸液或堿液等。(4)易溶于水的氣體的噴泉實驗成敗的關(guān)鍵:裝置的氣密性要好;燒瓶要干燥;氣體的純度要大。題組四銨鹽的性質(zhì)題組四銨鹽的性質(zhì)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所有銨鹽受熱均可以分解,產(chǎn)物均有NH3B.所有銨鹽都易溶于水,所有銨鹽中的氮均呈3價答案解析 D.NH4Cl和NaCl的固體混合物可用升華法分離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解析解析有些銨鹽受熱分解產(chǎn)生氨氣(如NH4Cl),有的銨鹽受熱分解不產(chǎn)生氨氣(如硝酸銨),A項錯誤;所有的銨鹽都易

48、溶于水,銨鹽里除 中的N呈3價外,還可能含有其他價態(tài)的N元素(如NH4NO3中的N有3、5兩種價態(tài)),B項錯誤;銨鹽與堿反應時,反應條件不同,產(chǎn)物也不同,即加熱時,生成NH3,不加熱時,往往生成NH3H2O,C項正確;可用加熱法分離NH4Cl和某些固體(不分解、不升華的固體)的混合物,但其過程為先受熱分解,再降溫化合,而不是升華,D項錯誤。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U形管B處所盛放的固體物質(zhì)是_。(2)證明氯化銨受熱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氨氣和氯化氫的操作和現(xiàn)象是:_,當_,說明有HCl生成;_,當_,說明有NH3生成。10.銨鹽受熱易分解,如圖實驗裝

49、置是驗證氯化銨受熱產(chǎn)生的氣體是氨氣和氯化氫,并將產(chǎn)生的氣體重新化合生成氯化銨。答案堿石灰 打開K1,關(guān)閉K2 濕潤的pH試紙變紅 打開K2,關(guān)閉K1 濕潤的pH試紙變藍解析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解析解析結(jié)合實驗目的,從給出的裝置分析,U形管中A處P2O5的作用是吸收NH3,此管中導出HCl氣體,可以用濕潤的pH試紙檢驗;U形管B處應用堿石灰吸收HCl,此管中導出NH3,可以用濕潤的pH試紙檢驗。為了觀察到在乙瓶中有白煙生成,應先向乙瓶中通入HCl氣體,當乙瓶中充滿HCl時,再充入NH3,這樣不會在導管中生成大量NH4Cl而堵塞導管。12345

50、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3)若要在乙瓶中觀察HCl和NH3重新化合生成NH4Cl的實驗現(xiàn)象,請依據(jù)以上的實驗裝置寫出有關(guān)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現(xiàn)象:_。答案 先關(guān)閉K2,打開K1,當丙中導管上方有白霧時,關(guān)閉K1,打開K2,觀察到乙中有白煙生成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題組五硝酸的性質(zhì)題組五硝酸的性質(zhì)11.下列關(guān)于硝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濃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B.濃硝酸與金屬反應不產(chǎn)生氫氣,而稀硝酸與金屬反應可置換出氫氣C.因常溫下鋁和鐵不與濃硝酸反應,所以濃硝酸可盛放在鋁制或鐵制容 器中D.硝酸與金屬反應時

51、,只表現(xiàn)出氧化性答案解析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解析解析濃硝酸與稀硝酸都具有氧化性,可與除Au、Pt之外的所有金屬反應,且不產(chǎn)生氫氣;在與金屬反應時,硝酸既表現(xiàn)氧化性又表現(xiàn)酸性;濃硝酸可盛放在鋁制或鐵制容器中,是因為常溫下鋁或鐵在濃硝酸中發(fā)生鈍化。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2.碳跟濃硝酸共熱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X和銅跟濃硫酸共熱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Y同時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鋇溶液的洗氣瓶中(如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A.洗氣瓶中產(chǎn)生的沉淀是碳酸鋇B.從Z導管出來的氣體中無二氧化碳C.洗氣瓶中產(chǎn)生的沉淀是亞

52、硫酸鋇D.在Z導管口有紅棕色氣體出現(xiàn)答案解析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解析解析X是CO2和NO2的混合氣體,Y為SO2;X、Y混合之后SO2和NO2會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SO2NO2H2O=H2SO4NO。因H2SO4能與BaCl2反應生成BaSO4,CO2與BaCl2不反應,沒有BaCO3生成,故A錯誤;因CO2不與BaCl2反應,從導管中逸出,故B錯誤;因H2SO3不能與BaCl2反應生成BaSO3,故C錯誤;反應生成的NO在Z導管口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NO2,呈紅棕色,D正確。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53、7 1813.銅與一定量濃硝酸反應,得到硝酸銅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氣體,這些氣體與5.6 L O2(標準狀況)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氣體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則消耗銅的質(zhì)量為A.16 g B.32 g C.64 g D.無法計算答案解析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4.向27.2 g Cu和Cu2O的固體混合物中加入某濃度的稀硝酸0.5 L,固體物質(zhì)完全反應,生成4.48 L NO(標準狀況下)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1的NaOH溶液1.0 L,此時溶液中的溶質(zhì)為NaNO3,銅離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質(zhì)量為39.

54、2 g 其中Cu2O與稀硝酸的反應方程式為3Cu2O14HNO3=6Cu(NO3)22NO7H2O。(1)在上述Cu2O與硝酸的反應中,硝酸表現(xiàn)出的性質(zhì)有_。答案解析 酸性和氧化性解析解析HNO3被還原為NO,體現(xiàn)了硝酸的氧化性,反應中有Cu(NO3)2生成,體現(xiàn)了硝酸的酸性。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2)原固體中Cu與Cu2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_。答案21解析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解析解析設原固體中Cu和Cu2O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x mol、y mol,則64 gmol1x mol144 gmol

55、1y mol27.2 g ,最終Cu2完全轉(zhuǎn)化為Cu(OH)2,nCu(OH)2(x2y) mol,則(x mol2y mol) 98 gmol139.2 g ,將兩式聯(lián)立,解得:x0.2,y0.1,故n(Cu)n(Cu2O)0.2 mol0.1 mol21。也可以用電子轉(zhuǎn)移守恒來計算。Cu和Cu2O均被氧化為Cu2,失去的n(e)(2x2y) mol,則2x mol2y mol0.6 mol,聯(lián)立解得:x0.2,y0.1,n(Cu)n(Cu2O)0.2 mol0.1 mol21。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3)原硝酸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_。答案2.

56、4 molL1解析 解析解析n(NaOH)1.0 molL11.0 L1.0 mol,加入NaOH后溶液中的溶質(zhì)為NaNO3,則n(NaNO3)n(NaOH)1.0 mol,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金屬與硝酸反應的規(guī)律及計算金屬與硝酸反應的規(guī)律及計算(1)金屬與硝酸反應的規(guī)律金屬與HNO3反應時,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 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為氧化劑轉(zhuǎn)化為還原產(chǎn)物,其還原產(chǎn)物一般為濃HNO3NO2,稀HNO3NO。金屬(除鐵、鋁、金、鉑等外)與濃HNO3反應時,若金屬足量,開始時還原產(chǎn)物為NO2,隨反應進行,濃HNO3變稀,還原產(chǎn)物為

57、NO,最終得到NO2與NO的混合氣體。其中常溫下鐵和鋁遇濃HNO3鈍化,但在加熱時可發(fā)生反應。Fe與稀HNO3反應時,F(xiàn)e被HNO3氧化成Fe3,若Fe過量,過量的Fe再與Fe3反應生成Fe2。反思歸納反思歸納(2)金屬與硝酸反應常用的計算方法原子守恒法:HNO3與金屬反應時,反應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質(zhì)的量等于顯酸性的HNO3(以硝酸鹽的 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的物質(zhì)的量與顯氧化性的HNO3(以NOx的形式存在)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電子守恒法:HNO3中氮原子得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等于金屬失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電荷守恒法:HNO3過量時反應后溶液中(不考慮OH)有:c( )c(H)nc(Mn)(Mn代表金

58、屬離子)。當甲無論是強酸或強堿,A、B、C、D、E均為同種元素對應的不同的化合物?;卮鹣铝袉栴}:(1)A是_(用化學式表示)。題組六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zhuǎn)化關(guān)系題組六氮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zhuǎn)化關(guān)系15.如圖的關(guān)系圖中,A是一種正鹽,E是強酸,當甲無論是強酸或強堿都有如下反應關(guān)系:答案(NH4)2S解析 解析解析A是一種正鹽,E是強酸,由轉(zhuǎn)化關(guān)系可知,中學化學中N、S元素化合物符合轉(zhuǎn)化,當甲無論是強酸或強堿,A、B、C、D、E均為同種元素對應的不同的化合物,可推知A為(NH4)2S。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2)當甲是稀鹽酸溶液時,B為具有臭雞蛋氣味的氣

59、體。寫出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答案2H2SSO2=3S2H2O解析 解析解析當甲是稀鹽酸溶液時,B為具有臭雞蛋氣味的氣體,則B為H2S、C為SO2、D為SO3,E為H2SO4,則: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SO2=3S2H2O。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一定質(zhì)量的Zn與100 mL 12.0 molL1的E的濃溶液充分反應,反應后稱量剩余鋅,發(fā)現(xiàn)質(zhì)量減少了65.0 g,將反應后的溶液稀釋至1 L,此時溶液中c( )_ molL1,產(chǎn)生SO2體積(標準狀況下)_ L。答案14.48解析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

60、5 16 17 18解析解析一定質(zhì)量的Zn與100 mL 12.0 molL1的H2SO4的濃溶液充分反應,反應后稱量剩余鋅發(fā)現(xiàn)質(zhì)量減少了65.0 g,則參加反應的Zn的物質(zhì)的量為1 mol,H2SO4的物質(zhì)的量為0.1 L12.0 molL11.2 mol,由于硫酸沒有剩余,設與濃硫酸反應的Zn為x mol,與稀硫酸反應的Zn為y mol,則:Zn2H2SO4(濃)=ZnSO4SO22H2Ox2xx xZnH2SO4=ZnSO4H2y y y由題意可知:xy1,2xy1.2,解得x0.2,y0.8,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故將反應后的溶液稀釋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