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章運動的世界 學生 課標要求1 能用實例解釋機械運動以及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2 能跟據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測長度和時間,并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正確測量長度和時間。3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能利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4 知道世界處于永不停息的運動之中,能舉例說明生命在自然界中存在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第一節(jié) 動與靜 整個宇宙都是在永不停息的運動著,世界上沒有不動的物體(即世界上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為什么在生活中我們見到這么多靜止的物體呢?(1) 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改變稱為機械運動,簡稱運動,(2) 參照物:要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事先必須選擇一個物體作為參照
2、標準,人們把這個作為參照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注意:1、參照物是一個假定不動的物體,其它物體跟參照物進行比較(位置是否改變)來判斷物體運動和靜止。要描述物體“運動”和“靜止”時要特別說明是以什么為參照物。2、.參照物是可以任意選擇的,任何物體都可以選做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一樣,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常常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要研究在地面附近的物體的運動情況,往往選擇地面或地面上的山、石、建筑為參照物。3、判斷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不能選它本身作為參照物。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對同一個物體而言,如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得出的物體的運動情況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此在描述物體的運動情況是要特別說明
3、是以什么物體作為參照物的。例1:小紅坐在一輛由東向西行駛的列車上,則她相對于路邊的大樹是運動的,相對于坐在她身旁的乘客是靜止的,相對于從她身邊走過的乘務員是運動的。解析:根據所選參照物判斷物體的運動情況,就看該物體相對于所選參照物的位置是否改變,如果位置改變了,則該物體相對于所選參照物是運動的:如果沒改變,則該物體相對于所選參照物是靜止的。 例2 甲、乙兩列火車向東勻速行使,甲在前,乙在后。甲80km/h,乙60km/h,如果以甲作為參照物,乙是向西行駛動與靜習題訓練一、選擇題1、媽媽用電動自行車送小明上學,途中媽媽提醒小明“坐好,別動!”這個“別動”的參照物是( )A電動自行車上的座位 B路
4、旁的樹木C迎面走來的行人D從身旁超越的汽車2、在平直軌道上行駛的火車中,放在車廂內的小桌上蘋果相對于下列哪個物體是運動的() A 這列火車的機車 B 坐在車廂椅子上的乘客 C 從旁邊走過的列車員 D 關著的車門3、題2圖所示,袋鼠媽媽將小袋鼠放進育兒袋中后,在草地上向前躍進說小袋鼠是靜止的,選取的參 照 物是( )A草地 B袋鼠媽媽 C天空 D小袋鼠4、小明坐在行駛公交車上,看到車外的景物飛馳而過,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A路旁的樹木 B路邊的房屋 C路面 D公交車5、2012年11月23日,國產殲-15艦載機首次在航空母艦“遼寧號”上成功起降。如圖1所示,飛機起飛時,若說該飛機上的飛行員是靜止
5、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航母 B該飛行員駕駛的飛機C海水 D航母上的工作人員6、關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以同樣的速度前進時,以拖拉機為參照物,聯合收割機是靜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觀光電梯上的乘客認為電梯是靜止的,是因為他以身邊的乘客為參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覺得地球同步通信衛(wèi)星在空中靜止不動,是因為他以自己為參照物D飛機在空中加油時若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運動的7、(2013綏化)當你乘坐出租車趕來參加中考時,會看到兩旁的樓房和樹木飛快地向后退去,這時以周圍的哪個物體為參照物你是靜止的()A路邊的樹木B路旁的樓房C出租車的座椅D迎面駛來的小汽車8、當甲突然向前
6、開動時,與之并排停放的在路邊的乙車中駕駛員感覺自己在向后退,則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A甲車 B乙車 C路燈 D地面9、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圖5所示為即將對接時的模擬圖, 成功對接后,“神舟九號”內的航天員看到“天宮一號”紋絲不動,地球在緩緩轉動,則航天員選擇的參照物是( )A.太陽B.地球、 C. 月亮D“神舟九號”10、某人乘游艇在黃河上逆流而上,若說他靜止,是以下列哪個物體為參照物( ) A黃河水 B岸邊的高樓 C他乘坐的游艇 D迎面駛來的游艇11、“神舟飛船”與“天宮一號”成功對接后,遨游太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神舟飛船”相對
7、于“天宮一號”是運動的B.“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相對地球是靜止的C.“神舟飛船”和“天宮一號”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D.“神舟飛船”相對于地球是運動的,“天宮一號”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 12、坐在教室里的同學,以下列哪個物體作為參照物是靜止的( )A教室里的黑板 B教室地面上滾動的籃球 C教室外走過的同學 D教室外飛過的小鳥13、小明和小麗正站在路邊等校車。小麗說自己是運動的,她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路燈 B.路邊的樹木 C.小明 D.駛來的校車14、中國是掌握空中加油技術的少數國家之一,加油過程中加油機、受油機沿同一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水平飛行,這時候以下面的哪一物體為參照物,認為加油機是運動
8、的( )A受油機 B大地 C加油機里的飛行員 D受油機里的飛行員15、一位勇敢的漂流者乘橡皮船在湍急的河水中順流而下。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岸邊的樹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 B、以船為參照物,河水是流動的C、以河水為參照物,人是靜止的 D、以河水為參照物,人是運動的 1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房屋造好以后,它就固定在原來的位置不動,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體是絕對不動的B.汽車駛過一座橋梁,汽車是運動的,而橋梁是絕對靜止的C.地球和行星都繞太陽運動,太陽在宇宙中是絕對不動的D.宇宙就是由運動的物體組成的,絕對不動的物體是沒有的17、在市區(qū)的一些大廈里建有觀光電梯,電梯里的乘客在豎直
9、上下的過程中可欣賞到電梯外的美麗景色。在這一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以電梯為參照物,乘客是運動的 B.以大廈的地面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C.以路面上行駛的汽車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 D.以路面上的大樹為參照物,乘客是運動的18、小紅在路上騎自行車,若說她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來的行人 B路旁的樹木C小紅騎的自行車 D從身邊超越的汽車19、在飛行的飛機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選的參照物是 ( )A.地面 B.高山 C.飛機 D.白云20、甲、乙兩人并排騎自行車前進,甲看到乙是靜止的,甲選取的參照物是( )A.甲B.地面 C.迎面駛來的另一輛車 D
10、.道路兩旁的樹木二、填空:21、小強在馬路邊上拍街景照片,連續(xù)拍了兩張,如圖9甲、乙所示。如果以轎車為參照物,樹是向_運動的,卡車向_運動;如果以騎自行車的人為參照物,樹是向_運動。(填“左”或“右”) 22、人坐在順流而下的船里,如果以 為參照物,則人是靜止的;如果以 為參照物,則人是運動的;如果以船為參照物,岸邊的樹是 的。23、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諧號”動車組外出旅游。列車開動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這是以 為參照物;若以站臺為參照物,則小明是 的。24、小剛相對于路旁的一棵柳樹的位置不斷地變化,則以該柳樹為參照物,小剛是 的。第二節(jié)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一、長度的單位(1)世界上
11、有一百多個國家,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測量單位,在交流中很不方便,因此,1960年,國際上通過了一套統(tǒng)一的測量標準,叫國際單位制,在國際單位制中,每個物理量都有一個基本單位,每個單位也有一個特定的符號表示。(2)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比米大的單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單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納米(nm),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um 1um=103nm(3)在測量中,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要求選擇不同精度的測量工具。 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4)如何正
12、確使用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讓有刻度的一邊緊靠被測物體。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尺垂直。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多次測量求平均值。(5)誤差 不管你選多精密的儀器,也不管你多認真,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有偏差,這個偏差叫誤差。對于測量,誤差越小越好,但是,誤差是總存在的。減小誤差的方法:校準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選用精度高的測量工具;多次測量取平均值。(6)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 正誤差與錯誤是長度測量中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謂誤差,是在正確測量的前提下,所測得的數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而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錯誤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在學習過程中有部分同學很容易將這兩個概
13、念混淆,因此,學習時應特別注意兩者的區(qū)別.誤差不可以避免,錯誤可以避免。二、時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用符號s表示。比秒大的單位有時(h)、分(min)比秒小的單位有毫秒(ms)、微秒(um)等。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us第二節(jié)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隨堂練習一、填空題 姓名 評價 1在國際單位中長度的主單位是_,長度的基本測量工具是_,在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_、_、和_在測量長度時,要先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測量要達到的_,然后再根據測量要求選用_.測量結果由_和_組成.2有兩個測量數據分別為28.4厘米和50.3
14、0厘米,試判斷:(1)第一個數據測量時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_,準確值是_,估計值是_;(2)第二個數據測量時所用的工具的分度值是_,準確值是_,估計值是_3填出下列數據的單位:一個學生的身高是170_;一枚壹圓硬幣的厚度約2103_;圓珠筆的長度是0.135_;課桌的高度大約是780_.4單位換算:一根頭發(fā)絲的直徑約8.2微米,合_米;萬里長城約6700千米,合_厘米;一張紙的厚度為71微米,合_毫米房間面積85米2=_分米2=_厘米2紙箱體積1.60104厘米3=_分米3=_米35某同學測得物理書內150頁的厚度是5.4毫米,則每張紙的厚度應是_微米.6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量細鋼絲的直徑:
15、將細鋼絲的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后用刻度尺測量,測得這個線圈的長度是_cm,細鋼絲的直徑是_mm。長度的測量課堂練習一、填空題1、如下左圖所示,物體A的長度為 cm。 2、如上右圖所示,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測木塊的長度約是 cm3、如圖8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所測鉛筆的長度為_cm,等于_m。4、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主單位的符號是 。5、陳陳用一刻度尺對某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多次測量,測量值分別是36.3cm、36.4cm、36.4cm,則他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 ,此物體的長度應記作 。 6、如下左圖所示,物體A的長度為_cm。7、如圖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6、,木塊的長度為 cm。 8、讀出下列物體的長度:A的長度為 cm.;B的長度為 cm。 9、如下圖所示,紐扣的直徑是 cm。10、一根鋼管,已測得管的內直徑為7.2mm;現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鋼管的外徑,讀數如上右圖所示.由此得鋼管外直徑是_cm,鋼管壁的厚度是_11、如圖1所示,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測木塊的長度為 cm。12、單位換算:(1)4.6km= m=um(2)730nm= mm= dm (3)0.5h= min= s13、給下列數值填上合適的單位:(1)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2)教室黑板的長度約為4000 14、小宇在用刻度尺測量一截鉛筆的長度時(如圖8),特意從三個不同角度進
17、行讀數,他發(fā)現三種讀數結果并不一樣。你認為正確的讀數角度應該是圖中的_(選填“甲”、“乙”、“丙”)。按正確方法讀數時,該鉛筆的長度是_。15、如圖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測量物體A的長度。圖(a)中,物體A長度為 cm。圖(b)中,物體A長度為 cm二、選擇題16、如圖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量一個圓柱體的直徑,其中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17、關于誤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 B. 誤差和錯誤一樣,都是可以避免的 C. 測量工具越精密,實驗方法越合理,誤差就越小 D. 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18、下列的單位中,長度的單位是( )A千克(
18、kg) B米/秒(m/s) C米(m) D帕斯卡(pa)19、關于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誤差就是測量過程中出現的錯誤 B誤差是可以避免的 C 任何測量都有誤差D用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避免誤差20、小明和小華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張課桌的長度小明測量的結果為122.9cm,小華測量的結果是1.228m,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華的讀數比小明的準確 B. 小明的讀數比小華的準確C.兩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測量是錯誤的 D. 兩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21、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 B、誤差就是測量中出現的錯誤C、只要認真測量,就可以
19、避免誤差 D、選用精密的儀器可以避免誤差22、用刻度尺測量木塊的長度,如圖1所示,其中方法正確的是()23、如圖2所示是小華同學利用自制的刻度尺測量自己的身高,她一共測量了三次,三次測量數據分別為156.2cm、156.3cm、156.3cm,則小華的身高的平均值為( )A156.3cm B156.2cm C156.27cm D156.267cm24、某同學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測一個物體的長度,先后用正確的方法測量三次, 測 得的數值分別是:13.46cm、13.44cm、13.44cm,測得的結果應表示為( )25、如圖1所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26、下列情形中,不能用來
20、準確測量物體長度的尺是( )A零刻度已磨損的尺 B比物體的長度短的尺C刻度不均勻的尺 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27、下列關于誤差的說法正確的是( )A.誤差是未遵守操作規(guī)則產生的 B.誤差就是實驗中產生的錯誤C.只要選用精密測量儀器,認真測量,就可以避免誤差 D.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28、如下圖所示,物體的長度為3.00cm,請在刻度尺上畫出該物體的長度。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3.8 2、1mm 2.60cm 3、2.80 0.0280 4、刻度尺 S 0.1cm(1mm) 1.60 5、1cm 36.4cm 6、3.393.41 7、1mm 1.858、2.3cm 1.60mm9、1.
21、1010、1.30 0.29cm 11、1mm 2.60cm 12、4.6103,4.6109,7.310-4,7.310-6,30,180013、(1)分鐘(min)(2)毫米(mm); 14、乙 3.50cm15、2.4cm;2.40cm 二、選擇題16、D 17、B18、C 19、C 20、D 21、A 22、D 23、A 24、C 25、B 26、C 27、D 三、作圖題28、機械運動疑難題 (補充) 一、選擇題1、用斜面和滑塊做“測物體的平均速度”實驗,當滑塊自頂端出發(fā)時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時停止計時,如圖7所示。在此過程中,滑塊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22、C.8cm/s D.7cm/s2、關于平均速度,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物體在各處運動速度的平均值 B.在相同路程內,物體運動的時間越少則平均速度越大C.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時間內,平均速度一般不相同D.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不同路程內,平均速度有可能相同3、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fā)4sB4s8s內,甲、乙同學都作勻速直線運動C0s8s內,甲、乙兩同學通過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4、如圖1所示是汽車儀表盤上的速度表,如果汽車以現在的速度勻速行駛3min,則它通過的
23、路程為( ) A.3km C.35km D.210km5、我們可以用物體經過的路程來描述物體的運動,還可以從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條線段來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如圖5所示,某物體分別沿兩條路徑從A點運動到B點:第一次先從A到D,再從D到B;第二次直接從A到B。則物體的兩次運動:( )A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相同C路程相等,位置的變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的變化不同6、下列圖像中,能正確反映“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7、圖甲是某物體運動的s-t圖象,則圖乙中能與之相對應的v-t圖象是( )二、實驗,探究題8、如圖24所示,是實驗小組的同學們用斜面和滑塊做“測量物體的平均速
24、度”的實驗情形。當滑塊自頂端A出發(fā)開始計時,分別滑至B和斜面底端C時依次停止計時,顯示時間的數字鐘的時間格式是“時:分:秒”。(1)除了數字鐘,實驗中用到的測量工具還有 。(2)滑塊由A滑至C的過程中平均速度是 m/s。(3)滑塊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和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的大小關系是 。9、有一個同學,用下面的方法測量小鋼球運動的平均速度。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條直線上標出A、B、C三個點,拿一根分度值為1mm的米尺緊靠直線,A、B、C三點在米尺上對應的讀數如圖5所示。當小鋼球沿直線運動經過A、B、C三點時,該同學用手表記下了小鋼球經過A、B、C三點時對應的時刻,如圖5所示。則小鋼球在通過A
25、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別為:vAB=_cm/s;vBC=_cm/s;vAC=_cm/s。10、沿長廊AB方向鋪有30塊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磚,如圖10甲(1)小明用最小分度值是lmm的尺測量其中一塊地磚長度如圖乙所示,則每塊地磚的長度是_cm。 (2)小明用停表測量自己從長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時間,停表的讀數如圖丙所示,他所用的時間是_s。(3)根據速度、路程和時間的關系v_,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為_m/s。11、一個小球從斜面滾下,用照相機每隔0.1s拍攝一次,記錄運動情況的照片如圖所示。則:(1) 實驗中測小球滾動速度的實驗原理是_;(2) 小球從A點運動到D點用時_s;(3
26、) 平均速度為_ms。(4) 小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作_(選填“勻速直線運動”或“變速直線運動”)。(5)該實驗所用的斜面坡度應_些較好(選 “大”或“小”)三、計算題13、甬臺溫鐵路于2009年l0月1日起正式運營。甬臺溫鐵路從寧波經臺州至溫州全長275km?!昂椭C號”動車組預設運行速度可達200kmh至250kmh,寧波到溫州原來需3小時,現在僅需1小時40分。請根據上述資料回答: 計算寧波站到溫州站動車組行進的平均速度。14、在學校秋季運動會上小聰成為了一名一百米終點計時員,但由于他是聽到槍響后才開始計時,測出小明同學的成績?yōu)?1.46s,請你通過計算求出小明同學的實際成績(設當時氣溫為1
27、5)。四、填空題15、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應該用 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s,用 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t。在該實驗中,之所以要強調“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因為 。16、物體在一段路程上運動,前半段的平均速度是4m/s,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則物體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m/s B.5m/s D.2m/s17、右圖13所示是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fā)沿同方向運動時路程S跟時間t的關系圖像。仔細觀察圖像,你能獲得什么信息?(寫出兩條即可)答:1、2、 。五、簡答題18、如圖是一個騎車者與一個跑步者的路程與時間的變化圖線,從圖像中能夠獲得的合理信息有:信息一:騎車者比跑步者遲5s出發(fā)
28、;信息二:_;信息三: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 2、A 3、D 4、B 5、B 6、A 7、B 二、實驗,探究題8、(1)刻度尺 (2)0.1(3)vABvBC 9、3.00 2.00 2.40 10、60.00 20 s/t 0.911、 三、計算題13、解:s=275km,t=1h40min=. 答:.。14、解:計時員聽到槍響后才開始計時,聲音傳播一百米的時間:根據公式 v=s/t得 t1=S/V=100m/(340m/s)=0.29s小明同學的實際成績: t實=t+t1=11.46+0.29s=11.75s答:小明同學的實際成績是11.75s四、填空題15、刻度尺 秒表 控制小車運動
29、的速度,增加其運動時間,從而便于測量小車運動的時間。16、C 思路分析:平均速度是,在圖中,要明確求哪一段時間內或哪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不是速度是平均值)因為sACss2stACtABtBCtABtBC(注意段段對應關系)所以:4.8m/s17、甲、乙都做勻速運動;乙比甲晚min出發(fā)。(其它答案也可)五、簡答題18、提示: 由圖知兩圖線都是直線,說明二人通過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即他們的運動速度不變;再觀察兩圖線的起點和終點,可以確定運動路程和時間的長短;觀察兩圖線的坡度(或傾斜度)可以確定速度大小 解答:信息二:騎自行車15s運動了200m或跑步者25s運動了200m;信息三:騎自行
30、車的速度大或他們運動的路程相同初二物理第二章(第一、第二節(jié))自我檢測題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 學生 總分 1、用一把刻度尺三次測量同一個學生的身高,記錄值分別為168.29 cm,168.32 cm,168.30cm,則該學生身高的測量結果應為( ) A.168.3 cmB.168.30 cm C.168.31 cm2、下表是國家標準鞋碼與腳長對照表,表中“光腳長度”的單位是 ( )Am Bcm Cnm D mm鞋的尺碼3637383940光腳長度2302352402452503、關于誤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 B. 誤差和錯誤一樣,都是可以避
31、免的 C. 測量工具越精密,實驗方法越合理,誤差就越小 D. 用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減小誤差4、某同學以刻度不同的尺子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測量結果如下圖所示,則哪一次測量結果的記錄是準確的? ( )5、小明和小聰使用同一刻度尺,分別對同一物體的長度進行測量,兩位同學的操作均規(guī)范,小明得到的結果是1.86dm,小聰的測量結果不可能是( )A. 0. l86m B. 0.187m C. 18.61cm . D. 18.5cm6、小明和小華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別測量同一張課桌的長度小明測量的結果為122.9cm,小華測量的結果是1.228m,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A.小華的讀數比小明的準
32、確 B. 小明的讀數比小華的準確C.兩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測量是錯誤的 D. 兩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7、下列單位換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3.75m=3.75m100=375cm B.3.75m=3.75100cm=375cmC.3.75m=3.7510-2cm-0.375cm d.3.75m=3.75m100cm=375cm8、用拉長的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果是( )A 偏大 B 一樣 C 偏小 D 無法確定9、某學生測得物理書內150頁的厚度是5.4mm,則每張紙的厚度應是mm10、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時造成誤差的原因是( )A、刻度尺放得不正 B、刻度尺的刻線沒有貼近被測
33、的長度C、讀數時視線跟刻度尺不垂直 D、測量者的估計能力有所不同11、下列關于物體運動的描述,以地面為參照物的是() A 月亮躲進云里 B 太陽從東方升起 C 列車內的乘客看到樹木后退 D 觀光電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遠去12、關于運動和靜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以同樣的速度前進時,以拖拉機為參照物,聯合收割機是靜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觀光電梯上的乘客認為電梯是靜止的,是因為他以身邊的乘客為參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覺得地球同步衛(wèi)星在空中靜止不動,是因為他以自己為參照物D飛機在空中加油時若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運動的13、小紅騎著自行車上學,若說她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
34、) A小紅背著的書包 B迎面走來的行人 C從身邊駛過的汽車 D路旁的樹木14、在高速行駛的列車上,細心的媽媽叫幾歲的小孩“別動”,這個“別動”的參照物是()A鐵路邊的樹木 B車廂里的流動服務車 C小孩子的座位D鐵軌 15、一人騎自行車由東向西行駛,一輛汽車從他后面開來,向西疾駛而去那么此人相對汽車的運動情況是()A向東運動 B向西運動 C靜止的 D以上說法都不對16、有位詩人坐船遠眺,寫下了著名詩詞:“滿眼風光多閃爍,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詩人在詩詞中前后兩次對山的運動的描述,所選擇的參照物分別是()A風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風和地面17、兩列火車并列停在火車站里,當
35、甲車開走時乙車沒開,可是乙車上的人卻覺得自己的車在向后退,他選的參照物是()A乙車 B甲車 C地面 D同車的人18、圖12所示的情景,是一種旅游項目,叫漂流。一葉扁舟,順水而下,出沒浪端谷底,驚險刺激。我們說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靜止不動,所選的參照物應是( )A.兩岸山上的樹B.水中四處游動的魚 C.河岸上的攝影記者D. 橡皮艇19、當你乘坐出租車趕來參加中考時,會看到兩旁的樓房和樹木飛快地向后退去,這時以周圍的哪個物體為參照物你是靜止的()A路邊的樹木B路旁的樓房C出租車的座椅D迎面駛來的小汽車20、坐在教室里的同學,以下列哪個物體作為參照物是靜止的A教室里的黑板 B教室地面上滾動的籃球 C教
36、室外走過的同學 D教室外飛過的小鳥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44分)21、坐在溫馨的物理考場,仔細想想:你平時走路的步幅約為50 ,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 ;上體育課時你跑100m所需時間約為16 (填上合適的物理量單位).22、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觀察零刻度線是否磨損、_和分度值。記錄測量結果時要寫出_和_。小明用刻度尺測量某物體長度,如圖所示,則物體長度為_cm。23、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 ,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主單位的符號是 ; 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長度,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測量的物體長度為 cm。 24、讀出下列物體的長度:A的長度為 cm.;B的長度為 cm。25、某同學測量
37、出一木塊長28.57 cm,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數據中的準確值是 mm,估計值 mm。26、一根鋼管,已測得管的內直徑為7.2mm;現用三角板和刻度尺量鋼管的外徑,讀數如圖2所示.由此得鋼管外直徑是_cm,鋼管壁的厚度是_mm。27、單位換算:(1)、4.6km= m= m (2)、730nm= mm= dm (3)、0.5h= min= s28、給下列數值填上合適的單位:(1)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 (2)教室黑板的長度約為4000 29、在生活、生產和科學研究中,我們經常要進行測量。(1)如圖18所示,物體的長度為 cm;(2)如圖19所示,停表的讀數為_min_s。30、給下面的數據填
38、上適當的單位:(1)人手臂的長度大約為6.5_; (2)萬里長城長度約6.7109_。(3)假設氫原子為一球體,其半徑約為0.0528nm,合_ m31、今年初夏,廣州空軍出動多數量、大批次戰(zhàn)機,首次奔赴南??v深空域舉行大規(guī)模軍事演習。某加油機團出動加油機,為在南海巡邏的殲擊機進行加油。加油時殲擊機相對加油機是 的,相對地面是 的。32、如圖11所示,殲15戰(zhàn)機從航空母艦的甲板起飛,以 為參照物,戰(zhàn)機上飛行員是靜止的;以 為參照物,飛行員是運動的。33、兩輛客車同向行駛,坐在甲車里的乘客看到乙車在往后退,乘客是以_車為參照物作出的判斷這時兩車相比較_車的速度大34、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
39、決于_,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35、坐在直升機上的人看到地面上的人向下運動,這是以 為參照物的,若以地面上的人為參照物,則直升機在 (此空填“上升”或“下降”)36、小強在馬路邊上拍街景照片,連續(xù)拍了兩張,如圖9甲、乙所示。如果以轎車為參照物,樹是向_運動的,卡車向_運動;如果以騎自行車的人為參照物,樹是向_運動。(填“左”或“右”) 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16分)37、如圖2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所測物體的長度是_。38、某同學測量長度的方法如圖所示。他在測量中的錯誤有:(1)_;(2)_。如果用這把刻度尺進行正確測量,則能夠達到的準確程度是_。39、某同學為測定物理書的紙張厚
40、度,采取如下步驟:選學生用三角尺,檢查零刻度是否磨損取物理書內100頁疊齊、壓緊量出一疊紙的厚度L計算每張紙的厚度dL/100上述步驟中有一步是錯誤的,它是第 步,應改為 。40、 之間的差異叫誤差。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 2、D 3、B4、B 5、C 6、D 7 、B 8、選C 刻度尺被拉長時,刻度度尺的每一個分度值相應變大,用變大的分度值測得的同一長度變小。9、錯誤:0.0036mm, 5.4mm150=0.0036mm,沒有認識到一張紙有頁.正確案案:0.0018mm 5.4mm75=0.0036mm10、D 11、選BA、月亮在云朵里穿行,被研究的物體是月亮,月亮和云朵之間發(fā)生了位置
41、的改變,以云朵為參照物,月亮是運動的不符合題意B、太陽從東方升起,太陽是被研究的物體,太陽和地面之間發(fā)生了位置的改變,太陽運動,以地面為參照物符合題意C、列車內的乘客看到樹木后退,被研究的物體是樹木,若以地面為參照物,樹木和地面之間沒有發(fā)生位置的改變,樹木是靜止的不符合題意D、觀光電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遠去,被研究的物體是地面,若以地面為參照物,地面顯然是靜止的不符合題意12、D 13、A 14、C 15、A 16、B 剖析:本題選用了一句古詩,描述了一幅美妙、生動的畫面,這看似矛盾的情境,蘊含了豐富的物理知識前一句“看山恰似走來迎”,這是詩人身在船上,以船為參照物,船在航行,船和山的位置不斷發(fā)
42、生變化,所以山是運動的;后一句“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詩人仔細一看,山與山之間、山與地面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以地面為參照物,山是靜止的對照題中所給的選項,B是正確的延伸拓展:古代許多詩詞中及現代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描述物體和靜止相對性的詩句和詞語,它們充分體現了文理綜合的新觀念,對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要求17、B 18、D 19、C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 專題:長度、時間、速度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看被研究的物體與所選的標準,即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是否發(fā)生了改變,如果發(fā)生改變,則物體是運動的;如果未發(fā)生變化,則物體是靜止的解答:解:(1)人乘坐出租車,人是被研究的物體,相對于路旁的樹木、
43、樓房迎面駛來的小汽車來說,人的位置不斷發(fā)生改變,因此人是運動的;(3) 人相對于出租車的座椅來說,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人是靜止的(4) 故選C20、A 二、填空題21、Cm 刻度尺 s22、量程,數字,單位,1.831.89。23、刻度尺 S 0.1cm(1mm) 1.60 24、2.3cm 1.60mm25、1mm; 285; 0.726、1.30 5.8 27、4.6103,4.6109,7.310-4,7.310-6,30,180028、(1)分鐘min(2)毫米mm; 29、(1) 1.99到2.01都可 (2) 3 37.5 30、(1)dm (2)mm (3)5.2810-11
44、31、靜止 運動32、飛機 地面 33、甲,甲 34、所選取的參照物 35、 直升機 上升 36、右 右 左三、實驗,探究題37 1mm 3.80cm38、(1)零刻度線沒與被測物體邊緣對齊(2)讀數時視線沒與刻度尺垂直;1mm39、 d=L/5040、測量值和真實值 第三節(jié)快與慢一、教學要求 學生二、教學過程(1)速度的概念生活中人們比較運動快慢可采用兩種簡單的方法:一是路程相同時比時間,二是時間相同時比路程。速度的物理意義:在物理學中,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一個物體的速度越大,表示這個物體運動得越快。當一個物體的速度等于零時,表示這個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2)速度的計算速度的定義:物體
45、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簡要解釋“單位時間”的含義)速度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單位是m/s。日常生活中速度的單位還常用“km/h”,1m/s3.6km/h(推導)速度的計算公式:在物理學中,速度是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即VS/t。推導公式:s=Vt t=s/V 公式中每個物理量的主單位是:Vm/s、Sm、ts 在公式的應用中,必須注意單位的統(tǒng)一,解題過程中必須要帶單位,解題規(guī)范。 例1:在剛剛結束的第28屆雅典奧運會上,中國選手劉翔以12.91s取得男子110m欄的冠軍,這個成績打破了奧運會紀錄(12.95s),同時也追平了世界紀錄(12.91s)。那么劉翔在這次短跑中的速度是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時?(KEY:8.52m/s 30.67km/h)已知:t=12.91s S=110m求:V=?解:由V=852m/s30.67km/h答:劉翔在這次短跑中的速度約是8.52m/s,約合30.67km/h.例2:這段時間臺風頻繁,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似乎成了家常便飯。已知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若打雷處與你相距1km,則你需要多長時間就能聽到遠處傳來的雷聲?(KEY:2.94m/s)已知:V=340m/s,S=1km=1000m求:t=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230-2025數據安全技術機密計算通用框架
- 借用林地協議合同范本
- 包裝紙盒合同范本
- 北京車輛過戶合同范本
- 軍事拓展協議合同范本
- 企業(yè)價值咨詢合同范本
- 動產個人抵押合同范本
- 人工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 企業(yè)綠化合同范本
- 農業(yè)機械改裝項目合同范例
- 本科生畢業(yè)論文寫作指導-課件
- 硬質巖層組合切割開挖技術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 期末綜合卷(含答案)
- 《商務溝通-策略、方法與案例》課件 第九章 職場溝通
- 微電網經濟性研究-洞察分析
- 2024年考研管理類綜合能力(199)真題及解析完整版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2(地球運動)+解析版
- 水文與水資源勘測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銷售沙盤演練培訓
- 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審查應急預案
- 書法培訓合作合同范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