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經(jīng)》中寓言故事的民間文學的特性-[1500字]_第1頁
《百喻經(jīng)》中寓言故事的民間文學的特性-[1500字]_第2頁
《百喻經(jīng)》中寓言故事的民間文學的特性-[1500字]_第3頁
《百喻經(jīng)》中寓言故事的民間文學的特性-[1500字]_第4頁
《百喻經(jīng)》中寓言故事的民間文學的特性-[15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百喻經(jīng)中寓言故事的民間文學的特性黃曉靜陜西理工學院 文學院,陜西 漢中 722300摘要:百喻經(jīng)有很多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反映了民間百姓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表達了民間故事口頭流傳,集體特性,表達普通平民社會生活的特點。關鍵詞 :百喻經(jīng);民間文學;愚人文學中圖分類號:i27 文獻標識碼:a百喻經(jīng)是永明十年中493年中天竺法師求那毗地從修多羅藏十二部經(jīng)中抄錄出譬喻,將這些比喻合成一部經(jīng)書。共有一百件故事。天竺僧伽斯那集此故事,宣揚大乘佛法教義,專為教1 導人們學習佛理?!?為新學者撰寫此經(jīng)。”全書應有故事100則,但實際只有98則。是亡佚與否目前很難考證?,F(xiàn)存百喻經(jīng)共有兩種不同的分卷,一種是四卷

2、本,如高麗藏三十卷所收,一種是二卷本即民國三年1914金陵刻經(jīng)處由魯迅先生施資刻印的。總體上看來,百喻經(jīng)的每則故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喻義和故事,喻的部分主要講從故事中得到的佛理和修行方法等。故事部分主要是一些有情節(jié)的事例。從表達方式,表達內(nèi)容等多方面看,這些故事具有很強的民間文學的特點。2民間文學是廣闊民眾集體創(chuàng)作,口頭流傳的文學作品。 是具有特色的文藝現(xiàn)象?!懊瘛痹凇拔逅摹睍r期指的是與貴族,圣賢相對的“平民”、“民眾”重點指的是下層平民。民間文學的重要特性是口頭流傳,集體創(chuàng)作。一、 口頭流傳的特性。古時候的民沒有受教育的時機,不能寫字,因此在民間流傳的故事都具有短小、簡單、口語化的特點。因為

3、口頭流傳,太長會記了前邊忘掉后邊。百喻經(jīng)共98則故事,最長的是第65則五百歡喜丸喻,這則故事長達800字左右,故事情節(jié)較為復雜一些,起因是婦人荒淫,設計謀害其夫,但久久不能如愿,恰好遇到丈夫出使鄰國,婦人就造500個有毒的面團,叫歡喜丸,給丈夫做干糧,想要丈夫路上吃,好毒死他??墒牵@500個歡喜丸在路上被盜賊吃掉了,群賊都死掉了。國王知道后贊嘆他有本領,認為他很勇健,就厚加賞賜。國中的大臣對他生出妒忌之情,唆使國王讓他打獅子。這個男子不會打獅子,只能爬上樹躲避兇險,碰巧刀掉在獅子張開的大口中,獅子死掉了。國王更加欽佩他的本領?!皶r彼國人卒而敬服,咸皆贊嘆?!边@則故事情節(jié)較曲折生動,主人公的命

4、運有起有落,結局也出人意料。 這個寓言故事是百喻經(jīng)中最長的了,看過一遍就能記住情節(jié)。其余的故事都在100字左右。除去喻的部分,故事內(nèi)容更短,平均60字左右,故事表達注重關鍵性情節(jié)的交代。情節(jié)就更加的簡單如第1則愚人食鹽喻,講一個愚蠢的人覺得菜中放鹽是美味,于是就空口吃鹽,以至于口干舌苦。又如第43則磨大石喻“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經(jīng)歷日月,作小戲牛?!边@則故事只有20字,是短小篇章。情節(jié)復雜會記不住人物的關系,口頭流傳就容易帶一些要講故事的口頭禪。如“昔有愚人”“昔有一人”“昔時有人”“昔時有一女人”,這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人?”民間文學用這種故事開頭??陬^流傳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一

5、些富有特征的語言。二、 集體性,又叫群體性,是民間文學相對于作家文學而言最具有區(qū)別性的特征,是民間文學最重要的本質特征,所謂群體性,指的是民間文學群體創(chuàng)作,群體流傳的并具有群體性的思想感情和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不同于個體作家強調創(chuàng)作的個性和作品的個人化風格。3首先,百喻經(jīng)的群體性表達在群體創(chuàng)作,群體流傳。比方“乘船失盂喻”: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銀釪,墮於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畫水作記,舍之而起,後當取之?!毙薪?jīng)二月,到師子諸國,見一河水,便入其中,覓本失釪。諸人問言:“欲何所作?”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覓取?!眴栄裕骸办逗翁幨??”答言:“初入海失。”又復問言:“失經(jīng)幾時?”言:“失來二月

6、?!眴枺骸笆矶?,云何此覓?”答言:“我失釪時,畫水作記。本所畫水,與此無疑是故覓之?!庇謴蛦栄裕骸八L吹草動不別。汝昔失時,乃在於彼;今在此覓,何由可得?”爾時眾人無不大笑。呂氏春秋察今則作: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刻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梗瑥钠渌陶呷胨笾?。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假設此,不亦惑乎?“乘船失盂喻”和我國先秦的呂氏春秋中的刻舟求劍很相似。4又如孟子中有“揠苗助長”,而百喻經(jīng)卷二有“斫樹取果喻”,兩個故事都旨在說明為了圖眼前利益而忘了長遠利益。百喻經(jīng)中的“磨大石喻”講述愚人打磨大石以作小小的玩具牛,不僅提出了類似的問題,而且做了斬釘截鐵的答復。撰者首先

7、否認了這種“用功既重,所期甚輕”的人生態(tài)度,進而激勵人們應當志意高潔,遠求勝果。這與我國傳統(tǒng)的思維定式大相抵觸。這些寓言故事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有流傳,反映出了百喻經(jīng)中寓言故事的集體流傳特點。其次,民間文學的群體性在表現(xiàn)內(nèi)容上反映特定群體的生活思想,感情觀念等。百喻經(jīng)首先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愚人文學。在建構愚人文學之前,首先有必要對“愚人”這個看似簡單而實則復雜的概念進行嚴格的界定?!坝奕恕痹诮?jīng)歷了漫長的語言文化演變以后已具備了多種的涵義。首先,它仍然保留著最初的傳說中的含義,即“愚昧無知的人或經(jīng)常做蠢事的人。在由智者和愚人組成的兩極中,5 智者這一極是上帝,另一極則是眾多的愚人。智者使人頂禮膜拜,而愚人

8、則受到無窮無盡的嘲諷。第1則“愚人食鹽喻”第一句就是“昔有愚人”,以這樣篇首作為寓言的開頭的有8則。其次以“昔有一人”“ 昔有野人”“有一山羌”“有富愚人”“昔有癡人”作為篇首之句的很多,這反映出這部百喻經(jīng)是教育普通的沒有智慧的民眾的寓言集。當然也就反映出佛教徒對佛教教理的推崇。從人物的身份上看,百喻經(jīng)中的人物有婆羅門、賈客、國王、商人、婦人、貧人、牧羊人、田夫、群賊?做為主人公,這些人物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揭示了古時候的職業(yè)分工,交待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但眾多的故事中沒有揭示出人物的獨特的個性特點。主人公的往往是含糊的、不確定的。這就說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只是起到區(qū)別他的社會歸屬群的作用

9、,反映了特定的社會群體的意識。“為王負機喻”“人效王眼瞤喻”“愿為王剃須喻”“人說王縱暴喻”反映了國王這個身份地位的人的特權,可以掌握臣子的生殺大權。尤其是“人說王縱暴喻”,“昔有一人,說王過罪,而作是言:王甚暴虐,治政無理。 ?.捉一賢臣,仰使剝脊,取百兩肉?”一個國王聽說有大臣說他的暴虐,就把一位賢能的大臣捉了來,剝掉他脊背上的肉,后來有人證明他沒有說這樣的話,國王就懊悔了,給這個賢臣千兩肉,用來補償他的脊背。這位賢臣身上疼痛,夜間不停的呻吟,十分痛苦。國王聽見了,問道:“還有什么痛苦?我從你背上只取了一百兩肉,已經(jīng)十倍還給了你,你為什么還苦惱?是不是還不滿足呢?” 這則寓言故事反映的是國

10、王的特權、暴虐。對待大臣沒有人性很殘酷,自己做錯事不反省自己,還要加怒于受害大臣的痛苦呻吟。這一類寓言表達了國王這個特殊群體的特權。其余的如商人的重利,婦女的社會地位低下,貧窮人的疾病與衰患等等,都反映了特定的社會群體的集體性的特點。三、百喻經(jīng)中的故事貼近社會生活,“愚人食鹽喻”“愚人集牛乳喻”“二子分財喻”等等故6事,僅從題目上就能看出與生活現(xiàn)實相關的內(nèi)容來。比方“病人食雞肉喻”病人食雉肉喻昔有一人病患委篤。良醫(yī)占之云須恒食一種雉肉可得愈病。而此病者市得一雉食之已盡更不復食。醫(yī)于后時見便問之汝病愈未。病者答言醫(yī)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食一雉已盡更不敢食。醫(yī)復語言假設前雉已盡何不更食。汝今云何

11、正食一雉望得愈病。一個人得了重病,醫(yī)生告訴他:“你要經(jīng)常吃一種山雞肉,才能好起來?!边@個病人買了一只山雞,吃了之后就不再吃了。醫(yī)生后來碰到他,問起來:“你的病已經(jīng)好了嗎?”病人說:“你先前叫我常吃山雞肉,我吃了一只,就不敢再吃?!贬t(yī)生又問他:“你吃完了一只山雞肉,為什么不繼續(xù)吃下去?你為什么只吃一只山雞肉就希望病好?”這個寓言故事的內(nèi)容是關于吃山雞肉治病的日常生活內(nèi)容。類似的關于治病求醫(yī)的內(nèi)容還有很多,如治鞭瘡,治療頭禿,醫(yī)治脊僂,婦女患眼痛病等等關于醫(yī)療疾病的內(nèi)容。還有關于犯罪的內(nèi)容,如偷盜,“山羌偷官褲衣喻”這則寓言故事還談到了官府審案的智慧。盜賊雖然偷到了衣物,但是他卻不會穿。還有關于祭祀,鬼神等宗教的內(nèi)容,如“殺商主祀天喻”中講到的祭祀天神?!捌莆逋ㄏ裳塾鳌敝v到一個人修煉了五種神通仙法,獲得了天眼通。能獲得各種地下埋葬的寶物。這是宗教觀念在寓言中的表達。百喻經(jīng)的寓言故事有98則,全文兩萬余字,結構形式單一,具有的口頭性、集體性、反映社會現(xiàn)實性的特點,表達了民間文學的特性。參考文獻1 周紹良.百喻經(jīng)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