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廣東省提高中成藥質量標準指導原則和技術要求一、概述藥品標準是衡量藥品質量的尺度和準則。按照藥品管理法的規(guī)定,“藥品必須符合國家藥品標準”,“國務院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和藥品標準為國家藥品標準”。國家藥品標準是國家對藥品的質量和檢驗方法所做的技術規(guī)定,是在正常的原輔料與正常的生產(chǎn)條件下生產(chǎn)的藥品質量是否符合要求的判斷標準,是藥品生產(chǎn)、銷售、使用和檢驗部門共同遵守的法定依據(jù)。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fā)展,藥品質量控制與檢驗技術也在不斷進步與發(fā)展。為保障公眾安全有效用藥,積極應用現(xiàn)代藥品質量控制與檢驗技術,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作出了“提高國家藥品標準行動計劃”的戰(zhàn)略決策,并在國家藥典委
2、員會的具體組織下全面開展,中成藥成為首先實施的藥品類別。廣東省是中藥大省,中成藥品種數(shù)量在全國名列前茅。貫徹實施國家藥品標準提高行動計劃,規(guī)范廣東省提高中成藥質量標準工作,對保障公眾用藥安全有效,提高中成藥質量控制和檢驗技術水平,提高廣東中成藥產(chǎn)業(yè)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根據(jù)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和國家藥典委員會的有關規(guī)定,特制定廣東省提高中成藥質量標準指導原則和技術要求,供廣東省中成藥研究單位、生產(chǎn)企業(yè)和藥品檢驗機構在提高中成藥質量標準工作中使用。二、指導原則“科學、規(guī)范、實用”是國家藥品標準制定的總的指導原則,是國家藥品標準的靈魂和精神所在。廣東省提高中成藥質量標準的指導原則是在認真貫徹“科學、規(guī)
3、范、實用”這一總的指導原則的基礎上,根據(jù)廣東中成藥產(chǎn)業(yè)的實際,經(jīng)過有關專家廣泛深入討論后形成的。(一)質量標準的可控性原則“質量可控”是藥品標準的目標性原則。為實現(xiàn)“質量可控”,藥品標準的建立應充分考慮藥品在來源、生產(chǎn)、流通以及使用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可能影響藥品質量的因素,有針對性的確定標準制訂或提高的內(nèi)容,建立相應的檢測方法。藥品的質量標準應能反映藥品的內(nèi)在質量,必須能夠有效地控制藥品的質量,以確保藥品的安全和有效。(二)檢測方法的科學性原則“準確靈敏”是檢測方法選用的科學性原則。檢測方法在可控的基礎上應盡可能體現(xiàn)與真實值接近的準確性,最大限度減少各種偏差,同時體現(xiàn)該檢測方法對被測藥品的專屬性。檢測
4、方法的建立應包括:1分析方法的選擇目前各種色譜方法、光譜方法和經(jīng)典測定方法廣泛應用于中藥材及其制劑的檢測。質量標準中分析方法的選擇應與被測成分的性質相適應,與被測成分的含量限度相適應,與應用的具體要求相適應,并能有效排除干擾成分的影響。2分析方法的設計中藥有效成分或指標成分的檢測方法已有大量的文獻報道。檢測方法的研究首先應查閱相關文獻,選擇或借鑒可行的方法,進行實驗方法的初步設計。3分析方法的建立一個分析方法的建立需經(jīng)過大量的實驗工作,優(yōu)化實驗條件,最終確定實驗條件。一般說來要有方法選擇的依據(jù),包括文獻依據(jù)、理論依據(jù)、法定依據(jù)及試驗依據(jù)。常規(guī)項目通??刹捎盟幍涫蛰d的方法。鑒別項的建立應重點考慮
5、方法的專屬性;檢查項重點考慮方法的專屬性、靈敏性和準確性;含量測定通常要采用兩種以上的方法進行對比研究,比較方法的優(yōu)劣,擇優(yōu)確定相應的方法。(三)標準制訂的合理性原則“簡便實用”是藥品標準制訂的合理性原則。藥品標準的建立是在實現(xiàn)科學性的前提下應考慮其合理性與否,即不必要制訂操作繁瑣、費用高昂的檢測方法去控制那些用簡單方法即可實現(xiàn)的檢測項目。提高中成藥質量標準的項目,應根據(jù)不同品種的特性確定,以達到簡便實用的質量目的。一個完善的質量標準既要設置通用性項目,又要設置體現(xiàn)產(chǎn)品自身特點的針對性項目,并能靈敏地反映產(chǎn)品質量的變化情況,同時必須滿足:1對于原標準中具有專屬性強的鑒別,如具有快速、靈敏、毒性
6、小、成本低等優(yōu)點的理化反應和顯微鑒別,不宜隨便刪除。2對于新增的含量測定,原則上應按國家藥典委員會下達的“國家藥品標準提高行動計劃中成藥品種增修訂項目任務表”中規(guī)定的檢測方法進行研究,而對于未規(guī)定采用何種方法的,可根據(jù)實際情況自行研究檢測方法。3對于方法不夠成熟而不能收入正文的須將研究情況在起草說明中寫明(包括提供相應試驗圖譜),并根據(jù)實驗情況對項目進行增加或改變,但要注明理由,以使質量研究的內(nèi)容能充分地反應產(chǎn)品的特性及質量標準變化的情況。(四)限度確定原則“限度考察”通常是基于安全、有效性的考慮原則。由于天然產(chǎn)物化學成分的復雜性,質量標準中有效成分或指標成分含量的變化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尤其含
7、量限度的制訂應通過考察多批樣品,在掌握含量變化基本規(guī)律的基礎上才能制訂。中藥制劑還要結合原料藥材的含量限度,制劑的主要工藝,制訂出合理、安全、可行的限度標準。根據(jù)不同類別樣品進行考察:1中藥材、飲片 要根據(jù)大量有代表性的樣品來考察制訂,一般主要類別成分、有效成分或指標成分只制訂低限,毒性成分要制訂含量限度范圍。2有效部位及其制劑 有效部位的主要類別成分不得低于50(總成分),相應制劑按處方量折算規(guī)定低限,其中主要有效成分或指標成分一般規(guī)定低限。3中藥復方制劑 測定的成分有相應藥材標準的,按處方量折算,并考慮工藝的提取率等影響;測定的成分無相應藥材標準的,應先考慮有代表性的藥材樣品,制訂內(nèi)控或暫
8、行標準限度,根據(jù)藥材成分的含量,按結果計算轉移率,制訂含量限度。(五)分析方法的驗證原則“方法驗證”是判斷已建立的分析方法是否有效的評價性原則。中藥質量標準研究中方法學驗證的項目和方法主要參考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提出的“中藥質量標準分析方法驗證指導原則”和中藥新藥研究的技術要求所規(guī)定的項目進行,質量標準中需驗證的分析方法包括鑒別、檢查(雜質或純度檢查)和含量測定三類。對每一類方法要求驗證的項目也有所不同。對新建立的檢測方法、改變原有檢測方法、工藝變更、處方變更等均須驗證,驗證的項目、方法、過程和結果,均應詳細記載在藥品質量標準修訂說明中,同時也要考慮藥材與其制劑質量標準的關聯(lián)性。1準確度:
9、只對檢查項目中的定量、含量測定要求驗證。一般以加入對照品測定的回收率表示,有空白回收率和加樣回收率測定的方法。中藥材、中藥制劑質量標準研究中準確度的測定主要采用加樣回收的方法。2精密度:包括重復性、中間精密度、重現(xiàn)性三項內(nèi)容。其中重復性、中間精密度只對檢查項目中的限量、含量測定要求;重現(xiàn)性則對鑒別、檢查(限量、限度)、含量測定均要求。3專屬性:對所有檢測項目均要求。專屬性是判斷在分析復雜樣品時,分析方法是否受到干擾及干擾的程度。對中藥制劑通常采用:(1)空白陰性對照試驗,即除去含待測成分藥材或不含待測成分的模擬處方,一般中成藥質量標準研究均要求進行空白陰性對照試驗。(2)比較同一分析系統(tǒng)對照品
10、與供試品相應色譜峰的吸收光譜4檢測限:只對檢查項中限度進行要求。5定量限:只對檢查項中定量進行要求。6線性:重點考察含量測定項。線性關系考察的數(shù)據(jù)要求,應給出回歸方程、相關系數(shù)和線性圖。7耐用性:對所有檢測項目要求。重點考察方法的應用條件在不同實驗室進行常規(guī)測定時的適應程度。8范圍:僅對于含量測定項。這里的范圍不是線性關系考察的濃度范圍,而是測定方法應能達到的準確測定的范圍。對于中藥分析方法,范圍的確定較為困難,其試驗方法、考察的區(qū)間尚難以明確規(guī)定,主要靠實踐經(jīng)驗積累和視品種情況而定。(六)方法重現(xiàn)性原則“方法重現(xiàn)”是對新建立的方法在改變實驗環(huán)境和實驗人員時結果的再現(xiàn)性。為保證修訂的藥品分析方
11、法適應于相應檢測要求,分析方法必須進行規(guī)范的驗證和復核。對于新建立的分析方法,應與已有的方法進行比對,寫明對原方法修改的理由。質量標準復核單位僅在必要時或修改方法時,對起草單位的方法進行再驗證,復核單位的重點是對已經(jīng)驗證的方法復核其對同品種藥品檢驗的可行性,對同批藥品測定結果的重現(xiàn)性。復核單位應寫出復核說明。復核說明上應寫明復核項目、過程、可行性和重現(xiàn)性結果,以及復核意見。如對原起草方法進行修訂,則應將修訂的方法與原起草方法進行比對,寫明對原方法修訂的理由。修訂的方法應優(yōu)于已有方法或原起草方法。為科學反映分析方法的重現(xiàn)性,應注意提供重現(xiàn)性研究的樣品的一致性,避免樣品在傳遞過程中的變化而影響重現(xiàn)
12、性。(七)穩(wěn)定性評價原則“穩(wěn)定性評價”是藥品質量標準修訂的重要一環(huán)。在制訂和提高藥品質量標準時,藥品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是重要參考資料,應參考有關生產(chǎn)企業(yè)的留樣質量資料,了解藥品研制工藝選擇、制劑處方篩選、質量標準、包裝、貯藏條件等相關資料并進行綜合分析。對于穩(wěn)定性試驗中出現(xiàn)顯著變化,如可能存在的降解產(chǎn)物等,應考慮對質量標準中檢查項目及其限度進行必要的調(diào)整,以保證藥品在有效期內(nèi)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質量,為修訂質量標準提供依據(jù),保證藥品質量在一定時間內(nèi)的穩(wěn)定。(八)標準物質的溯源性原則“標準物質溯源”是標準物質必須使用可溯源的有證物質。實驗用的對照品、對照藥材、標準品系指用于鑒別、檢查、含量測定的標準物質,
13、如:中檢所對照品和對照藥材、工作用對照品或國家標準物質中心的標準物質;如無國家標準物質和對照藥材時,自行提供的工作對照品必須附有來源、分析單等有關證明文件。(九)標準格式規(guī)范化原則 “格式規(guī)范”是按國家藥品標準規(guī)范統(tǒng)一的原則。修訂的質量標準應按現(xiàn)行版中國藥典和國家藥品標準工作手冊的格式和用語進行規(guī)范,務求做到用詞準確、語言簡練、邏輯嚴謹,避免產(chǎn)生誤解和歧義。(十)標準持續(xù)改進原則“藥品質量標準提高永無止境”?!俺掷m(xù)改進”是與時俱進而又需要相對穩(wěn)定并逐步優(yōu)化的過程。藥品質量標準持續(xù)提高必須做到:一方面是通過實踐,驗證分析方法的可控性和穩(wěn)定性,以及隨著分析方法新技術的發(fā)展,不斷地改變或優(yōu)化方法,使
14、檢驗項目設置更科學、合理,方法更成熟、穩(wěn)定,操作更簡便、快捷,結果更準確、可靠,以保證藥品的安全、有效和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是隨著生產(chǎn)工藝的成熟和穩(wěn)定,藥品質量不斷提高,藥品質量標準也隨著不斷提高完善,使之能更客觀、更全面及更靈敏地反映藥品質量的變化情況。三、技術要求(一)質量標準1、性狀(1)性狀項內(nèi)容應依次描述藥品的顏色、外觀形狀、氣味。顏色和外觀形狀的描述與氣味的描述用分號分開。(2)按樣品描述,允許對顏色描述規(guī)定一定的范圍,注意盡量不要跨色系。描述顏色時應盡量避免使用不確切詞匯。如:米黃色,豆青色,土黃色。一般情況下,制劑的顏色可以定為一定的顏色范圍,描述的順序由淺至深。如:棕黃色至棕
15、褐色。復合顏色的描述則以輔色在前主色在后。如:“黃棕色”即以棕色為主黃色為輔。(3)包衣丸劑應注明丸芯的顏色,原微丸應按所屬劑型重新分類。經(jīng)提取后制成的丸劑應歸屬于濃縮丸。小蜜丸中超過0.5g者應改為大蜜丸。2、鑒別(1)基本要求 = 1 * GB3 中藥制劑常用的鑒別方法有顯微鑒別和理化鑒別。理化鑒別包括一般理化鑒別、光譜鑒別、薄層色譜鑒別、高效液相色譜鑒別及氣相色譜鑒別。 = 2 * GB3 建立鑒別方法時,應選擇專屬性強、重現(xiàn)性好、靈敏度高、操作簡便的方法。同方不同劑型的品種,對同一藥味鑒別的方法應盡量保持一致;建立多植物來源藥材的鑒別方法時,應找出其共同的反應或組織特征。 = 3 *
16、GB3 對原標準中未提出修訂要求的項目均應逐一進行考察和規(guī)范,均應補充色譜圖(包括陰性),并按順序一一說明新增項目和修訂項目。刪除的項目應逐一說明理由,并將摸索過但無法列入正文的方法和操作一并說明,并附相關圖譜。 = 4 * GB3 顯微鑒別應補充說明所鑒別的藥味歸屬并附顯微照片。 = 5 * GB3 復方制劑不宜采用化學試驗方法,如生物堿沉淀反應,利伯曼反應等。 = 6 * GB3 新修訂的項目在選用指標和分析方法等方面應盡可能與現(xiàn)行版藥典統(tǒng)一。 = 7 * GB3 對毒性較大試劑如苯、三氯甲烷等建議不使用。原標準中使用的苯等有毒溶劑建議盡可能用其他試劑替換。 = 8 * GB3 光譜滿足不
17、了專屬性的要求時,應盡可能選擇色譜鑒別。 = 9 * GB3 特征性有效成分僅以保留時間作色譜鑒別,則缺乏專屬性,若無法得到對照品,可采用組合如HPLC和TLC或在一個項目中采用不同的測定組合,如HPLC/UV二極管陣列,HPLC/MS,GC/MS等。 = 10 * GB3 鑒別試驗須做方法學驗證。(2)顯微鑒別 = 1 * GB3 含有藥材粉末的制劑可以建立顯微鑒別。對于以貴重藥和細料藥原粉入藥的品種,應盡可能建立顯微鑒別項。 = 2 * GB3 選擇藥材的顯微特征時,應注意突出易檢出的顯微特征;一般情況下,不同品種的同一藥材的顯微鑒別應盡量選擇相同的顯微特征,文字描述也應一致;如果存在類似
18、組織、細胞或內(nèi)含物的交叉干擾時,則可選擇其他顯微特征。 = 3 * GB3 對藥材顯微特征的描述應簡明扼要,在顯微特征之后的括號內(nèi)標注藥材名稱;同一藥材的不同顯微特征用“;”分開;不同藥材的顯微特征用“?!狈珠_。 = 4 * GB3 盡量選擇易見、穩(wěn)定、專屬的顯微特征,有效控制投料的真實性以及制法的規(guī)范性。 = 5 * GB3 制劑項下已有藥材薄層鑒別,刪去有干擾、難判斷的顯微特征。刪除偶見、少見的顯微特征。 = 6 * GB3 顯微特征的記錄,應盡量使用顯微攝影裝置繪制詳圖并提供顯微照片,并注明放大倍數(shù)或放大比例。記錄應采用先多數(shù)后少數(shù)的順序描述特征。 = 7 * GB3 顯微鑒別的記錄,邊
19、觀察、邊記錄。注意觀察的全面性。逐漸移動裝片,呈“之”字形掃描,全面觀察目的物,認真描述其特征、測量其長度并注意統(tǒng)計和記錄最小量值、多見量值、最大量值。 = 8 * GB3 應注意標準規(guī)定以外的異常顯微特征的記錄,并根據(jù)藥材基源、成方制劑的處方和制法綜合分析,必要時可采用對照藥材或已經(jīng)鑒定品種的藥材為對照進行判斷。 = 9 * GB3 顯微鑒別注意事項a顯微鑒別實驗時,應先以甘油醋酸試液裝片觀察淀粉粒、菊糖等,然后再以水合氯醛試液裝片觀察其他顯微特征,最后加熱透化或滴加其他試液進行觀察,每個步驟的觀察結果應作詳細記錄。b所用蓋玻片和載玻片應保持清潔,新片要用洗液浸泡或用肥皂水煮半小時取出,先用
20、流水沖洗后,再用蒸餾水沖洗12次,置于70%90%乙醇中,備用。c為提高顯微鑒別的正確性,可采用對照藥材或已經(jīng)鑒定品種的藥材為對照觀察。d 應先了解處方組成和制法,分析處方中各種藥材的主要鑒別特征及用量的多少。進行鑒別時,應觀察35張裝片,使特征不致遺漏。 = 10 * GB3 顯微鑒別實例前列通片: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不規(guī)則形的結晶塊,無色或微顯淡黃色,半透明,菱角明顯,富有立體感(琥珀)。 (100) (400) 示不規(guī)則形的結晶塊 圖1 前列通片顯微特征(3)一般理化鑒別 = 1 * GB3 應按照中國藥典一部收載的“附錄 一般鑒別試驗”以及其它顯色反應、沉淀反應、升華等試驗。為保證
21、鑒別方法的專屬性,通常需要對供試品進行分離和純化處理。書寫內(nèi)容應詳細敘述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如果實驗操作與附錄中收載的一般鑒別試驗的方法完全相同,文字上則不必重復敘述;如果僅采用附錄收載的多個方法中的部分方法時,則須寫出完整的操作步驟及反應結果。 = 2 * GB3 應說明所用化學反應為方中什么藥及什么成分的鑒別反應,并寫出其化學反應機理。(4)光譜鑒別 = 1 * GB3 光譜鑒別系指利用藥材中某成分的特征基團,在特定的波長(或波長范圍)照射下,有最大吸收峰或顯特定顏色熒光或某成分的特征基團、(或特征成份)與某種試劑反應后, 在特定的光譜波長照射下,顯特定顏色熒光的性質來作鑒別的的方法。
22、= 2 * GB3 若需要對供試品進行分離和特殊處理時,書寫內(nèi)容應詳細敘述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方法和完整的操作步驟及結果; = 3 * GB3 當光譜滿足不了專屬性的要求時,應盡可能選擇色譜鑒別。(5)薄層色譜鑒別應說明薄層色譜鑒別的藥材名稱,供試品、對照品、對照藥材的具體制備方法,采用的薄層板、點樣、展開劑、展開方式、顯色、檢視、注意事項和方法學驗證中耐用性考察等內(nèi)容,必要時應注明斑點的顏色和數(shù)量。 = 1 * GB3 供試品溶液制備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應根據(jù)具體操作步驟,寫明樣品的取樣量、提取溶劑和溶劑量、提取方式(超聲、回流、萃取等),以及制成供試品溶液的濃度或體積等。如果采用其他項中的供試品溶
23、液或濾液等作為該項的供試品溶液時,則不再重復敘述其制備方法,可寫成“取鑒別()項下的供試品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或“取項下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若采用超聲處理提取,則須注明超聲儀的功率和頻率。若采用柱層析分離,則須注明填料類型及目數(shù)、柱內(nèi)徑和柱高、柱預處理方法等。 = 2 * GB3 對照品(或對照藥材)溶液制備 a對照品溶液制備寫明對照品的來源、批號、取樣量、制備用溶劑、制備方法和制成對照品溶液的濃度或體積等。b對照藥材溶液制備應按操作步驟敘述制備過程。如果具體操作同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可簡寫成“同法(系指同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如果操作是從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中的某個步驟起
24、同法操作,應寫成:自“”起,同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 = 3 * GB3 薄層板的選擇a 可采用以下五種薄層板對樣品和對照品或對照藥材的色譜和分離效果進行比較試驗。進口的MN(或MACKER)高效硅膠板;進口的普通硅膠板;國產(chǎn)高效硅膠板; 國產(chǎn)普通硅膠板(或根據(jù)具體品種需要,選用聚酰胺或纖維素板); 自制手鋪板:除特殊情況外,采用固定相粒度為1050m的硅膠G、以0.2%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為黏合劑,機械涂鋪制備,保證均勻、平整和光滑。b五種薄層板的規(guī)格一般為10cm10cm或10cm20cm,如所使用的薄層板需要特殊處理或化學改性的,可采用改性劑浸漬預制板,或與固定相混合鋪制等方
25、法制備。c以上五類板,至少考察2種不同品牌的薄層板斑點的分離度和拖尾情況,預制板和自制板均可。并提供實驗的照片。d列出所選擇的薄層板的商品名、規(guī)格和型號。根據(jù)主斑點的分離度和拖尾情況的考察結果,最后選擇的是進口的還是國產(chǎn)的預制板、是高效的還是一般的預制板或是自制手鋪板;選擇自制手鋪板時,應注明固定相、黏合劑或其他改性劑的名稱,及板的規(guī)格和涂布的厚度等,并作出評價。 = 4 * GB3 點樣a點樣器和點樣方式除特殊情況外,應采用專用毛細管、注射器,手動或配合相應的半自動、自動點樣器點樣;以圓點狀或條帶狀方式點于薄層板上;圓點狀點樣,原點直徑不得大于3mm,點間距離810mm; 條帶狀點樣,條帶寬
26、48mm,條帶間距離不少于5mm。點樣基線,普通板基線距底邊1015mm;高效板基線距底邊810mm;左右邊距均為1215mm;以接觸式還是以噴霧式點樣;b點樣量(l)高效板點樣量為14l; 普通板點樣量為26l。注明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對照藥材)溶液的點樣量,同時注明點樣方式(是接觸式還是噴霧式點樣)。c點樣順序點樣順序從左至右分別為連續(xù)三批供試品、對照藥材、對照品、陰性對照。 = 5 * GB3 展開a展開劑 注明展開劑的溶劑名稱、比例和用量,及必要的處理方式(如:需冰箱中放置過夜等)。b展開缸一般采用密閉的雙槽展開缸。記錄是否采用適當方式預飽和或預平衡,并使用能保證分離效果的合適的預平衡
27、或預飽和的條件進行展開。c展開條件的耐用性考察采用同一種薄層板。分別在410(冰箱)、室溫條件下展開,考察主斑點的分離度和拖尾情況;采用同一種薄層板。用硫酸調(diào)節(jié)在環(huán)境相對濕度分別20和75的條件下展開,考察主斑點的分離度和拖尾情況。記錄并使用能保證分離效果的合適的溫度、相對濕度條件進行展開,并作出評價。d展開方式上行展開,薄層板浸入展開劑的深度一般為距原點5mm為宜。e展距除特殊需要外,高效預制板展距為58cm;普通預制板展矩為8cm;自制手鋪板展矩為815cm。 = 6 * GB3 顯色與檢視 a直接在可見光下檢視,或采用適宜顯色劑顯色(噴霧或浸漬)后在可見光下檢視。b在366nm紫外燈下檢
28、視熒光色譜,或采用適宜顯色劑噴霧后檢視熒光色譜。c在254nm紫外燈下檢視熒光淬滅色譜。 = 7 * GB3 色譜成像和記錄 采用數(shù)碼相機或數(shù)碼攝像設備記錄色譜圖像,并存儲為.bmp格式.jpg格式的文件。 = 8 * GB3 注意事項a薄層試驗中其它需要說明或解釋的事項、存在的問題及應注意控制的操作條件,如:溫度、相對濕度條件,以及溫濕度調(diào)控的方法等,應在圖譜的適當位置處加以說明。b薄層圖譜中不加注文字或符號,溶劑前沿和樣品編號應標記在圖像外空白處。圖譜中應有三批供試品、對照藥材、對照品和陰性對照。 = 9 * GB3 薄層色譜鑒別實例溶劑前沿T=23 RH=62%123456圖2 延胡索薄
29、層色譜鑒別(365nm紫外光燈檢視)1. 婦科養(yǎng)坤丸(EEC002)4.延胡索對照藥材2. 婦科養(yǎng)坤丸(EEC001)5.延胡索乙素對照品3. 婦科養(yǎng)坤丸(E05005)6.延胡索陰性對照(6)高效液相色譜鑒別 = 1 * GB3 高效液相色譜法具有專屬性強、分離度好的特點,在薄層色譜法等其他方法無法滿足鑒別要求時可選用。 = 2 * GB3 高效液相色譜法要求選擇適宜的色譜柱、流動相和檢測器等條件,采用對照品、對照藥材或對照提取物作對照,觀察液相色譜圖,供試品色譜中應呈現(xiàn)與對照品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峰,或與對照藥材、對照提取物特征峰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峰。 = 3 * GB3 應記錄的內(nèi)容依次為
30、: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對照藥材溶液或對照提取物溶液的制備,對照品溶液的制備,色譜條件,觀察結果。當色譜條件與含量測定項一致時,可簡寫成“取本品,照含量測定項下的方法試驗,供試品色譜中應呈現(xiàn)與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峰”。 = 4 * GB3 耐用性考察參照含量測定,考察色譜柱、穩(wěn)定性、前處理、柱分離等,記錄分離度和峰面積變化情況。(7)氣相色譜鑒別 = 1 * GB3 鑒別中藥制劑中的揮發(fā)油或多種揮發(fā)性成分可采用氣相色譜法。 = 2 * GB3 采用化學對照品作對照時,供試品色譜中應呈現(xiàn)與對照品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峰。采用揮發(fā)油對照提取物作對照時,供試品色譜中應呈現(xiàn)與對照提取物特征峰保留時間相同的色譜峰
31、。 = 3 * GB3 應記錄的內(nèi)容依次為: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對照品溶液的制備,色譜條件檢測器(氫火焰檢測器除外)、固定相、涂布濃度、柱長、柱溫等,進樣,觀察結果。 = 4 * GB3 耐用性考察參照含量測定,考察色譜柱、穩(wěn)定性、前處理、柱分離等,記錄分離度和峰面積變化情況。3、檢查(1)按現(xiàn)行版中國藥典一部通則補充相應新增和修訂的檢查項目,如膏藥軟化點測定,酒劑乙醇量,橡膠膏黏附力等。各種檢查法的具體規(guī)范操作及要求可參考中國藥品檢驗標準操作規(guī)范2005年版。(2)因品種具體情況另行規(guī)定的檢查,要說明原因和列出具體數(shù)據(jù)及限度確定依據(jù)。(3)通則中檢查項下規(guī)定多種方法的應注意方法選擇的正確性,并
32、寫明方法選擇的理由。(4)如果取消制劑通則中規(guī)定的某項檢查時,須在檢查項中予以說明,并寫明理由。(5)對含毒性藥的品種,應制定已知毒性成分的限量檢查。如川烏、草烏、附子、蟾酥、朱砂、雄黃等。同時應進行方法學驗證。(6)當需要對供試品進行分離和純化處理時,應先敘述供試品的處理過程,再引用附錄,書寫時應注意二者之間的文字銜接。(7)對重金屬、砷鹽等有害物質的考察,必須至少十批樣品數(shù)據(jù),視考察結果考慮是否列入正文。一般情況下,重金屬限度制訂在百萬分之二十以下,低于百萬分之十以下可不列入正文;砷鹽限度制訂在百萬分十以下,低于百萬分之二以下可不列入正文。4、浸出物或提取物 (1)浸出物測定法系指用水、乙
33、醇或其他適宜溶劑,有針對性地對制劑中可溶性物質進行測定的方法。是控制藥品質量的指標之一。(2)適用于有效成分尚不清楚或確實無法建立含量測定和雖建立含量測定但所測含量值甚微時,可建立浸出物測定作為質量控制指標,但必須具有針對性和控制質量的意義。中藥制劑也可以建立正丁醇提取物含量測定項來控制藥品質量。(3)含糖等輔料多的中藥制劑,如選用水、乙醇、甲醇為溶劑建立浸出物測定意義不大,難以反映內(nèi)在質量??筛鶕?jù)所含成分選用合適的溶劑。(4)寫明制定浸出物的理由和實測數(shù)據(jù)及限度確定依據(jù)。必須至少考察十批樣品,以確定合理的限度。(5)浸出物測定應選擇對有效成分溶解度大,非有效成分或雜質溶解度小的溶劑。常用的溶
34、劑有水、乙醇、甲醇和乙醚等。(6)考察各種浸出條件對浸出物量的影響及變化情況。(7)方法制訂和操作可參考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X A和中國藥品檢驗標準操作規(guī)范2005年版P509。5、含量測定(1)基本要求 = 1 * GB3 中藥制劑因所含藥味多、成分復雜,通常選用薄層色譜掃描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法等測定單一成分。在無干擾的情況下,也可選用容量法、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測定某類成分。不宜采用計算分光光度法和吸收系數(shù)法。 = 2 * GB3 一般不應選擇水解產(chǎn)物如苷元等作為指標。對于測定的指標性成分盡量不要選擇經(jīng)過化學轉換的水解產(chǎn)物。特別是不要使用分解或降解產(chǎn)物做指標,如5-羥甲基糠
35、醛等。 = 3 * GB3 對于藥效成分明確的中成藥,要求測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其測定方法應具有專屬性,如測定方法無法做到專屬性而采用了某一種非專屬性的方法,則應用其他的分析方法來達到總體的專屬性。比如,可附加一種專屬的鑒別試驗或色譜指紋圖譜。 = 4 * GB3 對于藥效成分未知的中成藥,應有指標成分的含量測定,其指標成分選擇的合理性應進行論證。應說明測定方法和測定指標的選擇依據(jù)及目前國內(nèi)外的研究情況。應盡量首選與其藥材含量測定方法相同的方法。同品種不同劑型的含量測定項應統(tǒng)一考慮、注意協(xié)調(diào),如選用相同的檢測方法及指標、項目等。 = 5 * GB3 中西合方制劑處方中的化學藥品必須建立含量測定
36、。 = 6 * GB3 確定含量限度至少應以十批樣品的二十個測定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并結合原藥材的含量測定數(shù)據(jù),提出合理的限度。轉移率采用實際投料用藥材進行計算,并考察制劑工藝中不同環(huán)節(jié)對轉移率的影響,說明所定指標的合理性。 = 7 * GB3 一般情況下應規(guī)定含量的下限;毒性藥、易揮散藥、化學藥以及在規(guī)格項注明被測成分標示量的藥品應規(guī)定含量的上限和下限。凡規(guī)定含量上下限的品種,應注意充分考察藥材的波動情況。 = 8 * GB3 含量測定項的書寫格式因測定方法不同而異。書寫內(nèi)容要求準確敘述各項的具體操作,文字簡明扼要,層次清楚。如果所用的方法已收載于中國藥典附錄中,應引用附錄。如果標準中的含量測定項為
37、兩個或兩個以上時,應在每項之前加注被測藥味或被測成分的名稱。 = 9 * GB3 含量測定用對照品盡可能使用中檢所提供的,同時在標簽上標明有“含量測定用”字樣的對照品,可免做純度試驗檢查,在起草說明中必須注明對照品來源及編號。否則應提供純度實驗圖,純度實驗應按要求滿足進樣量,記錄色譜峰面積,調(diào)節(jié)參數(shù)保證雜質峰積分,在主峰保留時間3倍后停止測定。 = 10 * GB3 含量測定須做方法學驗證。(2)容量法 = 1 * GB3 容量法包括酸堿滴定法、銀量法、容量沉淀滴定法、絡合滴定法、碘量法、重鉻酸鉀法和硫氰酸銨滴定法。用于中藥制劑分析時,供試品需經(jīng)過提取或有機破壞后再進行滴定。 = 2 * GB
38、3 供試品取樣量應滿足滴定精度的要求,即消耗滴定液1020ml。 = 3 * GB3 應選用變色敏銳的指示劑。 = 4 * GB3 為了排除在加入其他試劑時所混入的雜質對測定結果的影響,以及便于回滴定法的計算,可采用“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的辦法。 = 5 * GB3 應給出每1ml滴定液相當于被測成分(用分子式表示)的滴定度(采用四位有效數(shù)字)。(3)分光光度法 = 1 * GB3 分光光度法用于中藥制劑的含量測定,視品種具體情況可選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2 * GB3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一般采用對照品比較法或標準曲線法。應記錄的內(nèi)容分別為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39、標準曲線的制備、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測定方法項,并規(guī)定含量限度?!皩φ掌啡芤旱闹苽洹毙钄⑹雠渲茖φ掌啡芤旱木唧w操作,并注明其濃度?!皹藴是€的制備”需敘述用于繪制標準曲線的對照品溶液和空白溶液的配制、測定波長及繪制標準曲線的要求。采用對照品比較法時,“供試品溶液的制備”項的內(nèi)容獨立成段;采用標準曲線法時,“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的有關內(nèi)容合并于“測定法”項中。a配制測定溶液時稀釋轉移次數(shù)應盡可能少,轉移稀釋時所取容積一般應不少于5ml。b供試品溶液的吸光度以在0.30.7之間為宜,吸光度讀數(shù)在此范圍誤差較小,制定配制合適的讀數(shù)濃度。c配制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時,對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測成分的量應為供試
40、品溶液中被測成分標示量的(10010)%以內(nèi)。 = 3 * GB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中藥制劑中的金屬元素及某些非金屬元素的含量可選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應記錄的內(nèi)容分別為對照品溶液的制備、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測定法項,并規(guī)定含量限度。 = 4 * GB3 提供供試品和對照品分別在200800nm范圍內(nèi)波長掃描圖譜。(4)薄層色譜掃描法 = 1 * GB3 薄層色譜掃描法是指用一束一定波長、一定強度的紫外或可見光對薄層板進行掃描,測定薄層板上的樣品斑點對光的吸收強度或斑點經(jīng)激發(fā)后所產(chǎn)生的熒光強度。 = 2 * GB3 薄層色譜掃描法用于中藥制劑的含量測定,視品種具體情況可選擇反射方式的吸收
41、法或熒光法,用雙波長或單波長掃描。測定方法通常采用外標法,在標準曲線范圍內(nèi),供試品與對照品同板點樣、展開、掃描。 = 3 * GB3 技術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中的有關規(guī)定。應記錄的內(nèi)容包括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的制備方法、點樣及點樣量、薄層板、展開劑、展開條件、檢測方法等,并規(guī)定含量限度。 = 4 * GB3 除另有規(guī)定外,含量測定應使用市售薄層板。 = 5 * GB3 掃描時應沿展開方向自下而上進行掃描,不可橫向掃描。 = 6 * GB3 采用外標一點法測定時,供試品斑點應與對照品斑點的峰面積的值相近;采用外標兩點法測定時,供試品斑點的峰面積應在兩對照品斑點的峰面積值之間。 =
42、7 * GB3 供試品色譜中待測斑點的比移值(Rf)應與對照品一致,同時要求比移值(Rf)在0.30.7之間。 = 8 * GB3 除另有規(guī)定外,分離度應大于1.0。 = 9 * GB3 方法學驗證有關技術參數(shù)要求:線性考察,相關系數(shù)應0.99;準確度考察,回收率(N6)一般要求在95%105%, RSD%5%;精密度考察,重復性試驗(N6)RSD%5.0%。 = 10 * GB3 耐用性考察a應考察高效與普通市售薄層板的分離度和拖尾情況;溫度在410(冰箱)和室溫的分離度和拖尾情況;相對濕度在20%和75%時的分離度和拖尾情況。b考察點樣方式和顯色方式的分離度和拖尾情況。c供試品溶液穩(wěn)定性考
43、察,點樣、展開或顯色后在0、1、2、4、6、8小時掃描測定,考察變化情況。d測定波長的選擇:提供供試品和對照品測定波長的光譜掃描圖。(5)高效液相色譜法 = 1 * GB3 高效液相色譜法適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劑的色譜柱上進行分離的藥品的分析測定,特別是多組分藥品的測定。 = 2 * GB3 應記錄的內(nèi)容分別為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對照品溶液的制備、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測定法項,并規(guī)定含量限度。其中“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項的內(nèi)容包括固定相、流動相、檢測波長、理論板數(shù)及被測成分與相鄰物質峰的分離度要求等。流動相中溶劑的書寫順序按溶劑極性由小到大排列。 = 3 * GB3 色譜條件應確保待測成
44、分峰與相鄰的其他峰能滿足分離度的要求,即分離度要求大于1.5。 = 4 * GB3 除紫外檢測器外,其余應注明檢測器的種類。 = 5 * GB3 當柱溫不同于室溫時,應標明柱溫。 = 6 * GB3 技術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中的有關規(guī)定。 = 7 * GB3 方法學驗證有關技術參數(shù)要求:線性考察,除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的相關系數(shù)應0.995外,其余檢測器的相關系數(shù)應0.999;準確度考察,回收率一般要求為95%105%,RSD%(N6)3%;精密度考察,重復性(N6)RSD%3%。 = 8 * GB3 耐用性考察a供試品溶液提取條件的考察提取方法的選擇:要求列表提供具體數(shù)據(jù) 。提取溶劑
45、的選擇及溶劑用量、提取次數(shù)等的選擇:要求列表提供具體數(shù)據(jù),一般采用至少3種梯度。提取時間的選擇:一般采用至少3種時間梯度。轉化反應(如水解等)條件的選擇,應寫明方法選擇的依據(jù)和操作中注意事項。采用柱分離要詳細提供層析柱的處理、填充方法,洗脫溶劑的體積選擇依據(jù)(應提供測定數(shù)據(jù)),以及不同廠家型號的填料考察數(shù)據(jù),記錄色譜的分離情況,測定樣品含量,計算RSD%。采用成型固相萃取柱應注明品牌必要時增加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也可以通過柱回收進行考察和評價。b最大吸收波長的選擇:附對照品光譜掃描圖,并注明所用溶劑的種類。c流動相選擇:將試用過的流動相簡要注明,并附圖。梯度洗脫中梯度的改變應詳細寫明是緩慢升還是直
46、接升至規(guī)定濃度,分離度要符合要求,分離度達不到要求的色譜應將雜峰分離情況注明。必要時可采用二極管陣列檢測和質譜檢測,進行峰純度檢查。流動相的組成比例、PH值變化的考察。d色譜柱的考察:至少選用3根不同商品規(guī)格的色譜柱進行考察,注意每根色譜柱應調(diào)整流動相至滿足系統(tǒng)適用性實驗后測定,測定同一批樣品(溶液)的含量,樣品至少平行2份,每份進樣2針,對照品可取12份,提供不同柱分離的色譜圖(計算理論板數(shù)、分離度及拖尾因子),分別計算樣品的含量和柱間的相對標準偏差。e柱溫的考察:考察室溫(1030)和40,記錄色譜峰分離情況的變化。f穩(wěn)定性考察:在供試品溶液配制后連續(xù)測定至少6小時的穩(wěn)定性,計算RSD%,
47、一般不得過2%。(6)氣相色譜法 = 1 * GB3 氣相色譜法主要用于中藥制劑揮發(fā)性成分的含量測定。 = 2 * GB3 方法中應規(guī)定色譜柱或固定相及涂布濃度、柱溫、分離度、理論板數(shù)、檢測器等。測定方法分為內(nèi)標法和外標法。 = 3 * GB3 內(nèi)標法應記錄的內(nèi)容分為色譜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校正因子測定、測定法項,并規(guī)定含量限度?!吧V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項中應規(guī)定固定相、柱溫、理論板數(shù)及對照品與內(nèi)標物質的分離度?!靶U蜃訙y定”內(nèi)容包括對照品與內(nèi)標物質混合溶液的配制、測定及計算校正因子?!皽y定法”項的內(nèi)容包括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測定和計算。 = 4 * GB3 外標法應記錄的內(nèi)容分為色譜條
48、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對照品溶液的制備、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和測定法項,并規(guī)定含量限度?!吧V條件與系統(tǒng)適用性試驗”項的書寫要求同內(nèi)標法?!皽y定法”項的內(nèi)容包括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的精密進樣量、測定和計算。 = 5 * GB3 使用填充柱時,應規(guī)定固定相的涂布濃度。使用毛細管柱時,則應注明其柱長、柱內(nèi)徑和涂膜厚度。 = 6 * GB3 若采用分流進樣,還應明確進樣方式和分流比(根據(jù)情況可適當調(diào)節(jié))。 = 7 * GB3 色譜條件應確保待測成分峰與相鄰的其他峰能滿足分離度的要求,即分離度要求大于1.5。 = 8 * GB3 技術要求應符合現(xiàn)行版中國藥典一部附錄中的有關規(guī)定。 = 9 * GB3 方法
49、學驗證有關技術參數(shù)要求:線性考察,相關系數(shù)應0.999;準確度考察,回收率一般要求為95%105%,RSD%(N6)3%;精密度考察,重復性(N6)RSD%3%。 = 10 * GB3 耐用性考察a供試品溶液制備:提取方法、提取溶劑及溶劑用量、提取時間等的考察,要求列表提供具體數(shù)據(jù)。b柱溫的選擇:簡要說明選擇的理由。c至少選用2根不同商品規(guī)格的色譜柱進行考察,出具系統(tǒng)適用性適用的(調(diào)整柱溫、進樣體積等條件)色譜圖,及含量測定數(shù)據(jù)(每次測定平行2份),計算不同色譜柱的RSD%。d穩(wěn)定性考察:在供試品溶液配制后連續(xù)測定至少6小時的穩(wěn)定性,計算RSD%,一般不得過2%。(二)起草說明1、品種制修訂的
50、歷史沿革(1)寫明品種最初來源、各級標準收載情況及修訂情況。(2)若為不同品種合并統(tǒng)一的應注明兩標準主要區(qū)別和合并理由(如同方異名等)。2、名稱(1)有無變更的歷史情況。(2)未后綴劑型名的,應增加劑型名。(3)不符合命名原則,除含有“靈”、“精”等外,含有“降糖”、“降脂”、“降酶”、“減肥”、“健美”等暗示療效和有誤導作用及不實之詞的均應更名。(4)須進行更名的應按命名原則推薦至少2個以上并經(jīng)過查詢沒有與已批準標準中的名稱重名的名稱供審核用。3、處方(1)變更的歷史情況及原因(瀕危、毒性、正名、分列等)。(2)與藥典炮制方法不同的炮制品要注明。(3)藥典多品種來源的如僅用其中1個或幾個來源
51、的應明確,并在標準正文頁尾加注(如芥子用白芥子)。(4)國家藥品標準未收載的中藥材和提取物要制訂相應的質量標準,附在制劑項下一并上報,提取物要明確制法及制成總量。(5)下列品種應特別注意核查和明確方中用藥: 五味子、南五味子;粉萆薢、綿萆薢;寒水石、北寒水石;大青葉、 蓼大青葉;黃柏、關黃柏; 金銀花、山銀花;葛根、粉葛;土木香、藏木香;山楂、南山楂;敗醬草、北敗醬草;劉寄奴、北劉寄奴;板藍根、南板藍根;牛膝、懷牛膝;金錢草、廣金錢草;山豆根、北豆根;橘紅、化橘紅;苦地丁、紫花地丁、甜地丁;紫草、硬紫草;前胡、紫花前胡等。國家藥品標準處方中規(guī)定的藥材不能隨意替代,如山麥冬 川射干、龍血竭不能替
52、代麥冬、射干、血竭等投料。牛黃、麝香必須在標準中明確天然還是人工。(6)處方中提取物名稱應規(guī)范,凡與已有國家藥品標準一致的,一律靠國家藥品標準。只適用于特定品種的提取物,一般以藥材名加提取物命名,其標準附在該制劑下,注意黃芩提取物與黃芩苷、苦參提取物與苦參堿等不可混淆。(7)介紹處方中所有藥材標準來源、出處(包括地方藥材標準)。國家藥品標準未收載的中藥材應附藥材及顯微照片。(8)所有品種均要求明確列出處方及其用量(國家保密品種按保密形式報送)。4、制法(1)修訂的歷史情況及原因。(2)有無多企業(yè)工藝統(tǒng)一的情況。若有,將各廠家統(tǒng)一情況詳細說明,包括統(tǒng)一過程和參與廠家數(shù)和各廠家意見等。(3)正文中
53、未收入的參數(shù)或輔料應做詳細交待。藥典未收入輔料標準的應附相應的輔料標準。輔料應標明化學名。(4)補充和統(tǒng)一制成量,明確輔料的品名和用量。(5)制法項內(nèi)容與現(xiàn)行版藥典附錄制劑通則要求不符的,應與藥典統(tǒng)一(如含糖量等)。5、性狀敘述在性狀描述中需要說明的問題。包括性狀修訂情況的說明。色澤的描述應準確。包衣片應先說明包衣材料,再描述片心的顏色;夾層片還應對夾層的顏色進行描述;膠囊劑品種則應先說明為硬膠囊還是軟膠囊(或膠丸),再描述內(nèi)容物的性狀;氣霧劑和噴霧劑品種應先說明其劑型,再描述內(nèi)裝藥液的性狀;外用藥和毒性藥不要求描述味。6、鑒別(1)先對質量標準中鑒別項內(nèi)容作整體介紹,與增修訂任務表中的要求對
54、比,增加哪些,修訂了哪些,刪除了哪些,未增加的有哪些逐一介紹。(2)其次再按標準正文內(nèi)容的項目順序逐一說明。所有試驗研究圖譜均附在相應項目項下,并按技術要求所附圖譜的范例逐一作標記并說明情況。 = 1 * GB3 顯微鑒別,按順序寫明標準中的所鑒別的藥味歸屬。注明增修訂情況,并附顯微圖譜。 = 2 * GB3 薄層色譜鑒別,應說明薄層色譜鑒別的歸屬,注明增修訂項目情況;說明供試品、對照品、對照藥材、陰性對照品的來源、批號和具體制備方法。如采用特殊顯色劑應寫明配制方法。顯色需要在一定時間內(nèi)觀察的要規(guī)定觀察時間。 = 3 * GB3 說明前處理條件選擇、展開條件選擇以及測定指標選擇等的理由。 =
55、4 * GB3 耐用性試驗考察情況說明,并作出評價。 = 5 * GB3 操作注意事項等的說明。(3)TLC色譜圖(彩色照片)要求:圖譜中應有供試品、對照品或對照藥材和陰性對照,圖譜中不加注文字或符號,編輯文本時在圖像外空白處標記溶劑前沿和供試品、對照品或對照藥材、陰性等編號。薄層圖譜規(guī)格要求:高寬(7.5cm5.5cm或7.5cm7.5cm或5.5cm7.5cm)。色譜成像和記錄應采用數(shù)碼相機或數(shù)碼攝像設備記錄色譜圖像,并存儲為bmp格式、jpg格式的文件。(4)最后對未列入標準正文的研究內(nèi)容、操作及附上研究試驗圖譜逐一說明理由。7、檢查說明所列檢查項目制訂、方法選擇或取消制劑通則中規(guī)定的檢
56、查項目的理由,確定限量檢查的依據(jù)及方法學驗證考察情況。重金屬、砷鹽等考察結果及列入質量標準的理由。8、浸出物或提取物說明制定浸出物或提取物的理由,所采用溶劑和方法的依據(jù),制訂浸出物或提取物限度的依據(jù)和實測數(shù)據(jù),各種浸出條件對浸出物量的影響及變化情況。9、含量測定(1)先對建立含量測定方法研究情況作個整體介紹。與增修訂任務表中的要求對比,增加哪些,修訂了哪些,刪除了哪些,未增加的有哪些逐一介紹。(2)其次對未列入標準正文的研究內(nèi)容、操作及附上研究試驗圖譜逐一說明理由。(3)對已建立的含量測定方法和測定指標說明選擇依據(jù)及目前國內(nèi)外的研究情況。(4)說明儀器名稱(包括檢測器種類,色譜柱填料、粒度及長
57、度等)、樣品來源及批號、對照品來源及編號、所使用試劑情況。(5)方法學驗證的內(nèi)容書寫順序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X A中藥質量標準分析方法驗證指導原則。即:先后順序分別為準確度、精密度、專屬性、線性、范圍、耐用性。(6)樣品測定,列出具體數(shù)據(jù)并提供限度制定依據(jù)。(7)限度制訂,測定實際投料用藥材含量,根據(jù)藥材含量結果計算轉移率,制訂合理的含量限度。并考察制劑工藝中不同環(huán)節(jié)對轉移率的影響,說明所定指標的合理性。(8)所有實驗考察數(shù)據(jù)均要求列表表示。(9)提供HPLC、GC等色譜圖要求:色譜圖應包括供試品、對照品和陰性對照。均采用工作站記錄色譜圖,并存儲為bmp格式的文件。除特殊情況外,一般
58、在色譜圖上除標明對照品的代號或保留時間外,其他峰的保留時間可不在圖中標注,色譜圖座標須標注清楚。編輯文本時在圖像外空白處標記測定成分和供試品來源及批號、被測色譜峰的保留時間、分離度和理論板數(shù)。圖譜要求:對照品及樣品的被測峰高度應在1/32/3之間。10、功能與主治說明是否有修訂,以及修訂情況。11、用法與用量說明是否有修訂,以及修訂情況。12、規(guī)格(1)規(guī)格應進行規(guī)范,不合理的規(guī)格要刪除,新增規(guī)格應明確出處。(2)注意補充丸劑百粒重、糖衣片要補充片芯重量,薄膜衣片(丸)要規(guī)定片(丸)重,單劑量包裝丸劑要規(guī)定裝量等。13、貯藏說明是否有修訂,以及修訂情況。(三)方法學驗證內(nèi)容中藥質量標準分析方法
59、驗證的目的是證明采用的方法是否適合于相應的檢測要求。在新建立的檢測方法、改變原檢測方法、工藝變更、處方變更等均須驗證。需驗證項目有:鑒別試驗、限量檢查和含量測定,以及其他需控制成分(如殘留物、添加劑等)的測定。驗證內(nèi)容有:準確度、精密度(包括重復性、中間精密度和重現(xiàn)性)、專屬性、檢測限、定量限、線性、范圍和耐用性。方法學驗證實驗一般要求使用同一個批號的樣品和對照品。1、準確度(1)準確度系指用該方法測定的結果與真實值或參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準確度應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測試。用于定量測定的分析方法均需做準確度驗證。(2)試驗方法可用已知純度的對照品做加樣回收測定,即于已知被測成分含
60、量的供試品中再精密加入一定量的已知純度的被測成分對照品,依法測定。根據(jù)實際情況,可選用下列方法之一進行測定:第一種:同一濃度6份樣品(供試品取樣減半,1:1加入對照品);第二種:取相同量的同一批供試品9份(一般為質量標準中供試品取樣量的一半),按三種比例加入對照品,設計 3種加樣濃度。中間濃度加入量應按1:1比例,高低濃度可選0.5:1、1.5:1的比例。加入的對照品的量要適當,一般不得少于或多于供試品中含有量的1倍(即在1:2和2:1)之間;第三種:取3種不同取樣量的供試品,每個取樣量各3份,建議結合范圍的考察設計成3種濃度。中間濃度應在選定的中間點上,取其半量再按1:1比例加入對照品,其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科技助力下的現(xiàn)代課堂環(huán)境變革與挑戰(zhàn)
- 《哈姆萊特》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 中方投資境外項目貸款合同范本
- 中歐制造業(yè)合作合同
- 個人還款協(xié)議合同范本
- 二人共同投資合同書模板
- 上海市音樂培訓機構教師勞動合同
- 個人借款合同范本(擔保方式)
- 專項設備租賃合同-挖掘機鏟車項目
- 二手汽車交易合同樣本
- 科技進步類現(xiàn)代軌道交通綜合體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公
- 源代碼審計報告模板
- 含碘對比劑靜脈外滲護理管理實踐指南
- 干式變壓器知識大全課件
- 重大危險源公示牌(完整)-2
- 高中地理學情分析方案和報告
- 關于進行小區(qū)第一屆業(yè)主委員會選舉投票的公告
- 部編人教版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全冊課件(完整版)
- 廣西貴港市2023年中考物理試題(原卷版)
- DB11∕T 1875-2021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
- 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英文介紹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