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溪河水庫庫容變化對調洪演算結果的影響_第1頁
流溪河水庫庫容變化對調洪演算結果的影響_第2頁
流溪河水庫庫容變化對調洪演算結果的影響_第3頁
流溪河水庫庫容變化對調洪演算結果的影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流溪河水庫庫容變化對調洪演算結果的影響摘要:流溪河大壩第二次安全定期檢查工作中,對大壩上游面進行水下檢查時發(fā)現(xiàn)壩前淤積較為嚴重,之后對水庫庫容進行了校核測量,發(fā)現(xiàn)庫容淤積明顯。在大壩第三次安全定期檢查工作中,將淤積造成水庫庫容變化對調洪演算結果的影響作為一個重要內容進行討論。為此,對不同頻率的設計洪水進行調洪演算,以便深入了解庫容淤積對水庫防洪能力的影響。關鍵詞:水庫庫容調洪演算1水庫工程概況流溪河水庫發(fā)源于從化呂田桂峰山。河流從東北向西南流經從化縣的良口、街口、大平場,花縣的北興、花東廣州郊區(qū)鐘落潭、人和,至江村的南崗口與白坭河和西南涌匯合后注入珠江。主流全長156km,集雨面積2300km

2、2。良口以上河長57km,平均坡降0.161%。流域內支流眾多,但大都源近流短。在南崗以上集雨面積為100km2以上的二級支流有牛欄河、玉溪河、分田水、龍?zhí)端?、小梅水等五條。從1958年起,除在上游建成流溪河水庫外,相繼修建了溫泉人工湖,大坳和李溪等攔河壩。在主要支流上建成了九灣潭、黃龍帶等4綜中型水庫及23綜小一型水庫,33綜小一型以下水庫,總控制809.6km2,占流域面積的35.2%,蓄水總庫容5.79億m3,有效庫容4.29m3。建成大小引水工程162綜,實際引水流量36.05m3/s有效地利用了區(qū)間水和回歸水。流溪河水庫位于從化縣小車村下游1.3km處,該工程是以發(fā)電為主,兼顧防洪、

3、灌溉等綜合利用的樞紐工程。水庫于1956年8月動工興建,1958年6月開始蓄水,1958年12月建成并投入運行。2復核要求流溪河水庫于1956年進行初步設計,1957年進行技施設計,當時壩址附近僅有34年的實測流量資料,資料短缺,故當時僅能以暴雨徑流和上下游測站相關法進行壩址設計洪水計算。由于水庫建成運行多年,泥沙淤積明顯,故可有效利用的庫容減少。為了深入了解庫容淤積對水庫防洪能力的影響,本次復核的兩個基本任務如下:(1)依據(jù)原用庫容曲線和調洪規(guī)則,確定調洪演算方法,并對1973年型各頻率設計洪水進行調洪演算,以獲得與原設計相近的不同頻率設計洪水的調洪演算結果。(2)根據(jù)確定的調洪演算方法,將

4、庫容曲線置換為淤積后復測的庫容曲線,再次對73年型各種頻率設計洪水進行調洪演算,并與原庫容曲線的相應計算結果對比,得出庫容曲線變化對水庫防洪特征水位的影響。3計算條件本次水庫防洪特征水位的計算,采用如下相關資料。(1)設計洪水。采用1973年型的設計洪水全過程進行調洪演算(表1)。(2)庫容曲線。原庫容曲線。復測庫容曲線(表2、圖1)。庫容淤積后對庫容曲線進行了復測,截取涉及到調洪演算的曲線段如表3、圖2。泄流能力曲線。水輪機按過流能力55m3/s計(表4)。(4)調度規(guī)則。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運行初采用的擬調洪規(guī)則如下:在汛限水位來洪水時,按當時庫水位及上時段平均來水量控制溢洪洞泄放流量(見下表5

5、,不包括溢流及發(fā)電)。若入流量未超過200年一遇(瞬時流量3210m3/s或者兩小時平均2750m3/s),限制最大泄量1255m3/s發(fā)電流量55m3/s從廠房和永久橋后排出,此時總出庫即可控制在1200m3/s+55m3若超過200年時不限。校核標準為1000年一遇。設計標準100年一遇。退水時,閘門開度視水位而定,當水位在237.00m以上時,閘門開度仍保持不變;水位退至237.00m時分級控制;水位退至規(guī)定的控制水位時,閘門全關。水庫防洪限制水位:4月6月20日233.00234.00m6月21日10月234.00235.00m。4計算方法采用迭代試算法進行調洪演算?;灸P腿缦?計算

6、結果根據(jù)調洪規(guī)則對不同頻率設計洪水進行調洪演算,起調水位為235.00m。匯總成果如下:(1)依據(jù)原庫容曲線。依據(jù)復測庫容曲線。將庫容曲線置換為復測后的庫容曲線,調洪演算結果二者對比如下:從結果中可以看出,泥沙淤積的不同程度抬高了各種頻率設計洪水的調洪最高水位(表6)。由表7可見,20年一遇與100年一遇洪水復測庫容曲線與原庫容曲線的計算結果相差不大,200年一遇以上洪水影響程度一致,均為0.12m都遠遠小于1980年復核成果(目前采用)。實際上水庫淤積量主要集中在235m以下,對比原庫容和復測庫容曲線,235.00m到239.00m之間,復測前后庫容的差別如下:單從測量數(shù)據(jù)來看(拋開原庫容和復測庫容的測量成果之準確性),理論上235.00m239.00m之間水庫淤積量僅為dv-dv2=0.033*108m3,約占總淤積量0.326-108m3的10.16%。即卩90%左右的淤積集中在235.00m以下,所以對防洪的影響相對較小。根據(jù)對流溪河水庫設計洪水的復核計算以及庫容曲線變化對調洪演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