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全冊教案_第1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全冊教案_第2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全冊教案_第3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全冊教案_第4頁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全冊教案1 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望洞庭教學設計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題望洞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4、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學過程一、導入揭題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溝,感受頗深,并寫了非常優(yōu)美的文章。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生: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陽市附近,是我國第

2、二大淡水湖。生: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諸多名勝。生:著名詩人范仲淹來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經典之作。師:介紹得真不錯,咱們一起去看看。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師: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師: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生:月明星稀、風清月朗、風月無邊、皓月當空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朧朧、寧靜和諧。5、引出課題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

3、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fā),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二、精讀會意1、自讀全詩,明要求。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2、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dng、潭tn、螺lu、磨m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說一說。(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鄙何依斫饬恕昂馇镌聝上嗪汀?。(多媒體出示)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師:你理解得真不錯生:我理解“兩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生: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

4、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生:我理解了“潭面無風鏡未磨”(多媒體出示)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師: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生:朦朦朧朧、模模糊糊。生:我理解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師:詩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生:把(潭面)比作(沒有磨拭過的銅鏡)。師: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湖光/ 秋月/ 兩相和,潭面/ 無風/ 鏡未磨。(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多媒體出示)生:遙望:遠望。師: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生:山水色:山就是

5、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里一青螺”。師(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白銀盤里放著個小巧玲瓏的青螺,十分惹人喜愛。師:請你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師:這句詩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請生讀好這兩句詩。遙望/ 洞庭/ 山水色,白銀/ 盤里/ 一青螺。師:這首詩意境很美,誰能美美地把它吟誦并背誦。師: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來說一說。生:秋天的一個夜晚,我和劉禹錫登山岳陽樓,遙望洞庭湖,

6、銀色的月光灑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銀盤里的一個青螺,十分惹人喜愛。在這個寧靜和諧的夜晚,我和劉禹錫依依話別。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個湖面像籠罩著一層薄紗。朦朧中,那君山就像一個放在白銀盤里的青螺,我被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生:三、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四、作業(yè):1、用鋼筆描紅。2、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評析:一、注重遷移、積累、感悟,習慣情趣活用了于永正的五重

7、教學法,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孩子們從讀中發(fā)現問題,產生美感,產生樂學感。二、在操作過程中重情趣古詩詞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觀的畫面中,學生有針對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識,既回憶起了以往學過的“風清月明”、“風月無邊”,又把握了詩文審美韻味與內涵。在積累語言與情感的基礎上,注重對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對古詩的個性解讀,“白銀盤里一青螺”一句低調處理,更顯示了學生能觸類旁通地創(chuàng)造性思維。三、“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寫不止半壁江山,兩根柱子一條龍之說,提升了習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學合理化。在課堂上強調課文對生活的熱愛和練說練筆的積極性。將課后的習題設置成“岳陽樓上望洞庭”的情境練說,有的學生進入了角色,在與劉

8、禹錫的朋友話別;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資料介紹了題君山的詩文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把對景色的描摩,詩意的外化活用糾個性的表達中,不正是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嗎?而課首的成語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學以致用。望洞庭古詩解讀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早年沒有讀過這首詩,選入教材以后,也只是一般性地瀏覽,沒有很好地琢磨。真的引起我對它的注意,是這次在徐州聽民主路小學劉杰老師的課。歸納一下值得思考和討論的問題,主要有三:查現代漢語詞典,“和”字的讀音一共有四種,但與這一語境的意思相關的讀音有兩種:一是讀h。二是讀h。細細揣摩,我以為:此處之“和”還是讀

9、作第二聲(h)為妥。其理由有三:一、從“和”的字義來看,它最初是“相應”或“諧”的意思。許慎的說文解字有云:“和,相應也?!睆V雅釋古三也說:“和:諧也?!焙髞?,引申為和睦、協調。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強調:“古唱和字不讀去聲?!庇纱瞬浑y發(fā)現:“和”字最初的意思是由聲音相應而來的。它應讀作h,在古代,即便是“唱和”的意思,也不能讀為“去聲”。如今的第四聲讀法是后來隨著字義地不斷延伸與擴大,分化出來的。再從“和”字的現代解釋看,此處之“和”也不應讀作h?,F代漢語詞典認定:當“和”字讀作h時,一是指“和諧地跟著唱”;二是指“依照別人的詩詞的題材和體裁做詩詞?!钡还苣姆N解釋,都有“跟從”與“依照”的意

10、味。聯系詩句“湖光秋月兩相和”。如果將“和”字讀作h,解為“跟從”與“依照”,那就與詩句的意思不合了。二、從此詩的格律來看,此詩當為首句入韻。我們知道,按照詩詞格律的規(guī)定,七絕的格律類型大體有四。其一: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其二:平仄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韻)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其三: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韻)其四:仄平平仄仄平,(韻)平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韻)與上述格律比照,此詩應屬七絕的類型之二。所以,首句必須押韻,而且應為平聲。三、從上下文來看,上文的“相”是“交互”的意

11、思,所以只有將“和”字讀作h,解為“應”或“諧”,才能與上文“相”字的意思貫通。如果將此字讀作h,那就會使“和”字涂上“跟從”或“依照”的色彩。這樣做,顯然與詩人筆下的情景不合。說來也巧,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語文試卷中就有一道判斷選擇題。它要求考生判斷“劉詩中兩相和的和用字工穩(wěn),形象地勾畫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輝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畫面”是否正確。其標準答案認定:以上的說法是正確的,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我們的判斷。第二、“鏡未磨”究竟應作和解釋?對第二句中“鏡未磨”的解釋有二:一說是水面無風,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我覺得,搞清楚這一問題的

12、關鍵是要弄明白“鏡未磨”究竟是什么樣?;茨献用憚沼柹线@樣說:“明鏡之始矇然未見形容也,及拭之以玄錫,磨之以白氈,則須眉微毛可得而察?!币馑际钦f,銅鏡一開始的時,鏡面暗淡無光,還不能照出人的面容,只有在鏡面敷上一層反光劑氧化錫(或謂水銀),再用白氈打磨(即拋光),才能光潔明亮。由此可見,詩中的“鏡未磨”,當是指銅鏡未經打磨暗淡無光的樣子。若簡單地將“鏡未磨”解釋為水面無風,波平如鏡,突出的是湖面的平,就與古代的銅鏡尚有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等多種形制的事實并不完全相符。所以我以為,“潭面無風鏡未磨”一句還是理解為“無風的湖面就如同未經打磨的鏡面一般暗淡無光”為妥。這樣解釋,既與當時湖面上光線不足

13、,水波不興的情境相合,也與詩人置身于特殊的觀察位置岳陽樓月夜俯望洞庭之所見相符。第三、“青螺”究竟是何物?最后一句中的“青螺”究竟是何物呢?也有兩種說法。有人說,“青螺”是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婦女畫眉所用;也有人說,“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應當肯定,不管是那一種說法,它們都是以“青螺”的形象來比洞庭湖中的君山,這一點是肯定的。比較以上兩種對“青螺”的說解,我以為,后一種說法更為直接,更加具有原創(chuàng)性。為什么人們會把“青螺”釋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婦女畫眉的用品呢?這很可能是受神話傳說的暗示。相傳在遠古時代,洞庭湖中并沒有島。每當狂風大作、白浪滔天時,來往船只無處???,常被惡浪

14、吞沒,當地人民苦不堪言。這件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們忍痛脫下身上的螺殼,結成一個個小島,后來連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變成的。說來也巧,雍陶也曾寫過一首題君山,其詩曰: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讀雍詩,我們不難發(fā)現,詩人從君山的倒影起筆,點出了湖山的色彩,繼之又將神話傳說融于景物描寫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在我們眼前。與劉禹錫的望洞庭相比,可以說,兩首詩都巧妙地以“螺”作比,劉禹錫的望洞庭是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成銀盤中的青螺,而雍詩則是將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人們說,對比之下,細微的差異可能會更

15、加清楚。李白獨坐敬亭山鑒賞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里做過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這首五絕作于天寶十二載(753)秋游宣州時,距他被迫于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tài)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前二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看似寫眼前之景,其實,把孤獨之感寫盡了:天上幾只鳥兒高飛遠去,直至無影

16、無蹤;寥廓的長空還有一片白云,卻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飄越遠,似乎世間萬物都在厭棄詩人?!氨M”“閑”兩個字,把讀者引入一個“靜”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別的清幽平靜。因此,這兩句是寫“動”見“靜”,以“動”襯“靜”。這種“靜”,正烘托出詩人心靈的孤獨和寂寞。這種生動形象的寫法,能給讀者以聯想,并且暗示了詩人在敬亭山游覽觀望之久,勾畫出他“獨坐”出神的形象,為下聯“相看兩不厭”作了鋪墊。詩的下半運用擬人手法寫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鳥飛云去之后,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了。詩人凝視著秀麗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動不動地看著詩人。這使詩人很動

17、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還愿和我作伴吧?“相看兩不厭”表達了詩人與敬亭山之間的深厚感情?!跋唷薄皟伞倍滞x重復,把詩人與敬亭山緊緊地聯在一起,表現出強烈的感情。結句中“只有”兩字也是經過錘煉的,更突出詩人對敬亭山的喜愛。“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鳥飛云去又何足掛齒!這兩句詩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仍然是“靜”的,表面看來,是寫了詩人與敬亭山相對而視,脈脈含情。實際上,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出人的“無情”;而他那橫遭冷遇,寂寞凄涼的處境,也就在這靜謐的場面中透露出來了?!办o”是全詩的血脈。這首平淡恬靜的詩之所以如此動人,就在于詩人的思想感情與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寂靜”的境界,無怪乎沈德潛在唐

18、詩別裁中要夸這首詩是“傳獨坐之神”了。2、桂林山水 教學設計一、導入課文,學習首節(jié)。1、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凹住笔鞘裁匆馑??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2、為什么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一同去桂林游覽一下,讓我們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相信游完后,你會有一個滿意的答案的。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先讓我們伴著優(yōu)美的音樂,來欣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演示:“配樂欣賞”。欣賞同時教師做以下文字說明: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綠水映山,這山,這水是那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這是螺螄山,它多像是

19、一只倒扣著的大海螺??!象山的夜景多美麗?。∵@是蘋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圓的蘋果。煙雨朦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這是雪獅嶺,一只多么偉武的大獅子啊,仔細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綠山綠水,讓人覺得好像走進了仙境。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駱駝!美麗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喲!二、加深對山水特點的理解。一)讓我們從桂林的美景中回來,回到課文中,先來了解美麗的漓江。1、介紹漓江:如詩如畫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發(fā)源于桂林市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它如同一條秀麗的玉帶般一路流經桂林、陽朔,一直到桂林東南部的平樂縣,全長有170多千米。如詩如畫的漓江之所以這么美麗,是因為它有三個特點,你們能在課文中找

20、出嗎?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靜、清、綠)學生齊讀描寫三個特點的句子。2、靜。1)請同學們來看插圖: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靜,水面上幾乎沒有一絲波紋,簡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個比喻句來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靜?演示:“桂林的水”。(點擊略縮圖可放大)讓同學們體會漓江不的靜。(漓江的水多靜啊,像不像一面鏡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投在水中。)2)朗讀指導:漓江的水多靜啊,你能把有關句子讀一讀嗎?朗讀指導。(注意“真靜啊”,作者發(fā)自內心的由衷的贊嘆)3)在多次指名讀后齊背。3、清。1)漓江的水很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到底清到什么程度呢?書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紹,同學們肯定覺得不夠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到底清到什

21、么程度嗎?2)先請同學們來看一幅圖片,演示“水中倒影”(在課件中把鼠標放在兩幅圖片的中間,會出現詳細的說明文字。通過這幅圖片的欣賞,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漓江水的清。)3)看了圖片,同學們對漓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觀的感受,讓我們再來看一組具體的數字吧?演示“對比圖”: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漓江的水整整比黃河的水清了1000倍,漓江真可謂是水清見底,游魚可數,景色如畫。4)朗讀指導: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們該怎樣朗讀來表現呢?5)齊背。4、綠。1)“無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2)演示:“半邊渡”(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中,還有其它的圖片,教師可根據需要展示,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個特點。)桂林這

22、里的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植物的生長,所以山上長滿了綠色植物,山是綠的,把水也映綠了,看,多綠的水,像不像無瑕的翡翠?5、連讀描寫三特點句子。這是幾個句子?一個還是三個?簡要說明本自然節(jié)首尾兩句,齊讀全段。6、本節(jié)小結,演示:連續(xù)欣賞。(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點擊畫面中間的動畫。)二)了解桂林的山。1、過渡:漓江的水那么靜、那么清、那么綠,真是太美了,不過你可別只顧了低頭看水,而望了抬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點是什么呢?板書:(奇、秀、險)2、奇。1)齊讀“奇”一句。演示“桂林的山”:“象山”、“駱駝山”、“蘋果山”、“雪獅嶺”。(欣賞這些圖片時,把鼠標放在圖片的中間部分,會有說明文字

23、出現,如不想讓學生看到,請不要把鼠標放在中間)語言補充:朝板山、九馬畫山、八仙過海、月亮山、孫悟空吃仙桃等等。(需要有關這些山的文字說明,請到我的專輯中下載)其實又豈止是這些,桂林奇特的山看也看不完,說也說不盡。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心中只有七個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2)指導朗讀。2、結合七幅圖片,讓學生理解山之“秀、險”。3、連讀三個特點的句子。三、理解“連綿的畫卷”,總體了解桂林山水。1、教師接讀:(這樣的山.連綿的畫卷)“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哪樣的山、水?(圍繞、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進這哪兒?2、理解“連綿的畫卷”。板書:連綿的畫卷什么是“畫卷”,“連綿不斷”

24、是什么意思?演示:地圖。由桂林到陽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條青綢,如一條綠帶,盤繞在兩岸萬點峰巒之間。一路上風光奇麗,奇峰夾岸,青山浮水,碧水縈回,真猶如一幅百里的畫卷。說它是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一點也不過份。3、齊讀全段。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再次演示:“配樂欣賞”:看看你有沒有在“畫中游”的感覺。四、桂林山水歌桂林的山水如詩如畫,下面老師要為你們介紹一首詩桂林山水歌,這是詩是著名詩人賀敬之寫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樣的。演示:“桂林山水歌”,結合學生特點運用靈活的手段,讓學生通過讀感受詩中桂林山水的美。五、總結升華。1、本文寫了什么?表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2

25、、你游過桂林嗎?你游過什么地方?(讓學生暢所欲言,贊美祖國美麗的山河)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偉的連綿的畫卷啊,可這83千米,在我們偉大的祖國96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它又是那么微不足道,我的祖國美麗的山河又豈止在于桂林山水,像剛才同學們說的.,都是我們美麗山河的組成部分,我們的祖國是多美麗,我們?yōu)槲覀兩钤谶@樣一個美麗的國家而感到自豪。3、欣賞“帶”字:最后老師請你們來欣賞桂林最精彩,最奇特的一道風景線。演示:“鑒山樓石刻”讓學生根據課件提出的問題充分討論,找學生代表來回答,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結合學生回答,總結結束全課。層層剖析 領悟內涵桂林山水句子教學一得多媒體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靜

26、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師:同學們,假如把這句話換個寫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靜?。焕旖乃媲灏。焕旖乃婢G啊。)請同學們讀一讀,比一比,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學生自由讀句子)生:第一句寫得好,因為這句話寫得很具體。生:當然第一句寫得好。因為這句具體地寫出了漓江的水靜得怎么樣,清得怎么樣,綠得怎么樣,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生:我也認為第一句寫得好,因為這句話把漓江水靜、清、綠的程度寫清楚了,更令人體會到漓江水的美。師:(去掉第二句)同學們說得真棒。的確,這句話具體地寫出了漓江水的特點,讓我

27、們能夠真切地體會到漓江水的美。師:要是把這句話再換個寫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綠得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現在哪句話寫得好呢?為什么?(請兩位學生分別讀句子)生:第一句好,因為這句話用了感嘆句,語氣比較強烈。生:我也覺得第一句寫得好,因為這句話用一些感嘆句,把作者贊美漓江水的強烈感情寫出來了。師:(去掉第二句)同學們真會讀書,說得很好。不錯,這句話運用了感嘆句,抒發(fā)了作者對漓江水的贊美之情,讓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漓江水的美。師:如果再把這句話換種寫法。(在原句下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很

28、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綠得很,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現在,哪句話寫得好呢?為什么?(同桌一人讀一句)生:我還是認為第一句寫得好。因為這句話用了“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讀起來瑯瑯上口,而第二句用“真靜啊”、“很清”、“綠得很”,感覺有點亂。生:我也覺得第一句好,因為這句話是個排比句,寫得十分有節(jié)奏感,更令人體會到漓江水的美;而第二句沒有運用排比句,顯得有點零亂。師:你的課外知識挺豐富的,居然還知道排比句,真了不起。(去掉第二句)是啊,這句話運用了一組句式相同的語句,也就是(生齊:排比句)這樣一來,語言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讀起來(生齊:朗朗上口)讓我們能深切地體會到漓江水的美。

29、【評析】這個重點句子是描寫漓江水的精華所在。俗話說:“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痹诒容^感知中,學生對句子差異看得特別清晰,幫助學生領悟語言內涵,獲得語感。這三組句子的比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水美。通過第一組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體會語言的形象美;通過第二組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體會語言的情感美;通過第三組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體會語言的韻律美。這樣,層層剖析,步步深入,由語言的變化帶動情感的升華,體會贊嘆之情,體會漓江水的獨特美。最終使學生既體驗到語言之美,又體會出情境之美,達到語言美和情境美的統(tǒng)一。桂林山水 教學實錄第一課時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廣西什么地方的風景最美?生:廣西桂林的山水最美。師:有多少小

30、朋友到過桂林?(數生舉手)你們覺得桂林的山水怎樣?生:桂林的山水很美。師:沒去過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嗎?一定想去的。李老師也沒去過桂林,也很想去。今天李老師和小朋友從課本上到桂林游覽一下,好嗎?(板書課題)現在請小朋友翻開書,聽老師讀讀課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樣美。(范讀課文)這篇課文你們喜歡嗎?生:(齊答)喜歡。師:好。請你們認真地讀一讀。老師有兩個要求:第一,要弄清每一小節(jié)課文寫的是什么;第二,用一句話概括每個小節(jié)課文內容。(生自學課文)師:學完了嗎?誰能說說各小節(jié)的內容?生:第一小節(jié)課文寫桂林的水。師:是寫桂林的水嗎?生:是寫乘著船觀賞桂林的山水。師:(板書:山和水)第二節(jié)呢?生:寫桂林的水。師

31、:(板書:水)第三節(jié)呢?生:寫桂林的山。師:(板書:山)第四節(jié)呢?生:寫桂林的山和水。師:(板書:山和水)我們先來弄清課文寫的順序,課文先總的寫桂林的山和水,然后分別寫桂林的水怎樣,山怎樣,最后又總的寫桂林的山水怎樣。全文順序是先總后分再總。誰能用一句話把課文內容概括出來?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理出文章寫作的順序,使學生對課文有整體的了解。師:(板書:甲天下)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生:最好的。生:是第一的。師: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說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它像美麗的圖畫。你們看(示放大圖),桂林的山水多美!誰說說?生:桂林山青水秀。生:桂林的山有各

32、式各樣的,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大象。桂林的水很清,可以看見河底。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你們想想,剛才大家這樣認真地看,可以用個什么詞來說?用圖顯示情境,從情境中引出新詞,讓學生從情境中理解詞義。生:欣賞桂林山水。師:對的。還可以用什么詞?生:觀看。師:觀看桂林山水可以,但是玩賞的意思沒說進去。生:觀賞。師:對。大家跟我說,欣賞桂林山水,觀賞桂林山水。(生跟說)用“欣賞”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換上“觀賞”。比如可以說欣賞水平如鏡的西湖,也可以說觀賞水平如鏡的西湖。但是有時候,可以用“欣賞”的句子卻不能用“觀賞”代替。比如說我欣賞音樂,不能說我觀賞音樂。為什么?生:因為觀賞是看,欣賞可以是看

33、,也可以是聽。師:對。因為音樂是聽的,觀賞的“觀”包含了看的意思。引導學生找出近義詞進行比較,既積累了詞匯,又加深了對詞的理解?,F在我們來觀賞一下漓江的水。先看圖,再讀讀書??纯蠢旖鯓用?,主要的特點是什么?大家讀書的時候,要學會把主要的意思抓住。這一節(jié)課文有哪些詞語把桂林的水的特點寫了出來?找出這些詞,畫上這樣的符號“。”。(生自學。教師巡視。)破從頭講起的程式,暫時擱下頭一句不講,抓主要內容講,突出了重點。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重視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師:看好了嗎?找好的請舉手。請你說。生:靜。師: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個特點“靜”,還有呢?師:清、綠。師:(板書靜、清、綠)漓江的水靜、清、綠。

34、請小朋友用幾個詞把這三個字連接起來,把寫漓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生: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師:對不對?還可以怎么說?生:對的。還可以這么說,漓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找出重點詞,并用關聯詞組成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既進行了閱讀能力、概括能力的訓練,又進行了字、詞、句基本訓練,理解靜、清、綠三個詞在句子中是并列關系。師:剛才同學們用一些詞,把幾個詞連起來成為一句話,這句話就是這小節(jié)的內容。如果我們告訴人家: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能讓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嗎?假如我們把靜、清、綠三個字重疊起來,怎么說?漓江的水棗生:漓江的水靜靜的。生:漓江的水清清的。生:漓江的水綠綠的。師:把靜、清、綠幾個

35、字重疊起來,語氣加重,就使人覺得漓江的水很靜、很清、很綠。我們看到漓江的水這么美,感嘆起來,該怎么說?生:漓江的水真靜啊!生:漓江的水真清啊!生:漓江的水真綠啊!將形容詞重疊,變陳述句為感嘆句,從詞和句的變化中,讓學生體會詞句的感情色彩。師:這三句,大家說得很有感情?,F在請你們念課文中的這句話。生:(念第二小節(jié)第二句話)師: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念輕聲,拖長聲音,然后把聲音壓平。(示范)生:(再念)師:好多了。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見底,要念出清得見底的意思來。“清”字先向上揚一點,再輕輕拖一下。(師范念)生:(齊念第二句)師:綠,是很美,念時要念出美的意思來。生:(齊念第三句)師:很好。用

36、感嘆句,把我們對漓江的愛表達出來了。書上就用感嘆句來寫的。光感嘆能把漓江水怎么靜、怎么清、怎么綠告訴人嗎?生:不能。師:漓江水靜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綠到什么程度,要補充說明。你們看書,我念上半句,你們念下半句。(略)用引讀方式,便于學生理解補充說明部分的內容。師:書上說漓江的水靜得讓你不知它在流動,漓江的水清得連沙石都看得見,這是一個怎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就來一次遐想旅行,我們從南寧坐上火車,九個小時后就到桂林了。江邊有只小船在等我們。我們坐上這只小船蕩舟漓江,觀賞著漓江的水。現在你們瞇著眼,看著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靜、怎么綠。(師哼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曲子)你們感覺到怎樣?運用遐想旅游、哼

37、樂曲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并引導學生進入情境體味文中意境。生:我好像聽到漓江的水嘩嘩響。生:我覺得漓江的水很清。生:我覺得只聽到劃槳的聲音。生: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師:漓江的水不光靜,不光清,還很綠。你們看這句:綠得像無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生: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師:翡翠是什么?生:是玉石。師:預習得好。是玉石。這種玉石是很綠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個斑,那叫什么?生:瑕。師:漓江的水像一塊玉石,無斑斑點點的叫什么?生:無瑕的翡翠。師:像無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這么美?,F在請女同學念,大家體會這種感情。生:(念課文)。師:現在李老師另念幾句寫漓江

38、水的句子,意思和書上的一樣,只是說法不同。你們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種說法好。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也很清,連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見。這里的江水又綠,綠得像無瑕的翡翠。這樣寫美不美?為什么?生:書上用排比句的寫法,還用了感嘆句。師:書上用了排比句,什么是排比句?書上把寫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內容,排成一串句子,這些句子的結構是差不多的。這樣可以加強語勢,給我們很深的印象,這就是排比句。運用排比句的寫法,就把這種又靜又清的氣勢寫出來了。誰能把這種氣勢念出來?生:(齊念)教師有意改變排比句式,讓學生從具體語句的對比中,體會排比句的修辭作用。師:這節(jié)寫漓江的水,寫到這兒,李老師有個問

39、題,這段是寫漓江的水的,那么從第二節(jié)開始就寫“我們蕩著小船”可以嗎?為什么要寫“看過波瀾壯闊的大?!薄ⅰ八饺珑R的西湖”?生:寫大海和西湖,可以襯托出漓江水又靜又清又綠。師:是這樣。這樣才使我們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F在請大家念這句話。生:(念)師:“波瀾壯闊”就是大海里的波濤很大,一個接一個,氣勢很大,“水平如鏡”的“如”是什么意思?生:像的意思。師:你學得很好。水靜靜的,很平,就像一面鏡子。這些句子是襯托的,怎么念?生:(念第二小節(jié))師:這節(jié)寫什么?生:寫桂林的水靜、清、綠。師:這節(jié)寫桂林的水的特點。寫桂林水甲天下。以設疑方式,回顧前文,引導學生弄明白,開頭一句話,在本節(jié)課文中起襯托作用。師

40、:現在請一個同學讀一、二兩小節(jié)課文。生:(念課文)師:今天我們學了排比句,我請你們做個小作業(yè);(示小黑板:我愛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這是一個句子,大家把它說成個排比句??梢韵日f個簡單的,比如“我愛大?!鄙何覑鄄憠验煹拇蠛#乙矏畚骱屠旖?。師:你只說了兩只。不行,要說三句。生:我愛波瀾壯闊的大海,我愛水平如鏡的西湖,我愛又靜又清又綠的漓江水。師:小朋友學得很好。這節(jié)就學到這里。下課。設計把句子改成排比句的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并通過擴句,讓學生體會:把事物描繪得具體、形象,句子才有豐富的蘊含。第二課時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觀賞了桂林的水,這一節(jié)課,我們再游桂林的山。桂林的山怎樣美呢?讓我們讀課文

41、第三小節(jié)。請大家讀兩遍。第一遍讀懂,有不懂的做上“?”記號。第二遍要抓住重點。把表示桂林山的特點的詞語畫下來,記上這樣的符號“?!保蠹以谙旅鎸W,請一個同學到上面來畫。(出示抄好第三小節(jié)課文的小黑板,一個學生上講臺邊讀邊畫出不懂的詞語。)師:她有這些不懂的問題,你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生:危峰兀立是什么意思?生:拔地而起、香山這兩個詞我不懂。師:香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北京。香山上的紅葉很多,很有名。紅葉就是楓樹葉。師:(把學生畫出的詞念一遍)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解決。我來南寧的時候,看到南寧也有山。南寧的山是連綿起伏的(畫連綿不斷的山),桂林的山好像是從地里拔出來高高挺立著(畫一挺立的

42、山),可以用個什么詞來說?生:(齊)拔地而起。師:(出示詞卡)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開不連在一塊的(邊說邊畫老人山、駱駝山、象鼻山),叫什么?生:各不相連。教師繪畫再現情境,用生動的語言描述情境,讓學生從具體形象的情境中,獲得鮮明的詞的形象,進而理解抽象的詞。師:(指圖)你們看,這些山的形狀像什么?生:像老人,像駱駝,像大象。師:(指老人山)你看這老人像在干什么?生:老人望著遠方。生:老人在思考。生:老人在沉思。師:我們再看駱駝像在那干什么?生:像伏在地上。生:好像在沙漠里蹲著。師:我看到這駱駝,就會產生一個聯想,想到它跪著等人,等我們干什么?生:等我們騎上去。師:對。你們再看這只象在干什么?生

43、:在飲水。師:對。桂林的山的形狀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大象,變化很多,句子中用哪個詞來形容?生:形態(tài)萬千。師:(示詞卡)“萬千”什么意思?生:就是說樣子很多。師:就是說變化多。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態(tài)萬千,書上用一個什么詞來概括桂林的山?生:奇。師:(板書:奇)怎么奇呀?就是剛才說的那些。桂林的山奇是一個特點。這里的“奇”字當什么講?是不是奇怪?生:不是奇怪。是說樣子很多。生:很少見的。師:對了。桂林的山的樣子,在別的地方很少見到。這里的山就是奇特。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生:叫奇峰。師:這樣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著叫什么?生:叫奇峰羅列。師:“羅”是什么意思?生:散開的。師:對?!傲_”是散開

44、,“列”是排列。這些山峰散開地排列著,就叫奇峰羅列。大家把這句念一下。(生齊念)師:桂林的山這么奇特,我們要告訴沒去過的人,怎么說呢?(用兩種不同的語氣念讓學生比較哪種好后,用手勢指導學生朗讀)師:在桂林,還有很高很陡的山(畫又高又陡的山),這山又高又陡,很險,叫什么山?生:危山。師:這個“危”在這里怎么說?生:危險。師:你們昨天查了字典。字典上有三個注釋(出示小黑板:不安全;損害;高的陡的。)危山兀立中的“?!庇媚膫€注釋對?生:用第三個。指導學生根據語境,分析字在詞中的作用,從字典中選擇恰當的義項,這是提高學生使用工具書能力的好方法。師:對。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聳立著叫什么?

45、生:危峰兀立。師:在桂林,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連的山,還可以看到重重疊疊的怪石山(畫怪石重疊的山),書上用一個什么詞來說山石重重疊疊?生:怪石嶙峋。師:(出示詞卡)嶙峋本來的意思是山石重重疊疊。石頭、山石重重疊疊就叫怪石嶙峋。從危峰兀立、怪石嶙峋這兩個詞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還有什么特點?生:桂林的山真險啊!師:怎樣念才體現出桂林山勢險?生:(念課文)師:這句寫桂林的山險。這個“險”是危險嗎?生:是說山陡。師:山陡,不易通過。奇峰羅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抽象概括,學生難于理解。教師運用了描述、畫圖的方法,讓學生在具體的形象中認識這些詞所表示的事物,然后啟發(fā)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表達這些事

46、物的詞,在此基礎上,對個別詞素進行分析,化難為易,順應了學生接受知識、理解詞語的思路發(fā)展過程,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就深刻了。剛才我們把不懂的詞語學會了,同時也了解到桂林山的奇和險。桂林的山除了奇和險之外,還很秀。秀是什么意思?生:是美的意思。師:“秀”可以組成哪些詞表示美?生:秀麗、秀美。師:秀就是指美。你們看(指放大圖中的山),這山像綠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風。一折一折的(做手勢助說)打開可遮住后面的東西。這山像屏風一樣擋住后面的景物。現在請一個同學指著圖說說桂林的山怎樣秀,哪些像屏風,哪些像竹筍,色彩怎樣明麗,怎樣倒映水中。生:(上講臺指圖中的山)這山像綠色的屏障,這山像新生的竹筍。師:色彩

47、明麗就是顏色鮮明,好看。這座山哪塊地方色彩明麗?生:(指一座山的中部)師:色彩明麗就是很美。色彩明麗這個詞中,哪個字說美?生:明麗。師:麗才是美?!懊鳌蹦?生:鮮艷。生:明快。師:對了。明快,色彩明快、美麗。我們念念這個句子。(師生同念課文)師:學習第二節(jié)課文時,我們知道了在寫漓江水之前的幾句話是襯托的話,寫桂林的山之前的這幾句也是襯托的話。這里有個“峰巒雄偉”怎么講?“寫在漓江水前的幾句話是襯托的話,寫桂林的山之前的幾句話,也是襯托的話。”教師簡短的提示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啟發(fā)學生認識兩節(jié)課文結構相似,避免重復的講解。生:峰巒就是山峰一個接一個連綿不斷。師:對?!吧綆n”在這里是指大的山峰一個接

48、一個,氣勢很雄偉。這一節(jié)我們學完了,讓我們讀一遍(生讀)。師:這節(jié)課文,寫桂林的山奇、險、秀,寫出了山的特點。說明桂林的山(生:甲天下)?,F在我們看課文最后一小節(jié)還寫了什么景物。誰來念一下課文?生:(念課文)師:最后一節(jié)課文,還寫了哪些景物?生:寫了綠樹紅花,竹筏小舟。師:還有-生:還有迷蒙的云霧。師:(念課文)就這么簡單幾筆從空中云霧迷蒙,寫到山間綠樹紅花,再寫到江畔竹筏小舟。這樣幾筆簡單的描寫,就把桂林點綴得更加美了。就像一幅美麗的畫卷。是不是這么(用手勢畫個方塊)一張畫?生:不是。師:畫卷是長長的卷起的畫??梢哉归_,展開(用手勢演示展開狀),再展開,叫什么?生:連綿不斷。師:對。下面還有

49、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生;舟在碧藍的江中行走。師:什么叫舟?生:小船叫舟。師: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什么意思?生:有只小船在清清的河中走著。船上的人在美麗的江中游覽,好像在美麗的畫中游覽一樣。師:我們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蕩,看到兩岸美麗的景色,我們就像在美麗的畫中游覽一樣。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景呢?讓我們作一次遐想旅游,做一篇想象性作文。現在不做,到作文課時再做。這課學完了。這課開始就寫了棗(生接)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寫桂林的水棗甲天下;桂林的山甲天下,最后寫桂林的山水像連綿的畫卷?,F在請四個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小節(jié)。開頭講文章的層次,講完課文回過頭來再理一遍,加深學生對文章

50、結構層次的理解。生:(讀課文)師:假如我們現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吹竭@兒山青水秀,我們想說一句什么話?生:這兒的山水真美啊!生:人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這樣。生:桂林山水甲天下。師:這時你們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嗎?我們的祖國很大,像桂林這樣的山水各地都有。我們的看到桂林山水,就會想到祖國的山山水水?!吧剿庇挚梢栽趺凑f?從對桂林的山水的愛,引導到對祖國山水的愛,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得到升華。生:山河。生:河山。生:江山。師:這些詞可以和哪些形容詞搭配來表示祖國山河的美?生:山河秀麗。生:大好河山。生:江山多嬌、錦繡河山。師:誰能從中選一個詞組,說一句話表示祖國山河的美

51、?生:祖國的河山多壯美!師:改成感嘆句會嗎?生:祖國的河山多壯麗啊!師:再加重語氣,改成反問句,會嗎?生:祖國的河山這么美,我能不愛嗎?利用形象,激發(fā)想象。給“山水”一詞找近義詞,再組成各種形式的詞組,而后讓學生造陳述句、感嘆句、反問句,培養(yǎng)學生組合詞語和變換句式的能力。師:學習了桂林山水,我們知道祖國山河秀麗,更加深了我們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下面請大家做兩個作業(yè):一、找出課文中寫山寫水的詞,歸好類抄寫。二、檢查你們自學生字的情況,請你們填這幾個詞。(出示小黑板)漓江波(抽一生上講臺填寫,填寫完講評)下課。3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要求:1.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培養(yǎng)

52、學生的想象能力。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編提綱。3.學習課文生字新詞。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點:1.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體會作者的游覽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提綱。教學難點:1.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體會作者的游覽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理清課文的條理,練習給課文編提綱。教學準備:課文朗讀配樂磁帶。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初步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2.自學本課生字新詞,老師檢查自學情況。3.練習朗讀課文。教學重難點: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能給課文分段。教學過程:一、談話引人課題。同學們都

53、喜歡游覽,旅游后還有寫寫游記。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游覽了浙江金華的雙龍洞后,就寫了一篇游記,這篇游記就是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葉圣陶先生是怎樣寫的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二、了解學生預習課文情況。1.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你讀了“預習”了解了些什么內容?2.通過讀課外書,收集資料。你了解了關于本課的什么知識?生答:我知道葉圣陶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家和語言學家。生答:葉圣陶解放前當過小學、中學、大學教師,編輯,解放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長、教育部副部長等職務。生答:繁忙的工作之余,葉老還到多處風景名勝區(qū)參觀游覽,并寫下了許多清新優(yōu)美的游記,記金華的兩個巖洞就是其中之一?!皟蓚€巖洞”就是金華

54、北山“五洞十景”中最為著名的兩個溶洞:雙龍洞和冰壺洞。生答:目前,雙龍洞已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每天游人如織。老師小結:同學們了解的情況真豐富,看來同學們在課外是下了一翻工夫的。三、聽老師范讀課文,思考問題。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思考:想一想每段講什么?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雙龍洞的?把講到洞中雙龍的句子畫下來。討論以上思考題。四、檢查學生學習生字、詞的情況。開火車分析生字的音、形、義。抽讀課文。(了解學生通讀課文情況。)理解生詞。(學生在讀課文時隨機檢查。如:蜿蜒、明艷、突兀、森郁等詞。)五、給課文分段。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同座談論分段和段意。老師總結歸納。六、作業(yè):抄寫生字。 朗讀課文

55、。第二課時教學要求: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的。 體會作者的游覽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進行片段練習。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難點: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體會作者的游覽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學過程:一、檢查復習:聽寫生詞。請說說本文分幾段,段意是什么?作者的游覽路線是怎樣的?二、學習第一段。抽學生讀本段。 思考:葉圣陶爺爺在去雙龍洞的路上看見了什么?(請用:“ ”畫出來)。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寫? “明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作者會“眼前一片明艷”?溪水為什么會變換調子?這里寫溪水實際上

56、是寫什么?這溪水是從哪里流出來的? 配樂 有感情地朗讀本段,感受作者是什么心情。讀完本段你眼前有什么景物,請你說出來,你是怎樣的心情。(讓學生產生想象)總結學習方法。同學們剛才我們是怎樣學習這段文字的。學生總結:了解作者描寫了什么景物。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描寫。體會作者有怎樣的感受。想象作者描繪的景色。三、學習第二段。學生自學本段。同學們我們運用學習第一段的方法學習本段。請同學們隨著葉圣陶爺爺繼續(xù)向前游。學生自由朗讀學習課文。質疑問難。老師提問:你來到了雙龍洞 看見了什么樣的景觀?你有怎樣的感受?泉水的位置在哪里?配樂有感情地朗讀本段。想象作者描寫的外洞是什么樣子的。四、學習第四段。學習方法同上1

57、 3步。老師提問:我們與葉圣陶爺爺游到外洞,必須干什么?(生:坐船)葉圣陶爺爺給我們介紹的小船是什么樣的呢?葉圣陶爺爺是怎樣乘船的呢?這小船是順水而行,還是逆流而上?我們也來感受在船上進洞的感覺。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老師題問:“擠壓”是什么意思?葉圣陶爺爺為什么有這樣的感覺?你有怎樣的感覺?(要學生產生想象。)五、學習第五段。學生自學方法同上。老師題問:坐船進入內洞,內洞是什么樣子的?當工人提著汽油燈看到了什么?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洞中石鐘乳和石筍的形狀。讀完以后你的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要學生產生想象。)老師題問:現在你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嗎?六、齊讀第六段。七、總結全文。有感情

58、地配樂朗讀全文。思考:讀完本課你有何收獲或感受?八、文字訓練。片段練習:根據課文所描寫的場景,你選擇一處產生想象,寫出百字以上的短文。板書設計:記金華的雙龍洞路上 洞口 外洞 內洞 出洞映山紅 突兀、森郁 窄 漆黑油桐花 寬 、大 擠壓 雙龍、石鐘乳、石筍 比外洞大溪流 泉水 泉水 泉水(變換調子) (靠洞右邊) (孔隙流出) (緩緩、源頭)附學生的片段練習?!?我”乘車穿過金華城,大約行了五公里來到了羅甸。只見一座紅色的山映入眼簾。還有幾分亮綠點綴著。是那么另人心醉!汽車迎著山路盤曲而上,仔細看那些紅色的小東西,原來是一朵朵紅色的油桐花。這些花開得太繁了,太密了,就象一團團的紅園球,不仔細看

59、還以為是些紅色的絨球呢!“嘰嘰嘰”我朝樹枝上一看,一只黃色的小鳥在樹枝上唱著歡快的歌,伴著溪流的溪聲,它唱起了歌兒,真有節(jié)奏。學生:黃秦溪流之女滾滾地流動著,潔白、清透。她唱著婉轉的歌:有時咕咚咕咚、有時叮當叮當。她很溫柔,如一個和藹可親的母親,輕柔地扶摸著水里的石頭,在她的呵護下石頭靜靜地進入了夢想,當它們醒來時以換上了新衣。溪流之女時時變換著身姿,搖動著它的長裙?!八鼰o時無刻不帶給我們以米的感受”只聽見耳邊所有的事物都在贊嘆。突然,一束太陽射下的金光,穿透了溪流之女的心。她的歌聲更加動聽了。學生:喻涵我坐船來到內洞,見內洞漆黑得沒有一絲光亮。工人拿著油燈在前面引路。這時我才感覺內洞比外洞大

60、多了。里面的鐘乳石千奇百怪,有的像人、有的像動物、有的像孫悟空的“定海神針”。再往里走,洞里安靜得出奇。乳石的水滴下來,發(fā)出“嘀,嘀”的聲音,人走在里面覺得很陰森。突然,一滴水滴在我的臉上,涼涼的,嚇我一大跳。又走了一段,聽見有水流聲,原來是溪流的來源。這時我發(fā)現內洞太大了,人在里面只不過是一個微生物罷了。接著,我排著隊出了洞。學生:閆墨鋒第三課時教學要求:1.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2.圍繞中心,根據游覽順序,學著給課文列提綱。3.指導背誦課文教學重難點:學著給課文列提綱。教學過程:一、檢查復習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請說說作者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