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_第1頁
非物質文化遺產_第2頁
非物質文化遺產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傳統(tǒng)音樂保護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光輝燦爛的民族文化,傳 統(tǒng)音樂更是源遠流長。體裁形式多樣,豐富的音樂品種,是任何國家都不可比擬 的。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民歌、曲藝、戲曲等繁多的藝術珍品,并隨著時間的沖刷 不斷得到提煉,為后人留下一筆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遺產。根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 織的標準,文化遺產可分為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溫家寶同志親自批發(fā)國務院的文件中提到:非物質文化是中國歷史的見證 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 文化意識,體現(xiàn)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保護和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 對于繼承和發(fā)揚民族優(yōu)秀文

2、化傳統(tǒng)、增進民族團結和維護國家統(tǒng)一、增強民族自 尊心和凝聚力、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深遠的意義?!痹?81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間音樂72項,傳統(tǒng)戲劇92項,曲藝46項。 傳統(tǒng)音樂作為一種文化,以其自身的豐富性傳承著民族文化精神,具有以下顯著 的特點:傳統(tǒng)音樂之非物質性傳統(tǒng)音樂不依附于某個物質而存在,它是人們在生活中經過口頭傳唱,代代 相傳逐漸形成的。沒有任何載體的藝術形式能夠延續(xù)至今,其內在的文化底蘊是 不言而喻的。但也正是這些依靠著口傳心授方式傳承的文化遺產瀕臨消亡。非物 質文化遺產不能夠像歷史古跡、文物那樣獨立的存在。這種非物質性特點也使得 我們在保護過程中幾乎束手無策。在

3、鐘靈毓秀的齊魯大地,山東琴書經歷了 300 年歷史的沖刷。但令人擔憂的是,這個非遺項目面臨著后繼乏人的局面。目前在 姚忠賢先生之后,已無一個男角傳承這項藝術。那也就意味著這種必須由男女兩 人共同出演的藝術品種將無以為繼。在300年間經歷了無數(shù)民間藝術家精心創(chuàng)作 打磨的山東琴書,處境不容樂觀。由此看出,傳承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fā)展中 是至關重要的。無形的文化遺產更加強調的是文化內在的價值形式,要求人們對 這種文化的實踐經驗、理論知識都有著較好的掌握,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擔當 起傳承音樂的重任。傳統(tǒng)音樂之地域性具有濃郁的地域色彩,這是傳統(tǒng)音樂突出的特點。每個音樂品種形成和發(fā)展 都不同程度地留有不同

4、的文化背景、音韻特點、方言特點的積淀。幾乎所有產生 或保留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方都具有強烈的地域色彩,甚至可以說具有封閉性特 點,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由于宣傳力度不足,普通百姓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 的印象模糊。目前,青歌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們記得蒙古族民間絕活呼麥 唱法,絲毫不遜色于帕瓦羅蒂的西洋唱法,彝族高腔、瞭亮震撼的川江號子、風 趣詼諧的云南海菜腔,當我們沉浸于民族音樂的強大力量的同時,有多少人會意 識到這就是我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呢?傳統(tǒng)音樂之群眾性傳統(tǒng)音樂是百姓在生活中不斷的創(chuàng)作,傳唱,創(chuàng)造逐步形成的,是無數(shù)人智 慧的結晶。目前正在全國招生的越劇專業(yè)遭遇到的尷尬景象正能夠說明問題的嚴

5、重性。雖然學院開出了十年學費全免等誘人的條件,但依舊無人問津。一門藝術 推動了欣賞它的群體,也就意味著推動了孕育的土壤。今天的人們,眼球更多的 被外來文化所吸引。我們的審美觀念發(fā)生了變化,不由自主的崇洋媚外了。而非 物質文化遺產不以任何載體而存在,傳承人是它的惟一前提。試問,失去了這一 前提,非物質文化遺產談何發(fā)展呢?傳統(tǒng)音樂的歷史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土生土長的民族文化,從中可以窺探到一個民族的過去、 現(xiàn)在、將來,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作為歷史文化的活化石,非物質文化遺 產產生于久遠的過去,比如說戲曲,它產生于封建社會,雖然近幾十年已在改革, 但在一些傳統(tǒng)劇目中仍殘存著封建的印記。這樣對于我們

6、來說,脫離了歷史文化 背景的支撐,在理解這些歷史精神方面會有一些困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無形性使得人們傳承延續(xù)有一定困難。而非物質遺產也是 逐漸演變的。人類活動的介入,使一些非遺項目因為我們的不當保護中斷了自然 演變的過程。因此,我們的保護手段應當是多樣化的,但前提是保持其原生態(tài), 不要人為中斷其按自身規(guī)律進行的演變。為此我們應當努力做到:一、保存與存活交替運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同于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物質文化遺產往往存放在符合 要求的博物館等相對固定的場所就可以了。比如,我們把河姆渡的文化擺在那里 或者我們把新發(fā)現(xiàn)保護在當?shù)?,只要有一定的科學手段是能夠保存的。而非物質 文化遺產的無形性使它很難獨

7、立存在,其依附性也就促使它的存活是流動不居 的。這就增加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存活的難度。經常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專家學者認 為,最好的存活辦法就是保護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把它存放在民間,讓非物質文化遺 產存在與之相適應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間活起來,活態(tài)的存活最可能成功,也是最生 動的。二、正確地認識無形的非物質文化在我們保護的過程中,嚴格的區(qū)別非物質文化和與其密切相關的物質文化之 間的聯(lián)系,從而確認非物質文化所指的具體對象。比如:剪紙作品是物質文化, 但剪紙藝人的藝術傳承和創(chuàng)作構思、剪紙的技巧工藝則是無形的非物質文化。同 樣,古琴樂器本身是物質文化,而古琴的制作工藝,彈奏手法和技藝、口傳心授 的樂曲調式、傳統(tǒng)的記譜方法等等綜合在一起形成的文化鏈接,才是我們的非物 質文化遺產。三、切實的政策、法規(guī)的支持目前的現(xiàn)狀表明,我國的文化生態(tài)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一些依靠口傳心授方 式加以傳承的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大量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棄用或流失境 外;隨意濫用、過度開發(fā)文化遺產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管理 尚不健全,保護工作缺乏制度要求,相關法規(guī)建設的步伐不能及時跟上非物質文 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需要。因此,當務之急我們要守護精神家園,傳承民族文化,精神、物質全面發(fā)展。 因為傳承發(fā)展是延續(xù)傳統(tǒng)的動力,是傳統(tǒng)音樂的生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