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2敦煌變文疑難疑義字詞考釋_第1頁
0552敦煌變文疑難疑義字詞考釋_第2頁
0552敦煌變文疑難疑義字詞考釋_第3頁
0552敦煌變文疑難疑義字詞考釋_第4頁
0552敦煌變文疑難疑義字詞考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敦煌變文疑難疑義字詞考釋趙家棟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 摘要:結(jié)合中土文獻和佛經(jīng)材料對敦煌變文中的部分語詞校注及待考詞語“細 辛”、“心點點”、 “摧滯”、“解涌曏”等作了嘗試性的延證考釋,以補現(xiàn)今敦 煌變文語詞考釋的不足。關鍵詞: 敦煌變文 ; 細辛 ; 摧滯; 心點點對敦煌變文中的疑難詞語的考釋, 前輩學者已經(jīng)作出了巨大的成績。 在識讀 張涌泉、黃征二位先生的敦煌變文校注 (以下簡稱為校注 )過程中,筆者 不揣淺陋,對校注中語詞校注及待考詞語作了嘗試性的延證考釋。然筆者研 習敦煌文獻時間不長, 在其延證考釋中難免有寡證難明、 晦澀不通的之處, 煩請 博雅之士教正。 囗 (迴)地軸伍子胥變文:“開

2、山川而 囗 (迴)地軸,調(diào)律呂以辯(變)陰陽。駕紫 極以定天闕,減(感)黃龍而來負翼。 ”(131)校注:徐校:“地軸上疑脫一字?!卑矗好撟之敒椤稗挕?。陳書高祖 本紀上:“公迴茲地軸,抗此天羅,曾不崇朝,俾無噍類。 ”唐律疏議長孫無 忌 進律疏表 :“遂使五樓之群,爭迴地軸;十角之旅,競?cè)胩焯铩?”全唐詩外 編褚遂良 春日侍宴望海應詔 :“縈波迴地軸,激浪上天潢。 ”皆其證。庾子 山集注賀平鄴都表 :“握天樞,秉地軸。 ”倪璠注引括地象 :“昆侖之山, 橫為地軸?!卑矗阂佬W⒚撟痔帪椤稗挕?。然考校上下文意,此處補“迴”字于意欠 安。“迴”有“運轉(zhuǎn)、旋轉(zhuǎn)”之義,下三句“調(diào)律呂以辯(變)陰陽”

3、、“駕紫極 以定天闕”、“減(感)黃龍而來負翼”皆表示順承關系,上句“開山川而 囗 地軸”缺文處若補入“迴”字,則“開山川” 與“迴地軸”只是一般的并列關系, 這與文意不協(xié)。再有校注引例中的“迴茲地軸”和“爭迴地軸”喻指撼動改 變天地綱常、對抗朝廷法紀。而伍子胥變文之“開山川而 囗 (迴)地軸,調(diào)律呂以辯(變)陰陽。駕紫極以定天闕, 減(感)黃龍而來負翼。 ”是接著“南 有楚國平王,安仁治化者也。王乃朝廷萬國,神威遠振,統(tǒng)領諸邦。外典明臺, 內(nèi)升宮殿。南與(以)天門作鎮(zhèn),北以淮海為關;東至日月為邊,西與(以)佛 國為境?!眮碚f的,故楚平王不可能“迴地軸”撼動改變天地綱常、對抗朝 廷法紀,相反應

4、是建立天地綱常、朝廷法紀,以達到“安仁治化”。正如梁簡 文帝在南郊頌序中所說:“緯天維,理地軸,移堯風于末俗, 反淳正于區(qū)中。 ” 全唐文卷 148 顏師古文:“圣帝膺期,愍彼顛覆。始建天柱,初安地軸。萬 難畢夷,群兇盡戮。芒芒率土,俱荷亭育。 ”結(jié)合文意,再比照校注引倪璠 注引括地象 :“昆侖之山, 橫為地軸。 ”私意昆侖之山可橫為地軸, 那么“開 山川而囗 地軸”缺文當也補一字義為“建立、樹立”。按“為” “安”、“理” “建”“豎”和“成”皆有此義,至于一定要補入何字則不必強于定奪,竊以為 補入“安”或“成”較勝。珰珠伍子胥變文:“臣聞秦穆公之女,年登二八,美麗過人:眉如盡月,頰似凝光;

5、眼似流星,面如花色;發(fā)長七尺,鼻直顏方,耳似珰珠,手垂過膝,十指 纖長。愿王出敕,與太子平章。儻若得稱圣情,萬國和光善事。 ”(112)校注:“珰”字原卷左從“才” ,右似“惠”行書,似為“檔”之變,通 “珰”。伯二六五三韓朋賦有“齒如珂珮,耳如懸珠”之語,又古樂府焦 仲卿妻有“耳著明月珰”句,意與此近。按:原卷作“ ”形,“才”乃是“穗”字形左上角“禾”旁殘存。 “穗珠” 即為“隨珠”,唐五代西北方音第四攝 wi 韻乃是廣韻脂支微合韻。 “穗”邪 母至韻,“隨”邪母支韻。至是脂韻的去聲,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去聲與平聲音長 相近,只是音高的不同。 “穗”與“隨”音相近,故可相借。隨珠指隨侯之珠。

6、傳說中隨侯所得的寶珠。 具體指傳說古代隨侯姬姓諸侯見一大蛇傷斷, 以藥敷之 而愈,后蛇於江中銜明月珠以報德,因曰隨侯珠。事見韓非子和氏及淮 南子覽冥訓。又晉干寶搜神記卷二十“隋侯珠” :“ 隋縣溠水側(cè),有斷蛇 丘。隋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疑其靈異,使人以藥封之。蛇乃能走。因號 其處斷蛇丘。歲馀,蛇銜明珠以報之。珠盈徑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 之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隋侯珠 ,亦曰靈蛇珠,又曰明月珠”。漢張 衡西京賦:“流懸黎之夜光,綴隨珠以為燭。 ”唐韓愈通解 :“將欲齊之 者,其不猶矜糞丸而擬質(zhì)隨珠者乎?”珠、珰同義,明月珠和明月珰實為一物。 隨珠也是一種明月珠, 只是比一般明月珠珍奇貴

7、重, 方能顯得秦穆公之女的高貴。 總之,無論從字形特點及文意推斷,此處“ (穗)珠”應為“隨珠” ,文意稍 安。 細辛伍子胥變文:“其妻遂作藥名 詩 問曰:妾是伍茄之婦細辛, 早仕於梁, 就禮未及當歸,使妾閑居獨活。 ”(64)校注:細辛,草藥名。祝鴻杰,褚良才校:上“ 細辛二字,當屬下句。 細與婿、辛與幸諧音。 ”按:古人稱妻為“細君” ,又諧之以“細 辛”,故二字不屬下讀。游仙窟:“遣小婢細辛酌酒?!奔匆浴凹毿痢睘榕用?。 下句“早仕於梁” 上蓋省略或漏脫 “蕩子”二字,下面韻文有 “只緣蕩子事 (仕) 於梁”句可證。“於梁”謎面為“余糧” ,為草藥喻余糧之省。按:“細辛”依祝、褚校屬下句

8、不誤。 “細辛”諧指“婿身” ,藥品“細辛” 又名“細身”(東北),“辛”為心母真韻,“身”為審母真韻。唐五代西北方音中 審心二母相近, 2故“辛”、“身”音同。“細”與“婿”音亦相近,龍龕手鏡耳 部:“ 、聟,二今音細,女夫也,與 同。”可知 (婿)讀為細。揆之文意, 因為婿身早仕於梁,所以才只“就禮未及當歸,使妾閑居獨活。 ”至于校注 中稱古人或稱妻為“細君” ,其“細”為“小”,“細君”當為“小君”。再有游 仙窟中“婢女細辛”當指“婢女小辛” ,以“小”稱婢女,唐宋小說中習見, 只是這里的“”偶然用“辛”字罷了。再有“細辛(婿身) ”作下讀,這樣六 字為句,這首藥名詩或四字為句,或六字為

9、句,每句只含一個藥名,如“細辛” 屬為上句,則“妾是伍茄之婦細辛”就為八字,而“早仕於梁”也不含藥名,不 合整首藥名詩的體例。“婿身”一詞早在世說新語 中就有用例,世說新語假 譎:“公報姑云:“已覓得婚處,門地粗可,婿身名宦盡不減嶠。 ” 喻摧林伍子胥變文:“ 江水淼漫波濤舉,連天沸或淺或深。飛沙蓬勃遮云漢, 清風激浪喻摧林?!保?7)校注:喻摧林,疑當作“摧喻(榆)林。 ”榆林為塞名,秦長城所在,蒙 恬於此“壘石為城,樹榆為塞” ,因以為名,漢書韓安國傳、衛(wèi)青傳皆有 記載。云漢指天上銀河,榆林指地上長城,故可為對。按:校注以榆林指地上長城再與天上銀河相對似較迂曲。此處“喻摧林” 應與“風激浪

10、”相對, “喻”似為“雨”之借, 廣韻去聲遇韻有“喻” “雨”, 又一為以母,一為云母,又唐五代西北方音云以二母已合流為喻母, 故可得相借。 “風”與“雨”相對。傳世中土文獻和佛典中常有雨摧用例,且常常與風相因成 文。如:1若有異學謗正法者,是諸人等力能摧伏,猶如雹雨摧折草木。( 東晉釋法顯譯大般涅槃經(jīng) 367c/12 3)2彼赤眼善解方術即便化作大庵沒羅樹,開花結(jié)實,具壽舍利弗,為大風雨 摧樹拔根,須臾散滅。 (唐義凈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 24/140c ) 3用五種甘露藥作曼拏羅,以彼天像安曼拏羅中。用香華飲食如法供養(yǎng),恭 敬旋遶至七日內(nèi),降大風雨摧山拔樹等。 (北宋法賢譯金剛薩埵說

11、頻那夜迦 天成就儀軌經(jīng) 21/312b )4風飄碧瓦雨摧垣,卻有鄰人與鎖門。 (全唐詩卷 686:吳融廢宅) 5春又過,那更雨摧風挫,留得淺紅三兩朵。 (全宋詞卷 246:呂勝己謁 金門)6巫峽連天水,章臺塞路荊。雨摧漁火焰,風引竹枝聲。 (全唐詩卷 406: 元稹答姨兄胡靈之見寄五十韻 )7 曲池風碎月欹岸雨摧沙。 (佩文韻府卷二十一“雨摧沙” : 張斛回文 詩) 可知“飛沙蓬勃遮云漢,清風激浪喻摧林”說的是“沙遮云漢” 、“風激浪”、“喻 (雨)摧林”三種自然現(xiàn)象,句式結(jié)構(gòu)整齊,因修飾詞的有無及七言詩句格式的 要求,故“風激浪”、“喻(雨)摧林”雜糅成 “清風激浪喻摧林”一句。 摧滯伍子胥

12、變文:“屬逢天暗,云陰靉靆,失路傍徨,山林摧滯。 ”(10 1) 校注:滯,丁卷作“礙”。“滯”、“礙”義同,亦皆入韻。 說文:“滯, 凝也。從水,帶聲。 ”此即從“帶”聲。 ”按:“摧滯”當為“摧折” 。滯,丁卷作“礙” ,可能抄寫者不明“摧滯”中 的“滯”是“折”之借,用與“滯”字義相同的“礙”換寫。古籍中從折得聲的 字常與從帶得聲的字相借。 集韻祭韻:“逝,或作遰。”“遰”又作“滯”,禮 記內(nèi)則:“右佩玦管遰。”陸德明釋文:“徐作滯?!币状笥校骸懊鞅孢r也?!?鄭玄注:“遰,讀如明星晢晢?!?陸德明釋文:“王廙作晣,又作哲字。 鄭本作遰。 陸本作逝。虞本作折。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鳳漂

13、漂其高遰兮,夫固自縮而 遠去。”李隱注:“遰,音逝也。”文選賈誼 吊屈原文 正作“逝”。簡文中“折”、 “帶”同,從此音之字可以通用。 詩陳風東門之楊 :“昏以為期,明星晢 晢?!?汝簡 4S126:“晢”作“慸”。詩邶風谷風:“宴爾新婚,不我屑以。 毋逝我梁, 毋發(fā)我笱。”汝簡 S034:“逝”作“慸”。古“慸”、“逝”同音,故“慸” 借作“逝”。又詩邶風靜女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 汝簡 S050:“逝” 作“慸”?!按菡邸庇糜诒砹帜颈粴摹?折斷,敦煌變文中也有用例,李陵變文: “血流滿市,枉法陵母,日月無光,樹枝摧折。 ”此外,中土文獻及佛典中常見: 1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

14、不糜滅者。 (漢書賈山傳) 2遮樓又拂橋,被人摧折好枝條。 (唐李山甫柳詩之四) 3父母驚起相謂,睒行取水經(jīng)久不還,將無為毒蟲所害。擒狩飛鳥音聲號呼不如常時,四面風起樹木摧折,必有災異。 (梁僧旻寶唱等撰集經(jīng)律異相 53/51c )4龍王嗔忿作諸神力,暴風疾雨雷電霹靂, 山巖崩倒樹木摧折。 (同上,53/85b) 5如彼風吹,能令有情我慢憍醉縱逸,峰林摧折墮落。 (唐天竺三藏達摩流 支譯佛說寶雨經(jīng) 16/299a )6暴井,人入斷氣。如入深泥,滯不可出。如山暴水,駛流吹漂,樹木摧折。 (唐釋道撰法苑珠林 53/713c )7五百醉象,奔逸唐突。樹木摧折墻壁崩倒,哮嚇大吼向于如來。 (后漢失 譯

15、大方便報恩經(jīng) 3/147 b ) 8風大,無色無形不可顯現(xiàn),而能發(fā)動萬物示眾殊狀,或搖振林木摧折破裂 出大音聲。(唐婆訶羅譯大乘顯識經(jīng) 12/180a )9山王自然傾搖,狂風奮發(fā),林木摧折,簫索枯悴,駭異于常。 (元魏達磨 菩薩譯大 涅盤經(jīng) 1/205b )10諸苾芻雖取果食不令看守,遂致摧折而便荒穢。頻毘娑羅王見林摧折,問 左右曰:“此 沒羅林是誰園樹。” ( 唐義凈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 24/433b) 吒佛說阿彌佗經(jīng)講經(jīng)文 :“他家凈土端正,釋迦世界 吒 。”(6862)校注:此句費解。原校: “ 不知何字?!庇帧?”字未見字書所載, 查原卷作“ ”,可疑項楚校云:“詳味文意,釋

16、迦世界 應是與上句反義對比, 則釋迦有誤應作娑婆 ,下文有娑婆世界不堪居之語。 叱 也應 與上句人端正反義對比,應是形容丑陋, 字應是癭字形誤。叱 應是形容癭巨大貌,俟再考。 ”按:項校“釋迦”為“娑婆” ,是?!?叱 ”當依校注本作 “ 吒 ”。 “ ”乃是癭之俗寫。 “吒 ”應是指癭怒生于頸喉之象,為丑陋之象。項校 為“形容癭巨大貌”,近是?!鞍`”為“頸瘤”。說文疒部:“癭,頸瘤也。” 段玉裁注:“頸瘤則如囊者也。”玉篇疒部:“癭,頸腫也?!被萘找袅x卷 三十八“癭病”注: “癭,頸腫,氣結(jié)病也。 ”集韻清韻:“癭,頸疾?!眳?氏春秋盡數(shù):“輕水所多禿與癭人。”高誘注:“癭,咽疾?!闭f文口部

17、:“吒, 噴也,吒怒也。”“吒”有“怒”義,而怒義亦可引申有“張伸”義。 史記索隱 說:“吒音宅,與磔同。 ”引通俗文云:“引伸曰磔?!薄鞍`吒”其倒文為 “吒癭”,義同“怒癭”,而“怒”亦可與“磔”對文見義,表“張開”義,唐韓 愈孟郊斗雞聯(lián)句:“磔毛各噤 ,怒癭爭碨磊?!薄?”原校不知何字, 其實“ ” 見于文獻,“ ”義為“咽喉、頸項” ,集韻麻韻:“ ,咽也?!闭f文口 部:“咽,嗌也?!贬屆屝误w :“咽,又謂之嗌,氣所流通扼要之處也。 ” 玉篇口部:“咽,咽喉也?!毙娊?jīng)音義卷二十五釋阿毘達磨順正 理論第三十一卷“鬼胭” :“ 又作咽,同。一千反。胭,喉也。北人名頸為胭 也?!币琢郑骸?/p>

18、青牛白咽?!奔绊n愈華山女詩:“白咽紅頸長眉青?!敝械摹把省?皆為“項”義?!皾h揚雄太玄數(shù) :“九體,一為手足,二為臂脛,三為股 肱,四為要,五為腹,六為肩,七為 喖,八為面,九為顙。 ”集韻模韻 : “喖,咽喉。”依照太玄文例,手足,臂脛,股肱皆為并列結(jié)構(gòu),則“ 喖” 亦為并列,喖為咽喉, 為頸項。依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 “癭”是因怒氣郁結(jié)而 生。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癭候 :“癭者,由憂恚氣結(jié)所生。 ”史書有因怒生 癭記實,三國志魏志賈逵傳 :“然太祖心善逵,以為丞相主簿。 ”南朝宋裴 松之注引魏略曰:“逵前在弘農(nóng),與典農(nóng)校尉爭公事,不得理,乃發(fā)憤生癭, 后所病稍大,自啟愿欲令醫(yī)割之。 ”癭怒生于

19、頸項,乃為丑陋之貌。北魏楊銜之 洛陽伽藍記景寧寺 :“所謂陰翟云民不知癭之為丑。 ”正與上文“他家凈土 端正”之“端正”相對, “端正”為英俊、漂亮義。三國吳康僧會編譯六度集 經(jīng)卷二布施度無極章須大拏經(jīng) :“后有鳩留縣老貧梵志,其妻年豐,顏華 端正?!保?/9a )西晉竺法護譯生經(jīng)卷三佛說國王五人經(jīng) :“第三人嗟嘆端 正,以偈頌曰:端正最第一, 色相難比倫, 眾人觀顏貌, 遠近莫不聞?!保?/87c) 又卷四佛說變悔喻經(jīng) :“復現(xiàn)女人,顏貌端正,色相第一,姿曜煒煒,眾類無 逮?!保?/99b) 又作“端政”,后漢支婁迦讖譯 般舟三昧經(jīng) 卷上問事品:“端 政姝好,於眾中顏色無比。 ” (13/9

20、03b) 解涌曏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一) :“無限那羅眾,神通解涌曏。 ”(765 1) 按:“解涌曏”,校注未注,黃征列入新待質(zhì)錄。這里“那羅”指“那羅 落多諸疫鬼”, 三國吳支謙譯撰集百緣經(jīng)卷二佛救濟度緣 :“時那羅落多 諸疫鬼,殺害民眾。 各競求清,塞天善神,悕望疫病漸得除降。 ”(4/209c )那羅” 與“神通”相對,“神通”指各路神仙?!盁o限眾”和“解涌曏”都指“聚集很多”。 “無限眾”表“眾多”義自不待言, “解涌曏”當作“蟹涌鄉(xiāng)” ,“解”與“蟹” 相通,呂氏春秋恃君 :“非濱之東,夷穢之鄉(xiāng),大解,陵魚。 ”山海經(jīng)海 北經(jīng)“大解”作“大蟹”。易說卦“為蟹”,焦循章句云:“蟹,猶解也

21、。” 孫詒讓札迻說苑復恩“蟹堁者宜禾”下按曰:“蟹即解之借字。”“曏”借 為“鄉(xiāng)”,廣雅釋言“曩,鄉(xiāng)也”王念孫疏證: “曏于鄉(xiāng)同?!庇謨x禮士 相見禮:“曏者吾子辱使某見。 ”胡培翚正義:“此經(jīng)作曏,為正字,或作鄉(xiāng),作 響,作向,皆古字通用。 ”漁村水鄉(xiāng)江海水暴漲,特別漲潮后,螃蟹最多,漁民 紛集而來拾蟹。宋傅肱蟹譜下篇記載: “濟鄆居人,夜則執(zhí)火於水濱,紛然 而集,謂之蟹浪。”“蟹浪”當與“蟹涌”相較。 “神通蟹涌鄉(xiāng)”當指各路神通似 退潮時水鄉(xiāng)捕蟹者紛集眾多。心點點妙法蓮華經(jīng)講經(jīng)文(三):“請佛坐禪心點點, 圣賢息念坐澄澄?!保?3311) 校注:點點,袁賓謂系“斂斂之誤”。疑未確。從字形上看

22、, 疑為“默默” 之誤書。按:黃征將“心點點”列為新待質(zhì)錄。 “點點”與“澄澄”相對為文,“點點” 亦與“澄澄”義近。此處“點點”應為“湛湛”之借。 “湛湛”常與“澄澄”相 對,南宋智昭編次 人天眼目卷三“要訣(山堂淳) ”:“湛湛一壺風月。坐徹 威音那畔。澄澄滿目煙光。不萌枝上花開。 ”(48/320c )“湛湛”也可與“澄澄” 連用,南宋了悟等編密庵和尚語錄卷一: “有祖已來,未嘗容易以禪道佛法。 指示學者,謂之學道快捷方式。只要當人去卻今時,向父母未生已前,混沌未分 之際,直截擔荷。如龍得水,似虎靠山。一切處澄澄湛湛,一切處生殺自由,一 切處自能生風起草?!保?7/980a)這里“一切處

23、澄澄湛湛”正是就學“禪道佛法” 而言,與講經(jīng)文“請佛坐禪心點點, 圣賢息念坐澄澄” 所指相類。 宋紹隆等編圓 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四:“遍界全彰勝相 , 纖洪長短。黑白方圓,一一絕羅籠,處 處無回互,澄澄湛湛,密密堂堂。 ”(47/732c )又卷十五:“但于一切時令長在, 勿使走作。湛湛澄澄,吞爍群象。 ”(47/784a )湛,廣韻上聲豏韻“徒減切” , 定母。點,廣韻上聲忝韻“多忝切” ,端母。忝韻和豏韻皆為咸攝,定母是濁 音,仄聲韻,相拼清化為不送氣的清音則為端母。 “湛”有澄清貌之義。文選謝 混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 水木湛清華?!崩钪芎沧ⅲ骸罢浚?。”唐王揆長 沙六快詩:“衡峰排古清

24、, 湘水湛寒綠?!薄罢空俊币啾砬迕鞒纬好?。藝文類聚 卷八引晉庾肅之水贊 :“湛湛涵綠,清瀾澄濬。 ”南朝梁江淹清思詩之三: “秋夜紫蘭生,湛湛明月光。 ”元無名氏陳州糶米楔子: “湛湛青天則俺識, 三十六丈零七尺?!靶恼空俊保鸬渲幸嘤杏美?, 如隋天臺沙門灌頂撰 觀心論疏 卷四:“次復思惟若心定有即是常見。若心定無即是斷見,即計心亦有亦無,即 發(fā)一品定心湛湛。亦有亦無見心明凈,即謂為道因。 ”(46/613a )又:“復次如上 檢責求心不得,即發(fā)一重空解。定心湛湛空見逾明,尚不見心。豈有百界千如者 乎。”(46/612c )含潭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 :“人脂碎肉和銅汁,迸肉含潭血里凝。”(10

25、3420) 校注:原校:“戊卷潭作漂 ?!表棾#骸白魈蹲髌再M 解,應是膘之訛,此處即指上句之人脂也。 ”按:項校近是。按:項校乃理據(jù)不足。 “含潭”乃是“ 嘾”之俗寫。說文 部:“ , 嘾也。草木之花未發(fā)函然,象形。讀若含。 ” 段玉裁注:“下象承花之莖,上象 未放之蓓蕾”徐灝注箋: “花之菡萏謂之 ,芙蕖花最大,遂專其名。 即菡萏 之合聲,其小者謂之蓓蕾。 ”又說文口部 :“嘾,含深也?!毙戾|系傳:“嘾 者,含也,草木花未吐,若人之含物也。 ” “迸肉”指傷口里的“肌肉”向外鼓 凸,即所謂皮開肉綻之貌,其形象人口中含物,也似未放之蓓蕾,類似于菡萏。 “ 嘾”當為描摹“迸肉”之形,驗之文意甚為順洽。參考文獻蔣禮鴻 .敦煌變文字義通釋 (增補定本 )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黃 征 張涌泉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