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5宋明理學1.魏晉南北朝時期,宗教甚為流行,佛教和道教都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社會根源是()A.傳統(tǒng)儒學不斷衰落B.社會動亂人民痛苦C.社會經濟嚴重倒退D.少數(shù)民族大舉內遷2.唐高祖認為:“武創(chuàng)業(yè),文守成,百世不易之道也。假設乃舉天下一之于仁義,莫假設儒。由此可知()A.唐初三教并行的局面結束B.唐初統(tǒng)治者重視用儒學維護統(tǒng)治C.唐統(tǒng)治者采取措施抑制佛教和道教D.儒家思想在唐初重獲正統(tǒng)地位3. 中庸作為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范疇,是儒家學說和中華文化的核心。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對之解釋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據(jù)此可知,“中庸的含義是()A.堅
2、守正道B.不偏不倚C.以和為貴D.偏聽偏信4.三國名將關羽的后世地位自宋徽宗以后“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其成為忠義的化身,享受中國乃至世界華人圈的奉祀。究其根源最有可能是()A.關羽的忠勇B.理學的推崇C.人民的愛戴D.經濟的開展5.宋明理學家普遍倡導“存理“去欲的修養(yǎng)論,“格物“格心的認識論,“齊家“治國的功名論,其根本出發(fā)點是()A.標準社會秩序,維護統(tǒng)治B.培養(yǎng)經世致用的人才C.修身養(yǎng)性,提高個人修養(yǎng)D.樹立理學的統(tǒng)治地位6.北宋僧人契嵩指出,儒教“大有為而“治世,佛教“大無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雖不同,而同歸于治。這反映了()A.佛教主動適應社會現(xiàn)實B.儒、佛
3、開始出現(xiàn)合流C.佛教成為社會主流思想D.儒學統(tǒng)治地位發(fā)生動搖7.陸九淵認為:“身或不壽,此心實壽,家或不富,此心實富,縱有患難,心實康寧。實論五福,但當論人一心。此心假設正,無不是福;此心假設邪,無不是禍。建立在此認識的根底上,要實現(xiàn)封建統(tǒng)治的長治久安就必須()A.整治人心B.開展經濟C.整頓吏治D.注重民本8.朱熹提倡“格物致知,王陽明那么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以下對兩人的評價正確的選項是()A.兩人所代表的理論體系沒有任何共同之處B.兩人的宇宙觀是完全相反、背道而馳的C.兩人都繼承和開展了漢代儒學D.后者的思想主張與真理更加接近9.宋代某位思想家在答復弟子的提問時說:“雖草木亦有理存焉
4、。一草一木,豈不可以格?如麻、麥、稻、粱,甚時種,甚時收,地之肥,地之磽,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由此可見,該思想家主張()A.三教合流B.格物致知C.修身正己D.明心見性10.陸九淵曾評價朱熹的學說:“所謂太極真體不傳之秘,無物之前,陰陽之外,不屬有無,不落方體,迥出常情,超出方外等語,莫是曾學禪宗,所得如此。由此可見,陸九淵認為朱子學說()A.超越了佛、道的精神境界B.吸取了佛、道的思想C.對佛、道的論述至高至深D.已成為一種佛學思想11. 蕭公權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中提道:“度當時之要,益信理國非恃空言,救亡必資實學。朱陸一切心性仁義之說,不啻儒家之清談,足以致中原于淪喪而莫可挽
5、回。材料()A.認為理學適應時代需要而產生B.認為理學導致了中原地區(qū)淪喪C.片面地認為理學空談誤國D.比擬全面地指出了理學的弊端12.葛兆光在?中國思想史?中曾說:“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響最廣的著作就是?家禮??!爸祆鋵τ谧约禾岢睦韺W原那么如何進入生活世界是相當注意的他反復強調這種原那么在生活中的實現(xiàn)。對于朱熹的奉獻,作者認為()A.實現(xiàn)了儒學的道德化和宗教化B.實現(xiàn)了儒學的政治化C.實現(xiàn)了儒學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實現(xiàn)了儒學的哲學化13.西方史學家認為,唐宋時期,“雅俗兩類文化中佛教影響甚廣,能夠抗衡但無法壓倒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這一時期,儒學在與佛教抗衡斗爭的過程中()A.最終徹底戰(zhàn)勝了佛教
6、B.最終形成了佛、儒并行的局面C.都被統(tǒng)治者奉為正統(tǒng)D.吸收佛教合理成分而獲得新開展14.史學界認為:“宋明理學之所以發(fā)端于宋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宋代的學術環(huán)境比擬寬松。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應是宋代()A.商品經濟高度興旺B.市民階層的不斷擴大C.統(tǒng)治者“以文立國D.始終沒有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15.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其論述及觀點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下言論最有可能出自他的是()A.一事不窮,那么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那么闕了一物道理B.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謂萬物皆備于我C.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D.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16. 孔子主張“克己復禮“為仁由己。朱熹
7、對“克己作如下解釋:“克意為“勝,“己指的是“身之私欲。這種解釋()A.將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滿足個人欲望為目標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與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17.理學家王陽明提出“致良知說。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惡標準B.圣人獨有的是非道德標準C.通過學習獲得的良好知識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規(guī)律18.針對程朱理學,南宋著名理學家陸九淵提出:“堯舜之前有何書可讀?建立在這種認知的根底,他主張()A.“格物致知B.“明心見性C.“存天理,滅人欲D.“經世致用19.“假設不明心,雖為學日益,反為道日損。持上述觀點的思想家應是()A.程頤B.程顥C.朱熹D.陸九淵20. 南宋理宗曾
8、對朱熹的兒子說:“卿先卿?四書?注解,有補于治道,朕讀之不釋手,恨不與之同時。宋理宗此言,主要是基于?四書章句集注?()A.神化皇權B.宣揚天理綱常C.弘揚儒學D.尊崇孔孟之道21.閱讀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程顥在“未知其要,也就是在還不知求“道門徑的情況下,自己“泛濫于諸家,出入于老、釋者幾十年,返求諸六經而后得之。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材料二二程認為,萬物一理,一物之理也是萬物之理;理一分殊,表現(xiàn)出不同的形態(tài)。理在天為命,在人為性。維護封建的綱常等級,也就是維護天理。寧欣?中國古代史?根據(jù)材料,評述二程(程顥、程頤)對儒學開展做出的重大奉獻。22.閱讀不同時期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的觀點
9、,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程頤:“天下只是一個理“萬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滅人欲。材料二王陽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為圣人教人第一義。材料三朱熹:“人之異于禽獸,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材料四程頤:“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材料五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斷絕學,為萬事開太平。(1)材料一中的“理指什么?他們認為“天理與“人欲是什么關系?(2)根據(jù)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朱熹、王陽明關于貫穿明理的途徑有何差異。(3)根據(jù)以上材料,說明宋明理學的主張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們今天對宋明理學應采取什么態(tài)度?參考答案1、解析: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
10、分裂,社會動亂,人民渴望解脫苦難,紛紛信仰宗教。應選B項。答案:B2、解析:題干中唐高祖的論述只是說明他認識到儒學對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的重要性,并沒有涉及對佛教和道教的態(tài)度,因此,B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答案:B3、解析:此題的題眼是“正道“定理。題干說明中庸就是天下正道定理,應選A項。不偏不倚只是表達“中,沒有表達“庸,排除B項;題干沒有關于“和的論述,排除C項;偏聽偏信與中庸觀點相反,排除D項。答案:A4、解析:宋代理學興起,其強調綱常禮教、忠孝節(jié)義,在這種思想背景下,三國名將關羽才能夠在宋徽宗以后成為忠義的化身而受奉祀,故B項正確。答案:B5、解析:宋明理學作為封建社會的精神統(tǒng)治工具
11、,其根本出發(fā)點是維護封建專制統(tǒng)治和封建倫理道德秩序。答案:A要練說 ,得練聽。聽是說的前提 ,聽得準確 ,才有條件正確模仿 ,才能不斷地掌握高一級水平的語言。我在教學中 ,注意聽說結合 ,訓練幼兒聽的能力 ,課堂上 ,我特別重視教師的語言 ,我對幼兒說話 ,注意聲音清楚 ,上下起伏 ,抑揚有致 ,富有吸引力 ,這樣能引起幼兒的注意。當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不專心聽別人發(fā)言時 ,就隨時表揚那些靜聽的幼兒 ,或是讓他重復別人說過的內容 ,抓住教育時機 ,要求他們專心聽 ,用心記。平時我還通過各種趣味活動 ,培養(yǎng)幼兒邊聽邊記 ,邊聽邊想 ,邊聽邊說的能力 ,如聽詞對詞 ,聽詞句說意思 ,聽句子辯正誤 ,聽故
12、事講述故事 ,聽謎語猜謎底 ,聽智力故事 ,動腦筋 ,出主意 ,聽兒歌上句 ,接兒歌下句等 ,這樣幼兒學得生動活潑 ,輕松愉快 ,既訓練了聽的能力 ,強化了記憶 ,又開展了思維 ,為說打下了根底。6、解析:佛教講求“大無為,但因其“治心,也能為統(tǒng)治者所用,用于穩(wěn)固統(tǒng)治,這反映出佛教在不斷地適應社會現(xiàn)實的需要,為封建統(tǒng)治效勞。應選A項。答案:A7、解析:題干材料說明,陸九淵認為,社會問題產生的根源在于人心之“邪,因此,要實現(xiàn)封建統(tǒng)治的長治久安,就必須從整治人心入手,實現(xiàn)人心之“正。答案:A8、解析:兩人都繼承與開展了漢代儒學,只不過探尋宇宙本原的途徑有所不同,應選C項。答案:C9、解析:題目提供
13、的材料說明,通過對草木的研究也能獲得理,因此,該思想家主張格物致知。應選B項。答案:B10、解析:“太極屬于道家的論斷,“禪宗是佛家的一派。陸九淵的論述指出了朱子學說的理論來源。因此,B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答案:B11、解析:根據(jù)題干材料“朱陸一切心性仁義之說,不啻儒家之清談,足以致中原于淪喪而莫可挽回,可知作者認為理學空談誤國,但沒有看到理學的積極意義,比方勵氣節(jié)、提高社會責任感等。應選C項。答案:C12、解析:題干材料說明朱熹重視理學原那么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的運用,理學“實現(xiàn)了儒學的世俗化和普及化符合材料的意思,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理學的道德化、宗教化及哲學化,故A、D兩項錯誤;
14、材料強調理學的生活化而非政治化,故B項錯誤。答案:C13、解析:唐代出現(xiàn)了儒、佛、道并行的局面,到宋代,經過長期的斗爭與融合,儒學吸收了它們的合理成分而開展到哲理化的階段。應選D項。答案:D14、解析:宋代統(tǒng)治者采取“以文立國的治國策略,重用文官,文人有一定的講學自由和著書立說的自由,這為理學的產生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答案:C15、解析:B、C兩項都在強調“心的重要性,是心學的觀點;D項是攻擊理學的觀點;A項強調格物的重要性,與朱熹的觀點相符。答案:A16、解析:歷史解釋受時代的影響??鬃犹幵诖呵飼r期,他主張恢復周禮;朱熹處在南宋時期,他主張克服人的私欲以滿足維護封建倫理道德的需要。因此
15、,D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答案:D17、解析: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他所謂的良知是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惡標準,所以A項正確。B項錯在“圣人獨有,C項明顯不符合心學理論,D項錯在“外部世界,應是內心世界。答案:A18、解析:陸九淵是心學的代表人物,他力主創(chuàng)造本心,反對程朱理學“格物致知的觀點。應選B項。答案:B19、解析:題目材料中的思想家講究“明心,這屬于心學的范疇,因此,D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答案:D20、解析:?四書章句集注?宣揚天理綱常的永恒性,“有補于治道,有利于封建統(tǒng)治者穩(wěn)固統(tǒng)治,這是宋理宗大加贊賞此書的主要原因。應選B項。答案:B21、參考答案:二程促進了儒、佛、道的融
16、合,他們探求萬物之理,促進了儒學哲理化的進程。他們把理與天、理與儒學結合起來,論證天理與人性之間的關系,合理地解釋了封建倫理綱常的權威性,為封建統(tǒng)治者維護統(tǒng)治提供了理論根底。22、參考答案:(1)“理指儒家倫理道德。是對立關系。(2)朱熹主張“格物致知,即通過實踐、學習而明事理;王陽明主張“致良知,即通過自我反思,恢復良知的本性,天理就在心中。教師范讀的是閱讀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局部 ,我常采用范讀 ,讓幼兒學習、模仿。如領讀 ,我讀一句 ,讓幼兒讀一句 ,邊讀邊記;第二通讀 ,我大聲讀 ,我大聲讀 ,幼兒小聲讀 ,邊學邊仿;第三賞讀 ,我借用錄好配朗讀磁帶 ,一邊放錄音 ,一邊幼兒反復傾聽 ,在
17、反復傾聽中體驗、品味。(3)可取的一面:宋明理學具有和諧意識,強調人與自然、與家庭、與國家和諧的意識。觀察內容的選擇 ,我本著先靜后動 ,由近及遠的原那么 ,有目的、有方案的先安排與幼兒生活接近的 ,能理解的觀察內容。隨機觀察也是不可少的 ,是相當有趣的 ,如蜻蜓、蚯蚓、毛毛蟲等 ,孩子一邊觀察 ,一邊提問 ,興趣很濃。我提供的觀察對象 ,注意形象逼真 ,色彩鮮明 ,大小適中 ,引導幼兒多角度多層面地進行觀察 ,保證每個幼兒看得到 ,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說得正確。在觀察過程中指導。我注意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觀察方法 ,即按順序觀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點觀察 ,觀察與說話相結合 ,在觀察中積累詞匯
18、 ,理解詞匯 ,如一次我抓住時機 ,引導幼兒觀察雷雨 ,雷雨前天空急劇變化 ,烏云密布 ,我問幼兒烏云是什么樣子的 ,有的孩子說:烏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說“烏云跑得飛快。我加以肯定說“這是烏云滾滾。當幼兒看到閃電時 ,我告訴他“這叫電光閃閃。接著幼兒聽到雷聲驚叫起來 ,我抓住時機說:“這就是雷聲隆隆。一會兒下起了大雨 ,我問:“雨下得怎樣?幼兒說大極了 ,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 ,作比擬觀察 ,讓幼兒掌握“傾盆大雨這個詞。雨后 ,我又帶幼兒觀察晴朗的天空 ,朗誦自編的一首兒歌:“藍天高 ,白云飄 ,鳥兒飛 ,樹兒搖 ,太陽公公咪咪笑。這樣抓住特征見景生情 ,幼兒不僅印象深刻 ,對雷雨前后氣象變化的詞語學得快 ,記得牢 ,而且會應用。我還在觀察的根底上 ,引導幼兒聯(lián)想 ,讓他們與以往學的詞語、生活經驗聯(lián)系起來 ,在開展想象力中開展語言。如啄木鳥的嘴是長長的 ,尖尖的 ,硬硬的 ,像醫(yī)生用的手術刀樣 ,給大樹開刀治病。通過聯(lián)想 ,幼兒能夠生動形象地描述觀察對象。宋明理學具有憂患意識,鼓舞歷代仁人志士胸懷天下,發(fā)奮進取,為理想不懈追求。宋明理學崇尚道德,重義輕利,強調自我約束,這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宋明理學強調身體力行,強調自主自強的精神,對中國文化起了推動和促進作用。宋以后 ,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教案-7 角的初步認識(46)-蘇教版
- Unit 5 Section B 3a - selfcheck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
- 3-復式統(tǒng)計表-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2024年折射儀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安全員C證(專職安全員)考試題庫
- 2024年包裝檢測儀器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甘肅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匯編
- 2025年度教育行業(yè)資金監(jiān)管賬戶委托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綠地經營權轉讓及生態(tài)維護合同
- 2025年度員工住宿安全與設施改造協(xié)議
- DL∕T 1910-2018 配電網(wǎng)分布式饋線自動化技術規(guī)范
- 護理人力資源配置原則及調配方案
- 2023級武漢大學臨床醫(yī)學畢業(yè)考試試卷
-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耐久跑教案
- 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學真題分類匯編(全國)專題12 工藝流程綜合題(學生卷)
- 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全冊核心素養(yǎng)目標教學設計
- NB-T32004-2018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技術規(guī)范
- 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實務(中級)》講義
- 礦山轉讓居間合同范本
- 學前兒童英語教育與活動指導(學前教育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
- 2024年蘇州市職業(yè)大學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