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單元-《離騷》教案微課_第1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單元-《離騷》教案微課_第2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單元-《離騷》教案微課_第3頁
高中語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第二單元-《離騷》教案微課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離騷教學設計主備人:劉琳【教學目標】用關鍵詞解讀文本,探究離騷的精神內(nèi)涵。一、問題設計:梁啟超:“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獲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不虛生此國?!彪x騷太難讀懂了。作為中國第一首長篇抒情詩,一共373句,2490字。核心思想只有一個“上下求索”。把握屈原追求的目標與心路歷程,就不難讀了。主問題設計:晉陸云:初讀楚辭不甚愛之,但過幾天再讀,竟讀出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清絕滔滔”之感?!扒濉笔侵梁啠瑓s也是至難的事情。詩常常被視為“清物”。清代的熊士鵬曾說,詩之所以被稱為“清物”,是因為她抗拒“囂而雜”、“昏而濁”、“粗而膚”、“冗而散”,排除了這些雜亂的因素。自然就成為純凈之詩境了。宋代的林

2、景熙更認為,天地間只有“正氣不擾”,才能“清氣不渾”。詩歌就應該是這種正氣與清氣化后而成。荷爾德林認為“作詩乃是最清白無邪的事情?!弊x讀文本,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屈原?讀到了一篇怎樣的離騷?試著將你的感觸提煉為一個以清字開頭的詞語:清 。二、解讀示范: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解讀:太息:嘆息。掩涕:掩面拭淚。民生:百姓的生活。屈原推崇的“美政”思想有兩層含義:一是圣君賢臣的政治。二是他宣揚的民本思想。他關心百姓疾苦,關注民情,體恤民意。正如另一句話“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鼻ε碌牟皇亲约涸馐艿満?,而是恐懼“皇輿敗績”,害怕君王乘坐的車輦傾翻,其實是害怕楚國走向滅亡,害怕人民遭受

3、危難。所以,屈原之“離騷”,絕不只是自己遭受不公的怨憤之辭,更是對天下蒼生的深深悲憫的一身正氣、憂國憂民之辭。所以,我將這句概括為:清正太息掩涕 民生多艱 (憂國憂民 一身正氣)三、學生探究: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探究以上問題:你讀到了一個怎樣的屈原?讀到了一篇怎樣的離騷?試著將你的感觸提煉為一個詞語:清 。教學路徑:學生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研讀文意,提煉內(nèi)涵。然后各自發(fā)表觀點,老師進行隨機引導歸納提升。最后形成一個創(chuàng)生性的解讀成果。參考解讀(可根據(jù)學生的解讀做調(diào)整。)分層:注:學生自由發(fā)言分享解讀成果,教師適時進行引導分析,逐漸明確詩歌的情感層次。當然,劃分方法絕不止一種,以下僅作參考。文本共26

4、句。分六層。第一層:第一句。 寫詩人對民生艱難的哀痛之情。第二層:第二句到第九句 寫詩人的清白與時俗的黑暗。第三層:第十句到第十四句 寫詩人寧死也要守正的決心。第四層:第十五句到第十八句 寫詩人內(nèi)心掙扎與“悔恨”。第五層:第十九句到第二十四句 寫詩人對美好品德的堅守。第六層:第二十五句到第二十六句 寫詩人堅守德行的決心。以“清”解詩注:學生的分享中一定會產(chǎn)生一些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解讀,教師可大膽加入到解讀成果中。板書初擬如下:清絕滔滔 浪漫楚騷清正 民生多艱 好修為常 (憂國憂民) 對偶 兮 疊詞 雙聲疊韻清白 靈修數(shù)化 時俗工巧 (正道直行) 比興 象征清傲 鷙鳥不群 方圓不周 (傲岸不屈) 反問

5、 對比清醒 回車復路 退修初服 (獨立不遷) 聯(lián)想 想象清俊 香草美人 芳澤昭質 (志潔行高) 香草美人清決 九死不悔 體解不變 (堅定不渝) 直抒胸臆文本細讀清白: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劃橫線句子充分體現(xiàn)了屈原對美好品德的推崇與追求。曲線部分的四個動詞連用,且“替”字反復,表達了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怨憤之情。在自己的品德修身與不公遭遇之間的巨大反差之間,突出了作者對自己的清白的證實和申訴。(自證清白)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guī)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

6、為度。/一個“怨”字,道出了屈原遭遇不平的苦悶心情,也引出了導致這樣的遭遇的原因。一是靈修浩蕩,也就是懷王善變。二是眾女謠諑,群小黨人對自己的誣陷。三是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污濁敗壞。從中可以看出君王不分賢愚忠奸的昏庸,也可以看出屈原同群小之間尖銳的沖突,更能看出當時的楚國政治風氣,行為沒有準則尺度可言,一味投機取巧,鉆營逢迎。(際遇之因)香草美人的情意:開創(chuàng)“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將心中最美好、最崇高的人物形象,用“美人”意象來代替。以男性和女性之間的愛情象征君臣關系,在屈原之前絕無先例。在屈原心中,愛情是最純潔最不容褻瀆的情感,所以用來比喻他心中同樣圣潔的君臣之情?!跋悴荨钡囊庀螅笳鞲邼嵉钠返?,

7、或理想中的賢才。“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予余以善淫?!鼻瓕⒆约罕茸髅烂矆载懙呐樱鴳淹跎磉吥切┬∪藙t被比喻成長相丑陋卻嫉妒別人美貌的女子。這位美女無與倫比的美貌和清高,引起了“眾女”的嫉妒,于是她們嘰嘰喳喳在君王那里編造謊言陷害“她”,說“她”根本不是自己標榜的那樣純潔堅貞,而是一個放浪淫蕩的女子。屈原首創(chuàng)“蛾眉”比喻忠臣的典故?!岸昝肌痹局改切┏錾拿琅?,變成了形容才德出眾的賢臣、忠臣。而嫉妒美女的“眾女”,則代指那些妒忌別人才華、背后饞陷別人的奸臣、佞臣?!岸昝荚腥硕省保ㄐ翖壖玻!跋悴菝廊恕毕笳髦胁庞械碌馁t士。在“惡草”、“丑女”橫行的現(xiàn)實中,哪有“香草”、“美人”的出頭之日

8、呢?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屈原終于爆發(fā)出痛苦而無奈的浩嘆。一個“獨”字,一個“也”字,“忳”“郁邑”“侘傺”三個詞語的連用,足見其憂悶之深。清代朱驥在離騷辨中說:“此句無限神情,在獨字、也字內(nèi),蓋大夫遙想從前一片婆心,滿腔熱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边@一句是整首詩中最長的詩句,作者似乎將胸中郁積已久的愁悶盡情傾吐出來,震動人心。小結:詩人在表達著自己的一腔怨憤之情,實際上是為自己的清白辯解申訴,為這個昏暗的國家憂心烈烈。屈原是清白的,當楚國朝廷被群小左右,被利益纏繞,唯有屈原堅守著清白的人格。清傲: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作者雖然為自己的遭際悲憤萬端,卻不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節(jié)操,因此他喊出了“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睌S地有聲地表明自己不會與群小同流合污,這矛盾不可調(diào)和,更不愿調(diào)和。接下來,要注意兩組詞語“鷙鳥不群”“方圓不周”,詩人將自己比作“鷙”,兇猛的鳥;將群小比作“鳥”,一般的鳥,這既是在表明自己不與之同流的態(tài)度,更是對群小充滿了蔑視,即使屈原最終失敗了,也是一個傲然的姿態(tài)留在后世人心中。以方枘圓鑿之不相合再次表明志向。兩個反問句,使得情感大大加強。詩人堅定地表白了自己的信念“伏清白以死直”,并且以前賢人為榜樣,追求理想。這一層里,我們能讀到一個哪怕遭遇深重苦難,依

10、然能夠在群兇嚷嚷之時,以孤傲不群之姿態(tài),藐視著如螻蟻般的上官之流。清醒: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仉捃囈詮吐焚猓靶忻灾催h。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一個“悔”字,我們能讀到屈原對自己的選擇產(chǎn)生的懷疑,他后悔當初沒有認清形勢,沒有選準道路,趕緊抽身退出來吧,從“延佇乎”“回朕車以復路”“步余馬”“止息”,我們能看到一個猶疑、彷徨、苦苦思索的詩人。其“悔”其“退”,足見其承受的磨難之深。然而,這位詩人政治家真的會退回來嗎?他的初服又是什么呢?“步余馬于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詩人確實是在徘徊啊,痛苦地掙扎,然而他不自覺地奔馳的方向是“蘭皋”是“椒

11、丘”,正如唐代呂延濟說:“行止蘭椒,不忘芳香以自潔也?!彼?,再讀那句“退將復修吾初服”,這退絕不是陶淵明那“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輕松,而是更深沉的對“初服”,對美好德行,對美好理想的堅守。這清醒,猶疑當然有,猶疑后的堅定是更值得關注的。清俊: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香草美人:蕙纕、攬茝、蛾眉、芰荷、芙蓉、高余冠、長余佩、佩繽紛。品行高潔、內(nèi)在的美好品德,修養(yǎng)品德。靈修楚懷王。眾女小人。 鷙鳥自己。鳥群小。本層從各個方面寫自己衣飾的

12、高潔,不憚繁復地描述種種美好的服飾,意在表明其修身之嚴。王逸云:“芳,德之臭也。”易曰:“其臭如蘭。澤,質之潤也。言我外有芬芳之德,內(nèi)有玉澤之質?!鼻鍥Q: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又一個“獨”字,與前文“獨窮困乎此時也”遙相呼應,前者是低谷的哭號,后者是山巔的吶喊,氣勢磅礴,不可阻擋。這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的自勉之嚴、自決之勇,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不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堅定。通過這一段情感的抒發(fā),詩人將構成自己心靈世界悲劇性沖突的兩個方面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對立、進取與退隱的對立,初步展現(xiàn)出來了。繼之又更加堅定地做出了選擇。堅信理想,堅守美德,至死不渝。(5)話題總結梁啟超:概括屈原的為人,“極高寒的理想”、“極熱烈的情感”。這“極高寒”與“極熱烈”都源自于這“清”字。屈原在漁父中滿懷激憤地說:“舉世皆濁獨我清,眾人皆醉獨我醒。”前者說自己的清白,后者說自己的清醒。屈原的一生都在毫不動搖地堅守著這個“清”字,他將生命的歸宿選擇在滔滔的汨羅江里,也是為了“伏清白以死直兮”。詩歌既然是朗朗乾坤之清氣凝結而成,則“作詩者非鐘夫清氣,弗能為也?!薄霸娂仪寰匙铍y”,難在何處呢?難就難在詩人之清俊,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屈原仿佛生活在楚國的高空,鳥瞰著世間紛紜的一切,心中洞明,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