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第七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設計_第1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第七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設計_第2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第七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設計_第3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第七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設計_第4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第七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認識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根據上下文理解“信奉、固執(zhí)、膽大妄為”等重點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zhí)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3.初步學習通過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窘虒W重難點】弄清伽利略是怎樣不盲目迷信權威的話,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初步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菊n前準備】1.布置學生搜集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的圖片和生平資料。2.教學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1.談話導入:同學們,昨天我們初略的學習了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課文(板書課題),今天接著繼續(xù)學習,請同

2、學們齊讀課題。 2.出示詞語,抽生讀。(可以稍加提示練習:外國人的名字我們中國人讀來都比較拗口,大家多讀幾遍,讀熟練。)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呢?誰能根據大屏幕上的提示說一說? 課文主要寫了( )對( )的話產生了( ),他通過( )證明( )的確( ),又在比薩斜塔進行了( ),使大家明白了( )。學生齊讀后,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人物,干什么,結果怎樣?二新授 (一)簡介人物,了解背景1.學習第2自然段過渡:從主要內容我們知道這篇課文是講誰和誰之間的故事?課文第2 自然段介紹了亞里士多德。(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同學們邊聽邊思考:亞里士多德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2)讀后交流:學生回答后追問,

3、你是從哪個詞語或哪個句子中體會到的?(預設1:信奉是什么意思?不容更改是什么意思?)(3)大家信奉他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那么既然如此,當別人對他的觀點不認可時,人們的反應如何?(責備)找出相關的句子,用-畫出來。用什么語氣來讀?分別指名讀一讀。(4)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改成陳述句)(5)從這個自然段可以看出亞里士多德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確實是個了不起的人。(說完立即點擊幻燈片)亞里士多德簡介 2.學習第一自然段過渡:同學們對伽利略有什么了解?(學生說不出來最好,直接說,請看大屏幕;學生說得了多少算多少,等他說完,還是這句話“請看大屏幕”。其實文中還有一句話在介紹:伽利略那時候才25

4、歲,已經當上了數學教授。把這句話也附在上面。)(1)指名讀。在你眼里伽利略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如果是擠牙膏似的回答后,追問:什么是辯論?區(qū)別那幾個形近字。(2)在你眼里什么樣的人才能稱為辯論家?學生回答后小結:能說會道,的人才能稱為辯論家。(3)還有哪些詞語看出他聰明,善于思考?(為了方便,這里可以設計引讀:伽利略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質疑,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觀點,他提出的問題很不尋常)(4)出示伽利略的介紹(二)研讀課文,感悟形象1.學習第三自然段過渡:亞里士多德,一個偉大的哲學家,人們把他的話奉為真理;伽利略,一個年輕的數學教授,他們之間隔著兩千多年的時間,這一次人們把亞里士多德的什么

5、話奉為真理,伽利略又提出一個怎樣不同尋常的問題呢?請大家齊讀第三自然段。(1)讀后問:這一次人們把亞里士多德的什么話奉為真理?出示句子,全班齊讀。(2)這句話什么意思?(預設:學生能說,老師就小結,不能說,老師就引導學生說:重的鐵球落得?輕的鐵球落得?)過渡:人們對這樣的說法深信不疑,而年輕的數學教授伽利略讀了亞里士多德的話后是什么態(tài)度?(板書:懷疑)他是怎么想的?引讀。(1)第一個結論: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指名女生讀)(2)第二個結論: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是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會比10磅重的鐵球快。(指名

6、男生讀)(3)小結: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說明亞里士多德的話是錯誤的。伽利略正是經過深入思考才得出這個結論。2.學習4、5、6自然段過渡: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么解釋呢?伽利略心里充滿了疑惑,他是怎樣做的?請同學們默讀4、5、6自然段,用橫線勾出伽利略是怎么做的句子,在旁邊批注上你的感受和體會。(1)反復,許多次,都,的確,總是。反復就是重復嗎?條件不同(高度不同,時間不同,環(huán)境不同,地點不同,球的質量和重量不同)做了很多次就是反復。反復實驗的結果是什么?(2)小結:伽利略不僅深入思考,而且反復試驗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從這可以看出伽利略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3)伽

7、利略除了反復實驗,還做了什么?他向學生宣布實驗結果,同時宣布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公開實驗。當人們知道這件事情后的反應是什么?(4)有的說:“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有的說:“等會兒他就固執(zhí)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這兩個句子該用什么語氣來讀?(嚴肅,責備.誰說了就請誰讀一遍,讀得不夠好就說“還不夠嚴肅”,或“責備是會生氣的,帶上你的情緒再讀一讀”)(5)你們想想,亞里士多德是兩千多年前的大哲學家,人們把他的話奉為不容更改的真理,伽利略是年輕人,人們當然不相信他,對他輕視,嘲笑。讓我們一起人們心中的輕視和嘲笑。(6)句子中的膽大妄為是什么意思?固執(zhí)的意思呢? (

8、7)小結:在人們看來伽利略就是胡作非為,不可理喻,神經病。請同學們再讀人們議論的這兩句話。(8)試驗的結果是什么?人們看見實驗后,圍觀的人驚訝的原因是什么?(9)想象剛才那些嘲諷、挖苦伽利略的人會是什么表情,會說些什么?(三)總結全文,升華情感過渡: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像兩記耳光狠狠地打在那些嘲笑、挖苦伽利略的臉上,同時也打醒了他們,他們明白了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需不需要比較“不是全都對的”和“全都不對”的區(qū)別)給你的啟示是什么?小結:對圣賢我們應該尊重,但不能盲從,追求真理需要實事求是,需要深入思考,需要大膽質疑,需要持之以恒的“反復試驗”。正是一個個像伽利略這樣不盲從、不迷信權威的人對真理不懈的追求中,人類的科學技術才不斷進步,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三、讓想象插上翅膀想象一下,當伽利略試驗結束從比薩斜塔上走下來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