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級課外文言文-閱讀與練習-八篇-第八(含答案)_第1頁
6、7年級課外文言文-閱讀與練習-八篇-第八(含答案)_第2頁
6、7年級課外文言文-閱讀與練習-八篇-第八(含答案)_第3頁
6、7年級課外文言文-閱讀與練習-八篇-第八(含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7年級文言文練習與閱讀81夏后伯啟與有扈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日:“不可。吾 地不淺,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庇谑呛跆幉恢叵?食不貳昧,琴瑟不張,鐘鼓不修,子女不飭,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 有扈氏服?!咀ⅰ肯暮蟛畣?、有扈:古代人名淺:糖,窄小。教:這里指教化 張:樂器上弦修:設置飭:通“飾”,修飾1.解釋加點字。(4分)(1)是至德薄而教不善也善()(2)尊賢傳使能 使() .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2分)A.夏后伯啟與有扈氏攻打甘澤卻沒有取得勝利,大臣們請求再次出兵攻打。B.夏后伯啟與有扈氏攻打甘澤卻沒有取得勝利,六位大臣請求再次出兵攻打。

2、C.夏后伯啟與有扈氏在甘澤作戰(zhàn)卻沒有取得勝利,大臣們請求再次出兵攻打。D.夏后伯啟與有扈氏在甘澤作戰(zhàn)卻沒有取得勝利,六位大臣請求再次出兵攻 打。.夏后伯啟打仗不勝,他認為原因是: (2 分).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選文的內容。(3分)2謝安赴宴桓溫伏甲設饌,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王甚遽,問謝日: “當作何計? ”謝神意不變,謂王曰:“晉之存亡,在此一行?!毕嗯c俱前。王 之恐狀,轉見于色;謝之寬容,愈表于貌。望階趨席,仿作洛生詠,諷“浩浩 洪流”?;笐勂鋾邕h,乃趣解兵。王、謝舊齊名,于此始判優(yōu)劣。選自世說新語雅量【注釋】桓溫、謝安、王坦之:均為人名。伏甲:埋伏士兵。因此:趁 此。洛生詠:晉

3、時洛陽一帶的讀書人吟誦詩文的音調。 趣:通“促”, 立即,趕快。1、解釋以下句中加點的字。(4分)(1)當作何計 ()(2)相與俱前() 2、對劃線句解釋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3分)A.王坦之非常驚慌,漸漸地在臉色上看出來。B.王坦之驚慌的模樣,漸漸地在臉色上看出來。C.王坦之非常驚慌,漸漸地從臉色上顯露出來。D.王坦之驚慌的模樣,漸漸地從臉色上顯露出來。3、桓溫“伏甲設饌”的目的是 (用原文語句回答)(2 分)4、本文通過對謝安、王坦之兩人赴宴中的不同表現(xiàn)的比照,生動地展現(xiàn)了謝安 的氣度和品質。(3分)郢書燕說郢人有遺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

4、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 也者,舉賢而任之?!毖嘞喟淄酰醮髳?,國以治。治那么治矣,非書意也。今 世學者,多類此。【注】郢(ying):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解釋以下句中加點詞(4分)(1)舉()(2)類().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治那么治矣,非書意也。.郢人謂持燭者“舉燭”的原因是 o (用原文語句回答)(2分).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是:()(3分)A.指出郢人做事粗枝大葉,貽笑大方。B.肯定燕王善于采納諫言,治理國家。C.說明治國的根本在于舉賢而任之。D.批評今世學者牽強附會,曲解原意。張孝基仁愛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

5、斥逐之。富人病且 死,盡以家財付孝基。后,其子丐于途,孝基見之,惻然謂曰:“汝能灌園 乎? ”答曰:如得灌園以就食,甚幸! ”孝基使灌園。其子能自力,頗馴謹, 無他過。孝基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財產歸之?!咀⑨尅吭S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內。下文“同里”也是地名。馴謹:順從而謹慎。1、解釋以下句子中加點詞。(4分) (1)冬以家財付孝基(2)孝基博使灌園(2、下面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 如得灌園以就食,甚幸!A.如果得到灌園來獲得食物, B.如果能夠灌園來獲得飲食, C.如果能夠灌園來獲得食物, D.如果得到灌園來獲得飲食, 3、文中“其子丐于途”的原因是 分)(2 分)就很幸福了!就很

6、幸福了!就很幸運了!就很幸運了! (用原文語句回答)(24、從文中看,張孝基的仁愛具體表現(xiàn)在(4分)5趙威后問齊使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日:“歲亦無恙耶?民亦無 恙耶?王亦無恙耶? ”使者不說,日:“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 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 ”威后日:“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 何以有君?顧有舍本而問末者耶? ”【注】發(fā),啟封。歲:年成,收成。1、解釋以下句中的加點詞(4分)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使使者不說 說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面句子(3分)茍無民,何以有君? 3、趙威后說的“本”和末”在文中是指 和 o (2分)4、以下理解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一(3分)A.從“書未發(fā)”趙威后即詢問齊使看,她是一個熱情、不懂禮儀的人。B.從“使者不說”并發(fā)問趙威后看,他是一個雖魯莽怛能據(jù)理力爭的人。C.從趙威后與使者對話中,可看出她是一個有民貴君輕思想的人。D.文章緊扣題目中“問”字,把一個咄咄逼人的趙威后形象躍然紙上。(1)好(2)任用2 C 3因為他德行淺薄,教化不好(的緣故)。(或德 薄而教不善)4夏后伯啟吸取作戰(zhàn)失敗的教訓,勵精圖治,嚴于律己,最終使 有扈氏順從1計策,計謀一起2d 3廣延朝士,因此欲誅謝安、王坦之4處變不驚、 曠達超遠1推薦,推舉類似,像2.治理國家是治理好了,但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