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 《琵琶行》課件 人教第一冊_第1頁
人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 《琵琶行》課件 人教第一冊_第2頁
人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 《琵琶行》課件 人教第一冊_第3頁
人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 《琵琶行》課件 人教第一冊_第4頁
人教版高一語文上學期 《琵琶行》課件 人教第一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1/8/9 星期一1歡迎老師們2021/8/9 星期一2 課題: 琵琶行(并 序) 白居易 寧陽四中 侯代泉2021/8/9 星期一3復習提問:1、琵琶女的彈奏為什么能引起我的“共鳴”?兩者遭遇相似。一個身世凄慘,一個被貶。2021/8/9 星期一42、能用幾個字概括本文的結構嗎? 送、聞、聽、訴、嘆、泣2021/8/9 星期一5學習目標: 1、背誦 2、音樂描寫的成功之處 3、學習借鑒描寫技巧 2021/8/9 星期一6 尋問移邀添回開呼喚思考: 1、找出表現詩人欣 喜和急 欲相見的迫切心情的動詞。2021/8/9 星期一72、“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表現了琵琶女的什么心情?

2、本不愿出場,但又不得已的矛盾復雜的心情。2021/8/9 星期一8起調:彈奏:樂曲旋律的變化:低沉舒緩神態(tài):低眉動作:信手指法:攏、捻、抹、挑內容及難度: 霓裳六幺流暢冷澀停頓激越雄壯戛然而止2021/8/9 星期一9思考:1、作者運用了哪些聲音來比喻四根琴弦所發(fā)出的不同樂聲的?2、作者用了哪些象聲詞、雙聲詞來描摹琵琶聲?急雨、私語、鶯語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澀、銀瓶乍破、刀槍鳴、如裂帛嘈嘈、切切、間關、幽咽2021/8/9 星期一103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詩有何作用?側面描寫,點染了當時的環(huán)境氣氛,襯托樂曲的藝術魅力。2021/8/9 星期一11小結:1、聲音比喻2、

3、象聲詞、雙聲詞描摹3、側面襯托2021/8/9 星期一12分析如下幾段文字:聽王小玉初唱時感受到的妙境處處伏帖,處處暢快用感覺設喻2021/8/9 星期一13那 王 小 玉 唱 到 極 高 的 三 四 疊 后 , 陡 然 一 落 , 又 極 力 騁 其 千 回 百 折 的 精 神 , 如 一 條 飛 蛇 在 黃 山 三 十 六 峰 半 中 腰 里 盤 旋穿 插 , 頃 刻 之 間 , 周 匝 數 遍 。明湖居聽書王小玉婉轉的唱腔婉轉悠揚、穿插回旋急促多變用視覺設喻2021/8/9 星期一14這 一 出 之 后 , 忽 又 揚 起, 象 放 那 東 洋 煙 火 , 一 個 彈 子 上 天 , 隨化 作 千 百 道 五 色 火 光 , 縱 橫 散 亂 。 這 一 聲 飛 起, 即 有 無 限 聲音 俱 來 并 發(fā) 。 明湖居聽書 王小玉重又揚起的聲音多姿多彩,變化無窮用感覺設喻繪形點色2021/8/9 星期一15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荷塘月色荷花的清香斷斷續(xù)續(xù)、若有若無、捉摸不定嗅覺到聽覺2021/8/9 星期一16比喻精妙,將聽覺轉化為視覺2021/8/9 星期一17片段練習: 聽回家,模仿琵琶行,用一段文字描寫所聽到的音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