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散文藝術淺析_第1頁
《老子》散文藝術淺析_第2頁
《老子》散文藝術淺析_第3頁
《老子》散文藝術淺析_第4頁
《老子》散文藝術淺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老子?散文藝術淺析20世紀初,諸子學興盛,“以子證經的學術傳統(tǒng)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學統(tǒng)得到重新審視。本世紀的?老子?研究大致上圍繞兩大問題展開了幾次熱烈的討論:一是關于老子其人其書的生平里籍考證、篇章辨?zhèn)渭靶W?,二?老子?哲學思想的探究。老子的哲學思想充滿著辯證法的智慧,深不可測,因此,“五千言的真諦,至今仍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雖然老子其人其書撲朔迷離,紛紜之議兩千年,迄今也很難說已真正解決,但是?老子?成書當晚于?論語?,定稿約在戰(zhàn)國初期;全書思想理論一貫,文體文風一致,大體出于一人手筆,那么獲得了大致一致的意見。較之于哲學思想研究的繁盛,?老子?文學研究尤其是散文藝術研究薄弱一些

2、。80年代以前除了魯迅?漢文學史綱要?單列“老莊一章略加論列外,大多只是只言片語的涉及,缺乏系統(tǒng)深化的研究。80年代以后隨著古代文學研究領域的拓展,?老子?文學研究引起了學界的注意,出現了一批比擬系統(tǒng)的研究成果??v觀20世紀的?老子?散文藝術研究,主要集中在文體形式、藝術特色和文章風格等幾個方面。A、文體特性洋洋五千言,一部辭意錘煉的哲學詩?老子?雖為語錄體卻無對話與場面描寫,也無設教授學的痕跡,是更為純粹的“立意、“見志之作。今本?老子?八十一章,構造完好,文辭精練,大體有韻,體近詩歌,加之“玄之又玄的哲學思想,使“五千言蒙上了一層朦朧的詩意。對?老子?詩性特征的認識經歷了一個由模糊到明晰的

3、過程。魯迅指出?老子?“時亦對字協(xié)韻,以便記誦(第三篇?老莊?,認為其之所以講究用韻,是為了供人誦讀傳記。張振鏞認為:“其文理精而詞簡,整齊而有韻,蓋沖口而出,自有聲律,認為?老子?用韻并非有意為之,而是“發(fā)之于天籟,本之于自然的結果。柳存仁認為“其書為有韻口訣體。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老子?的詩體特征,然而聲韻律調卻是詩歌的根本特性之一。惟錢基博謂?老子?“辭以簡雋稱美,“意以微妙見深,“其文緩而旨遠,余味曲包,似含有詩意品味的意味。朱謙之對?老子?用韻研究用力甚勤,在所撰?老子校釋?中專列?老子韻例?作專題研究,并獨有心得:“余以為?道德?五千言,古之哲學詩也。既曰詩,即必可以歌,可以誦;其疾

4、徐之節(jié),清濁之和,雖不必盡同于三百篇,而或韻或否,那么固有合于詩之例焉無疑。至此對?老子?詩性特征的認識已趨明朗。任繼愈稱之為“哲理的詩篇。陳鼓應亦認為:“?老子?五千言,確是一部辭意錘煉的哲學詩。對?老子?詩性特征的系統(tǒng)深化研究當在80年代以后。湯漳平?論老子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一文認為,?老子?是一部“具有完好哲學體系的哲理詩,不但是“繼?詩經?之后,?楚辭?之前的一部重要詩作,而且是“我國詩歌史上的鴻篇巨制。湯氏并從詩歌藝術的角度對?老子?作了評說:“作者采用詩的形式,以簡潔的文字,流暢而富于音樂美的語言,系統(tǒng)地闡述了自己的思想。章滄授認為?老子?散文的“顯著特征是詩歌化,表現為“押韻

5、獨密,音韻悠揚,“長短變化,錯落有致,“詞約義豐,生動形象,“多用復疊,盡理窮義。陸永品雖然認為“不如說它是哲理散文詩更為確切,但作者的闡述仍然是從詩歌藝術的角度展開的:“運用音樂的旋律,輕松的筆調,來闡釋枯燥乏味、窈冥深邃的哲理,“言辭簡要,旨意深遠,“可以引起人們的興味,“既是詩,又是歌,讀之能給人以輕松愉快之感。一些研究者還從創(chuàng)作和承受的角度討論了?老子?所具有的詩的“意境。朱俊芳認為?老子?是“以純熟的詩體寫作的,它“將哲理與詩,精妙地熔為一爐,鑄成一種亙古不衰的藝術魅力,既具有“朦朧的詩意,又具有“深沉幽遠的意境,因此“它不僅具有思辨的說服力,更有美的感染力。李嚴認為“不妨把它視為中

6、國文人哲理詩的開端,“老子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意象化和形象化的創(chuàng)作手法,“是創(chuàng)造朦朧美的能手。許結認為老子“是以詩人的情感與形象去表現哲思,“在創(chuàng)作上,老子對天道或人道的探究首先充滿著詩人的情感,而表現出強烈的抒情性,“老子運用比興手法將宏深的哲理轉化為形象,以表達精微玄妙的內心世界。許結另撰有?老子與中國古代哲理詩?一文,討論了?老子?五千言作為哲理詩的特色及其影響,認為構成?老子?作為哲理詩的主要審美特征,是“處處表現出形象化的情節(jié)、抒情性的描寫和深婉的理趣美,以及“?老子?帶著詩意的微笑融自然、人生、藝術于一體的審美意境,并指出,以詩寓理,于自然中悟道豁情、探究人生哲理,在情景意興中蘊藏機鋒理

7、趣,這些?老子?哲理詩的特點,決定了中國古代哲理詩的根本精神,對后世的哲理詩產生了直接的影響。?老子?獨具特色,雖是文的形式,卻有“詩的風致,然而是否即可逕稱之為“詩?有的研究者發(fā)表了不同的看法。陳柱認為:“老子多對句矣,多韻語矣,然仍不可便謂之韻文,便謂之駢文也,謂之駢文之祖可耳。詹安泰認為應稱之為“詩文騷賦的混合體。譚家健稱之為“散韻結合的格言體散文。張松如也指出:“老子是在做詩嗎?以其用韻語,也可以作如是觀吧。但一不入樂,二少抒情,吾人只得于驚嘆其超凡的智慧中,領悟出豐富的詩的樂趣,難以風雅、騷賦相比附也。蔡靖泉?老子的藝術成就和文學地位?一文認為:“就整體言,?老子?應歸于散文類,故不

8、妨稱之為詩化散文,“?老子?有著較高的藝術性,確實可以稱之為精妙的美文。“?老子?有機地糅合中原和楚地的語言藝術形式而成的詩化散文,一方面將春秋以前韻散結合的語言藝術形式開展到極致,另一方面也宣告了從口頭文學向書面文學轉化的完成。19我們認為,先秦尤其是春秋諸子大多具有良好的“詩學修養(yǎng),為文多用韻語與偶句,然而說其具有“詩味尚可,直接稱之為“詩那么難免削足適履。實際上,稱?老子?為“詩的研究者,在闡釋其藝術特性時,又往往自相矛盾,多是從散文藝術的角度立論。憑心而論,?老子?在哲學概念與語言選擇的困難中與“文學不期而遇,詩情、哲理、文思、玄言,熔鑄為一,從而把它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大道

9、之精微,用“可道的方式會意于它的“不可道,?老子?奉獻于后世“文學者,正在于哲理與文思的會通處,可謂先秦文章中的別一體,很難于“散文或“詩的開展線索上為其找到準確的位置,因此,對于?老子?做出符合實際的文體定位,需要慎重從事。轉貼于論文聯盟.ll.B、現實關心與情感內涵宇宙人生的永久性照顧老子以清虛自守,卑弱自持為其哲學根基,以“無為、“不爭為處世準那么,然而老子并未忘懷世事。魯迅獨具慧眼,認為:“老子之言亦不純一,戒多言而時有憤辭,尚無為而欲治天下。?老子?文多“憤辭的憂世之言和“欲治天下的救世之心為當代學者所認識,研究者大多是從現實關心與情感投入兩方面進展討論。論文聯盟.LL.編輯。湯漳平

10、認為:“?老子?最富于現實主義精神,最少宗教迷信色彩,是“對?詩經?現實主義傳統(tǒng)的繼承。陸永品亦發(fā)表了一樣的意見:“我國古代文學,從?詩經?開場,就深深地扎根于現實主義的土壤上,具有反映社會生活和批判不合理的黑暗社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老子的散文也繼承的這個特點。朱俊芳認為,形成?老子?藝術魅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深沉的批判現實的精神,指出:“?老子?的許多言詞詩章都是關注社會人生的,對現實社會中許多至關重大的大小問題發(fā)表深化見解,抒發(fā)憤激之情,“?老子?所表現出的批判現實的精神對后世的叛逆文學有著深遠的影響。蔡靖泉對?老子?文章中所表達的現實意義作了詳細分析,認為老聃疾偽求真,所著?老子?充分反映出他

11、對真實的執(zhí)著追求,真實地描寫生活,如實地批判現實,“既是他求真精神的詳細表現,又是他作品的藝術特色的鮮明表達。顯然,研究者對?老子?現實品格的挖掘,不過是傳統(tǒng)“君人南面術之說在現代文化語境下的另種說法。?老子?以五千言之精妙,表現了囊括天人、包孕萬象的心胸,眼冷心熱,于外表的“虛靜中蘊含對現世的執(zhí)著關心。?老子?所重在天道自然,有情之“我于“五千言中似乎是不存在的,然而老子以虛靜自然的人生理想與現實社會碰撞,因理想人格被否認而激發(fā)起憤世之情,“五千言乃以天地之“無情對待人間之“有情,發(fā)而為文,又時時于精微中吐“憤辭,于玄妙中露真情。80年代以來的研究者對此也作了一些討論。蔡靖泉認為:“老聃之所

12、以作?老子?,正是其憤世嫉俗的豐富而強烈的感情所沖動而不得不發(fā),“老子在抒情之時,往往因感情強烈而不由自主地將自我融入作品中直抒其情,從而鮮明地展現出自我形象,甚至從中可以看到“老聃那忿懣之極的音容和表情。朱俊芳認為:“?老子?以敘事、抒情、議論多種方法,刻畫了老聃復雜而鮮明的形象,他堅執(zhí)理想而遺世高蹈,既是一個“古之博大真人,又是一個充滿憤世之情的“憂世疾俗的士者。李嚴那么對此作了更帶學理性的闡述:“?老子?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在對哲理的闡發(fā)中浸透著抒情性,“哲理為感情所浸透,與感情相交融。作者以其蘊含哲理的感情感染讀者,使讀者在體驗其感情的同時,承受其哲理。?老子?以五千言精妙,將自然與

13、人生囊括其中,包含著對宇宙本體、天人關系、社會現象的深沉考慮與熱切關注,研究者闡述的范圍僅局囿于社會現象這一層面,而?老子?于宇宙人生的永久性的照顧中所融含的“太上忘情之“情,將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寫作藝術無心為文,自然成采老子倡言“絕圣棄智、“美言不信,似乎不像儒家孔孟那樣重視語言表達,羅根澤即認為:老子“既然反對美,反對言,那么借助于美與言的文學,更不必說了。老子誠然無意于沉思翰藻,然而正如魯迅所云:“然文辭之美富者,實惟道家,五千言精妙凝練,表現出高度的語言寫作技巧那么是無疑的。魯迅所謂:“時亦對字協(xié)韻,以便記誦,即是指其無心為文,自然成采而言。明人朱得之?老子通義?有云:“非善辭章

14、者不能為?老子?。對于?老子?的“辭章之“善,研究者的討論根本上集中在語言修辭技巧、聲韻和審美效果幾個方面。關于語言修辭技巧,研究者普遍認為?老子?在比喻和排比的運用上獨具特色。湯漳平認為:大量使用形象性的比喻,從而“深化淺出地說明了他的哲理。陸永品亦認為,?老子?“擅長運用生動的比喻,鮮明的形象來闡發(fā)哲理,賦予虛無縹緲的自然道論以形象化、詳細化。章滄授對?老子?的語言修辭手法作了更為全面詳細的研究,認為?老子?在句式的運用上獨具匠心,“他擅長使用排比、對偶、連鎖、遞進等各種句式,表情達意,形式新穎,變化靈敏。文章重點分析了排比和對偶兩種句式:?老子?中的排比句數量多,格式齊備,形式靈敏,運用

15、巧妙,“這些排比句的運用,既使闡述的事理主次清楚,條理明晰,層層遞進,詳盡通達;也使文章雄健有力,氣勢磅礴,假設懸河飛瀉,注而不竭;?老子?大量運用對偶句,“這些對偶句以整齊的句式有機地錯置在各章中,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含有深化的哲理,令人啟迪無窮。章文對?老子?用喻進展了詳盡的考察,指出:老子大量地運用明喻、博喻、隱喻來說明事理,并且不拘一格,形式靈敏,風格多變,有其獨到之處,“有時如江河盡瀉,一氣貫穿,有時又像逆流盤旋,頓挫抑揚;有時假設短兵相接,鋒芒畢露,有時又含蓄不露,回味無窮。蔡靖泉從散文藝術的角度對?老子?的語言表達技巧進展了全面研究,認為它的句式往往隨言理抒情的需要而自由組成,“

16、一章之內是三言五言不定、七言八言相雜,較之當時已經形成參過失落風貌的楚辭更加散文化了,“明顯地表現出散文的特征,因為“長短不一的句式交織出如今作品中,其形式便有參差變化之妙,其語氣也有起伏頓挫之感,自然亦可以更加自由而充分地抒情,更加明晰而透徹地說理;?老子?中比喻不僅僅是一般的“舉他物以明之的修辭手法,而是“往往借助豐富的想象以構成鮮明的形象,豐富的想象表現為聯類無窮的思維運動,使比喻具有聯想功能,從而形成了其獨有的抒情色彩。?老子?句式整齊,不僅用排比而且多用韻語以齊其句、密其意,在先秦諸子散文中顯得非常突出。對于?老子?用韻,自宋代起,不少學者通過與?易?、?詩經?、?楚辭?音韻的比擬,進展了深化研究,所及范圍包括韻例、韻部、韻譜等,屬于音韻學的范疇,關涉散文藝術者無多。朱謙之?老子校釋?,每章后有“音韻一目,羅列眾說,間出已見,多有對其藝術效果的抉發(fā),朱氏認為,假設不知其用韻,那么“不但不達五千言鏗鏘之妙,且缺乏以語諸子之文矣。因此,論及?老子?藝術的論著,鮮有不及其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