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肢再植2011-12-4課件_第1頁
斷肢再植2011-12-4課件_第2頁
斷肢再植2011-12-4課件_第3頁
斷肢再植2011-12-4課件_第4頁
斷肢再植2011-12-4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斷肢(指)再植的護理一、定義 斷肢(指)再植是 把完全或不完全斷離的肢體, 在光學放大鏡的注視下, 采取清創(chuàng)、血管吻合、骨骼固定、肌腱和神經修復等一系列外科手術,將肢體重新縫合回原位, 恢復血液循環(huán), 使之成活并恢復一定功能的 高精細手術.二、分類(一)按離斷肢(指)體的程度分1.完全離斷2.不完全離斷(二)按肢(指)體斷離的原因和性質分1.切割性斷離2.碾軋性斷離3.擠壓性斷離4.撕裂傷5.特殊性斷離三、現(xiàn)場急救與 離體肢(指)體的保存(一)現(xiàn)場急救 包括止血、包扎、保存離斷肢(指)體及迅速轉運工作1.現(xiàn)場處理2.運送3.急診室的處理 斷肢的急救:現(xiàn)場急救包括止血、包扎、保存斷肢和迅速轉送。

2、四、斷肢(指)再植術的適應證 (一)斷肢再植的適應證 按目前的技術和條件,斷肢再植應考慮以下四個基本條件1.病人全身情況許可,能接受再植手術2.斷離后的肢體有一定的完整性,血管床無嚴重破壞.3.再植有一定的時限.一般在室溫20度情況下,完全缺血的肢體不能超過六八小時.4.再植后的肢體有恢復一定功能的可能,如果接上去的肢體對功能不利,就不應再植.(三)斷肢(指)再植血管吻合順序及比例順序 斷指缺血時間短,應先吻合一條靜脈,再吻合動脈斷指缺血時間長,應先吻合動脈動靜脈吻合的比例 一般為1:2或1:3。盡可能多的吻合靜脈,以減少術后肢體的腫脹.五、術前護理4、通知手術室、麻醉科做好術前準備。5、嚴密

3、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及尿量,若有異常,配合處理。6、病室準備準備好單間病室,室溫保持在2528攝氏度,備好烤燈。保持無煙環(huán)境,嚴禁病室其他病員、陪護及探視者在病室吸煙。準備防褥瘡氣墊、海綿墊、中單或尿墊及體位墊。六、術后護理 (一)一般護理1.病人絕對臥床休息710天,保持情緒穩(wěn)定,患肢用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并抬高,防止受壓。2.注意保溫, 室溫保持在2528,局部立燈照射710天(防燙傷),避免寒冷刺激,防止血管痙攣.3.實施“三抗”確保手術成功(用藥的護理)抗凝血:常用藥物有低分子右旋糖苷,阿司匹林, 潘生丁抗感染:選用有效抗生素,嚴格執(zhí)行消毒隔離制度,限制探視人員,防止交叉感染.抗痙攣:鎮(zhèn)靜

4、止痛,保溫防寒,嚴禁吸煙,使用解痙藥物。4.密切觀察患肢(指)的血液循環(huán),包括局部皮膚溫度、顏色、腫脹程度、毛細血管返流情況一般要求術后10天內,每1-2小時測量一次并作好記錄,及時準確判斷血管危象的發(fā)生。5.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及時正確的補充血容量。6.密切觀察局部敷料滲血情況。7.做好心理護理,做好基礎護理。滿足病人生活需要 。(二)全身情況的觀察和護理1.生命體征的觀察 術后及時充足的補充血容量,可輸入全血,防止因血容量不足而出現(xiàn)的失血性休克,使收縮壓維持在100mmHg以上.(三)局部情況的觀察1.皮膚溫度(1)正常指標: 再肢(指)體的皮膚溫度應在3335,與健側相比溫差在2以內,

5、手術結束時皮溫一般較低,通常在3小時內恢復。如果皮溫突然下降,相差3度以上時,提示為靜脈栓塞。(2)測量皮溫的注意事項:測量皮溫的部位要固定,先后次序及時間壓力要恒定.(3)干擾因素:立燈照射,室溫低,患肢局部長時間暴露。皮溫儀2.皮膚顏色(1)正常指標:再植肢(指)體的皮膚顏色應紅潤,與健側皮膚顏色一致。(2)觀察部位:觀察皮膚顏色部位要固定。(3)排除干擾因素:室內光線暗、皮膚色素等因素均會影響對皮膚顏色的觀察。(4)皮膚顏色變化規(guī)律:皮膚顏色變淺或蒼白,說明動脈痙攣或栓塞。皮膚出現(xiàn)散在性淤點,大多是靜脈部分栓塞或者是早期栓塞的表現(xiàn)。隨著栓塞程度的加重,散在淤點互相融合成片并擴展到整個組織

6、表面,說明完全性栓塞。(5)血管危象:靜脈痙攣或者栓塞時組織明顯腫脹,皮膚顏色由暗紅紫紫黑。動脈靜脈同時栓塞時兼有二者表現(xiàn):皮膚呈灰暗色,最后變成紫黑色。3.腫脹程度(1)正常指標:一般肢體均有輕微腫脹,用(-)表示。皮膚腫脹,但有皮紋存在用(+)表示。皮膚腫脹明顯皮紋消失用(+)表示。皮膚極度腫脹,皮膚上出現(xiàn)水泡用(+)表示。(2)干擾因素:再植肢(指)的腫脹程度是反映血液循環(huán)是否障礙的觀察指標,很少受外界因素干擾。(3)變化規(guī)律:當血管痙攣或者吻合支栓塞、動脈血液供應不足時,組織干癟;靜脈回流受阻或栓塞時組織腫脹明顯;當動靜脈同時栓塞時,腫脹程度不發(fā)生變化。4.毛細血管返流測定(即返白測定

7、)(1)正常指標:指壓皮膚后,毛細血管迅速充盈,在12秒內恢復。(2)干擾因素:毛細血管返流是很少受外界因素干擾的。對臨床判斷再植肢(指)體有無血液循環(huán)存在最有價值。(3)變化規(guī)律:動脈栓塞時返流消失。靜脈栓塞時返流早期增快,后期消失。但不論動脈或靜脈痙攣,肢(指)體毛細血管返流均不會消失,故毛細血管返流是臨床鑒別栓塞或痙攣的最重要指標。5.血管危象的判斷 血管危象一般發(fā)生在術后72小時內,尤以術后24小時多見。出現(xiàn)血管危象可在短時間內(12小時)密切觀察,應針對原因,積極處理,處理后無效,則早期探查,否則延誤時機,造成失敗。 我們可以通過綜合上述各項觀察指標來判斷動脈和靜脈血管危象。(1)動

8、脈危象:患側肢體皮膚顏色蒼白、灰暗,指腹癟陷,皮膚皺紋加深,肢體抬高時皮膚出現(xiàn)花斑,皮膚溫度下降,脈搏減弱或消失,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指端側方切口不出血或緩慢滲出暗紅色血液。(2)靜脈危象:患肢皮膚顏色暗紫,指腹豐滿、膨脹、張力增加,皮膚皺紋不明顯或消失,肢體抬高皮膚不出現(xiàn)花斑,皮膚溫度下降,脈搏存在,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縮短,指端滲血較多且為紫色。七、護理診斷問題1、焦慮/恐懼:與肢體斷離及手術成功與否有關2、體液不足;與術前失血和術中滲血、失液有關3、組織灌注量的改變:與血管斷離或血管吻合處栓塞有關4、有感染的危險:與開放性損傷和長時間手術有關5、潛在性休克:與毒素吸收再植失敗有關6、腎功衰

9、竭的可能;與大量毒素吸收損傷腎組織、感染發(fā)生敗血癥有關7、軀體移動障礙:與再植肢體功能不全有關8、功能障礙性悲哀;與再植失敗或對于長期功能鍛煉缺乏信心有關。 八、康復鍛煉 1、早期康復措施:術后3周內為軟組織愈合期,康復護理的重點是預防和控制感染為組織愈合創(chuàng)造條件,可行短波、紅外線理療,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腫脹,促進傷口1期愈合。未制動的關節(jié)可做輕微的伸曲活動。2、中期康復措施:術后4-6周開始,為無負荷的功能恢復期,護理的重點是預防關節(jié)僵直和肌肉、肌腱粘連及肌肉萎縮。此期骨折端愈合尚不牢固,應以主動活動為主,練習患肢(指)的屈伸、握拳等動作。被動活動時動作要輕柔,并對部位要妥善保護。3、后期康復措施:術后68周開始,此時骨折已愈合,康復護理重點是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軟化瘢痕,減少粘連,加強運動和感覺訓練。后期康復常用的方法是:(1)理療:局部磁療、超短波理療、紅外線照射。(2)中藥熏洗。(3)體療:有主要活動(包括阻力運動)、被動運動、按摩等。被動活動各關節(jié),以增加關節(jié)活動度。主動活動應從日常生活需要出發(fā)來進行,如練習分指、對指活動,增加肌力或改進手指變形,可采用握力器,分指板和矯形器練習,。(4)作業(yè)聯(lián)系:當神經再生,在植肢體出現(xiàn)較明顯主動活動后,除繼續(xù)理療、主動和被動功能鍛煉外,可進行作業(yè)練習,如捏球、揀玻璃球、旋動健身球、編織毛線、寫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