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_第1頁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_第2頁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8篇】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2022文案篇一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讓學生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并能在詳細情景中,依據(jù)行,列去確定物體的位置,一下(2冊)數(shù)學總復習教案(五)。

2、通過操作活動,培育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復習,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分析、描述的過程,熟悉條形統(tǒng)計圖,能夠依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答復簡潔的問題。

4、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親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條形統(tǒng)計圖數(shù)據(jù)的分析,圖形的拼組和學生空間觀念的培育,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難點:學生空間觀念的培育,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具:實物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位置與圖形

(一)位置的復習

1、師:小朋友誰能介紹一下你在班級中的位置?

(學生介紹教師引導)

師;誰能用“上”“下”“前”“后”“左”“右”幾個字說一句話。

2、練習(投影出示課本第100頁第10題)

師:圖上有幾個小朋友?大家思索2樓媽媽是誰的媽媽?她住在幾門幾層?

師:“我家住在她家左邊”的小女孩是哪一個?她的家應當是幾門幾層?

師:“我家住在你家樓上“的小女孩是哪一個?她指的是誰家的樓上?她的家應當住在哪里?(將課本第100頁第10題補充完整)

3、介紹:(1)說說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誰。

(2)介紹同班同學,說一說“誰在誰的哪面?”

(關鍵讓學生搞清:誰和誰比,以誰為中心這一難點)

4、出示:★○

△¤

你能用“左右”來介紹一下○與△的。位置嗎?(如:△在○的____面;○在△的____面。)

5、嬉戲:聽反話。

(二)復習圖形。

1、書P100題11(投影出示)

師:剛剛我們做了嬉戲,下面我們來數(shù)數(shù)圖形,請大家把書翻到P100,請把11題完成,教學工作打算《一下(2冊)數(shù)學總復習教案(五)》。

學生獨立完成

校對說方法

師:圖中所擺立方體有局部的遮擋,你有什么方法數(shù)出看不見的立方體呢?

2、思索:()個小立方體可以拼成一個立方體。

()個小立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立方體。

二、復習統(tǒng)計圖。

投影出示第101頁圖。

1、讓學生觀看圖形。

觀看統(tǒng)計圖,讓學生將圖上表示各興趣事的格子數(shù)一一數(shù)出來。

2、出示問題:

⑴你怎么知道誰最受同學歡送?

⑵你怎么知道人數(shù)最少?

⑶喜愛看電視比喜愛看書的多幾人?怎樣算出來?

⑷看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爭論并逐一解答。

3、課本第105頁第16題。

⑴用畫“正”的方法統(tǒng)計。

⑵獨立完成統(tǒng)計圖和統(tǒng)計表。

三、穩(wěn)固練習

1、說一說:()在()的()面。

圖:9個不同的圖形放在3×3的格子中

2、()小力()

(1)小紅在小力的右邊,哪個是小紅?

(2)小方要排在小紅的左邊,小方排在哪里?

3、出示各種圖形的組合圖(略)

(1)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

圖形

長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數(shù)量

(2)引導學生畫出統(tǒng)計圖

(3)依據(jù)統(tǒng)計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

4、數(shù)一數(shù)

有()個□有()個△有()個長方形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日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2022新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篇二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94~95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觀看、比擬,初步體會從不同的位置觀看物體所看到的外形可能是不一樣的,并能識別從某個位置觀看到的簡潔物體的外形,能依據(jù)看到的外形正確推斷觀看者的位置。

2、使學生在觀看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體會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親密聯(lián)系,豐富對現(xiàn)實空間及圖形的熟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愛拍照嗎?劉教師拍了兩張學校校門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課件出示校門的照片)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小結:同一個校門,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樣子是不同的。

談話:教師這里還有兩張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嗎?(課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導:認真觀看這兩張照片,你發(fā)覺了什么?

小結:觀看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樣子也不同。

[評析:讓學生觀看自己學校校門和教室的照片,學生有話可說,興趣高漲,充分激活了已有的學問閱歷。]

揭題:今日,我們一起來學習從不同的位置觀看生活中的物體。(板書課題:觀看物體)

二、合作探究

1、指導觀看。

出示并介紹小猴。

示范:下面我們來觀看小猴,請小朋友看教師是怎樣觀看的。(邊說邊示范)我先觀看小猴的前面,像這樣(從前面平視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教師看到的是這里四幅圖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圖片讓學生選擇)

讓每個小組的1號小朋友學著教師的樣子觀看小猴的前面,師生共同評價。

連續(xù)示范:再觀看小猴的左邊,(教師轉到小猴的左邊)這回教師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圖片呢?(一邊看,一邊從四幅圖片中找出相應的圖片)哦,是這一張圖片。(舉起小猴左側面的圖片)

談話:下面請每組的四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觀看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按要求活動,并從四幅圖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教師巡察,留意訂正不標準的觀看姿態(tài)。

反應:請每組1號小朋友舉起你看到的小猴圖片,(學生舉起圖片)說一說,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分別讓每個小組2、3、4號小朋友舉起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并說一說看到的是哪一面。

比擬:(舉起每個組2、4號小朋友選擇的圖片)這兩張圖片,分別是每個組2、4號小朋友看到的,你知道它們分別是哪個小朋友看到的嗎?你是怎樣想的?(看到小猴的右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右面看到的;看到小猴的左半邊臉時,是從小猴的左面看到的)

[評析:教給學生正確的觀看方法,是有效組織觀看活動的前提。讓學生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的圖片,有利于學生初步體會觀看者的位置與所看到的視圖的對應關系。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正確區(qū)分小猴的左側面和右側面,突破了本課的難點,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觀看的位置不同,觀看的結果也不同。]

2、換位觀看。

談話:剛剛每個組的四個小朋友在自己的位置上觀看了小猴,每個小朋友觀看到的小猴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你想看看其他小朋友看到的小猴是什么樣子嗎?請每個小組的小朋友按這樣的挨次(手指順時針方向)換個位置再觀看,并在四張圖片中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圖片。

學生觀看后,組織反應。

連續(xù)換位觀看,使每個學生都分別從四個位置觀看小猴。

提問:通過剛剛在不同的位置上觀看小猴,你發(fā)覺了什么?

[評析:換位觀看,并找到相應的視圖,提高了學生的參加度,有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觀看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關系,從而深刻體會到觀看同一個物體,觀看的位置不同,觀看到的結果也不同。]

3、學會推斷。

談話:小紅、小云、小芳和小玉也為這只小猴拍了照片(出示其次個例題的情境圖),你知道下面這些照片(出示四幅圖片)分別是誰拍的嗎?

學生答復,并闡述理由,教師依據(jù)學生的答復完成連線。(著重讓學生弄清推斷從左側面和右側面看到的視圖的方法。如:當學生說到小云看到的是其次幅小猴圖時,要讓學生說一說是依據(jù)什么推斷的,是怎樣想的)

[評析:引導學生應用已經積存的觀看閱歷,通過想像推斷每一張照片分別是誰拍的,把學生的熟悉水平從“不同位置觀看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上升到“依據(jù)看到的視圖,推斷觀看者的位置”這一層次,加深了學生對觀看者的位置與視圖的對應關系的理解,進展了空間觀念。]

三、活動溝通

1、“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我們已經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個物體,看到的樣子不同。生活中也經常需要從不同的位置觀看同一個物體。瞧,校園里有一輛汽車,(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三個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觀看這輛汽車,你知道右邊的圖分別是誰看到的嗎?

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反應。

2、“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請小組長拿出這樣的茶壺,(出示茶壺)像這樣放在桌上,(放在一個小組的桌上)你能指出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

學生到黑板上分別指出自己看到的視圖。

提問:你能說出你們組其他三個小朋友看到的是哪一幅圖嗎?(著重引導學生依據(jù)壺嘴和壺把的朝向推斷茶壺的左視圖和右視圖)

四、課堂總結

提問: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經受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2、把握5的乘法口訣,提高運用乘法解決問題的力量。

重點:把握并應用5的乘法口訣。

突破方法:通過自主觀看,列舉生活熟識的事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難點:探究并把握5的乘法口訣。

突破方法:通過溝通爭論,讓學生自己感知形成過程。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孩子們,每天上課之前我們都進展口算練習,看到你們表現(xiàn)得那么精彩,教師也想和你們比一比?誰敢和教師進展一下PK。

2、師生競賽

口算:

3+3+3+3+3=9+9+9+9=7+7+7+7+7=8+8+8=

6+6+6+6+6=6+7+8=7+8+9=5+5+5+5=

3、趨勢引出課題:你們知道教師為什么能夠很快說出這些算式的得數(shù)嗎?(學生們滿臉困惑)那是由于我有一個法寶——乘法口訣。乘法口訣是我國的一大創(chuàng)造,中國小朋友比外國小朋友乘法算得快得多,就是由于中國小朋友會用乘法口訣計算乘法。今日我們就學習乘法口訣。(板書課題:乘法口訣)

二、探究新知

問:看,這是我們20xx年在北京召開運動會時的吉利物,福娃,得意吧?現(xiàn)在咱們就和福娃一起來學習新學問。

(一)初步感知:

1、教師:一套福娃是幾個?就是幾個5?用乘法算式怎樣表示?(教師板書)

教師:兩套福娃有多少個?用算式怎么表示?(教師板書)

2×5=105×2=10(教師板書)

教師:三套有多少個福娃呢?四套呢?五套呢?你能自己算一算嗎?(出示福娃圖片及算式,生試算)

2、匯報溝通

教師:誰來讀一讀你的答案?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二)深入理解

1、觀看,這兩個算式都表示有2個5,而他們的結果都是10,可以用一句口訣來表示。二五一十(板書:二五一十)

2、那么1×5=55×1=5口訣怎樣編?(板書:一五得五)

3、教師:那3×5=155×3=15的口訣你會編了嗎?(板書:三五十五)

教師:利用這句口訣可以算出哪些乘法算式?

看看我們剛剛編寫的口訣

4、教師:請你翻開數(shù)學書52頁,快看看福娃下面的每一行點子圖,都有多少個?你是怎么數(shù)的?再看看右邊讓我們填什么?

我們剛剛總結了一局部5的乘法口訣,請你把點子圖右邊的算式和口訣補充完整。

5、匯報溝通:

教師:咱們一起來把五的乘法口訣補充完整。(教師板書: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四五二十這句乘法口訣可以幫我們算出哪些乘法算式?

你怎么算出五五二十五呢?(“五五二十五”這句口訣的推導過程)

6、教師: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5的乘法口訣,你們看5的口訣共有幾句?(5的乘法口訣有5句)。上面的乘法算式,可以用這些口訣來計算。

(三)識記口訣。

提出問題,5的乘法口訣有什么規(guī)律?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五句口訣,一邊讀一邊想,這里面藏了什么小隱秘,怎樣才能很快地把它們記在心里呢?

小組內爭論(指名答復)

生1:口訣的第一個字是一二三四五,從小到大,其次個字都是五。

小結:這樣很有挨次性,我們記口訣就簡單多了。

生2:口訣的其次個字都是五。

師:所以這些都是5的乘法口訣(補充課題)

生3:每一句口訣的得數(shù)都增加5。

認真觀看,你還能發(fā)覺什么?

小結:

口訣中“小數(shù)在前,大數(shù)在后”。

一句口訣可以寫出兩個乘法算式,只有五五二十五就可以寫出一個算式。

5的乘法口訣一句比一句多5。

乘法算式中都有一個乘數(shù)是5,另一個乘數(shù)不同,積就不同;一個乘數(shù)是5,另一個乘數(shù)增加1,積就增加5。

(四)熟記口訣。

師:同學們真能干,發(fā)覺了那么多的隱秘。下面教師給你一分鐘的時間,把這五句口訣記住,行嗎?(行)

(學生自由背,同桌互背)

4、教師:你們用了什么好方法很快就記住了這些口訣?

利用規(guī)律記:5、10、15、20、25;

假如遺忘了四五(),怎么辦?

可以用三五十五加上一個五,15+5就是20;或者用五五二十五減去一個五25-5=20。

三、深化記憶,強化5的乘法口訣

(一)把口訣補充完整

一五()三五()

五五()四五()

二五()

(二)計算并說出口訣

5×3=5×5=

2×5=4×5=

(三)看口訣寫算式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五五二十五

(四)小嬉戲

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能夠記住5的乘法口訣了嗎?

課堂作業(yè)

第53頁練習十第1題、第5題。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學問與力量:經受制作作息時間表的活動,培育學生的時間觀念和遵守作息時間的好習慣。

2、過程與方法:結合生活情景,體會時刻與經過時間兩者之間的區(qū)分和聯(lián)系,會依據(jù)鐘面說出經過的時間。學習有關時間的簡潔計算,進展時間觀念。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進展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學學生珍惜時間,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有規(guī)律的生活習慣。

教學重點:

制作作息時間表,并依據(jù)表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簡潔的時間計算。

教學預備:

教師預備:

學校作息時間表,實物投影

學生預備:

學具鐘,紙片

教學方法:

探討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激趣,引入。

1、談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天起床、上課、放學、休息都有肯定的時間。時間就像生命一樣,我們要疼惜它,科學合理地安排它。

2、投影學校的作息時間表:熟悉這張表嗎?

這是我們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3、組織觀看:你能從表上看出什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集體溝通:把你們看到的給全班同學說一說。

我們可以看出來,學生上學時間是8點20,過了8點20就遲到了。

教師引導談話,引入新課:知道作息時間表的用處嗎?

你想自己編一張作息時間表嗎?(板書課題。)

二、制作時間表,探究簡潔的時間計算。

1、出示白紙片,安排制作任務

以小組為單位,可制作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也可以制作在家里的作息時間表。請小組成員共同商議,爭論,分工合作,并用學具鐘撥一撥。

教師巡察,參加學生的活動。

2、體展現(xiàn)匯報:請每小組選代表把你們制作的作息時間表放在投影儀下,并說說你們組是怎么做的。

3、投影大家選出來的作息時間表,引導學生分析表里的內容:認真看看這張表,教師有幾個問題想考考你們,如:上午10點同學們在干什么?

其次節(jié)課什么時候下課?

第一節(jié)課用了多少時間?……

誰設計的最合理?

4、鼓舞提問:你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完成書上68頁的說一說。)

三、練習穩(wěn)固

1、投影書第69頁練一練第1題

教師讀題,給學生思索和動手查找答案的時間,再請學生答復。

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撥鐘,時針走了2圈,就經過了2個小時。

2、投影第2題

請認真看看兩個鐘面上指針有什么不同?

時針和分針指的地方不同。

這中間經過了多少時間?

1小時30分(90分鐘或1個半小時)

引導學生說一說:昨天這段時間你正在干什么?

3、投影第3題

先組織學生看懂上面三副圖的意思,先估量一下,每幅圖發(fā)生在幾點鐘?

再聯(lián)系圖意認讀鐘面時間,填寫在書上。

最終借助學具鐘撥一撥,算出中間經過的時間。

要求:學生完全理解題意后獨立完成。

(教師巡察,輔導有困難的孩子)

做完的同學在小組內訂正,相互批改,給能干的小伙伴畫上一顆☆。

四、拓展性學習

1、估一估:你上學時,路上大約用了多少時間?

2、實踐活動:請你在上學的時候,記錄一下你動身的時間和到校的時間,再算算路上經過的時間,在小組內溝通,并比擬一下自己估量的準不精確。

五、總結。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2022文案篇五

一、課題:量的計量

1、單名數(shù)、復名數(shù)的復習,并舉例。

請你說說圖里學過的四邊形的名稱、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義。

2、小組共同回憶探討。

二、平面圖形的面積。

談話:回到學校,馬明對手頭的材料仔細討論起來。

提問:你能幫馬明出個辦法,更好地對這些數(shù)據(jù)進展比擬討論嗎?

小結:用統(tǒng)計圖可以把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表示得更加形象詳細。

提問:我們依據(jù)統(tǒng)計表選擇什么樣的統(tǒng)計圖?為什么?

總結:我們是依據(jù)統(tǒng)計圖的特點來選擇統(tǒng)計圖的。現(xiàn)在翻開書p140,再看一看統(tǒng)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三、依據(jù)統(tǒng)計表畫統(tǒng)計圖。

要求:小組長拿出課前教師發(fā)放的`制圖紙,在征求組員意見的根底上合作制圖。每個小組3人,每人完成一種統(tǒng)計圖。

引導評價板演學生的制圖。

四、分析統(tǒng)計圖。

出示爭論題:

1、從折線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產值增長得快?

2、從條形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工作人數(shù)多?哪個廠的技術人員多?

3、從扇形統(tǒng)計圖中可以看出,哪個廠的外銷產品占產品銷售總數(shù)的百分比大?

4、綜合上面的分析,你建議馬明到哪個單位應聘,為什么?

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理解100以內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筆算的算理,把握筆算的方法,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

2.在詳細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體驗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探究活動中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3.運用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計算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獲得勝利體驗,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把握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一樣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預備

課件、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口算大賽

6+30=60+8=

40+3=50+7=

3+90=20+5=

師:同學們表現(xiàn)得真棒,這節(jié)課我們將連續(xù)學習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學問。(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1.課件展現(xiàn)教材第11頁情境圖。

(1)觀看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學生答復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依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在小組內溝通,然后匯報,師選擇性地板書例1的問題。

2.學習例1。

二(1)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教師一共多少人?

(1)學生列出算式:35+2

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學生數(shù)和本班帶隊教師數(shù)合起來”就行,培育學生的語言表達力量。

(2)怎樣計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計數(shù)器分別試一試。

學生獨立嘗試。

組織匯報: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過擺小棒算出來的,先擺3捆和5根,再擺2根,5根和2根合起來是7根,7根與原來的3捆合起來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過在計數(shù)器上撥珠算出來的。

……

師:撥計數(shù)器的過程可以用一種形式展現(xiàn)出來,那就是豎式。

3.學習豎式。

師生拿出計數(shù)器,一邊操作一邊提問:

算35+2時,先在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加2時應在哪一位上撥幾個珠子?

師講解豎式的寫法:先寫第一個加數(shù)35,再在35的下面左側寫上“+”,右側寫2。你們認為“2”應對著35的3還是5呢?(通過計數(shù)器,學生答復這個問題應當不困難)最終在加數(shù)下面畫上一根橫線,表示等號。

師:你認為應當從什么數(shù)位開頭計算?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議一議。

學生說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小結:為了以后計算進位加法的便利,我們在豎式計算時都從個位開頭計算。個位上5+2=7,7應對齊個位,十位上的3要寫在橫線下面,對齊十位。

小組爭論加法豎式計算時,應怎樣對位?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

明確: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一樣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

4.變式訓練。

(1)二(2)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教師一共多少人?

(2)二(3)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教師一共多少人?

三、穩(wěn)固新知

1.第12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先獨立嘗試,再說說是怎樣對位的。

六、教后反思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復習教案2022文案篇七

的任務,因此,要切實做好這一單元的教學。

一、特點分析

總復習是分兩局部安排的,一局部是對學問的整理,另一局部是供練習用的習題。新教材與舊教材在總復習的編排上有以下一樣的特點:

1、復習的內容集中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了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20以內的數(shù),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熟悉圖形,熟悉鐘表,用數(shù)學。并且在編排時留意突出學問間的內在聯(lián)系,把數(shù)的概念、計算和用數(shù)學分別集中起來進展復習,這樣便于學生進展整理和比擬,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學問的熟悉,培育了學生敏捷運用學問解決問題的力量。

2、復習的線索清楚

本單元的復習用醒目的黑體字,以標題的形式,明確指出了復習的五局部內容。這樣以標題作為整理學問的線索,一方面學生依據(jù)這些線索全面再現(xiàn)所學的主要內容,另一方面依據(jù)這些線索將分散的學問綜合起來,提高了學生對學問的理解和把握水平。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在總復習的編排上有以下不同:

1、復習的導向不同

復習的導向關系全局,只有把路引對,才能避開總復習的盲目性。原教材中有一個標題是“應用題”(小華買了一顆紐扣用了6角錢,買了一根針用了3角錢,他買東西用了幾角錢?),它是以文字形式呈現(xiàn)的。新教材將“應用題”改為“用數(shù)學”,選擇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與學生生活聯(lián)系親密的詳細實際問題,作為“用數(shù)學”的問題,是以現(xiàn)實情境圖示的方式呈現(xiàn)的。如121頁12題,通過家長與孩子的對話呈現(xiàn)的,知道了他昨天看了9頁,今日看了8頁,一共看了多少頁?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在用數(shù)學中領悟加減法的含義,更主要的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學習數(shù)學學問是為了解決問題,進一步培育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和自覺性。

2、復習的目標不同

原教材的總復習是穩(wěn)固所學的學問。新教材不僅停留在穩(wěn)固的根底上,而且在學問領域中進展了延長。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復習中:

(1)在“熟悉鐘表”的復習中,引導學生會看接近整時的鐘面。在此復習中,一方面穩(wěn)固所學的學問:熟悉了鐘面,知道整時和半時(如117頁第6題),另一方面,通過練習會看接近整時的鐘面,使學生進一步說出大約是幾時(如120頁第9題,說一說,大約是幾時)。

(2)在“用數(shù)學”的復習中,引導學生挖掘形象圖以外的資源。

通過前九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依據(jù)情境圖中給出的資源(條件),解決一些簡潔的問題。在本單元的復習中,在原有學問的根底上,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挖掘形象圖以外的資源。如117頁第7題,畫面是一個停車場上已經停放了9輛汽車,同時還有幾輛車正開進停車場,但有的汽車沒有畫全。假如只看畫面,很難說出又開來了幾輛汽車,題目通過兩個學生的對話,說明“又開來了6輛”。要解決“現(xiàn)在幾輛車”的問題,只數(shù)出畫面上的汽車是不夠的,必需利用“又開來了6輛車”這個信息,從而培育學生合理利用各種信息解決問題的意識。又如,121頁11題,畫面上畫的是9個小朋友正在雪地上堆雪人,同時又跑來幾個小朋友。假如只看畫面,無法確認又跑來幾個小朋友,于是挖掘形象圖以外的資源,知道“又來了9人”,利用這個信息,從而解決了“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

二、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獲得的學問更加穩(wěn)固,計算力量更加提高,能用所學的數(shù)學學問解決簡潔的實際問題。

(一)學問與技能

1、能嫻熟地把握20以內數(shù)的挨次,序數(shù)含義及數(shù)的組成。

2、能嫻熟地口算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3、能精確地識別常見的四種立體圖形和四種平面圖形。

4、會看整時和半時以及接近整時的鐘面。5.能合理地選擇有用信息解決問題。

6、能把學過的學問進展整理歸納。

(二)過程與方法

1、會選擇有用信息進展簡潔的歸納。

2、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展簡潔的、有條理的思索。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會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三)情感與態(tài)度

1、積極參加數(shù)學活動。

2、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親密聯(lián)系。

3、養(yǎng)成自覺整理學問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理念

本單元教學要充分表達新理念:

(一)數(shù)學學習要聯(lián)系生活

數(shù)學與生活有著親密的聯(lián)系,數(shù)學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再現(xiàn)真實的問題情境,把抽象的復習學問生活化,要轉變問題的呈現(xiàn)方式,把靜態(tài)的復習學問動態(tài)化。

(二)數(shù)學學習要準時反思

反思,簡潔地說就是對過去經受的再熟悉。數(shù)學學習反思包括過去的學習內容、學習過程和學習心理行為方式。對學生主體而言,學習是一種經受,只有當經受提升為閱歷時,學習才具備了真正的價值和意義。經過反思后,我們就能從經受中提煉出閱歷來。可見,反思本身就是一種制造性地學習。因此,復習時要通過回憶,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三)數(shù)學學習要主動建構

當代認知心理學家布魯納強調,課程應側重于“學科的構造”。他指出:無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理解該學科的根本構造。重視教授和學習學科的根本構造,布魯納認為有四個目的:第一,有利于對數(shù)學學問的理解,“懂得根本原理可以使學科更加理解”;其次,有助于對數(shù)學學問的記憶,“獲得的學問假如沒有完善的構造把它聯(lián)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遺忘的學問”;第三,有利于對數(shù)學學問的遷移。他認為,“領悟根本原理的觀念,看來是通向適當?shù)挠柧氝w移的大道”;第四,能夠縮小高級學問和初級學問間的差距。數(shù)學學問本身是有構造的,數(shù)學根本概念、根本原理(規(guī)律)都根據(jù)肯定的內在聯(lián)系方式聯(lián)系著,客觀上存在著肯定的構造,這是教材的學問構造。這個構造是系統(tǒng)的,有條理的。

認知構造是指個體已經形成的應付與處理學習情境或問題情境的內在學問系統(tǒng)。認知構造包括兩方面:一是信息閱歷系統(tǒng),也就是學問構造,它是獲得新學問的根底;二是心智操作系統(tǒng),也就是已有的智力活動方式或認知操作方式,它是獲得新學問的操作根底。學生在復習數(shù)學學問之前,數(shù)學學問內容及智力活動方式在學生頭腦中根據(jù)肯定關系或聯(lián)系形成一個嚴密的系統(tǒng),這就是學生該學科的認知構造,這時候的認知構造是零散的,復習教學就是要完善學生頭腦中的這一認知構造。

要優(yōu)化學生頭腦中的認知構造,必需引導學生自主活動,對學問進展主動建構。在這個過程中,整理的方法不是由教師直接傳授給學生,整理的結果也不是由教師直接告知給學生,這個建構過程他人是不能代替的,必需通過學生的自主活動,主動地加以建構才能獲得。因此,教師在復習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主動參加數(shù)學學問的整理過程,主動經受數(shù)學學問的應用過程,養(yǎng)成自覺整理學問的良好習慣。

(四)要關注學生的進展。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課程的根本動身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進展。它不僅要考慮數(shù)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閱歷動身,讓學生親身經受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shù)學模型并進展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shù)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力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進展。

1、關注學生進展的全面性。

傳統(tǒng)的課程,過于關注學問和技能,而學習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其他價值成為附屬,可有可無。這樣教學,雖然強化了學問,但忽視了學生的全面進展?!陡捉逃n程改革綱要》指出:轉變課程過于注意根底學問和根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它鮮亮地提出了三位一體的課程功能,即學問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表達了新課程的價值追求。強調既要獵取根本的數(shù)學學問和技能,又要關注學生的思維力量、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進展。因此,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要留意三維目標的全面,在復習教學的過程中,要留意三維目標的整合。

2、關注學生進展的差異性。

人是有差異的,學生的進展也是有差異的,我們必需熟悉和成認這種差異。從生命意義上講,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有自己的認知方式,有自己的選擇力量,有自己的人格特征。我們也不是復印機,啟動按鈕,即可消失數(shù)張一模一樣的內容。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進展,這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因此,教師在復習教學中,要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方法整理學問。由于分類的標準不同,分類整理的結果也不一樣,不能千篇一律?;蛟S整理的結果在教師的眼中有優(yōu)劣之分,但在孩子的整理過程中并沒有好壞之分。只要有理有據(jù),教師都要予以確定。

3、關注學生的可持續(xù)進展。

關注學生的可持續(xù)進展,是在原有根底上一種可持續(xù)進展,無終點。為了自身的進展,人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健全自我人格,不斷地開發(fā)自我潛能,以適應社會的變化。這便需要有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進展的力量。因此,必需立足于學生的可持續(xù)進展,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領悟復習的方法。

四、教學策略

復習課難上,這是全部數(shù)學教師的共識,如何上好復習課,這也是全部數(shù)學教師的盲點。對于教師來說,復習的內容多,復習的時間短,不知從何下手。對于學生來說,復習的內容已學過,聽不聽無所謂。我們常常聽到學生埋怨:“復習課真沒勁兒,都是過去講過的”,“老做題,我都做糊涂了”。學生的上述反映說明白復習課存在的兩大誤區(qū):一是復習的內容是“老調重彈”,把復習課看成了補課,二是復習的方法是“題海戰(zhàn)術”,把復習課上成了習題課。那么,如何上好復習課呢?

(一)回憶,引導學生自我反思

回憶,是上復習課不行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學生將學過的學問不斷提取而再現(xiàn)的過程,“憶”是獨立完成的過程,“憶”是一個有序的過程。通過回憶,激活了學生頭腦中的學問。

1、借助名目進展全冊學問的回憶。

名目是教材的組成局部,能幫忙學生有條理地整理學習內容,提綱挈領地把握學問要點。本冊教材貼近學生的生活,設計了新奇的名目。因此,可借助名目引導學生自主地復習。如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你都學習了哪些數(shù)學學問?學生借助名目可知所學九個單元的內容:(1)數(shù)一數(shù)(2)比一比(3)1-5的熟悉和加減法(4)熟悉物體和圖形(5)分類(6)6-10的熟悉和加減法(7)11-20各數(shù)的熟悉(8)熟悉鐘表(9)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借助課題進展單元學問的回憶。

看名目所列的課題,回憶課題里面的學問內容。如看名目第三單元的課題是:1-5的熟悉和加減法??芍?,這個單元包括1-5數(shù)的概念和計算兩局部??葱≌n題是:比大小、第幾、幾和幾。可知,數(shù)的概念復習的重點包括數(shù)的挨次、序數(shù)的含義和數(shù)的組成。

(二)梳理,引導學生主動建構

從學生進展的角度來說,獲得整理學問、建構學問網(wǎng)絡的力量,形成建構的意義是至關重要的。這種力量和意識是在經受自主整理、主動建構的過程中獲得的。

1、自主梳理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頭腦中已儲存了大量的學問,但有些學問無條理性,積累得越多,越不利于問題的解決,應用時無法提取。當學生頭腦中的學問以一種層次網(wǎng)絡的方式進展排列時,就很簡單提取出來。因此,要引導學生將平日所學的零散的學問梳理為系統(tǒng)的學問,以便形成一個完整的學問網(wǎng)。

梳理,是復習課的重點,就是將學問點按肯定標準分類。梳理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將一樣的學問點聯(lián)系起來,二是把不同的學問點分開來,使學問條理化、系統(tǒng)化。其思索的方法主要是“分類“,分類是兒童學習數(shù)學時使用的重要方法,即依據(jù)肯定的標準將學問分化。因此,要引導學生把所學的學問進展分類整理。學生自己找出分類的標準,按自己的理解方式進展重新組合,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示出來。

如在全冊教材的復習中,可以引導學生思索:這些學習內容可以怎樣進展分類?有的同學分為五類:1.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2.1-5的熟悉和加減法、6-10的熟悉和加減法3.11-20各數(shù)的熟悉、20以內的進位加法4.熟悉物體和圖形、熟悉鐘表5.分類;有的同學分為四類:1.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2.、1-5的熟悉和加減法、6-10的熟悉和加減法、11-20各數(shù)的熟悉、20以內的進位加法3.熟悉物體和圖形、熟悉鐘表4.分類。有的同學不知如何分類,可以引導學生看總復習進展分類,使學生自己感悟到復習數(shù)學學問的方法。

又如在“熟悉圖形”單元復習中,可以引導學生思索:這些圖形怎樣分類?學生整理學問的標準和方法不盡一樣,有的同學可能按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分類整理,有的同學可能按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聯(lián)系(正方體的面、長方體的面、圓柱的兩個平面各是什么外形的)分類整理。這樣,抓準學問的連接點,剖析學問的分化點,求同存異,將學問條理化,系統(tǒng)化。

2、主動建構。

梳理之后,如何將教材的學問構造轉化為學生的認知構造,需要經受主動建構的過程。

⑴捕獲聯(lián)系,畫圖建構

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圖形學具進展整理,有的同學整理成如下的網(wǎng)絡構造。這一構造能清晰地反映哪些是立體圖形,哪些是平面圖形,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幫忙學生形成良好的學問構造。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

有的同學整理成樹狀構造。這種構造能清楚地反映學問內容,幫忙學生理解圖形,形成良好的認知構造。從圖形這一棵樹上“生長”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兩個“大枝權”,然后從立體圖形這一“枝權”上生長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四個小“枝權”,從平面圖形這一“枝權”上長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四個小“枝權”,形象清楚,不易遺忘。

⑵相互比擬,列表建構

有的同學列表進展比擬,使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

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這樣,學生親自理一理,試著串一串,在“做”中形成了良好的認知構造,提高了學生整理學問、建構學問的力量。

(三)應用,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把握所學的學問、構建認知構造是復習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應用。通過應用,能幫忙學生形成對學問更深層次的理解,提高學生敏捷運用學問解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