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四川省資陽市天馬中學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四川省資陽市天馬中學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四川省資陽市天馬中學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四川省資陽市天馬中學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四川省資陽市天馬中學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四川省資陽市天馬中學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宋太祖“首定商稅則例”,建立了上自三司,下至州縣的征收體系,“自后累朝守為家法”;宋人更是將侵奪鹽、茶商人利益的行為與違背祖宗家法相比擬,稱“非獨妨害客人興販,顯是有違祖宗成法”。這些政策和認識A.遏制了官僚集團的腐敗

B.造成了政府財政收入的減少C.導致了經濟思想趨于保守

D.促進了宋代商品經濟發(fā)展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古代商業(yè)的發(fā)展。根據材料“將侵奪鹽、茶商人利益的行為與違背祖宗家法相比擬”可知,宋朝保護鹽、茶商人利益,這有利于促進宋代商品經濟發(fā)展,故D項正確;A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該政策和認識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故B項錯誤;保護商人利益,體現了經濟思想順應歷史發(fā)展潮流,更加開放,故C項錯誤。2.羅馬共和國早期,當羅馬遭受外族進攻時,平民曾多次將自己組織的隊伍撤離羅馬,拒絕作戰(zhàn)。迫使貴族在政治上做出讓步,《十二銅表法》的制定就是這種斗爭的成果之一??梢姰敃rA.貴族逐步喪失制定法律的主導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爭取自身權益C.貴族讓步在法制發(fā)展中起決定作用D.平面與貴族的政治訴求日趨一致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閱讀信息和根據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所學可知,《十二銅表法》雖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但是仍以保護貴族的利益為主,貴族依舊保持著制定法律的主導地位,排除A;“平民曾多次將自己組織的隊伍撤離羅馬,拒絕作戰(zhàn),迫使貴族在政治上做出讓步”表明平民采取有效方式爭取自身權益,B符合題意;材料內容表明法律制定的關鍵是平民與貴族斗爭的結果,所以排除C;D項在材料中未體現,也不符合常理。考點: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羅馬人的法律·十二銅表法的作用3.一位美國學者指出,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美國只是“給予聯軍以道義上的支持和合作”,卻在戰(zhàn)后獲得了很多權益。其中一項權益是A.獲得軍費賠償

B.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C.在華開設工廠

D.進駐北京使館區(qū)(界)參考答案:B4.“陛下”本指宮殿的臺階,又特指皇帝座前的臺階?;实叟R朝時,“陛”的兩側要有近臣執(zhí)兵刃站列,以防不測和顯示威風。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對皇帝說話,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衛(wèi)者轉達。“陛下”稱為的由來從本質上反映了(

)A.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

B.皇帝安全是國家的政治大事C.專制皇權的不容逾越

D.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參考答案:C5.清代學者趙翼曾評價說:“前代舉孝廉即為入仕之途,唐、宋惟重進士一科。唐宋所謂舉人者,不過由此可應進士試耳,其時士之試于禮部者,在內由京兆府考試錄送……蓋唐宋舉人謂之舉進士?!边@說明唐宋時期A.政府重視考核士子的才能B.亟須進一步完善科舉制C.考試成為選官的唯一途徑D.缺乏對官員品行的考察參考答案:A【詳解】根據“唐宋所謂舉人者,不過由此可應進士試耳,其時士之試于禮部者,在內由京兆府考試錄送”可知,唐宋所謂的舉人仍然是需要考試的,說明唐宋時期政府重視考核士子的才能,故A正確;材料反映舉進士仍需經過考試,無法體現科舉制的弊端,不能說明亟須進一步完善科舉制,排除B;C項中“選官的唯一途徑”表述太絕對,錯誤;舉進士是被推薦的人才,“缺乏對官員品行的考察”錯誤,排除D。6.在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只發(fā)生在單個國家,到了19世紀后半期,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時有發(fā)生,這主要是因為:A.資本主義經濟固有矛盾的發(fā)展

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C.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確立

D.列強之間國際貿易沖突加劇參考答案:C7.《馬關條約》第六款約定:“清、日兩國所有約章,因此次失和,自屬廢絕?!鋬蓢掠喖s章,應以清國與泰西各國現行約章為本?!睂υ摋l款理解恰當的是日本A.主宰中國的局面基本形成

B.迫使中國承認中日兩國的平等地位C.取代中國確立東亞領導地位

D.同等享有其他列強在中國的特權參考答案:D8.二十世紀中期,人們模仿、再現生活的手法更加豐富多樣。藝術不再為少數人所獨享,它們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下列促成這種變化的主要媒介是A.電視和電影 B.鐵路與飛機 C.報紙和廣播 D.網絡與漫畫參考答案:A9.“19世紀下半葉是近代科學的鼎盛期,技術進步開始真正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代科學革命的種子在這一世紀獲得了豐收,技術取得了輝煌勝利?!边@時期的“技術進步”A.主要源于技術工人經驗積累B.使蒸汽機成為產業(yè)革命原動力C.促使現代工廠制度開始建立D.使資本主義由此確立全球優(yōu)勢參考答案:D【詳解】根據“19世紀下半葉”,結合所學,這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確立了資本主義對整個世界的統(tǒng)治,故D正確;ABC屬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特點,時間不符合“19世紀下半葉”,排除?!军c睛】解答本體的關鍵信息是“19世紀下半葉”,結合所學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知識分析解答。10.1873年,法國某報紙刊登的一封讀者來信說:“我們是工業(yè)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歡共和政體。但是,如果‘聯合派’(屬于君主派)獲得勝利,那些現在還留在我們方面的大部分人將投入極端共和派的懷抱去了。”這反映出當時在法國A.共和派已獲得政治上的絕對優(yōu)勢

B.政治局面錯綜復雜C.“聯合派”能帶來社會安定

D.無產階級建立了共和政體參考答案:B11.“英國棉制品在英國本土直接與印度棉制品進行了競爭,完全擊敗了其印度對手。英國人還把其產品輸出到地中海。1820年到1860年間,英國棉紡織品在世界其余地區(qū)的銷售量持續(xù)上升。其棉紡廠使用的原棉數量由1760年的200萬磅,劇增到1850年的不下3.66億磅!”材料中英國棉制品數量急劇增長主要得益于A.棉紡織領域機器發(fā)明的使用 B.英國已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權C.交通運輸革新拓寬產品銷路 D.英國紡織工廠工人數量增加參考答案: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英國工業(yè)革命的影響。材料反映了英國棉制品在英國本土完全擊敗了輸入的印度棉制品,之后在19世紀上半期英國棉制品輸出到地中海及世界其他地區(qū)且銷售數量持續(xù)上升,同時英國使用世界各地的原棉量也出現了急劇增加。材料中英國棉制品數量急劇增長主要得益于英國工業(yè)革命的開展,棉紡織領域機器的發(fā)明,故選A。18世紀中期英國取得了世界殖民霸權,為英國工業(yè)革命進行提供前提而非其原因,故B項錯誤;交通運輸革新為其提供條件,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項錯誤;D項所述不符合題意要求,故排除。12.胡適說:“吾意以為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韓非,皆憂世之亂耳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學皆應時而生。”胡適對于社會變化與思想界狀況之間關系的分析是()A.正確的

B.根本錯誤的

C.片面的

D.表面的參考答案:A百家思想。胡適認為先秦諸子百家思想都是以社會的需要而產生,體現的是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的理論,是正確的。故選A。13.錢穆先生在評價朱熹時說:“在中國歷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兩人皆在中國學術思想史及中國文化史上,發(fā)出莫大聲光,留下莫大影響。’’下列屬于朱熹主張的有①“格物致知”

②“心即理也”

③“正君心”

④“立綱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程朱理學。朱熹發(fā)揚《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成為后世學者畢生的追求。①③④符合主張,“心即理也”屬于心學王陽明的思想,不符合題意,②錯誤,故C項正確。14.歷史學家翦伯贊認為:“張騫在公元前127年發(fā)現西域,其對于當時中國人的刺激,就像后來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美洲對歐洲人的刺激是一樣的。”這一觀點說明A.當時中國處在封建社會鼎盛時期,商品經濟高度發(fā)達B.歐洲和中亞各國普遍希望與中國廣泛交流C.開拓了當時中國人的視野,加強了人們對外部世界的關注D.張騫通西域刺激了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的活動參考答案:C15.這是一段學生編寫的劇本:阿牛是一個北宋的杭州農民,一向日作夜息。但這兩天他想放松一下,于是他跟地主結算了工錢,跑到街上閑逛。街上錯落著很多店鋪和會館,有賣玉米糕點的食品店,有賣印刷書籍的書店,還有賣布料和瓷器的雜貨鋪,瓦肆里還有人在咿咿呀呀的唱著京劇。阿牛想:“快過年了,得給妻兒買塊像樣的布料做衣服?!彼哌M雜貨鋪,買了兩塊棉布,順便買了一個小巧的粉彩牛型瓷器犒賞自己。這段劇本中存在的錯誤有A.3處

B.4處

C.5處

D.6處參考答案:B北宋手工業(yè)的發(fā)展。本題考查調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玉米是原產于美洲的農產品,明朝中后期傳入我國,因此“賣玉米糕點的食品店”不符合史實;棉布是元朝出現的,因此“買了兩塊棉布”不符合史實;京劇是清朝出現的;粉彩瓷器是清朝出現的,因此“買了一個小巧的粉彩牛型瓷器犒賞自己”不符合史實,因此題干材料中共有四處錯誤,故B項正確。16.公元183年,雅典商人普拉希特斯在埃及的亞歷山大城與當地的皮匠西努耶發(fā)生了經濟糾紛,上訴至法庭。法官對他們兩人的裁決將根據

A.羅馬萬民法

B.埃及習慣法

C.雅典自然法

D.羅馬公民法參考答案:A17.唐朝時大理寺是全國最高審判機關,但關乎死刑判決等重大問題時需由御史中丞(中央監(jiān)察機關負責人)與刑部侍郎、大理寺卿一起,組成“三司推事”,類似近代的特別法庭,并把會審的結果,最后報皇帝審批。這說明唐朝(

)A.司法與監(jiān)察有機結合

B.大理寺權力己經旁落C.監(jiān)察機構喪失獨立性

D.司法制度已經近代化參考答案:18.在《紅樓夢》第九十回中,賈母說:“自然先給寶玉娶了親,然后給林丫頭說人家。再沒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边@反映出賈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傳統(tǒng)的家庭等級觀念C.具有濃厚的宗法觀念

D.遵循長幼有序的婚姻禮俗參考答案:C宗法制。材料中“再沒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說明了賈母在處理事情時依據的標準是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以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作為繼承財產和權利的核心依據是宗法制的最突出特征,答案選C,AB兩項材料中不能直接體現,D項說法正確,但僅僅是問題的現象而非本質。19.20世紀60年代,中國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以上的科技成果指的是()A.火箭、航天飛機 B.原子彈、人造衛(wèi)星C.原子彈、導彈 D.氫彈、航天飛機參考答案:考點:HC:中國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成就.分析:本題考查中國科學技術成就.考查20世紀60年代取得的科學技術成就.考查學生抓住關鍵信息、調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依據題干“20世紀60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結合所學可知,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成功試驗導彈核武器,加強了中國的國防力量,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故C項正確.火箭是在1964年;航天飛機是在新時期,原子彈是在1964年;人造衛(wèi)星是在1970年,導彈是在1966年,故ABD三項錯誤.故選C.20.張履祥《補農書·總論》中說:“吾里田地,上農夫一人止能治田十畝,故田多者輒佃人種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貧者賃田以耕,亦其勢也?!贝爽F象主要反映了A.奴隸與奴隸主之間的關系

B.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出現C.租佃關系進一步發(fā)展

D.農民的人身依附關系增強參考答案:C21.下表為1820~1913年主要工業(yè)國家在世界工業(yè)中的比重表(%),對此表解讀正確的是

英國法國德國美國1820年5015—20——101870年321013231896-1900年20717301913年1461936A.科技水平是影響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B.獨立戰(zhàn)爭促進了美國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C.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德國開始發(fā)展工業(yè)D.法國的工業(yè)發(fā)展始終呈現為倒退狀態(tài)參考答案:A【詳解】根據1820~1913年主要工業(yè)國家在世界工業(yè)中的比重表(%)可知,法國在世界工業(yè)中的比重不斷下降,不能說明倒退狀態(tài),實際上就法國工業(yè)本身而言,1913年與1820年比較應是不斷發(fā)展的,D排除;兩次工業(yè)革命促進了美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B排除;C項表述“開始”不符合史實和題意,排除;美德兩國后來居上和英法兩國在1913年的相對落后都跟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有關,前兩者都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中心,后兩者對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態(tài)度相對消極,科技發(fā)明較少,A正確。22.人口遷徙有利于世界聯系加強。閱讀下表,對該材料的解釋正確的是()表:歐洲移民表目的地時間范圍人數美國1821~19323420萬亞洲俄國地區(qū)1800~19391200萬阿根廷1856~1932640萬加拿大1821~1932520萬①美國是歐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②移民潮加速了歐洲文明向外傳播③交通方式的進步推動了歐洲向外移民④世界性經濟危機是歐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B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以看出歐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是美國,故①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移民潮加速了歐洲文明向外傳播,交通方式的進步為歐洲向外移民提供了條件,故②③正確;歐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應該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導致的,故④錯誤,選擇B項符合題意。23.“作為具體的政治歷史事件的‘五四愛國運動’最足以構成新文化運動前、后期的分水嶺,因為從這一事件開始,新文化運動事實上從比較廣義的文化運動的范圍中發(fā)生某種突破……”。下列現象可作為這種“突破”表現的是A.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深入人心B.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受到挑戰(zhàn)C.新文化運動的陣營日益鞏固D.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思潮的主流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愛國運動’之后新文化運動以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所以作為這種“突破”表現的就是馬克思主義成為新思潮的主流,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深入人心不是“突破”表現,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選項B和材料題意無關,不符合題意,排除;新文化運動的陣營不是日益鞏固而是日益分化,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键c: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的傳播24.1964—1980年,中國中西部地區(qū)城鎮(zhèn)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新建城市4個,擴建了70余個新興工業(yè)城市,重工業(yè)成為這些城市的特色。這一時期中國的城市化A.制約了城市體系的均衡發(fā)展B.奠定了工業(yè)化的初步基礎C.受到了中國外交環(huán)境的影響D.推動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參考答案:C25.1922~1923年中國社會婚姻狀況調查表,影響表中自主訂婚狀況出現的主要因素是

A.傳統(tǒng)婚姻退出歷史舞臺B.新文化運動的思想洗禮C.國民大革命運動的興起D.南京國民政府大力推動參考答案:B此題是表格分析題,解題的關鍵是分析表格數據的變化特點。從表格看出自主訂婚的人數逐步增加,結合時間“1922~1923”。選項A從材料中無法體現且表述錯誤,排除A;國民大革命運動的時間“1924~1927年”,排除;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故答案為B。26.巴黎公社曾公布:取消市場經濟自由交換的原則,禁止企業(yè)克扣工人工資;沒收逃亡富人的住宅,供無家可歸的工人居住,對貧困勞動者實行社會救濟。這些措施有利于A.打碎舊的國家機器 B.建立社會主義計劃經濟C.維護勞動者的利益 D.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參考答案:C本題主要考查巴黎公社。根據材料中采取的措施不能看出從根本上打碎舊的國家機器,故A項錯誤。措施中未體現“計劃經濟”,故B項錯誤。禁止克扣工資、給工人房屋、社會救濟等都有利于維護勞動者利益,故C項正確。巴黎公社是一個城市政權,其措施只是針對一個城市,不能看作建立國家,故D項錯誤。27.1973年,毛澤東會見美國基辛格博士時說:“我們兩家出于需要,所以就這樣(把兩只手握在一起),HAND﹣IN﹣HAND'’,“要搞一條橫線,就是緯度,美國、日本、中國、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歐洲”。基辛格表示贊同。由此可知,此次會談中美兩國()A.關系開始走向正?;?B.促使世界政治格局改變C.結成牢固的政治聯盟 D.達成了遏制蘇聯的共識參考答案:考點:FP:中美關系正?;治觯罕绢}考查中美關系正?;?,中美關系正?;侵?0世紀70年代中美兩國關系由對立和敵對逐步變?yōu)榻佑|和交流.解答:材料中“我們兩家出于需要”“一條橫線”實際上是中國與美國聯合抗蘇的國際統(tǒng)一戰(zhàn)線,基辛格對毛澤東所說的話表示認同,說明中美兩國在抗衡蘇聯威脅方面加強了合作,故D正確;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故A錯誤;材料現象并未改變當時的兩極格局,故B錯誤;C項中“政治聯盟”材料未體現,排除.故選D.28.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下,該政策能引起百姓就業(yè)、私人收入和消費支出的一輪又一輪的增加,從而導致國民收入的成倍增加……也必然會出現高通脹……。與“該政策”體現的思想不一致的是 A.艾森豪威爾政府的“保持財政預算平衡”B.奧巴馬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C.里根政府控制貨幣發(fā)行量D.羅斯福新政參考答案:C29.“西周時期,實行了壟作法;西漢時實行代田法,還采用輪作倒茬和間作套種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區(qū)形成稻麥輪作的一年兩熟制和一年三熟制?!边@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農業(yè)

A.精耕細作的生產模式

B.男耕女織的經營方式

C.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

D.農業(yè)技術的變革創(chuàng)新參考答案:A30.有人用希臘雅典的情況來套用中國殷周時期的政治,把周代的“國”解釋為中國古代的城邦。殷周時期的“國”與雅典的“城邦”相同點是A.小國寡民、獨立自主

B.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C.都實行直接民主政治D.二者均屬于大河文明參考答案:A3A1古代東西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雅典“城邦”古代東西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分封制B

解析:古希臘城邦始終是獨立的政治單位,沒有那一個城邦擁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絕對實力,而中國各諸侯國則在兼并戰(zhàn)爭后逐步走向統(tǒng)一。這也是農業(yè)文明和商業(yè)文明在政治上的不同表現。希臘城邦普遍實現共和政體,王權勢微,有的甚至建立比較發(fā)達的民主政體,如雅典。而中國各諸侯國王權則日益強大,最終建立了高度的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但兩者都出現在奴隸社會,都是建立在奴隸制的基礎上。故選:B【思路點撥】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對商周時期的諸侯國和雅典時期的“城邦”的異同點進行正確分析理解。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蘇聯出現了一場住房危機。面對危機的加深,1928年蘇聯最高蘇維埃出臺了《住房建設法案》,明確提及“有必要鼓勵私人投資國有住房建設”,激起了私人投資國有住房建設的熱情。前三個“五年計劃”期間,私人投資的住房建設占總數的22.5%。國家除了為民眾分配住房外,還提供了房屋租賃,在一定范圍內實行免費租賃房屋,或者是低房租政策。此外,蘇聯政府還對原有房屋進行了維修或加固,費用由政府承擔,并要求住戶至少居住三年時間。政府希望通過這些措施,減少人員流動,緩解城市住房緊張局面。但是國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設計劃,一直都無法按計劃完成。——摘自沈曉龍《20世紀初至20世紀70年代蘇聯戰(zhàn)市居民住房問題研究》材料二羅斯福斯政時期推行的住唐政策,是美國克服經濟危機、解決社會中相對貧困問題、緩解社會矛盾的一項重要對策,同時也是社會福利的重要組成部分。表:20世紀30年代美國的住房政策(部分)——摘編自黃安年《美國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美、蘇兩國出現住房危機的背景,并概括兩國解決住房問題的共同之處。(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蘇兩國住房政策實施效果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

參考答案:(1)背景:根據“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蘇聯出現了一場住房危機”,聯系所學蘇聯工業(yè)化的影響,得出蘇聯工業(yè)化和城市化進程過快,城鎮(zhèn)人口急劇增加。根據“羅斯福新政時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國克服經濟危機、解決社會中相對貧困問題、緩解社會矛盾的一項重要對策”分析得出美國爆發(fā)了嚴重的經濟危機;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靈,破產和失業(yè)問題嚴重。共同:可從國家高度重視、立法保障、采取多種渠道和主要面向普通民眾等方面分析回答。(2)差異:根據“國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設計劃,一直都無法按計劃完成”得出蘇聯一直無法完成住房建設計劃;美國采取政府提供貸款和建設資金等方法使得住房問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原因:蘇聯:可根據經濟水平相對落后,解決住房問題是為發(fā)展工業(yè)化服務,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采用計劃經濟體制,缺乏可持續(xù)性等角度分析總結。美國:可從經濟基礎雄厚、將解決住房問題與建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相結合、采用市場經濟體制,運用信貸等手段,具有可持續(xù)性等方面總結回答。32.現代化理論的研究核心是傳統(tǒng)農業(yè)社會向現代工業(yè)社會的轉變,其中包括經濟、社會、政治、思想意識或文化的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8﹣19世紀,一些歐洲的社會學家以西方工業(yè)社會為對象,研究從傳統(tǒng)社會到現代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0世紀80年代,現代化理論從美國引進中國,不少學者開始將現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運用到社會科學研究中。﹣﹣據《傳統(tǒng)與變遷﹣﹣國外現代化及中國現代化問題研究》等材料二

假如沒有孫中山、同盟會和辛亥革命的功績,中國將很難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打江山坐江山的歷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盡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無比艱難,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為鑒,任何人想再帝制自為,再讓已經被廢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宮,再復辟形形色色的專制制度、專制意識,都注定逃不過人民的唾棄,都注定會失敗。﹣﹣梁峰《從現代化看辛亥革命》材料三

資本主義現代化暴露出許多問題,社會主義則是對資本主義的否定。十月革命開辟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fā)展道路,而其自身的發(fā)展,卻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錢乘旦《世界近代現代史的主線是現代化》(1)據材料一,概述18﹣19世紀西歐經濟、政治發(fā)展的主要情況。為什么現代化理論能夠在20世紀80年代被引進中國?(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現代化理論的角度說明辛亥革命的成果。(3)據材料三及所學知識,試舉兩例說明十月革命后蘇聯社會主義現代化也“不是一帆風順”的。(4)根據以上信息,運用這種理論進行歷史研究時要注意什么?參考答案:考點:中西方工業(yè)化比較;辛亥革命;蘇聯模式的探索過程.分析:(1)解答的關鍵是從“18﹣19世紀西歐經濟、政治”切入,結合工業(yè)革命,和代議制的建立進行思考;(2)解答的關鍵是從“現代化理論的角度”切入,結合辛亥革命的功績進行思考;(3)解答的關鍵是從“不是一帆風順”切入,結合蘇聯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建設進行思考.(4)解答的關鍵是從“運用這種理論進行歷史研究時要注意”切入,結合中國的國情進行思考.解答:(1)第一問主要考查歸納概括的能力.結合教材可知18﹣19世紀西歐經濟、政治發(fā)展的主要情況.第二問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首先抓住時間20世紀80年代.結合當時中國的情況分析原因即可;(2)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首先明確現代化理論的角度是指所謂現代化,主要指從傳統(tǒng)的農業(yè)社會向現代工業(yè)社會的大轉變;其核心是經濟上的工業(yè)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結合辛亥革命的功績作答即可;(3)主要考查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較簡單,熟悉教材內容即可.如:國內戰(zhàn)爭時期,俄國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引起農民的不滿,轉而實行新經濟政策;20世紀30年代建立斯大林體制,但逐漸僵化;二戰(zhàn)后,斯大林體制的弊端逐步暴露,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相繼失敗,蘇聯最終解體.只舉兩例即可;(4)主要考查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是一道開放型試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經濟:兩次工業(yè)革命,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fā)展,實現工業(yè)化.政治:近代民主政治確立并逐漸完善.

引進中國的原因: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改革開放,開始探索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道路.(2)成果: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迎來短暫春天;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改稱謂、廢跪拜、倡女權等社會習俗的變革之風初開.(3)曲折舉例:國內戰(zhàn)爭時期,俄國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引起農民的不滿,轉而實行新經濟政策;20世紀30年代建立斯大林體制,但逐漸僵化;二戰(zhàn)后,斯大林體制的弊端逐步暴露,赫魯曉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爾巴喬夫改革相繼失敗,蘇聯最終解體.(4)需要注意理論必須要與中國的國情相結合,從實際出發(fā),不能照搬別國模式.33.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從189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在美國歷史上被稱為“改革時代”。這場進步主義改革涉及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等方面,目的在于消除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所引起的種種社會弊端,重建社會價值體系和經濟秩序。其動力來自南北戰(zhàn)爭后逐步興起的進步主義思想以及這個時期波瀾壯闊的民粹主義和工人運動。如果說民粹主義和工人運動是來自美國社會下層的話,那么進步主義思想和改革則是來自美國的上層,而且以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為主?!@場進步運動同時在聯邦、州和市三級展開,從政治上的爭取婦女選舉權、市政改革到經濟領域的反托拉斯運動,從救濟窮人和改善工人待遇的社會正義運動到自然資源保護,囊括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進步主義改革把關國的社會改革運動推向新的階段。——摘編自何順果《美國歷史十五講》(1)根據材料,概括美國“進步主義改革”的主要特點。(6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美國“進步主義改革”的歷史背景及影響。(9分)參考答案:參考答案;(1)以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為主體;同時在聯邦、州和市三級展開;囊括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6分)(2)背景: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引起種種社會弊端;民粹主義和工人運動的推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組織產生,生產資本化和社會化程度加深。(5分,任意兩點4分,三個要點5分)影響:緩和了社會矛盾;有利于穩(wěn)定社會經濟秩序;推動美國民主制度的發(fā)展。(4分,任意兩個要點即可。若學生從“泛美主義”等外交的角度回答,亦可酌情給分。)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從材料“進步主義思想和改革則是來自美國的上層,而且以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為主”“進步運動同時在聯邦、州和市三級展開”“囊括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可以概括出美國“進步主義改革”的主要特點。(2)本題主要考察的是對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從材料“消除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壟斷資本主義所引起的種種社會弊端”“其動力來自南北戰(zhàn)爭后逐步興起的進步主義思想以及這個時期波瀾壯闊的民粹主義和工人運動”中可以得出美國“進步主義改革”的歷史背景;根據所學知識可以得出美國“進步主義改革”的影響??键c:選考一歷史上重大改革·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