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學欣賞
第三版
第一章文學與文學欣賞1、理解文學的特質、文學的價值,使學生認識文學、喜歡文學。2、掌握文學欣賞的性質和欣賞文學的方法、途徑。3、品味經典性的文學欣賞案例,激發(fā)學生的文學欣賞興趣。教學提示
第一節(jié)認識文學★審美是文學的特殊性質,表現(xiàn)文學是一種審美意識形態(tài),具有審美與意識形態(tài)雙重性質。觀點指要文學的DNA通過特俗的話語結構纏繞在一起意識形態(tài)審美★文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把艾布拉姆斯提出的世界、作者、作品、讀者等文學四要素理論略作修改,可以揭示文學活動的完整體制。對于全面認識文學具有重要意義。世界作家作品讀者現(xiàn)實作品藝術家欣賞者★文學是一個精神家園,通過審美撫慰人們疲憊、困頓的心靈,使主體葆有審美的、開闊的心胸,在審美超越中消除主客體的對峙與緊張,領悟生活的意趣,照亮生命的境界?!镂膶W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具有化成天下的育成功能。尤其是經典文學,通過為各方面完美的人性設立標準,有助于更深入地實現(xiàn)自我、提升自我。一、文學作為審美意識形態(tài)社會存在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政治法律制度審美意識形態(tài):文學藝術一般意識形態(tài):哲學、宗教、道德主題闡述強調審美性。馬克思關于人類掌握世界的四種方式:理論的、宗教的、實踐精神的、藝術的。莎士比亞化與席勒式:形象生動與概念化恩格斯的“詩意的裁判”審美判斷二、文學作為創(chuàng)造性活動一切都在運動中,有生命的運動可稱為活動。人的生活活動和動物的生命活動的區(qū)別:動物與自己的生命活動直接同一,既無自由意志,也無自覺意識。人是自由的、自覺的、創(chuàng)造性的文學活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人的本質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對象化:外化于客體對象中,體現(xiàn)在客體對象中,對象成為人的本質力量的確證和展示。把艾布拉姆斯提出的世界、作者、作品、讀者等文學四要素理論略作修正,可以揭示文學活動的完整體制。對于全面認識文學具有重要意義。世界作家作品讀者1、文學與現(xiàn)實的關系,揭示文學最一般的本質規(guī)律,基本觀點是認為文學是對現(xiàn)實的模仿、再現(xiàn)、反映等。強調生活第一性,沒有生活便沒有文學。忽視作家的創(chuàng)造性。
糧食美酒=釀酒師的作用?2、作者與作品的關系。即研究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個性及對作品的構思和具體表達等動態(tài)過程,稱為創(chuàng)作論。認為文學是作家心靈、情感的表現(xiàn)?!把灾菊f”、“緣情說”;“心靈表現(xiàn)說”、“情感表現(xiàn)說”、“直覺表現(xiàn)說”強調作家的作用忽視生活源泉。釀酒師=美酒?巧婦難為無米之炊。3、讀者與作品的關系。稱為欣賞論。藝術鑒賞學、文學闡釋學、接受美學是專門研究這個范疇的。德國接受美學創(chuàng)始人羅伯特·姚斯指出,“一部作品并不是一個自身獨立、向每一個時代的每一讀者均提供同樣的觀點的客體。它不是一尊紀念碑,形而上學地展示其超時代的本質。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新的反響,使本文從詞的物質形態(tài)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當代的存在”。4、文學作品本身的研究,即作品的內部構成和存在方式,媒介、結構、技巧、題材、主題、體裁和風格等方面的研究,稱為作品論?!靶屡u”派、語義學、符號學、結構主義等都是研究這層關系的。強調作品本身。突出符號建構和破譯,即形式意味。忽視作家的情志,特別是社會生活。
飲水不思源,喝水忘了打井人第一節(jié)文學理論的性質中國西方文藝學
詩學亞里斯多德《詩學》布瓦洛《詩藝》
文論陸機《文賦》劉勰《文心雕龍》文藝學的三大分支:注意:文學史不是依年代次序而排列作家作品,而是“與時代同時出現(xiàn)的秩序”,如中國詩歌發(fā)展史有自身的秩序。文藝學文學理論:研究文學的原理、范疇和判斷標準文學批評:對具體的文學作品進行評判文學史:文學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三大分支的關系總體上看,既有各自研究的范圍、對象、任務和功能,又互相滲透、互相作用。文學批評實踐成果文學史提供的材料文學理論基礎文學理論二、文學理論的對象和任務文學是一種生產要動態(tài)考察,就有五個方面文學活動的要素及其構成關系規(guī)定了文學理論的任務。本教材框架:共5編16章。一級重點:1、2、3、4、8、10、14章;二級重點:5、7、13、15章。不要僅僅理解為以產品形式存在而是以活動方式存在三、文學理論應有的品格(品性,性質)(一)實踐性:1,是文學實踐的總結先有文學活動后有文學理論有何種文學活動就有何種文學理論西方:典型論中國:意境論2,要接受文學實踐的檢驗經不起檢驗的不是真正的理論?!叭Y合”創(chuàng)作論:3,隨著文學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群眾出生活領導出思想作家出技巧文學實踐詩詞曲小說詩論詞論曲論小說論(二)價值取向文學理論作為意識形態(tài)所持的價值態(tài)度,即肯定、贊揚、提倡什么,否定、批判、反對什么。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價值取向。反對“回歸古典”和“全盤西化”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真理性在于其綜合性。肯定價值取向,但不拘于狹隘的政治價值取向。第二節(jié)文學理論的形態(tài)一、文學理論形態(tài)多樣化的依據馬克思的兩種生產理論,兩種生產與兩種消費。文學理論的認識客體是文學活動,但在意向上理解為兩個過程:1、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文學接受2、文學生產—文學價值生成—文學消費由于:所以:同一客體(文學活動)便形成多對象,呈現(xiàn)出多樣化形態(tài)。切入視角不同:主體、客體使用方法不同:心理學、美學關注因素不同:語言、題材研究層次不同:形象、意蘊探討方面不同:政治、民俗文學理論多樣化形態(tài)劃分的依據是:文學活動作為文學理論的客體是復雜的多層次的系統(tǒng)可以成為多種視角所觀照的對象從而使文學理論形成多樣化形態(tài)。4,信息學:文學是一種信息運轉過程。創(chuàng)作-作品-接受。是全視角-文學信息學。作家-信源朗讀-音響型信道(蘇軾論讀詩)信道文字-字形型信道信息反饋(二)從文學創(chuàng)造-藝術價值-文學消費這一流動系統(tǒng)看:5,社會學:文學是社會行為、社會現(xiàn)象。文學社會學。強調文學與社會的密切關系。孟子的“知人論世”說丹納的“種族、環(huán)境、時代”理論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主要是文學社會學庸俗文學社會學。6,價值學:藝術價值的產生(創(chuàng)造)-確立(作品)-確證(消費)。文學價值學強調文學特殊的價值,價值是如何創(chuàng)造的,如何存在于作品中的,對人的特殊意義。7,文化學:文學是文化現(xiàn)象。是多學科、多視角的綜合研究。第一節(jié)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基石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主要理論來源是批判繼承西方古典美學,特別是德國古典美學;主要是在對康德以來特別是對黑格爾、費爾巴哈的哲學、美學、文學思想的批判繼承中完成的??档拢旱聡诺湔軐W、美學創(chuàng)始人?!都兇饫硇耘小贰秾嵺`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馬克思對康德主要是批判但也吸取了康德的主體性思想和形式對內容的反作用觀點。黑格爾:德國古典哲學、美學集大成者。《美學》黑格爾把自然、社會和人的精神理解為動態(tài)的歷史的辨證運動。但起點和歸宿不是實踐而是理念。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xiàn)”藝術是感性與理性的統(tǒng)一主體與客體的統(tǒng)一二、文學反映論社會系統(tǒng)結構圖社會存在經濟基礎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政治法律制度審美意識形態(tài):文學藝術一般意識形態(tài):哲學、宗教、道德四、文學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強調審美性。馬克思關于人類掌握世界的四種方式:理論的、宗教的、實踐精神的、藝術的。莎士比亞化與席勒式:形象生動與概念化恩格斯的“詩意的裁判”審美判斷五、藝術交往論馬克思論經濟交往,生產與消費的關系哈貝馬斯提出了交往行為理論,文學藝術也是一種交往和對話。文學活動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讀者構成的交往結構。世界讀者作者作品其次,以馬列主義文學理論為指導。個別論斷會過時,但基本原理、基本原則要堅持。五大觀念具有現(xiàn)實的生命力。
觀念人類學文學活動論美學文學反映論哲學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媒介符號藝術交往論經濟學藝術生產論二、中國特色第一,以中國特有的歷史文化和現(xiàn)實經驗為土壤去培植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第二,吸收中國傳統(tǒng)文論遺產古今對話-現(xiàn)代轉換-形成新質對話第二章詩歌欣賞1、理解詩歌的本質特性、表現(xiàn)形式和詩歌的意象營構、審美境界、藝術風格。2、掌握詩歌欣賞的方法、路徑,激發(fā)學生愛詩、賞詩的興趣。3、引導學生品味古今中外優(yōu)秀詩歌作品,獲得詩意享受、得到詩性熏陶。教學提示第一節(jié)認識詩性:詩之情志★把握詩的本質——詩性的內涵?!锢斫庠娛且环N藝術創(chuàng)造?!锪私馕覈妼W史上“詩言志”和“詩緣情”的爭論?!镎J識詩性可以使人擺脫瑣碎生活對想象力的束縛。觀點指要一、詩言志“詩言志”出自《尚書·堯典》:“詩言志,歌永言?!编嵭ⅲ骸霸娝匝匀酥疽庖病!敝熳郧鍖ⅰ霸娧灾尽惫谝灾袊妼W開山綱領的美譽——中國詩歌理論起點極高主題闡述正統(tǒng)解釋:“志”是“志意”、“志德”,即思想、志向和抱負政治學、倫理學內涵——政教軌道。把詩視為政治道德教化的工具。聞一多、朱自清等人考證:“詩”與“志”本是一個字?!墩h文解字》:詩,志也。從言,寺聲?!爸尽钡谋玖x是停止在心上或藏在心里?!爸尽钡脑跻饬x是記憶或回憶?!霸娧灾尽奔丛娧曰貞?。揭示其心理學、人類學內涵。(詩和志的甲骨文)二、詩緣情西晉陸機《文賦》提出:“詩緣情而綺靡?!币饧丛姼枋且蚯楦斜憩F(xiàn)的需要而生成的曼妙話語。這從詩性的特質上強調了詩之為詩的根本——情性與美質。“緣情說”沖破了儒家傳統(tǒng)文學觀念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藩籬,樹立起抒情化、個性化的藝術旗幟,影響深遠。三、情志一也
唐人孔穎達《左傳正義》:“在己為情,情動為志,情、志一也?!爆F(xiàn)代詩學界多持情志統(tǒng)一的觀點。情志詩生活第二節(jié)理解詩式:詩為一藝★理解詩性必須附麗于一定的樣式來表現(xiàn),即詩式。所以詩式本身的造型就是詩性的出場。★認識語言是詩性文體的載體和媒介,其要義在于對存在的全新命名和對感觸的獨特言說?!锩靼自姼栊枰囆g技巧,但技巧不等于詩。觀點指要一、詩者藝也詩歌是語言的藝術,是一種審美符號建構,所以要講求藝術的建構技巧。錢鐘書:“性情可以為詩,而非詩也。詩者,藝也?!碧K珊·朗格:情感的形式化。主題闡述詩藝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達技巧和修辭手法三藝。1、抒情方式抒情的詞源學考察:西方,古希臘七弦琴一詞演變而來。中國,《九章·惜誦》:發(fā)憤以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懷古傷今、即事抒懷等。2、表達技巧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有白描、烘托、渲染、過渡、鋪墊、伏筆和以樂襯哀、首尾照應、卒章顯志等。3、修辭手法有比喻、擬人、借代、夸張、排比、反復、象征、寄托、通感等,名目繁多。比喻中的奇喻:使讀者感到詫異、震驚、有趣而達到藝術效果。倒裝——杜甫《秋興》: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歧義——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無端的歧義彌漫。借代增加詩的別致美、使情感委婉。用典增加詩的內涵,但好的用典是使人感覺不到用典。二、詩藝之美聞一多的“三美”詩藝觀: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和建筑的美。1、詩的音樂美。詩歌語言不同于散文語言或口語的重要特點就在于其語言富于音樂般的節(jié)奏美和音韻美。格律詩強調音樂美,好的白話詩也具有音樂美。
胡適的《鴿子》:“好一片晚秋天氣/有一只鴿子/在空中游戲/看他們三三兩兩/回環(huán)來往/夷猶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襯青天/十分鮮麗。”朗誦一遍,就很容易感受到詩中有一條很鮮明的語脈線索,即一個二字或四字一頓的節(jié)奏:
好一片|晚秋天氣
有|一只|鴿子
在|空中|游戲
看|他們|三三兩兩
|回環(huán)來往|
|夷猶如意|——
忽地里
|翻身映日|
白羽|襯青天
|十分鮮麗|
2、詩的繪畫美
指詩歌具有一種畫面感。所謂“詩中有畫”《楓橋夜泊》江楓漁火對愁眠。錢松嵒畫傅抱石畫獨釣寒江雪
傅抱石畫古代扇面畫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清代錢慧安畫明代仇英畫3、詩的建筑美指詩歌的句式結構。古詩詞的句式有規(guī)律、抑揚頓挫,容易達到建筑美?,F(xiàn)代詩的句式呈現(xiàn)一種自然語言的節(jié)奏,要達到一種錯落有致的建筑美,需要設計。以非馬(馬為義)的著名短詩《鳥籠》為例:
打開
鳥籠
的
門
讓鳥飛
走
把自由
還給
鳥
籠
“走”字前後空行,制造一種海闊天空的自由感覺。而分置最後兩行的“鳥籠”,······有造成岐意或多解的企圖,并達到驚訝震撼的目的。把“飛走”一個詞拆分成兩行,“走”的主語就擁有了多重可能性,可以是鳥,也可以是自己。把“鳥籠”一個詞拆分為“鳥”和“籠”兩個詞,于是被還給自由的對象就既可以是鳥,也可以是籠。鳥自由了,籠也自由了。這應該是詩的主旨是在。而這正是通過這樣奇異的分行建構造成一種插入天空的動感實現(xiàn)的。第三節(jié)把握意象:詩之基元★理解意象的含義?!镎J識只有懂得意象,才能領略詩之妙諦?!锪私庠姼枰庀髣?chuàng)造的奧妙。觀點指要一、意象是宇宙的人情化意象是客觀物象經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形象。即主觀的情意和客觀的物象的結合,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主題闡述二、意象的隱喻性隱喻使意象具有豐富的含義。李商隱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三、意象的典型化與風格化意象的典型化是指在詩歌中經常出現(xiàn)且?guī)в刑囟ǖ脑⒁獾囊庀?。教師揭示“歲寒三友”的典型寓意請學生說出“花中四君子”的典型寓意意象的風格化是指詩人因其風格和偏好,往往在作品中表現(xiàn)出帶有詩人個性特征的意象。李白的詩風壯闊恣肆、狂放不拘,他的詩中“青天”意象出現(xiàn)的頻率較高。如《蜀道難》:“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把酒問月》:“青天來月有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海子的詩氣勢恢宏,狂熱和悲壯中時有一種清澈的沉痛,“麥子”是他詩里經常出現(xiàn)的意象。《麥地》:“看麥子時我睡在地里/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雨》:“打一只火把走到船外去看山頭被雨淋濕的麥地/又弱又小的麥子!”《兩座村莊》:“五月的麥地上天鵝的村莊/沉默孤獨的村莊/一個在前一個在后/這就是普希金和我誕生的地方”;《麥地與詩人》:“麥地/別人看見你/覺得你溫暖美麗/我則站在你痛苦質問的中心”“麥子”幾乎成為精神家園的指代雖然有苦難、滄桑、傷痛,卻依然有充滿著力量,生生不息。第四節(jié)領略詩境:詩之堂奧
★了解以“境”論詩的中國詩學傳統(tǒng)?!镎J識意境是寫詩者努力營造,賞詩者重點進入并加以體會的堂奧。觀點指要一、詩有境界方成高格“意境”是抒情性文學作品的特質,是詩歌創(chuàng)造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王國維《人間詞話》:“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主題闡述《紅樓夢》里,香菱向黛玉學詩,香菱對陸游的“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一句頗為贊嘆,但黛玉卻不以為然,對香菱說:“斷不可學這樣的詩。你們因不知詩,所以見了這淺近的就愛,一入了這個格局,再也學不出來的。”在黛玉眼中,“詞句究竟還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緊。若意趣真了,連詞句不用修飾,自是好的?!倍⒃娋车臉嫵商拼娙送醪g《詩格》提出“意境”、“物境”、“情境”三個概念?!拔锞场笔侵缚陀^的自然山水之境;“情境”是詩人內心情感之境;“意境”是融匯了物態(tài)與情愫而生發(fā)出的意蘊哲思之境?!叭场倍紝儆诰辰绲姆懂?,只是偏重不同而已。三、有無之境與無我之境王國維把境界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他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第五節(jié)感受詩風:詩之品牌★詩的風格如同產品樹立起自己的品牌?!镎J識風格鑒賞既是起點,又是極致。在鑒賞活動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對作品風格的感受;只有對詩風的準確感受和把握才算真正登上了鑒賞的巔峰?!锩靼罪L格的形成和把握是“只可意會難于言傳”的高難領域。觀點指要一、風格是詩美的最高標志法國博物學家布封在《風格論》中提出的了著名的“風格即人”的觀點。詩人形成風格,猶如產品形成品牌。知名度、美譽度由此未來。主題闡述二、風格生成的重要內涵1、不可模仿和重復的超絕性;2、可以擇宜培育的多樣可能性。猶如產品可以模仿,品牌不可模仿一樣,詩歌的樣式、意境可以模仿,但風格不可模仿。詩仙、詩圣、詩鬼的比較三、風格形成的外部機制時代因素。王國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朝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钡赜蛞蛩啬铣窀枋且浴段髦耷贰ⅰ恫缮徢窞榇淼囊慌尚踊ù河杲系乃l(xiāng)風韻,是婉轉而優(yōu)雅含蓄的美;北朝民歌則是以《木蘭辭》《敕勒歌》為代表的一派駿馬西風冀北的塞北風情,是樸實而又雄渾壯闊的美。第六節(jié)詩詞鑒賞路徑★鑒賞詩歌的路徑:語言—形象—蘊涵?!锴宕鷮W者劉開提出的鑒賞路徑:“從容諷詠以習其辭,優(yōu)游浸潤以繹其旨,涵詠默會以得其歸,往復低回以盡其致,抑揚曲折以循其節(jié),溫厚深婉以合詩人之性情,和平莊敬以味先王之德意,不唯熟之于古而必通之于今,不惟得之于心而必驗之于身:是乃所謂善讀《詩》也?!庇^點指要一、入情吟誦音韻節(jié)奏是詩之為詩的特性之一。沈德潛《說詩晬語》:“詩以聲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揚抗墜之間。讀者靜氣按節(jié),密詠恬吟,覺前人聲中難寫、響外別傳之妙,一齊俱出。朱子云:‘諷詠以昌之,涵濡以體之?!娴米x詩趣味?!敝黝}闡述鏈接古詩吟誦鏈接古詩吟誦葉嘉瑩古詩詞吟誦徐建順古詩詞吟誦二、重構詩境詩歌的欣賞需要借助想象力。通過詩歌富有藝術表現(xiàn)力的文字,在腦海中整合畫面,連綴成完整的圖景,深入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香菱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三、深入品鑒深刻透徹地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需要全面把握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和詩人的生平境況?!睹献印とf章下》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崩畎锥鸥Σ⒅艦樘圃姷膬勺叻澹畎妆榷鸥δ觊L11歲的鴻溝劃開了盛唐和中唐的界限:李白的飄逸恣縱和杜甫的沉郁頓挫也是時代使然。第七節(jié)中國古典詩詞鑒賞秦風·蒹葭無名氏欣賞導入導入1:教師吟誦《詩·關雎》第一段;導入2:介紹《詩經》導入3:播放鄧麗君演唱《在水一方》同時播放《蒹葭》詩意圖在水一方
作詞:瓊瑤演唱:鄧麗君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綠草萋萋,白霧迷離,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無奈前有險灘,
道路又遠又長。
我愿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方向。
卻見依稀仿佛,
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
與她輕言細語。
無奈前有險灘,
道路曲折無已。
我愿順流而下,
找尋她的足跡。
卻見仿佛依稀,
她在水中佇立。
綠草蒼蒼,白霧茫茫,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請學生看課文跟著老師吟誦吟誦《蒹葭》是《詩經》中備受贊賞的抒情詩。全詩流溢著詩人對“伊人”的真誠向往、執(zhí)著追求以及追尋不得的失望、惆悵心情。詩的最大特色是意境朦朧、含蘊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給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又極富美感。詩中沒有對“伊人”具體真切的描繪,但情景交融,給人以幻象叢生、撲朔迷離、悠渺難測之感,引人遐想。欣賞提示詩的語言令人贊嘆。第二、三章雖然只是更換幾個詞,但改變了韻腳,增強了詩歌的韻律美。“未霜”、“未晞”、“未已”則描寫了秋日朝露成霜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干的過程,暗示詩人追尋的時間之長久,追尋之不易。用實物交代時間發(fā)展的軌跡既別致又形象。“長”、“躋”、“右”從多方面表現(xiàn)道路險阻,詩人多方尋覓的苦心;“方”、“湄”、“涘”等表明地點轉換,“伊人”飄渺難尋。首章已是絕唱,二、三兩章與之互相映襯,一意化三疊,重章疊句,回環(huán)反復,一唱三嘆,形式上層層推進,情感也漸漸深化,具有非常強的感染力,使人玩味再三,余音不絕。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是指隱居的賢人;有人認為這是一曲懷念戀人的情歌,請你仔細品味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欣賞能力驗證九歌·山鬼屈原導入1:介紹屈原。播放屈原行吟圖導入2:介紹屈賦。播放《屈賦》書影導入3:介紹《九歌·山鬼》,播放圖片欣賞導入請學生看教材課文跟著老師吟誦吟誦《山鬼》是一支祀神曲.也是一首愛情的贊歌.更是一篇幽怨曲折、感人肺腑的言志、抒情之作。全詩采用內心獨白的方式,寫得無比惆悵凄迷。山鬼是對情人一往情深、對愛情堅貞不渝的女神,即作者本人;女神苦戀著的“公子”即是詩人所寄子希望的對象——楚王。詩作通過女神對愛情的執(zhí)著、堅貞來顯示作者對理想的追求、對祖國的摯愛;女神所處環(huán)境的艱險惡劣以及情人失信、食言所帶來的心理創(chuàng)傷折射出詩人當時所處政治環(huán)境的險惡以及自己的悲慘命運。欣賞提示第一節(jié)是對“山鬼”形象的具體描寫。山鬼身為山林之神的自然女兒形象,暗示了她外表和內心的美好,這是屈原善于以香草比美好品德的手法的體現(xiàn)。第二節(jié)描寫“山鬼”在山林中尋找心上人,運用不斷轉換的畫面,生動地表現(xiàn)了女巫的尋找過程及其微妙心理。第三節(jié)描寫所思之人久久不來復雜的心理活動,既有對心愛之人的失望與怨憤,又不免揣測對方失約的原因,安慰自己卻將信將疑?!渡焦怼吩谒囆g上達到了高超的境界。全詩的景物描寫和主人公的情感起伏和諧統(tǒng)一空間的變動(山之阿——山之上——山間)氣象的變化(晴朗——陰晦——雷雨大作)情節(jié)的推進(赴約——等候——失望而歸)和主人公情緒的波動(欣喜——惆悵——怨憤)四者高度融合,情景交融,流動回旋,凄清而哀怨。此詩描寫山鬼的詩句“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與《詩經·衛(wèi)風·碩人》描寫碩人的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有異曲同工之妙,根據你的鑒賞經驗,這樣的描寫有什么樣的效果?欣賞能力驗證飲酒(之五)陶淵明導入1:介紹陶淵明生平導入2:簡評陶詩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欣賞導入
吟誦請學生看課文跟著老師吟誦陶淵明最優(yōu)秀的詩多寫于辭官歸隱之后,最著名的是《飲酒之五》,被推許為田園詩的第一范本。首句寫詩人雖然居住在喧囂的人世間,卻不受塵俗的煩擾?!败囻R喧”喻示官場上你爭我奪、互相傾軋、奔走鉆營的各種丑態(tài)。居于紅塵滾滾的“人境”,而無車馬喧囂,詩人好像知道讀者會質疑,所以用了一個設問句“問君何能爾”,然后自己回答“心遠地自偏”。這里包含著精辟的人生哲理:心態(tài)決定事態(tài)。人的精神能量,具有自我凈化的免疫力,可以過濾客觀環(huán)境對污染。欣賞提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坝迫弧笔切木?,“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南山究竟有什么勝景可與詩人心照不宣呢?“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在美妙的黃昏景色中,飛鳥結伴飛返山林,萬物自由自在,適性而動,正像詩人擺脫官場束縛,悠然自在,詩人在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諦。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個“真意”究竟是什么,作者沒有說出來,這兩句哲理性的小結給讀者以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想象余地,令人回味無窮。有人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過于純美,甚至有些虛幻飄忽的仙氣。相比之下,還是《歸田園居之三》中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光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更具有人間田園味道。請你結合這兩首詩談談自己的感受。欣賞能力驗證山居秋瞑王維導入1:介紹王維生平及其在唐詩中的地位導入2:山居秋月詩意圖欣賞導入學生看課文跟著老師吟誦
吟誦詩寫山居所見秋山雨后黃昏的迷人景色,寄托著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首聯(lián)是一個全景式的空鏡頭:雨后、空山、晚秋。點明了景物的時間、節(jié)令和地點。頷聯(lián)將鏡頭拉近:仰觀皓月靜照松林;俯瞰泉水漫過山澗中的石頭汩汩流過。俯仰之間,動靜相宜。顯示了詩人隱居山間的高潔情操。欣賞提示頸聯(lián)是一組特寫鏡頭:浣紗女子結伴而歸,竹林中一片喧笑之聲,但天色昏暗,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因此先寫聲后寫人。水面上花葉茂密,遮蔽了漁舟,蓮花搖蕩蓮葉波動是漁舟沿水而下,因此先寫蓮花后寫漁舟。寫法巧妙卻不露痕跡,既有詩情畫意又有真情實感。尾聯(lián)是畫外音:“雖然春天的芳華不在,秋景更加宜人,王孫自可棲居山中?!蓖鯇O也是詩人自指,表達了詩人遠離官場、潔身自好、決意歸隱的心情。王維經常以畫家的視角和禪者的心靈覽觀萬物,使他的詩既具有畫意,又具有禪意。請你說說此詩的畫意和禪意。欣賞提示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李白導入1:介紹李白生平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導入2:播放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第一樂章。此詩是李白創(chuàng)作的《命運交響曲》欣賞導入學生看課文跟著老師吟誦吟誦全詩此詩名為餞別,實為詠懷。詩人感懷萬端,既滿懷豪情逸興,又掩抑不住郁悶與不平,感情回復跌宕,一波三折,表達了遺世高蹈的豪邁情懷。起句撇開敘別題目,直抒郁結。如陡起壁立,出人意料。破空而來的發(fā)端,用長短相間的句子極生動形象地顯示出詩人郁結之深、憂憤之烈、心緒之亂,以及一觸即發(fā)、發(fā)則不可抑止的感情狀態(tài)?!伴L風”二句筆觸忽然急轉:面對著寥廓明凈的秋空,遙望萬里長風吹送鴻雁的壯美景色,不由得激起酣飲高樓的豪情逸興。詩人心情從極端的苦悶轉而為明朗壯闊,倏忽之間已有天壤之別,變化之快、之大,縱意往來,不可思議。欣賞提示“蓬萊”二句轉入主客餞別的正題。上句贊李云的文章遒勁剛健,有建安風骨之品格,下句認為自己的文章直追清新秀發(fā)的謝脁。信手寫來的詩句顯得自信滿滿?!熬銘选倍涑薪又骺偷暮ǜ韪邩堑囊馀d加以渲染和發(fā)揮,想飄搖而上,登天攬月,把三四句開始的昂揚情緒推向了高潮,從中也不難領會詩人的率真天然、豪情天生?!俺榈丁倍鋵懗鲈娙说臒灍o法派遣,力圖斬斷愁思、忘卻煩惱而不得。終篇二句指出了最后的出路,也是重重郁結中暫時的解脫和安慰。從這首詩可以看出,李白在精神上經受著極度的苦悶的重壓,但并沒有因此放棄對理想的追求。請你通過對詩句的賞析談談李白在苦悶與重壓之下心理上的掙扎過程。欣賞能力驗證秋興八首(之一)杜甫導入1:介紹杜甫生平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導入2:秋興詩意圖欣賞導入學生看課文跟著老師吟誦秋霜傷害楓樹凋謝了木葉叢林,巫山巫峽的氣象滿目蕭瑟陰森。峽中的江水波濤翻滾洶涌連天,塞上的風云漫卷密布大地陰沉。
從菊已開兩次回想他日要落淚,孤舟永遠系住游子的歸鄉(xiāng)之心。寒冷季節(jié)處處都在催趕制冬衣,
傍晚白帝城頭傳來捶衣的聲音。
吟誦全詩《秋興八首》是代宗大歷元年(766)的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時所作。當時詩人遭逢變亂,身居巫峽,心系長安,心情極度寂寞抑郁,因此秋風蕭瑟時觸動詩興。這組詩共八首,這是第一首。首聯(lián)開門見山點明時節(jié)和地點,用陰沉蕭瑟、動蕩不安的景物環(huán)境把對秋而傷羈旅的氣氛渲染到了極致,奠定了全詩凄清哀怨的基調?!暗騻奔戎覆菽镜蛄?,也指詩人感物傷懷,老大傷悲。景色固然蕭瑟,但詩中色調明麗,凋傷中仍有富麗之致。欣賞提示頷聯(lián)具體描寫巫山巫峽的景象:濁浪滔天,陰云密布。聯(lián)系當時的戰(zhàn)亂局勢和作者羈留夔州壓抑不安的心情,可見他明寫秋景,實含深意。形象地表達了時局動蕩、前途未卜的處境和作者胸中翻騰起伏的憂思與郁勃不平之氣。頸聯(lián)借景抒懷,點出全詩主旨,是整首詩的“詩眼”。“開”字雙關,既言“叢菊”,又言“淚”,精到高妙;而“系”字既言孤舟,又喻歸心,煉達精深。對仗工整精警出神入化。尾聯(lián)轉寫白帝城中的搗衣聲,白帝城與夔門隔岸相對,而“處處催刀尺”不僅描寫家家戶戶趕制寒衣的急迫,也借此表現(xiàn)秋意的凌厲,蕭條的秋景中更添一種游子思鄉(xiāng)的悲愁。杜詩“沉郁頓挫”。文思蘊藉,感情深沉,語言和韻律屈折有力,聲調抑揚。同時他憂思郁結,深沉含蓄,詩歌法度嚴謹,思力沉厚。能深入潛在意識和內心感覺,并通過象征等手法表現(xiàn)深沉朦朧的寓意。這首詩通過一系列意象或意象群,營造了一種凄清哀怨而又沉雄明麗的意境。最典型地表現(xiàn)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有很高的藝術成就。請你對詩中的意象加以評析。欣賞能力驗證長恨歌白居易導入1:介紹白居易生平及其在唐詩中的地位導入2:介紹李楊愛情故事及安史之亂欣賞導入學生看課文跟著老師吟誦全詩吟誦全詩《長恨歌》作于唐元和元年。詩人當時和友人陳鴻等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明皇、楊貴妃故事而作。陳鴻同時寫了一篇《長恨歌傳》。白居易通過這個事件批評統(tǒng)治者的荒淫,又對二人遭遇深懷同情,用高超的藝術手法把故事寫得曲折離奇、纏綿悱惻、感人至深,千百年來,令人喟嘆不已。欣賞提示全詩分為四個部分。首句至“不重生男重生女”是第一部分,描寫楊貴妃被選入宮以及唐明皇對其的寵愛。起句“漢皇重色思傾國”是全篇的綱領。之后圍繞唐明皇的求色、重色展開,反復渲染其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種下了長恨之悲的種子。第二部分至“回看血淚相和流”句,描寫安祿山叛亂,唐明皇等倉皇出逃,馬嵬坡被逼賜死楊貴妃的經過。生離死別的一幕是全詩的關鍵情節(jié),由此而下,愛情的悲劇性真正凸顯,詩人也由諷喻轉為同情。第三部分至“魂魄不曾來入夢”句,寫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極度思念。把唐明皇的睹物思人的悲傷和對楊妃的相思寫得纏綿悱惻,令人唏噓不已。第四部分至末尾,寫唐明皇在海外仙山和楊貴妃重逢盟誓。這一段采用浪漫主義手法,極富神話色彩。楊妃重申盟誓,照應前段唐明皇對她的思念,結句“此恨綿綿無絕期”點明題旨,自具首尾,回環(huán)往復,余韻不絕?!堕L恨歌》選取意象、聲色渲染很講究,采用和情境氣氛相和諧的意象組成鮮明的畫面,烘托主人公的情緒和情境氛圍。如“夕殿螢飛思悄然”四句,以孤寂凄涼的意象映襯唐明皇對楊貴妃的刻骨情思,動人心魄。詩中的節(jié)奏變化是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而展開的。寫安史之亂那一段,畫面變換迅速,音節(jié)也變得抑揚急促,加重了情節(jié)的緊張和急迫。而從“蜀江水碧蜀山青”開始,畫面變換舒緩,音節(jié)悠揚,語言的緩慢也加深了詩句的抒情意味。有人認為,此詩是白居易借對歷史人物的詠嘆,寄托自己的情愫之作。詩人年輕時與出身平民的湘靈姑娘相愛,但由于門第觀念和風尚阻礙,沒能正式結婚。分手時,詩人寫了“不得哭,潛別離;不得語,暗相思;兩心之外無人知……彼此甘心無后期”的沉痛詩句?!堕L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幾個月,很可能是詩人為失去湘靈而寫下的長恨之作。這樣看來,《長恨歌》并不是對歷史的記錄與評價,而是詩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劇,抒發(fā)自己的痛苦與深情。你如何看?欣賞能力驗證定風波蘇軾導入1:介紹蘇軾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導入2:蘇軾詩意圖欣賞導入學生看課文跟著老師吟誦全詞
吟誦全詞《定風波》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即蘇軾被貶謫黃州的第三年。蘇軾善于將日常生活中觸動的哲思,化為情趣盎然的詩詞。欣賞這首詞一定要注意前面的小序?!巴局杏鲇辍?、“同行狼狽”、“余獨不覺”,這幾個關鍵詞是理解全詞的關鍵。開篇兩句極言不為外物縈懷,風雨中來往自如的瀟灑境界。接著敘寫詞人穿著“竹杖芒鞋”在林中徐行,吟詩長嘯的情景。“一蓑煙雨任平生”顯示出不畏人生坎途,不蔽風雨,也不為風雨所擾的坦然和淡定。欣賞提示下闕寫雨過天晴后迎著山頭的斜陽歸去,與上闕的風雨對應?!耙矡o風雨也無晴”是整首詞的點睛之筆,看似寫景,實是借景抒懷,隱喻詩人現(xiàn)實生活中政治的風云變幻和人生險途。身處風雨之中不憂、天晴時也不喜,一種醒醉全無、無喜無悲、勝敗兩忘的人生哲學和處世態(tài)度。蘇軾的詩詞以理趣見長,結合了詞家的緣情和詩人的言志,把詞的題材從閨情和離愁別緒延伸到更為廣闊的事物中去,是宋詞豪放派開宗立派的領袖。這首詞中為我們描繪了三種境界:逆境、順境和無順逆境。情你找出這三種境界的詩句,并加以分析。欣賞能力驗證聲聲慢李清照導入1:介紹李清照生平及其在宋詞中的地位導入2:《聲聲慢》詩意圖欣賞導入學生看課文跟著老師吟誦全詞
欣賞導入《聲聲慢》一題作“秋情”,以殘秋景色為寄托,傾訴國破家亡的悲哀和刻骨銘心的離亂之苦。開端三句連用七個疊詞,是詞人大膽的創(chuàng)造,句法新奇,歷來為人贊賞?!皩ひ捯挕彼淖峙斩鴣?,寫若有所失、空虛寂寞的心理狀態(tài),仿佛要抓住點什么才能從這境況中解脫?!袄淅淝迩濉笔菍懏敃r的環(huán)境氣氛,尋覓的結果不過如此,使心情變得更為“凄凄慘慘戚戚”,悲愁一層層加重,由淺入深,更顯沉痛。七個疊詞內涵豐富,意脈連貫,又音律和諧,僅此三句,全詞就籠罩在一股凄厲愁慘的氣氛中。欣賞提示“乍暖”句是講秋末天氣多變,忽暖忽寒,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好借酒消愁,而見北雁南飛,想起早年在北方的種種往事,感家國離亂、身世飄零,更添一段凄苦。下闕的視角轉入自家院落,園中滿地黃花,秋意正濃,而自己心境憔悴,于是花兒憔悴零落,人也憔悴瘦損,加之黃昏細雨,獨自對窗,更有一番無法言說的悲凄。最后以“怎一個愁字了得”收束,戛然而止。而一天之中,所感所聞盡是愁,詞人的心緒的流露已淋漓盡致。這首詞全用口語,淺易清新、直抒愁懷,意境的疊加把詞中的悲愁層層推進,家國之悲和身世之苦交織在一起,動人心魄處更覺沉痛凄厲。李清照善于捕捉細小生動的意象來表達難以言傳的感受,在起伏回轉中剖露復雜的感情和心境,跌宕宛轉,酸楚悲凄。這首詞本是節(jié)奏緩慢的長調,卻押仄聲韻,讀來聲情急促,詞人的抑郁和痛楚傾瀉而出。秦觀《鷓鴣天》下片:“無一語,對芳樽,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與李清照詞題旨上相近,但表現(xiàn)手法和意境不同,請加以辨析。欣賞能力驗證關山月陸游導入1:介紹陸游生平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導入2:《關山月》詩意圖欣賞導入學生看課文跟著老師吟誦全詩吟誦全詩北伐中原是陸游一生的理想,雖然飽受排擠和打擊,卻矢志不渝。這首詩就是借漢樂府古題,假托守邊士兵之口,譴責了統(tǒng)治者的妥協(xié)投降政策及其造成的嚴重后果,傾訴了愛國將士報國無門的滿腔悲憤,表達了中原遺民盼望光復的迫切心情。這首詩四句一層,層層推進,以月夜統(tǒng)籌三個場景。起筆二句點破了統(tǒng)治者賣國茍且的投降政策是將士報國無門、中原百姓恢復無望的根源。“朱門”二句以朝廷顯貴們安樂淫靡的生活和邊關戰(zhàn)備廢弛的景象兩相對比,更覺現(xiàn)實的慘痛。欣賞提示后一層從邊關士兵的角度出發(fā),加深了詩歌的悲劇氣氛。由于朝廷的投降政策,北伐無望,可他們卻仍要駐守戍樓,熬盡青春,在悠悠笛聲中一抒悲憤之情?!暗牙铩倍滗秩玖藢⑹總兗嵉男那?,也照應了“廄馬”句,老死疆場的悲劇不是個人的苦難,而是國家和民族的恥辱。最后四句以中原遺民的視角抒發(fā)對朝廷的控訴?!叭趟馈本溆霉P慘烈,達到全詩感情的高潮,長久的渴望和深深的絕望兩相對照,凸顯了強烈的藝術效果。《關山月》原是邊關題材,詩人以典型場景和典型事物,賦予舊題嶄新的時代內容。全詩充溢著沉痛悲憤的感情,深沉卻不激越,悲愴而有節(jié)制。語言曉暢平易,精練自然,沒有劍拔弩張驚人的句子,但在客觀事實的描述中,卻更顯出一種摧人淚下、驚心動魄的力量。這首詩構思巧妙,以月夜統(tǒng)攝全篇,將三個場景融成一個整體,構成一幅關山月夜的全景圖。是當時南宋社會的一個縮影。請你分析一下詩人使用了那些意象如何建構意境表達思想感情的。欣賞能力驗證摸魚兒辛棄疾導入1:介紹辛棄疾生平及其在宋詞中的地位導入2:《摸魚兒》詩意圖欣賞導入學生看課文跟著老師吟誦全詞注意語氣:這首詞繼承了屈原“香草美人”的比興傳統(tǒng),以傷春之情寫憂國之思,以男女情事比喻政治角逐,寓意深遠,看似纏綿婉約,卻極悲涼沉痛,千回百轉,曲折盡致。以雄壯的豪氣寫婉約詞,仍然姿態(tài)飛動,悲涼之中哀婉欲絕,“于雄莽中別饒雋味”。吟誦全詞這首詞是辛棄疾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由湖北轉運副使調任湖南時與舊友賦別之作。一題作“暮春”?!按骸笔沁@首詞的“詞眼”。作者一生憂國憂民,借傷春惜別之情寄托詞人在國勢衰微下的憂憤哀愁之情。上闕寫惜春、怨春、留春的情感,“更能消”三字暗示已經遭遇許久的摧殘,把詞人心中的怨憤千回萬轉倒折出來。“匆匆”句對失去大好形勢無可奈何。“惜春”二句以花落春殘喻示國家形勢飄搖如同百花凋零,“何況”二字把積聚的噴薄而出,哀愁中有激憤,以“落紅”反差“惜春”,折射了理想和現(xiàn)實的矛盾?!按呵易 比滢D而留春,實際是詞人渴望恢復中原的急切心情,也是詞人對國家命運的反思。欣賞提示后三句是留春不住,因而怨春。“算只有”三句語含譏諷,比喻奸佞小人,影射朝廷中的投降派。四層意思層層推進,層層有波瀾,鏗鏘頓挫,體現(xiàn)詞人復雜的心境。下闕借陳皇后故事抒寫愛國之情無處傾吐的苦悶?!伴L門事”五句揭示自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遭遇,筆觸幽憤傷感?!熬琛比浣栌癍h(huán)飛燕比喻得志的奸佞,詛咒投降派總有一天會斷送國家,也會葬送自己。最后在殘陽晚景中融入了對國家黯淡前途的憂慮?!伴e愁”句故意輕描淡寫,實是報國無門憤懣情緒的反語,表面波瀾不驚,其實暗濤洶涌,所謂“肝腸似火,色貌如花”。辛棄疾另一首代表作《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是抒發(fā)作者對抗戰(zhàn)的理想與向往。在思想內容上和這首《摸魚兒》近似,而在表現(xiàn)手法上有所不同。請你加以比較賞析。欣賞能力驗證第四節(jié)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鑒賞再別康橋徐志摩導入1:介紹徐志摩生平導入2:介紹康橋欣賞導入此詩每節(jié)四句,每句兩頓或三頓,每節(jié)二四句押韻,讀來朗朗上口,語言節(jié)奏和韻律非常和諧。七節(jié)錯落勻稱的排列也很好的實踐了詩歌的“建筑美”。朗讀全詩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他在《吸煙與文化》里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薄翱禈蚯榻Y”貫穿其一生,寫過很多關于康橋的作品,《再別康橋》最為出色。全詩共七節(jié)。第一節(jié)中描寫學子離別母校時的戀戀不舍。連用三個“輕輕的”,使作別時的情緒蕩漾著輕風般的惆悵,除了別離時的傷感和留戀,也有揮手之間化為云彩的瀟灑。欣賞提示從“西天的云彩”開始,描繪了詩人在康橋中泛舟尋夢的過程,展現(xiàn)出一幅幅優(yōu)美的畫卷。詩人徜徉在如夢似幻的康河上,波光粼粼中清泉仿佛彩虹一般沉淀自己的夢。。五、六兩節(jié)是感情的高潮。大量運用重復和頂真的修辭手法,詩意一波三折,音韻節(jié)奏也抑揚相間,緩急交錯。在滿船“星輝”中的放歌終于化為了沉默,用無言的沉默道盡對康橋的情愫。最后一節(jié)和第一節(jié)照應,又是同樣的句式,用“悄悄的”照應首節(jié)“輕輕的”,反復中有層次的變化,在淡淡的惆悵中和康橋作最后的話別徐志摩是“新月派”重要詩人,崇尚“理智節(jié)制情感”的美學原則,以和諧與均奇為新詩的審美特征。徐志摩飄逸輕靈的藝術風格,作品絲毫沒有雕琢的痕跡,活躍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往往在不經意間靈光乍現(xiàn),構筑了獨特的“徐志摩式”的意象,充滿著古典理想的浪漫主義氣息。徐志摩認為:“詩歌的美妙不在于它的文字意義,而在于它的不可捉摸的音節(jié)里?!痹娙藢⒐?jié)奏視為詩的內在生命,追求“內含的音節(jié)的均整”。此詩就是詩人的這一藝術主張的范例。請你評析此詩音節(jié)的音律和節(jié)奏美。欣賞能力驗證鳳凰涅槃(節(jié)選)郭沫若導入1:介紹郭沫若生平及其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的地位導入2:揭示佛教術語“涅槃”欣賞導入朗讀全詩《鳳凰涅槃》是《女神》中的代表作,也是“五四”時代精神的寫照。一發(fā)表即引起轟動。聞一多贊揚它“完全是時代的精神”。全詩五個詩章構成三個場面。序曲為第一個場面,即鳳凰準備自焚。鳳凰“哀哀”的歌聲使整個序曲都籠罩在哀亡的情緒中。以后的幾節(jié)反復唱嘆“他們的死期將近了”,使情緒層層積聚,到序曲臨近結束的時候逼近的噴發(fā)的臨界點。觀葬的“凡鳥”既凸顯了鳳凰和凡鳥的沖突,也為后文的群鳥歌埋下伏筆。欣賞提示《鳳歌》、《凰歌》《鳳凰同歌》和《群鳥歌》為第二個場面?!而P歌》以獨白的方式、粗曠憤慨的語調痛斥不公的命運,深刻地思考和探索宇宙的本原、生命的意義。鳳孤獨而悲憤,以目空一切的氣魄追問宇宙,與舊世界徹底決裂?!痘烁琛芳毮伾畛?,用一系列的比喻和排比,把鳳凰極度險惡的現(xiàn)實處境形容得淋漓盡致。舊的世界是環(huán)繞四周的“死尸”,而鳳凰“縹緲的浮生”不過是“黑夜中的酣夢”,人生無處安頓、理想無法實現(xiàn)。《鳳凰同歌》則驚心動魄,簡短決絕,把死亡視為歸宿,是對舊世界的徹底否定?!度壶B歌》是各種凡鳥對鳳凰之死的嘲弄。凡鳥象征舊世界庸劣的群體,用凡鳥的鄙俗卑怯反襯鳳凰華美堅貞?!而P凰更生歌》為第三個場面。是詩的高潮。新生的鳳凰以光彩奪目的形象反復高歌:“一切的一,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這段歌詠象征著解放和自由,烈火中埋葬的舊世界被新的理想世界所替代,一掃《鳳歌》和《凰歌》的抑郁,以及《群鳥歌》中壓抑,噴涌而出的激情歡呼生命的新生。《鳳凰涅槃》是杰出的浪漫主義抒情長詩,泛神論的思想使詩人思緒飛騰,想象奇異大膽。大量運用神話傳說,以豐富的想象和夸張的語言寄寓了自己寬廣的胸懷和對理想的熾烈追求,詩人創(chuàng)造了和“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相適應的自由的詩歌形式。雖然每節(jié)的字數、行數以及詩歌的節(jié)數并不固定,但是情緒的自然消漲和詩句不規(guī)則的韻律、排比、反復相結合,在自由和變動中達到和諧統(tǒng)一。包括朱自清在內的不少學者認為《鳳凰涅槃》是受了外國詩歌的影響而創(chuàng)作的。這是不全面的。在《鳳凰涅槃》中,我們可以感受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屈原的影響。請你結合屈原的詩歌加以分析。欣賞能力驗證我愛這土地艾青
導入1:介紹艾青生平及其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欣賞導入朗讀全詩“假如我是一只鳥”,全詩以這樣一個出人意料的假設開頭,飛在天上的鳥和作者眷戀的土地有何聯(lián)系?這個懸念被詩人擱在一邊,卻用“嘶啞的喉嚨”唱出了排山倒海一般的四個長句——描述土地、河流、風的三個慘烈的意象和描繪黎明的一個溫馨意象。就在我們被這些意象激蕩的心潮澎湃時,沒料到詩篇陡然來了一個大的轉折,一個破折號之后突出“我死了”,讓身軀肥沃土地,于是,生前和死后,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的執(zhí)著的愛,至此上面的懸念也就迎刃而解了。詩人用悲愴的詩句抒寫對祖國最熱烈深沉的愛,用悲劇色彩來渲染情感的執(zhí)著和信念,特別是詩的結句,樸實無華而直指靈魂深處,使個人情感和民族生命的脈動合為一體,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欣賞提示鳥的歌唱總是悅耳動聽的,所謂鶯歌燕舞、鳥語花香。但此詩中的鳥卻“用嘶啞的喉嚨歌唱”。請加以分析。欣賞能力驗證雨巷戴望舒導入:介紹戴望舒生平創(chuàng)作欣賞導入朗讀全詩《雨巷》是詩人的成名作,寫于1927年夏天,正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最陰暗殘酷的年代,滿懷革命理想的青年從云端墜入深淵,苦悶彷徨又渴求新的希望,《雨巷》的惆悵情調正是這種苦悶情緒的寫照。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個孤獨寂寞的青年,懷著朦朧的痛苦,在陰郁的雨巷中彷徨。而他希望遇見的那個“丁香般的姑娘”,是詩人美好理想的化身。雨巷狹窄而寂寥,頹圮的籬墻顯示一派破敗寥落的景象,正是黑暗抑郁的社會現(xiàn)實的象征。詩人雖然對美好的理想滿懷期待,反復詠嘆“丁香一樣的姑娘”,可是在內心深處對理想的實現(xiàn)表示懷疑,因此丁香般的女郎“飄過”身旁,不曾停留片刻便悄然遠逝。只留下抒情主人公自始至終在悠長的雨巷中徘徊,找不到理想和出路,壓抑的情緒無法宣泄,只能化作“雨的哀曲”?!队晗铩肥乾F(xiàn)實惶惶不安的青年和無法實現(xiàn)的理想的悲劇的詩化。欣賞提示《雨巷》受到象征主義的影響,以暗示、隱喻等手段表現(xiàn)內心情感,詩意含蓄蘊藉,幽微精妙,令人回味不盡。戴望舒也汲取了古典詩歌的精華并加以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在“丁香”意象寄寓了現(xiàn)代理想。詩歌的音韻也非常優(yōu)美,整首詩每節(jié)六行,雖然長短不一,但押韻比較整齊,一個韻腳有時反復出現(xiàn)同樣的詞,回環(huán)往復,形成流暢的旋律,對當時的詩壇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啟發(fā)。有論者說,《雨巷》是詩人用美好的“想象”來掩蓋丑惡的“真實”的“自我解脫”,是“用一些皂泡般的華美的幻象來欺騙自己和讀者”,除了藝術上的和諧音律美外,“在內容上并無可取之處”。你同意這樣的詰難和論斷嗎?
欣賞能力驗證致橡樹舒婷介紹舒婷欣賞導入致橡樹舒婷介紹舒婷朗讀全詩《致橡樹》是舒婷的代表作,也是至今膾炙人口的一首愛情詩。她以二元對立的藝術構思,新穎豐富的抒情意象,歌頌了平等、堅定、執(zhí)著的愛情觀,而且由愛情深入到人格理想,體現(xiàn)新時期女性主體意識的覺醒。橡樹和木棉構成了詩歌的中心意象,分別代表男性和女性,以木棉的口吻作真摯的表白,又以“凌霄花”、“鳥兒”等象征了舊的愛情觀——依附、襯托男性,喪失了自我意識和價值。詩人的理想愛情觀寄寓在“木棉”身上,強調“作為樹的形象”和愛人站在一起,共同承擔愛情的苦難和歡欣。欣賞提示《致橡樹》體現(xiàn)了對以地位平等為前提,以人格獨立為基礎的相互尊重的愛情的向往與贊美,但如果僅僅將其當作愛情詩,那可能就狹隘了。實際上此詩有一個潛在的主題,你能夠揭示出來嗎?欣賞能力驗證第五節(jié)、外國詩歌鑒賞漫游者的夜歌【德】歌德(郭沫若譯)導入1:介紹歌德生平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欣賞導入朗誦全詩在舒伯特譜曲《漫游者的夜歌》的背景音樂中朗誦1780年,歌德夜宿在漢息爾漢山頂的一幢獵人的小木樓中,即興吟成此詩,并把它寫在木樓的板壁上。30年后,61歲的詩人再次來到吉息爾漢山的山頂木屋,吟誦自己這首早年的作品,并用鉛筆把壁上題詩的筆跡重描了一遍。1831年8月,81的歌德故地重游,讀著墻上字跡模糊的詩句感慨不已,念著最后兩句“少時頃,你快/快也安靜”,潸然淚下。幾個月后,歌德溘然長逝。欣賞提示詩以俯瞰的視角展開,在闃無人跡的山頂,天宇、樹林、鳥兒籠罩在一片“大安靜”中,喻示著深不可測的大奧秘。所謂“漫游”,是指生命的漫游——人生在世如同匆匆過客,人們都在世間漂泊,尋找依托而不得,最后沉默安息。在一片平靜中詩人引出最后的二句點睛之筆:“少時頃,你快/快也安靜”。人稱突然變換,詩意從自然轉到了人生,人總是要在與自然的融合中尋找人生的歸宿。這是人類最普遍的感慨,卻在感慨中蘊含著達觀。中國古典詩歌中也有一些我們熟悉的作品,在結構、意境上與《漫游者的夜歌》十分接近,請你加以比較賞析。欣賞能力驗證致云雀【英】雪萊(查良錚譯)導入1:介紹雪萊生平導入2:雪萊與拜倫欣賞導入這首詩的音律優(yōu)美,節(jié)奏明快,剔透空靈,繪聲繪影,極具藝術感染力,是浪漫主義詩歌的杰作。朗讀全詩《致云雀》是雪萊抒情詩的代表作。據雪萊夫人回憶,1820年7月,“一個美麗的夏日傍晚,當我們正沿著鄉(xiāng)間小路在流螢閃爍的跳金娘灌木籬笆之間散步,忽然聽到了云雀囀鳴,他有感而寫了一首詩歌,那是他最美麗的詩篇之一。”那首詩歌就是《致云雀》。在詩中,“云雀”的身上傾注著詩人的理想,是歡樂、光明和美麗的象征。詩人用一系列的比喻和設問的手法,贊頌了云雀的精神意象和生命的熱情。欣賞提示云雀意象的內涵非常豐富,字里行間都漫溢熱烈的詩情,“從大地一躍而起/往上飛翔,又飛翔”,這種向著更高處飛翔的意象象征著詩人對更高境界的不懈追求。云雀追求光明而藐視地面,正是因為它擺脫了塵世的羈絆,不會因為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而覺得痛苦,它才會無比歡欣地發(fā)出最美的樂音。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云雀也是詩人理想的化身,因此詩人才會以積極的情感超越痛苦,整首詩都煥發(fā)激昂歡暢的精神氣質。在這首詩中,詩人將云雀的能力、命運與人的能力和命運相比,發(fā)出了深沉的浩嘆。請你深入品味并分析詩人的感慨蘊含著那些對于我們富有啟迪的情思。欣賞能力驗證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俄】普希金查良錚譯欣賞導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俄】普希金查良錚譯介紹普希金生平及其在俄羅斯文學史上的地位朗誦全詩1825年,26歲的詩人被幽禁在父親領地,是詩人一生中最為孤寂愁悶的時期。這首詩就是在幽禁中題寫在鄰居15歲女孩的紀念冊上的。這首詩以一句假設句破題,從未來著眼,帶著預言的口吻,年輕的詩人仿佛一位飽經風霜的長者,對涉世未深的女孩懇切叮嚀。其實詩人的“假如”不過是對未來的假設。但人生不可能沒有風雨和坎坷,經歷了政治的風暴、體驗了離群索居的寂寥絕望,詩人已經把坎坷和悲哀看成是生活的必然。欣賞提示但詩人并沒有消磨了志向和理想,他的心中對快樂的未來還滿懷憧憬,現(xiàn)在的仍舊沉浸在悲哀之中,但未來總是快樂光明的。這首詩沒有一絲的消沉和絕望,反而對未來的美好充滿希冀,全詩洋溢著達觀真誠的情緒,語調親切而深沉,風格樸素而簡雋,發(fā)人深省。生活真的會“欺騙”我們嗎?你是怎樣理解“欺騙”的?欣賞能力驗證海濱墓園(節(jié)選)【法】瓦雷里卞之琳譯介紹瓦雷里生平及其象征主義詩作欣賞導入朗讀詩歌《海濱墓園》全詩24節(jié),每節(jié)六行,這里選取開篇的第一節(jié)。其中最后兩句被選為詩人的墓志銘。詩人在這里勾畫了一幅平靜而安然的海濱景象?!盎鹧妗焙汀按蠛!痹緦α_突的意象,在詩人的筆下也溶合在神明的寧靜中。這首詩的主題是死亡、人生變幻和生命不息,而詩人在沒有沉浸在死亡不朽的幻想中,而是在宇宙的動靜之間參悟了生死:大海永遠重新開始,生命也永遠煥發(fā)生機。欣賞提示《海濱墓園》是后期象征主義的代表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抒情詩。它以形象的隱喻、豐富的象征、強烈的暗示色彩而為人稱道。正午的太陽象征了永恒和絕對,而時而平靜、時而洶涌的大海則象征了生命和生命意識,海濱的墓園則是死亡的象征,和大海意象的結合暗示生命的交替……意象連綿起來,令人眼花繚亂又發(fā)人深思。這首詩也富有音樂的節(jié)奏感,詩人自己也坦言:“《海濱墓園》在我心中最初只是一種節(jié)奏。”而強烈的音樂節(jié)奏也是象征主義詩歌的一大特征。《海濱墓園》的結尾同樣具有回腸蕩氣的藝術感染力?,F(xiàn)摘引如下,請你欣賞并加以評價。風起了,必須去走人生之路!浩浩長風開合著我的書頁,轟然巨浪肆無忌憚地在山巖紛崩!快把這些令人目眩的書頁卷走!劈裂吧,海浪!用你欣喜若狂的巨瀾將這白帆琢食的平靜屋頂劈散!欣賞能力驗證吉檀迦利(節(jié)選)【印】泰戈爾冰心譯導入1:介紹泰戈爾生平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導入2:介紹泰戈爾訪問中國欣賞導入朗讀詩歌《吉檀迦利》在印度語和孟加拉語中都是“獻歌”的意思,即獻給神的詩歌。詩人以形象化的手法表現(xiàn)宗教哲學思想,對神的敬仰之情和詩人對生命的體驗、以及對彼岸世界的冥思玄想結合在一起,呈現(xiàn)出清新柔和、幽遠深邃的詩性之美。在開篇的第一首詩,詩人融合了生死的主題,在統(tǒng)一和諧的境界中展現(xiàn)永恒。欣賞提示詩中的人物在對神熱忱真摯的表白和奉獻中得到快慰和滿足,對神有至高無上的崇敬,又有和神結合為一的愿望。詩人對神的敬仰之情不全出自于宗教信仰,而是出于本能的至誠之心,是心靈的細語和低吟。神秘的宗教精神也是這首詩東方魅力的來源之一。詩人運用高超的技巧把玄虛抽象的宗教情感融合在具體的情境中,用富有暗示性的比喻、象征等手法旁敲側擊地顯露宗教的意旨。美國意象派詩人龐德感嘆《吉檀迦利》詩中“深邃寧靜的精神壓倒一切”。請仔細品味第五十節(jié),一個乞丐對神或王者的虔誠奉獻——小小一粒玉米。可是,當乞丐把袋子里的東西全部倒在地上,在這可憐巴巴的一堆里,竟發(fā)現(xiàn)了一小粒黃金,頓時驚呆了!他痛哭流涕,悔恨恨當時未能把一切全都獻出。這里詩人抒發(fā)的是一種什么情懷?欣賞能力驗證第三章散文欣賞理解散文的本質特性、表現(xiàn)形式和散文的審美意趣。掌握散文欣賞的方法、路徑,激發(fā)學生喜歡散文、欣賞散文的興趣。引導學生品味古今中外優(yōu)秀散文作品,獲得審美享受、領悟哲理意蘊。教學提示第一節(jié)什么是散文★古代所謂散文是指那些與韻文、駢文相對而言的不押韻的文章?!铩拔逅摹毙挛膶W運動之后,散文作為一種文學形式得到獨立的發(fā)展,成為與詩歌、小說、劇本并稱的文體“四分法”中的一種?!铩洞笥倏迫珪穼⑴c小說、詩歌、戲劇并列的狹義散文,稱為“非小說性散文”。其中有一類叫“隨筆”(Essay),凡是敘事性不強的prose,都歸入Essay,包括雜文、小品文、議論文、隨感等。觀點指要一、散文之散散即是散文的第一特征。詩是珍珠貴圓,小說是建筑貴嚴,散文是河流貴散。比較而言,散文不像小說那樣講究嚴謹的建構,也不像詩歌那樣重視韻律的圓潤。主題闡述1、文思散淡在寫作心態(tài)上,散文不像詩歌小說創(chuàng)作那樣致力于聚焦取精、雕琢塑造,而是像中國畫一樣騁目游心,有一種順手拈來、隨手點染而自然成文的悠然。在取材上自由和寬泛;在寫作時平和與“本真”。沒有其他寫作時的那種緊張和壓抑,所以散文最有可能進入人性的日常狀態(tài)。2、文法散漫在散文的大觀園中,散文是最沒有法度的文體。散文是沒有什么必須遵守的寫作法則的,如果一定要總結歸納出一些文法的話,那么只能說是在散漫中見秩序,散漫中顯風致。散漫有序、散漫有致就是散文的文法。第一,章法散而有序。散文的行文最為從容自如,順敘、倒敘、插敘、補敘,意到筆隨,結構靈活。猶如風水相遭,自然成紋。第二,筆法散而有致。上海大東書局《古文筆法百篇》介紹了32種筆法蘇軾的《喜雨亭記》的筆法。吳楚才《古文觀止》分析道:“只就‘喜雨亭’三字,分寫、合寫、倒寫、順寫、虛寫、實寫,即小見大,以無化有。意思愈出而不窮,筆態(tài)輕舉而蕩漾,可謂才人之雅致矣?!?、文神不散決定散文的內在秩序和內在聯(lián)系的實質是散文的“神”——散文的靈魂。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劉海峰《論文偶記》指出:“行文之道,神為主”,“神者,文家之寶”。首先,不論散文怎樣“散”,但總有一條線索貫穿始終,圍繞一個主題。其次指散文必須有一種籠罩全篇的韻致和意趣,給人一種比較統(tǒng)一的美感。這種韻致或意趣使文章有一種鮮明的風格之美?!靶紊ⅰ迸c“神不散”的有機交融,需要作者善于運思,不過基礎是真實。抒寫真實的境遇和真實的感受,是處理形神關系的核心所在。魯迅的《朝花夕拾》全是憶舊散文:百草園、三味書屋、藤野先生等,所見所聞都寫得真真切切。二、散文之美1、文辭之美好的散文給讀者的感受,首先是文辭之美。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給亡婦》的語言樸實無華而又真摯感人;《荷塘月色》和《綠》則華麗典雅,洋溢著一種純美的意境。文辭之美不僅給了讀者第一印象,而且是文章能夠流布的重要保證。陸機在《文賦》中指出系統(tǒng)地探討了各種文體不同的語言風格,“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凄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yōu)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燁曄而譎誑?!鄙⑽牡拿捞貏e強調文辭的建構,總是具有特別的穿透力和令人過目動心的誘惑力。
[12、文意之美古人把立意稱之為“命意”,諭示了文意乃散文之命脈所系。王夫之《姜齋詩話》指出,“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意猶帥也。無意之兵,謂之烏合?!蹦切┝⒁庑路f、思想超拔的散文則給人另一種獨特之美。如袁宏道的《敘陳正甫會心集》,主旨是倡導“不拘一格獨抒性靈”,立意十分新穎,思想更是遠遠超越了正統(tǒng)。3、文氣之美三國曹丕“文以氣為主”的著名觀點,成為散文美的一個標準?!皻狻本褪且环N生命力的旺盛狀態(tài)。王安石《讀<孟嘗君>傳》只有4句話,90個字。之所以成為千古名文,除了在文意上推倒古人陳說、獨辟己見外,就是氣脈酣暢、氣勢凌厲。第二節(jié)怎樣欣賞散文★欣賞散文有相當的難度,所以不可輕視散文的閱讀欣賞。★]優(yōu)秀的散文是作者稟靈含異、各充其極的精心撰構,閱讀者如果僅僅淺涉則止,自然難以領略其深刻的意蘊;如果只是浮泛瀏覽,則更不能領悟出其中的情變氣味;至于以自己的意見先入為主或者只是在辭藻上留意,則根本不可能全面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內涵。觀點指要一、披文入情“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是劉勰在談到文學鑒賞時提出來的經典性命題。是指欣賞散文要投入感情。文學欣賞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活動,是一種對話和交流活動。沒有感情的投入,這種再創(chuàng)造和對話與交流就根本無法完成。主題闡述如何披文入情?朱自清《古文學的欣賞》指出:“‘設身處地’是欣賞的重要的關鍵,也就是所謂‘感情投入’。個人生活在群體中,多少能夠體會別人,多少能夠為別人著想。關心朋友,關心大眾,恕道和同情,都由于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甚至‘替古人擔憂’也由于此。演戲,看戲,一是設身處地的演出,一是設身處地的看入。”[1]
以柳宗元《小石譚記》為例,透過文章對清冽的水和石的描繪,進入作者那種復雜而凄清的心境,感受作者情感的細微變化。二、反復涵泳在散文欣賞中珍惜第一印象是對的,但不可停留在第一印象上,不可將第一印象變成一錘定音,因為第一印象有時會將欣賞引入歧途。對此,李贄曾舉過兩個例子,“吳道子始見張僧繇畫,曰:‘浪的虛名耳’。已而坐臥其下,三日不能去。庾翼初不服逸少,有家雞野鶩之論,后乃以為伯英再生?!盵1]
這些欣賞藝術作品的例子,符合包括散文欣賞在內的文學作品的欣賞規(guī)律。
反復涵泳的重要意義:一、有助于糾正第一印象可能導致的片面、失察甚至曲解、誤解。二、有助于深化第一印象。毛澤東的名言:“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更深刻地感覺它?!盵3三、形神兼顧“形神兼?zhèn)洹笔菍ι⑽牡幕疽?;從欣賞的角度說,要“形神兼顧”地欣賞。要善于抓住散文由“形”見“神”的特點,努力使“神”不離于“形”,由“形”而領悟到“神”,以求“形得而神自來焉?!边@是讀者能夠到位地欣賞散文的一個重要契機。徐霞客《游黃山記》以“形”載“神”。周作人的《烏蓬船》對最能代表紹興水鄉(xiāng)特色的烏蓬船刻畫得有聲有色。運用敘述、描寫、抒情相融的手法,勾勒了一副古樸寧靜的水鄉(xiāng)風景畫,使讀者如臨其境。但是必須由“形”而“神”,體悟作者展示的人生境界——似乎瑣碎的平淡的衣食住行之中的人生境界、這種帶著生活的細節(jié)的生命況味,才使這種悠閑平和的小品文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占了一席之地。第三節(jié)中國古典散文鑒賞秋水(節(jié)選)[1]莊子導入1:介紹莊子及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導入2:介紹莊子散文及《秋水》欣賞導入朗讀課文《莊子》被公認為“天下第一奇書”,《秋水篇》是這部奇書中的第一奇文。宋人李涂《文章精義》:“不讀《莊子·秋水篇》,見識終不宏闊?!薄肚锼方沂玖艘粋€令人識見宏闊的道理:在無限廣大的宇宙中,個人的認識和作為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啟迪:學無止境,與時俱進。欣賞提示首先,在整體構思上,莊子虛構了一個河神與海神對話的寓言故事,不僅陡增趣味,而且有助于說理的層層推進。其次,文章先設置了一段對河水和北海的對比,說明了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顯示了兩種不同的認識境界,增強了說理的形象性。再次,通過援譬設喻來闡釋深微玄奧的哲理,所用比喻連類而及、層見迭出,使抽象的結論蘊含于形象的比喻之中,引人聯(lián)想,發(fā)人深思。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鼻f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梁之上也?!边@是《莊子·秋水》中的又一則精彩寓言散文。即著名的“濠梁之辯”。有人認為這場辯論莊子輸了,甚至說莊子在抵賴;有人認為二人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請你仔細體味這篇散文并結合以下提示加以賞析。欣賞能力驗證鄭伯克段于鄢《左傳》
導入1:介紹《春秋左傳》及作者左丘明導入2:播放電視劇《東周列國》中與本文有關的片段。欣賞導入本篇是《左傳》全書的開卷之作,也是《古文觀止》的首篇?!按呵锶齻鳌倍继岬竭@件事,但在事件的敘述和人物的刻畫方面,《左傳》寫得最為生動具體,給人以如臨其境、如見其人的感受。故事梗概介紹。欣賞提示人物性格刻畫中心人物鄭莊公,其性格特征主要是通過他與姜氏、祭仲等人的對話刻畫出來的:姜氏請制——莊公拒絕;姜氏請京——莊公答應——設下圈套。祭仲提醒——偽裝無奈。叔段不斷擴張——莊公聽之任之——公子呂催促翦除——莊公等時機。叔段母子準備發(fā)動叛亂——莊公果斷討伐——叔段亡命國外——母親放逐城潁。莊公陰險狠毒、工于機謀;叔段貪得無厭、狂妄愚蠢;姜氏乖戾昏聵、以私情干政;祭仲忠耿老成,公子呂直率急躁,潁考叔機敏聰慧。僅六七百字,寫出多重線索的事件,刻畫出好幾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而且結構嚴謹、脈絡清晰,前呼后應、搖曳多姿,這種寫作方法是值得我們好好借鑒的。1、從本文標題體會春秋筆法和微言大義。提示:在本文的第五節(jié)有如下一段評論:書曰:“鄭伯克段于鄢?!倍尾坏?,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2、結合文中有關描寫,簡要分析鄭莊公的性格特征。提示:鄭莊公為什么不同意將制邑分給共叔段,而后卻同意將京分給?共叔段在母親的縱容下不斷亂來,鄭莊公卻先是表現(xiàn)出無可奈何,又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不義不昵厚將崩。你認為這是寬容還是縱容?是被動待兔還是主動釣魚?欣賞能力驗證項羽之死[1]司馬遷導入1:介紹司馬遷及《史記》導入2:播放相關影視劇片段。欣賞導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崩钋逭盏倪@首絕句家喻戶曉;“不肯過江東”的項羽更是婦孺皆知?!傲Π紊劫鈿馍w世”的項羽是悲劇式的英雄人物。本文記敘的是其最后生涯,主要表現(xiàn)了項羽失敗時的英雄風采。欣賞提示本文主要通過三個場面描寫,塑造了一個個性鮮明的悲劇英雄形象。第一場是垓下之圍,包括兩個層次:一是四面楚歌;二是霸王別姬。這兩個情節(jié)奠定了全文的基調:悲情、不祥。第二場是東城決戰(zhàn),包括三個層次:一是陰陵迷道;二是歸敗于天;三是東城潰圍。這些情節(jié)突出了霸王英勇而不服輸的英雄氣概。也給讀者留下一線懸念。第三場是烏江自刎,包括三個層次:一是烏江拒渡,二是贈馬亭長,三是賜頭故人,這三層表現(xiàn)了項羽寧死不辱、知恥重義、純樸仁愛的一面?;仡櫱懊娴拿鑼?,我們不由得會扼腕長嘆!文章結尾是作者司馬遷對項羽一生的總體評價。既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年度場綜合執(zhí)法行政處罰裁量基準操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沖擊鉆施工設備進出口代理合同3篇
- 2025年度美國移民局政策變動對留學市場的影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產品區(qū)域總代理合同樣本3篇
- 2025年借款合同書寫范本示例
- 2025年度個人藝術品抵押租賃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內衣行業(yè)人才培養(yǎng)合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池塘承包水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舊房屋買賣合同(含家具家電及裝修)2篇
- 房地產市場的職業(yè)發(fā)展與機會
- 第1課 隋朝統(tǒng)一與滅亡 課件(26張)2024-2025學年部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2025-2030年中國糖醇市場運行狀況及投資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冬日暖陽健康守護
- 水處理藥劑采購項目技術方案(技術方案)
- 2024級高一上期期中測試數學試題含答案
- 盾構標準化施工手冊
- 天然氣脫硫完整版本
- 山東省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新高考聯(lián)合質量測評10月聯(lián)考英語試題
- 不間斷電源UPS知識培訓
- 三年級除法豎式300道題及答案
- 人教版八級物理下冊知識點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