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設計文件_第1頁
公共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設計文件_第2頁
公共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設計文件_第3頁
公共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設計文件_第4頁
公共建筑(既有建筑改造工程)消防設計文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參考樣式三項目名稱(公共建筑)消防設計文件(既有建筑改造工程)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編制時間:年月日

參考樣式說明參考樣式提供消防設計文件的基本框架,不涉及具體設計內容及標準執(zhí)行情況,設計單位可根據參考樣式、按照工程自身特點對其中內容進行修改、補充、刪減。樣式中紅色字體或者下劃線用于提示、舉例,均不予打印。

設計單位資質證書(原件彩色掃描)消防設計文件目錄第一部分消防設計說明書

第二部分消防設計圖紙第三部分計算書第四部分相關資料文件第一部分消防設計說明書1總說明2建筑專業(yè)3結構專業(yè)4給水排水專業(yè)5電氣專業(yè)6暖通專業(yè)7設計變更8室內裝飾裝修專項設計1總說明1.1設計依據1.1.1工程基礎資料□工程立項批文□規(guī)劃要點及紅線圖□用地周邊道路及市政設施條件□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術可行性評估報告□既有建筑安全鑒定報告□原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許可號:)□原工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合格書(編號:)□原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改造后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許可號:)□人防批文(批文號:)……1.1.2原設計執(zhí)行的主要技術標準……1.1.3改造設計執(zhí)行的主要技術標準(根據消防技術可行性評估報告確定執(zhí)行的標準)……1.2工程概況1.2.1原始概況1本工程位于市區(qū),北臨,西臨,東臨,南臨。(描述場地四鄰原有及規(guī)劃道路)2本工程規(guī)劃用地性質為,用地面積為㎡,場地地勢南高北低,豎向采用平坡式布置方式,場地內(描述原有建構筑物保留、拆除的情況)。機動車出入口設置在,人流出入口設置在。3本工程包括(描述單體建筑組成情況),總建筑面積㎡。其中,地上建筑面積㎡,地下建筑面積㎡。(單體建筑名稱)地上層,建筑高度m,主要功能,地下層,埋深m,主要功能;……。(如存在多棟單體則分別描述)4本工程于(時間)取得施工圖審查合格證,于(時間)取得《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意見書》,于(時間)取得竣工驗收備案表。1.2.2改造范圍本次改造設計范圍和主要內容:。本次改造:□是□否改變使用功能;□是□否改變建筑面積;□是□否改變防火分區(qū)。1.2.3存在問題按照《既有建筑改造消防技術可行性評估報告》所確定的改造設計執(zhí)行標準,因現狀條件所限,尚不能滿足要求的內容和原因:,擬采取的措施:。(可分部位分專業(yè)描述)1.3主要技術指標1.3.1改造前、后總體技術指標見表1.3.1。表1.3.1改造前、后總體技術指標序號改造前總體技術指標改造后總體技術指標項目指標備注項目指標備注1規(guī)劃用地面積㎡規(guī)劃用地面積㎡2總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3地上建筑面積㎡地上建筑面積㎡其中商業(yè)㎡商業(yè)㎡辦公㎡辦公㎡酒店㎡酒店㎡……㎡……㎡4地下建筑面積㎡地下建筑面積㎡其中機動車庫㎡機動車庫㎡……㎡……㎡5機動車停車位個機動車停車位個其中地上機動車停車位個當設有機械車位、充電設施車位時應予說明地上機動車停車位個當設有機械車位、充電設施車位時應予說明地下機動車停車位個地下機動車停車位個……個……個6非機動車停車位個非機動車停車位個其中地上非機動車停車位個當設有電動自行車停車位時應予說明地上非機動車停車位個當設有電動自行車停車位時應予說明地下非機動車停車位個地下非機動車停車位個注:當改造內容不涉及技術指標調整時,無需進行指標對比。1.3.2改造前單體技術指標見表1.3.2。(只填寫涉及改造的單體工程)表1.3.2改造前單體技術指標單體建筑名稱結構類型耐火等級建筑高度(m)地上層數地上建筑面積(㎡)地下層數地下建筑面積(㎡)規(guī)劃用途1.3.3改造后單體技術指標見表1.3.3。(只填寫涉及改造的單體工程)表1.3.3改造后單體技術指標單體建筑名稱結構類型耐火等級建筑高度(m)地上層數地上建筑面積(㎡)地下層數地下建筑面積(㎡)規(guī)劃用途1.4主要消防設施1.4.1原主要消防設施□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室外消火栓系統(tǒng)□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氣體滅火系統(tǒng)□泡沫滅火系統(tǒng)□其他滅火系統(tǒng)□疏散指示標志□消防應急照明□防煙排煙系統(tǒng)□消防電梯□滅火器□其他:……1.4.2改造或增設的主要消防設施□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室外消火栓系統(tǒng)□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氣體滅火系統(tǒng)□泡沫滅火系統(tǒng)□其他滅火系統(tǒng)□疏散指示標志□消防應急照明□防煙排煙系統(tǒng)□消防電梯□滅火器□其他:……(原消防設施可以“R”表示,改造或增設的消防設施可以“■”表示)1.5標準執(zhí)行情況1.5.1本工程消防設計嚴格執(zhí)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中的強制性條文。1.5.2本工程消防設計嚴格執(zhí)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中帶有“嚴禁”、“必須”、“應”、“不應”、“不得”等要求的非強制性條文。1.5.3本工程消防設計□有□無特殊消防設計。(當存在特殊消防設計時,應明確采用特殊消防設計的原因、依據以及主要設計內容)2建筑專業(yè)2.1改造內容2.1.1……2.1.2……2.2總平面消防設計2.2.1防火間距本工程(單體建筑名稱)與(單體建筑名稱)之間的距離為m,(單體建筑名稱)與周邊建筑之間的距離為m,符合規(guī)范要求。(填寫本工程各棟建筑之間及與周邊建筑之間的最近防火間距,當現狀建筑防火間距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時,應明確改善措施)2.2.2消防車道本工程場地內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在設置個出入口與外部道路連通。(單體建筑名稱)□設置環(huán)形消防車道□沿建筑物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當有多棟建筑時分別描述;當存在盡頭式或穿過建筑物的消防車道時,應予說明)消防車道的凈寬度不小于m,凈空高度不小于m,轉彎半徑不小于m,消防車道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小于m,坡度不大于%。消防車道的路面及其下面的建筑結構、管道和暗溝等能承受重型消防車的壓力。(當現狀消防車道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時,應明確改善措施)2.2.3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本工程(單體建筑名稱)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沿一個長邊□沿周邊長度的1/4且不小于一個長邊長度的底邊連續(xù)布置,該范圍內的裙房進深不大于m。場地與建筑之間未設置妨礙消防車操作的樹木、架空管線等障礙物和車庫出入口。(當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間隔布置時,應說明每段長度及間隔距離;當有多棟建筑時分別描述)場地與消防車道連通,長度和寬度分別不小于m和m,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小于m,且不大于m,坡度不大于%。場地及其下面的建筑結構、管道和暗溝等能承受重型消防車的壓力。建筑物與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相對應的范圍內,設置有直通室外的樓梯或直通樓梯間的入口。(當現狀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時,應明確改善措施)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設置情況見表2.2.3。表2.2.3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單體建筑名稱建筑四分之一周長(m)建筑長邊長度(m)登高操作場地尺寸(m)登高操作場地坡度(%)2.3消防設施設置2.3.1消防控制室原消防控制室設置在。改造后的消防控制室設置在,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房間門采用防火門,疏散門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防水淹措施為。(當改造不涉及時,可不予描述)2.3.2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消防水箱原消防水池設置在、消防水泵房設置在、消防水箱設置在。改造后的消防水池設置在,總蓄水有效容積為m3,消防水池取水口(井)設置在,吸水高度為m。改造后的消防水泵房設置在,室內地面與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m,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房間門采用防火門,疏散門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防水淹措施為。改造后高位消防水箱設置在,總蓄水有效容積為m3。(當改造不涉及時,可不予描述)2.4平面布置和防火分區(qū)本工程為(民用建筑分類),原地上主要功能為,地下主要功能為;改造后地上主要功能為,地下主要功能為,……。(按改造范圍描述)2.4.1地下室本工程地下原(功能)防火分區(qū)(編號)改造為(功能)防火分區(qū)(編號);防火分區(qū)邊界局部調整,原(功能)防火分區(qū)面積㎡,改造后(功能)防火分區(qū)(編號),面積為㎡,不大于(規(guī)范限值)㎡?!ò垂δ苊枋觯?.4.2地上(功能)本工程地上原(功能)防火分區(qū)(編號)改造為(功能)防火分區(qū)(編號);防火分區(qū)邊界局部調整,原(功能)防火分區(qū)面積㎡,改造后(功能)防火分區(qū)(編號)面積為㎡,不大于(規(guī)范限值)㎡?!ò垂δ苊枋觯?.5安全疏散和避難2.5.1地下室

改造后的地下(功能)防火分區(qū)(編號)面積不大于1000㎡,至少設一個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再利用防火墻上通向相鄰防火分區(qū)的甲級防火門作為第二安全出口。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間疏散門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線距離:當位于兩個安全出口之間時不大于m,當位于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時不大于m。房間內任一點至房間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門的直線距離不大于m?!ò垂δ苊枋觯?.5.2地上部分改造后的(功能)防火分區(qū)(編號,可多個),疏散人數:;疏散距離:;每100人最小疏散凈寬度m/百人?!ò垂δ苊枋觯┥鲜鲂薷姆秶鷥鹊母鲗痈鞣阑鸱謪^(qū)的面積、功能、總疏散寬度以及各安全出口的寬度見表2.5。表2.5防火分區(qū)及安全疏散層數防火分區(qū)編號防火分區(qū)面積(㎡)主要功能需要疏散寬度(m)設計疏散寬度(m)安全出口數量(個)安全出口信息匯總編號/寬度(m)-1FB1F-1商業(yè)營業(yè)廳下沉廣場、避難走道1F1F-1商業(yè)營業(yè)廳LT01(2m)LT01(2m)1F-2辦公……2F2F-12F-2……注:當防火分區(qū)之間需要借用安全出口時,應在表格中注明借用情況。2.6改造范圍內的疏散樓梯和消防電梯2.6.1疏散樓梯本次改造范圍內增加的疏散樓梯為(樓梯間編號),改造的疏散樓梯為(樓梯間編號)。(描述樓梯具體改造內容)新增或改造的疏散樓梯設置情況見表2.6.1。表2.6.1疏散樓梯樓梯編號樓梯形式層數有效寬度(m)前室(合用前室)面積(㎡)注:疏散樓梯有效寬度取梯段、樓梯間門、前室門的最小凈寬度。2.6.2消防電梯本工程改造范圍內增加的消防電梯為(消防電梯編號),改造的消防電梯為(消防電梯編號)。(描述消防電梯具體改造內容)新增或改造的消防電梯設置情況見表2.6.2。表2.6.2消防電梯電梯編號載重量(kg)速度(m/s)運行時間(s)前室(合用前室)面積(㎡)前室(合用前室)短邊尺寸(m)設置(??浚菍觽渥?.7滅火救援設施2.7.1救援窗設置本工程改造范圍內的外墻在每層(描述位置)設置供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的窗口,窗口凈高度和凈寬度不小于m,下沿距室內地面m,間距不大于m,且每個防火分區(qū)不少于2個,窗口玻璃易于破碎或可從外開啟,室外設置易于識別的明顯標志。2.7.2……(其他滅火救援設施的改造說明)2.8改造范圍內的建筑構造2.8.1防火墻、隔墻、窗檻墻防火墻均直接設置在建筑的基礎或框架、梁等承重結構上,并從樓地面基層隔斷至梁、樓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層。防火墻兩側的門、窗、洞口之間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小于2.0m,內轉角處距離不小于4.0m。當距離不足時,采用(措施)防止火災蔓延。樓梯間、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墻上的窗口與兩側門、窗、洞口最近邊緣的水平距離不小于1.0m,當距離不足時,采用(措施)防止火災蔓延。建筑外窗上、下層之間窗檻墻高度不小于m。2.8.2防護挑檐高層建筑出入口上方均設置防護挑檐,挑出寬度不小于1.0m、長度不小于開口寬度。(根據設計情況進行描述)2.8.3電梯井、管道井電梯井獨立設置,井壁除設置電梯門、安全逃生門和通氣孔洞外,不設置其他開口。電梯層門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并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梯層門耐火試驗完整性、隔熱性和熱通量測定法》GB/T27903規(guī)定的完整性和隔熱性要求。電纜井、排煙道、排氣道等豎向井道,分別獨立設置,井壁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2.8.4設備箱體安裝消火栓箱等設備箱體盡可能采用明裝。當嵌墻安裝時,采?。ù胧?,滿足相應墻體耐火極限要求。2.8.5建筑封堵變形縫內的填充材料和變形縫的構造基層采用不燃材料。管道在建筑內的變形縫穿過處加設不燃材料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他防變形措施,并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除電梯井道、通風豎井之外,所有電纜井、管道井在管線安裝完畢后,每層樓板處封平,封堵措施為。電纜井、管道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通的孔洞封堵措施為。建筑幕墻與每層樓板、隔墻處的縫隙,樓面與墻體之間的縫隙等封堵措施為。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tǒng)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的空腔,在每層樓板處的封堵措施為。2.8.6建筑保溫和外墻裝飾本工程建筑外墻、挑空樓板保溫材料為,燃燒性能等級級;建筑屋面保溫材料為,燃燒性能等級級。2.8.7建筑構件本工程地上耐火等級為級,地下耐火等級為一級,主要建筑構件滿足防火規(guī)范中不同耐火等級建筑相應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要求。汽車庫、電動自行車庫與其他部位之間,采用防火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樓板分隔;廚房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與其他部位分隔,墻上的門、窗采用;影院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區(qū)域分隔。2.8.8防火門窗、疏散門配電間、空調機房等設備用房的門采用防火門,影廳的門采用,廚房門采用防火門,樓梯間、前室門采用防火門。設備管井檢修門采用防火門。(可根據設計情況分別描述。)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區(qū)處設置常開甲級防火門,建筑內經常有人通行處的防火門采用常開防火門。人員密集場所內平時需要控制人員隨意出入的疏散門和設置門禁系統(tǒng)的建筑外門,火災時不需使用鑰匙等任何工具即能從內部易于打開,并在顯著位置設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標識。2.8.9防火卷簾用于防火墻上的防火卷簾耐火極限不低于3.00h,以背火面溫升做耐火極限判定條件,滿足《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16的規(guī)定。防火卷簾安裝在建筑的承重構件上。除中庭外,防火分隔部位的寬度不大于30m時,防火卷簾的寬度不大于10m;防火分隔部位的寬度大于30m時,防火卷簾的寬度不大于該防火分隔部位寬度的1/3,且不大于20m。防火卷簾上部如不到頂,封堵措施為。2.8.10擋煙垂壁本工程擋煙垂壁材料為,燃燒性能等級A級。2.8.11鋼結構防火本工程(部位)采用鋼結構,鋼結構防火保護措施為,鋼柱耐火極限h,鋼梁耐火極限h,鋼樓板、鋼樓梯耐火極限,具體做法詳結構專業(yè)設計說明及圖紙。2.9改造范圍內的建筑防煙排煙設計2.9.1防煙設計1樓梯間、前室自然通風設施本工程(樓梯編號)采用自然通風方式,在最高部位設置面積不小于1.0㎡的可開啟外窗;樓梯間的外墻上每5層內設置總面積不小于2.0m2的可開啟外窗,且布置間隔不大于3層。本工程(樓梯編號)前室、(消防電梯編號)前室采用自然通風方式,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可開啟外窗面積不小于2.0㎡,合用前室不小于3.0㎡。樓梯間、前室自然通風設施見表2.9.1-1。表2.9.1-1樓梯間、前室自然通風外窗編號樓梯間、前室形式服務樓層服務高度(m)樓梯間每5層外墻可開啟外窗面積(㎡)樓梯間最高部位可開啟外窗面積(㎡)前室可開啟外窗面積(㎡)LT01封閉樓梯間LT02防煙樓梯間LT03前室合用前室……注:表中樓梯間每5層外墻可開啟外窗面積、前室可開啟外窗面積均取最不利樓層的可開啟外窗凈面積。2樓梯間、前室機械加壓送風設施本工程(樓梯編號)、(樓梯編號)前室、(消防電梯編號)前室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在其頂部設置不小于1㎡的固定窗;靠外墻的防煙樓梯間,外墻上每5層內設置總面積不小于2㎡的固定窗。樓梯間固定窗的設置情況見表2.9.1-2。表2.9.1-2樓梯間固定窗編號樓梯間形式服務樓層服務高度(m)外墻每5層固定窗面積(㎡)頂部固定窗面積(㎡)備注LT01封閉樓梯間不靠外墻LT02防煙樓梯間靠外墻……注:表中樓梯間外墻每5層固定窗面積取最不利樓層的固定窗凈面積。2.9.2排煙設計1防煙分區(qū)本工程(部位)每個防煙分區(qū)面積不大于㎡(根據場所分別描述)。設置排煙系統(tǒng)的場所或部位采用□隔墻□結構梁□擋煙垂壁等劃分防煙分區(qū);擋煙垂壁等擋煙分隔設施的深度不小于mm。敞開樓梯和自動扶梯穿越樓板的開口部位采用□擋煙垂壁□結構梁□隔墻等設施分隔。2自然排煙本工程(部位)采用自然排煙,自然排煙系統(tǒng)見表2.8.2-1。表2.9.2-1自然排煙場所排煙窗所在樓層自然排煙場所場所建筑面積(㎡)空間凈高(m)清晰高度(m)儲煙倉厚度(m)排煙窗有效面積(㎡)備注2F辦公1F中庭……3機械排煙本工程(部位)等區(qū)域采用機械排煙,具體詳暖通專業(yè)設計說明及圖紙。設置排煙系統(tǒng)的(地上建筑或部位)在外墻或屋頂設置固定窗。非頂層區(qū)域的固定窗布置在每層的外墻上,頂層的固定窗布置在屋頂或頂層的外墻上。固定窗按每個防煙分區(qū)在屋頂或建筑外墻上均勻布置,不跨越防火分區(qū)。設置在頂層區(qū)域的固定窗,其總面積不小于樓地面面積的2%。設置在靠外墻且不位于頂層區(qū)域的固定窗,單個固定窗面積不小于1㎡,且間距不大于20m,其下沿距室內地面的高度不小于層高的1/2。設置在中庭區(qū)域的固定窗,其總面積不小于中庭樓地面面積的5%。固定窗的設置情況見表2.9.2-2。表2.9.2-2機械排煙場所固定窗設置場所所在樓層層高(m)地面面積(㎡)設置部位最小固定窗面積(㎡)外墻固定窗間距(m)距室內地面(m)數量(個)占地面積比值(%)備注2.9.3可開啟外窗開啟方式本工程設在高處不便于開啟的外窗設有手動開啟裝置,手動開啟裝置距地面m。本工程凈空高度大于9m,設置集中手動開啟裝置和消防聯(lián)動自動開啟設施?!?.10室內裝飾裝修設計本工程改造區(qū)域室內各部位的裝修材料(含基層做法)及其燃燒性能等級見表2.10。表2.10室內裝修材料樓層空間名稱頂面地面墻面是否無窗房間是否設有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和自動滅火系統(tǒng)材料(構造)燃燒性能等級材料(構造)燃燒性能等級材料(構造)燃燒性能等級1F大堂辦公前室走道……本工程室內裝修不遮擋消防設施標志、疏散指示標志及安全出口,不影響消防設施和疏散通道的正常使用。2.11其他消防設計本改造工程無上述內容以外的其他消防設計。(按設計情況說明)2.12本改造工程所采用的消防產品的質量、建筑構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應保證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yè)標準,且符合市場準入規(guī)則的合格產品。3結構專業(yè)3.1改造內容本工程(單體建筑名稱)采用結構,改造部位位于。根據鑒定報告,原結構防火構造□滿足□不滿足改造完成后相應構件耐火極限要求。(構件名稱)采用增大截面法、粘貼鋼板法等改造加固。(以下章節(jié)選擇工程具體采用的結構類別進行描述)3.2混凝土結構3.2.1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級級,構件耐火極限:墻h、柱h、梁h、樓板和屋面承重構件h。3.2.2防火墻直接設置在建筑的基礎或框架、梁等承重構件上,框架、梁等承重結構采用措施,其耐火極限不低于防火墻的耐火極限。3.2.3本工程改造加固后構件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保護層厚度均滿足耐火極限要求,其最小截面、保護層厚度見表3.2.3。表3.2.3構件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保護層厚度構件名稱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mm)保護層厚度(mm)燃燒性能鋼筋混凝土梁鋼筋混凝土板鋼筋混凝土柱鋼筋混凝土墻有保護層的鋼管混凝土柱注:鋼管混凝土柱采用防火涂料防護時,詳見鋼結構部分。3.2.4根據鑒定報告,本工程(構件名稱)混凝土碳化深度mm,采用噴涂環(huán)氧厚漿涂料或鑿除碳化層,粉刷高強砂漿等法處理。3.2.5混凝土結構改造加固采用粘鋼、粘碳纖維時,使用的結構膠適用溫度應滿足防火溫度工況要求。粘鋼、碳纖維表面使用25厚1:3水泥砂漿或30mm非膨脹型防火涂層或防火板等封閉。3.3鋼結構3.3.1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級級,構件耐火極限詳見表3.3.2,采用噴涂防火涂料或包裹防火板等措施進行防火保護。3.3.2改造后防火涂料/防火板類型、防火涂層/防火板最小厚度見表3.3.2。表3.3.2構件耐火極限、防火涂料類型和涂層最小厚度序號構件類別耐火極限涂料/防火板類型涂層/防火板最小厚度(mm)1鋼柱2鋼梁3組合樓板4疏散鋼樓梯(室外樓梯平臺)(室外樓梯梯段)注:柱間支撐和樓蓋支撐的設計耐火極限分別與柱和梁相同;屋蓋支撐和系桿的設計耐火極限與屋頂承重構件相同;鋼結構節(jié)點、承受豎向荷載作用的消能器的設計耐火極限與相連構件最大耐火極限相同。3.3.3鋼結構防火涂料性能需滿足CECS24:90及GB14907-2018相關要求。1)防火涂料應具有設計耐火極限對應的型式檢驗報告或型式試驗報告、消防產品認證證書以及等效熱傳導系數(非膨脹型)或等效熱阻(膨脹型)的CMA檢測報告。2)耐火極限確定后,當設計厚度和型式檢驗報告或型式試驗報告載明的厚度不一致時,應將型式檢驗報告或型式試驗報告載明的厚度作為能夠滿足鋼結構防火需求的防火涂層厚度。3)非膨脹型防火涂料,等效熱傳導系數≤0.09W/(m?℃),粘結強度≥0.04MPa,干密度≤500kg/m3,耐久年限不低于15年。4)膨脹型防火涂料,等效熱阻≥0.3㎡?℃/W,粘結強度≥0.15MPa,耐久年限不低于10年。5)當施工所采用的防火保護材料的等效熱傳導系數與設計文件要求不一致時,應根據防火保護層的等效熱阻相等的原則確定保護層的施用厚度,并應經設計單位認可。6)鋼結構涂裝系統(tǒng)的設計使用年限為10年,且每隔2年定期檢查和維護?!?.3.4防火板性能、構造需滿足GB51249-2017及相關行業(yè)標準要求,最高使用溫度1100°3.3.5當采用外包鋼筋混凝土加固法時,建筑耐火等級、耐火極限、構件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保護層厚度等見3.2節(jié)。3.4組合結構3.4.1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級級,采用鋼管混凝土柱、鋼梁、組合樓板、混凝土剪力墻、柱。3.4.2本工程中混凝土剪力墻、柱、鋼管混凝土柱(金屬網抹砂漿)耐火極限、防火保護措施見3.2節(jié);鋼梁、組合樓板、鋼管混凝土柱耐火極限、防火保護措施見3.3節(jié)。3.5木結構3.5.1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級級。3.5.2木結構建筑中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見表3.5.2。表3.5.2木結構建筑構件的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序號構件名稱燃燒性能和耐火極限(h)1防火墻不燃性3.002承重墻,住宅建筑單元之間的墻和分戶墻、樓梯間的墻難燃性1.003電梯井的墻不燃性1.004非承重外墻、疏散走道兩側的隔墻難燃性0.755房間隔墻難燃性0.506承重柱可燃性1.007梁可燃性1.008樓板難燃性0.759屋頂承重構件可燃性0.5010疏散樓梯難燃性0.50注:輕型木結構建筑的屋頂,除防水層和屋面板外,其他部分均視為屋頂承重構件,且采用不燃性或難燃性構件,耐火極限不低于0.50h。3.5.3改造后木結構構件截面圖和結構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見表3.5.3。表3.5.3截面圖和結構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構件名稱截面圖和結構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mm)承重墻1(木龍骨兩側釘石膏板…)……非承重墻1(木龍骨兩側釘石膏板…)……柱1梁1樓板屋面承重構件……注:木結構構件組合截面圖詳見木結構施工圖。3.5.4木結構采用的建筑材料,其燃燒性能的技術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GB8624-2012的規(guī)定。3.5.5木結構加固改造采用粘鋼、粘碳纖維時,使用的結構膠適用溫度應滿足防火溫度工況要求。粘鋼、碳纖維表面使用25厚1:3水泥砂漿或30mm非膨脹型防火涂層或防火板等封閉。3.5.6木結構加固改造采用混凝土構件時,混凝土構件防火構造措施見3.2節(jié);木結構加固改造采用鋼結構構件時,鋼結構構件防火構造措施見3.3節(jié)。4給水排水專業(yè)4.1改造內容4.1.1消防給水主系統(tǒng)改造內容為。4.1.2……4.2消防滅火水源及消防用水量4.2.1本工程為,按此進行室內、外消火栓系統(tǒng)設計。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按危險級進行設計。4.2.2現有消防給水設施□有□無兩路市政進水消防水池:設置在層,取水口規(guī)格,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距室外地面高差m,有效容積m3;高位消防水箱:位置在,箱底標高,有效容積m3;室內消火栓泵:Q=L/s,H=m,臺,互為備用;室外消火栓泵:Q=L/s,H=m,臺,互為備用;噴淋泵:Q=L/s,H=m,臺,互為備用;水炮泵:Q=L/s,H=m,臺,互為備用;□有□無流量開關設置,□有□無壓力開關設置。4.2.3改造項目消防水量本工程消防用水量按需要同時作用的室內外消防給水用水量之和計算,兩座及以上建筑合用時取最大者,(單體建筑名稱)消防用水量計算見表4.1.3。表4.2.3(單體建筑名稱)消防水量計算編號系統(tǒng)類別火災危險等級作用面積(㎡)噴水強度(L/min·㎡)火災延續(xù)時間(h)用水量標準(L/s)用水量(m3)備注(√選)①室外消火栓□市政直供□消防水池儲存②室內消火栓□市政直供□消防水池儲存③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商業(yè)□市政直供中庭□消防水池儲存辦公車庫④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tǒng)⑤防護冷卻系統(tǒng)=6\*GB3⑥其他合計水池儲水m3注:消防水池容積為①+②+③+=m3?,F有消防設施設置□是□否滿足改造項目消防要求。需改造的原消防設施為,具體改造措施。4.3消防水系統(tǒng)4.3.1室外消防給水工程1室外消火栓供水系統(tǒng)采用以下第種方式:1)室外消火栓用水采用城市自來水直接供給。2)室外消火栓用水由室外消防水池經室外消火栓泵加壓供給。室外消防水池設于層,取水口規(guī)格,消防水池最低有效水位距室外地面高差m,其有效容積為m3;室外消火栓泵設于層,技術參數:Q=L/s,H=m,兩臺,互為備用,室外消火栓泵啟泵壓力開關設置參數MPa、流量開關L/s;室外消火栓系統(tǒng)設置穩(wěn)壓設備,穩(wěn)壓設備設于,設備參數:Q=L/s,H=m,兩臺,互為備用,配穩(wěn)壓罐直徑mm。2室外消防用水量為L/s。3室外消火栓,間距不超過m,距道路邊距離不大于m,距建筑物外墻距離不小于m。建筑消防撲救面一側的室外消火栓數量不少于個。4本工程共設有套室內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和套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水泵接合器,其附近15m~40m內均設有室外消火栓。4.3.2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1本工程室內消火栓系統(tǒng)設計用水量m3。2采用臨時高壓消火栓滅火系統(tǒng)地塊最高棟建筑高度m,分個區(qū),層~層為區(qū),由供水;層~層為區(qū),由供水。3本工程□有□無消防貯水池。消防貯水池有效容積為m3,分為座/格。消防水池設于層,消火栓加壓給水泵設于地下層消防泵房內,設臺室內消火栓泵,消火栓泵啟泵壓力開關設置參數MPa、流量開關L/s。4室內消火栓泵參數:Q=L/s,H=m,臺,用一備。5本建筑物內各層均設消火栓進行保護。其布置保證室內任何一處,均有股水柱同時到達。滅火水槍的充實水柱不小于m。消火栓栓口動壓不小于MPa。6在棟屋頂設置高位消防水箱(與噴淋系統(tǒng)共用),有效容積m3,穩(wěn)壓設備設于,設備參數:Q=L/s,H=m,互為備用,配穩(wěn)壓罐直徑mm,滿足最不利點消火栓處的靜水壓不低于MPa。7區(qū)域設置消防軟管卷盤。4.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4.4.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用水量m3。4.4.2系統(tǒng)設計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分個區(qū),層~層為區(qū),由供水;層~層為區(qū),由供水;層~層為區(qū),由供水。2地下層消防水泵房設置m3消防水池和一組噴淋泵,噴淋泵啟泵壓力開關設置參數MPa、流量開關L/s。3噴淋泵參數:Q=L/s,H=m,臺,用一備。4在屋頂設置消防水箱,貯存消防水量m3,與消火栓系統(tǒng)合用。并設置噴淋穩(wěn)壓設備以保證火災初期供水并維持管網平時壓力。穩(wěn)壓設備參數:Q=L/s,H=m,兩臺,互為備用,配穩(wěn)壓罐直徑mm。5本工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在設組報警閥。每組濕式報警閥控制的噴灑頭不超過個。6部位采用□快速響應□普通噴頭,K值為;不吊頂部分采用直立型噴頭,吊頂下為下垂型噴頭。4.5氣體滅火系統(tǒng)在(部位)設置氣體滅火系統(tǒng)。氣體滅火系統(tǒng)設置:□管網滅火系統(tǒng)□預置滅火系統(tǒng)?;驹O計參數見表4.5.1。表4.5.1氣體滅火計算防護區(qū)名稱面積(㎡)高度(m)體積(m3)設計濃度設計用量(Kg)泄壓口面積(㎡)配電室1弱電機房4.6建筑滅火器設置4.6.1本工程設滅火器,每個組合式室內消火栓箱內均配置具。滅火器箱不得上鎖,滅火器的擺放穩(wěn)固,其銘牌朝外。具體配置見表4.6.1。表4.6.1滅火器配置滅火器設置場所危險等級火災類別單具配置滅火級別滅火器型號最大保護距離(m)備注商業(yè)辦公地下車庫自行車庫充電設施車位……4.6.2本工程餐廳建筑面積大于1000m2的餐館食堂,其烹飪操作間的排油煙灶及烹飪部位設置自動滅火裝置。4.7消防排水4.7.1在消防電梯井外設置消防電梯集水坑,坑內設臺消防潛水泵排出消防用水,用一備,集水坑有效容積大于2.0m3,排水泵設計流量大于10L/S。4.7.2地下室的消火栓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消防排水,利用地下室其余潛水泵進行排水。4.7.3倉庫(儲藏室)設置消防排水至。5電氣專業(yè)5.1改造內容5.1.1……5.1.2……5.2供配電系統(tǒng)5.2.1負荷等級本工程為(建筑分類),改造前消防用電負荷等級為級,改造后消防用電負荷等級為級,□滿足□不滿足改造后的消防用電負荷等級要求。消防用電負荷主要包括:。5.2.2供電電源本項目供電電源為:□雙重電源□雙回路電源□單電源。供電電源由引入路kV電源,□滿足□不滿足改造后需求。供電電源改造措施為。5.2.3配電系統(tǒng)1消防用電設備配電方式為(按消防用電負荷等級分別描述)。消防末端配電箱設置在(位置場所)。消防水泵、消防電梯、消防控制室等的供電回路,由(變電所或總配電室)放射式供電。消防用電設備采用專用的供電回路,當建筑內的生產、生活用電被切斷時,仍能保證消防用電。2消防水泵、防煙風機和排煙風機不采用變頻調速器控制。3交流電動機裝設短路保護、過載保護和接地故障的保護,配電線路均裝設短路保護和過負荷保護。用于保護消防線路和設備的保護開關選用非過負荷動作型。4開關、插座和照明燈具靠近可燃物時,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措施。消防設備配電箱箱體設有明顯消防標志。5.3消防應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系統(tǒng)5.3.1改造前應急照明及消防疏散指示系統(tǒng)形式為:□集中控制型系統(tǒng)□非集中控制型系統(tǒng);改造場所或部位及相關區(qū)域采用的系統(tǒng)形式為:□集中控制型系統(tǒng)□非集中控制型系統(tǒng)。本次改造措施為。系統(tǒng)由應急照明控制器、應急照明集中電源、消防應急燈具等組成;在消防控制室設置一臺集中控制應急照明控制器。任一臺應急照明控制器,直接控制燈具的總數量不大于3200。5.3.2燈具的選擇1消防應急照明燈具的光源色溫為(不低于2700K),設置在距地面8m及以下的燈具選擇A型燈具,設置在距地面8m以上的燈具選用型燈具。2除地面上設置的標志燈的面板可采用厚度4mm及以上的鋼化玻璃外,設置在距地面1m及以下的標志燈的面板或燈罩不采用易碎材料或玻璃材質,在頂棚、疏散路徑上方設置的燈具的面板或燈罩不采用玻璃材質。室內高度大于4.5m的場所,選擇型標志燈;其余場所,選擇型標志燈,標志燈為持續(xù)型燈具。5.3.3改造部位或場所疏散照明與備用照明設置地點、最少持續(xù)供電時間及地面水平最低照度見表5.3.3。表5.3.3照明燈的部位或場所及其地面水平最低照度及最少持續(xù)供電時間名稱供電時間照度場所疏散照明(火災時)不少于□0.5h□1.0h□1.5h不低于10.0lx□Ⅰ-1.病房樓或手術部的避難間□Ⅰ-2.老年人照料設施□Ⅰ-3.人員密集場所、老年人照料設施、病房樓或手術部內的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難走道□Ⅰ-4.逃生輔助裝置存放處等特殊區(qū)域□Ⅰ-5.屋頂直升機停機坪□Ⅰ-6.金融建筑的營業(yè)廳、交易廳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的疏散出入口、樓梯間不低于5.0lx□Ⅱ-1.除Ⅰ-3規(guī)定的敞開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室外樓梯□Ⅱ-2.消防電梯間的前室或合用前室□Ⅱ-3.除Ⅰ-3規(guī)定的避難走道□Ⅱ-4.寄宿制幼兒園和小學的寢室、醫(yī)院手術室及重癥監(jiān)護室等病人行動不便的病房等需要救援人員協(xié)助疏散的區(qū)域□Ⅱ-5.交通建筑的主要出入口、樓梯間及人員密集場所□Ⅱ-6.金融建筑的營業(yè)廳、交易廳等人員密集公共場所的疏散通道□Ⅱ-7.中小學和幼兒園的疏散場所□Ⅱ-8.高等學校的防煙樓梯間前室、消防電梯前室、樓梯間、室外樓梯□Ⅱ-9.醫(yī)療建筑的豎向疏散區(qū)域、人員密集疏散區(qū)域、地下疏散區(qū)域、需要救援人員協(xié)助疏散的場所□Ⅱ-10.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建筑疏散走道□Ⅱ-11.大型、地下或半地下商店建筑營業(yè)區(qū)等人員密集場所□Ⅱ-12.體育場館出口及其通道、場外疏散平臺□Ⅱ-13.劇場建筑內用于觀眾疏散的應急照明□Ⅱ-14.人防區(qū)域的疏散走道、樓梯間、防煙前室、公共活動場所等部位不低于3.0lx□Ⅲ-1.除Ⅰ-1規(guī)定的避難層(間)□Ⅲ-2.觀眾廳,展覽廳,電影院,多功能廳,建筑面積大于200㎡的營業(yè)廳、餐廳、演播廳,建筑面積超過400㎡的辦公大廳、會議室等人員密集場所□Ⅲ-3.人員密集廠房內的生產場所□Ⅲ-4.室內步行街兩側的商鋪□Ⅲ-5.建筑面積大于100㎡的地下或半地下公共活動場所□Ⅲ-6.中、小型商店建筑營業(yè)區(qū)等人員密集場所□Ⅲ-7.交通建筑的疏散通道□Ⅲ-8.除Ⅱ-8規(guī)定的高等學校的其他場所水平疏散通道□Ⅲ-9.除Ⅱ-9規(guī)定的醫(yī)療建筑的其他場所水平疏散通道□Ⅲ-10.除Ⅰ-6、Ⅱ-6規(guī)定的金融建筑的其他部位不低于1.0lx□Ⅳ-1.除Ⅰ-2、Ⅱ-4~Ⅱ-14、Ⅲ-2~Ⅲ-10規(guī)定場所的疏散走道、疏散通道□Ⅳ-2.室內步行街□Ⅳ-3.城市交通隧道兩側、人行橫通道和人行疏散通道□Ⅳ-4.賓館、酒店的客房□Ⅳ-5.自動扶梯上方或側上方□Ⅳ-6.安全出口外面及附近區(qū)域、連廊的連接處兩端□Ⅳ-7.進入屋頂直升機停機坪的途徑□Ⅳ-8.配電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備發(fā)電機房等發(fā)生火災時仍需工作、值守的區(qū)域備用照明(火災時)不少于180min不低于正常照度消防控制中心,電話總機房,消防水泵房、自備發(fā)電機房、配電室、防排煙機房以及發(fā)生火災時仍需正常工作的消防設備房備用照明(非火災時)不少于180min不低于正常照度重要機房:安全防范、計算機網絡、通信網絡機房其他5.4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5.4.1改造前本工程□是□否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系統(tǒng)形式為□區(qū)域報警系統(tǒng)□集中報警系統(tǒng)□控制中心報警系統(tǒng)。系統(tǒng)由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聲光警報器、消防應急廣播、消防專用電話、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等組成。原系統(tǒng)□是□否滿足改造后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接入原系統(tǒng)時的系統(tǒng)兼容要求。本次改造措施為。(以下內容以新增火災報警控制器為例,具體需按實際改造情況描述。)5.4.2消防控制室1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設置在層,改造后維持原有位置,面積有所擴大,滿足現有消防控制室設備安裝的要求。2消防控制室室內設置的消防設備包括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消防專用電話總機、消防應急廣播控制裝置、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控制裝置、消防電源監(jiān)控器等設備或具有相應功能的組合設備。消防控制室室內設置的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能顯示《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附錄A規(guī)定的建筑物內設置的全部消防系統(tǒng)及相關設備的動態(tài)信息和附錄B規(guī)定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并為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預留接口,同時具有向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傳輸附錄A和附錄B規(guī)定的有關信息的功能。3消防控制室內嚴禁穿過與消防設施無關的電氣線路及管路,并設有可直接報警的外線電話。4消防控制中心(室)設置云臺網絡視頻攝像頭,視頻信息可實時傳輸至當地消防設施聯(lián)網監(jiān)測中心,本地存儲不少于2天的視頻信息。云臺網絡視頻攝像頭的通信協(xié)議符合ONVIF通信協(xié)議。5.4.3系統(tǒng)設備的設置1任一臺火災報警控制器所連接的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設備總數和地址總數,均不超過3200點,其中每一總線回路連接設備的總數不超過200點,且留有不少于額定容量10%的余量;任一臺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地址總數或火災報警控制器(聯(lián)動型)所控制的各類模塊總數不超過1600點,每一聯(lián)動總線回路連接設備的總數不超過100點,且留有不少于額定容量10%的余量。2系統(tǒng)總線上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每只總線短路隔離器保護的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和模塊等消防設備的總數不超過32點;總線穿越防火分區(qū)時,在穿越處設置總線短路隔離器。3每個報警區(qū)域在出入口等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設置一臺區(qū)域顯示器,顯示本區(qū)域火災部位等情況。4各探測區(qū)域按規(guī)范要求設置火災探測器,火災探測器的選擇為以設置光電感煙探測器為主,變電所設感溫感煙復合型探測器,大空間場所設紅外對射感煙探測器及圖像型火災探測器組合等。5各防火分區(qū)的出入口或疏散通道上明顯部位及便于操作的部位至少設置一只火災報警按鈕,保證在防火分區(qū)內任何位置至手動報警按鈕的步行距離不大于30m。6在每個樓層的樓梯口、消防電梯前室、建筑內部拐角等處的明顯部位設置火災光警報器。7本工程各報警區(qū)域內的模塊采用相對集中設置在本報警區(qū)域內的金屬模塊箱內,未集中設置的模塊附近設置尺寸不小于100mm×100mm的標識,模塊嚴禁設置在配電(控制)柜(箱)內,本報警區(qū)域內的模塊不控制其他報警區(qū)域的設備。8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與火災報警控制器、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電氣火災監(jiān)控器、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等消防設備之間,采用專用線路連接。5.4.4消防聯(lián)動控制1一般規(guī)定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能按規(guī)定的控制邏輯向各相關的受控設備發(fā)出聯(lián)動控制信號,并接受相關設備的聯(lián)動反饋信號。2)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的電壓控制輸出采用直流24V,其電源容量滿足受控消防設備同時啟動且維持工作的控制容量要求。

3)各受控設備接口的特性參數與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發(fā)出的聯(lián)動控制信號相匹配。

4)消防水泵、防煙和排煙風機的控制設備,除采用聯(lián)動控制方式外,還在消防控制室設置手動直接控制裝置。

5)需要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聯(lián)動控制的消防設備,其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采用兩個獨立的報警觸發(fā)裝置報警信號的“與”邏輯組合。2消火栓系統(tǒng)的控制1)聯(lián)動控制方式:由消火栓系統(tǒng)出水干管上設置的低壓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設置的流量開關或報警閥壓力開關等信號作為觸發(fā)信號,直接控制啟動消火栓泵,聯(lián)動控制不受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tài)影響。消火栓按鈕的動作信號作為報警信號及啟動消火栓泵的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由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聯(lián)動控制消火栓泵的啟動。2)手動控制方式:將消火栓泵控制箱(柜)的啟動、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消防控制中心內的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直接手動控制消火栓泵的啟動、停止。3)消火栓泵的運行、故障信號、壓力開關信號、消防水箱水位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3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的控制1)聯(lián)動控制方式:濕式系統(tǒng)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設置的壓力開關、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開關和報警閥組壓力開關直接自動啟動消防水泵;聯(lián)動控制不受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處于自動或手動狀態(tài)影響。2)手動控制方式:將噴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啟動、停止按鈕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消防控制中心內的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直接手動控制消防泵的啟動、停止。3)水流指示器、信號閥、壓力開關、噴淋消防泵的啟動和停止的動作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4防排煙系統(tǒng)的控制1)防煙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控制方式a.由加壓送風口所在防火分區(qū)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送風口開啟和加壓送風機啟動的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并應由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聯(lián)動控制相關層前室等需要加壓送風場所的加壓送風口開啟和加壓送風機啟動。b.系統(tǒng)中任一常閉加壓送風口開啟時,加壓風機自動啟動。c.當防火分區(qū)內火災確認后,在15s內聯(lián)動開啟該防火分區(qū)樓梯間的全部加壓送風機并同時開啟該防火分區(qū)內著火層及其相鄰上下層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常閉加壓送風口。d.由同一防煙分區(qū)內且位于電動擋煙垂壁附近的兩只獨立的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作為電動擋煙垂壁降落的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并由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聯(lián)動控制電動擋煙垂壁的降落。2)排煙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控制方式a.由同一防煙分區(qū)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作為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的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并由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聯(lián)動控制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的開啟,同時停止該防煙分區(qū)的空氣調節(jié)系統(tǒng)。b.由排煙口或排煙閥開啟的動作信號,作為排煙風機啟動的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并由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聯(lián)動控制排煙風機的啟動。c.系統(tǒng)中任一排煙閥或排煙口開啟時,排煙風機、補風機自動啟動。3)防煙系統(tǒng)、排煙系統(tǒng)的手動控制方式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上手動控制送風口、電動擋煙垂壁、排煙口、排煙窗、排煙閥的開啟或關閉及防煙風機、排煙風機等設備的啟動或停止,防煙、排煙風機的啟動、停止按鈕采用專用線路直接連接至設置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的手動控制盤,并直接手動控制防煙、排煙風機的啟動、停止。4)送風口、排煙口或排煙閥開啟和關閉的動作信號,防煙、排煙風機啟動和停止及電動防火閥關閉的動作信號,均反饋至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5)排煙風機入口處的總管上排煙防火閥在280℃時自行關閉,并連鎖關閉排煙風機和補風機。排煙防火閥及風機的動作信號反饋至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5防火卷簾系統(tǒng)的控制1)防火卷簾的升降由防火卷簾控制器控制。2)疏散通道上設置的防火卷簾的控制方式a.聯(lián)動控制方式:防火分區(qū)內任兩只獨立的感煙火災探測器或任一只專門用于聯(lián)動防火卷簾的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聯(lián)動控制防火卷簾下降至距樓板面1.8m處;任一只專門用于聯(lián)動防火卷簾的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聯(lián)動控制防火卷簾下降到樓板面;在卷簾的任一側距卷簾縱深0.5m~5m內設置不少于2只專門用于聯(lián)動防火卷簾的感溫火災探測器。b.手動控制方式,由防火卷簾兩側設置的手動控制按鈕控制防火卷簾的升降。3)非疏散通道上設置的防火卷簾的控制方式a.聯(lián)動控制方式:由防火卷簾所在防火分區(qū)內任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作為防火卷簾下降的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并聯(lián)動控制防火卷簾直接下降到樓板面。b.手動控制方式:由防火卷簾兩側設置的手動控制按鈕控制防火卷簾的升降,并能在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上手動控制防火卷簾的降落。4)防火卷簾下降至距樓板面1.8m處、下降到樓板面的動作信號和防火卷簾控制器直接連接的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報警信號,反饋至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6防火門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控制1)由常開防火門所在防火分區(qū)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常開防火門關閉的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發(fā)出,由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或防火門監(jiān)控器聯(lián)動控制防火門關閉。2)疏散通道上各防火門的開啟、關閉及故障狀態(tài)信號反饋至防火門監(jiān)控器。7電梯的聯(lián)動控制1)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具有發(fā)出聯(lián)動控制信號強制所有電梯停于首層或電梯轉換層的功能。2)電梯運行狀態(tài)信息和停于首層或轉換層的反饋信號,傳送給消防控制室顯示,轎廂內設置能直接與消防控制室通話的專用電話。8消防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tǒng)的控制1)集中控制型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啟動應急照明控制器實現。2)當確認火災后,由發(fā)生火災的報警區(qū)域開始,順序啟動全樓疏散通道的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統(tǒng),系統(tǒng)全部投入應急狀態(tài)的啟動時間不應大于5s。9非消防電源1)火災確認后通過控制模塊切斷相關區(qū)域非消防電源。2)其它一些非重要的用電回路電源直接于變電所切斷,并向消防控制室反饋信號。10自動跟蹤定位射流滅火系統(tǒng)(按需說明)1)系統(tǒng)具有自動控制、消防控制室手動控制和現場手動控制三種控制方式。消防控制室手動控制和現場手動控制相對于自動控制應具有優(yōu)先權。2)系統(tǒng)在自動控制狀態(tài)下,控制主機在接到火警信號,確認火災發(fā)生后,能自動啟動消防水泵、打開自動控制閥、啟動系統(tǒng)射流滅火,并同時啟動聲、光警報器和其他聯(lián)動設備。系統(tǒng)在手動控制狀態(tài)下,能夠人工確認火災后手動啟動系統(tǒng)射流滅火。5.4.5安全技術防范系統(tǒng):火災確認后,自動打開疏散通道上由門禁系統(tǒng)控制的門、自動打開收費汽車庫的電動柵桿;火災報警后開啟相關層安全技術防范系統(tǒng)的攝像機監(jiān)視火災現場。5.4.6消防專用電話1消防專用電話網絡為獨立的消防通信系統(tǒng)。消防控制室設置消防專用電話總機。多線制消防專用電話系統(tǒng)中的每個電話分機與總機單獨連接。2除在手動報警按鈕上設置消防專用電話插孔外,在消防水泵房、發(fā)電機房、配變電室、計算機網絡機房、主要通風和空調機房、防排煙機房、滅火控制系統(tǒng)操作裝置處或控制室、企業(yè)消防站、消防值班室、消防電梯機房及其他與消防聯(lián)動控制有關的且經常有人值班的機房均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3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或企業(yè)消防站等處,設置可直接報警的“119”專用外線電話。5.4.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的供電及接地1電源:系統(tǒng)電源引自電氣專業(yè)配置的消防專用電源,并在消防控制室設置消防專用的UPS不間斷電源。正常狀態(tài)UPS由消防專用雙電源自動切換箱供電;電源故障時,由UPS電源供電,保證機房內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2消防設備應急電源輸出功率應大于火災自動報警及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全負荷功率的120%,蓄電池組的容量保證火災自動報警及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在火災狀態(tài)同時工作負荷條件下連續(xù)工作3h以上。消防配電設備設有明顯標志。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接地裝置采用共用接地裝置,接地電阻值不大于1Ω。4消防控制室內的電氣和電子設備的金屬外殼、機柜、機架、金屬管、槽等采用等電位連接。5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電子設備的專用接地線選用銅芯絕緣導線,其線芯截面面積不小于4mm2。消防控制室接地板與建筑接地體之間采用線芯截面面積不小于25mm2的銅芯絕緣導線連接。5.5消防應急廣播與火災警報裝置5.5.1消防應急廣播按照疏散樓層或報警區(qū)域劃分分路配線,各輸岀分路設有輸出顯示信號和保護、控制裝置,當任一分路有故障時,不影響其他分路的正常廣播;在走道和大廳等公共場所、電梯前室、疏散樓梯間內設置應急廣播揚聲器。每個揚聲器的額定功率不小于3W,其數量能保證從一個防火分區(qū)內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個揚聲器的直線距離不大于25m,走道末端距最近的揚聲器距離不大于12.5m。在環(huán)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設置的揚聲器,在其播放范圍內最遠點的播放聲壓級高于背景噪聲15dB以上。5.5.2每個報警區(qū)域內均勻設置火災警報器,其聲壓級不小于60dB;在環(huán)境噪聲大于60dB的場所,其聲壓級高于背景噪聲15dB。5.5.3消防應急廣播系統(tǒng)的聯(lián)動控制信號由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發(fā)出。當確認火災后,同時向全樓進行廣播。消防應急廣播的單次語音播放時間為10s~30s,與火災聲警報器分時交替工作,采取1次火災聲警報器播放、1次或2次消防應急廣播播放的交替工作方式循環(huán)播放。在消防控制室能手動或按預設控制邏輯聯(lián)動控制選擇廣播分區(qū)、啟動或停止應急廣播系統(tǒng),并能監(jiān)聽消防應急廣播。在通過傳聲器進行應急廣播時,自動對廣播內容進行錄音,并能顯示消防應急廣播的廣播分區(qū)的工作狀態(tài)。5.5.4系統(tǒng)設置火災聲光警報器,在確認火災后啟動建筑內的所有火災聲光警報器,并能同時啟動和停止所有火災聲警報器工作?;馂穆暰瘓笃鲉未伟l(fā)出火災警報時間為8s~20s,并與消防應急廣播交替循環(huán)播放。5.5.5消防應急廣播與普通廣播或背景音樂廣播合用時,具有強制切入消防應急廣播的功能。5.6可燃氣體報警系統(tǒng)(按需說明)新增本系統(tǒng),系統(tǒng)主機設置于消防控制室內。5.6.1本工程在(通燃氣場所或部位)設有獨立組成的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tǒng),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設置在保護區(qū)域附近的安全區(qū)內。5.6.2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tǒng)獨立組成,可燃氣體探測器不接入火災報警控制器的探測器回路。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tǒng)由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可燃氣體探測器和火災聲光警報器等組成。5.6.3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的報警信息和故障信息可在消防控制室圖形顯示裝置顯示,但該類信息應與火災報警信息的顯示有所區(qū)別。5.6.4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發(fā)出報警信號時,啟動保護區(qū)域的火災聲光警報器。5.6.5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應與燃氣進氣閥和事故排風機聯(lián)動。當可燃氣體報警控制器動作后關閉燃氣進氣閥,啟動事故排風風機。5.7消防電氣監(jiān)測與監(jiān)控系統(tǒng)5.7.1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按需說明)改造區(qū)域新增本系統(tǒng),系統(tǒng)主機設置于原消防控制室內。1系統(tǒng)由電氣火災監(jiān)控器、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測溫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故障電弧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通信網絡等設備組成。電氣火災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控制器安裝在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內,由消防控制室統(tǒng)一管理。2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的設置1)計算電流300A及以下時,在變電所低壓配電室或總配電室集中測量;300A以上時,在樓層配電箱進線開關下端口測量,當配電回路為封閉母線槽或預制分支電纜時,在分支線路總開關下端口測量。2)現場信息采集裝置具有檢測配電線路的剩余電流和溫度,其整定值能躲開正常泄露電流,探測器整定值為300mA,當超過限定值時報警。3測溫式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設置能夠覆蓋電纜溝、電纜橋架和線槽及部分供配電設備的配電裝置內部。4檔口式家電商場、批發(fā)市場等場所的末端配電箱設置電弧故障火災探測器或限流式電氣防火保護器;儲備倉庫、電動車充電等場所的末端回路設置限流式電氣防火保護器。5高度大于12m的空間場所照明線路上設置具有探測故障電弧功能的電氣火災監(jiān)控探測器。6系統(tǒng)總線采用級連方式配線,總線采用金屬管(SC25)敷設于非燃燒體內,非燃燒體對管線的覆蓋層不小于30mm。5.7.2消防電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按需說明)改造區(qū)域新增本系統(tǒng),系統(tǒng)主機設置于原消防控制室內。1系統(tǒng)由消防電源狀態(tài)監(jiān)控器、監(jiān)控主機、電壓/電流傳感器、通信網絡等組成。監(jiān)控器主機能接收并顯示其監(jiān)控的所有消防設備的主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實時工作狀態(tài)信息;當消防設備電源發(fā)生過壓、欠壓、過流、缺相等故障時,消防設備電源監(jiān)控器能夠發(fā)出故障、光信號,顯示并記錄故障的部位、類型和時間。2消防電源監(jiān)控模塊設置在各區(qū)域的所有消防末端配電(控制)箱內,雙電源切換裝置的電源進線側和出線側,蓄電池應急電源系統(tǒng)的電源進線側和出線側。3本系統(tǒng)總線采用級連方式配線,總線采用金屬管(SC20)敷設于非燃燒體內,非燃燒體對管線的覆蓋層應不小于30mm。4消防電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主機安裝在消防控制室內。5.7.3防火門監(jiān)控系統(tǒng)(按需說明)改造區(qū)域新增本系統(tǒng),系統(tǒng)主機設置于原消防控制室內。1系統(tǒng)由防火門監(jiān)控器、監(jiān)控分機、監(jiān)控模塊、電動閉門器等設備組成。在消防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門及用作防火分區(qū)分隔的防火門設有防火門監(jiān)控。防火門監(jiān)控模塊設置在防火門處,負責監(jiān)視或控制相應防火門的開啟及故障狀態(tài)。2由常開防火門所在防火分區(qū)內的兩只獨立的火災探測器或一只火災探測器與一只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報警信號,作為常開防火門關閉的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聯(lián)動觸發(fā)信號應由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聯(lián)動控制器發(fā)出,并由防火門監(jiān)控器聯(lián)動控制防火門關閉。3防火門監(jiān)控系統(tǒng)主機安裝在消防控制室,監(jiān)控器主機能接收并顯示其監(jiān)控的所有防火門的開啟、關閉及故障狀態(tài)。4系統(tǒng)總線采用級連方式配線,總線采用金屬管(SC15)敷設于非燃燒體內,非燃燒體對管線的覆蓋層不小于30mm。5.8線纜選擇及敷設要求5.8.1線纜改造概況見表5.8.1。表5.8.1線纜改造概況線纜分類改造前改造后中壓電纜消防線路供電主干電纜供電分支線纜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非消防線路供電主干電纜供電分支線纜非消防弱電線路5.8.2更新線纜選型要求見表5.8.2。表5.8.2用電設備線路選型線纜型號線纜指標要求耐火溫度持續(xù)供電時間線纜種類燃燒性能阻燃類別消防線路消防控制室、消防電梯、消防水泵、水幕泵的配電干線防排煙系統(tǒng)、疏散照明系統(tǒng)配電干線配電箱至防火卷簾控制箱的分支線路消防設備機房內的分支線路防火分區(qū)內的應急疏散照明支線火災自動報警系統(tǒng)報警、聯(lián)動總線、聯(lián)動控制線路、消防電話線、消防廣播線等……非消防線路低壓配電干線、支干線配電支線通信電纜、光纜……注:消防垂直配電干線計算電流在400A及以上時,采用耐火母線槽供電。5.8.3線路敷設及電氣防火封堵1所有消防用電設備的配線均滿足火災時候連續(xù)供電的需求,明敷時保護管管外刷防火涂料或敷設在有防火保護措施的封閉式橋架內;暗敷時敷設在非燃燒體結構內,其保護層厚度不小于3cm。除屋面外,為消防用電負荷提供電源的電纜,在變電所、電氣管井外的其它場所采用F1級耐火電纜槽盒保護。當敷設在金屬線槽(中間設防火隔板)中,消防電源的兩個回路須分別敷設在隔板兩側。2布線用的各種電纜、導管、電纜橋架及母線槽等穿越防火分區(qū)的隔墻、樓板及防火卷簾上方的防火隔板時,其空隙在安裝完畢后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建筑構件耐火極限的不燃性防火封堵材料填塞密實;建筑內的電纜井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不低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性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電纜井與房間、走道等相連的孔洞,其空隙采用不燃性材料填塞密實。3弱電配線管網金屬管及槽盒不穿越建筑樓梯間、前室和合用前室內墻。當導管及槽盒必須局部穿越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內墻或樓板時,對金屬導管及槽盒采取防火措施,并在穿越段的管槽外加設與建筑構件耐火等級相同的裝飾材料進行包封。6暖通專業(yè)6.1改造內容6.1.1防煙系統(tǒng)□是□否發(fā)生變化,具體為:。6.1.2排煙系統(tǒng)□是□否發(fā)生變化,具體為:。6.1.3……6.1.4……6.2新增防煙系統(tǒng)設計6.2.1防煙設計范圍1本工程新增(樓梯間編號)地下樓梯間,在首層滿足自然通風的條件,采用自然通風。2本工程新增(樓梯間、前室編號)不滿足自然通風條件的地下室防煙樓梯間、封閉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均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3本工程新增(樓梯間、前室編號)地上部分防煙樓梯間、封閉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滿足自然通風的條件,采用自然通風。4本工程新增(樓梯間、前室編號)不滿足自然通風條件的地上部分防煙樓梯間、封閉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均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5本工程新增避難走道及其前室均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6.2.2防煙方式及計算1各區(qū)域防煙方式見表6.2.2-1.表6.2.2-1各區(qū)域防煙方式匯總序號編號防煙區(qū)域服務樓層防煙方式備注樓層高度1LT-1樓梯間2QS-2前室2各區(qū)域自然通風可開啟外窗面積統(tǒng)計見表6.2.2-2.表6.2.2-2自然通風可開啟外窗面積匯總序號編號防煙區(qū)域服務樓層規(guī)范要求開啟有效面積(㎡)實際開啟有效面積(㎡)樓層高度1LT-1樓梯間2QS-2前室3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的風量按照計算確定,其中系統(tǒng)負擔建筑高度大于24m時,按計算值與規(guī)范中規(guī)定數值取大值確定,系統(tǒng)設計風量不小于計算風量的1.2倍,各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風量見表6.2.2-3。表6.2.2-3機械加壓送風量計算匯總系統(tǒng)名稱服務區(qū)域系統(tǒng)負擔高度(m)系統(tǒng)負擔層數計算送風量(m3/h)設計送風量(m3/h)ZY-1LT-1樓梯間樓梯間ZY-2QS-2前室前室6.2.3防煙做法1樓梯間加壓送風井上每層設置送風口送風至樓梯間;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加壓風井上設置常閉多葉送風口送風至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2設置于獨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及消防電梯前室加壓風井上的常閉多葉送風口,應與消防火警信號聯(lián)動,開啟著火層及其相鄰上下層送風口電動開啟,也可現場手動開啟,常閉多葉送風口開啟后連鎖開啟對應的加壓風機。3機械加壓系統(tǒng)泄壓設計,前室與走道的壓差為Pa,樓梯間與走道之間的壓差為pa。4機械加壓風機均設置在專用機房內。設置機械加壓送風系統(tǒng)的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其頂部設置㎡的固定窗??客鈮Φ姆罒煒翘蓍g,在其外墻上每5層內設置總面積㎡的固定窗。6.3改造范圍內新增的排煙系統(tǒng)設計6.3.1排煙設計范圍1本工程新增排煙設施的場所如下:a□長度大于20m的疏散走道,b□面積大于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間,c□面積大于300m2且可燃物較多的地上房間,d□無窗房間總面積大于200m2或單間面積大于50m2,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區(qū)域。2本工程新增、場所,設置有效面積不小于該房間建筑面積2%或低于規(guī)范限定風速的自然排煙窗(口),采用自然排煙。3本工程新增、場所,不滿足自然排煙條件,均設置機械排煙系統(tǒng)。6.3.2排煙方式及計算1本工程滿足自然排煙條件的房間自然排煙窗(口)設置在儲煙倉內,自然排煙窗應方便直接開啟,設置在高處的自然排煙窗應設手動開啟按鈕,開啟按鈕距地m,且每組排煙窗的長度不超過m,場所自然排煙窗風速小于規(guī)范限定值。凈空高度大于9m的中庭、建筑面積大于2000㎡的營業(yè)廳、展覽廳、多功能廳等場所,設置集中手動開啟裝置和自動開啟設施。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計算匯總見表6.3.2-1。表6.3.2-1自然排煙系統(tǒng)計算匯總防煙分區(qū)名稱建筑類型防煙分區(qū)面積(㎡)空間凈高(m)清晰高度(m)儲煙倉厚度(m)自然排煙窗形式規(guī)范要求開啟有效面積(㎡)實際開啟面積(㎡)開啟有效面積(㎡)1F-1辦公2F-2走道4F-3中庭2本工程不滿足自然排煙條件的區(qū)域設機械排煙系統(tǒng),機械排煙風量按照計算確定,且不小于規(guī)范中規(guī)定數值要求,風機風量按1.2倍計算排煙量取值。、區(qū)域排煙系統(tǒng)設置為豎向系統(tǒng),每段系統(tǒng)負擔建筑高度不超過50m。地下室、地上密閉房間、地上超過500m2房間設機械或自然補風系統(tǒng),補風量按不小于排煙量50%計算。3本工程地下汽車庫排煙系統(tǒng)按防煙分區(qū)設置,設置充電樁的防火分區(qū),按照江蘇省地方規(guī)范進行系統(tǒng)設計,每個防火單元為一防煙分區(qū)。4電動自行車庫各防煙分區(qū)按江蘇省地方規(guī)范要求設置排煙系統(tǒng)。5凈高>6m的房間有、,排煙量按煙羽流計算。中庭從層到層,中庭及周圍空間均設機械排煙系統(tǒng)。機械排煙系統(tǒng)、補風系統(tǒng)計算匯總見表6.3.2-2、表6.3.2-3。表6.3.2-2機械排煙系統(tǒng)計算匯總系統(tǒng)名稱防煙分區(qū)名稱建筑類型防煙分區(qū)面積(㎡)空間凈高(m)清晰高度(m)儲煙倉厚度(m)單個排煙口排煙量(m3/h)單個排煙口最大允許排煙量(m3/h)排煙口邊緣間距(m)計算排煙量(m3/h)設計排煙量(m3/h)PY-11F-1辦公PY-22F-2走道PY-34F-3中庭表6.3.2-3補風系統(tǒng)計算匯總系統(tǒng)名稱防煙分區(qū)名稱建筑類型需補風房間面積(㎡)空間凈高(m)儲煙倉厚度(m)補風口頂端高度(m)計算排煙量(m3/h)計算補風量(m3/h)自然補風口開窗面積(m3)自然補風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