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2/12/29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薄蹲髠鳌贰皣鴮⑴d,聽于民;國將亡,聽于神?!?/p>
——《左傳》第一頁,共83頁。12022/12/29“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敝T侯紛爭與變法運動第二頁,共83頁。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第二頁,共83頁。目標解讀學習目標2.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1.知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政治變動,理解戰(zhàn)國變法運動的必然性。2022/12/29第三頁,共83頁。目標解讀學習目標2.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1.動蕩的時代震蕩的現(xiàn)實激蕩的人心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
經(jīng)濟發(fā)展和變法運動社會變革同百家爭鳴2022/12/29第四頁,共83頁。動蕩的時代震蕩的現(xiàn)實激蕩的人心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經(jīng)濟發(fā)展和
意識形態(tài)是指一種特殊的、有組織的理論信念體系。它以特定的宣傳和灌輸方式,通過一系列價值符號的特定結合,說明現(xiàn)存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或變革的必要性,是將世俗的目標化為神圣的信仰并在追隨者中形成一種強大的感召力、動員力和約束力。2022/12/295第五頁,共83頁。意識形態(tài)是指一種特殊的、有組織的理論信念體系。它2022/12/29第六頁,共83頁。2022/12/29第六頁,共83頁。
周平王東遷之后,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漸削弱,鄭國不斷侵擾王室。周平王死后,其孫桓王繼位,與鄭國矛盾激化,刀兵相見,結果王室軍隊敗北,桓王肩頭還中了一箭,狼狽撒走。隨后鄭國派人去“慰何”,桓王只好忍氣吞聲,不了了之。此后諸侯紛爭不斷,“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代一去不返。思考:這則材料反映出當時周天子與諸侯之間的關系如何?歷史窗口第七頁,共83頁。周平王東遷之后,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周天子的控制力(一)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材料一: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于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于鄭,鄭公子忽為質于周?!獥畈骸洞呵镒髠髯ⅰ凡牧隙喝值也蚶遣豢蓞捯?;諸夏親昵,不可棄也?!獥畈骸洞呵镒髠髯ⅰ凡牧先撼?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逐至于雒(今河南有洛陽市),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獥畈骸洞呵镒髠髯ⅰ匪伎迹航Y合所學,談談你對春秋時期的認識。第八頁,共83頁。(一)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材料一: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喪失后,各諸侯國之間紛紛爭霸,從上圖中找出“春秋五霸”,并探究其爭霸的原因?第九頁,共83頁。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喪失后,各諸侯國之間紛紛爭霸,從上圖中找材料一:田氏取齊,六卿分晉,道德大廢,上下失序……是以傳相仿效,后生師之,遂相吞滅,并大兼小,暴師經(jīng)歲,流血滿野。父子不相親,兄弟不相安,夫婦離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絕矣。晚世益甚,萬乘(sheng)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zhàn)國。貪饕(tao)無恥,競進無厭國異政教,各自制斷。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右。
——劉向《戰(zhàn)國策書錄》思考:結合課本,分析戰(zhàn)國政治上的變動表現(xiàn)?第十頁,共83頁。材料一:田氏取齊,六卿分晉,道德大廢,上下失序……是以傳相仿(二)經(jīng)濟發(fā)展與變法運動材料一: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與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敢搞從者,不願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剩具日之積,行剿備一夕之衛(wèi)?!鼻沂惯_告于鄭。
——《春秋左傳注》材料二:蘇秦描繪了戰(zhàn)國時期齊國都城臨的經(jīng)濟繁榮景象: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筑,斗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史記·蘇秦列傳》材料三:《國語·周語》記述周定王派人去宋國,逢經(jīng)陳國時,就看到哪里“野有庾積,場功未畢”的“公田不治”景象。與此相反,一些奴隸主卻盡量使奴隸從事私田開墾,使而周末期以來不在碰改之列的私田,急劇增加。
——《中國古代史》
思考:(1)材料一、二反映出戰(zhàn)國時期商業(yè)發(fā)展的什么特點?(2)結合所學,分析材料二反映的現(xiàn)象及原因?
第十一頁,共83頁。(二)經(jīng)濟發(fā)展與變法運動材料一: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與周,遇第十二頁,共83頁。第十二頁,共83頁。2022/12/29出土的戰(zhàn)國鐵農(nóng)具
據(jù)已知的統(tǒng)計資料,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遼寧、陜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qū)的數(shù)十個地點,都有戰(zhàn)國時期的鐵農(nóng)具出土?!畎l(fā)林《戰(zhàn)國秦漢考古》
河南新鄭的戰(zhàn)國鑄鐵作坊遺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農(nóng)具范占60%以上,出土鐵農(nóng)具200多件,占全部鐵器的63.5%。廣西平樂銀山嶺戰(zhàn)國墓出土的181件鐵器中,177件為生產(chǎn)工具,僅鋤即多達89件?!獡?jù)李亞光《戰(zhàn)國農(nóng)業(yè)史綱》第十三頁,共83頁。2022/12/29出土的戰(zhàn)國鐵農(nóng)具據(jù)已知的統(tǒng)
春秋時期:管仲改革戰(zhàn)國時期:魏文侯變法(戰(zhàn)國最早)商鞅變法(戰(zhàn)國最徹底)
春秋戰(zhàn)國有哪些變法值得推崇和學習?第十四頁,共83頁。春秋戰(zhàn)國有哪些變法值得推崇和學習?第十四頁,共8鐵農(nóng)具和牛耕的使用(生產(chǎn)力的提高)公田拋荒,私田增多封建生產(chǎn)關系出現(xiàn)土地逐漸私有化生產(chǎn)關系變革的核心是生產(chǎn)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各級奴隸主貴族—私田主人(地主)新興地主階層的日益壯大
合作探究:用生產(chǎn)力決定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理分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然性。第十五頁,共83頁。鐵農(nóng)具和牛耕的使用(生產(chǎn)力的提高)公田拋荒,私田增多封建生產(chǎn)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史記.李斯列傳》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zhàn)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
-------《漢書?食貨志》材料三:商鞅變法之重要內容,在東方各國,本已早為推行,商鞅不過攜帶東方之新空氣,使西方人迎頭趕上一步。而結果則后來居上,新制度之創(chuàng)建,惟秦為最有功焉。-------馬非百《秦集史》思考:結合課本,試分析商鞅變法的內容及影響第十六頁,共83頁。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郢睢陽臨淄咸陽薊秦楚魯越衛(wèi)韓趙魏邯鄲鄭大梁周中山洛邑晉燕齊宋河水渭水漢水淮水江水東周都城諸侯國國都諸侯國疆域秦楚韓趙魏燕齊樂毅改革胡服騎射改革鄒忌改革李悝變法商鞅變法申不害變法吳起變法戰(zhàn)國七雄與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2022/12/29第十七頁,共83頁。郢睢陽臨淄咸陽薊秦楚魯越衛(wèi)韓趙魏邯鄲鄭大梁周中山洛邑晉燕齊宋論戰(zhàn)權貴,掃清障礙。南門徙木,取信于民。說服秦王,獲得支持。商鞅入秦,盡顯才華為爭取變法順利開展,商鞅做了哪些努力?第十八頁,共83頁。論戰(zhàn)權貴,南門徙木,說服秦王,獲得支持。商鞅入秦,盡顯才華為
面對血雨腥風的殘酷戰(zhàn)爭,商鞅設計了什么謀略訓練出了一支虎狼之師?1、軍事改革落實課標二:變法內容第十九頁,共83頁。面對血雨腥風的殘酷戰(zhàn)爭,商鞅設計了什么謀略訓練材料一:“斬一首者爵一級,欲為官者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也?!薄啊谑曳怯熊姽φ?不得為屬籍……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材料二;在戰(zhàn)斗中士兵若怕死退縮,要受黥刑(在臉上刺字)或劓刑(割掉鼻子)。材料三:凡編入什伍組織的在籍成年男子…隨時承擔著被征調從軍作戰(zhàn)的義務,戰(zhàn)事一完,則解甲歸田,可謂全民皆兵。第二十頁,共83頁。材料一:材料二;在戰(zhàn)斗中士兵若怕死退縮,要受黥刑(在臉上刺字1)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設立軍功爵制度。3)建立什伍組織作用:增加士兵勇氣,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打擊了貴族的特權,樹立地主階級優(yōu)勢;保證兵源。1、軍事改革2)嚴肅軍紀第二十一頁,共83頁。1)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設立軍功爵制度。3)建立什伍組
秦始皇陵兵馬俑
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之間,秦同東方六國共作戰(zhàn)65次,獲取全勝58次,斬首129萬,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個郡。第二十二頁,共83頁。秦始皇陵兵馬俑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龐大軍隊需要強大國力的支撐。商鞅用什么高招來發(fā)展經(jīng)濟,增強國力的呢?2、經(jīng)濟改革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僇力本業(yè),耕織致栗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官奴婢)。……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p>
居五年,秦人富強。
——《史記.商君列傳》根據(jù)材料提煉商鞅變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重農(nóng)抑商;統(tǒng)一度量衡;強制分家。第二十三頁,共83頁。龐大軍隊需要強大國力的支撐。商鞅用什么高招來發(fā)展經(jīng)濟,增強國作用:(1)承認土地私有,推動地主經(jīng)濟的發(fā)展;(2)提高生產(chǎn)積極性,穩(wěn)定財政收入,增強國家實力(3)便利各地經(jīng)濟交流與發(fā)展,加強中央集權。為秦的強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二十四頁,共83頁。作用:第二十四頁,共83頁。
為吸取周天子弱干強枝的深刻教訓,加強對地方和人民的控制,商鞅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中央集權?
第二十五頁,共83頁。為吸取周天子弱干強枝的深刻教訓,加強對地方和人民的控制1)建立縣制,官吏國君任免2)推行什伍連坐法4)焚燒詩書3)輕罪重刑,強化法律意識3、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加強中央集權
材料:
令(下令)民為什伍,而相(互相)牧司(管理)連坐。不告(舉報)奸(違法)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史記?商君列傳》第二十六頁,共83頁。1)建立縣制,官吏國君任免2)推行什伍連坐法4)焚燒詩書3)角色體驗:假如你是生活在當時秦國的舊貴族、新興地主、農(nóng)民、軍士或國君,你支持還是反對商鞅變法,理由是什么?
舊貴族新興地主農(nóng)民軍士國君第二十七頁,共83頁。角色體驗:假如你是生活在當時秦國的舊貴族、新興地主、農(nóng)民、軍消極影響積極作用①對秦國: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加強了的中央集權;促進了封建經(jīng)濟的發(fā)展,增強了國力;壯大了軍事力量;②對歷史發(fā)展:是戰(zhàn)國時期最徹底的變法,收富國強兵之效。為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也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嚴刑峻法(輕罪重罰、連坐)文化專制重農(nóng)抑商落實課標三:變法影響第二十八頁,共83頁。消極積極①對秦國: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加強了的中央集權;促進落實課標四:商鞅變法的特點(2)從目的上:看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fā)展封建經(jīng)濟,富國強兵,建立新型地主階級統(tǒng)治。(3)從影響上看:是實行最徹底、影響最深遠的改革。(1)變法的核心內容:農(nóng)戰(zhàn)和法治第二十九頁,共83頁。落實課標四:商鞅變法的特點(2)從目的上:看商鞅變法以法律形第三十頁,共83頁。第三十頁,共83頁。
概念呈現(xiàn)百家爭鳴: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xiàn)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所謂“百家”,是泛指,意為數(shù)量多,主要分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十家。所謂“爭鳴”指當時代表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社會等萬事萬物作出解釋,于是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爭相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第三十一頁,共83頁。概念呈現(xiàn)百家爭鳴: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xiàn)及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
孔子講學圖
禮
仁
仁者愛人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2022/12/29第三十二頁,共83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不仁,如禮何”孔子孔子之魂人物名片姓名:________________身世:________________工作經(jīng)歷:_________________地位:_________________孔丘沒落貴族思想家、政治理論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公務員、周游列國、教師第三十三頁,共83頁??鬃又耆宋锩彰篲_______________孔丘沒孔子[仁]的學說“仁”
就是指個人的人格和人際關系表現(xiàn):①統(tǒng)治者廣泛地理解和體貼他人;②要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方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內容:仁者愛人第三十四頁,共83頁??鬃覽仁]的學說“仁”就是指個人的人格和人際關系表孔子[禮]的學說“禮”克己復禮:
含義:就是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方法:提出“正名”主張意思:按照周禮的制度的制度把當時已經(jīng)混淆了的社會等級矯正過來第三十五頁,共83頁??鬃覽禮]的學說“禮”克己復禮:含義:就是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暴~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張是什么?
主張:以德立國,以仁、禮治國。要求統(tǒng)治者愛惜民力,反對嚴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鬃诱f:"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huán)繞在它的周圍。”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保ǘ┱嗡枷搿獮檎缘碌谌?,共83頁。﹡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對“鬼神”有怎樣的主張?
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把探討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放在優(yōu)先位置,體現(xiàn)了他的人本主義思想。(三)哲學思想——“鬼”孔子說:“盡力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敬畏鬼神但遠離它們,可以說是智慧了?!笨鬃诱f:“還沒有侍奉好人呢,怎么能談侍奉鬼神?”第三十七頁,共83頁。﹡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笨鬃訉Α肮砩窠虒W方法教學思想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有教無類”(招生不分貴賤)—創(chuàng)辦私學,擴大了教育范圍“因材施教”(啟發(fā)誘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當仁不讓于師”(獨立思考,堅持自己的觀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堅持)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謙虛)“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復習)“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學思結合(2)孔子的教育思想第三十八頁,共83頁。教學方法教學思想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有教無類”(招生不分貴賤)孔子思想體系及內在聯(lián)系1.思想核心是“仁”。2.強調統(tǒng)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這是“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體現(xiàn)。3.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主張“有教無類”,認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有受教育的資格,這是“仁”的思想在教育上的體現(xiàn)。4.主張“克己復禮”,通過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保證“仁”。5.主張“中庸”,通過協(xié)調人們之間的關系保持“仁”的常態(tài)化。仁德治有教無類中庸禮體現(xiàn)體現(xiàn)規(guī)范協(xié)調第三十九頁,共83頁??鬃铀枷塍w系及內在聯(lián)系1.思想核心是“仁”。仁德治有孔子為什么在他死后會被神化,從凡人變成圣人?(1)后代的儒家學者發(fā)揚儒學中提出適應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的主張,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2)中國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做出貢獻想一想:第四十頁,共83頁??鬃訛槭裁丛谒篮髸簧窕?,從凡人變成圣人?(1)后代的儒家“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p>
——《老子》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
——《莊子》2022/12/29第四十一頁,共83頁?!半u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孔子問禮于老子1.老子老子,即老聃,是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的思想集中體現(xiàn):《老子》(又稱《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二頁,共83頁??鬃訂柖Y于老子1.老子老子,即老聃,是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
“道”是凌駕于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道”派生出來的?!暗馈睙o形無跡,玄妙莫測,是無意志的、無為的自然本體。
否定了“天命”的絕對權威。②“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的提出,有什么積極意義?①老子所說的“道”是什么?《老子》之
“道”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辈牧隙骸叭朔ǖ?,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材料:“道生元氣,元氣生陰陽二氣,陽二氣生天地人,天地人創(chuàng)造世間萬物。”材料:“人按照大地的規(guī)律,大地萬物按照天的規(guī)律,天遵循道的規(guī)律,道效法自然的法則,自然無為,無不為,這就是道?!钡谒氖?,共83頁。“道”是凌駕于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人世間的萬事萬老子之思想樸素的辯證法“道”(1)哲學思想第四十四頁,共83頁。老子之思想樸素的辯證法“道”(1)哲學思想第四十四頁,共83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方面,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主張“以靜制動”、“以弱勝強”。
以上資料體現(xiàn)了老子怎樣的思想主張?《老子》之
辯證法思想材料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材料二: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材料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柔弱勝剛強。材料:“禍來臨伴隨著福,福來臨伴隨禍?!?/p>
材料:“有與沒有,難與不難,長與短,音(旋律)與聲(唱歌),前與后都是相對而言的”。材料:“天下沒有比水柔弱的東西,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勝過它的。柔弱戰(zhàn)勝剛強?!钡谒氖屙摚?3頁。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方面,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主張“以2.老子之思想樸素的辯證法“無為而治”小國寡民“道”(1)哲學思想(2)政治主張第四十六頁,共83頁。2.老子之思想樸素的辯證法“無為而治”小國寡民“道”(1)哲
1、“無為而治”:(無為:不妄為,不胡作非為,不為所欲為)
以“無事取天下”,反對威逼百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取得“無不為“的效果。
老子倡導怎樣的治國思想?具體含義是什么?2、小國寡民:主張“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原始純樸小國寡民的消極思想,具有保守性?!独献印分?/p>
政治主張材料一:“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辈牧隙菏谷藦徒Y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倡導怎樣的治國思想?具體含義是什么?第四十七頁,共83頁。1、“無為而治”:(無為:不妄為,不胡作非為,不為1、“小國寡民”思想,是消極避世思想。2、道教把他尊為太上老君,把他神化,充滿神秘色彩。積極消極1、老子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的哲學家。2、主張“無為而治”,反對嚴刑竣法——實質是反對統(tǒng)治者強權政治,體現(xiàn)以人為本,具有合理性進步性。3、老子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對中國文化,包括哲學、倫理學、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道德人格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3.對老子思想的評介第四十八頁,共83頁。1、“小國寡民”思想,是消極避世思想。積極消極1、老子是中國孔子和老子思想上的區(qū)別項目孔子老子核心思想哲學思想政治思想重心方面教育思想“仁”、“禮”“道”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優(yōu)先考慮實際問題認為世界的本源是“道”,并且提出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提出“仁”學,主張“以德治國”“無為而治”關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確立了倫理學側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建立了自己的本體論有教無類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第四十九頁,共83頁??鬃雍屠献铀枷肷系膮^(qū)別項目孔子老子核心思想哲學思想政治思想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經(jīng)濟:鐵器與牛耕的出現(xiàn),井田制崩潰,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商業(yè)繁榮和城鎮(zhèn)興旺。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社會大變革時代,新的統(tǒng)治者未有絕對權威對社會變革的現(xiàn)實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觀點各異;人們的思想不受任何條框束縛階級關系:“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各國諸侯都想富國強兵,因而特別的禮賢下士。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思想文化: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文士,為學術繁榮提供了輿論陣地第五十頁,共83頁。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經(jīng)濟:鐵器與牛耕的出現(xiàn),井田制崩潰,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消極:并不是以維護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的,而是統(tǒng)治者維護統(tǒng)治的一種策略3、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人們的思想不受任何條框束縛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學思結合」秦王的宰相李斯告訴秦王韓非正是他的同窗師弟。而結果則后來居上,新制度之創(chuàng)建,惟秦為最有功焉。老子,即老聃,是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材料一:禍兮,福之所倚;(反對統(tǒng)治者鋪張浪費)大動蕩;……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含義:就是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制度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鬃印⒚献?、荀子的思想異同角色體驗:假如你是生活在當時秦國的舊貴族、新興地主、農(nóng)民、軍士或國君,你支持還是反對商鞅變法,理由是什么?①老子所說的“道”是什么?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奠基人。主張:以德立國,以仁、禮治國。方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子》儒家——孟子與荀子繼承與發(fā)展春秋戰(zhàn)國第五十一頁,共83頁。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孟子與荀子繼承與發(fā)孟子、荀子與儒家1、孟子(1)生平簡介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學派的重要奠基人。著作有《孟子》第五十二頁,共83頁。第五十二頁,共83頁。認為實行仁政,必須重民(民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積極:約束暴政,緩和階級矛盾消極:并不是以維護人民利益為出發(fā)點的,而是統(tǒng)治者維護統(tǒng)治的一種策略評價1、政治思想的核心:仁政孟子思想主張:民貴君輕2、人性論:人性善孟子認為人性有“四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仁義禮智根于心”。第五十三頁,共83頁。認為實行仁政,必須重民(民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積3、義利觀-----重義輕利思想背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私商成為商人的主體。傳統(tǒng)的道德(義)和眼前的利益發(fā)生沖突?!棒~,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泵献犹岢拔疑起B(yǎng)吾浩然之氣”,重義輕利。提倡“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第五十四頁,共83頁。3、義利觀-----重義輕利思想背景:春秋戰(zhàn)國時1、孟子的學說是對孔子學說的繼承和發(fā)展。2、《孟子》在唐后成為儒學經(jīng)典,位列“四書”之一。3、孟子被后世尊為“亞圣”,地位僅次于孔子。孟子思想的影響知識鏈接: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
第五十五頁,共83頁。1、孟子的學說是對孔子學說的繼承和發(fā)展。2、《孟子》在唐后成2、荀子(1)生平簡介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派另一代表;著作有《荀子》。第五十六頁,共83頁。第五十六頁,共83頁。
1)天命觀——樸素的唯物主義提出“天行有?!焙汀爸铺烀弥钡奈ㄎ镎撚^點。人可以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自然界。2)人性論:主張“性惡論”,認為人性生來就是惡的,但可以憑借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由惡變善。3)政治主張:主張治國應當是禮教為主,禮法并用。荀子的主要思想影響:異端,綜合了儒家與道家、法家思想的合理成分,是戰(zhàn)國思想集大成者。材料:“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第五十七頁,共83頁。荀子的主要思想影響:異端,綜合了儒家與道家、法家思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泵献釉唬骸叭藷o有不善。”荀子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备孀釉唬骸靶元q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p>
關于人性問題,古來圣賢爭論頗多,莫衷一是,以上四位先賢對人性下的定義就各不相同。請問:你同意誰的觀點?你是如何認識這個問題的?【延伸拓展】第五十八頁,共83頁。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關于人性問題,古來你認為哪個觀點是合理的?談談你對“人性”的看法:孔、孟、荀、對“人性”的看法都有局限性,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質和內涵;人性從客觀上來說,是隨著人的生存環(huán)境而變化的;從主觀上說,是隨著人生實踐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人有自然屬性,還有社會屬性??鬃樱盒韵嘟?;孟子:性善論;荀子:性惡論第五十九頁,共83頁。你認為哪個觀點是合理的?談談你對“人性”的看法:孔、孟、荀、
荀子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亦載舟,水亦覆舟?!?/p>
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的觀點,對后世的政治思想影響很大,為后來歷代有見識的封建帝王所采納,對封建時代“治世”局面的出現(xiàn)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鹃_拓思維】第六十頁,共83頁。荀子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異同代表政治主張人性論其他主張孔子為政以德性相近習相遠“敬鬼神而遠之”教育思想孟子“仁政”學說人性本善“民貴君輕”義利觀荀子禮法并施人性本惡“民貴君輕”義利觀第六十一頁,共83頁??鬃?、孟子、荀子的思想異同代表政治主張人性論其他主張“敬鬼神孟子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惻隱之心,人皆有之。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五十步笑百步。盡信書不如無書。
孟子有哪些思想?第六十二頁,共83頁。孟子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有哪些思想墨子生卒年:(約前468—前376)國籍:魯國人。履歷:墨子出身于“賤人”,精于工技,他一生的活動主要是“上說下教”,墨子為實現(xiàn)他的政治抱負曾長期奔走于各諸侯國。成就:春秋戰(zhàn)國之際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家第六十三頁,共83頁。墨子生卒年:(約前468—前376)墨家第六十三頁,共83頁1、“兼愛”、“非攻”(政治思想)(兼愛則是沒有等級差別的愛)(反對不義的兼并戰(zhàn)爭,主張各國和平相處)
2、“尚力”、“節(jié)用”、“節(jié)葬”(強調生產(chǎn)勞動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反對統(tǒng)治者鋪張浪費)(1)墨子代表了下層勞動群眾,特別是手工業(yè)者的利益一度成為顯學,也曾經(jīng)被其它學派廣泛吸收征引。(2)戰(zhàn)國以后,不再受人們重視。(一)墨子的思想主張(二)墨子的思想評價
思考:墨家學派為什么能夠在戰(zhàn)國時期成為顯學?戰(zhàn)國以后為什么不受重視?“兼愛”與“仁愛”?第六十四頁,共83頁。1、“兼愛”、“非攻”(政治思想)(1)墨子代表了下層勞動參考答案:1、戰(zhàn)國時期,奴隸制已走向瓦解,大量小生產(chǎn)者應運而生。墨家思想反映了小生產(chǎn)者的要求,有深厚的社會基礎;2、長期戰(zhàn)亂,人民渴望和平;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勞動者地位的上升;3、后來統(tǒng)治者重農(nóng)抑商,手工業(yè)受限制。第六十五頁,共83頁。參考答案:第六十五頁,共83頁。(1)“齊物”(2)逍遙的人生態(tài)度(“無所恃”)即對事物變化采取旁觀、超然的態(tài)度。(3)天與人“不相勝”人要順從自然不應破壞自然生成的東西。道家——莊子1、莊子:戰(zhàn)國時代宋國人,名周,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莊子》一書,后人稱他為莊子,把他和老子合稱為老莊。2、莊子的主要思想第六十六頁,共83頁。(1)“齊物”(2)逍遙的人生態(tài)度(“無所恃”)即對中國古代五種不同的天命觀1、春秋之前:天是最高主宰2、老子:“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萬物本原,凌駕于“天命”之上,剔除了“天命”的絕對權威。3、孔子:立足于懷疑鬼神的存在和人事優(yōu)先的考慮,既重視人的主觀努力,又不完全否定和承認“天命”的存在。4、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天命”指自然規(guī)律。人要遵循自然發(fā)展的規(guī)律,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自然。5、莊子:天與人“不相勝”人必須順從自然第六十七頁,共83頁。中國古代五種不同的天命觀第六十七頁,共83頁。法家代表——韓非戰(zhàn)國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歷史地位:秦始皇看過韓非的文章,曾說:「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秦王對韓非愛護有加,但為何最后韓非仍是死在秦國呢?韓非才華出眾,熱誠愛國,但又不為韓王所重。你認識韓非嗎?你為他感到可惜嗎?何不走進「韓非的一生」中,重溫這個非凡人物的種種事跡呢?第六十八頁,共83頁。法家代表——韓非戰(zhàn)國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歷史地位:秦
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是韓國貴族子弟,到楚國拜荀子為師,學成后回國,眼見國勢衰弱,建議通過改革圖新,以法治國,增強國力,他多次上書韓王,但不被采納,直至強秦進逼,強索韓非,韓非才得以進見韓王安,被派往秦國,向秦王鋪陳利弊,力諫秦王不要攻打韓國。
秦王讀過韓非的著作,佩服得很,曾慨嘆:「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骨赝醯脑紫嗬钏垢嬖V秦王韓非正是他的同窗師弟。于是秦王為取韓非,攻打韓國。秦王十分欣喜韓非的理論,但這卻惹來李斯的妒忌。李斯向秦王上奏,誣告韓非居心不良,秦王誤信小人讒言,命令把韓非關進天牢。公元前233年,李斯命人送毒酒逼死韓非。當秦王發(fā)現(xiàn)自己信錯小人時,已后悔莫及。于是,秦王引用韓非的法家主張,終于統(tǒng)一七國,可惜他實施法家法理太過苛刻,導致君逼民反。十五年后,秦朝被漢高祖劉邦推翻。法家代表:韓非第六十九頁,共83頁。韓非是戰(zhàn)國時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是韓國貴
請思考:什么是法、術、勢?“法”是指官府制定的法律,它好比馬籠頭,是起規(guī)范作用的;“術”是指任免、考核臣下的方法,它好比是人駕馭馬的方法,也就是權術;“勢”是指國家政權來說的,君主要做到令行禁止,就必須以掌握權勢為前提,它好比馬鞭,是具有懲罰作用的權威。
主張:1)法、術、勢相結合,建立一個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國家。第七十頁,共83頁。請思考:什么是法、術、勢?“法”是指官府制定的法律,它好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笔刂甏庙n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樣的政治觀點?①認為社會是發(fā)展變化的。②治理國家的政策、措施必須與時俱進。主張:2)反對儒家“以古非今”的歷史觀,認為社會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主張變法革新。第七十一頁,共83頁?!八稳擞懈?,田中有株。守株待兔韓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3、對歷史發(fā)展的影響(1)韓非的思想適應了建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需要。(2)在西漢以后的1000多年中,這種思想與儒家思想互為表里,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統(tǒng)治思想的理論基礎。思考:戰(zhàn)國時期到秦,法家思想為何備受推崇?1、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體制2、適應當時社會改革和國家走向統(tǒng)一的趨勢3、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第七十二頁,共83頁。(1)韓非的思想適應了建立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政治體制的需要。思考孫臏——兵家
孫臏,齊國人,戰(zhàn)國中期杰出的軍事家。曾拜鬼谷子為師。后遭同學龐涓嫉妒,被其設計誘騙至魏國,然后捏造罪名,誣陷孫臏,并施以臏刑(去掉膝蓋骨)。孫臏也因此得名,真名失傳。他所著的《孫臏兵法》繼承了孫武的軍事思想,總結了戰(zhàn)國中期以前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強調要懂得戰(zhàn)爭的規(guī)律,要注意利用和創(chuàng)造有利形勢,重視人的作用。
第七十三頁,共83頁。孫臏——兵家孫臏,齊國人,戰(zhàn)國中期杰出的軍事家。曾拜六、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1.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2.諸子百家的思想對后世文化學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3.為中國后世思想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構造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
(1)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準則(禮)(2)道家學說:構成了2000多年傳統(tǒng)思想的哲學基礎(道、辯證法、無為)(3)法家思想:變革成為歷代改革圖治的思想武器第七十四頁,共83頁。六、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1.百家爭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古為今用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異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國”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國”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質教育、職業(yè)教育等墨家的兼愛、非攻——平等博愛、熱愛和平、反對戰(zhàn)爭莊子的天與人“不相勝”——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同時也要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德治國?!钡谄呤屙?,共83頁。古為今用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異彩“在建設有中國特色從下面的話判斷出這是哪一學派的觀點?仁者愛人,民貴君輕萬物虛無,禍福相倚兼愛非攻,節(jié)用尚儉以法為教,今必勝昔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第七十六頁,共83頁。從下面的話判斷出這是哪一學派的觀點?(儒家)(儒家)(道家)孔子孟子荀子莊子墨子韓非子孫臏無為、逍遙仁仁政制天命而用之兼愛、非攻懂得戰(zhàn)爭的規(guī)律嚴刑峻法連連看第七十七頁,共83頁??鬃用献榆髯忧f子墨子韓非子孫臏無為、逍遙仁仁政制天命而用之兼如何遏制上課講話的行為儒家:這是品德問題,主張思想教育法家:這是違紀行為,主張嚴格懲罰道家:這是無意識的,主張順應自然,等學生自我覺悟。第七十八頁,共83頁。如何遏制上課講話的行為儒家:這是品德問題,主張思想教育道家:課后作業(yè)學派人物國家主要思想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莊子法家韓非兵家孫臏第七十九頁,共83頁。課后作業(yè)學派人物國家主要思想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道家老子學派代表人物代表利益思想主張儒家孟子新興地主①仁政,民貴君輕②性善論③義利觀荀子①制天命而用之②性惡論③禮法并施墨家墨子小生產(chǎn)者①兼愛②非攻③尚力④節(jié)用、節(jié)葬道家莊子沒落奴隸主貴族①齊物②逍遙③天與人不相勝,人必須服從自然法家韓非子地主①法、術、勢相結合②變法革新兵家孫臏地主①重視戰(zhàn)爭規(guī)律②利用和創(chuàng)造形勢③重視人的作用第八十頁,共83頁。學派代表人物代表利益思想主張儒家孟子新興地主①仁政,民貴君輕學派人物時代主要思想儒家孟子戰(zhàn)國“仁政”;“民貴君輕”;反對兼并戰(zhàn)爭荀子戰(zhàn)國“制天命而用之”墨家墨子戰(zhàn)國“兼愛”、“非攻”;舉賢;節(jié)儉道家莊子戰(zhàn)國痛恨社會不合理現(xiàn)象;樂天安命法家韓非戰(zhàn)國主張改革;君主集權;以法治國兵家孫臏戰(zhàn)國強調戰(zhàn)前準備;論述以少勝多的作戰(zhàn)方法第八十一頁,共83頁。學派人物時代主要思想儒家孟子戰(zhàn)國“仁政”;“民貴君輕”;反對
“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xiàn)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需要的程度
?!?/p>
——馬克思第八十二頁,共83頁?!袄碚撛谝粋€國家的實現(xiàn)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小結: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中國歷史上的大動蕩、大發(fā)展、大變革的時期大變革:奴隸社會向封建是會過渡;大動蕩;戰(zhàn)爭頻繁,諸侯爭霸;大發(fā)展:經(jīng)濟,思想文化,科學技術?!家弧浇?jīng)濟方面:經(jīng)濟社會迅速發(fā)展,封建生產(chǎn)關系形成。表現(xiàn):①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鐵農(nóng)具和耕牛的使用,興修水利,農(nóng)田施肥;②手工業(yè)的進步;③商業(yè)日趨活潑。封建生產(chǎn)關系形成的影響:①土的私有制的確立,削弱人身依附關系;②新的階級力量產(chǎn)生:新的地主,自耕農(nóng)。〖二〗政治方面:新興地主要求改革奴隸制度.①原因:經(jīng)濟基礎的變化;封建生產(chǎn)關系的形成;生產(chǎn)力發(fā)展。②目的:建立和強化封建專制。③途徑:變法。④措施:(1.以選賢任能獎勵軍功來改革世卿世祿制;2.以實行俸祿制來取代封邑制;3.以中央集權來取代君主與貴族聯(lián)合執(zhí)政)〖三〗軍事方面:諸侯爭戰(zhàn),戰(zhàn)爭頻繁.~為改革提供動力~富國強兵〖四〗文化方面:百家爭鳴,思想大解放~人才儲備,思想基礎。第八十三頁,共83頁。小結:第八十三頁,共83頁。842022/12/29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薄蹲髠鳌贰皣鴮⑴d,聽于民;國將亡,聽于神?!?/p>
——《左傳》第一頁,共83頁。12022/12/29“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敝T侯紛爭與變法運動第二頁,共83頁。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第二頁,共83頁。目標解讀學習目標2.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1.知道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政治變動,理解戰(zhàn)國變法運動的必然性。2022/12/29第三頁,共83頁。目標解讀學習目標2.了解“百家爭鳴”的局面及其意義。1.動蕩的時代震蕩的現(xiàn)實激蕩的人心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
經(jīng)濟發(fā)展和變法運動社會變革同百家爭鳴2022/12/29第四頁,共83頁。動蕩的時代震蕩的現(xiàn)實激蕩的人心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經(jīng)濟發(fā)展和
意識形態(tài)是指一種特殊的、有組織的理論信念體系。它以特定的宣傳和灌輸方式,通過一系列價值符號的特定結合,說明現(xiàn)存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或變革的必要性,是將世俗的目標化為神圣的信仰并在追隨者中形成一種強大的感召力、動員力和約束力。2022/12/2988第五頁,共83頁。意識形態(tài)是指一種特殊的、有組織的理論信念體系。它2022/12/29第六頁,共83頁。2022/12/29第六頁,共83頁。
周平王東遷之后,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漸削弱,鄭國不斷侵擾王室。周平王死后,其孫桓王繼位,與鄭國矛盾激化,刀兵相見,結果王室軍隊敗北,桓王肩頭還中了一箭,狼狽撒走。隨后鄭國派人去“慰何”,桓王只好忍氣吞聲,不了了之。此后諸侯紛爭不斷,“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代一去不返。思考:這則材料反映出當時周天子與諸侯之間的關系如何?歷史窗口第七頁,共83頁。周平王東遷之后,中國歷史進入東周時期,周天子的控制力(一)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材料一: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貳于虢,鄭伯怨王。王曰:“無之”。故周鄭交質。王子狐為質于鄭,鄭公子忽為質于周?!獥畈骸洞呵镒髠髯ⅰ凡牧隙喝值也蚶遣豢蓞捯玻恢T夏親昵,不可棄也?!獥畈骸洞呵镒髠髯ⅰ凡牧先撼?楚莊王)伐陸渾之戎,逐至于雒(今河南有洛陽市),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獥畈骸洞呵镒髠髯ⅰ匪伎迹航Y合所學,談談你對春秋時期的認識。第八頁,共83頁。(一)列國紛爭與華夏認同材料一:鄭武公、莊公為平王卿士。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喪失后,各諸侯國之間紛紛爭霸,從上圖中找出“春秋五霸”,并探究其爭霸的原因?第九頁,共83頁。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喪失后,各諸侯國之間紛紛爭霸,從上圖中找材料一:田氏取齊,六卿分晉,道德大廢,上下失序……是以傳相仿效,后生師之,遂相吞滅,并大兼小,暴師經(jīng)歲,流血滿野。父子不相親,兄弟不相安,夫婦離散,莫保其命,泯然道德絕矣。晚世益甚,萬乘(sheng)之國七,,千乘之國五,敵侔爭權,蓋為戰(zhàn)國。貪饕(tao)無恥,競進無厭國異政教,各自制斷。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力功爭強,勝者為右。
——劉向《戰(zhàn)國策書錄》思考:結合課本,分析戰(zhàn)國政治上的變動表現(xiàn)?第十頁,共83頁。材料一:田氏取齊,六卿分晉,道德大廢,上下失序……是以傳相仿(二)經(jīng)濟發(fā)展與變法運動材料一: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與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曰:“寡君聞吾子將步師出于敝邑,敢搞從者,不願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剩具日之積,行剿備一夕之衛(wèi)。”且使達告于鄭。
——《春秋左傳注》材料二:蘇秦描繪了戰(zhàn)國時期齊國都城臨的經(jīng)濟繁榮景象: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彈琴擊筑,斗雞走狗,六博蹋鞠者。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氣揚?!妒酚洝ぬK秦列傳》材料三:《國語·周語》記述周定王派人去宋國,逢經(jīng)陳國時,就看到哪里“野有庾積,場功未畢”的“公田不治”景象。與此相反,一些奴隸主卻盡量使奴隸從事私田開墾,使而周末期以來不在碰改之列的私田,急劇增加。
——《中國古代史》
思考:(1)材料一、二反映出戰(zhàn)國時期商業(yè)發(fā)展的什么特點?(2)結合所學,分析材料二反映的現(xiàn)象及原因?
第十一頁,共83頁。(二)經(jīng)濟發(fā)展與變法運動材料一:及滑,鄭商人弦高將市與周,遇第十二頁,共83頁。第十二頁,共83頁。2022/12/29出土的戰(zhàn)國鐵農(nóng)具
據(jù)已知的統(tǒng)計資料,山東、河北、山西、河南、遼寧、陜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等省、自治區(qū)的數(shù)十個地點,都有戰(zhàn)國時期的鐵農(nóng)具出土?!畎l(fā)林《戰(zhàn)國秦漢考古》
河南新鄭的戰(zhàn)國鑄鐵作坊遺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農(nóng)具范占60%以上,出土鐵農(nóng)具200多件,占全部鐵器的63.5%。廣西平樂銀山嶺戰(zhàn)國墓出土的181件鐵器中,177件為生產(chǎn)工具,僅鋤即多達89件?!獡?jù)李亞光《戰(zhàn)國農(nóng)業(yè)史綱》第十三頁,共83頁。2022/12/29出土的戰(zhàn)國鐵農(nóng)具據(jù)已知的統(tǒng)
春秋時期:管仲改革戰(zhàn)國時期:魏文侯變法(戰(zhàn)國最早)商鞅變法(戰(zhàn)國最徹底)
春秋戰(zhàn)國有哪些變法值得推崇和學習?第十四頁,共83頁。春秋戰(zhàn)國有哪些變法值得推崇和學習?第十四頁,共8鐵農(nóng)具和牛耕的使用(生產(chǎn)力的提高)公田拋荒,私田增多封建生產(chǎn)關系出現(xiàn)土地逐漸私有化生產(chǎn)關系變革的核心是生產(chǎn)資料所有制的變化:各級奴隸主貴族—私田主人(地主)新興地主階層的日益壯大
合作探究:用生產(chǎn)力決定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原理分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變法運動的必然性。第十五頁,共83頁。鐵農(nóng)具和牛耕的使用(生產(chǎn)力的提高)公田拋荒,私田增多封建生產(chǎn)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史記.李斯列傳》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zhàn)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
-------《漢書?食貨志》材料三:商鞅變法之重要內容,在東方各國,本已早為推行,商鞅不過攜帶東方之新空氣,使西方人迎頭趕上一步。而結果則后來居上,新制度之創(chuàng)建,惟秦為最有功焉。-------馬非百《秦集史》思考:結合課本,試分析商鞅變法的內容及影響第十六頁,共83頁。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郢睢陽臨淄咸陽薊秦楚魯越衛(wèi)韓趙魏邯鄲鄭大梁周中山洛邑晉燕齊宋河水渭水漢水淮水江水東周都城諸侯國國都諸侯國疆域秦楚韓趙魏燕齊樂毅改革胡服騎射改革鄒忌改革李悝變法商鞅變法申不害變法吳起變法戰(zhàn)國七雄與戰(zhàn)國時期的變法2022/12/29第十七頁,共83頁。郢睢陽臨淄咸陽薊秦楚魯越衛(wèi)韓趙魏邯鄲鄭大梁周中山洛邑晉燕齊宋論戰(zhàn)權貴,掃清障礙。南門徙木,取信于民。說服秦王,獲得支持。商鞅入秦,盡顯才華為爭取變法順利開展,商鞅做了哪些努力?第十八頁,共83頁。論戰(zhàn)權貴,南門徙木,說服秦王,獲得支持。商鞅入秦,盡顯才華為
面對血雨腥風的殘酷戰(zhàn)爭,商鞅設計了什么謀略訓練出了一支虎狼之師?1、軍事改革落實課標二:變法內容第十九頁,共83頁。面對血雨腥風的殘酷戰(zhàn)爭,商鞅設計了什么謀略訓練材料一:“斬一首者爵一級,欲為官者為五十石之官……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也?!薄啊谑曳怯熊姽φ?不得為屬籍……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材料二;在戰(zhàn)斗中士兵若怕死退縮,要受黥刑(在臉上刺字)或劓刑(割掉鼻子)。材料三:凡編入什伍組織的在籍成年男子…隨時承擔著被征調從軍作戰(zhàn)的義務,戰(zhàn)事一完,則解甲歸田,可謂全民皆兵。第二十頁,共83頁。材料一:材料二;在戰(zhàn)斗中士兵若怕死退縮,要受黥刑(在臉上刺字1)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設立軍功爵制度。3)建立什伍組織作用:增加士兵勇氣,提高軍隊戰(zhàn)斗力;打擊了貴族的特權,樹立地主階級優(yōu)勢;保證兵源。1、軍事改革2)嚴肅軍紀第二十一頁,共83頁。1)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設立軍功爵制度。3)建立什伍組
秦始皇陵兵馬俑
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之間,秦同東方六國共作戰(zhàn)65次,獲取全勝58次,斬首129萬,拔城147座,在攻占之地共建立了14個郡。第二十二頁,共83頁。秦始皇陵兵馬俑從商鞅變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龐大軍隊需要強大國力的支撐。商鞅用什么高招來發(fā)展經(jīng)濟,增強國力的呢?2、經(jīng)濟改革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僇力本業(yè),耕織致栗帛多者復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官奴婢)?!瓰樘镩_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
居五年,秦人富強。
——《史記.商君列傳》根據(jù)材料提煉商鞅變法的措施并分析其作用。廢除井田制;獎勵耕織,重農(nóng)抑商;統(tǒng)一度量衡;強制分家。第二十三頁,共83頁。龐大軍隊需要強大國力的支撐。商鞅用什么高招來發(fā)展經(jīng)濟,增強國作用:(1)承認土地私有,推動地主經(jīng)濟的發(fā)展;(2)提高生產(chǎn)積極性,穩(wěn)定財政收入,增強國家實力(3)便利各地經(jīng)濟交流與發(fā)展,加強中央集權。為秦的強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第二十四頁,共83頁。作用:第二十四頁,共83頁。
為吸取周天子弱干強枝的深刻教訓,加強對地方和人民的控制,商鞅在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強中央集權?
第二十五頁,共83頁。為吸取周天子弱干強枝的深刻教訓,加強對地方和人民的控制1)建立縣制,官吏國君任免2)推行什伍連坐法4)焚燒詩書3)輕罪重刑,強化法律意識3、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加強中央集權
材料:
令(下令)民為什伍,而相(互相)牧司(管理)連坐。不告(舉報)奸(違法)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首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史記?商君列傳》第二十六頁,共83頁。1)建立縣制,官吏國君任免2)推行什伍連坐法4)焚燒詩書3)角色體驗:假如你是生活在當時秦國的舊貴族、新興地主、農(nóng)民、軍士或國君,你支持還是反對商鞅變法,理由是什么?
舊貴族新興地主農(nóng)民軍士國君第二十七頁,共83頁。角色體驗:假如你是生活在當時秦國的舊貴族、新興地主、農(nóng)民、軍消極影響積極作用①對秦國: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加強了的中央集權;促進了封建經(jīng)濟的發(fā)展,增強了國力;壯大了軍事力量;②對歷史發(fā)展:是戰(zhàn)國時期最徹底的變法,收富國強兵之效。為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也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嚴刑峻法(輕罪重罰、連坐)文化專制重農(nóng)抑商落實課標三:變法影響第二十八頁,共83頁。消極積極①對秦國: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加強了的中央集權;促進落實課標四:商鞅變法的特點(2)從目的上:看商鞅變法以法律形式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fā)展封建經(jīng)濟,富國強兵,建立新型地主階級統(tǒng)治。(3)從影響上看:是實行最徹底、影響最深遠的改革。(1)變法的核心內容:農(nóng)戰(zhàn)和法治第二十九頁,共83頁。落實課標四:商鞅變法的特點(2)從目的上:看商鞅變法以法律形第三十頁,共83頁。第三十頁,共83頁。
概念呈現(xiàn)百家爭鳴: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xiàn)及各流派爭芳斗艷的局面。所謂“百家”,是泛指,意為數(shù)量多,主要分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陰陽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兵家、小說家等十家。所謂“爭鳴”指當時代表各階層,各派政治力量的學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對宇宙、社會等萬事萬物作出解釋,于是他們著書立說,廣收門徒,爭相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第三十一頁,共83頁。概念呈現(xiàn)百家爭鳴: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涌現(xiàn)及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而不仁,如禮何”
“人而不仁,如樂何”——孔子
孔子講學圖
禮
仁
仁者愛人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2022/12/29第三十二頁,共83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而不仁,如禮何”孔子孔子之魂人物名片姓名:________________身世:________________工作經(jīng)歷:_________________地位:_________________孔丘沒落貴族思想家、政治理論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公務員、周游列國、教師第三十三頁,共83頁。孔子之魂人物名片姓名:________________孔丘沒孔子[仁]的學說“仁”
就是指個人的人格和人際關系表現(xiàn):①統(tǒng)治者廣泛地理解和體貼他人;②要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方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內容:仁者愛人第三十四頁,共83頁??鬃覽仁]的學說“仁”就是指個人的人格和人際關系表孔子[禮]的學說“禮”克己復禮:
含義:就是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方法:提出“正名”主張意思:按照周禮的制度的制度把當時已經(jīng)混淆了的社會等級矯正過來第三十五頁,共83頁??鬃覽禮]的學說“禮”克己復禮:含義:就是西周時的等級名分﹡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暴~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張是什么?
主張:以德立國,以仁、禮治國。要求統(tǒng)治者愛惜民力,反對嚴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鬃诱f:"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huán)繞在它的周圍?!笨鬃诱f:“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保ǘ┱嗡枷搿獮檎缘碌谌?,共83頁。﹡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暴~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對“鬼神”有怎樣的主張?
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把探討和解決人世間的實際問題放在優(yōu)先位置,體現(xiàn)了他的人本主義思想。(三)哲學思想——“鬼”孔子說:“盡力做有利于人民的事,敬畏鬼神但遠離它們,可以說是智慧了?!笨鬃诱f:“還沒有侍奉好人呢,怎么能談侍奉鬼神?”第三十七頁,共83頁。﹡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笨鬃訉Α肮砩窠虒W方法教學思想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有教無類”(招生不分貴賤)—創(chuàng)辦私學,擴大了教育范圍“因材施教”(啟發(fā)誘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當仁不讓于師”(獨立思考,堅持自己的觀點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堅持)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謙虛)“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復習)“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學思結合(2)孔子的教育思想第三十八頁,共83頁。教學方法教學思想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有教無類”(招生不分貴賤)孔子思想體系及內在聯(lián)系1.思想核心是“仁”。2.強調統(tǒng)治者要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這是“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體現(xiàn)。3.首創(chuàng)私人講學,主張“有教無類”,認為不分貧富貴賤,人人有受教育的資格,這是“仁”的思想在教育上的體現(xiàn)。4.主張“克己復禮”,通過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保證“仁”。5.主張“中庸”,通過協(xié)調人們之間的關系保持“仁”的常態(tài)化。仁德治有教無類中庸禮體現(xiàn)體現(xiàn)規(guī)范協(xié)調第三十九頁,共83頁??鬃铀枷塍w系及內在聯(lián)系1.思想核心是“仁”。仁德治有孔子為什么在他死后會被神化,從凡人變成圣人?(1)后代的儒家學者發(fā)揚儒學中提出適應君主專制制度發(fā)展的主張,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2)中國文化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對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做出貢獻想一想:第四十頁,共83頁??鬃訛槭裁丛谒篮髸簧窕?,從凡人變成圣人?(1)后代的儒家“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
——《莊子》2022/12/29第四十一頁,共83頁?!半u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笨鬃訂柖Y于老子1.老子老子,即老聃,是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的思想集中體現(xiàn):《老子》(又稱《道德經(jīng)》)第四十二頁,共83頁。孔子問禮于老子1.老子老子,即老聃,是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
“道”是凌駕于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人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是“道”派生出來的?!暗馈睙o形無跡,玄妙莫測,是無意志的、無為的自然本體。
否定了“天命”的絕對權威。②“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的提出,有什么積極意義?①老子所說的“道”是什么?《老子》之
“道”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辈牧隙骸叭朔ǖ兀胤ㄌ欤旆ǖ?,道法自然。”材料:“道生元氣,元氣生陰陽二氣,陽二氣生天地人,天地人創(chuàng)造世間萬物?!辈牧希骸叭税凑沾蟮氐囊?guī)律,大地萬物按照天的規(guī)律,天遵循道的規(guī)律,道效法自然的法則,自然無為,無不為,這就是道。”第四十三頁,共83頁?!暗馈笔橇桉{于天之上的天地萬物的本原,人世間的萬事萬老子之思想樸素的辯證法“道”(1)哲學思想第四十四頁,共83頁。老子之思想樸素的辯證法“道”(1)哲學思想第四十四頁,共83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方面,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主張“以靜制動”、“以弱勝強”。
以上資料體現(xiàn)了老子怎樣的思想主張?《老子》之
辯證法思想材料一: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材料二: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材料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柔弱勝剛強。材料:“禍來臨伴隨著福,福來臨伴隨禍?!?/p>
材料:“有與沒有,難與不難,長與短,音(旋律)與聲(唱歌),前與后都是相對而言的”。材料:“天下沒有比水柔弱的東西,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勝過它的。柔弱戰(zhàn)勝剛強。”第四十五頁,共83頁。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對立的兩方面,矛盾雙方可以互相轉化。主張“以2.老子之思想樸素的辯證法“無為而治”小國寡民“道”(1)哲學思想(2)政治主張第四十六頁,共83頁。2.老子之思想樸素的辯證法“無為而治”小國寡民“道”(1)哲
1、“無為而治”:(無為:不妄為,不胡作非為,不為所欲為)
以“無事取天下”,反對威逼百姓。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取得“無不為“的效果。
老子倡導怎樣的治國思想?具體含義是什么?2、小國寡民:主張“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原始純樸小國寡民的消極思想,具有保守性?!独献印分?/p>
政治主張材料一:“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辈牧隙菏谷藦徒Y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倡導怎樣的治國思想?具體含義是什么?第四十七頁,共83頁。1、“無為而治”:(無為:不妄為,不胡作非為,不為1、“小國寡民”思想,是消極避世思想。2、道教把他尊為太上老君,把他神化,充滿神秘色彩。積極消極1、老子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個探討宇宙本原的哲學家。2、主張“無為而治”,反對嚴刑竣法——實質是反對統(tǒng)治者強權政治,體現(xiàn)以人為本,具有合理性進步性。3、老子思想體系博大精深,對中國文化,包括哲學、倫理學、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道德人格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3.對老子思想的評介第四十八頁,共83頁。1、“小國寡民”思想,是消極避世思想。積極消極1、老子是中國孔子和老子思想上的區(qū)別項目孔子老子核心思想哲學思想政治思想重心方面教育思想“仁”、“禮”“道”主張“敬鬼神而遠之”,優(yōu)先考慮實際問題認為世界的本源是“道”,并且提出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提出“仁”學,主張“以德治國”“無為而治”關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確立了倫理學側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建立了自己的本體論有教無類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第四十九頁,共83頁。孔子和老子思想上的區(qū)別項目孔子老子核心思想哲學思想政治思想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經(jīng)濟:鐵器與牛耕的出現(xiàn),井田制崩潰,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商業(yè)繁榮和城鎮(zhèn)興旺。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社會大變革時代,新的統(tǒng)治者未有絕對權威對社會變革的現(xiàn)實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觀點各異;人們的思想不受任何條框束縛階級關系:“士”階層的活躍和受重用,各國諸侯都想富國強兵,因而特別的禮賢下士。從“學在官府”到“學在民間”。思想文化:造就了一大批知識淵博閱歷豐富的文士,為學術繁榮提供了輿論陣地第五十頁,共83頁。春秋戰(zhàn)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會議推廣合同范本
- 江西購房合同范本
- 口罩機采購合同范本
- 10《我們所了解的環(huán)境污染》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Lesson 1 Nice to meet you.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接力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百分數(shù)的意義教學設計
- 長沙鋪面出租合同范本
- 苗木包成活合同范本
- 26手術臺就是陣地(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上冊
- 2023-2024學年川教版(2019)小學信息技術五年級下冊初識人工智能(教學設計)
- 2024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2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美術新課標學習解讀課件
- 四年級四年級下冊閱讀理解20篇(附帶答案解析)經(jīng)典
- 心理評估與診斷簡介
- 無痛病房管理課件
- 讓孩子變成學習的天使——由《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分享
- 球泡檢驗標準
- 公安筆錄模板之詢問嫌疑人(書面?zhèn)鲉局伟舶讣?
- 振動分析基礎講義1
- 記賬憑證匯總表excel模板
- 鄧麗君經(jīng)典歌曲30首簡譜(共33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