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ia實體零件設(shè)計資料課件_第1頁
catia實體零件設(shè)計資料課件_第2頁
catia實體零件設(shè)計資料課件_第3頁
catia實體零件設(shè)計資料課件_第4頁
catia實體零件設(shè)計資料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CATIA初級培訓(xùn)

——實體零件建模1CATIA初級培訓(xùn)

——實體零件建模2目錄1、概述2、實體建模的文件創(chuàng)建3、基于草圖建立特征4、特征編輯5、形體的變換6、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7、形體的邏輯運算8、添加材質(zhì)9、三維建模實例2目錄1、概述31、概述實體造型的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以立方體,圓柱體,球體,錐體和環(huán)狀體等為基本體素,通過交、并、差等集合運算,生成更為復(fù)雜形體。第二種模式是以草圖為基礎(chǔ),建立基本的特征,以修飾特征方式創(chuàng)建形體。兩種模式生成的形體都具有完整的幾何信息,是真實而唯一的三維實體。CATIA側(cè)重第二種模式。前面介紹了在草圖如何創(chuàng)建的方法,本次著重介紹如何利用草圖創(chuàng)建三維的特征以及進一步利用特征構(gòu)造零件模型。31、概述實體造型的兩種模式42、實體建模的文件創(chuàng)建文件的創(chuàng)建進入零件三維建模模塊的三種途徑2.1、選擇菜單【Start】【MechanicalDesign】【PartDesign】,即可進入零件三維建模模塊。2.2、選擇菜單【File】【New】,彈出下圖所示建立新文件對話框,選擇Part,即可進入零件三維建模模塊。42、實體建模的文件創(chuàng)建文件的創(chuàng)建進入零件三維建模模塊5實體建模的文件創(chuàng)建2.3、從Workbench工作臺上選擇PartDesign圖標(biāo),即可進入零件三維建模模塊。5實體建模的文件創(chuàng)建2.3、從Workbench工作臺上選擇63、基于草圖建立特征這些特征是草繪曲線或曲線曲面模塊中生成的平面曲線為基礎(chǔ)的特征。它們有的是產(chǎn)生形體,例如拉伸Pad,旋轉(zhuǎn)Shaft等,有的是從已有的形體中去除一部分形體,如挖槽Pocket,旋轉(zhuǎn)槽Groove等。3.1、拉伸打開3-1該個閉功能是將一合的平面曲線沿著一個方向或同時沿相反的兩個方向拉伸(Pad)而形成的形體,它是最常用的一個命令,也是最基本的生成形體的方法。單擊拉伸pad彈出3-1-1對話框3-1-1ABCDEFG63、基于草圖建立特征這些特征是草繪曲線或曲線7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1、A選擇所繪制好的草圖(如圖3-1-2中的白線),或者在后面的草圖圖標(biāo)繪制草圖,3-1-23.1.2、B確定其拉伸兩邊的尺寸(圖3-1-3);或者確定拉伸的邊界(圖3-1-4),下拉菜單。3-1-33-1-47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1、A選擇所繪制好的草圖(如圖38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3、C選擇所拉伸的方向(圖3-1-5)3-1-53.1.4、D選擇所拉伸的是一個有厚度的實體,而E選擇是賦予這個有厚度的實體的厚度(圖3-1-6)。3-1-68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3、C選擇所拉伸的方向(圖3-19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5、F選擇所拉伸的實體方向相反或者以草圖所在的面對稱(圖3-1-7)3-1-73.1.6、G對拉伸對話框簡化(如圖3-1-8)3-1-83.2、挖槽打開3-1該功能是挖槽(Pocket),挖槽產(chǎn)生的結(jié)果與拉伸相反,是從已有形體上去掉一塊形體,見圖3-2-1。其對話框與拉伸對話框相同,輸入?yún)?shù)參見拉伸對話框3-2-19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5、F選擇所拉伸的實體方向相反或10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打孔打開3-1該功能是打圓孔或螺紋孔。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所示圖3-3-1所示圓孔定義對話框。該對話框分為延伸Extension、類型Type和螺紋定義ThreadDefinition三個選項卡。3-3-110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打孔打11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1、延伸選項(圖3-3-2)選擇孔的延伸類型(具體件圖3-3-3)定義孔的具體尺寸定義孔的方向通過草圖對孔進行定位和約束定義孔底部的形狀3-3-23-3-311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1、延伸選項(圖3-3-2)123.3.2、類型選項(圖3-3-4)通過該選項卡可確定各種式樣孔的參數(shù),例如圖3-3-5所示的簡單孔、錐孔、沉孔、和埋頭孔等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5孔的類型孔的尺寸參數(shù)孔的尺寸參數(shù)的基準(zhǔn)3-3-4123.3.2、類型選項(圖3-3-4)通過該選項13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3、ThreadDefinition選項卡定義鉆孔的直徑、深度和螺紋孔的螺紋大徑、深度等參數(shù),見圖3-3-6。3-3-6點亮,啟用孔是螺紋的螺紋的相關(guān)參數(shù),有倒三角符號都是可以下拉選擇菜單13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3、ThreadDefinit143.4、旋轉(zhuǎn)體打開3-1該功能是將一條閉合的平面曲線繞一條軸線旋轉(zhuǎn)一定角度而形成形體。平面曲線和軸線是在草圖設(shè)計模塊繪制的。如果非閉合曲線的首、尾兩點在軸線或軸線的延長線上,也能生成旋轉(zhuǎn)形體。注意曲線不能自相交或與軸線相交。(圖3-4-1)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6定義旋轉(zhuǎn)量定義草圖,后面圖標(biāo)可以創(chuàng)建草圖,跟挖孔一樣定義軸如果希望旋轉(zhuǎn)出來的是一個環(huán)體就點亮它,給選擇體賦予厚度,右邊薄旋轉(zhuǎn)體為賦予厚度;在草圖為非封閉線的時候,使用此選項也可以進行旋轉(zhuǎn)出薄旋轉(zhuǎn)體143.4、旋轉(zhuǎn)體打開3-1基于草圖建立特15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5、旋轉(zhuǎn)槽打開3-1該功能是將一條閉合的平面曲線繞一條軸線旋轉(zhuǎn)一定的角度,其結(jié)果是從當(dāng)前形體減去旋轉(zhuǎn)得到的形體,見圖3-5-1。其操作過程、參數(shù)的含義與相同。3-5-115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5、旋轉(zhuǎn)槽打163.6、肋打開3-1該功能是將指定的一條平面輪廓線(Profile),沿指定的中心曲線(Centercurve)掃描而生成形體。輪廓線是閉合的平面曲線,中心曲線是輪廓線掃描的路徑。如果中心曲線是三維曲線,那么它必須切線連續(xù),如果中心曲線是平面曲線,則無需切線連續(xù),如果中心曲線是閉合三維曲線,那么輪廓線必須是閉合的。單擊圖標(biāo),彈出圖3-6-1所示定義肋的對話框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6-1定義輪廓,如圖中的白色圓圈定義輪廓線,可以直接選擇現(xiàn)有的曲線也可以通過草圖繪制163.6、肋打開3-1基于草圖建立特征17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7、狹槽打開3-1該功能是生成狹槽(Slot),狹槽與肋相反,是從已有形體上去掉掃描形體,見圖3-7-1。它的定義、條件和操作過程與肋相同。3-7-1這里的做法跟肋相同,它類似于挖旋轉(zhuǎn)槽一樣,只不過它可以按照軌跡線完成而非轉(zhuǎn)軸17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7、狹槽打開3-118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8、加強筋打開3-1該功能是在已有的形體的基礎(chǔ)上生成加強筋。加強筋的截面是通過已有的形體的表面和指定的輪廓線線確定的??蓪⒓訌娊畹慕孛嫜仄浞ň€正、反或雙向拉伸到指定厚度。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3-8-1所示定義加強筋的對話框3-8-1定義筋厚度定義草圖18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8、加強筋打開19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9、放樣打開3-1該功能是放樣(Loft),用一組互不交叉的截面曲線和一條指定的或自動確定的脊線(Spine)掃描得到的形體,形體的表面通過這組截面曲線,見圖3-9-1。如果指定一組導(dǎo)線(Guides),那么形體還將受到導(dǎo)線的控制??梢詾榻孛媲€指定相切支撐面,使放樣形體和支撐面在此截面處相切,還可以在截面曲線上指定閉合點(Closingpoint),用于控制形體的扭曲狀態(tài)。3-9-1方向必須一致選擇封閉的截面19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9、放樣打開3-20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0、減去放樣打開3-1該功能是從已有形體上去掉放樣形體,與放樣結(jié)果相反,見圖3-10-1。減去放樣的操作過程、對話框的內(nèi)容及參數(shù)的含義與放樣完全相同。3-10-120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0、減去放樣214、特征編輯4.1、倒圓角打開3-2選擇需要倒角的棱邊,可以多選,如圖中紅色棱邊如果是多條相連倒角在一起,如圖所示,其交接處的過度長度,如投中的10所示位置如果倒角側(cè)邊不到倒角半徑的話,可以旋轉(zhuǎn)倒角到所指定的邊界為止,其倒角半徑不變(如下圖左)倒角為8,而邊界高度職位5,直接倒角是倒不出來的,所以選擇了上面的邊界,定義倒角到邊界位置定義倒角到何處為止(如下圖右)定義倒角到此處為止214、特征編輯4.1、倒圓角打開3-2選22特征編輯4.2、變半徑倒圓角打開3-2該功能是在同一棱邊上倒出半徑為變化的圓角。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4-2-1所示對話框。4-2-1跟倒圓一樣定義需要不同半徑的位置點半徑為4半徑為822特征編輯4.2、變半徑倒圓角打開3-24234.3、等旋倒圓打開3-2該功能是倒出旋長相等的圓角,其半徑不一定一樣。如圖4-3-1特征編輯4-3-1不管怎么樣,圓角的兩條邊始終距離是相等的234.3、等旋倒圓打開3-2特征編輯4-324特征編輯4.4、生成與三面相切的圓角打開3-2該功能是生成與三面相切的圓角選擇兩個側(cè)面選擇頂面,即要移除的面選擇倒圓截止面,跟倒圓角的截止選項是一樣的24特征編輯4.4、生成與三面相切的圓角打開254.5、切角打開3-2特征編輯可以旋轉(zhuǎn)切角的形式長度/角度形式長度/長度形式254.5、切角打開3-2特征編輯可以旋轉(zhuǎn)切角26特征編輯4.6、拔模打開3-2該功能是拔模。為了便于從模具中取出鑄造類的零件,一切零件的側(cè)壁需有一定斜度,即拔模角度。CATIA可以實現(xiàn)等角度、變角度拔模以及拔模反射線拔模。4.6.1、等角度拔模定義拔模角度,可以是負的定義要拔模的面,注意這里只要達到相切連續(xù)的面都會默認(rèn)被選擇選擇拔模中性面,如圖藍色面拔模方向點亮則以它為中性面,跟它相連的其他面一起拔模26特征編輯4.6、拔模27特征編輯雙向拔模,即從中性面分界,上下同時拔模27特征編輯雙向拔模,即從中性面分界,上下同時拔模28特征編輯4.6.2、可變角度拔模出來角度可以更變之外,其他跟等角拔模一樣28特征編輯4.6.2、可變角度拔模出來角度可以更變之外,29特征編輯4.6.3、拔模反射線拔模當(dāng)相連的兩個面已經(jīng)倒圓,然后又想對其中之一進行拔模,但是又不影響另一個面以及圓角面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命令29特征編輯4.6.3、拔模反射線拔模當(dāng)相連的兩個面已經(jīng)倒304.7

抽殼打開3-2該功能是保留實體表面的厚度,挖空實體的內(nèi)部,也可以在實體表面外增加厚度。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4-7-1所示抽殼定義對話框。圖4-7-1抽殼定義對話框該對話框各項的含義如下:(1)Defaultinsidethickness:從形體表面向內(nèi)保留的默認(rèn)厚度,例如輸入10。(2)Defaultoutsidethickness:從形體表面向外增加的默認(rèn)厚度,例如輸入0。(3)Facestoremove:選擇要去掉的表面,呈深紅色顯示,默認(rèn)的厚度顯示在該面上,例如選擇圖4-7-2(a)所示形體的頂面。(4)Otherthicknessfaces:確定非默認(rèn)厚度的表面,呈藍色顯示,并出現(xiàn)該面的厚度值,雙擊厚度值可以改變該面的厚度。例如,選擇圖4-7-2(a)所示形體的右前面,并將厚度值改為2。特征編輯304.7抽殼打開3-231單擊OK按鈕,即可得到圖4-7-2(b)所示形體。a4-7-2b特征編輯31單擊OK按鈕,即可得到圖4-7-2(b)所示形體。324.8、改變厚度打開3-2該功能是增加或減少指定形體表面的厚度。特征編輯4-8-1(1)、選擇要增厚的面,紅色面,定義厚度1(2)、選擇另外一個要增厚的面,綠色面,雙擊綠色面的數(shù)字,改為2,最后確定。其增厚步驟完成。另:對于增厚可以根據(jù)自己需要對其采用不同厚度增厚或者同厚度增厚。324.8、改變厚度打開3-2特征編輯4-33特征編輯4.9、內(nèi)外螺紋 該功能是在圓柱表面生成外螺紋或在圓孔的表面生成內(nèi)螺紋,但只是將螺紋信息記錄到數(shù)據(jù)庫,三維模型上并不產(chǎn)生螺旋線,而是在二維視圖上采用了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4-9-1所示內(nèi)外螺紋定義對話框。4-9-1螺紋相關(guān)參數(shù)33特征編輯4.9、內(nèi)外螺紋 4-9-1螺紋相關(guān)參數(shù)34特征編輯4.10、拉伸/拔模/倒圓角組合 該功能集成了拉伸、拔模和倒圓角。操作步驟如下:(1)、制作形狀草圖(圖4-10-1)(2)、點擊該圖標(biāo)然后選擇草圖彈出出圖4-10-2對話框。下面對其進行單獨講解4-10-14-10-234特征編輯4.10、拉伸/拔模/倒圓角組合 (2)、點擊該35特征編輯(3)、長度選項,可以定義臺子的高度,如圖4-10-3紅色箭頭所示。(4)、第二限制中的限制選項,可以定義臺子的底座位置,如圖4-10-3黑色箭頭所示。(5)、拔模中的角度選項,可以定義臺子的拔模角度,如圖4-10-3黃色箭頭所示。其下面的第一限制和第二限制表示臺子將以哪個面邊界為基準(zhǔn)進行拔模,如圖4-10-3中是以第一限制為基準(zhǔn),所得出的是下面變大,上面不變,如果選擇第二限制則得出的將相反。如圖4-10-4的a、b。(6)、圓角中的側(cè)邊半徑、第一限制半徑、第二限制半徑分別表示側(cè)邊和上下圓角,如圖4-10-3中藍色箭頭所示。(7)、反轉(zhuǎn)方向表示臺子將以根部限制面為基準(zhǔn),在反方向。如圖4-10-5的a、b。4-10-335特征編輯(3)、長度選項,可以定義臺子的高度,如圖4-36特征編輯ab4-10-4ab4-10-536特征編輯a37特征編輯4-11、挖槽/拔模/倒圓角組合該功能集成了挖槽、拔模和倒角。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對話框的式樣及各項的含義拉伸、拔模和倒圓角集成的對話框基本相同。圖4-11-1是生成挖槽、拔模和倒圓角組合特征的實例。4-11-137特征編輯4-11、挖槽/拔模/倒圓角組合4-11-1385、形體的變換5.1、平移打開3-3該功能是平移當(dāng)前的形體。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5-1-1所示對話框。該對話框各項的含義如下:(1)Direction:移動的方向??梢赃x擇直線或平面確定方向,如果選擇的是平面,平面的法線即為移動方向。(2)Distance:移動的距離。正數(shù)表示沿給定方向移動,負數(shù)表示沿給定方向的反方向移動。也可以用光標(biāo)指向移動箭頭,按住鼠標(biāo)左鍵直接拖動形體。完成操作后。在特征樹上生成相應(yīng)的平移特征。5-1-1有下拉菜單,分別是方向、距離;點到點;坐標(biāo),下拉菜單說明:1、方向/距離,才上面已經(jīng)有說明。2、點到點,就是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需要兩處選擇兩個點。3、坐標(biāo),根據(jù)目前實體的位置為基準(zhǔn),向所需要的坐標(biāo)方向移動想要的距離。385、形體的變換5.1、平移打開3-395.2、旋轉(zhuǎn)打開3-3該功能是旋轉(zhuǎn)當(dāng)前的形體。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5-2-1所示對話框。該對話框各項的含義如下:(1)Axis:旋轉(zhuǎn)軸。選擇一條直線(包括形體的棱邊或回轉(zhuǎn)體的軸線)。(2)Angle:旋轉(zhuǎn)角度。正數(shù)表示逆時針旋轉(zhuǎn),負數(shù)表示順時針旋轉(zhuǎn)。也可以用光標(biāo)指向旋轉(zhuǎn)箭頭,按住鼠標(biāo)左鍵旋轉(zhuǎn)形體。完成操作。在特征樹上生成相應(yīng)的旋轉(zhuǎn)特征。形體的變換5-2-1下拉菜單中另有軸和兩個元素、三點兩個選項,都用在旋轉(zhuǎn),在特殊情況用,這里不做講解395.2、旋轉(zhuǎn)打開3-3形體的變換5-2405.3、對稱打開3-3該功能是將當(dāng)前的形體變換到與指定平面對稱的位置。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5-3-1所示對話框,選擇一個平面,例如選擇平面4,單擊OK按鈕,當(dāng)前形體變換到與指定平面對稱的位置,在特征樹上生成相應(yīng)的對稱特征。形體的變換5-3-1405.3、對稱打開3-3形體的415.4、坐標(biāo)移動打開3-3該功能是將當(dāng)前的形體從一個坐標(biāo)位置變換到另一個坐標(biāo)位置。完成變換需要兩步。5.4.1、創(chuàng)建坐標(biāo)點擊該命令出現(xiàn)圖5-4-1對話框形體的變換5-4-1定義坐標(biāo)原點定義各個軸的方向激活當(dāng)前坐標(biāo),一般不點下拉菜單有三個選項。標(biāo)準(zhǔn):需要定義原點以及各個軸的方向;旋轉(zhuǎn)軸:通過原點一線一面定義坐標(biāo)軸,并且繞這條線進行旋轉(zhuǎn)來得到新的坐標(biāo);歐拉角:通過對默坐標(biāo)軸進行旋轉(zhuǎn)得到新的坐標(biāo)。5.4.2、點擊命令,出現(xiàn)對話框(圖5-4-2)。5-4-2415.4、坐標(biāo)移動打開3-3形425.5、鏡像打開3-3該功能是鏡像與對稱的相同之處是都指定一個鏡像(對稱)平面,不同之處是,經(jīng)過鏡像,鏡像前的形體改變?yōu)橐粋€特征,在鏡像平面另一側(cè)新產(chǎn)生一個與之對稱的特征,但它們都屬于當(dāng)前形體,見圖5-5-1。另外,鏡像時選擇的對象既可以是當(dāng)前形,也可以者是一些特征的集合。形體的變換5-5-1425.5、鏡像打開3-3形體的變換543形體的變換5.6、矩形陣列打開3-3該功能是將整個形體或者幾個特征復(fù)制為m行n列的矩形陣列。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5-6-1所示對話框。5-6-1ABCDEF43形體的變換5.6、矩形陣列打開3-3544形體的變換5.6.1、A區(qū)域第一、第二方向分別表示矩陣中的行和列,它們對話框下面的都一樣的。5.6.2、B區(qū)域表示矩陣中的行(列)數(shù)以及行(列)之間的距離情況。這里有四種定義方式,分別見圖5-6-2中的a、b、c、d。abcd5-6-2a、實例和長度即行(列)數(shù)和總距離來排列。b、實例和距離即行(列)數(shù)和行(列)的間距來排列。c、間距和長度即行(列)間距和總距離來排列,會自動算出行(列)數(shù)。d、實例和不等間距即行(列)數(shù)和各行(列)不等的間距來排列(如圖5-6-3)。5-6-344形體的變換5.6.1、A區(qū)域第一、第二方向分別表示矩45形體的變換5.6.3、C區(qū)域定義行(列)的排列方向。5.6.4、D區(qū)域選擇被陣列的特征,如果不選擇陣列特征,則當(dāng)前體將作為陣列對象,如圖5-6-4中的a、b所示。ab5-6-45.6.5、E區(qū)域定義行(列)在陣列方向上的位置,選擇1表示陣列的第一行(列)應(yīng)該在第一行(列)的位置,如果選擇2則表示陣列的第一行(列)應(yīng)該在第二行(列)的位置。如果第一方向是行,那么第二方向代表的就是列。這里我們在第一第二方向都輸入1,和在第一方向輸入3第二方向輸入1,兩者做對比(圖5-6-5中的a、b)。45形體的變換5.6.3、C區(qū)域定義行(列)的排列方向46形體的變換ab5-6-55.6.6、F區(qū)域定義陣列的角度,這里我們通過輸入0°和30°來做比較,見圖5-6-6中的a、b。ab5-6-646形體的變換a47形體的變換5.7、圓形陣列打開3-3該功能是將當(dāng)前形體或一些特征復(fù)制為m個環(huán),每環(huán)n個特征的圓形陣列。圓形陣列跟舉行陣列功能一樣,不同的就是矩形陣列式以行和列來排列,二圓形陣列是以角度和環(huán)數(shù)來排列。5.8、自定義陣列打開3-3該功能是生成用戶自定義的陣列。用戶陣列與上面兩種陣列的不同之處在于陣列的位置是在草圖設(shè)計模塊確定的。不過其陣列位置是根據(jù)所建立的草圖確定的,所以在使用這個陣列之前先要創(chuàng)建草圖,即陣列位置草圖,然后再創(chuàng)建陣列,圖5-8-1中的a、b。ab5-8-147形體的變換5.7、圓形陣列打開3-35485.9、比例縮放打開3-3該功能可通過基準(zhǔn)面和比例因子縮放形體,在縮放過程中形體只在基準(zhǔn)面的法線方向上縮放。單擊此圖標(biāo),彈出對話框如圖5-9-1中的a,在參考選擇右邊的面,比率輸入0.5,圖中b所反映的就是其縮放結(jié)果。形體的變換ab5-9-1485.9、比例縮放打開3-3形體的變換49形體的變換5.10、仿射打開3-3該功能可通過基準(zhǔn)坐標(biāo)軸方向進行縮放,各個方向縮放的比率可以不一樣。如圖5-10-1所示,定義一個坐標(biāo)系(紅色圈區(qū)域),然后根據(jù)所定義的坐標(biāo)系進行軸方向的比率縮放。5-10-149形體的變換5.10、仿射打開3-35506、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1、曲面剪切形體打開3-4該功能是用平面、形體表面或曲面剪切(Split)當(dāng)前形體。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6-1-1所示對話框。選擇一個曲面,出現(xiàn)箭頭,箭頭指向是形體的保留部分,點擊箭頭可以改變方向。按確定按鈕結(jié)束操作,見圖6-1-2。6-1-16-1-2506、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1、曲面剪切形體51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2、曲面加厚形體打開3-4該功能是為曲面添加厚度,使其成為形體。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6-2-1所示對話框。選擇一個曲面(藍色區(qū)域),箭頭所指方向是第一個偏移面(FirstOffset)的方向,可以給出兩個方向的厚度(黑色區(qū)域),通過反轉(zhuǎn)方向(ReverseDirection)按鈕可以改變等距方向(黃色箭頭)。按OK按鈕結(jié)束操作,見圖6-2-2。右邊對話框(紅色區(qū)域)為偏移后的最大公差,一般情況按默認(rèn)即可。6-2-16-2-251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2、曲面加厚形體52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3、包圍形體打開3-4該功能是將封閉曲面和一些開口曲面圍成形體,見圖6-3-1。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開口曲面的開口邊界必須是平整的。6-3-152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3、包圍形體打開3536.4、縫合形體打開3-4該功能是把曲面和形體結(jié)合在一起,首先計算曲面和形體的相交部位,再去掉一部分形體材料,如果曲面和形體之間有空隙,則彌合這個縫隙。這是縫合(Sew)和剪切的區(qū)別。操作對象是整個形體,只需選擇曲面,出現(xiàn)的箭頭表示保留的形體部分,點擊箭頭可以改變方向,見圖6-4-1。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4-1536.4、縫合形體打開3-4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547、形體的邏輯運算有些形體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些形體組合而成的。將多個形體組合成一個形體,需要對形體進行邏輯運算。形體的邏輯運算有以下幾個命令:零件提組合、合并、相減、相交、聯(lián)合加減以及移除獨立塊。在學(xué)習(xí)命令之前我們先創(chuàng)建幾個獨立的形體,然后再對他們進行講解。7.1、插入新形體點擊工具欄上的插入→幾何體。如圖7-1-1a,連續(xù)操作可以插入多個如圖7-1-1b。ab7-1-1547、形體的邏輯運算有些形體可以看作是由另一55形體的邏輯運算7.2、零件體組合(assemble)打開3-57.2.1、兩個形體都是通過加材料(凸臺命令)的方式創(chuàng)建時,兩個形體特征加到一起,則結(jié)果為兩個形體相合成一個形體;而歷史樹中的裝配選項的形體會變成到選項的形體的子目錄,如圖7-2-1。點擊該圖標(biāo)彈出對話框。ab7-2-155形體的邏輯運算7.2、零件體組合(assemble)56形體的邏輯運算7.2.2、兩個形體都是通過減材料(凹槽命令)的方式創(chuàng)建時,兩個形體特征加到一起,則結(jié)果為兩個形體相合成一個形體;而歷史樹中的裝配選項的形體會變成到選項的形體的子目錄,如圖7-2-2。點擊該圖標(biāo)彈出對話框。ab7-2-256形體的邏輯運算7.2.2、兩個形體都是通過減材料(凹槽命57形體的邏輯運算7.2.3、兩個形體一個是通過減材料(凹槽命令)的方式創(chuàng)建,另一個是通過加(凸臺命令)的方式創(chuàng)建時,兩個形體特征加到一起,則結(jié)果為到選項的形體減去裝配選項的形體;而歷史樹中的裝配選項的形體會變成到選項的形體的子目錄,如圖7-2-3。點擊該圖標(biāo)彈出對話框。ab7-2-357形體的邏輯運算7.2.3、兩個形體一個是通過減材料(凹槽587.3、合并(add)此命令功能可將兩個形體特征相加到一起,變成一個形體。無論它們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創(chuàng)建的。歷史樹跟組合式一樣的。如圖7-3-1的a、b分別為合并前后,利用凸臺和凹槽連個形體做實例。形體的邏輯運算ab7-3-1587.3、合并(add)形體的邏輯運算a59形體的邏輯運算7.4、相減(remove)此命令功能可將一個形體減去另一個形體,并且是連個形體關(guān)聯(lián)到一起。無論它們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創(chuàng)建的。歷史樹跟合并一樣的。如圖7-4-1的a、b為相減前后的情況。ab7-4-159形體的邏輯運算7.4、相減(remove)60形體的邏輯運算7.5、相交(intersect)此命令功能能獲得兩個形體的公共部分,并且是連個形體關(guān)聯(lián)到一起。無論它們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創(chuàng)建的。歷史樹跟合并一樣的。如圖7-5-1的a、b為相交前后的情況。ab7-5-160形體的邏輯運算7.5、相交(intersect)61形體的邏輯運算7.6、聯(lián)合加減(uniontrim)此命令功能是允許形體在做加運算的時候,保留需要部分,去除不需要部分。點擊此圖標(biāo),彈出對話框并選擇相加形體以及去除和保留部分。歷史樹跟合并一樣的。如圖7-5-1中a、b為操作前后情況。ab7-6-161形體的邏輯運算7.6、聯(lián)合加減(uniontrim)62形體的邏輯運算7.7、移除獨立塊(removelump)當(dāng)一個形體內(nèi)包含兩個斷開的特征時,可應(yīng)用此功能移走不需要的部分。如圖7-7-1具體說明。ab7-7-162形體的邏輯運算7.7、移除獨立塊(removelum638、添加材質(zhì)該功能是為三維形體添加材質(zhì)。單擊該圖標(biāo),出現(xiàn)圖8-1-1中a所示材質(zhì)對話框。從對話框中選取一種材質(zhì),拖到三維形體上(鼠標(biāo)圖標(biāo)會出現(xiàn)一個+號,松開鼠標(biāo)),單擊應(yīng)用(ApplayMaterial)按鈕,被選形體將被添加該材質(zhì)。單擊OK按鈕則退出。完成后歷史樹上會出現(xiàn)相應(yīng)變動如圖8-1-1中的b。8、添加材質(zhì)ab8-1-1638、添加材質(zhì)8、添加材質(zhì)a649、三維建模實例[例9-1]建立圖9-1-1所示連桿的三維模型。圖9-1-1連桿1、選擇xy坐標(biāo)面,單擊圖標(biāo),進入草圖設(shè)計模塊,繪制圖9-1-2所示連桿草圖。單擊圖標(biāo)

,返回三維建模模塊。圖9-1-2連桿草圖9、三維建模實例649、三維建模實例9、三維建模實例652、單擊圖標(biāo),在隨后彈出的圖9-1-3所示對話框的Type域選擇Dimension,Length框輸入6,Profile欄選擇連桿草圖,單擊OK按鈕,生成圖9-1-4所示連桿 圖9-1-3拉伸對話框圖9-1-4拉伸連桿草圖的結(jié)果三維建模實例652、單擊圖標(biāo),在隨后彈出的圖9-1-3所示對話664.單擊圖標(biāo),選擇圖9-1-5所示的四個棱邊,在隨后彈出的圖4-86所示對話框的圓角半徑Radius域輸入5,單擊OK按鈕。圖9-1-5連桿實體倒圓角三維建模實例664.單擊圖標(biāo),選擇圖9-1-5所示的四個675.選擇連桿的上表面,單擊圖標(biāo),繪制圖9-1-6所示矩形,單擊圖標(biāo)

,返回三維建模模塊。三維建模實例圖9-1-6連桿挖槽草圖675.選擇連桿的上表面,單擊圖標(biāo),繪制圖9-1686.單擊圖標(biāo),在隨后彈出的圖9-1-7所示對話框的Depth域輸入4,SecondLimit域選擇實體上表面,Draft欄的Angle域輸入5,所有圓角半徑為2,單擊OK按鈕,結(jié)果見圖9-1-8。

圖9-1-7連桿挖槽圖9-1-8挖槽/拔模/倒角之后的連桿三維建模實例686.單擊圖標(biāo),在隨后彈出的圖9-1-7所示對697.單擊圖標(biāo),在隨后彈出的圖9-1-9所示對話框的拔模角度Angle

域輸入5,F(xiàn)ace(s)todraft域選擇連桿的側(cè)壁,中性面NeutralElement選擇連桿的上表面,拔模方向PullingDirection為CATIA自動給定的方向,單擊OK按鈕,連桿的上表面不變,下表面變大。圖9-1-9拔模對話框三維建模實例697.單擊圖標(biāo),在隨后彈出的圖9-1-9所示708.單擊圖標(biāo)

,選擇連桿上表面外棱,圓角半經(jīng)Radius域輸入1,單擊OK按鈕。10.單擊圖標(biāo)

,在隨后彈出的圖9-1-10所示對話框的Mirroringelement域選擇連桿的下表面,單擊OK按鈕,完成連桿的三維模型,見圖9-1-1。三維建模實例圖9-1-10鏡像對話框11、保存,命名為:part1。退出CATIA。708.單擊圖標(biāo),選擇連桿上表面外棱,圓角半經(jīng)R71謝謝大家

71謝謝大家

72CATIA初級培訓(xùn)

——實體零件建模1CATIA初級培訓(xùn)

——實體零件建模73目錄1、概述2、實體建模的文件創(chuàng)建3、基于草圖建立特征4、特征編輯5、形體的變換6、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7、形體的邏輯運算8、添加材質(zhì)9、三維建模實例2目錄1、概述741、概述實體造型的兩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以立方體,圓柱體,球體,錐體和環(huán)狀體等為基本體素,通過交、并、差等集合運算,生成更為復(fù)雜形體。第二種模式是以草圖為基礎(chǔ),建立基本的特征,以修飾特征方式創(chuàng)建形體。兩種模式生成的形體都具有完整的幾何信息,是真實而唯一的三維實體。CATIA側(cè)重第二種模式。前面介紹了在草圖如何創(chuàng)建的方法,本次著重介紹如何利用草圖創(chuàng)建三維的特征以及進一步利用特征構(gòu)造零件模型。31、概述實體造型的兩種模式752、實體建模的文件創(chuàng)建文件的創(chuàng)建進入零件三維建模模塊的三種途徑2.1、選擇菜單【Start】【MechanicalDesign】【PartDesign】,即可進入零件三維建模模塊。2.2、選擇菜單【File】【New】,彈出下圖所示建立新文件對話框,選擇Part,即可進入零件三維建模模塊。42、實體建模的文件創(chuàng)建文件的創(chuàng)建進入零件三維建模模塊76實體建模的文件創(chuàng)建2.3、從Workbench工作臺上選擇PartDesign圖標(biāo),即可進入零件三維建模模塊。5實體建模的文件創(chuàng)建2.3、從Workbench工作臺上選擇773、基于草圖建立特征這些特征是草繪曲線或曲線曲面模塊中生成的平面曲線為基礎(chǔ)的特征。它們有的是產(chǎn)生形體,例如拉伸Pad,旋轉(zhuǎn)Shaft等,有的是從已有的形體中去除一部分形體,如挖槽Pocket,旋轉(zhuǎn)槽Groove等。3.1、拉伸打開3-1該個閉功能是將一合的平面曲線沿著一個方向或同時沿相反的兩個方向拉伸(Pad)而形成的形體,它是最常用的一個命令,也是最基本的生成形體的方法。單擊拉伸pad彈出3-1-1對話框3-1-1ABCDEFG63、基于草圖建立特征這些特征是草繪曲線或曲線78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1、A選擇所繪制好的草圖(如圖3-1-2中的白線),或者在后面的草圖圖標(biāo)繪制草圖,3-1-23.1.2、B確定其拉伸兩邊的尺寸(圖3-1-3);或者確定拉伸的邊界(圖3-1-4),下拉菜單。3-1-33-1-47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1、A選擇所繪制好的草圖(如圖379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3、C選擇所拉伸的方向(圖3-1-5)3-1-53.1.4、D選擇所拉伸的是一個有厚度的實體,而E選擇是賦予這個有厚度的實體的厚度(圖3-1-6)。3-1-68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3、C選擇所拉伸的方向(圖3-180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5、F選擇所拉伸的實體方向相反或者以草圖所在的面對稱(圖3-1-7)3-1-73.1.6、G對拉伸對話框簡化(如圖3-1-8)3-1-83.2、挖槽打開3-1該功能是挖槽(Pocket),挖槽產(chǎn)生的結(jié)果與拉伸相反,是從已有形體上去掉一塊形體,見圖3-2-1。其對話框與拉伸對話框相同,輸入?yún)?shù)參見拉伸對話框3-2-19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5、F選擇所拉伸的實體方向相反或81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打孔打開3-1該功能是打圓孔或螺紋孔。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所示圖3-3-1所示圓孔定義對話框。該對話框分為延伸Extension、類型Type和螺紋定義ThreadDefinition三個選項卡。3-3-110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打孔打82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1、延伸選項(圖3-3-2)選擇孔的延伸類型(具體件圖3-3-3)定義孔的具體尺寸定義孔的方向通過草圖對孔進行定位和約束定義孔底部的形狀3-3-23-3-311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1、延伸選項(圖3-3-2)833.3.2、類型選項(圖3-3-4)通過該選項卡可確定各種式樣孔的參數(shù),例如圖3-3-5所示的簡單孔、錐孔、沉孔、和埋頭孔等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5孔的類型孔的尺寸參數(shù)孔的尺寸參數(shù)的基準(zhǔn)3-3-4123.3.2、類型選項(圖3-3-4)通過該選項84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3、ThreadDefinition選項卡定義鉆孔的直徑、深度和螺紋孔的螺紋大徑、深度等參數(shù),見圖3-3-6。3-3-6點亮,啟用孔是螺紋的螺紋的相關(guān)參數(shù),有倒三角符號都是可以下拉選擇菜單13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3、ThreadDefinit853.4、旋轉(zhuǎn)體打開3-1該功能是將一條閉合的平面曲線繞一條軸線旋轉(zhuǎn)一定角度而形成形體。平面曲線和軸線是在草圖設(shè)計模塊繪制的。如果非閉合曲線的首、尾兩點在軸線或軸線的延長線上,也能生成旋轉(zhuǎn)形體。注意曲線不能自相交或與軸線相交。(圖3-4-1)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3-6定義旋轉(zhuǎn)量定義草圖,后面圖標(biāo)可以創(chuàng)建草圖,跟挖孔一樣定義軸如果希望旋轉(zhuǎn)出來的是一個環(huán)體就點亮它,給選擇體賦予厚度,右邊薄旋轉(zhuǎn)體為賦予厚度;在草圖為非封閉線的時候,使用此選項也可以進行旋轉(zhuǎn)出薄旋轉(zhuǎn)體143.4、旋轉(zhuǎn)體打開3-1基于草圖建立特86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5、旋轉(zhuǎn)槽打開3-1該功能是將一條閉合的平面曲線繞一條軸線旋轉(zhuǎn)一定的角度,其結(jié)果是從當(dāng)前形體減去旋轉(zhuǎn)得到的形體,見圖3-5-1。其操作過程、參數(shù)的含義與相同。3-5-115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5、旋轉(zhuǎn)槽打873.6、肋打開3-1該功能是將指定的一條平面輪廓線(Profile),沿指定的中心曲線(Centercurve)掃描而生成形體。輪廓線是閉合的平面曲線,中心曲線是輪廓線掃描的路徑。如果中心曲線是三維曲線,那么它必須切線連續(xù),如果中心曲線是平面曲線,則無需切線連續(xù),如果中心曲線是閉合三維曲線,那么輪廓線必須是閉合的。單擊圖標(biāo),彈出圖3-6-1所示定義肋的對話框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6-1定義輪廓,如圖中的白色圓圈定義輪廓線,可以直接選擇現(xiàn)有的曲線也可以通過草圖繪制163.6、肋打開3-1基于草圖建立特征88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7、狹槽打開3-1該功能是生成狹槽(Slot),狹槽與肋相反,是從已有形體上去掉掃描形體,見圖3-7-1。它的定義、條件和操作過程與肋相同。3-7-1這里的做法跟肋相同,它類似于挖旋轉(zhuǎn)槽一樣,只不過它可以按照軌跡線完成而非轉(zhuǎn)軸17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7、狹槽打開3-189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8、加強筋打開3-1該功能是在已有的形體的基礎(chǔ)上生成加強筋。加強筋的截面是通過已有的形體的表面和指定的輪廓線線確定的??蓪⒓訌娊畹慕孛嫜仄浞ň€正、反或雙向拉伸到指定厚度。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3-8-1所示定義加強筋的對話框3-8-1定義筋厚度定義草圖18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8、加強筋打開90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9、放樣打開3-1該功能是放樣(Loft),用一組互不交叉的截面曲線和一條指定的或自動確定的脊線(Spine)掃描得到的形體,形體的表面通過這組截面曲線,見圖3-9-1。如果指定一組導(dǎo)線(Guides),那么形體還將受到導(dǎo)線的控制。可以為截面曲線指定相切支撐面,使放樣形體和支撐面在此截面處相切,還可以在截面曲線上指定閉合點(Closingpoint),用于控制形體的扭曲狀態(tài)。3-9-1方向必須一致選擇封閉的截面19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9、放樣打開3-91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0、減去放樣打開3-1該功能是從已有形體上去掉放樣形體,與放樣結(jié)果相反,見圖3-10-1。減去放樣的操作過程、對話框的內(nèi)容及參數(shù)的含義與放樣完全相同。3-10-120基于草圖建立特征3.10、減去放樣924、特征編輯4.1、倒圓角打開3-2選擇需要倒角的棱邊,可以多選,如圖中紅色棱邊如果是多條相連倒角在一起,如圖所示,其交接處的過度長度,如投中的10所示位置如果倒角側(cè)邊不到倒角半徑的話,可以旋轉(zhuǎn)倒角到所指定的邊界為止,其倒角半徑不變(如下圖左)倒角為8,而邊界高度職位5,直接倒角是倒不出來的,所以選擇了上面的邊界,定義倒角到邊界位置定義倒角到何處為止(如下圖右)定義倒角到此處為止214、特征編輯4.1、倒圓角打開3-2選93特征編輯4.2、變半徑倒圓角打開3-2該功能是在同一棱邊上倒出半徑為變化的圓角。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4-2-1所示對話框。4-2-1跟倒圓一樣定義需要不同半徑的位置點半徑為4半徑為822特征編輯4.2、變半徑倒圓角打開3-24944.3、等旋倒圓打開3-2該功能是倒出旋長相等的圓角,其半徑不一定一樣。如圖4-3-1特征編輯4-3-1不管怎么樣,圓角的兩條邊始終距離是相等的234.3、等旋倒圓打開3-2特征編輯4-395特征編輯4.4、生成與三面相切的圓角打開3-2該功能是生成與三面相切的圓角選擇兩個側(cè)面選擇頂面,即要移除的面選擇倒圓截止面,跟倒圓角的截止選項是一樣的24特征編輯4.4、生成與三面相切的圓角打開964.5、切角打開3-2特征編輯可以旋轉(zhuǎn)切角的形式長度/角度形式長度/長度形式254.5、切角打開3-2特征編輯可以旋轉(zhuǎn)切角97特征編輯4.6、拔模打開3-2該功能是拔模。為了便于從模具中取出鑄造類的零件,一切零件的側(cè)壁需有一定斜度,即拔模角度。CATIA可以實現(xiàn)等角度、變角度拔模以及拔模反射線拔模。4.6.1、等角度拔模定義拔模角度,可以是負的定義要拔模的面,注意這里只要達到相切連續(xù)的面都會默認(rèn)被選擇選擇拔模中性面,如圖藍色面拔模方向點亮則以它為中性面,跟它相連的其他面一起拔模26特征編輯4.6、拔模98特征編輯雙向拔模,即從中性面分界,上下同時拔模27特征編輯雙向拔模,即從中性面分界,上下同時拔模99特征編輯4.6.2、可變角度拔模出來角度可以更變之外,其他跟等角拔模一樣28特征編輯4.6.2、可變角度拔模出來角度可以更變之外,100特征編輯4.6.3、拔模反射線拔模當(dāng)相連的兩個面已經(jīng)倒圓,然后又想對其中之一進行拔模,但是又不影響另一個面以及圓角面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命令29特征編輯4.6.3、拔模反射線拔模當(dāng)相連的兩個面已經(jīng)倒1014.7

抽殼打開3-2該功能是保留實體表面的厚度,挖空實體的內(nèi)部,也可以在實體表面外增加厚度。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4-7-1所示抽殼定義對話框。圖4-7-1抽殼定義對話框該對話框各項的含義如下:(1)Defaultinsidethickness:從形體表面向內(nèi)保留的默認(rèn)厚度,例如輸入10。(2)Defaultoutsidethickness:從形體表面向外增加的默認(rèn)厚度,例如輸入0。(3)Facestoremove:選擇要去掉的表面,呈深紅色顯示,默認(rèn)的厚度顯示在該面上,例如選擇圖4-7-2(a)所示形體的頂面。(4)Otherthicknessfaces:確定非默認(rèn)厚度的表面,呈藍色顯示,并出現(xiàn)該面的厚度值,雙擊厚度值可以改變該面的厚度。例如,選擇圖4-7-2(a)所示形體的右前面,并將厚度值改為2。特征編輯304.7抽殼打開3-2102單擊OK按鈕,即可得到圖4-7-2(b)所示形體。a4-7-2b特征編輯31單擊OK按鈕,即可得到圖4-7-2(b)所示形體。1034.8、改變厚度打開3-2該功能是增加或減少指定形體表面的厚度。特征編輯4-8-1(1)、選擇要增厚的面,紅色面,定義厚度1(2)、選擇另外一個要增厚的面,綠色面,雙擊綠色面的數(shù)字,改為2,最后確定。其增厚步驟完成。另:對于增厚可以根據(jù)自己需要對其采用不同厚度增厚或者同厚度增厚。324.8、改變厚度打開3-2特征編輯4-104特征編輯4.9、內(nèi)外螺紋 該功能是在圓柱表面生成外螺紋或在圓孔的表面生成內(nèi)螺紋,但只是將螺紋信息記錄到數(shù)據(jù)庫,三維模型上并不產(chǎn)生螺旋線,而是在二維視圖上采用了螺紋的規(guī)定畫法。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4-9-1所示內(nèi)外螺紋定義對話框。4-9-1螺紋相關(guān)參數(shù)33特征編輯4.9、內(nèi)外螺紋 4-9-1螺紋相關(guān)參數(shù)105特征編輯4.10、拉伸/拔模/倒圓角組合 該功能集成了拉伸、拔模和倒圓角。操作步驟如下:(1)、制作形狀草圖(圖4-10-1)(2)、點擊該圖標(biāo)然后選擇草圖彈出出圖4-10-2對話框。下面對其進行單獨講解4-10-14-10-234特征編輯4.10、拉伸/拔模/倒圓角組合 (2)、點擊該106特征編輯(3)、長度選項,可以定義臺子的高度,如圖4-10-3紅色箭頭所示。(4)、第二限制中的限制選項,可以定義臺子的底座位置,如圖4-10-3黑色箭頭所示。(5)、拔模中的角度選項,可以定義臺子的拔模角度,如圖4-10-3黃色箭頭所示。其下面的第一限制和第二限制表示臺子將以哪個面邊界為基準(zhǔn)進行拔模,如圖4-10-3中是以第一限制為基準(zhǔn),所得出的是下面變大,上面不變,如果選擇第二限制則得出的將相反。如圖4-10-4的a、b。(6)、圓角中的側(cè)邊半徑、第一限制半徑、第二限制半徑分別表示側(cè)邊和上下圓角,如圖4-10-3中藍色箭頭所示。(7)、反轉(zhuǎn)方向表示臺子將以根部限制面為基準(zhǔn),在反方向。如圖4-10-5的a、b。4-10-335特征編輯(3)、長度選項,可以定義臺子的高度,如圖4-107特征編輯ab4-10-4ab4-10-536特征編輯a108特征編輯4-11、挖槽/拔模/倒圓角組合該功能集成了挖槽、拔模和倒角。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對話框的式樣及各項的含義拉伸、拔模和倒圓角集成的對話框基本相同。圖4-11-1是生成挖槽、拔模和倒圓角組合特征的實例。4-11-137特征編輯4-11、挖槽/拔模/倒圓角組合4-11-11095、形體的變換5.1、平移打開3-3該功能是平移當(dāng)前的形體。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5-1-1所示對話框。該對話框各項的含義如下:(1)Direction:移動的方向。可以選擇直線或平面確定方向,如果選擇的是平面,平面的法線即為移動方向。(2)Distance:移動的距離。正數(shù)表示沿給定方向移動,負數(shù)表示沿給定方向的反方向移動。也可以用光標(biāo)指向移動箭頭,按住鼠標(biāo)左鍵直接拖動形體。完成操作后。在特征樹上生成相應(yīng)的平移特征。5-1-1有下拉菜單,分別是方向、距離;點到點;坐標(biāo),下拉菜單說明:1、方向/距離,才上面已經(jīng)有說明。2、點到點,就是從一點移動到另一點,需要兩處選擇兩個點。3、坐標(biāo),根據(jù)目前實體的位置為基準(zhǔn),向所需要的坐標(biāo)方向移動想要的距離。385、形體的變換5.1、平移打開3-1105.2、旋轉(zhuǎn)打開3-3該功能是旋轉(zhuǎn)當(dāng)前的形體。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5-2-1所示對話框。該對話框各項的含義如下:(1)Axis:旋轉(zhuǎn)軸。選擇一條直線(包括形體的棱邊或回轉(zhuǎn)體的軸線)。(2)Angle:旋轉(zhuǎn)角度。正數(shù)表示逆時針旋轉(zhuǎn),負數(shù)表示順時針旋轉(zhuǎn)。也可以用光標(biāo)指向旋轉(zhuǎn)箭頭,按住鼠標(biāo)左鍵旋轉(zhuǎn)形體。完成操作。在特征樹上生成相應(yīng)的旋轉(zhuǎn)特征。形體的變換5-2-1下拉菜單中另有軸和兩個元素、三點兩個選項,都用在旋轉(zhuǎn),在特殊情況用,這里不做講解395.2、旋轉(zhuǎn)打開3-3形體的變換5-21115.3、對稱打開3-3該功能是將當(dāng)前的形體變換到與指定平面對稱的位置。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5-3-1所示對話框,選擇一個平面,例如選擇平面4,單擊OK按鈕,當(dāng)前形體變換到與指定平面對稱的位置,在特征樹上生成相應(yīng)的對稱特征。形體的變換5-3-1405.3、對稱打開3-3形體的1125.4、坐標(biāo)移動打開3-3該功能是將當(dāng)前的形體從一個坐標(biāo)位置變換到另一個坐標(biāo)位置。完成變換需要兩步。5.4.1、創(chuàng)建坐標(biāo)點擊該命令出現(xiàn)圖5-4-1對話框形體的變換5-4-1定義坐標(biāo)原點定義各個軸的方向激活當(dāng)前坐標(biāo),一般不點下拉菜單有三個選項。標(biāo)準(zhǔn):需要定義原點以及各個軸的方向;旋轉(zhuǎn)軸:通過原點一線一面定義坐標(biāo)軸,并且繞這條線進行旋轉(zhuǎn)來得到新的坐標(biāo);歐拉角:通過對默坐標(biāo)軸進行旋轉(zhuǎn)得到新的坐標(biāo)。5.4.2、點擊命令,出現(xiàn)對話框(圖5-4-2)。5-4-2415.4、坐標(biāo)移動打開3-3形1135.5、鏡像打開3-3該功能是鏡像與對稱的相同之處是都指定一個鏡像(對稱)平面,不同之處是,經(jīng)過鏡像,鏡像前的形體改變?yōu)橐粋€特征,在鏡像平面另一側(cè)新產(chǎn)生一個與之對稱的特征,但它們都屬于當(dāng)前形體,見圖5-5-1。另外,鏡像時選擇的對象既可以是當(dāng)前形,也可以者是一些特征的集合。形體的變換5-5-1425.5、鏡像打開3-3形體的變換5114形體的變換5.6、矩形陣列打開3-3該功能是將整個形體或者幾個特征復(fù)制為m行n列的矩形陣列。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5-6-1所示對話框。5-6-1ABCDEF43形體的變換5.6、矩形陣列打開3-35115形體的變換5.6.1、A區(qū)域第一、第二方向分別表示矩陣中的行和列,它們對話框下面的都一樣的。5.6.2、B區(qū)域表示矩陣中的行(列)數(shù)以及行(列)之間的距離情況。這里有四種定義方式,分別見圖5-6-2中的a、b、c、d。abcd5-6-2a、實例和長度即行(列)數(shù)和總距離來排列。b、實例和距離即行(列)數(shù)和行(列)的間距來排列。c、間距和長度即行(列)間距和總距離來排列,會自動算出行(列)數(shù)。d、實例和不等間距即行(列)數(shù)和各行(列)不等的間距來排列(如圖5-6-3)。5-6-344形體的變換5.6.1、A區(qū)域第一、第二方向分別表示矩116形體的變換5.6.3、C區(qū)域定義行(列)的排列方向。5.6.4、D區(qū)域選擇被陣列的特征,如果不選擇陣列特征,則當(dāng)前體將作為陣列對象,如圖5-6-4中的a、b所示。ab5-6-45.6.5、E區(qū)域定義行(列)在陣列方向上的位置,選擇1表示陣列的第一行(列)應(yīng)該在第一行(列)的位置,如果選擇2則表示陣列的第一行(列)應(yīng)該在第二行(列)的位置。如果第一方向是行,那么第二方向代表的就是列。這里我們在第一第二方向都輸入1,和在第一方向輸入3第二方向輸入1,兩者做對比(圖5-6-5中的a、b)。45形體的變換5.6.3、C區(qū)域定義行(列)的排列方向117形體的變換ab5-6-55.6.6、F區(qū)域定義陣列的角度,這里我們通過輸入0°和30°來做比較,見圖5-6-6中的a、b。ab5-6-646形體的變換a118形體的變換5.7、圓形陣列打開3-3該功能是將當(dāng)前形體或一些特征復(fù)制為m個環(huán),每環(huán)n個特征的圓形陣列。圓形陣列跟舉行陣列功能一樣,不同的就是矩形陣列式以行和列來排列,二圓形陣列是以角度和環(huán)數(shù)來排列。5.8、自定義陣列打開3-3該功能是生成用戶自定義的陣列。用戶陣列與上面兩種陣列的不同之處在于陣列的位置是在草圖設(shè)計模塊確定的。不過其陣列位置是根據(jù)所建立的草圖確定的,所以在使用這個陣列之前先要創(chuàng)建草圖,即陣列位置草圖,然后再創(chuàng)建陣列,圖5-8-1中的a、b。ab5-8-147形體的變換5.7、圓形陣列打開3-351195.9、比例縮放打開3-3該功能可通過基準(zhǔn)面和比例因子縮放形體,在縮放過程中形體只在基準(zhǔn)面的法線方向上縮放。單擊此圖標(biāo),彈出對話框如圖5-9-1中的a,在參考選擇右邊的面,比率輸入0.5,圖中b所反映的就是其縮放結(jié)果。形體的變換ab5-9-1485.9、比例縮放打開3-3形體的變換120形體的變換5.10、仿射打開3-3該功能可通過基準(zhǔn)坐標(biāo)軸方向進行縮放,各個方向縮放的比率可以不一樣。如圖5-10-1所示,定義一個坐標(biāo)系(紅色圈區(qū)域),然后根據(jù)所定義的坐標(biāo)系進行軸方向的比率縮放。5-10-149形體的變換5.10、仿射打開3-351216、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1、曲面剪切形體打開3-4該功能是用平面、形體表面或曲面剪切(Split)當(dāng)前形體。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6-1-1所示對話框。選擇一個曲面,出現(xiàn)箭頭,箭頭指向是形體的保留部分,點擊箭頭可以改變方向。按確定按鈕結(jié)束操作,見圖6-1-2。6-1-16-1-2506、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1、曲面剪切形體122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2、曲面加厚形體打開3-4該功能是為曲面添加厚度,使其成為形體。單擊該圖標(biāo),彈出圖6-2-1所示對話框。選擇一個曲面(藍色區(qū)域),箭頭所指方向是第一個偏移面(FirstOffset)的方向,可以給出兩個方向的厚度(黑色區(qū)域),通過反轉(zhuǎn)方向(ReverseDirection)按鈕可以改變等距方向(黃色箭頭)。按OK按鈕結(jié)束操作,見圖6-2-2。右邊對話框(紅色區(qū)域)為偏移后的最大公差,一般情況按默認(rèn)即可。6-2-16-2-251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2、曲面加厚形體123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3、包圍形體打開3-4該功能是將封閉曲面和一些開口曲面圍成形體,見圖6-3-1。這里需要說明的是,開口曲面的開口邊界必須是平整的。6-3-152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3、包圍形體打開31246.4、縫合形體打開3-4該功能是把曲面和形體結(jié)合在一起,首先計算曲面和形體的相交部位,再去掉一部分形體材料,如果曲面和形體之間有空隙,則彌合這個縫隙。這是縫合(Sew)和剪切的區(qū)別。操作對象是整個形體,只需選擇曲面,出現(xiàn)的箭頭表示保留的形體部分,點擊箭頭可以改變方向,見圖6-4-1。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的操作6-4-1536.4、縫合形體打開3-4形體與曲面有關(guān)1257、形體的邏輯運算有些形體可以看作是由另一些形體組合而成的。將多個形體組合成一個形體,需要對形體進行邏輯運算。形體的邏輯運算有以下幾個命令:零件提組合、合并、相減、相交、聯(lián)合加減以及移除獨立塊。在學(xué)習(xí)命令之前我們先創(chuàng)建幾個獨立的形體,然后再對他們進行講解。7.1、插入新形體點擊工具欄上的插入→幾何體。如圖7-1-1a,連續(xù)操作可以插入多個如圖7-1-1b。ab7-1-1547、形體的邏輯運算有些形體可以看作是由另一126形體的邏輯運算7.2、零件體組合(assemble)打開3-57.2.1、兩個形體都是通過加材料(凸臺命令)的方式創(chuàng)建時,兩個形體特征加到一起,則結(jié)果為兩個形體相合成一個形體;而歷史樹中的裝配選項的形體會變成到選項的形體的子目錄,如圖7-2-1。點擊該圖標(biāo)彈出對話框。ab7-2-155形體的邏輯運算7.2、零件體組合(assemble)127形體的邏輯運算7.2.2、兩個形體都是通過減材料(凹槽命令)的方式創(chuàng)建時,兩個形體特征加到一起,則結(jié)果為兩個形體相合成一個形體;而歷史樹中的裝配選項的形體會變成到選項的形體的子目錄,如圖7-2-2。點擊該圖標(biāo)彈出對話框。ab7-2-256形體的邏輯運算7.2.2、兩個形體都是通過減材料(凹槽命128形體的邏輯運算7.2.3、兩個形體一個是通過減材料(凹槽命令)的方式創(chuàng)建,另一個是通過加(凸臺命令)的方式創(chuàng)建時,兩個形體特征加到一起,則結(jié)果為到選項的形體減去裝配選項的形體;而歷史樹中的裝配選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