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年級科學下冊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bb67565698036b3fe44bb98b758bfe/00bb67565698036b3fe44bb98b758bfe1.gif)
![蘇教版一年級科學下冊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bb67565698036b3fe44bb98b758bfe/00bb67565698036b3fe44bb98b758bfe2.gif)
![蘇教版一年級科學下冊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bb67565698036b3fe44bb98b758bfe/00bb67565698036b3fe44bb98b758bfe3.gif)
![蘇教版一年級科學下冊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bb67565698036b3fe44bb98b758bfe/00bb67565698036b3fe44bb98b758bfe4.gif)
![蘇教版一年級科學下冊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0bb67565698036b3fe44bb98b758bfe/00bb67565698036b3fe44bb98b758bf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版蘇教版一年級科學下冊教案1石頭一、教學目標
1.知道石頭無處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質。
2.能夠從形狀、大小、顏色、斑紋、質地等方面觀察與描述一塊石頭的特征。
3.學會用氣泡圖描述石頭的特征,開展結構性觀察。
4.知道要按照一個標準給石頭分類,通過分類活動,發(fā)現(xiàn)石頭的共同特征。
5.通過看視頻,能夠舉例說出石頭的用途。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氣泡圖結構性觀察、描述一塊石頭的特征。
難點:知道要按照一個標準對多塊石頭進行分類。
三、教學準備
課件、石頭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在我們的周圍常??梢钥匆娫S多石頭,你都在哪里見過石頭?
生:校園的臺階上;公園里面的石頭;道路兩旁的馬路牙子;海邊的石頭……石頭真是隨處可見呀!那你們都用石頭玩過什么樣的游戲?
生:打水漂、擺圖形等等。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石頭》。(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在什么地方見過石頭,用石頭玩過什么樣的游戲,從而引出課題。]
二、活動一:觀察和描述石頭特征
石頭雖然不會說話,但他其實有很多小秘密,只有善于觀察的小朋友才能發(fā)現(xiàn)!你們想觀察么?生:想。
上學期我們觀察物體都用到哪些感官?生:眼睛,耳朵,舌頭,鼻子,皮膚。
老師手中有一塊石頭,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它,看看它是什么樣子?
生:表面不太光滑。這是用什么感官觀察的?生:……師:這是屬于石頭什么的特征?生:表面(貼板書“表面”)
生:顏色是……師:這是用什么感官觀察的?生:……這是屬于石頭什么的特征?生:顏色(貼板書“顏色”)
生:比拳頭大。
這是用什么感官觀察的?生:……師:這是屬于石頭什么的特征?生:大?。ㄙN板書“大小”)
生:橢圓形。這是用什么感官觀察的?生:……師:這是屬于石頭什么的特征?生:形狀(貼板書“形狀”)
生:表面斑紋。這是用什么感官觀察的?生:……師:這是屬于石頭什么的特征?生:表面……(粘貼特點的時候,粘貼成一個圓形)
請同學們看黑板,這個圖形我們把它稱為氣泡圖,觀察一個石頭的特征時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來觀察。
剛剛,老師帶領同學們研究了石頭的特征,你們手中也有石頭,選取你喜歡的一塊石頭研究一下它的特征,并把它的特征填到答題上,一會找同學到前面展示。如果有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實物投影)哪個小朋友能用氣泡圖,說說自己觀察的那塊石頭!
生:學生帶著石頭和氣泡圖到展示臺上面展示。
[設計意圖:生對石頭并不陌生,但不一定就一塊石頭展開過仔細觀察;他們也許能說出石頭的某個特征,但不一定能針對一塊石頭從各個方面描述其特征。本活動設計旨在給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結構性觀察的機會,引導學生在氣泡圖的幫助下,有順序地、從多個方面觀和描述石頭的特征。]
三、活動二:分類
所有的小朋友都觀察得很仔細,說得也很好。小朋友觀察那么久,我們來放松一下,先來做個小游戲吧?。ㄕ埬猩e手!請戴眼鏡的同學舉手!請第一大組小朋友舉手?。┻@個游戲的名字叫做分一分,把我們全班的小朋友,按照了性別、是否戴眼鏡、是哪一個組的區(qū)分了。在分類的時候,每一次就按照一個特征來分一分。
游戲做完,我們再來看看,剛剛我們觀察的是一塊石頭,當我們有一堆石頭的時候,我們就按照石頭的一個特征來分一分!
如果你給石頭分類,你會按什么來分?
生:按照顏色、大小,形狀,表面是否光滑……下面請組長把老師準備好的石頭拿出來,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一分,分的時候一定要按照一個特征來分。
生:前面展示五、了解石頭的用途
石頭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用處呢?
生:生說用途……第一個
(體現(xiàn)出石頭堅硬特點)
第二個
腌酸菜,會用石頭壓著(體現(xiàn)出石頭重特點)下面我們通過視頻了解一下石頭還有哪些用途?
其實石頭也可以擺成各種圖案,下面以小組為單位,擺一擺。
師上傳圖片。
下面我們欣賞一下石頭的作品。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說說石頭在生活中的用途,順便說出利用了石頭什么方面的特點,再讓學生欣賞一些石頭的作品,從而讓學生意識到石頭在我們的生活中很重要,還很美麗。]
六、小結
看來小小的石頭在我門的生活中用處還真不少,以后的科學課上,我們還要繼續(xù)觀察和研究關于石頭更多更好玩的秘密!2玩泥巴教案教學目標:意識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種重要的物質。通過篩泥土的活動,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合著各種物體,泥土是由顆粒大小不同的物質組成的。3.做捏泥塑的活動,感受泥的特點。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點。難點:學習用泥土捏一個泥塑物品教學準備:泥土(一次性餐盒分裝)、一次性桌布、一個捏好的泥塑小組:一套篩子(3個,篩孔大小不同)、2個塑料盆、一杯適量的水教學過程:一、喚起生活經(jīng)驗(5分鐘)1.小朋友們一定都很喜歡大自然吧!因為大自然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有趣的事物。在一個陽光燦爛的周末,幾個好伙伴相約一起來到戶外去玩泥巴,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是怎么玩泥巴的?(土堆,澆水活泥巴,捏小烏龜……)2.你玩過泥巴嗎?3.泥土覆蓋在地球表面,不僅為動物植物提供了生活的家,還可以成為我們手中有趣的玩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玩泥巴”(貼課題),捏一個你最喜歡的造型。二、篩泥土1.瞧,我用泥巴捏的小章魚可愛嗎?這是我用我家樓下花園里的土。你們可以直接用它來捏造型嗎?(實物投影一些含有石塊、樹枝的土)生:不行,土里有樹枝,有石頭,會戳到手。生:不行,還要倒點水。沒錯,樹枝、石頭等都不是泥土,我們要先把他們挑揀出來。(板圖:揀jian)有些大的土塊要用手捻捻碎(板圖:捻nian)。這樣就行了嗎?ppt出示兩種土(顆粒大小不同)。提問:要用泥巴捏造型,你覺得哪一種土更適合?為什么?生:第二種,更細一點。沒錯,這是老師處理過的土,才這樣細,你猜老師是怎么做的?可不可能是一顆顆揀出來的?你有什么好方法?生:……老師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粋€神器,它的名字叫做“篩子”。篩子是個不錯的選擇,可以讓比篩孔小的顆粒漏下去。(板圖:篩shai)(播放篩土視頻)篩的時候都需要有一個盆接住漏下來的泥土。篩的時候手臂可以試著左右搖擺,幅度不要太大,不然土就灑出來了。我正好有2個篩子,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生:孔的大小不同。7.想一想:先用哪一個?后用哪個篩呢?生1:直接用篩孔最小的篩子篩(提醒:如果泥土沒有進行初步篩選,大的顆粒很多,會堵住小的篩孔。)生2:先用孔大的,再用孔小的。8.小結一下,想要得到適合做泥塑的土可真不容易呀?。?)(指著板書)“揀”——“捻”——“篩”,篩子從篩孔大的開始用。3個篩子,2個盆,盆交替使用。(2)友情提醒:分工合作,人人參與。篩完坐正,注意衛(wèi)生?!昂Y完”:篩到已經(jīng)沒有太多土漏下來為止。注意:篩子上的顆粒不要倒,就放在上面,篩子放一邊。下面就請你們來動動手。發(fā):塑料餐盒分裝的泥土、3個篩子、2個塑料盆9.學生操作,老師巡視10.看一看:3個篩子篩得的土有什么不同?生:大小不同,篩孔小的篩出來的土就越細。(ppt出示實驗冊內容)是的,不同的篩子可以篩出不同的土,請你來連一連,這里有三個篩孔大小不同的篩子,篩孔依次為大、中、小,用他們篩土,分別可以得到下面幾號土呢?學生口答12.原來泥土是由這些大大小小、粗細不同的物質組成的。三、捏泥塑1.細土我們已經(jīng)篩出來了,是不是就可以捏泥塑了?你們試著捏一下,行不行。2.太干了,太松散了,怎么辦?生:加水,像和面一樣和泥3.水怎么倒?一下全倒進去行嗎?生:不行,要慢慢倒,水多了就稀了。4.時間關系,如果完全自己來篩出合適的泥土,估計得好半天呢,也需要更多的土,所以今天老師提前篩好了一些,補充給每一組。5.補充說明:先把盆傾斜過來,把土集中在一邊。先倒半杯水,用手將泥和水攪拌在一起,泥團變大后不斷捏一捏。可以小組共同捏一個,也可以分成四份,每人捏一個。開始發(fā)揮你的創(chuàng)造力,捏個你喜歡的泥塑吧。6.學生操作7.你發(fā)現(xiàn)加了點水的泥有什么變化?生:加水后像橡皮泥一樣,可以捏。而干的泥土很松散,不能捏成型。8.展示作品四、總結與拓展1.大家捏的泥塑不好保存,就需要再加工,就成了陶器。燒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幾乎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家里的碗經(jīng)過了高溫燒制而成的瓷器。2.總結:原來隨處可見的泥土,經(jīng)過加工處理后,就可以給我們帶來這么多樂趣。今天一起玩泥巴開心嗎?板書設計:玩泥巴揀——捻——篩3沙子與黏土一、教學目標1.能夠指出什么是沙子,什么是黏土。2.學會描述并區(qū)別干沙子和干黏土的特征。3.能夠描述沙子和黏土滲水現(xiàn)象的不同,并試著作出解釋。4.能夠舉例說出沙子和黏土的用途。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能夠描述并比較沙子和黏土的特征。難點:做沙子和黏土滲水的實驗并試著解釋所看到的現(xiàn)象。三、教學準備教師準備:電子課件,沙子,黏土,過濾杯,燒杯,水。學生準備:干沙子和干黏土若干。四、教學過程1.導入師:教師提出話題:沙子和黏土是我們經(jīng)常能看見的東西,你認識它們嗎?師:讓學生說出他們在哪里見過沙子,是怎么玩沙子的?2.新授師:問學生知不知道什么是黏土,了解他們的想法。師:拿出課前準備的黏土給學生展示并講解什么是黏土。師:大家看到的黏土是什么樣子的?生:各抒己見。師:總結意見,提出簡要的黏土的定義。(一年級學生理解能力有限,要求教師進行充分的解釋從而幫助他們理解黏土的概念。)師:板書“黏土”。師:沙子大家都見過嗎,你們都在哪里見過沙子呢?生:回答。師:PPT展示學生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出現(xiàn)沙子的地方。學生補充。師:基本了解了沙子和黏土之后,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得到黏土呢?師:向學生介紹一種獲得黏土的方法?;顒右唬韩@得黏土的方法就是上節(jié)課用到的“篩”的方法。PPT展示把篩得細細的泥土再用極細的針扎的孔來篩,從這些細孔里篩出來的就是黏土。師:同學們學會了嗎?師:當我們得到了黏土之后,我們來拿篩出來的黏土和我們的沙子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活動二:師:為學生提供數(shù)量相當?shù)母缮匙雍透绅ね粮饕环?。師:請大家開始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師:課堂巡視過程中進行“看一看,按一按,捻一捻”方法的適當指導。師:示意觀察結束,要求大家收拾好儀器。師:你們觀察到了什么呢?PPT展示一些用于描述干沙子和干黏土不同時可以用到的詞語。引導孩子。師:總結關鍵詞。師:找到了干沙子和干黏土的不同后,我們來一起做一個科學小實驗?;顒尤簬煟貉菔緦嶒灒龑W生觀察干沙子和干黏土滲水性有什么不同。邊做實驗邊提問:你們觀察到了什么?生:各抒己見。師:實驗結束,總結意見,進行點評。交代好實驗結果后,教師應該提醒孩子,為了公平,我們要同時向沙子和黏土里倒水,然后仔細觀察。師:PPT展示沙子和黏土做成的物件。向學生區(qū)分哪些是用沙子做成的,哪些是用黏土做成的。介紹日常生活中沙子和黏土的典型用途。師:啟發(fā)學生舉例說說日常生活中沙子和黏土的應用。師:結束語。4水是什么樣的一、學習目標1.熟練運用各種感官辨認哪一杯是水,說出水是無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等特征。2.通過把相同多的水倒入不同的瓶子、在手背上滴一滴水活動,知道水沒有固定的形狀,水可以流動的特征。3.學會用氣泡圖展現(xiàn)對水的特征的認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熟練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觀察辨別等活動,說出水是無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特征及水沒有固定的形狀,會流動。難點:用科學的詞匯對水的特征進行描述,用氣泡圖的方式展現(xiàn)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四、教學準備教師材料:白醋、水、牛奶、白糖水各一杯、嘗味棒、記錄單學生材料:不同形狀的瓶子、滴管、裝有水的燒杯學生準備:紅色水彩筆五、教學過程1.導入(1)提問:大自然中哪些地方有水的存在?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天上有雨水,江河湖泊中有水,大海中有水。還有的學生會說出:大樹的葉子里,樹枝里,花朵里有水的存在。個別知識面廣的學生還會說出,云朵,水霧,土壤中,地底下都有水的存在。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圖片:海洋、小溪、雨水、水滴,直觀形象的認識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知道大自然中的水是普遍存在的。(2)組織學生說說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進行歸納:澆灌植物;清洗物品;生存需要;清除灰塵。認識到水對生活的重要性。(3)明確本課研究的問題:水到底是什么樣的?本環(huán)節(jié)意在調用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談談生活中哪里需要用到水,感知水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2.用感官觀察,認識水的基本特征。(1)出示牛奶、鹽水、白醋、水四杯液體,讓學生找出哪一杯是水。先提示學生應該怎樣觀察:一用眼睛看,液體的顏色;二用鼻子聞,液體的氣味;三用舌頭嘗,液體的味道。(2)依次出示四種液體讓學生先說一說自己的方法,然后分小組活動。用眼睛觀察,牛奶是白色的,排除牛奶。剩下的三杯液體都是透明的,應該怎樣判斷?征求學生的意見。學生們通過日常的生活經(jīng)驗,可以做出聞的動作。(教師可以教學生正確的動作:液體裝在燒杯里,燒杯放在桌面上,右手五指并攏,輕輕的扇動燒杯上方的空氣,直至鼻子下方,手勢從下到上。千萬不要用鼻子直接聞一些不明液體的氣味,防止中毒。)用鼻子聞氣味,白醋是酸味的,排除白醋。用舌頭嘗味道,咸咸的,排除鹽水。(強調:不要隨便品嘗未知液體。)(3)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一一觀察,學生可以使用排除的方法,找到水,并學會描述水的特征。(學生在對水的特征描述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陌褜W生的口頭用語,轉換成科學用語。并對一些不準確的詞語進行糾正。如水是白色的。教師可以用舉例,對比的形式糾正:水的顏色像牛奶一樣,是白色的嗎?學生馬上會及時改正:水的顏色像玻璃一樣,是透明的??偨Y:水是無色的、透明的、沒有氣味的、沒有味道的。(選擇牛奶、鹽水、白醋、水四種液體,利于學生用看顏色、聞氣味、嘗味道的方法,調用多種感官進行排除與辨認。)(4)帶領學生一起用氣泡圖來總結水的基本特征。[來源:學_科_網(wǎng)Z_X_X_K]在辨認過程中嘗試用科學的語言進行描述,用氣泡圖的方法進行歸納整理水的基本特征。3.將同樣多的水倒入不同的透明瓶子中,觀察水的形狀的變化。(1)出示三種不同形狀的瓶子,讓學生說說瓶子有什么不同。提出問題:如果把同樣多的水倒入這些瓶子,水的形狀會有什么變化?觀察三個瓶子,找出它們的不同--形狀不同。(2)教師演示:將染成紅色的水依次倒入三個瓶子中。組織學生觀察并畫圖。觀察水在不同瓶子中的形狀,并用水彩筆畫出來。(3)帶領學生完善氣泡圖。討論后得出:瓶子的形狀是固定的,但是水的形狀是不固定的,也就是:水沒有固定的形狀。4.用手接水(1)出示滴管,教學生正確使用滴管: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滴管的橡膠頭,滴管的玻璃管部分用中指和無名指夾住,將滴管豎直懸空放入液體里,不接觸燒杯底部,不接觸燒杯壁。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松開后,吸入液體,將滴管豎直取出后,不平放,不倒放,防止液體倒流。(2)使用滴管在手背上滴水,先一滴一滴地滴,再多滴一些,細致觀察水是怎樣流動的。(學生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一滴的小水滴是圓圓的,許多滴小水滴,會匯聚在一起,流向比較低的地方)(3)想一想:大自然中的水是怎樣流動的5.歸納總結。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水是無色的、透明的、沒有氣味的、沒有味道的、水沒有固定的形狀、水會從高處往低處流。想一想:大自然中的水是怎樣流動的,可以給人類帶來哪些作用。5玩轉小水輪一、教學目標學習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簡單工具組裝一個可以轉動的小水輪。能有意識地通過公平對比,發(fā)現(xiàn)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會影響小水輪轉動的快慢。通過看圖片和相關視頻,了解人類對水力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二、重點與難點重點:知道水有力量,并嘗試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會影響小水輪轉動的快慢。難點:在小水輪轉得更快的活動中,能有意識地進行公平對比。三、教學準備教師材料:人類對水力資源利用的相關圖片視頻。學生材料:小水輪;水槽架子、漏斗2個、粗細不同的橡皮管各2根、水杯、水。四、教學過程1.認識小水輪,玩一玩小水輪(1)今天我們來玩一玩小水輪(板書課題)(2)認識小水輪結構。(3)你能讓小水輪轉起來?(用手撥、用嘴吹)想玩嗎?(4)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讓它轉起來嗎?你有沒有辦法讓它轉動得更靈活一些?2.用水的力量讓小水輪轉起來(1)老師帶來了一杯水,還帶來了一個漏斗,怎么使用這些器材,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了解一下。(2)試一試誰能讓小水輪靈活地轉動起來了?(提示:只有一杯水噢。下面可以用小盆接水)(3)成功的組來分享一下你們的秘訣:漏斗不能擋住葉片,水流要落在葉片的外部。(4)在實驗中感知并得出結論:流動的水有力量。3.用水的力量讓小水輪轉的更快(1)剛才都轉起來了,接下來我們要讓小水輪轉得更快一下,你們能嗎?那進入頭腦風暴時間:只動腦不動手。(2)與學生交流,分享他們的方法。適當總結:增加水量。你覺得怎樣看出來小水輪轉得快?(看水花)那么這個實驗怎么做了?(只用一個漏斗行嗎?)組織學生設計實驗方案,討論怎樣比較才公平。(3)分組分工合作實驗,探究水流量的大小對小水輪旋轉快慢的影響。(4)教師和學生共同演示:水位高低對小水輪旋轉快慢的影響。(5)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水塔,為什么水塔總建得高高的呢?得出結論:水流量越大,小水輪轉得越快;水位越高,小水輪轉得越快。4.拓展播放圖片和視頻,展示人類對水力資源的利用,了解人類對水力資源的利用及生活中常見水力方面科技產(chǎn)品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利。6鹽和糖哪兒去了一、教學目標1.能觀察并描述物質放進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現(xiàn)象。2.舉例說明有些物質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質很難溶解在水中。3.能通過過濾的方法發(fā)展對溶解特征的認識。4.意識到溶解在人們生活中的廣泛性和重要性,體驗研究溶解現(xiàn)象的樂趣,激發(fā)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觀察并描述物質放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現(xiàn)象。難點:能通過過濾的方法發(fā)展對溶解特征的認識。三、教學過程1.導入(1)老師這里有一杯水,我們請個小朋友來嘗一嘗,它是什么味道的?(2)水為什么會是咸的呢?(左看右看)沒有看到鹽呢?鹽到哪兒去了呢?老師給大家?guī)淼拇_實是一杯鹽水,鹽溶解在水里?;顒右唬河^察鹽、紅糖、沙子在水中的變化過渡:老師準備了鹽、紅糖和沙子,今天就利用它們來學習溶解。(1)請小朋友們觀察它們各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你準備用什么方法來觀察呢?(可能說聽,嘗,嘗能不能嘗出它的樣子和顏色呢?)我們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法來觀察,看看哪個小組能夠很快的完成任務。(2)誰愿意來告訴大家,它們是什么樣子,什么顏色的?(顆粒狀,白色/黃/紅),評價:說的很好,我們在觀察的時候,要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完整的告訴大家。(3)這三種物體都可以放進水里,它們一樣多,老師還準備了一樣多的水,你準備怎么做呢?(倒進水里)細心的小朋友還會發(fā)現(xiàn)杯子上有數(shù)字,你知道它們是什么意思嗎?(4)這個實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嗎?(不要讓水濺出來……)為了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務,老師還想給組長一個建議,分配好任務,哪個小朋友負責倒1號杯,哪個小朋友負責倒2號杯?,F(xiàn)在請組長快速的分配任務。(5)找到有對應數(shù)字的杯子,把物體倒入水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實驗后:哪個小朋友可以完整的來說一說,你觀察到了什么?(沉在水底,變少)過渡:我們還可以看到鹽,紅糖、沙子,看來它們都沒有躲進水里,你有辦法讓它們進水里去嗎?老師來試一試這種方法。(攪拌)攪拌是有要求的:按照一定的方向,并且不可以發(fā)出這樣的聲音。你知道怎么操作了嗎?(6)在攪拌的時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不要把水撒出來,不要打碎杯子,不要發(fā)出聲音)為了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務,組長要分配任務,一個小朋友負責攪拌一個鹽,另一個小朋友負責攪拌糖,在攪拌的時候,我們大家一起來觀察。(7)用攪拌棒輕輕攪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畫出它們在水中最后的樣子。實驗后:哪個小朋友愿意來展示你畫的樣子,你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鹽、紅糖消失了,水還透明!現(xiàn)在,你能告訴大家誰溶解了嗎?(8)鹽、紅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嗎?你怎么知道它門還在水里。鹽放入水中后,鹽水是咸的,說明鹽還在水中,只是看不見,紅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顏色的、甜的,說明紅糖還在水中,只是看不見。物體溶解了以后,我們看不到它原來的樣子,但是可以通過顏色,味道知道它們的存在。(9)高錳酸鉀溶解視頻資料(看、停)剛才,我們用的都是小顆粒物體,現(xiàn)在老師用大點顆粒的高錳酸鉀來發(fā)現(xiàn)它藏到水里的全過程。(暫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水變紅色(高錳酸鉀有一部分擴散在水中),顆粒越來越小,最后看不到(沒錯,溶解就是大顆粒變成小顆粒,最后看不見)。剛才我們研究的糖和鹽也是這樣的過程,顆粒慢慢變小然后消失,只是它們的顆粒太小,我們的眼睛不太容易觀察到。學了這么多,你現(xiàn)在能用學到的知識去幫助別人了嗎?活動二:小毛驢的疑惑(1)有頭小毛驢在運送鹽和糖的時候遇到了問題,請小朋友們幫幫它?。匆曨l)誰能告訴它鹽和糖哪兒去了?(溶解在水里)(2)得到答案的小毛驢很開心,而且這個小毛驢還很好學呢,它想知道面粉可不可以溶解,你有辦法幫助他嗎?就按照你說的方法,(3)將面粉倒入水中,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面粉漂浮在水面上),如果再給他攪拌會怎么樣呢?試試看(水不那么透明了/水變濁了)你現(xiàn)在可以判斷面粉會不會溶解了嗎?過渡:當一種方法給我們的結果不夠清晰的時候,我們還可以選擇其他方法,試試看,將你的面粉水攪一攪后,倒入一個蓋著布的杯子上,把鹽水倒入另一個蓋著布的杯子上,觀察布上留下了什么?這個方法叫“過濾”我們用過濾的方法把面粉從水里拿出來了。老師這里也有一杯面粉水,一直放著沒有動,在小朋友們過濾的時候,這杯面粉水發(fā)生了這樣的變化,請大家來看一看,這個想象又告訴你什么呢?(面粉沒有溶解)把面粉水長時間放在那,不要晃動它,這個方法叫“靜置”我們通過攪拌的時候發(fā)現(xiàn)面粉水不那么透明,通過過濾的方法把面粉取出來,還通過靜置的方法發(fā)現(xiàn)面粉沉在下面,用這些方法發(fā)現(xiàn)面粉是不容易溶解的?,F(xiàn)在,我們可以驕傲的告訴小毛驢,我們用了多種方法研究,最后發(fā)現(xiàn),面粉是不溶解的。3.了解生活中的溶解和不溶解(1)生活中還有很多物體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很多物體是不可以溶解的,請你來判斷。(播放視頻)老師這里有油放在水里一天了,(2)你還知道哪些可以溶解或者不溶解的物體?(3)小朋友們還可以用今天學到的方法找到更多的溶解和不溶解的物體,記得要和其他人分享哦。我們一起來總結一下今天的收獲,我們今天使用了觀察、攪拌、過濾、靜置的方法來判斷,一個物體是溶解還是不溶解。找空氣一、教學目標1.通過在不同地點裝空氣的活動,發(fā)現(xiàn)我們周圍有一種能將袋子撐得鼓鼓的東西。通過做將袋子里的空氣放出來的活動,調動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通過憋氣活動,知道人類的生存離不開空氣。二、重點與難點重點:知道我們的周圍有空氣。難點:運用多種方法、調動多種感覺器官,感知空氣的存在。三、教學準備教師準備:PPT、相關視頻。學生分組材料:塑料袋4個;安全圖釘、水槽、抹布;口哨塑料袋組合。四、教學過程(一)把空氣裝進袋子里1.出示一個大袋子:大家看看這是什么呀?它是什么樣子的?給你抱抱,你有什么感覺?給你一個袋子,你能把它像這樣裝的鼓鼓的嗎?同學們比較小,所以給大家準備了小袋子,成功的同學把袋子舉起來。你是怎么把袋子裝的這么鼓這么大的,能想大家介紹一下嗎?教師示范,用手撐開袋子,在空中兜一下,快速收緊袋口。如果再將袋子轉兩圈,你覺得有什么好處?除了在教室里能把袋子裝的鼓鼓的,你還想去哪里裝一裝呢?注意:小組同學要在一起不能分開,裝好了就立刻回到教室里來。我們還要比一比哪些同學的袋子裝的最鼓保留的時間最長。說說你們在哪里把塑料袋裝滿的?是什么把你的塑料袋撐得鼓鼓的?(多問幾位同學)大家把袋字放在桌上吧!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但是我們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來,這就是我們今天科學課要學習的內容《找空氣》?!景鍟浚ǘ┯枚喾N感官感受空氣的存在1.拎起一位同學的袋子,袋子里的空氣去哪里了?你怎么知道它跑出去了呢?2.除了看出袋子別了,我們還有別的辦法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空氣從袋子里跑出來了嗎?【板書】學生可能有的辦法教師引導策略用力拍一下袋子,會有啪的一聲。我來試試啊!你聽見了什么聲音?雖然我們沒有看見空氣出來了,但是我們聽見了它把袋子撐破的聲音。這個辦法不錯。松開袋口時將袋口靠近臉。你示范一下,建議如果將袋口縮小一點,感受可能會更清晰。你可以像照片上這樣兩人一組做,也可以像他這樣一位同學自己做。你們有什么感覺?是什么拂過臉頰?*號同學拿出你的袋子,在袋子上扎一個小孔,然后將小孔對著小組同學的臉,你們有什么感覺?把塑料袋放在水里。如果我們還是像剛才那樣,將塑料袋的下方扎一個小孔,然后將塑料袋壓入水中,你們覺得又能看到什么現(xiàn)象呢?請*號同學拿出塑料袋,我們試一試?你看見了什么?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老師這里有一個特制的袋子,袋口裝了一個小口哨,如果我們擠壓袋子會有什么現(xiàn)象呢?想不想試一試?*號同學來拿袋子試一試。聽見了什么?誰吹響了口哨?瞧,我們又聽見了空氣?!ぁぁぁぁぁるm然空氣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可以用塑料袋把它找出來,我們還可以通過這么多辦法“看見”、“聽見”、“感覺到”空氣。同學們太棒了,真的把空氣找出來了,我們表揚一下自己吧?。ㄈ┛諝馐巧?.看一段視頻放松下!為什么游泳時要將頭露出水面,大口換氣呢?那同學們能離得開空氣嗎?我們一起做一個憋氣30秒的游戲,等會兒告訴大家憋氣的時候你有什么感受。全體起立,伸出右手捏住鼻子,注意要將你的嘴閉緊了,不能偷偷的用嘴呼吸哦!實在難受你就結束憋氣坐下來。你有什么感受?除了游泳和我們日常生活,還有哪些情況下可以讓我們知道人是離不開空氣的?【視頻】出示圖:那小朋友這樣做好不好呢?【視頻】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找到了空氣,又用各種方法感受到了空氣,還知道了我們的生存離不開空氣。接下來的科學課中,我們一起繼續(xù)研究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神秘的空氣,好不好?板書設計8這里面有空氣嗎一、教學目標1.通過猜測和驗證空瓶中是否有空氣,知道一些物品的內部空間里有空氣。通過猜測和驗證粉筆、石塊等物品中是否有空氣,知道一些物品的孔隙中有空氣。通過拓展活動,能夠嘗試用多種方法檢測空桶中是否有空氣,進一步感知空氣的存在。二、重點與難點重點:知道一些物品的內部空間和孔隙中有空氣。難點:認識到一些物品的內部空間和孔隙中有空氣。三、教學準備教師準備:PPT、相關視頻。學生分組材料:(1)水槽、礦泉水瓶、抹布。(2)粉筆、石塊、海綿、磚塊、彈珠、塑料塊、紅豆、硬幣、水罐、放大鏡、托盤。四、教學過程(一)判斷開口的空瓶和蓋上蓋子的空瓶里面是否有空氣,引入課題,了解到有些物體的內部空間是有空氣的。1.上一節(jié)課我們在哪些地方找到了空氣?原來這么多地方都有空氣呀,那這個瓶子里面有空氣嗎?為什么這么認為?蓋上瓶蓋,這時候瓶子里面有空氣嗎?大家各有各的想法,究竟它們里面有沒有空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研究第8課《這里面有空氣嗎》?!景鍟空l的想法對呢?你有辦法證明嗎?學生可能有的辦法教師引導策略將瓶口對著臉捏瓶子會感覺到有風。哦,用這種方法可以感受到空氣的存在,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呢?將瓶口對準哨子擠壓瓶子會聽到聲音。用針把瓶子扎一個洞。扎過以后瓶子上就會有一個洞,你想用它干什么?問大家:有一個洞我們就能看到空氣了嗎?有辦法讓我們看見嗎?把瓶子放入水中,看有沒有泡泡。具體該怎么做?(根據(jù)學生回答做演示)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試一試吧!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PPT出示將袋子壓入水中活動圖片)這個活動對大家有沒有什么啟發(fā)?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試一試吧!······實驗注意事項:第一個實驗是把沒蓋的瓶子放入水中,第二個呢?在做完第一個實驗后需要將瓶子里的水倒干凈,蓋上瓶蓋。做第二個實驗時,提醒大家一定要在水中打開瓶蓋,觀察實驗現(xiàn)象。實驗時將衣袖拽上去,避免弄濕衣服。每組都有一塊抹布可以及時地將灑在桌面上的水擦干凈,下面請各組到指定地點開展活動。剛剛的活動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哎呀,原來不管礦泉水瓶蓋上蓋子還是沒有蓋上蓋子,它們里面都有空氣呀。【板書】(二)猜測驗證粉筆、海綿、磚塊、石塊、彈珠、塑料塊、硬幣、紅豆等物體里面是否有空氣,了解到一些物品的狹小孔隙中有空氣。1.那這些物品里面有空氣嗎?我們先來看一看有哪些物品吧,請每組*號同學從抽屜里拿出托盤,大家一起看一看托盤里有什么?學生觀察并匯報:托盤里有粉筆、海綿、磚塊、石塊、彈珠、塑料塊、硬幣、紅豆?!景鍟坎虏驴矗@些物品里面有空氣嗎?大家想的都不一樣啊,誰猜的對呢,你有辦法證明嗎?學生可能有的辦法教師引導策略方法一:可以把這些物品放入水中,看有沒有小泡泡,如果看到有小泡泡,說明里面有空氣。如果沒有看到泡泡,說明里面沒有空氣。這么多物品是不是要一下子全部放入水里?那應該怎么做呢,你覺得怎樣才能讓我們觀察得更清楚呢?同學們說得很好,我們通過一個視頻了解一下這個實驗。【視頻】要觀察的物品比較多,我們還需要及時地將看到的現(xiàn)象記錄下來,這里有一張活動記錄單,你會填寫嗎?請*號同學領取托盤。觀察時先觀察一類物品,再觀察另一類物品,請*號同學上臺領取放大鏡。學生分組活動、記錄、匯報。(PPT上打“√”和“×”)請同學們根據(jù)這些物品里面是否有空氣,將他們分為兩類,分別放在兩個托盤中?!景鍟窟@些物品里面都有空氣,我們把它們放到一個圓圈里,把里面沒有空氣的物品放到另一個圓圈里。【板書】為什么有些物品里面有空氣,而有些物品里面沒有空氣呢?真的是這樣嗎?(學生說到方法二,學生分組按照方法二活動)學生匯報:通過放大鏡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里面有空氣的物品有很多孔隙,而里面沒有空氣的物體上沒有孔隙。為什么有孔隙的物體里面會有空氣呢?哦!原來空氣都藏在這些小孔隙里呀!方法二:物品表面有小孔的就有空氣。你為什么這么認為呢?哦!原來空氣可以藏在這些小孔隙里呀!讓我們用放大鏡更仔細、更清楚的觀察一下它們的表面吧。誰來說說放大鏡怎么使用?(請一名學生示范:將放大鏡放在你要觀察物體的上方,透過它去觀察物體,物體位置不變上下移動放大鏡調整與物體的距離或者放大鏡位置不變上下移動物體,調整至你看的最清楚的位置)請*號同學上臺領取放大鏡。請同學們根據(jù)這些物品是否有小孔,將他們分為兩類,分別放在兩個托盤中?!景鍟课覀冞€可以用另外一種方法,介紹方法一并分組活動、記錄、匯報。(觀察時先觀察一類物品,再觀察另一類物品)總結:通過剛剛的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跟猜想一樣,空氣真的藏在了這些物品的小孔隙里。這些物品里面都有空氣,我們把它們放到一個圓圈里,把里面沒有空氣的物品放到另一個圓圈里?!景鍟俊ぁぁぁぁぁぃㄈ┩卣梗号袛嗫胀袄锩媸欠裼锌諝獠⑺伎紮z測方法。1.剛剛我們發(fā)現(xiàn)不管是在空瓶子里面還是在物體的小孔隙里面竟然都有空氣,是不是很神奇呀?老師還想出道難題考一考大家:這個空桶里面有空氣嗎?2.怎么知道自己想的對不對呢?回去好好找一找辦法吧!3.通過學習,我們在校園里、操場上、教室里找到了空氣。我們還發(fā)現(xiàn)空瓶子里、物體的孔隙里面也有空氣,真是太有意思啦!關于空氣還有很多有趣的問題,我們下節(jié)課接著研究,下課!板書設計zhèlǐmiànyǒukōngqìma2·1·c·n·j·y這里面有空氣嗎yǒuméiyǒu有沒有9.空氣是什么樣的一、教學目標1.通過玩氣球的活動,知道空氣沒有固定的形狀。2.通過把瓶子里的空氣移到水杯里和用氣球里的空氣吹紙屑的活動,知道空氣會流動。3.通過與水的類比,運用多種感官比較全面的描述空氣的特點。二、重點與難點重點:認識空氣在顏色、狀態(tài)、氣味等方面的特點。難點:知道空氣沒有固定的形狀、空氣會流動。三、教學準備教師準備:PPT、相關視頻、水槽、礦泉水瓶、杯子學生分組材料:不同形狀的氣球、氣筒、紙屑。四、教學過程(一)復習水的觀察方法、以及水是什么樣的1.我們研究水的時候用什么來觀察的?水是什么樣的?【板書】今天我們用研究水的方法繼續(xù)研究空氣?!景鍟?.我們在觀察水的時候把水放在杯子里進行觀察。觀察空氣,哪里有空氣?(學生回答:空氣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樣觀察空氣就很方便了。(二)觀察空氣的常見特點1.請用這些方法觀察空氣(師指著黑板上的觀察器官圖)討論空氣有哪些特點?學生匯報?!景鍟?.空氣還有哪些特點呢?我們繼續(xù)研究(三)認識空氣沒有固定的形狀1.誰能幫我打氣球?(請學生上來打氣球)2.氣球鼓起來了,氣球像什么,氣球里的空氣是什么形狀?像什么?學生回答。出示學習單一【PPT】我們可以這樣把氣球中空氣的形狀畫下來。3.請同學們選擇教室里四種不同的氣球,觀察氣球像什么,氣球里的空氣是什么形狀的?填寫在學習單上。學生活動,匯報。4.好奇怪,空氣怎么有這么多不同的形狀?5.原來空氣的形狀是會變的?!疽曨l】回答問題:空氣有固定的形狀嗎?【板書】認識空氣會流動這個小朋友在做什么【PPT】松開氣球口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什么?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一起做一做。用氣筒打氣球,用手捏住氣球口,輕輕松開氣球口,對著托盤內的紙屑,觀察實驗現(xiàn)象。請1號同學上來領取實驗器材,認真做,仔細觀察,實驗結束請1號同學將實驗器材歸還。學生活動,匯報。松開氣球口,你看到了什么?哪里的空氣把紙屑吹走了。氣球里的空氣跑出來了,把紙屑吹走了。我們借助紙屑看到氣球里的的氣跑出來了。其實這就是空氣在流動。【板書】出示瓶子和杯子。(教師演示)你能看到瓶子里的空氣移到杯子里嗎?(不能)有沒有辦法能讓我們看見呢?小組討論。學生可能有的辦法教師引導策略把瓶子口對準杯子,直接倒。教師現(xiàn)場演示做動作,大家說說能看到空氣從瓶子移到杯子里嗎?把瓶子放到杯子里。瓶子放在杯子里了,瓶子里的空氣還是在瓶子里,沒有移動。學生想到把杯子和瓶子放入水中。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做一做,一邊做一邊調整操作方法,讓學生觀察到瓶子里的空氣移到了杯子里。學生如果實在想不出來(出示圖)這個同學在做什么?對大家有沒有啟發(fā)?說說大家的想法?!ぁぁぁぁぁふ堃晃煌瑢W上來和老師一同合作完成。杯子里裝滿了水。瓶子的口冒出了泡泡。這個氣泡就是瓶子里的空氣,跑到了杯子里。【視頻】小結:空氣看不到,摸不著,可我們借助一些物體,能讓我們到空氣在流動。出示課題,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空氣是什么樣的?同桌位互相說一說?!景鍟课覀冇昧讼嗤姆椒▉碛^察水和空氣。水和空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學習單二,指導學生填寫。學生匯報。小結:我們用這些方法學習觀察了石頭、沙子、水、空氣。今后繼續(xù)用這些方法觀察其他的物質,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秘密21世紀教育網(wǎng)版權所有板書設計10.形形色色的動物【學習內容分析】本節(jié)內容選自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動物與植物》的第10課《形形色色的動物》。本節(jié)內容主要包括通過圖片,視頻展示讓學生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學會觀察并能通過各種形式描述出動物的各種特征,同時能夠區(qū)分出動物與非動物的本質特征?!緦W習者分析】本節(jié)課面對一年級下學期的孩子,此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學期的科學學習,前去學生已經(jīng)初步學會了運用不同的感官來觀察物體。本課是對于學生各種感官觀察的綜合應用和表達。其實一年級的學生對于動物尤其是一些常見動物的名稱已經(jīng)非常熟悉,也能對于動物的一些局部特征有所觀察,但是對于一些不常見動物還不能運用各種方式去描述,所以本課還是想讓孩子能學會從各個方面比較全面的去觀察某一種動物,同時通過各種形式表達出來。另外孩子對于非動物與動物的本質特征還不是很清楚,不能從本質上認識動物的特征,所以本課還將引導學生比較出動物與非動物的本質區(qū)別?!绢A期學習結果】1.通過看圖等方式說出常見動物的名稱。2.能夠通過語言、動作、聲音等方式描述出動物的不同特征。3.分辨出非動物與動物的區(qū)別。4.尋找出校園里的動物?!窘虒W重點】觀察描述出動物的不同特征?!窘虒W難點】分辨出動物與非動物的不同?!菊n前準備】教師準備動物圖片、學生模仿動物視頻、動物活動資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水彩筆等【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及意圖】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老師這里有4個關于動物的提示,同學們看一看,你能猜出是什么動物嗎?(4個提示包括:1.文字描述2.動物的聲音3.學生模仿動物動作的視頻4.動物的外形剪影)(謎底:大象)猜出答案以后說一說對這種動物你還有哪些其他的了解呢?【初步引導學生關注到動物的特征包括很多,不止局限于外形特征】二、觀察探究,實踐新知提問:除了大象以外,你還認識哪些動物呢?你能說出這些動物的名稱嗎?(播放教材中動物的圖片)提問:能不能在向大家介紹一下其他的動物呢?說一說這些動物有什么特點呢?【考查學生對于動物的認識,了解學生的前概念,后期準備的多種動物,有比較常見和少見的,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可以選擇搭配不同的動物給學生進行觀察】師:看了大家對動物都已經(jīng)有了很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們就要來做一個游戲。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老師手中的信封里面有動物的圖片和名稱,小組內的成員仔細觀察這種動物,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描述這種動物,但是不能直接說出這個動物的名稱,通過自己的描述或者表演讓其他小組來猜一猜你們組觀察的是什么動物,活動期間內不能偷看別人的信息哦。【通過活動讓學生嘗試從各種方面去觀察和了解動物的各種特征】4.分組進行活動,教師巡視,參與小組活動。5.活動:集體展示,請每個小組上臺,合作完成表演,其他小組來猜一猜?!境浞肿鹬貙W生的個性,能讓每個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從自己角度觀察到的動物特征進行展示和交流】6.小結:剛才大家對于動物的展示,都是從哪些方面來描述的呢?(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動物,聲音,皮毛,顏色,外形……)【將學生各種表達方式進行提煉,同時也引導學生學會從全方面去觀察一個物體才會比較真實和全面】剛才是同學給出提示,現(xiàn)在老師這里也有一種動物的圖片,不過動物的圖片被4張小方塊給遮住了,現(xiàn)在老師揭開小方塊,你能猜出這是一種什么動物嗎?(揭示圖片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根據(jù)什么推斷出來的?)【通過這個活動讓學生體驗,如果只是通過一個方面的觀察,很難準確的做出判斷,所以只有多方面的觀察,尤其是對物體顯著特征的觀察才能進行準確的判斷】鞏固新知,延伸拓展比較動物與非動物的區(qū)別提問: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位神秘嘉賓(出示玩具機器貓,遙控器控制動一動)它是動物嗎?你能說一說為什么不是呢?(出示真實的小貓喂奶的圖片,引導學生關注動物與非動物的本質區(qū)別)那玩具熊貓是動物嗎?【讓學生認識到雖然各種動物都有自己本身的不同特征,但是動物們也有一些本質相同的特征,認識到對于動物的判斷不能只局限于外形和動作上?!繋熜〗Y:地球上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超過150萬種以上的動物,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各自的特征,正是這些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動物與我們人類組成地球這個大家園,所以平時同學們要注意愛護和保護好動物。(板書課題)21四、走出教室,綜合應用平常同學們在我們的校園里能看到什么動物嗎?(播放視頻,看一看其他小朋友是如何記錄下在校園中發(fā)現(xiàn)的動物的)2·1·c·n·j·y今天下課以后同學們可以走出教室,到校園到小區(qū)到戶外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到那些小動物,并且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下來。21·世紀*教育網(wǎng)【能夠將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利用起來,真實的去觀察動物,在觀察中收獲更多的發(fā)現(xiàn)?!堪鍟O計形形色色的植物動物1……動作動物2……聲音動物3……形態(tài)動物4……花紋動物5……顏色11.多姿多彩的植物【學習內容分析】本課內容選自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動物與植物》的第11課《多姿多彩的植物》。本節(jié)內容主要包括通過圖片展示和讓學生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植物,之后通過發(fā)放任務卡讓學生根據(jù)任務卡上的內容進行觀察,運用多種方法去觀察植物并初步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學習者分析】本課針對的是處于一年級下學期的學生,此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一學期的科學學習,并且學生運用不同的感官來觀察物體的能力已經(jīng)得到了培養(yǎng)。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遇見多姿多彩的植物,但通過前測發(fā)現(xiàn)學生的前概念中雖然有植物的概念但是大多是不完善甚至是錯誤的。因此需要大量的觀察實踐活動讓學生建構出植物的知識框架,本課就是讓學生初步觀察植物的特征為以后植物概念的得出提供大量的實踐經(jīng)驗。【預期學習結果】1.通過圖片說出常見植物的名稱。2.通過測量樹的粗細、拓樹皮、用鼻子聞、用眼睛看等用多種方法,初步認識并描述植物的特征。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學社組社方案及招生簡章范文
- 現(xiàn)代企業(yè)財務管理的全球化視角
- 全鋼爬架施工方案
- 汽車行業(yè)的品牌競爭戰(zhàn)略分析
- 國慶節(jié)小吃店鋪活動方案
- 國慶節(jié)手工干貨活動方案
- 12《富起來到強起來》第一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001
- 2023六年級英語上冊 Unit 3 Winter in canada Lesson 14 Snow!It's Winter說課稿 冀教版(三起)
-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三章 恒定電流 第3節(jié) 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說課稿 粵教版必修3
- 2024秋七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3章 一次方程與方程組3.4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應用 2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實際應用(一)說課稿(新版)滬科版
- 2025-2030年中國電動高爾夫球車市場運行狀況及未來發(fā)展趨勢分析報告
- 河南省濮陽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安全事故案例圖片(76張)課件
- 預應力錨索施工方案
- 豇豆生產(chǎn)技術規(guī)程
- 奢侈品管理概論完整版教學課件全書電子講義(最新)
- 文藝美學課件
- 中藥炮制學教材
- 常見腫瘤AJCC分期手冊第八版(中文版)
- 電氣第一種第二種工作票講解pptx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