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法第七章PPT_第1頁
國際公法第七章PPT_第2頁
國際公法第七章PPT_第3頁
國際公法第七章PPT_第4頁
國際公法第七章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2外交機關1外交關系法概述13456外交特權與豁免外交人員領事制度第一節(jié)外交關系概述

一、外交和領事關系法的概念

1、外交與外交關系。A、外交是指國家為實現(xiàn)其對外政策,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外交部,外交代表機關等進行的諸如訪問、談判、交涉、發(fā)出外交文件締結條約、參加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等對外活動。外交也可稱為是以和平手段處理國與國之間的事務,實現(xiàn)國家的對外政策一系列活動。B、外交關系是指國家在外交活動中與他國形成的關系,有時也特指國家向他國派遣外交代表或相互之間設立常設外交代表機關。C、外交關系法則是指調節(jié)外交關系中的法律問題的原則和規(guī)則的總稱。D、領事關系是指兩國為了處理僑務商務事項而根據(jù)協(xié)議在彼此某些城市設立領事機構而形成的關系。E、領事關系法則是指調整兩國在領事關系中的法律問題的原則和規(guī)則總稱。2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二、外交與領事關系法的異同外交關系法和領事關系法都是國際法中的部門法,他們都涉及外交業(yè)務和國家對外關系,聯(lián)系十分密切。一般講兩國同意建立外交關系,即同意建立領事關系,建立領事關系也時常構成建立外交關系的初步。在兩國間無外交關系的場合,領事可以兼辦外交事務。在領事轄區(qū)以外的地方,外交機構也往往同時執(zhí)行領事職務。區(qū)別在于二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前者調整外交關系中諸如外交機關的職能和權限,外交代表的等級和派遣程序,外交代表機關及其人員的特權與豁免;后者所調整的是只國家間建立領事關系中的法律問題,如領事的職能及權限,領事等級、領事特權與豁免等。三、外交和領事關系法的淵源外交和領事關系法的形成和發(fā)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其淵源主要是國際習慣法。經過幾個世紀國家交往的實踐,在歐洲1815年簽訂了《維也納議定書》,1818年《亞琛議定書》。在聯(lián)合國的主持下,1961年簽訂了《維也納外關系公約》,1963年《維也納領事關系公約》,1946年《聯(lián)合國特權及豁免公約》等國際公約。3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2外交機關1外交關系法概述43456外交特權與豁免外交人員領事制度第二節(jié)外交機關

一、國內外交機關國家借以與其他國家保持外交關系的各種機關統(tǒng)稱國家外交關系機關。國家外交關系機關可以分為中央機關和派出機關,即外交代表機關,也稱國內外交機關和派往國外的外交機關。國內的外交機關也稱中央外交機關,包括: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外交部門。這些機關依據(jù)本國憲法、法律各有自己的職權范圍,而在國際法上,都是代表本國與外國保持外交關系,進行外交活動的機關。

1、國家元首。國家在對外關系上的最高機關。一個國家元首可以個人,如美國和法國的總統(tǒng);也可以是集體,如瑞士聯(lián)邦委員會。國家元首主要有以下職權:A、派遣和接受外交使節(jié);B、批準和廢除條約;C、媾和;D、宣布戰(zhàn)爭狀態(tài)等。國家元首的職權由憲法確定。我國憲法規(guī)定我國的國家元首是國家主席。國家元首在他國享受禮儀上的特殊尊榮,享受全部外交特權和豁免。這種特權和豁免還及于他的配偶以及所有隨從人員,但應以公開身份為限。5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第二節(jié)外交機關

2、政府。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是決定對外政策和處理對外關系的管理機構。政府有權同外國政府進行談判、簽訂條約和協(xié)定,簽發(fā)某些談判或會議代表的全權證書,任免一定等級的外交人員等。各國政府首腦的名稱不一,有的稱總理,或首相,也有些國家由國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腦,如美國,政府首腦在他國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權和豁免。

3、外交部門。是指專門執(zhí)行國家對外政策,處理日常外交事務的機關。我國設立外交部門是在1861年,此前稱為禮部和理藩院處理涉及處理外國事務。但各國使用不同的外稱,如美國稱國務院,日本稱外務省,瑞士稱政治部,但大多數(shù)國家稱為外交部。外交部除負責執(zhí)行政府關于外交政府關于外交政策的規(guī)定,處理一般外交業(yè)務,指導和監(jiān)督駐外使館、領館,特別使團和駐國家組織使團,出席國際會議代表團的工作和活動,與外國使館,特別團保持聯(lián)系和進行談判。一國外交部長在外國時,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權和豁免,出席國際會議時可以不出具全權證書。

6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

二、外交代表機關

1、外交代表也稱派出機關。一國派遣到國外的外交代表機關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常駐的外交代表機關;另一類是臨時的外交代表機關。2、常駐外交代表機關即指使館。依其館長的級別分為三級,即大使館、公使館、代辦處。大使館是最高一級的外交代表機關。廣義的外交機關還包括向國際組織派遣的常駐代表團或臨時派往國外執(zhí)行任務的代表團。外交代表機關的職能。1961年《維也納外交關系法公約》規(guī)定使館有現(xiàn)職能。A、代表,即在接受國中作為派遣國的代表工作;B、保護,即在國際法許可的限度內在接受國中保護派遣國及其國民的利益;

C、談判,即代表本國政府與接受國政府進行談判;

D、了解和報告,即以一切合法手段了解接受國的政治、文化、社會和經濟方面的情況。

E、促進,即促進派遣國與接受國間的友好關系和發(fā)展兩國間經濟文化和科學關系。其他職能。7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2外交機關1外交關系法概述83456外交特權與豁免外交人員領事制度第三節(jié)外交人員

一、使館人員。外交人員是指一國派往他國辦理外交事務的人員。包括使館和特別使團。外交使節(jié),又稱外交代表,狹義僅指使館館長,廣義則包括一切有外交官職銜的外交人員,包括館長、參贊、秘書、隨員、武官,以及特別使團的特使。

1、使館館長。19世紀以前,外交使節(jié)的等級和位次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規(guī)則,直到1961年的外交關系公約規(guī)定,使館館長分以下三個等級:大使、教廷大使;公使,教廷公使;代辦。中國1975年加入該公約時,對教廷使節(jié)的規(guī)定作了保留,只承認大使、公使、代辦為館長的級別銜。大使也稱全權大使,是派遣國國家元首向接受國國家元首派遣的最高級別的外交代表,代表本國及國家元首常駐接受國辦理外交事務。公使也稱特命全權公使,是派遣國國家元首向接受國國家元首派遣的第二級外交代表。代辦是派遣國外交部長向接受國外交部長派遣的最低一級外交代表。他是代辦處的館長。臨時代辦是指在使館館長缺位或不能執(zhí)行職務期間被委派暫時代理館長職務的外交人員。9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一、使館人員。

2、使館中的其他人員。使館人員除使館館長外還包括其他的外交人員和行政、勤雜人員。A、參贊。是使館內幫助館長辦理外交事務的高級外交官,地位僅次于館長,館長離職期間,通常由參贊臨時代理館長職務。B、秘書。是指使館內秉承館長指示辦理外交事務及文書的外交官,地位介于參贊與隨員之間,又分一等秘書、二等秘書、三等秘書。

C、隨員。是使館內辦理各種具體事務的最低一級外交官,其分兩種,一種是外交部派遣的外交隨員;另一類是由各種業(yè)務部門派遣辦理專門事務的隨他隨員,如商務專員、文化專員、新聞專員、教育專員等。

D、武官。是指派遣國武裝力量的代表,任務是聯(lián)系兩國軍事機關之間的關系,舉行有關軍事問題的談判,觀察駐在國的軍事情況等。二、特使。指特別的外交人員,是一國臨時派遣執(zhí)行特殊使命的外交代表,特殊使命完成,即返回本國。擔任特別使團團長的特使,通常與駐外使館館長的地位相當。10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三、外交團。外交團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是指駐在一國首都的所有使館館長;廣義的則包括這些使館的其他外交人員,甚至包括家屬。外交團團長由到任最早的一位等級最高的使館館長擔任。通常情況于外交團并不是一個固定組織,也不具有任何法律職能,而只是在外交禮儀方面發(fā)揮作用。外交團不能憑借其地位采取聯(lián)合行動,干涉駐在國的內政。四、派往國際組織或出席國際會議的外交代表按照1975年3月14日通過的《維也納關于國家在其對普遍性國際組織關系上的代表權公約》的規(guī)定,這類外交代表有“常駐”

成員和“臨時”成員兩種。如國際組織的規(guī)例許可,成員國可設立常駐代表團,觀察員代表團。派遣國可派一個人任兩個或兩個以上國際組織的代表團團長或成員,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可派同一個人擔任駐同一國際組織的代表團團長。國家可按國際組織的規(guī)例,派遣臨時代表團參加一個議事機關或會議。根據(jù)公約的規(guī)定,派遣國可任意任命各類代表團的人員,但應事先通知國際組織。11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五、外交使節(jié)的派遣與接受。國家對外派遣使節(jié),是國家的主權行為,也是國際法主體的重要行為能力之一。兩國建交后就要交換使節(jié),設立使館。按照國際慣例使館的人員由派遣國任命,但接受國有權拒絕。問題在這種接受國不同意的人選稱“不受歡迎的人”,接受國為什么拒絕又不會解釋原因,為了避免公開拒絕所引的不良后果,一國在派遣外交使節(jié)時,都于事先征求接受國意見,是國際公認接受外交使節(jié)的手續(xù),征求意見的人一般為使館館長和武官。當任使館館長的大使或公使獲得接受國同意后,即可攜帶國書上任,館長由代辦擔任時則攜帶派遣國外交部長的信件上任。國書或稱派遣國書,是證明被任命的人為派遣國國家元首向接受國國家的元首派遣的外交使節(jié)的正式文書。內容包括館長姓名、等級,請接受國予以信任等詞句。國書由國家元首簽名,外長副署。一般講,國書必須由使節(jié)親手給接受國的元首。依據(jù)國際慣例,外交使兇只有在呈遞國書或信件之后才被認為開始執(zhí)行職務。出席國際會議,談判簽約外交人員則需具備全權證書。是指由國家元首簽署的證明外交代表身份并特別授與全權執(zhí)行該項任務的證明文件。12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第三節(jié)外交人員六、外交使節(jié)職務的終止。

《維也納外交有關系公約》第43條規(guī)定:除其他情形外,外交代表之職務遇有下列情事之一即告終上:

A、派遣國通知接受國謂外交代表職務已終了。

B、接受國通知該國拒絕承認該外交代表為使館人員。

C、在實踐中,外交代表任期屆滿,升級或死亡,兩國發(fā)生戰(zhàn)爭,元首變更,發(fā)生革命或立新政府。13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2外交機關1外交關系法概述143456外交特權與豁免外交人員領事制度第四節(jié)外交特權與豁免一、外交特權與豁免的概念

1、外交特權與豁免是指按照國際法或有關協(xié)議,在國家間互惠的基礎上,為使一國外交代表在駐在國能夠有效地執(zhí)行其職務,而由駐在國給予的特別權利和優(yōu)待。也稱外交特權。外交特權與豁免是各國互派使節(jié)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是一種互惠的待遇,它起源于傳統(tǒng)國際法中的習慣規(guī)則。外交特權與豁免已有悠久的歷史,現(xiàn)在已經成為公認的國際法準則,接受國有責任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外交代表享受外交特權與豁免而不受侵犯。否則構成國際不法行為,承擔法律后果。

2、關于外交特權與豁免的理論依據(jù)主要有以下三種:A、治外法權說,B、代表性說,C、職務需要說。外交關系公約采取職務說,同時也考慮外交人員的代表性。序言說:“確認此等特權與豁免之目的…在于確保代表國家之使館能有效執(zhí)行職務”。外交代表享受外交特權與豁免,可分為“豁免權”與“優(yōu)遇”兩類。外交代表享有豁免權是為了圓滿執(zhí)行任務的需要,享受優(yōu)遇則是接受國對于派遣國國家的尊重。15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第四節(jié)外交特權與豁免二、使館的特權與豁免現(xiàn)在國際法是把使館看成一個國家機關的辦事機構,使館人員是國家機關人員,館長是這個機關的首長。使館的外交持權和豁免包括:

1、使館館舍不可侵犯。公約第22條第1款規(guī)定:“接受國官吏非經館館長的許可不得進入使館館舍”。使館不可侵犯到18世紀已成為國際法規(guī)則。具體指接受國的一切執(zhí)法人員,包括軍警、司法人員、稅務人員等,不得進入使館館舍采取行動或實施法律程序。

2、檔案和文件不可侵犯。使館檔案和文件,無論何時也不論位于何處,都是不得侵犯的。

3、通訊自由。接受國應允許和保護使館為一切公務目的的自由通訊.

4、行動及旅行自由。

5、免納捐稅、關稅。

6、使館及館長有權在館舍、館長官邸和交通工具上使用國旗。16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三、外交人員的特權與豁免使館館長和其他外交人員都享有全部外交特權和豁免,這是傳統(tǒng)的一般做法,是一項沒有爭議的國際法規(guī)則,其具體內容包括:

1、人身不可侵犯。不受任何方式之逮捕或拘禁,不得對他們進行施加直接強制措施,正當防衛(wèi)除外;接受國對外交代表應特示尊重,并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其人身自由和尊嚴受到任何侵犯。

2、寓所和財產不可侵犯。

3、管轄的豁免。外交人員對接受國的刑事管轄享有豁免;民事管轄豁免則分成二種情況,公務行為產生的債務有豁免權,私人行為產生的債務就沒有豁免權。

4、免納捐稅。

5、免納關稅、行李免受查驗。

6、其他特權與豁免。外交人員還享有下列特權:A、免于適用接受國施行的社會保險辦法;B、免除一切個人勞務和各種公共服務;C、免除與征用和捐獻有關的軍事義務。17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四、享受外交特權的其他人員公約規(guī)定:除外交人員外,還有下列人員在不同程度上享有特權和豁免:A、外交人員的同戶家屬,如非接受國國民,享有全部外交特權和豁免。B、使館行政技術人員及其家屬且不在該國永久居住的,只享有刑事管轄豁免。關稅特權只限于初到任時享有外交特權與其他的外交人員相同。C、使館的服務人員,如司機、炊事員、清潔工等,若不是接受國國民且不在該國永久居住的,其執(zhí)行公務時行為享有豁免權,并免納受雇用所得報酬的捐稅。D、使館人員的私人服務人員如非接受國國民且不在該國永久居住的,也享有一定的優(yōu)遇,但無特權。

五、使館和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人員對接受國的義務

1、使館館舍不得以與使館職務不相符的方式加以利用。如庇護接受國逮捕和通緝的人,也不得用館舍拘禁任何人。2、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人員應在不妨礙這種特權和豁免的條件下,遵守接受國的法律。如治安交通規(guī)則、衛(wèi)生規(guī)章等。3、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人員不得干涉接受國內政,不得介入政黨、派別斗爭。4、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人員不得在接受國為私人利益從事商業(yè)活動。18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六、外交特權與豁免的開始與終止

1、外交特權與豁免的開始。享有外交特權與豁免的人員,自其進入接受國國境前往就任之時起享有此項特權與豁免,其已在該國境內者,自其委派通知外交部或另經商定之其他部之時開始享有。

2、外交特權與豁免的終止。享有特權與豁免人員的職務如已終止,此項特權與豁免通常于該員離境之時或聽任其離境之合理期間終了之時停止。即使有武裝沖突情事,亦應繼續(xù)有效至該時為止。如遇使館人員死亡,其家屬應繼續(xù)享有應享有的特權與豁免,至其離境時止。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

1986年9月5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特權與豁免條例》條例規(guī)定,使館外交人員原則上應當是具有派遣國國籍的人。如果委派中國或者第三國國籍人為使館外交人員,必須征得中國主管機關的同意。中國主管機關可以隨時撤銷此項同意。條例對在華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的人員,范圍及其具體內容作了明確規(guī)定。還對臨時來華的外國人和聯(lián)合組織及其有關人員的待遇作了規(guī)定……。19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國際法第七章外交和領事關系法2外交機關1外交關系法概述203456外交特權與豁免外交人員領事制度第五節(jié)領事關系法一、領事與領事關系

1、領事是一國根據(jù)與他國的協(xié)議,派駐他國一定地區(qū)執(zhí)行領事職務的人員。領事關系一般指一國根據(jù)與他國達成的協(xié)議,相互在對方一定地區(qū)設立領事館和執(zhí)行領事職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