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呂梁市龍花垣中學2022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山西省呂梁市龍花垣中學2022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山西省呂梁市龍花垣中學2022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山西省呂梁市龍花垣中學2022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省呂梁市龍花垣中學2022年高二化學上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共60分。)1.制備單質硅的主要化學反應如下:①SiO2+2C

Si+2CO↑

②Si+2Cl2

SiCl4

③SiCl4+2H2

Si+4HCl下列對上述三個反應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①③為置換反應B.①②③均為氧化還原反應C.三個反應的反應物中硅元素均被氧化

D.①是工業(yè)上制粗硅的反應,②③是粗硅提純的反應參考答案:C略2.銅分放入稀硫酸中,加熱后無現(xiàn)象,當加入一種鹽后,銅粉的質量減少,溶液變藍,同時有氣體產(chǎn)生,此鹽應是A.氯化鉀

B.硫酸鉀

C.硝酸鉀

D.硫酸銨參考答案:C3.香葉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結構簡式如下:下列有關香葉醇的敘述正確的是A.香葉醇的分子式為C10H20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發(fā)生催化氧化反應生成醛D.既能發(fā)生加成反應又能發(fā)生取代反應參考答案:D略4.下列離子方程式錯誤的是A.氫氧化鋁溶解在強堿中:Al(OH)3+OH-=Al(OH)4-B.苯酚鈉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C6H5O-+H2O+CO2

C6H5OH+HCO3-C.亞硝酸鈉與氯化亞鐵的反應:NO2-+2H++2Fe2+=2Fe3++NO↑+H2OD.紙層析實驗中銅離子與氨水的顯色反應原理:Cu2++4NH3·H2O=Cu(NH3)42++4H2O參考答案:C略5.下列有機物中,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還能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的是A.對二甲苯

B.甲酸乙酯

C.丙烯酸

D.乙酸參考答案:C6.某溫度下,體積一定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如下可逆反應:X(g)+Y(g)Z(g)+W(s);ΔH>0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加入少量W,逆反應速率增大B.當容器中氣體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C.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應的ΔH增大參考答案:B略7.取三張藍色石蕊試紙放在玻璃片上,然后按順序分別滴加65%的HNO3、98.3%的H2SO4和新制的氯水,三張試紙最后依次呈現(xiàn)的顏色是A.白、紅、白B.紅、黑、紅

C.紅、紅、紅

D.白、黑、白參考答案:D8.由2-氯丙烷為主要原料制取1,2-丙二醇〔CH3CH(OH)CH2OH〕時,經(jīng)過的反應為:(

)A.加成-消去-取代

B.消去-加成-取代C.取代-消去-加成

D.取代-加成-消去參考答案:B略9.下列說法中合理的是

A.味精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燒菜時可加入適量B.養(yǎng)鴨廠添加蘇丹紅制“紅心鴨蛋”,可使鴨蛋色澤鮮艷、美觀C.汽水中添加林丹、毒死蜱和七氯苯等藥劑制“××可樂”,以增強口感和余味D.將廢棄塑料熱裂解處理,可以獲得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參考答案:D10.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任何能使熵值增大的過程都能在常溫下自發(fā)進行B.已知熱化學方程式2SO2(g)+O2(g)2SO3(g)ΔH=-QkJ·mol-1(Q>0),則將2molSO2(g)和1molO2(g)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放出QkJ的熱量C.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平衡常數(shù)一定發(fā)生變化D.等質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前者放出熱量多

參考答案:D略11.在無色的強堿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Al3+、NO3-、Cl-

B.K+、Na+、Cl-、AlO2-C.Fe2+、K+、SO42-、Cl-

D.Na+、HCO3-、K+、NO3-參考答案:B略12.下列有關水處理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可以利用明礬等混凝劑溶于水后生成的膠體,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B.可以利用熟石灰來中和酸性廢水C.可以利用廢水中的有機物來增加水中溶解的氧D.可以利用沉淀反應除去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參考答案:C略13.下列有關中和滴定實驗的操作順序正確的是①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

②往滴定管中注入標準溶液

③檢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④滴定

⑤洗滌A.③⑤①②④

B.⑤①②③④C.③⑤②①④

D.③①②④⑤參考答案:A14.2009年6月5日是第三十八個世界環(huán)境日,該年度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是:地球需要你,團結起來應對氣候變化。冰川消融,后果堪憂。在近百年間,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74℃,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升高1.1~6.4℃。下列做法可以減緩全球氣溫升高的是:①大力進行植樹造林;②以煤等燃料為主要生活燃料;③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小汽車以代替公交車;④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氫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⑤禁止電動自行車上路

A.①③④

B.①④

C.②⑤

D.②③⑤參考答案:B15.在已經(jīng)處于化學平衡的體系中,如果下列物理量發(fā)生變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動的是A.反應混合物的濃度

B.反應物的轉化率C.正、逆反應速率

D.反應混合物的壓強參考答案:B二、實驗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10分)16.(10分)接觸室中廢釩催化劑含V2O5、VOSO4和SiO2等,VOSO4能溶于水,從廢釩催化劑中回收V2O5的主要流程如下:(1)反萃取過程使用1.5mol/LH2SO4,配制500mL該溶液需要質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

(98%濃硫酸的密度為1.84g/cm3)。實驗中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

、

。

(2)Na2SO3與V2O5的反應中,氧化劑是

。浸取還原過程的產(chǎn)物為VOSO4,氧化反應為:KClO3+VOSO4+H2SO4→(VO)2(SO4)3+KCl+H2O(未配平),該反應中KClO3與VOSO4的計量數(shù)之比為

。(3)質譜法分析沉淀的摩爾質量為598g/mol,取沉淀59.8g充分焙燒,得固體殘留物54.6g,再將所得氣體通過堿石灰,減少1.8g,剩余氣體能被稀硫酸完全吸收。通過計算確定沉淀的化學式。(V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1)參考答案:(10分)(1)24.5(2分)膠頭滴管、500mL容量瓶(2分)(2)V2O5(1分)

1∶6(2分)(4)(NH4)2V6O16或V6N2H8O16(3分)略三、綜合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共30分)17.有PH為13的Ba(OH)2、NaOH的混合溶液100mL,從中取出25mL用0.025mol/LH2SO4滴定,當?shù)味ㄖ脸恋聿辉僭黾訒r,所消耗的酸的體積是滴定至終點所耗酸體積的一半。(已知:lg2=0.3)求:(1)當?shù)蔚匠恋聿辉僭黾訒r,溶液的PH(設體積可以加和)(2)原混合溶液中Ba(OH)2和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參考答案:(1)

12.4

(2)

c[Ba(OH)2]=0.025mol/L

c(NaOH)=0.05mol/L

略18.某有機物的蒸汽密度是相同條件下CO2密度的兩倍,取該有機物22g完全燃燒后,得到18g水和22.4L二氧化碳(標準狀況下),試求:(1)

該有機物的化學式;(2)

若該有機物可水解生成兩種有機物,請寫出該有機物可能的結構簡式。參考答案:(1)C4H8O2(2)HCOOCH2CH2CH3,HCOOCH(CH3)2,CH3COOCH2CH3,CH3CH2COOCH319.化學反應2SO2(g)+O2(g)2SO3(g)是硫酸制造工業(yè)的基本反應。將0.050mol的SO2(g)和0.030mol的O2(g)注入體積為1.0L的密閉反應器,并置于某溫度為850℃下的恒溫環(huán)境中,達到化學平衡后,測的反應器中有0.04molSO3(g),求(1)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及SO2的平衡轉化率。(2)若在相同溫度條件下,向該容器中通入0.048molSO3(g)、0.0090mol的O2和0.002mol的SO2,請問可逆反應是否是化學平衡狀態(tài),若不是,請問平衡將向什么方向移動?參考答案:解:(1)

2SO2(g)+O2(g)2SO3(g)起始濃度/mol·L-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