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課件第一單元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知識點梳理_第1頁
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課件第一單元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知識點梳理_第2頁
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課件第一單元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知識點梳理_第3頁
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課件第一單元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知識點梳理_第4頁
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課件第一單元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知識點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知識點梳理第一單元統(tǒng)編新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一單元1.掌握重點文言虛詞探究文言虛詞的推斷方法學習目標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2.掌握重點文言句式在了解句式用法基礎上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考試說明》中明確的18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以、因、于、與、也、則、者、之為

吾見其難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客何為者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竊為大王不取也

吾屬今為之虜矣用作助詞、動詞及表被動的介詞時讀wéi,其余讀wèi

(做,這里為“下刀”,動詞)

(做,動詞)

(給予,動詞)

(做、擔任,動詞)

(治理,動詞)

(做、干,動詞)

(是,動詞)

(認為,動詞)

(“被”介詞)為庖丁為文惠君解牛為擊破沛公軍君為我呼入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誰為大王為此計者視為止,行為遲用作助詞、動詞及表被動的介詞時讀wéi,其余讀wèi

(替、給,介詞)(替、給,介詞)(替、給,介詞)(給,介詞;做、謀劃,動詞)(是,動詞)(句末語氣助詞,“呢”)(兩個為同義,因為,介詞)而夜縋而出

提刀而立

今急而求子

善刀而藏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若無罪而就死地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表修飾,連詞)(表修飾)(表轉(zhuǎn)折)(卻,轉(zhuǎn)折)(表目的,相當于“來”也可不譯)(表順承)(表順承)

順承和修飾順承關系是指前后兩個動作行為是順次發(fā)生的,時間上有先后。從邏輯關系上來看,前后兩個詞語沒有主次之別。有時譯作“就”“才”“接著”。修飾關系簡單說就是“狀中”關系,前后兩個詞語有主次之別,前面的修飾后面的中心詞。如:詠而歸以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常以身翼蔽沛公加之以師旅敢以煩執(zhí)事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具告以事(用,介詞)(用,介詞)(用,介詞)(把,介詞)(拿、用,介詞)(把,介詞)以

以吾一日長乎爾以其無禮于晉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

作《師說》以貽之

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因為

)(來,也可不譯)(在)(來)(因此)(因為

)之

一、用作代詞1、可以代人、物、事。2、

指示代詞,表近指??勺g為"這",這些。二、用作助詞1、放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相當于“的”,如“是寡人之過也”。2、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可不譯。如“行李之往來”。3、賓語前置的標志?!熬渥x之不知”4、定語后置的標志。“蚓無爪牙之利”

5、音節(jié)助詞。這種“之”多用于時間副詞后面,作用為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不譯。

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

吾得兄事之唯君圖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為之奈何雞、豚、狗、彘之畜(代詞,他)(代詞,指“闕秦以利晉”這件事)(代詞,此,解牛這件事)(代詞,指這件事。)(指示代詞,這、這些)(代詞,千乘之國)之

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臣之壯也故民之從之也輕夫晉,何厭之有牛何之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助詞,的)(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動詞,往、到)(主謂之間)(代詞,國君)(助詞,賓語前置標志)(動詞,往、到)(助詞,的)準確翻譯文言虛詞的技法

技法攻略1、語境推斷法虛詞大多有多種用法,要確定其具體意義和用法,必須結合具體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題。

①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蒲松齡《促織》)語境是一只“青麻頭"(蟋蟀)藏匿在“針針叢棘”之中。由此可推斷“焉”是兼詞“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②圣心備焉《勸學》“焉”用在陳述的語境里,是語氣助詞。2、句位分析法一些虛詞在句中位置不同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在句末表示陳述、疑問、感嘆等語氣,在句中一般起舒緩語氣的作用?!皫煹乐粋饕簿靡樱酥疅o惑也難矣”。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語氣副詞,如“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動詞后一般是代詞,如“失其所與,不知”;在名(代)詞后一般是語氣副詞,如“吾其還也”。準確翻譯文言虛詞的技法

3.對稱分析法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歸去來兮辭》?!耙?和“而”處于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由此可推斷“以"也是表修飾的連詞。4、代入檢驗法將判斷出來的意思代入句中,若結合上下文,語意通暢,說明理解準確。如“而”“且"表承接、轉(zhuǎn)折,若判斷為承接,可用“就”“隨后”“那么”替代;若判斷為轉(zhuǎn)折,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語意不通暢,說明判斷不準確。文言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固定句式等。判斷句

判斷句是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古漢語判斷句常見類型有以下幾種。A、基本形式是“…者…也”。變式“…也”、“…者,…”、“…者也”。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此天子氣也。是寡人之過也B、用“則”“皆”“乃”“非”“誠”“本”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是乃仁術也此非曹孟德之詩乎?C、無標志詞,語意表判斷此亡秦之續(xù)耳。以亂易整,不武課堂練習:辨析下列判斷句的形式1.臣之所好者,道也2.君之所知也3.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4.是乃仁術也5.是誠不能也6.是寡人之過也7.此天子氣也8.此亡秦之續(xù)耳9.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判斷故事一則你能很快找出故事中的判斷句嗎?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比≈湃弧#ā妒勒f新語》)此必苦李。(語意直接表判斷)被動句

現(xiàn)代漢語一般用“被”引進主動者,但文言文表被動的方式較多,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用“于”“為”“為---所”“見”“見---于”表被動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若屬皆且為所虜吾屬今為之虜矣百姓之不見保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二)沒有被動詞,意思上隱含被動婦女無所幸。隨堂練:辨析下列被動句的形式1.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2.若屬今為之虜矣3.百姓之不見保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臣恐見欺于王而負趙6.妝成每被秋娘妒7.戍卒叫,函谷舉被動省略句常見的是主語省略、謂語省略、賓語省略和介詞省略許君焦、瑕則與一生彘肩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視為止,行為遲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省略主語,晉惠公)(省介詞賓語“之”)(省介詞“于”)(省主語“你”)(省介詞“于”)(省介詞賓語“之”)(省介詞賓語“之”)二、文言知識——特殊句式1.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氾南2.(燭之武)辭曰3.鄭穆公使(人)視客館4.若潛(發(fā)/出)師以來,國可得也省略倒裝句

文言文中的倒裝句,是相對于現(xiàn)代漢語的語序而言的。基于此,我們將文言倒裝句式分為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又稱介詞結構后置)、謂語前置.賓語前置

(一)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現(xiàn)象這樣的否定副詞一般有:“不”“未”“毋”“無"“莫"等。臣未之聞也莫之能御也未之有也

在現(xiàn)代漢語中,賓語往往位于謂語后邊,而在文言文中,在某些條件下,賓語提到了謂語之前,呈現(xiàn)賓語前置現(xiàn)象。賓語前置常見類型有以下幾種:賓語前置

(二)疑問句中代詞賓語前置

在現(xiàn)代漢語中,介賓短語是介詞在前,賓語在后,而在文言文中,成了賓語在前,介詞在后,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倒置現(xiàn)象。疑問代詞一般有“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

沛公安在?

籍何以至此?何由知吾可也?(三)“之”“是”為標志

夫晉,何厭之有然則一羽之不舉唯利是圖

隨堂練:辨析下列賓語前置句的形式1.爾何如?2.沛公安在?3.客何為者?4.則何以哉?5.是以6.夜以繼日7.臣未之聞也8.莫之能御也9.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10.何厭之有11.唯馬首是瞻12.然不自意先入關而破秦13.秦人不暇自哀14.府吏見丁寧15.會不相從許賓語前置找出賓語前置句并翻譯:太祖少機警有權術,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yè),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國橋玄、南陽何禺頁異焉。玄謂操曰:“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所以世人并沒有認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否定句中賓語前置)

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構怨于諸侯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異乎三子者之撰。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謹。申之以孝悌之義

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時,除少數(shù)譯做補語外,大多數(shù)都要移到動詞前做狀語。標志性詞語有“以”“于”“乎”等。隨堂練:辨析下列狀語后置句的形式1.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2.樹之以桑3.具告以事4.浴乎沂,風乎舞雩5.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6.得復見將軍于此7.因擊沛公于坐8.構怨于諸侯9.佚之狐言于鄭伯曰10.若亡鄭而有益于君11.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物12.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13.長于臣狀語后置主謂倒裝1、渺渺兮予懷2、甚矣,汝之不惠3、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古漢語中,有時為了強調(diào)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定語后置

通常定語應該放置于中心詞的前面,但文言語句中卻有很多句子將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后。所以構成了文言文句式的又一特點定語后置。定語后置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用“之”“者”作標志詞凌萬頃之茫然客有吹洞簫者(二)數(shù)量詞作定語時,也常后置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隨堂練:辨析下列被動句的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