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三首公開課教案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e6a621a3ebe461282efe4a8e9b6652/39e6a621a3ebe461282efe4a8e9b66521.gif)
![古詩三首公開課教案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e6a621a3ebe461282efe4a8e9b6652/39e6a621a3ebe461282efe4a8e9b66522.gif)
![古詩三首公開課教案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e6a621a3ebe461282efe4a8e9b6652/39e6a621a3ebe461282efe4a8e9b66523.gif)
![古詩三首公開課教案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e6a621a3ebe461282efe4a8e9b6652/39e6a621a3ebe461282efe4a8e9b66524.gif)
![古詩三首公開課教案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e6a621a3ebe461282efe4a8e9b6652/39e6a621a3ebe461282efe4a8e9b6652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9古詩三首
教學導航
[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學生通過學習借助
2.學習古詩中的七個生字,理解“爆竹、屠蘇、曈曈注釋理解古詩內(nèi)容,會用
日、桃符、欲斷魂、杏花村、異鄉(xiāng)、佳節(jié)、登高、茱自己的語言表達詩句所
萸”等詞語,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古詩描繪的場面,描述的情境。
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通過有感情地朗讀、
3.學習《元日》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背誦詩句,體會詩人的思
鬧的節(jié)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jié)、辭想感情。
舊迎新的美好愿望。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
4.了解《清明》這首詩的意思,能夠用自己的話描述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
詩中所描寫的事情,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在熟讀的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
基礎(chǔ)上進行背誦。情感。
5.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教學課時]3課時
背誦詩句,感受詩人的孤獨、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6.通過學習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
祖國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欣賞圖片,感受歡慶。
今天老師為大家?guī)砹硕Y物,想不想看?(播放課件:
配樂《春節(jié)序曲》播放過春節(jié)的各種圖片包餃子、貼春聯(lián)、
拜年、放鞭炮等。)
老師帶給大家的是一份特別的心情,剛才的畫面反映的
是什么時候的場景?(春節(jié))你看到人們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
2.談話導題。
春節(jié)是一年中最熱鬧,最喜慶的日子,這么熱鬧的場面,
宋代著名詩人王安石,只用了28個字就把它寫出來了。今
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古詩《元日》。(板書:元日,王安石
齊讀課題)
3.能結(jié)合注釋說說對詩題的理解嗎?
預(yù)設(shè)一:“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
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春節(jié)。
師:像元始、元旦、元年、紀元這些詞語中的“元”都
表示開始、第一的意思。
預(yù)設(shè)二:“元日”就是過年。
師:對!農(nóng)歷正月初一。
4.這首詩的作者是誰?誰能結(jié)合課前預(yù)習用自己的話簡單
介紹一下詩人?(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
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中國北宋著
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傳
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王荊公最得世人
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
月何時照我還?!保?/p>
5.說到春節(jié),你會想到什么?(放鞭炮、吃年夜飯、貼春聯(lián)。)
6.是的,每到春節(jié)我們總會感受到這樣的歡樂場面。那么宋
朝詩人王安石的《元日》到底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呢?一起
來讀讀古詩。
二、初讀古詩,讀準節(jié)奏,學習生字。
1.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提示自讀古詩。(出示自讀要求:一讀準
字音,二讀通句子,三讀出節(jié)奏。)
2.指名讀,師生評議,糾正字音。
3.再讀,指導讀出節(jié)奏。1.用自己的話寫出
元日(宋)王安石下面詞語的意思。
爆竹/聲中/一歲除,(1)元日: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2)爆竹:
(1)范讀。(“/”表示在讀時要短暫停頓。)
(2)指名讀,讀出詩的節(jié)奏。(3)一歲除:
(3)齊讀。
(4)學生按這樣的節(jié)奏再讀古詩,邊讀邊想:這首詩描繪(4)千門萬戶:
了古人過春節(jié)的幾個畫面?
4.再讀古詩,用你喜歡的方式理解關(guān)鍵字詞的意思,然后用(5)曈曈:
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1)自主學習:自由地讀讀這首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小組交流:說說對關(guān)鍵字詞的理解,說說詩句的意思。
(3)展示交流: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①“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fā)出的響聲。用來驅(qū)鬼
避邪,后來演變成放鞭炮。
②“除”的意思就是過去?!皻q”是年的意思,“一歲除”什
么意思?(一年過去了)
③屠蘇:這里指一種酒,根據(jù)古代風俗,常在元日飲用。
(出示注音,讀準字音。)
④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
⑤“曈曈”是太陽剛剛升起時光亮的樣子。(“曈”日字旁,
跟太陽有關(guān)。)
(出示注音,指名拼讀。)
⑥桃:桃符。桃和符指的是同一樣東西,我們可以連起來
用——桃符。瞧!這就是桃符(出示課件:門神對聯(lián))古人
認為桃木是一種神木,可以避邪。農(nóng)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
木板寫上神茶、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或像這樣畫上畫,懸掛
在門旁,用來壓邪。明代以后演變成現(xiàn)在的春聯(lián)。都是祈求
全家平安、生活幸福。(對于現(xiàn)在來說“新桃”就是新春聯(lián);
“舊符”就是舊的春聯(lián)。“新桃換舊符”就是舊春聯(lián)換成新
春聯(lián)。)
5.古代的符是用竹子做的,所以用竹字頭。看到“符”這個
生字,你想到了和它相近的哪個字?相機出示:附付;引
導填空:桃符符號附近付出(指導書寫:舊符)
三、深入品讀,細細感悟。2.和煦的陽光普照
1.指名回答,這首詩描繪了古人過春節(jié)的哪幾個畫面?著大地,家家戶戶
2.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畫面。“爆竹聲中一歲除”。誰來讀?忙著張貼大紅春
(1)過春節(jié)了,人們放起了鞭炮,聽著此起彼伏的“噼里聯(lián)。當我們沉浸在
啪啦”的鞭炮聲,我們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詩中的這祥和的氣氛中,
哪個詞指鞭炮?你想到的詩句是:
(2)指名讀,理解“爆竹”。(爆竹就是鞭炮。)你知道為什
么要放爆竹嗎?(古人燃放爆竹是用來嚇跑妖魔鬼怪,以求
得新年的安寧。到了宋朝,人們用鞭炮替代了爆竹,但仍蘊這句詩出自“唐宋
含著美好的祝福,他們希望新年大吉大利。)八大家”之一的
(3)帶著高興的表情朗讀。()寫的
新年的炮聲似乎在說:舊的一年結(jié)束了,哪個字告訴我《》。
們?(除)3.讀句子,寫詩句。
看吧,(課件示天上的煙火、亮光及地上的紅炮紙)天陣陣轟鳴的爆
上的煙火、亮光,地上的紅炮紙,那一刻,怎能不激動呢?竹聲中,舊的一年
讀。已經(jīng)過去;和暖的
(4)齊讀,用快樂、激動的心情朗讀。春風吹來了新年,
(5)現(xiàn)在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舊的一年過人們歡樂地暢飲著
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都在“噼噼叭叭”放爆竹。)新釀的屠蘇酒。
(6)齊讀,讀出興奮的心情。
(7)你能用一個四字詞語概括這場景嗎?(辭舊迎新萬
象更新歡天喜地喜氣洋洋)
3.品讀“春風送暖入屠蘇”。
(1)了解古人喝屠蘇酒的意義。(一般在元日飲用,據(jù)說可
以驅(qū)除瘟疫。)
(2)指名帶上愿望朗讀。讀出開心、快樂的心情。
(3)喝屠蘇酒的人們會說什么?(生看畫面,師描述:大
年初一一大早,全家人迎著暖洋洋的春風,品嘗新年的第一
口酒!現(xiàn)在,你聽到他們在說什么呢?)
課件出示: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節(jié)日的快樂,喝
著屠蘇酒,心里暖暖的。孩子們會說:()年輕人會
說:()老年人會說:()
(把全家人的理想蘊含在酒中。)
(4)加上動作朗讀。
(5)這濃濃的屠蘇酒中蘊涵著全家人對新得一年的?(希
望、祝福、理想、企盼、希冀)
(6)再讀這句,有一個字值得我們品味?(暖)說說你體
的理解。(鞭炮聲中辭舊迎新的快樂溫暖;喝了酒心里暖洋
洋;小孩子長大了感到快樂,年輕人覺得自己是家里的頂梁
柱,心里又責任感,老年人非常幸福,健康長壽,心里高興。)
(7)再讀詩句,讀出你體會到的“暖”。
(8)現(xiàn)在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和暖的春風
吹來了新年,人們歡樂地暢飲著新釀的屠蘇酒。)
4.品讀“千門萬戶曈曈日?!?/p>
在我們感受著欣喜和激動中迎來了新升的太陽,同學
們,看?。ㄕn件出示燦爛的初升太陽)
(1)理解“曈曈日”。你能用上哪些詞形容你現(xiàn)在看到的
太陽呢?(噴薄而出、霞光萬道、光芒四射)
(2)理解“千門萬戶”。
燦爛的陽光照著(千門萬戶),你可以用哪些詞來代替
它?(千家萬戶、家家戶戶、每家每戶)
(3)初升的太陽把明亮耀眼的光輝灑向千家萬戶,人們都
出門迎接朝陽。人們會有怎樣的感覺?(溫暖的陽光,生活
更有希望)
(3)指名懷著希望之情朗讀。
(4)男女分組賽讀。
(5)這時你又看到了什么景象?(初升的太陽照耀著千家
萬戶。)
5.品讀“總把新桃換舊符”。
迎著紅日,人們喜洋洋地把新桃換舊符。
(1)理解“新桃換舊符”的意義。
這里的“桃”和“符”指的都是“桃符”,結(jié)合注釋說
說桃符是什么?(是用桃木做的,上面繪有神像,據(jù)說掛在
門上可以求福避禍,是春聯(lián)的前身。)
古人“新桃換舊符”有著怎樣的意義?(課件出示錄音
小資料:古時候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用兩塊桃木板畫上兩
個神像,正月初一早掛在門上,據(jù)說可以避邪。人們表達著
祈求新年平安、吉祥、好運的愿望。)
(2)大膽想象,人們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
(3)齊讀,表達對新生活的美好愿望。
(4)從“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古詩中,你還仿佛看到了
什么?(我仿佛看到了人們再用新的春聯(lián)換下舊的春聯(lián)。)
(教師板書:換春聯(lián))
同學們,新的一年到了,家家戶戶貼上了紅紅的春聯(lián),
掛上了紅紅的燈籠,人們走家串戶,到處洋溢著一片喜慶。
同學們,把你們的感受用讀表達出來吧!
(5)學生齊讀。
6.教師小結(jié):短短的28個字在同學們的細細品讀下成了一
幅幅熱鬧的畫面。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并試著背
誦。
四、揭示寫作背景,體會詩人情感。
其實,王安石寫這首詩不僅是描繪新年新氣象,他還有
更深的用意。
1.出示:背景資料
王安石:宋朝政治家、文學家。20歲以前隨父親南北各
地游歷,了解老百姓的疾苦。21歲中進士;當過十年地方
官,做了很多有利于國家和老百姓的事情。49歲時被任命為
宰相。為了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他不顧大官僚的反對,
推行新法,廢除不合理的制度,在這喜慶的節(jié)日里,他更堅
信新法的實行會讓老百姓每天都能像過節(jié)一樣幸福!《元日》
這首詩就寫于這一年的春節(jié),那時他正在大刀闊斧的進行改
革,推行新政。所以這首詩并不是單純地記錄宋代的春節(jié)民
俗,而是表達了他除舊革新的政治思想。
2.讀完資料你覺得王安石僅僅是為我們描繪春節(jié)的喜慶場
面嗎?你對那個詞哪句詩有了新的理解?
(1)“爆竹聲中一歲除”過去的不僅是舊得一年還有不合
理的制度,陳舊的法規(guī).....
(2)“千門萬戶曈曈日”“曈曈日”不僅僅是初升的太陽。
還有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yè)。
(3)“總把新桃換舊符”(舊符就是陳舊的制度,不合理的
法律;新桃蘊涵著新政策,新法規(guī)。)
3.再讀題目“元日”。(齊讀)僅僅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嗎?(美
好生活的開始,新政策的開始。)
4.現(xiàn)在,請你帶著這樣的體會再來讀這首詩。(既讀出春節(jié)
的熱鬧喜慶又讀出王安石的雄心壯志。)
5.學生自由背誦。
五、課堂延伸:交流春聯(lián)。
1.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春聯(lián)。
(1)指名讀春聯(lián)。
(2)交流春聯(lián)。
2.師出示春聯(lián),全班齊讀。
3.收集王安石寫的古詩,為開展吟誦王安石古詩的活動作準
備。
課堂小結(jié)
[教學板書][教學反思]
元日《元日》
(宋)王安石《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王安石寫
爆竹/聲中/一歲除,的一首吟詠農(nóng)歷元日即春節(jié)的七言絕句。描寫了春節(jié)期
春風/送暖/入屠蘇。間,民間放爆竹、貼門神和飲屠蘇酒以及避鬼驅(qū)邪等民
千門/萬戶/曈曈日,俗文化,描繪了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
總把/新桃/換舊符。景象,寫出了人們對吉祥、美滿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
進行學習。
第一步: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多媒體課件配樂循
環(huán)播放過年的相關(guān)圖片導入學習,學生的情緒被帶動起
來。師生交流后,教師總結(jié)過渡,這樣很自然地轉(zhuǎn)入正
題。在學生自主學習文中生子的基礎(chǔ)上,我引導學生誦
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第二步:抓住詞句,質(zhì)疑深探。學習古詩,對字詞
的準確理解非常關(guān)鍵,重點字詞的解釋在教材的注釋中
都有答案,但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只能從字面上去機械地
了解,只能領(lǐng)會詞語的字面意思。我在教學的過程中,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悟詞語的解釋,如教學中啟發(fā)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交流:過春節(jié)了,人們放
起了鞭炮,聽著此起彼伏的“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
們的心都情不自禁地被感染了。詩中的哪個詞指鞭炮?
學生自然地會想到是爆竹。再引導學生看注釋,古人認
為燒竹子發(fā)出的爆裂聲可以驅(qū)趕鬼怪,所以在正月初一
這一天燃燒竹子,既爆竹,后來演變?yōu)榉疟夼凇T跍蚀_
理解詞語的同時,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步:情感朗讀,引領(lǐng)探討。在教學中引導學生
通過多層次的誦讀體會詩句的意境,例如在誦讀中,抓
住“爆竹聲”讀出喜慶的氣氛,讀出人們心中的的快樂;
抓住“春風送暖”讀出快樂、喜慶的氛圍,讀出人們的
心中充滿的喜悅之情;抓住“曈曈日”讀出這種充滿光
明,充滿希望的感覺。抓住“總把”“新桃”感悟人們的
希望與喜悅之情。通過誦讀和交流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
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
驗,讓學生的生活世界融入文本世界,激發(fā)其情感,把
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第四步:小組交流,自悟自得。為了避免逐字逐詞
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在教學中我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
權(quán)力,充分調(diào)動其學習積極性,我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
小組交流中去,在交流中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使學生
充分體察個人感受,以學生自身的個性、生活背景、閱
讀積累等生活情景為基礎(chǔ),從詩中有所感悟。在小組交
流中彰顯學生的個性。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談話交流:同學們,你們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嗎?說一說你
了解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自主交流)你能給大家介紹你最感
興趣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嗎?(舉手發(fā)言)
2.教師小結(jié):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多種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
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tǒng)節(jié)日得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
或國家得“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是
從遠古先民時期發(fā)展而來,從這些傳承至今得世俗民風節(jié)日里,
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得“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nèi)容”。
自2008年起,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中,新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
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3.激趣導入:清明節(jié)是中國最重要的祭祀節(jié)日,是最適合祭祖
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
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
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
媚草木吐綠的時節(jié),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
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自古
至今許多文人以晴明為話題寫下了許多詩詞和文章,這節(jié)課我
們來學習唐代作家杜牧的《清明》。(板書課題:《清明》)學生
齊讀課題。
4.了解作者:請學生介紹作者杜牧,教師適時點撥。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陜西西
安)人。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杜牧
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nèi)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fā)俊爽,
多切經(jīng)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杜牧人稱“小杜”,以別于杜
甫,"大杜“。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
二、初讀課文,探究初成。
1.自由誦讀,讀準字音。
初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詩文,讀的時候要注意把
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糾正不準確的發(fā)音。
(2)找出難記的字,互相交流,學習識記方法。
(3)借助注釋和自己學習古詩的經(jīng)驗試著理解詩中的詞語和詩
句。(學生互動,教師點撥。)
三、品讀欣賞,質(zhì)疑再探。1.寫出古詩中
1.學習古詩第一句(多媒體出示古詩第1、2行)。詞語的意思。
(1)指名朗讀,學生評議,教師指導。(1)清明:
(2)多媒體突出顯示重點詞:清明、紛紛、欲斷魂。鼓勵學生
說出自己的理解,教師點撥。多媒體出示:①清明:二十四節(jié)
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2)紛紛:
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jié),坤寧宮及各后宮都安置秋千,
嬪妃做秋千之戲。②紛紛:形容多。③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
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凄迷,煩悶不樂。(3)欲斷魂:
(3)鼓勵學生根據(jù)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是
什么?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多媒體小結(jié):清明時候,陰雨連(4)借問:
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jié)日,路上行人情緒
低落,神魂散亂。
(4)指導朗讀,讀出詩句的意境。
2、學習古詩第二句(多媒體出示古詩3、4行)
(1)名讀、齊讀、教師范讀。
(2)學生自讀,再集體交流。
(3)多媒體突出顯示重點詞:借問、遙指、杏花村。鼓勵學生
說出自己的理解,教師點撥。多媒體出示:①借問:請問。②
遙指:指向遠方。③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
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3)鼓勵學生根據(jù)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是
什么?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多媒體小結(jié):想找人問問哪兒有
酒家,牧童用手指向遠處的杏花村。
(4)想象當時的情景,雨紛紛,欲斷魂,遙指,杏花村。感情
朗讀,讀出詩句的意境。
3.教師師大聲范讀,學生小聲跟讀,指名再讀。讓學生試著用
自己的話說出整首詩的意思,體會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清
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jié)日,
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想找人問問哪兒有酒家,牧童
用手指向遠處的杏花村。表達了作者懷念逝世親人的的思想感
情。)
4.感受古詩的韻律:根據(jù)自己的學習體驗,通過停頓和重讀把
古詩的韻律美表現(xiàn)出來。啟發(fā)學生分析停頓。
課件小結(jié):清明—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
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5.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指名讀——師生評讀——教師再指讀
——師生齊讀——學生自由讀。
6.練習背誦古詩。
四、深入探究,積累實踐。2.讀句子寫詩
1.同學們,你們覺得這首詩中的呢個詞語用得最妙?能說出你句。
的理由嗎?(紛紛)清明節(jié)這
教師小結(jié):“紛紛”一詞,所體現(xiàn)的正是一種凄迷而又美麗天細雨紛紛,
的境界。通過對“紛紛”這個詞語的品味,我們領(lǐng)會了詩歌所路上遠行的人
描繪的“景”:春雨的特點(細)與境界(迷人)?!凹娂姟币辉~,好像斷魂一樣
還寫出了行人凄迷紛亂的心情。迷亂凄涼。向
2.在第一句詩中你還對哪個詞語感興趣?為什么?(學生自由人詢問酒家哪
交流,舉手發(fā)言。)里有,牧童遠
教師小結(jié):“行人”“斷魂”。遠地指了指杏
細細品味這兩個詞語,體會了詩歌的“情”:清明時節(jié),應(yīng)花村。
當是家人團聚,悼念逝去親人之際,可作者卻獨自一人行路,
不免觸景傷懷,又加上細雨紛紛,更增加了作者的愁緒。
3.教師小結(jié):通過品味“紛紛”、“行人”、“斷魂”這三個詞語,
我們體會了作者在詩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這
正是我國古典詩歌的一種絕藝。
4.你從“遙”“杏花村”中有體會到了什么?(學生自由交流,
指名發(fā)言)
教師小結(jié):“遙”的使用非常巧妙:不遠不近的距離,包含
了含蓄無盡的韻味,引起了無窮的想象?!靶踊ù濉保涸黾恿嗽?/p>
歌美感,引起無限想象。
教師小結(jié):作者到此截然收筆,可是通過對這兩個詞語的品味,
我們發(fā)現(xiàn)詩歌雖然結(jié)束但留給人廣闊的想象空間。
5.課堂小結(jié),完善板書。
五、自由發(fā)揮,拓展延伸。
1.分小組活動討論,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給《清明》這首詩配一
幅插圖。
2.課外閱讀杜牧的其他詩,如《山行》等。
課堂小結(jié)
[教學板書][教學反思]
清明《清明》
唐杜牧在教學《清明》這首古詩時,我注重讓學生正確、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初步體會詩人所表
路上\行人\欲斷魂。達的意思。在教學古詩時,我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
借問\酒家\何處有,學生學習:
牧童\遙指\杏花村。第一:采用多種方式讀,如:自由讀、同桌讀、范
讀,小組讀等,使學生熟讀成誦。從而使學生慢慢喜歡
上古詩。
第二:這首詩與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清明有關(guān)。由于學
生對清明了解較少,在教學古詩前,我由介紹祖國的傳
統(tǒng)節(jié)日進入對清明的介紹,對清明進行了簡單介紹。
第三:在教學詩意時,我引導學生以理解重點詞語
為突破點,結(jié)合課件中與古詩有關(guān)的畫面,幫助學生理
解詩意。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引導學生在解疑中
理解詩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第三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介紹唐代詩人王維:唐代著名詩人,畫家,他擅長繪畫,精
通音樂和書法,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與另一位唐代
詩人孟浩然合稱“王孟”?!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這首詩是他
十七歲離家遠在長安時寫的。
2.鼓勵學生朗誦平時積累的王維的詩。
3.多媒體出示王維的詩,學生朗誦。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邑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
關(guān)無故人。
4.導入新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唐代詩人王維寫的一首
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板書課題,生齊讀課題兩遍。
二、誦讀課文,探究初成。
1.多媒體出示古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
插茱萸少一人。
2.學生自由誦讀,讀準字音。(初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
詩文,讀的時候要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糾正不準確的發(fā)音。
(2)找出難記的字,互相交流,學習識記方法。
(3)借助注釋和自己學習古詩的經(jīng)驗試著理解詩中的詞語和詩
句。(學生互動,教師點撥。)
4.教師簡介時代背景:王維十四歲就離開家鄉(xiāng),到長安去謀取
功名。(多媒體出示王維和兄弟分別的畫面)在分別時,他的兄
弟們含著淚送了他一程又一程,是那么的依依不舍。王維這么
小的年紀,他還是一個孩子呀,就遠離了親人,不知要經(jīng)歷多
少磨難,多少坎坷!時間過得可真快呀,小小年紀的王維離開
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親人已經(jīng)整整四年了。一晃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又
到了,大街上人流如潮,男女老少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歡快的笑
容。有的在給自己的孩子買新衣裳,有的……人們是多么開心
哪!望著那熱熱鬧鬧的場面,想到自己的親人,便揮筆寫下這
首千古名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理解課題。
(1)課前我們搜集了有關(guān)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的資料,誰來用一至
兩句話介紹介紹?(九月九日——指的是農(nóng)歷九月初九,這一
天,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重陽節(jié)。在我國古代,重陽節(jié)是
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這一天要舉行各種活動,如:登高、插茱萸、
賞菊、吃重陽糕、喝菊花酒等。如今,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又增加
了新的內(nèi)容,成為一年一度的“老人節(jié)”。因為兩個九意味著生
命長久、健康長壽。)
(2)山東是指的什么地方?(古時候指華山以東的地區(qū),并非
專指今天的山東省。在這里專指華山以東,作者家鄉(xiāng)蒲州。)
(3)你知道“憶”是什么意思嗎?(憶:想念,思念。)
(4)“兄弟”指什么?(泛指家中的親人。)
(5)誰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題目的意思?(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這
天思念家中的親人。)
6.鼓勵學生帶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再深情地讀一遍課題。
三、品讀欣賞,深入探究。1.讀句子,寫
1.學習古詩第一句(多媒體出示古詩:獨在異鄉(xiāng)為客)古詩。
(1)指名朗讀,學生評議,教師指導。(1)我獨自一
(2)多媒體突出顯示重點詞:獨、異鄉(xiāng)、異客。鼓勵學生說出個人居住在他
自己的理解,教師點撥。多媒體出示:①獨:孤身一人,獨自鄉(xiāng),每到過節(jié)
一人。②異鄉(xiāng):他鄉(xiāng)、外鄉(xiāng),就是家鄉(xiāng)以外的地方。③為異客:的時候我就更
作他鄉(xiāng)的客人。加思念自己家
(3)鼓勵學生根據(jù)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是鄉(xiāng)的親人。
什么?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多媒體小結(jié):我獨自一人在外地,
人地生疏,舉目無親,做外鄉(xiāng)的客人。
(4)指導朗讀,讀出詩人做客他鄉(xiāng)的孤獨、寂寞。(2)在遙遠的
(5)談話過渡:作者在異鄉(xiāng)求功名,那么到了節(jié)日的時候,詩地方,想到兄
人的內(nèi)心是怎樣的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弟們都登上高
2.學習古詩第二句(多媒體出示古詩: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處,一個個都
(1)名讀、齊讀、教師范讀。插上茱萸,單
(2)學生自讀,再集體交流。單缺少我一個
(3)多媒體突出顯示重點詞:泥融、鴛鴦。鼓勵學生說出自己人。
的理解,教師點撥。多媒體出示:①每:每當。②逢:遇到。
③倍:格外;加倍、更加。④親:家鄉(xiāng)的親人。⑤佳節(jié):美好
的節(jié)日。這里指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這天。2.把節(jié)日和相
(4)鼓勵學生根據(jù)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是應(yīng)的傳統(tǒng)飲食
什么?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多媒體小結(jié):每當遇到節(jié)日就加連接起來。
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端午節(jié)水餃
(5)感情朗讀,讀出世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重陽節(jié)月餅
(6)談話過渡:詩人看到長安菊花開,他會想到家鄉(xiāng)菊花盛開元宵節(jié)粽子
的樣子;看到長安的親人團聚,會想到自己的家人團聚;看到中秋節(jié)元宵
長安的人們重陽登高,他又會想到自己的親人重陽登高,現(xiàn)在春節(jié)菊花酒
讓我們來學習第三和第四句。3.理解古詩,
3.學習古詩第二句(多媒體出示古詩3、4行:遙知兄弟登高處,完成練習。
遍插茱萸少一人。)(1)《九月九
(1)名讀、齊讀、教師范讀。日憶山東兄
(2)學生自讀,再集體交流。弟》是王維寫
(3)多媒體突出顯示重點詞:泥融、鴛鴦。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一首廣為傳
的理解,教師點撥。多媒體出示:①遙知:在遙遠的地方猜想。誦的詩篇,深
②登高:登上高處。古時候有一種習俗,就是在重陽節(jié)這天,切地表達了詩
人們都要登高,他們認為登高可以避災(zāi)。③遍插:都插上了。人對_______
④茱萸(zhūyú):一種有濃烈香味的植物(一種香草)。古時的思念之情。
候有這樣一種習俗,就是在重陽節(jié)這天大家在頭上插上茱萸,(2)本詩中的
登上高處,據(jù)說可以避邪,消災(zāi)。⑤少一人:指詩人王維。千古名句是
(4)鼓勵學生根據(jù)對重點詞語的理解,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是
什么?學生交流,教師點撥,多媒體小結(jié):我在遙遠的地方,
想到今年重陽節(jié)兄弟們一定都登上了高處。他們都插戴著茱萸,表達了游子思
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遺憾的是單單缺少我一個人。鄉(xiāng)之情,曾打
(5)鼓勵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動多少游子離
4.教師師大聲范讀,學生小聲跟讀,指名再讀。讓學生試著用人之心。
自己的話說出整首詩的意思,體會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5.感受古詩的韻律:古詩文有一個特點,具有韻律美,我們可
以通過停頓和重讀把它表現(xiàn)出來。啟發(fā)學生分析停頓。
課件小結(jié):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6.學生自由朗讀——教師指名讀——師生評讀——教師再指讀
——師生齊讀——學生自由讀
7.齊讀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練習背誦古詩。
四、拓展延伸,積累實踐。4.以敘述的口
1.朗讀、背誦:齊讀、個人背、男女生背、師生背、全班背。氣把《九月九
2.在這首詩中哪兩句最能表達出詩人的思念之情?(“獨在異鄉(xiāng)日憶山東兄
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保┑堋愤@首詩編
3.“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意思是什么?為什么他每逢佳節(jié)倍思成故事,講給
親?(每當遇到節(jié)日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親人。因為他獨自一同學聽。
個人在外地,人地生疏,舉目無親,感到寂寞、孤單。)
4.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表達了身居
外地的詩人,適逢重陽佳節(jié),更加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的思想
感情。)
5.在我們學過的古詩中,你們還學過哪些思念家鄉(xiāng)、懷念親人
的古詩?(學生自愿把自己積累的古詩朗誦給全班師生聽。)
6.多媒體出示表達詩人思念家鄉(xiāng)的古詩,學生朗誦積累。
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
明朝又一年。
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鄉(xiāng)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
被暮云遮。
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
課堂小結(jié)
[教學板書][教學反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表達作者背井離鄉(xiāng)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在重陽節(jié)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的真摯思念的一首詩。學習這首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古詩應(yīng)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古詩中字詞句的含義,體會詩
遙知/兄弟/登/高處,人的感情,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jù)
遍插/茱萸/少/一人。古詩學習步驟來學習,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能力。
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
生進行學習。
第一步: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教師簡單介紹作者,
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積累的王維的詩句。教師多媒體
展示王維的詩,學生朗誦積累。在交流和朗誦中學生對
王維以及王維的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談話導入課
題,學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對古詩的學習中去。
第二步:情感朗讀,讀中體驗。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學習應(yīng)該“以人為本”,尊重學
生獨特的情感體驗?!耙寣W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
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
感的熏陶?!辈还苁穷I(lǐng)會詩的涵義,還是體味其美的意境,
都離不開朗讀。朗讀能激發(fā)想象,強化積累,培養(yǎng)語感,
所以,朗讀必須貫穿于古詩學習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每
一次讀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從讀通,至讀準,到讀出“懂”
與“不懂”,教學側(cè)重“不懂”。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
古詩的能力。
第三步:創(chuàng)設(shè)情境,體會情感。
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體會情感是古詩教學的靈
魂。在學習“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時,
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設(shè)情境,從情感的體驗出發(fā),首先在讀中
感悟、品味。然后引導學生練習自己的實際進行感悟朗
讀,尤其是留守兒童和自己的父母一年減不了幾次面,
我讓學生說說自己在什么時候最想念疼愛他們的爸爸媽
媽,結(jié)合自己的實際體驗來感受詩人的情懷,學生們對
詩的意境就有了獨特的感受,我覺得調(diào)動學生的切身感
受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一個很好的方法。
第四步:總結(jié)方法,揭示中心。
古詩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的優(yōu)秀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
在教學中要突出“詞義句意理解”、“理解句子含義”和
“體會作者情感”的訓練點,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古
代詩歌,增加傳統(tǒng)文化的積累;啟發(fā)學生喜歡古詩,并
且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陶冶愛美的情趣。在教學設(shè)
計中,我主要是想通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創(chuàng)
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在整
個的教學設(shè)計過程中,從整體上把握古詩,通過層層誦
讀的方法去指導學生體會它獨特的意韻美及作者想要表
達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1.(1)元日:農(nóng)歷正月初一,即春節(jié)。
(2)爆竹:古人燒竹子時使竹子爆裂發(fā)出的響聲。用來驅(qū)鬼避邪,后來演變成
放鞭炮。
(3)一歲除:一年已盡。除,逝去。
(4)千門萬戶:形容門戶眾多,人口稠密。
(5)曈曈:日出時光亮而溫暖的樣子。
2.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
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窩囊)
第二課時
1.(1)清明: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后。
(2)紛紛:形容多。
(3)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情緒低落,神魂散
亂。
(4)借問:請問。
2.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第三課時
1.讀句子,寫古詩。
(1)我獨自一個人居住在他鄉(xiāng),每到過節(jié)的時候我就更加思念自己家鄉(xiāng)的親人。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2)在遙遠的地方,想到兄弟們都登上高處,一個個都插上茱萸,單單缺少我
一個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把節(jié)日和相應(yīng)的傳統(tǒng)飲食連接起來。
端午節(jié)(粽子)重陽節(jié)(菊花酒)元宵節(jié)(元宵)
中秋節(jié)(月餅)春節(jié)(水餃)
3.理解古詩,完成練習。
(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王維寫的一首廣為傳誦的詩篇,深切地表達了詩
人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家鄉(xiāng)和親人)
(2)本詩中的千古名句是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表達了游子思鄉(xiāng)之
情,曾打動多少游子離人之心。
4.以敘述的口氣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編成故事,講給同學聽。
詩人王維因為要在長安謀取功名,不得不與自己的故土和親人告別,作客
他鄉(xiāng)。遠在外地的他,時常想起家鄉(xiāng)的朋友和親人。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又到了,
王維想:家鄉(xiāng)的親人、兄弟們一定在插滿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外鄉(xiāng)一帆風順吧!
遺憾的是,我無法與親人、兄弟們一起度過這美好的時光。
[教學板書][教學反思]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一首表達作者背井離鄉(xiāng)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在重陽節(jié)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的真摯思念的一首詩。學習這首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古詩應(yīng)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古詩中字詞句的含義,體會詩
遙知/兄弟/登/高處,人的感情,這同時也是個難點。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根據(jù)
遍插/茱萸/少/一人。古詩學習步驟來學習,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能力。
我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
生進行學習。
第一步: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教師簡單介紹作者,
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積累的王維的詩句。教師多媒體
展示王維的詩,學生朗誦積累。在交流和朗誦中學生對
王維以及王維的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談話導入課
題,學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對古詩的學習中去。
第二步:情感朗讀,讀中體驗。
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學習應(yīng)該“以人為本”,尊重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秋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第2課 花的學校說課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春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22課 科學和思想的力量說課稿 新人教版
- 6梯形的面積 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化學 第一章 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元素周期律 第一節(jié) 元素周期表第1課時說課稿1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年秋八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名著導讀《昆蟲記》說課稿 新人教版001
- 2024年春七年級地理下冊 第6章 第2節(jié) 自然環(huán)境說課稿2 (新版)新人教版
- 9 烏鴉喝水(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一年級上冊001
- 1《植物》科學閱讀《我們離不開植物》(說課稿)2023-2024學年一年級上冊科學教科版001
- 2025個人購房合同樣本(合同版本)
- Unit2 Bridging Cultures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Structures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二冊
- 三對三籃球賽記錄表
- 礦山電工知識點講解
- 物業(yè)公司服務(wù)質(zhì)量檢查流程
- 中國心胸外科的歷史和現(xiàn)狀
- 人教版9年級全一冊英語單詞表
- 三門峽水利工程案例分析工程倫理
- 中國旅游地理區(qū)劃-京津冀旅游區(qū)
- “1+X”證書制度試點職業(yè)技能等級證書全名錄
-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理論(第三版)》第八章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調(diào)控論
- 交流伺服系統(tǒng)常見故障及處理分解課件
- 水土保持單元工程質(zhì)量評定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