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義》人民一輪通史復習講義:第五單元 中華文明的輝煌與危機-明清時期 第10講 含答案_第1頁
《講義》人民一輪通史復習講義:第五單元 中華文明的輝煌與危機-明清時期 第10講 含答案_第2頁
《講義》人民一輪通史復習講義:第五單元 中華文明的輝煌與危機-明清時期 第10講 含答案_第3頁
《講義》人民一輪通史復習講義:第五單元 中華文明的輝煌與危機-明清時期 第10講 含答案_第4頁
《講義》人民一輪通史復習講義:第五單元 中華文明的輝煌與危機-明清時期 第10講 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第10講明清時期的經濟一、農耕經濟的發(fā)展1.農業(yè)(1)農耕技術:生產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雙季稻得到大面積擴種,玉米、甘薯等高產農作物被引進和推廣。(2)灌溉工具:明清時期出現了風力水車.(3)農業(yè)著作: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體現了當時農業(yè)科技的水平。(4)人口的大量增加:由于國家統一、政局穩(wěn)定,大量荒地的開墾,耕作技術的進步,高產作物的推廣以及賦稅制度的改革,導致明清時期人口急劇增長.2.手工業(yè)(1)生產規(guī)模:明代中葉以后,民營手工業(yè)超過官營手工業(yè),占據了主導地位。(2)成就①制瓷業(yè):明代燒制帶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裝飾圖案的瓷器;清代根據歐洲人的訂單,專門燒制西餐用具和魚缸等;明清時期,瓷器種類豐富,青花瓷、彩瓷、琺瑯彩爭奇斗艷.②紡織業(yè)絲織業(yè):南方絲織業(yè)進入鼎盛時期,蘇州、杭州和南京成為著名的絲織業(yè)中心;明清官府在蘇杭等地設織造局,緞成為清朝絲織品的代表。棉織業(yè):明代棉花成為紡織業(yè)主要原料。原因:棉花種植面積擴大;棉紡織技術的改進與推廣;國家政策的推動;農書的推介等。3.商業(yè)(1)商業(yè)繁榮①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成為商品。②區(qū)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fā)展較快。③社會上大量使用白銀,商業(yè)資本日趨活躍。④出現地域性的商人群體—-商幫,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2)商業(yè)市鎮(zhèn)發(fā)展:出現漢口鎮(zhèn)、佛山鎮(zhèn)、景德鎮(zhèn)、朱仙鎮(zhèn)四大商業(yè)名鎮(zhèn).4.資本主義萌芽產生(1)條件: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2)出現①時間:明朝中后期.②地點:江南。③行業(yè):絲織業(yè)。④標志:出現“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計工受值"式的雇傭和被雇傭關系.⑤性質:是一種新的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系。(3)特點:地區(qū)性和不平衡性突出;發(fā)展緩慢.(4)緩慢原因:政府采取加強控制和掠奪的手段予以壓制;勢力強大的經濟傳統的壓抑;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制度的阻礙。二、農耕經濟的遲滯1.“重農抑商”政策(1)原因:社會上出現商業(yè)與農業(yè)爭奪勞動力、影響農業(yè)生產甚至危及政權統治等問題.(2)目的:保護農業(yè)生產和小農經濟,以確保賦役征派和地租征收,鞏固封建統治.(3)表現:明清時期政府實行專賣制度,加征民營商業(yè)的商稅。(4)評價①積極:保護了農業(yè)生產和小農經濟,促進了農業(yè)經濟發(fā)展;鞏固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權。②消極:強化了自然經濟,在封建社會后期,阻礙工商業(yè)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從根本上造成中國的落后.2.“海禁”與“閉關鎖國”原因表現影響明太祖擔心流亡海上的敵對勢力勾結倭寇,危及統治人民不得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對外貿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進行(1)妨礙了海外市場的開拓,抑制了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滋長,延緩了封建經濟的解體(2)使中國與世界隔絕,逐漸落后于世界潮流(3)阻隔了中外文化交流,阻礙了科學的發(fā)展清朝“閉關鎖國”為對付東南沿海的抗清斗爭;認為天朝大國無需與外國進行貿易厲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將沿海居民內遷,不許人民擅自下海易錯提醒“海禁”與“閉關鎖國”的區(qū)別1“海禁”是指明清時期嚴厲禁止私人出海貿易,海外貿易必須在官方的主持下進行,即所謂“朝貢貿易”;主要是防內.2“閉關鎖國”政策嚴格限制不是禁絕對外貿易,既禁止國人出海貿易也限制外商來華貿易,如清政府特許廣州“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主要是防外??键c一古代的商業(yè)都市和商品經濟1.古代中國商業(yè)都市發(fā)展的五大特點(1)經濟功能不斷增強。自先秦至唐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軍事重鎮(zhèn),宋代以后經濟功能增強,明清時期出現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yè)市鎮(zhèn),如蘇州、景德鎮(zhèn)等。(2)城市規(guī)模不斷擴大.隨著農村人口不斷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規(guī)模不斷擴大。(3)城市市場不斷繁榮。漢唐時期對“市”有嚴格的時間、空間限制,唐長安的市已發(fā)展為常設的商業(yè)區(qū)。到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都市商業(yè)繁盛。明清時期都市中的商業(yè)區(qū)相當繁華.(4)對外貿易發(fā)達。明以前以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為主要渠道的對外貿易發(fā)達,是古代商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興盛。(5)貨幣種類不斷豐富。在貨幣流通領域,北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明朝時形成了以白銀為主,以錢為輔的錢、銀并行的貨幣流通制度。2.古代商品經濟發(fā)展的作用在封建社會的不同時期,商品經濟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統治起著不同的作用,具體可分為三個階段:(1)封建社會初期,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促進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形成和封建統治的加強.戰(zhàn)國初期,新興地主階級中很大一部分人來自擁有雄厚資產的商人.一些商業(yè)繁榮的城市,成為封建政權的中心,如臨淄、邯鄲、大梁、郢等。(2)封建社會中期,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有利于封建政權的鞏固,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如隋、唐、北宋的都城洛陽、長安、開封都是當時的商業(yè)中心。商業(yè)稅收在國家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步增長。(3)封建社會后期,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對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①明朝中后期,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它的產生和緩慢發(fā)展,經濟上瓦解著封建制度,政治上動搖著封建統治秩序,思想上沖擊著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②由于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導致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產生.黃宗羲作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地抨擊了君主專制,指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1.論從史出明清奢侈之風——“揚氣”史料明清時期,形成了一個積累大量財富的商人群體-—淮揚鹽商.康乾年間,“奢靡風習創(chuàng)于鹽商,而操他業(yè)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揚州地區(qū)物質繁榮、名流薈萃,周邊乃至全國都追慕揚州,以至“作事軒昂,向曰‘揚氣’……盡事奢華也"。-—摘編自孫燕京《晚清社會風尚研究》結論史料反映出明清時期江南地區(qū)出現了奢侈之風,這與商品經濟的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系。2.獲取材料信息要求:根據材料,概括明清時期江南市鎮(zhèn)的特點。材料明清時,唐宋以來被稱作“草市”的新型市鎮(zhèn)得到充分發(fā)展。據統計,宋代江浙地區(qū)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現了71個市鎮(zhèn),明代達316個;清代增至479個,市鎮(zhèn)之間的直線距離不過數十里。一些市鎮(zhèn)的規(guī)模與居住人口都超過府縣治所,這些市鎮(zhèn)充斥著牙行、布行與手工作坊,收納周邊個體民戶的產品,進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銷遠方市場?!幾在w岡《中國城市發(fā)展史論集》主要信息: 答案特點:以工商業(yè)活動為主要功能(經濟功能加強);輻射范圍廣,分布密集;與周邊農村聯系密切??键c二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與資本主義萌芽1.重農抑商政策與閉關鎖國政策的異同重農抑商政策閉關鎖國政策不同點時間封建社會初期出現,并貫穿封建社會始終明代中期出現,到清朝進一步加強目的促進農業(yè)發(fā)展,穩(wěn)固封建統治基礎抑制中外交往,維護封建專制統治作用在封建社會前期和王朝初期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fā)展;在封建社會末期對生產力發(fā)展起阻礙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來侵略,維護了國家主權;但限制了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導致中國的落后相同點都是封建統治者實行的經濟政策;都重視農業(yè)、抑制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都促進了傳統經濟的發(fā)展;都導致了中國國際地位的逐步下降

2.古代經濟政策與資本主義萌芽的關系1.論從史出明代的經濟立法史料(明初)市場管理立法初具規(guī)模,包括對商品價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規(guī)范、牙商(中間人)的管理、不正當經商行為的處置都有專門的法律條文.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無得擅出海與外國互市.-—張晉藩《中國法制通史》結論明代的市場立法規(guī)范了商業(yè)行為,順應了商品經濟發(fā)展要求;但“海禁"政策不利于開拓海外市場。2.史由證來要求:分析下面的史料,論證說明清朝“閉關鎖國"政策的影響.史料對于中國來說,十三行的出現維護了天朝的規(guī)制,而對西方商人來說,十三行卻遮斷了他們同中國民間和官方的聯系.雖然這種做法常常引起西方人的憤懣,但在沖突沒有激化之前,中國的君主和官、紳、商都不會覺察到其中的毛病.-—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論證: 答案(1)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只允許廣州十三行對外進行貿易.(2)“閉關鎖國”政策,雖然維護了清朝的封建統治,但是遮斷了西方商人與“中國民間和官方的聯系”,引起西方人的不滿。流。1.明清時期商人的營商致富動機(明清時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關從商致富的記載,但幾乎毫無例外,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商人最后總是傾向于把累積得來的財富或過剩的資本投資于購買土地,或供應下一代有閑沉浸于傳統典籍,參與科舉,以便進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終生以商賈為業(yè),仍會要求其下一代盡可能轉向科舉。因此,我們可以說,引發(fā)人們營商致富的動機中,實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毀商業(yè)企業(yè)發(fā)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曉琳《中國全史·商賈史》發(fā)現問題材料反映出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這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命題角度明清時期商人營商致富動機的成因及影響;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的不利因素。2.“海禁”政策下的“百貨不通”既禁之后,百貨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藝能之無用,行者嘆至遠之無方,故有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維朽蠹于斷港荒岸之間.……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貧,貧者困,驅工商為游手,驅游手為盜賊耳.——《論南洋事宜書》發(fā)現問題“海禁”政策導致了沿海居民的貧困化.命題角度如何評價“海禁"政策;“海禁"政策的社會影響。全國卷5年考題統計時間題號時間題號2017全國Ⅰ,272016全國Ⅱ,27全國Ⅲ,272015全國Ⅱ,272014全國Ⅰ,272013全國Ⅰ,40全國Ⅱ,261.命題點:社會史觀-—明朝經濟發(fā)展對社會生活的影響(2017·課標全國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飲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嚴格規(guī)定,例如官員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連低級官員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這一變化反映了()A.君主專制統治逐漸加強B.經濟發(fā)展沖擊等級秩序C.市民興起瓦解傳統倫理D.低級官員易染奢靡風氣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明代玉制器皿的使用從上層社會專屬到普通人家的變化,這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結果,故B項正確。材料中的現象與君主專制的加強無直接對應關系,故A項錯誤;C、D兩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2.命題點:明代江南農村的變化(2016·課標全國Ⅲ,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農村的變化時說,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順而主令尊”,如今“驕惰成風,非酒食不能勸”“夏必加下點心,冬必與早粥”。這一變化反映了()A.市鎮(zhèn)經濟與手工業(yè)的發(fā)展B.政府積極推行重農政策C.社會矛盾日益尖銳D.農業(yè)中人身依附關系強化答案A解析材料實質上反映的是明末農村雇工待遇提高,是城鎮(zhèn)經濟發(fā)達,雇工出賣勞動力的機會增多所致,故選擇A項.“夏必加下點心,冬必與早粥"是個別雇主為了留住雇工而非政府行為,故B項錯誤.C項題干材料沒有反映.題干材料反映的是農業(yè)中人身依附關系減弱而非強化,故D項錯誤。3.命題點:政治重心的轉移對國內市場的影響(2015·課標全國Ⅱ,27)明成祖朱棣認為,北京“山川形勝,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將都城從南京遷至北京.這一舉措客觀上()A.推動了國家政治統一進程B.促進了跨區(qū)域貿易的繁榮C.抑制了區(qū)域性商幫的形成D.改變了南北經濟文化格局答案B解析明成祖遷都北京,實現了政治重心的北移,客觀上加強了南北經濟的交流,促進了貿易的發(fā)展,故選B項。明成祖時期國家早已統一,故A項錯誤;遷都有利于跨區(qū)域貿易的發(fā)展,明清時期出現了以徽商和晉商為代表的商幫,故C項錯誤;南宋時經濟重心已轉移到南方,這種經濟格局一直到明清時也未改變,故D項錯誤.4.命題點:清代對外貿易的發(fā)展(2014·課標全國Ⅰ,27)據記載,清初實施海禁前,“市井貿易,咸有外國貨物,民間行使多以外國銀錢,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這一記載表明當時()A.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B.外來貨幣干擾了中國資本市場C.自然經濟受到了進口貨物的沖擊D.民間貿易發(fā)展沖擊清廷的統治答案A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準確理解材料原意。題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實施海禁以前,中外貿易在民間表現突出,但外國貨物在中國很少,外國銀錢已在民間流行開來,體現了中國貨物出口增多,中國在對外貿易中居于優(yōu)勢地位。故A項正確。題干材料無法體現外來貨幣是否干擾了中國市場,排除B項。也無法體現自然經濟受到沖擊或清朝統治出現問題,排除C、D兩項。5.命題點:明代的長途貿易發(fā)達(2013·課標全國Ⅱ,26)明朝有人描述在廣東大庾嶺所見:“蓋北貨過南者,悉皆金帛輕細之物;南貨過北者,悉皆鹽鐵粗重之類。過南者月無百馱,過北者日有數千?!边@表明當時()A.嶺南經濟發(fā)展程度高于北方B.嶺南是商人活動的主要地區(qū)C.以物易物是商貿的主要方式D.區(qū)域差異造成長途貿易興盛答案D解析材料著重說明的是“金帛輕細之物”屬于“北貨過南者”,“鹽鐵粗重之類”屬于“南貨過北者”,這是基于區(qū)域差異而造成明朝時期長途貿易興盛。故D項符合題意。1.命題點:封建社會后期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趨勢(2017·全國卷高考臨考沖刺押題卷七,28)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糧、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轉運貿易中的比重逐漸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圍較以往有所擴大,流向主要是從農村流向城市。這種狀況表明中國()A.農產品商品化趨勢的增強B.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解體C.生產力水平出現質的飛躍D.城鄉(xiāng)生活方式的融合答案A解析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是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故B項錯誤;農產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雖然是社會生產力提高的重要標志,但這并不意味著生產力水平出現質的飛躍,故C項錯誤;農產品由農村流向城市是自古代城市產生以來就存在的經濟現象,“流通量和流通范圍較以往有所擴大”并不代表城鄉(xiāng)生活方式的融合,故D項錯誤。2.命題點:從居民身份構成分析明代社會結構的變化(2017·合肥三模,26)下圖為明代蘇杭地區(qū)居民身份結構示意圖,該圖反映了()A.工場手工業(yè)占重要地位B.租佃關系開始確立C.商人群體社會地位較低D.自然經濟逐漸解體答案A解析按照圖片所示,當地工場工人占到將近三分之一的比例,表明工場手工業(yè)在當地的社會經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故A項正確。3.命題點:清代對外貿易對閉關鎖國政策的沖擊乾隆二十年,一些原在廣州貿易的英國商船來浙江寧波貿易,乾隆批示“浙民習俗易囂,洋商錯處,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來浙,自不必強回棹。惟多增稅額,將來定海一關,即照粵關之便”.材料表明()A.清初注意防范中外交往B.中外貿易沖擊著原有的管理體制C.清初為了增加收入開放D.清朝時期閉關鎖國政策已被打破答案B解析根據“浙民習俗易囂,洋商錯處,必致滋事”可知其目的是防內,故A項錯誤;根據“多增稅額,將來定海一關"可知國家根據對外貿易的情況在不斷地調整政策,故B項正確;題中沒有明確數據說明收入的多少,故C項錯誤;根據“照粵關之便"可知能夠對外貿易的地方并不普遍,故不能否定既定的政策,故D項錯誤。4.命題點:明清時期農業(yè)經濟結構的變化(2018·河南高考診斷A卷,27)明清時期,江蘇松江府、太倉州、海門廳因“種花者多,而種稻者少,每年口糧全賴客商販運".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縣不產米,仰食于四方”。據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區(qū)()A.農家副業(yè)占據主導地位B.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C.抑商政策發(fā)生重大轉變D.糧食手工加工業(yè)發(fā)展滯后答案B解析古代中國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且材料中只提及江蘇部分地區(qū)農業(yè)產品種植情況,不能說明整個江南地區(qū)的情況,故A項錯誤;材料中體現江蘇部分地區(qū)種植棉花現象普遍,說明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故B項正確;明清時期實行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農民生產狀況而不是反映糧食加工狀況,故D項錯誤.5.命題點:明代手工業(yè)生產關系的變化(2017·全國卷高考臨考沖刺押題卷四,26)明初工匠單立為匠戶,世代不得脫籍;明朝中葉工匠可以納銀代役.清朝完全廢除匠籍,官營手工業(yè)勞動者皆出自官府雇募。這一變化過程的影響是()A.官營手工業(yè)的發(fā)展走向市場化B.直接導致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C.手工業(yè)生產格局出現重大變化D.手工業(yè)專業(yè)化生產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材料中“廢除匠籍”反映出官營手工業(yè)匠戶人身依附關系的減弱,“官營手工業(yè)勞動者皆出自官府雇募”,手工業(yè)生產格局出現重大變化,故C項正確。課時作業(yè)一、選擇題1.(2017·唐山三模,25)宋代時“如工商雜類人等有奇才異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到明代,僅鹽商子弟考取進士者就有180余人,成為舉人者有340余人。這一現象說明()A.四民等級觀念在宋代以后趨于消失B.抑商政策在宋明時期出現一定松動C.“賤商令”抑制了商人的社會地位D.古代在科舉領域不存在抑商的現象答案B解析等級觀念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直存在,趨于消失太過絕對,故A項錯誤;根據題意,工商業(yè)階層在宋代、明代也可參加科舉考試,說明抑商政策有所松動,故B項正確;題目中提到的是對商人地位貶低的松動,實際上是提高了商人的社會地位,故C項錯誤;科舉制是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一直是由士大夫把持,開始是禁止商人考試的,故D項錯誤。2.(2017·孝義三模,27)明朝時,原為“稻米之鄉(xiāng)”的江蘇嘉定縣不產米,仰食四方;浙江吳會(今紹興)仰食于盛產稻谷的江西贛州.這反映了明朝時東南地區(qū)()A.農業(yè)經營發(fā)生變化B.農業(yè)發(fā)展極不平衡C.長途貿易得到發(fā)展D.經濟重心地位加強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原為‘稻米之鄉(xiāng)’的江蘇嘉定縣不產米”“浙江吳會(今紹興)仰食于……江西贛州”,可知以嘉定、吳會為代表的東南地區(qū)生產經營方式發(fā)生一定的轉變,故A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一種地域分工,故B項錯誤;材料主要突出地區(qū)生產出現了專業(yè)化的傾向,故C項錯誤;材料僅體現了東南地區(qū)的生產變化,不能體現其在全國的地位,故D項錯誤。3.有學者將絹價按當時米價進行折算比較,發(fā)現明代中葉,江南的絹價明顯下降,比宋代低約11%。這主要是由于明代中葉以來()A.手工業(yè)領域發(fā)生新變化B.白銀普遍流通,貨幣制度趨于規(guī)范C.江南經濟地位日益重要D.農產品商品化加速答案A解析明代中葉以來,民營手工業(yè)在很多行業(yè)后來居上,大量產品進入市場,特別是江南絲織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導致江南的絹價明顯下降,故A項正確;貨幣制度趨于規(guī)范不合題意,故B項錯誤;江南經濟地位日益重要從宋代就開始了,故C項錯誤;材料說的是手工業(yè)的變化,農產品商品化加速不合題意,故D項錯誤.4.(2017·深圳二模,27)明朝初年政府“命在京兵馬指揮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苯质絮?、秤尺,稽考牙儈(中間商)姓名,時其物價".此舉意在()A.壟斷城市商業(yè)貿易B.強化重農抑商政策C.維護市場公平交易D.征稅補充軍費開支答案C解析A項在材料中無體現,故A項錯誤;據材料可得政府對商業(yè)的管理,不涉及重農抑商政策,故B項錯誤;據材料可得明初政府設官??倍攘亢夂秃硕ㄎ飪r,加強對商業(yè)秩序的管理,維護市場公平交易,故C項正確;D項在材料中無體現,故D項錯誤。5.(2017·濮陽三模,27)史載,明代江南地區(qū)松江、蘇州二府,棉作壓倒稻作,“邑之民業(yè),首藉棉布”;嘉興、湖州二府,則是蠶桑壓倒稻作,“蠶或不登時,舉家輒哭".據此可知,明代江南地區(qū)()A.農業(yè)生產重視區(qū)域分工B.農本商末理念發(fā)生變化C.多種農業(yè)經營方式興盛D.農作物的品種顯著增加答案C解析“松江、蘇州二府"“嘉興、湖州二府”的農業(yè)生產結構不同,不能說明江南地區(qū)重視區(qū)域分工,故A項錯誤;“棉作"“蠶?!倍紝儆谵r業(yè)生產范疇,不能說明農本商末理念發(fā)生變化,故B項錯誤;根據“棉作壓倒稻作”“蠶桑壓倒稻作”可知明代江南地區(qū)多種農業(yè)經營方式興盛,故C項正確;蠶桑并不是新引進的物種,故D項錯誤.6.(2018·全國Ⅱ卷高考考前模擬預測二,26)下表是明清時期耕地和人口變化的數據.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府因素是()耕地面積人口明初11億畝6600余萬清前期12億畝4。1億A.大量耕地開墾可以養(yǎng)活更多的人B.攤丁入畝政府使百姓不再隱瞞人口C.一條鞭法減輕了農民的賦稅負擔D.重農抑商政策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答案B解析清前期耕地面積僅增加1億畝,而人口卻增加5倍多,顯然開墾的耕地無法承擔如此多增加的人口,故A項錯誤;清前期實行攤丁入畝,將中國實行兩千多年的人頭稅廢除,而并入土地稅,使得百姓不再隱瞞人口,故B項正確;一條鞭法是明代實行的稅收政策,故C項錯誤;明清時期都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無法解釋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故D項錯誤。7.(2017·郴州二模,7)朝奉本是一種古老的官職。秦代有朝請,漢代有奉朝請,意思是“逢朝會請",即每逢上朝便應召議事,并不實指某個官位.明清兩代,徽商蓬勃崛起,“徽州朝奉”成了徽記富商和當鋪掌柜的專稱。“徽州朝奉”這種現象本質上說明了()A.徽商棄商從政B.徽商追求虛榮C.徽商尋求政治庇護D.政府抑商答案D解析徽商棄商從政與材料和史實均不符,故A項錯誤;徽商追求虛榮反映的是一種表面現象,與題干“本質"不符,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徽州朝奉"是一種自我“加封”,不是官府封授,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徽州朝奉"這種現象的產生,本質上反映了政府重農抑商的政策導向,商人希圖通過自我加封,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故D項正確。8.(2018·珠海一模,26)明成祖時,徽商……或以捐納的方式,謀取“功名”虛銜,以保護子孫后裔科舉“光宗耀祖".清雍正時,廢除貿易禁令,但從前逗留外洋之人,不準回籍。這說明()A.富商大賈難成革新的力量B.功名是富商大賈的最終目的C.海禁松弛仍有諸多的限制D.重農抑商的觀念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清朝廢除貿易禁令的規(guī)定能體現出海禁松弛仍有限制,但明代徽商謀求功名的行為與從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受重視和保護,是重農抑商觀念的體現,故D項正確。9.(2017·日照三模,27)紙幣在中國出現較早,但直到明清時期紙幣也未能取代金銀而成為主要貨幣。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明清時期()A.商品市場發(fā)展程度不夠充分B.大量國際金銀流入中國市場C.民眾缺乏對紙幣價值的認可D.紙幣容易因通貨膨脹而貶值答案A解析出現較早的紙幣始終未能取代金銀成為主要貨幣,究其根本原因是古代封建社會的商品經濟發(fā)展不夠充分,故A項正確;大量國際金銀涌入中國市場只會促使紙幣更快的取代金銀成為主要貨幣,故B項錯誤;民眾的認可度并不是決定紙幣流通程度的根本因素,故C項錯誤;紙幣易貶值的特點同樣也不是其未能成為主要貨幣的根本原因,故D項錯誤。10.(2017·河北衡水中學高三第二學期第二次摸底,27)融入西方器形和裝飾圖案的中國瓷器在18世紀變得特別流行,各種各樣的歐式元素都被原樣復制到瓷器上,大多數圖案是由歐洲客戶提供的版面和素描.這主要反映了當時()A.中國瓷器成為中西貿易主體B.外銷成為中國制瓷業(yè)發(fā)展的主要動力C.歐洲文化對中國瓷器的影響D.中國瓷器注重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各種各樣的歐式元素都被原樣復制到瓷器上,大多數圖案是由歐洲客戶提供的版面和素描”可以看出中國瓷器注重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故D項正確。11.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撫劉于義奏稱:“山右(今山西)積習,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貿易一途,其次寧為胥吏。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讀書應試?!边@表明()A.傳統觀念因追求財富而改變 B.學而優(yōu)則仕的傳統被拋棄C.重農抑商政策已經發(fā)生變化 D.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答案A解析材料中“重利之念,甚于重名”表明重農抑商觀念發(fā)生變化,故A項正確;拋棄學而優(yōu)則仕與材料中“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讀書應試”不符,故B項錯誤;材料中“山右(今山西)積習"表明是地方性的觀念變化,而非政策,故C項錯誤;清雍正帝強調“工賈皆其末也”,商人的地位沒有“大大提高",故D項錯誤。()A.旨在保護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 B.養(yǎng)成了國民的妄自尊大心理C.客觀上遲滯了近代化起步 D.成為近代列強侵華的導火索答案C解析民族工業(yè)是中國近代的產物,故A項錯誤;清朝國民自大心理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閉關鎖國的對外政策,故B項錯誤;閉關鎖國的外交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外交流,阻礙了中國社會向近代化轉型,故C項正確;列強侵華的導火索是中西貿易逆差,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13.(2018·荊州模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是史籍關于明朝中后期江南民眾社會生活的記載。“便服裘帽,惟取華麗,或娼優(yōu)而僭擬帝后,或隸仆而上同職官,貴賤混淆,上下無別。”“至于民間風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莫過于三吳。自昔吳俗習奢華、樂奇異,人情皆赴觀焉.……南都(指南京)服飾,在慶、歷前猶為樸謹。近年以來,殊形詭制,日新月異.”嘉善陳氏告誡族人:“宗族傳習不齊,耕讀之外,工商經紀,悉從便業(yè)。"“本地止以商賈為業(yè),人無擔石之儲,然亦不以儲蓄為意.即輿夫仆隸奔勞終日,夜則歸市酒,夫婦團醉而后已,明日又別為計?!薄澳私裰溪q多此俗人家,兒子娶婦,輒求分異?!值墚敺?,異居異財。”“婚娶頗多論財,嫁女競侈,窮極靡麗,寶貴妝資從厚。”—-摘自陳江《明代中后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1)根據材料,概括明朝中后期江南民眾社會生活的主要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明朝中后期江南民眾社會生活的歷史影響。答案(1)特點:在服飾上突破了傳統的禮制和等級制度;衣食住行、嫁娶等方面出現奢靡風氣和及時行樂的消費觀;商賈社會地位得到提高(傳統賤商觀念有所改變);出現家庭小型化現象(出現兄弟、父子分產別居現象或人們的私有財產觀念得到強化)。(2)影響:政治上:沖擊了封建等級制度與傳統家庭結構。經濟上:促進人口流動,有利于城鎮(zhèn)就業(yè),推動工商業(yè)發(fā)展。思想上:沖破了理學禁欲主義的控制,有利于市民階層的覺醒.社會生活上:奢侈之風造成浪費、貧困加劇等社會問題,不利于資本原始積累(不利于資本主義萌芽的發(fā)展)。14.(2018·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一次質量考評,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康熙初年南京地方政府規(guī)定:“機戶不得逾百張(機),張納稅當五十金”,并由“織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