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_第1頁
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_第2頁
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_第3頁
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_第4頁
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尖牙(Canine)尖牙功效與形態(tài)特點功效特點:撕裂食物;支持口角,豐滿面形,尤其是口角突度形態(tài)特點:冠厚、有牙尖、根長、粗壯、脫落晚基本功效結構--牙尖(四嵴四斜面)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頁尖牙組共同特點牙冠4個軸面1個牙尖唇舌面頸嵴---------舌隆突近中緣--------近中邊緣嵴遠中緣---------遠中邊緣嵴近中斜緣--------近中牙尖嵴遠中斜緣-------遠中牙尖嵴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頁唇嵴近中牙尖嵴舌嵴遠中牙尖嵴尖牙

牙尖基本結構----四嵴四斜面嵴---穿透,切割食物斜面---壓碎食物四嵴----唇、舌、近中、遠中會聚組成尖頂舌嵴將舌窩分成兩部分四斜面----每兩嵴之間形成斜面以兩嵴命名(近唇、遠唇、近舌、遠舌)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頁尖頂角約90度遠中牙尖嵴近中牙尖嵴上頜尖牙牙冠:圓五邊形接觸點突出,頸部縮窄顯著牙尖長大、占冠長約1/3唇嵴顯著----近遠唇斜面舌嵴顯著---近遠中舌窩,舌隆突顯著近中牙尖嵴短,遠中牙尖嵴長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頁上頜尖牙牙根:根久遠大于冠長,粗壯牙根唇舌徑大于近遠中徑根尖偏遠中多為單根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頁下頜尖牙與上頜尖牙比較掌握牙冠:較窄,頸部縮窄程度較上頜尖牙小近中冠根相續(xù)幾乎呈一直線牙尖較上頜尖牙小近中牙尖嵴短平、遠中牙尖嵴斜長近遠中牙尖嵴長度約為1/2百分比尖頂角>90°唇舌面較平坦,嵴、窩、隆突不顯著冠偏舌側唇面磨耗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6頁下頜尖牙與上頜尖牙比較掌握牙根:上頜尖牙牙根唇舌徑稍大于近遠中徑下頜尖牙牙根唇舌徑遠大于近遠中徑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7頁尖牙

尖牙判別?左右上頜尖牙近中牙尖嵴短于遠中牙尖嵴遠中面圓突,接觸點近頸部?左右下頜尖牙近中牙尖嵴短平、遠中牙尖嵴長斜近中接觸點不顯著,延續(xù)為一直線?上下頜尖牙判別二者形態(tài)較相同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8頁尖牙應用解剖1尖牙位置對于支撐口角、鼻唇溝及面部豐滿度含有主要意義2上頜尖牙根圓,可旋轉拔除;下頜尖牙根扁圓,應擺動配合旋轉拔除3根長、穩(wěn)、不易脫落,牙冠各軸面光滑4自潔作用好,不易生齲5可有變異,上頜尖牙可出現(xiàn)過長過短根,下頜尖牙可分為唇舌兩根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9頁前磨牙組復習概念

牙體長軸合面邊緣嵴三角嵴橫嵴點角點隙斜面窩

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0頁

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1頁頰面觀舌面觀側面觀上頜第一前磨牙牙冠頰舌徑大于近遠中徑(較厚)頰面與尖牙相同而稍短,有頰嵴(頰軸嵴)舌面較圓突、有舌嵴、舌面內(nèi)收(舌軸嵴)鄰面為四邊形,多一合緣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2頁ab132上頜第一前磨牙

牙冠合面大致形態(tài)---不規(guī)則六邊形突起部分:頰、舌兩尖、頰尖>舌尖兩個三角嵴:頰尖嵴、舌尖嵴兩條邊緣嵴:近遠中邊緣嵴凹陷部分:近中點隙a、遠中點隙b近遠中點隙之間為中央溝1,占合面寬度二分之一遠中點隙發(fā)出遠中溝3,近中點隙發(fā)出近中溝2近中溝越過近中邊緣嵴抵達近中面形成近中面溝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3頁

上頜第一前磨牙牙根可單根或雙根牙根大、扁、頰舌向分開單根型—長形下凹,遠中面深,根尖偏遠中雙根型—根柱長,分叉根僅占根長1/3~1/2偶有三根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4頁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上頜第二前磨牙與上頜第一前磨牙形態(tài)極為相同,二者比較掌握主要從合面觀進行判別牙冠:第一前磨牙頰面>舌面,頰尖>舌尖第二前磨牙頰舌面,頰舌尖相近,合面較對稱第二前磨牙牙冠較第一前磨牙小第二前磨牙中央溝短、淺,近遠中點隙相距近牙根:第二前磨牙多為單根,雙根近占5%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5頁舌尖偏近中近中面溝近頰合角遠頰合角頰尖近中牙尖嵴頰尖遠中牙尖嵴左右上頜第一前磨牙判別頰尖近中牙尖嵴長、陡、斜,舌側內(nèi)收,遠中牙尖嵴平近頰合角大,偏舌側,遠頰合角小,偏頰側,可有近中面溝頰尖略偏遠中,舌尖略偏近中。單根者,根尖偏遠中雙根者,遠中面長形下凹較深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6頁舌尖偏近中左右上頜第二前磨牙判別合面形態(tài)對稱,較難判別舌尖偏遠中(主要判別標志)近中合緣嵴高,遠中合緣嵴低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7頁上頜第一前磨牙上頜第二前磨牙下頜第一前磨牙下頜第二前磨牙上下頜前磨牙判別上頜前磨牙頰舌徑>近遠中徑,冠窄長下頜前磨牙頰舌徑=近遠中徑,冠方圓上頜前磨牙牙冠較正下頜前磨牙牙冠偏舌側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8頁下頜第一前磨牙牙冠:小,為前磨牙中最小者頰面,頰尖比舌面,舌尖大一倍合面頰尖三角嵴與舌尖三角嵴相延續(xù),形成橫嵴以橫嵴為界將合面分為近中半與遠中半近中半<遠中半近中窩<遠中窩鄰面觀:頰尖在牙體長軸上頸嵴突起顯著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19頁下頜第一前磨牙牙根多為單根,5%為雙根單根扁,頰舌徑>近遠中徑根尖1/3分叉者為頰舌向分根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0頁下頜第二前磨牙牙冠:大于下頜第一前磨牙,方圓型,有小磨牙之稱牙冠長、寬、高相近兩尖型:占65%,頰舌尖三尖型:占35%,頰尖、近舌、遠舌近舌尖>遠舌尖合面發(fā)育溝三種形態(tài)H型兩尖型U型三尖型---Y型(近中溝、遠中溝、舌溝)牙根:與下頜第一前磨牙類似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1頁遠中窩近中窩遠舌尖左右下頜第一前磨牙判別牙冠遠中顯著大于近中遠中窩大于近中窩舌尖偏近中左右下頜第二前磨牙判別近中邊緣嵴高于遠中邊緣嵴遠中窩大于近中窩兩尖型舌尖偏近中左右下頜前磨牙判別近中窩近中窩近舌尖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2頁前磨牙應用解剖畸形中央尖下頜第二前磨牙多見,發(fā)生率達4.2%有髓角進入該尖—易磨損---牙髓、尖周病上頜第一前磨牙單、雙根均常見第二前磨牙偶見雙根,牙髓治療、拔牙時應注意上頜前磨牙根尖靠近上頜竇,感染可相互包括下頜前磨牙可作為尋找頦孔標志下頜前磨牙頸部縮窄,牙冠偏舌側,在牙髓治療與修復治療時要注意治療器械與牙長軸保持一致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3頁恒磨牙外形磨牙形態(tài)與功效特點:其萌出不替換任何乳牙功效特點:磨細食物,發(fā)揮咀嚼功效主要牙齒支持頸部,保持垂直距離維持牙尖交織位穩(wěn)定形態(tài)特點:牙冠短,4~5個牙尖,3~5條發(fā)育溝,有效機械形態(tài),類似多刃磨具:2~3個牙根,根分叉大,根尖所占支持面積大于合面功效面,可發(fā)揮較大協(xié)力,有利于牙穩(wěn)固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4頁頰面觀舌面觀鄰面觀合面觀上頜第一磨牙六齡牙,乳牙均未脫落前萌出牙冠:頰面:平坦,可見兩個頰尖,頰面溝及頰面點隙舌面:圓突,可見兩個舌尖,舌面溝鄰面:梯形,頸部較平頸緣突向牙冠不顯著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5頁近頰合角上頜第一磨牙

合面特征斜方形,上頜磨牙基本特征近頰、遠舌合角銳;近舌、遠頰合角鈍類似一被擠壓平行四邊形牙尖大小次序:近舌>近頰、遠頰>遠舌第五牙尖(卡氏尖),發(fā)育再好也不能抵達合面高度,位于近舌尖舌側遠頰合角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6頁斜嵴遠中邊緣嵴近中邊緣嵴上頜第一磨牙合面特征斜嵴(obliqueridge)近舌-遠頰三角嵴相連貫而成,為此牙主要特征合面邊緣嵴近中邊緣嵴高,遠中邊緣嵴低,為后牙普遍規(guī)律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7頁中央窩近中點隙遠中點隙頰面點隙舌面點隙上頜第一磨牙合面特征發(fā)育溝:頰溝—頰面溝(點隙)近中溝—止于近中邊緣嵴內(nèi)遠中舌溝—起于遠中邊緣嵴-越過舌合邊緣嵴抵達舌面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8頁中央窩近中點隙遠中點隙頰面點隙舌面點隙上頜第一磨牙窩:中央窩—近頰、遠頰、近舌尖三角嵴相會聚處凹陷點隙:中央點隙—中央窩中心凹陷處,包含近中點隙,遠中點隙,頰面點隙,舌面點隙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29頁上頜第一磨牙牙根特征三根型:頰側兩個根,較細、呈彎曲狀態(tài)舌側一個根,粗壯、向舌側張開三根均為扁根根柱占根長2/5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0頁第一磨牙第二磨牙上頜第二磨牙牙冠特征牙冠:小于第一磨牙頰面由近中至遠中向舌側傾斜度大,斜方型更顯著遠頰尖縮小,遠舌尖更小—消失少見第五牙尖合面周緣相對邊不平行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1頁45.上頜第二磨牙2頰面觀鄰面觀上頜第二磨牙牙冠特征

合面三種形態(tài)遠舌角直角形,占70%三角形,無遠舌尖,占27%窄長斜方形,頰舌徑》近遠中徑占3%牙根特征三根型、根柱更長、根分叉度小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2頁頰面觀鄰面觀舌面觀合面觀上頜第三磨牙萌出晚或終生不萌或部分萌出,大小,位置、形態(tài)變異多特點牙冠多為圓三角形形態(tài),但牙冠窄小,軸面中1/3圓突遠舌尖小或缺如,合面副溝多(多尖多副溝)牙根多,常見合并錐形根(多根多融合)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3頁上頜第三磨牙主要變異形態(tài):前磨牙型—不經(jīng)典上頜前磨牙形態(tài)多尖型—牙尖多而不經(jīng)典,可達8個之多多根型---3~7個細根,可相互全部或部分融合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4頁左右上頜磨牙判別近舌尖最大,遠舌尖最小,第一磨牙卡氏尖在近中近頰合角最銳近中邊緣嵴高、遠中邊緣嵴低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5頁

舌面觀下頜第一磨牙六齡牙,乳牙均未脫落前萌出牙冠:長方形,寬度>厚度,由頸嵴以上向舌側傾斜頰面:寬、圓突。外形高點在頸1/3可見兩個半牙尖頰面溝-冠中1/3-頰面點隙遠頰面溝舌面:窄,平直,外形高點在中1/3可見兩個牙尖舌面溝較短頰面觀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6頁

遠中面觀合面觀下頜第一磨牙鄰面:梯形,頸部較平頸線突向牙冠不顯著接觸區(qū):近中位于頰合1/3遠中位于中合1/3合面:5-5-3結構近中面觀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7頁近舌尖遠舌尖遠中尖近頰尖遠頰尖下頜第一磨牙合面特征5個牙尖高度:近舌尖--遠舌尖--近頰尖--遠頰尖--遠中尖大小:近頰尖—遠頰尖---近舌尖—遠舌尖—遠中尖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8頁下頜第一磨牙3個窩中央窩-------四個牙尖三角嵴會聚處近中窩-----近中溝末端遠中窩-----遠中溝末端3個點隙:近中點隙;遠中點隙;中央點隙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39頁舌溝近中溝頰溝遠頰溝遠中溝下頜第一磨牙5條溝頰溝:可延伸到頰面形成頰面溝,并在頰面中/3形成頰面點隙舌溝:可延伸到深面形成舌面溝,并在舌面合1/3形成舌面點隙近中溝、遠中溝:會聚為中央點隙遠頰溝:可延伸到頰面形成遠頰面溝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0頁兩根型三根型下頜第一磨牙牙根特征兩根型:近、遠中根,扁、長、根尖偏遠中三根型:近中、遠頰、遠舌根變異多約占21.7%根柱短、根分叉度大根間突起:頸部釉質(zhì)向根分叉內(nèi)延伸---牙周附著微弱區(qū)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1頁下頜第二磨牙牙冠特征4個牙尖,占71%,十字形發(fā)育溝,田字形合面形態(tài)5個牙尖,占29%,與第一磨牙難區(qū)分四尖型五尖型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2頁兩根型頰側融合型下頜第二磨牙牙根特征普通為兩根:近中根、遠中根根柱較長,根分叉度小常見牙根舌側分叉,頰側融合,即從頰側僅可見到一個牙根(C形根)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3頁頰面觀鄰面觀舌面觀合面觀下頜第三磨牙牙根特征形態(tài)、大小、位置變異多特點與上頜第三磨牙相同可有4尖與5尖兩種類型。共有特點為:牙冠:軸面光滑,中1/3圓突,合面縮小,牙尖不經(jīng)典副溝多牙根:分根多,不規(guī)則,多為合并錐形根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4頁左右下頜磨牙判別合面近中邊緣嵴高于遠中邊緣嵴第一磨牙及五尖型第二磨牙遠中尖位于遠中頰側根尖偏遠中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5頁頰側頰側上下頜磨牙判別牙冠:上頜:斜方形、厚度>寬度下頜:長方形:寬度>厚度上頜:牙冠直,頰面平、舌面突頰尖銳、舌尖鈍下頜:牙冠偏舌側,頰面突、舌面平舌尖銳、頰尖鈍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6頁鄰面觀頰面觀上下頜磨牙判別牙根:上頜:三根、頰舌向分根下頜:雙根、近遠中向分根(第一磨牙可有三根)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7頁磨牙臨床應用解剖1第一恒磨牙與第二乳磨牙判別極為主要2第一磨牙點隙多,尤其是頰面點隙,好發(fā)齲齒,應注意早期治療3第一磨牙穩(wěn)固,拔除較難;下頜第一磨牙遠舌根多有變異,且較細,拔除時尤其應注意有沒有斷根4第三磨牙萌出晚或只部分萌出,形態(tài)位置改變大上頜第三磨牙易頰向位---咬破口頰下頜第三磨牙易阻生---冠周炎不是全部第三磨牙均拔除—位置咬合正常者應保留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8頁磨牙臨床應用解剖毗鄰:上頜磨牙牙根鄰近上頜竇,二者炎癥可互相蔓延;下頜磨牙牙根臨近下頜管,內(nèi)有下牙槽神經(jīng)血管經(jīng)過標志:上頜磨牙----腮腺導管口(第二磨牙相正確頰黏膜上)-------腭大孔尋找標志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49頁乳牙生長發(fā)育主要階段大量攝取營養(yǎng)-----充分咀嚼頜骨肌肉發(fā)育----咀嚼刺激發(fā)音、言語功效建立與完善正常牙列形態(tài)形成生理性咬合建立所以,乳牙十分主要,對乳牙疾患要進行早期診療與治療,并著重于預防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0頁乳牙與恒牙主要區(qū)分?恒牙有4組,乳牙只有3組?乳牙牙冠短,整體形態(tài)小,頸嵴突出?乳牙顏色白,看上去無壯實感?乳牙冠根分明,分叉根張開角度大?乳牙合面形態(tài)不如恒牙經(jīng)典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1頁乳前牙各牙均與同名恒牙相同,區(qū)分點以下:牙冠較小、短而寬,顏色較白頸部縮小、頸嵴突出,冠根分明寬冠窄根,只有上頜乳中切牙牙根扁寬根尖向唇側彎曲上頜乳尖牙近中牙尖嵴長于遠中牙尖嵴,牙尖偏遠中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2頁上頜第一乳磨牙牙冠合面類似上頜第一恒前磨牙牙尖三角嵴及發(fā)育溝不經(jīng)典頰面頸部1/3非常突出,形成近中隆突牙根類似恒磨牙,分叉為三根根細長、根柱很短、根分叉度很大(容納恒牙胚)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3頁下頜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態(tài)尤其,不一樣于任何恒牙*頸部縮小顯著、頸嵴突出,近中部分最突,類似隆突*合面顯著小于頸部,頰舌尖十分靠近*牙尖、三角嵴、邊緣嵴均不清楚*牙根似恒磨牙,分為近中根與遠中根,根柱短、根分叉度大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4頁第二乳磨牙相同于第一恒磨牙,二者位置相鄰,輕易混同,判別點以下:1、牙冠短小,顏色較白2、牙冠頸部縮小顯著,頸嵴較突3、牙冠自頸部向合面縮小,故近頸部大而合面周徑小4、牙根根柱短,分叉根均細且向外張開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5頁乳牙臨床應用解剖1、乳牙齲患率高,應注意及時治療及乳牙保健2、在混合牙列期,乳牙與恒牙在口腔內(nèi)并存,乳牙牙冠比恒牙小,顏色較白,應依據(jù)牙大小、顏色、位置及形態(tài)特征,進行乳恒牙正確判別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6頁髓腔解剖髓腔概述髓腔:位于牙體中部與牙體相同顯著縮小空腔。髓室:髓腔朝向牙冠或切頸方向擴大成室。髓壁:髓室朝向牙冠軸面四個壁。髓角:髓室向牙尖方向突入呈角狀部分。根管:髓室位于牙根部分。根管口:為髓室與根管交界部分。根尖孔:根管與牙周組織相通孔。根管系統(tǒng):是髓腔除髓室以外部分,由根管、管間側支、根管側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及副根管共同組成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7頁

根管系統(tǒng)

恒牙根管分型根管根尖孔單管型11雙管型22,1單雙管型1-2,2-1,1-2-1,2-1-21,2三管型1,2,33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8頁單管型:常見

1

3

6舌根

7舌根遠頰根雙管型:多見

4

6近頰根6ˉ近中根單雙管型:可見

6

7近頰根6ˉ近遠中根

7ˉ近中根三管型:罕見6近頰根6ˉ近遠中根54455445恒牙根管分型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59頁

根尖孔位置位于根尖頂(57%)位于根尖旁(43%)舌側>遠中近中>唇頰側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60頁根管系統(tǒng)管間吻合:相鄰根管間交通支根管側支:發(fā)自根管細小分支根尖分歧:根管存在根尖分叉:根管不存在副根管:髓室底到根分叉處管道

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61頁髓腔改變

增齡改變病理改變誘因年紀牙本質(zhì)暴露刺激牙髓牙髓反應髓腔內(nèi)壁均勻刺激部位形成形成繼發(fā)性牙本質(zhì)修復性牙本質(zhì)髓腔改變均勻縮小對應部位縮小中國醫(yī)科大學口腔解剖生理學第62頁

前牙共同特點: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