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4/12明朝九大邊鎮(zhèn)明初,元順帝北逃后屯于“蓋里,’開平,北平城即過去的元大都成為元軍必欲奪回的主要目標。當時,明王朝雖然十分天下已得其七,畢竟還沒有混于一宇,平元都是北控中原的重要步驟。元都始克時,“秦、晉未定,滇、夏未平?!彪m然洪武元年十二月由于徐達抄襲太原,迫使元將王保保逃竄甘肅,粉碎了元主收復北平的最初計劃,但是元人并沒有甘心自己的失敗,元主也一直以不能“收復失地”為恨,作歌日“失我大都兮,冬無寧處,失我上都兮,夏無以誼署,惟予狂惑兮,招此大侮??”。當時,“忽答一軍駐云州,王保保一軍駐沈爾塔,納哈出一軍駐金山,失喇罕一軍駐西涼,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眾也,歸附之部落,不下數(shù)千里也,資裝愷甲尚賴而用也?!鞭D引自王劍英《蕭詢故宮遺錄考辨》,載北京史研究第一集,燕山出版社年版,在這種情況下,僅明太祖洪武二年二月和六月,元垂相也速就曾兩次進犯通州。為了堅決反擊,明軍集中優(yōu)勢兵力一直打到上都,將元順帝逐至漠北,但在是年七月,元將孔興、脫列伯又以重兵攻大同,欲圖恢復。雖然再次被明軍挫敗,但北部邊患都一直使明統(tǒng)治者優(yōu)心忡忡,不得安寧。以致后來不斷有殘元勢力對明朝多次進犯,使朱元璋除了趕殺之外,不得不采取“但保障清野,使來無所得”皇明世法錄》卷十四的辦法,來對付這些進犯。其中包括徙北平山后之民三萬五十八百戶散處各衛(wèi)府的措施。在這種情況下,為徹底消除北患,廓清殘元軍事實力,明統(tǒng)治者不斷向漠北地區(qū)用兵,開始采取“以攻為守”的軍事戰(zhàn)略。但至洪武五年初,明軍大將徐達、李文忠進擊漠北的軍事行動失利明史·徐達傳》、《明史·李文忠傳,直接導致明政府確立了攻守并重的方略。翌年,“從淮安侯華去龍言,自永平、薊州、密云迄西二千余里,關隘百二十有九,皆置戍守?!薄睹魇贰け竞槲渚拍?分兵戍守古北口、居庸關、喜峰口、松亭口等處峰垠達一百九十六處。十四年,“修永寧、界嶺等三十二關。”永平府志·關隘這些初步的軍事設施,均是為了對付殘元軍隊南犯的被動措施,從軍事上來看,還完全談不上完善。軍事特點;靖難之役(1399)之后,“凡天下要害之處,專設官統(tǒng)兵鎮(zhèn)守”。大明會典·兵志當時,“總鎮(zhèn)一方者,日鎮(zhèn)守獨守一路者,日分守獨守一城一堡者,日守備?!贝藭r長城沿線“皆,峻垣深壕,烽猴相接。隘口通車騎者,百戶守之通樵牧者甲士十人守之?!薄睹魇贰け炯此^“一一為乘障,一一列戌守”。《四鎮(zhèn)三關志并造成“邊軍皆屯田,且戰(zhàn)且守”轟輔人物考·宋吶傳的局面。永樂十三年,因明成祖朱棣已定下遷都北京的決策,而此地三面臨塞,故邊防猶重。當時明朝的北部邊防,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里,為防備盤踞漠北地區(qū)的蒙古諸部南下侵擾,威脅京師北京的安全,明政府開始正式?jīng)Q定采取分地防御的辦法。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榆林四鎮(zhèn)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zhèn)又以山西鎮(zhèn)巡統(tǒng)馭偏頭三關,陜西鎮(zhèn)巡統(tǒng)馭固原,亦稱二鎮(zhèn)。以上各軍鎮(zhèn)因其均設在長城沿邊地區(qū),故被稱為“九邊”見《明史》卷九十一明會要》卷六十三及明人魏煥撰《九邊考》。其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為明代北部邊防最重要的九處軍事重鎮(zhèn)。各鎮(zhèn)設置非常險要,構筑十分堅固,特別是長城餞上的營堡更是林立密布,如大同鎮(zhèn)約公里的管轄段內,就有個營堡,幾乎達到了每公里兩堡的密度。它們可容兵百萬,宜于長期堅守。至終明之世,明政府均在九邊地區(qū)委良將率重兵屯守按后期“九邊”東段主要是對付崛起于東北地區(qū)的后金軍事力量。如公元年勾引清軍人關的明朝遼東鎮(zhèn)總兵吳三桂即駐防山海關,以期達到其戰(zhàn)略防御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明穆宗隆慶三年,一代抗樓名將戚繼光經(jīng)當時的薊遼保定總督譚綸推薦,就任薊州鎮(zhèn)總兵后,始于延裹二千里的薊鎮(zhèn)邊垣,跨墻筑臺一千二百座萬歷初又增筑薊鎮(zhèn),昌平敵臺二百座,“每臺設百總一名,專管調度攻打。臺頭、臺副二名,專管臺內軍器輻重。兩旁主、客軍士三、五十名不等。五臺一把總、十臺一千總,節(jié)節(jié)而之,’“盡將通人馬處堵塞?!逼堇^光撰《練兵雜記卷六在此期間,戚繼光還增建了類似甕城的擋馬墻與每座敵樓的戰(zhàn)臺相配合,使長城開始擺脫一線式防御的被動局面,這比恩格斯稱道為開辟了筑城新紀元的蒙塔朗貝爾法國人的堡壘體系,要早兩個多世紀就這樣,戚繼光率兵鎮(zhèn)守薊州鎮(zhèn)前后達十五年,其防守地段竟成了蒙古人欲南侵而無法逾越的鐵壁銅墻。難怪當朝首輔張居正在寫給戚繼光信中稱贊道“賊不得人,即為上功。薊門無事,則足下之事已畢?!睆埦诱龝鵂倬砦骞P者認為,明代“九邊”設置的最大軍事特點,是以“九邊”正式設置前的大寧今內蒙古自治區(qū)寧城縣、開平今內蒙古的自治區(qū)多倫縣、東勝今內蒙古自治區(qū)托克托縣三衛(wèi),然后輔之以“九邊”重鎮(zhèn),并且分別以居庸、紫荊、倒馬“內三關”和雁門、寧武、偏關“外三關”為樞紐,構成兩道長城防線。占燕山、軍都山、太行山及恒山、管滓山、呂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除御縱深,瞰制了主要戰(zhàn)場。這種防御布勢,不但考慮了敵軍從正面即薊州、宣府、大同諸鎮(zhèn)發(fā)起的進攻,而且充分考慮了敵軍取甘、陜、晉組織戰(zhàn)略迂回的可能,其軍事考慮是相當填密的,戰(zhàn)略眼光是獨到的,充分體現(xiàn)了環(huán)形防御的軍事戰(zhàn)略思想。故有的歷史學家和軍事史家認為,以“九邊”為主體的明朝長城體系為歷代中最稱完善的軍事防御體系,此說不無道理。遼東鎮(zhèn):遼東鎮(zhèn)總兵駐今遼寧省遼陽市,后遷北鎮(zhèn)市。所轄遼東邊墻,東起鳳凰城(今鳳城縣),西至山海關,長一千九百五十里。其走向是:自今鳳城以東的鴨綠江西岸伸向北去,經(jīng)寬甸、新賓,又轉趨東北,繞過開原縣北,又伸向西南,經(jīng)鐵嶺、逾遼河,由臺安縣東趨向西北,繞過北鎮(zhèn)縣北,又轉向西南,經(jīng)過義縣、錦州、綏中諸縣西部,抵達山海關。明初,被推翻的蒙古的殖民集團殘余勢力仍在西北、東北進行頑強反抗,圖謀恢復,為了鞏固統(tǒng)治地位,中國明政府開始在東北地區(qū)屯兵筑城。正統(tǒng)七年(1442年)及成化五年(1469年),先后建立了邊堡,修筑了長城,建立了由山海關至遼東都指揮使司的驛站。繼而建立了屯田、冶鐵及煮鹽等制度,以供軍需;并委派總兵守遼東鎮(zhèn),使廣大遼東地區(qū)形成一個完整的陸海防御體系。遼東鎮(zhèn)長城的東段,前后經(jīng)過兩次修筑,有二條走向。第一次修筑鎮(zhèn)北關至鴨綠西、南、北4座城門。永樂年間,在城門之上,修了4座威武雄壯的城門樓,在城墻四角之上還建了角樓4座。但這時的宣化城城墻仍為土筑,直到正統(tǒng)五年(公元1440年)才包砌的青磚。大同鎮(zhèn):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隨后,軍事進攻的目標直指中原。元順帝在明軍的壓力之下,主動退出京師,撤回塞北,元朝滅亡。次年,明軍攻大同,元朝大同守將亦不戰(zhàn)而逃,大同從此歸屬明朝。蒙古勢力雖然退出中原,但軍事力量因主動撤回塞北而得以保存,給明王朝留下了嚴重的邊患,“終明之世,(北部)邊防甚重”。[1](卷91,P2235)在這種情況下,明政府在北方邊境先后設置了“九邊”重鎮(zhèn)。大同于成祖永樂十二年(1414)稱鎮(zhèn),[2]屬于早期設置的“九邊”之一,決非偶然。明時,陰山和黃河天險已非所屬。加之永樂初,在興和衛(wèi)已經(jīng)廢棄的情況下,大寧都司和東勝衛(wèi)又先后內徙,整個防線向南推移數(shù)百里,這樣大同就不可避免地成為邊防一線。其次,大同戰(zhàn)略地位重要,它“東連上谷,南達并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居邊隅之要害,歸京師之藩屏”,[3](卷44,P1833)成為通向內地的咽喉要道。再次,大同以北“四望平衍,寇至無可御”,[1](卷200,P5287)這樣的地理條件使大同易受攻擊。第四,自洪武朝對蒙古貴族實行招撫政策以來,大同便成為蒙古貴族前往北京進行官方貿易的通道。正因如此,大同自稱鎮(zhèn)伊始,一方面肩負起“拱衛(wèi)神京”的責任,另一方面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史載,明初常在大同駐牧的有哈喇真、哈連二部,兩部兵力約五萬,擾邊無常。(據(jù)《九邊考捷錄》,河北大學館藏舊抄殘本。)此后,隨著韃靼與瓦剌各大部的交迭興起,大同又受到前所未有的極大沖擊。瓦剌于英宗正統(tǒng)年間軍事力量達到空前強盛時期,遂于正統(tǒng)十四年(1449)發(fā)動對明朝的攻擊。七月十五日,大同守將戰(zhàn)歿于陽和,邊軍多逃匿,大同所屬諸堡依次陷沒。羽書飛至京師,英宗在宦官王振的唆使下率兵親征,但很快于土木堡喪師被俘。瓦剌軍統(tǒng)帥也先挾持英宗,繼續(xù)深入內地。此時,大同鎮(zhèn)“軍士多戰(zhàn)死,城門晝閉,人心洶洶”。[1](卷173,P4618)參將郭登于關鍵時刻激勵將士,修繕兵甲,并于當?shù)貙嵭姓心?,充實兵源,堅城備?zhàn)。也先見以英宗為質、欲下大同的計劃不能實現(xiàn),便轉攻白羊口,逼近京師,不想在北京亦受挫,遂又轉而于景泰元年三、四、五、八月頻頻攻大同。這當然是也先戰(zhàn)略計劃的一部分:攻下大同,迂回到北京側背,仍不失為圖取之的一個方案,史載:“也先欲取大同為巢穴,故數(shù)來攻。”[1](卷173,P4619)朝廷此時出于對大同地位的清醒認識,戰(zhàn)時政策即包括了景泰元年二月以石亨率軍三萬出巡大同。這樣,大同守軍與瓦剌軍隊之間對抗達一年,大小數(shù)十戰(zhàn),很少敗北。特別是栲栳山(今山西陽高縣)一役,郭登以騎兵八百破對方數(shù)千,“為一時戰(zhàn)功第一”。[4](卷33,P486)大同官兵出色的表現(xiàn),加重了明軍對也先的打擊力度,加速了瓦剌軍隊的撤離。此次兵火之后,明朝中央積極在大同強化邊備。景泰二年十月,“復修宣、大外邊城堡”。[5](卷75,P1466)后來經(jīng)過郭登的經(jīng)營,大同“馬至五千,精卒數(shù)萬,屹然成巨鎮(zhèn)”。[1](卷173,P4620)而在同瓦剌的交戰(zhàn)中,大同守軍也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軍伍編制,將士兵五人一伍,十伍一隊,十隊統(tǒng)領于一都指揮,并配合以戰(zhàn)車火器等,大大增強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大同可謂兵利城堅。英宗天順間,蒙古諸部進入河套,從此河套關中一帶成了重災區(qū),而以大同距離之近,自然不能清靜,所謂:“(諸部)出套則寇宣、大三關,以震畿輔?!盵5](卷63,P1222)而世宗嘉靖初,蒙古軍事力量逐漸深入到山西三關一帶,明王朝開始經(jīng)營太原鎮(zhèn),而以大同與之關系唇齒,遂和太原鎮(zhèn)之間應援協(xié)防。但由于明朝邊政腐敗,“大同之境時被侵犯”,“勢難他及”。[5](卷63,P1220)特別是弘治后期,達延汗的蒙古各部暫時統(tǒng)一起來,對明朝進行了一系列的攻擊,其后繼者俺答于嘉靖中期更是頻繁進攻。[6](P632-633)嘉靖三十一年(1552),明世宗下令罷各邊馬市后,雙方無年不大戰(zhàn)。而“庚戌之變”前夕,大同鎮(zhèn)方面更加不堪,“不聞發(fā)一矢、交一鋒,使用長驅深入,如蹈無人之境,至令旁觀之士,竊相詬笑”。[7](卷246,P2580)這是明朝政治腐敗導致的一個必然結果,明世宗本人、內閣大臣和邊將對此都難辭其咎??偠轿倘f達、巡撫詹榮等修葺大同長城邊堡后,再“無能添一掊土”。[8]宣大總督王崇古在一次上疏中言,九邊實際上已是“有險不修,有邊不守”,“養(yǎng)兵不戰(zhàn),督兵無略”。[7](卷318,p3384)加以明朝政府對邊境互市的認識也并不明確,邊將往往不知所計,“官兵不能防御,惟平日專恃馬市,全不提防”。[9](卷7)而對于不負責任的將領來說,更是找到了一個消極的借口,大將軍仇鸞“恃通市,不為戍守”,大同巡撫何思“亦以通市故,禁邊軍,敢拒殺者抵死”。[9](卷7)嘉靖中期以后,蒙古騎兵幾乎年年突破邊防,深入大同鄰近的渾源、懷仁、朔州等地,大同也屢屢損兵折將。嘉靖四十一年后,俺答的進攻重點轉向薊鎮(zhèn)和山西,“蓋緣宣、大二鎮(zhèn),蕭條之甚,無可劫掠”。到穆宗隆慶初年,大同在蒙古眼中,更成了“兵弱,可以逞”[1](卷327,P8486)的好地方。連年烽火下的大同鎮(zhèn),可謂疲憊已極。隆慶四年,出現(xiàn)了轉折性的“俺答封貢”,于是雙方維持了較長一段時間的和平局面,明朝在大同開市貿易。崇禎年間,明朝統(tǒng)治的腐敗綜合癥大爆發(fā),黨爭、邊患、民變、財政,無一事可收拾。大同邊軍參加對農民軍的征剿,邊鎮(zhèn)固有矛盾激化了,一部分將領開始脫離明政府。1644年初,大同總兵姜向李自成農民軍投誠,加速了明朝的滅亡。縱觀明代歷史,大同自屬于明朝的第一天起,就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明朝早期,政治修明,邊備肅然,大同強有力地發(fā)揮著作用,屏衛(wèi)著內地及京師的安全。中后期以來,由于諸多原因,大同已不能充分按明朝君臣的設想去發(fā)揮作用,而內政的腐敗是這一切原因的總領。官員不思效力,將領任非其人,邊兵多被占役。邊鎮(zhèn)積弱,加速了明朝的滅亡。二、大同鎮(zhèn)的防務明代大同鎮(zhèn)的防御工事是由邊墻以及沿線的堡、城、墩、堠等組成,著眼于防守、偵察和戰(zhàn)斗的全面結合。據(jù)《云中郡志》載,大同鎮(zhèn)“外拒守必得長城,長城必有臺以利旁擊,臺必置屋以處戍卒,近城必筑堡以休伏兵,城下數(shù)留暗門以便出哨”。[9](卷7)大同鎮(zhèn)所屬長城東起鎮(zhèn)口臺(今山西省天鎮(zhèn)縣東北),西至丫角山(今山西省偏關縣東北)。它的修建基本貫穿于整個明代,其中永樂一朝首開大同鎮(zhèn)長城的修建,《明史》記載:“帝于邊備甚謹,自宣府迤西迄山西,緣邊皆峻垣深壕?!魈師煻?,務增筑高厚,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傍開井,井外圍墻與墩平,外望如一?!盵1](卷91,P2235)其后景泰和成化年間都有修建,但大部分的防御工事修筑于世宗嘉靖年間,翟鵬、詹榮、翁萬達、周尚文、楊博等在任期都有規(guī)模不小的修建活動。而“隆慶和議”特別是張居正歿后,朝廷上很少有人再關心邊事,邊墻逐漸嚴重廢棄,直到明末。山西鎮(zhèn);明代山西鎮(zhèn)亦稱太原鎮(zhèn)、三關鎮(zhèn),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外三關。山西鎮(zhèn)防守的邊墻西起山西保德縣黃河岸,向北經(jīng)河曲、偏關、內蒙古清水河縣老牛灣,轉向東行,至鴉角山又趨向東南,歷神池、寧武關等地折向東北,過代縣、繁峙等縣北,抵靈邱縣平型關。再由始轉向南去,經(jīng)龍泉關(今河北阜平縣西)、固關而達黃榆嶺(山西和順縣東),長一千六百馀里。治所先設偏關,明嘉靖十九年移駐寧武。它與大同鎮(zhèn)邊、宣府鎮(zhèn)邊號稱明代北防九邊的“中三邊”。從位置上看,山西鎮(zhèn)邊在大同鎮(zhèn)邊之后,起著支撐加固大同鎮(zhèn)邊,阻敵深入的作用。明際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對三關的重要軍事地位有精辟的論述,寧武關,“居兩關之間”,為“東西要害”;偏關“西接黃河,與套虜僅隔一水”,“三關險要雖同,偏關尤急”;雁門關,是西部“大州之沖”,南部“郡縣之路”,“皆為虜沖”。這一鎮(zhèn)邊“山勢連亙,實天造之險固”。為了更有效地抵御蒙古人的侵襲,明朝于此設衛(wèi)所,開軍屯,修邊墻,立烽燧,營筑堡寨。有明一代,山西邊地究竟修筑了多少堡寨呢?明朝沿邊行屯田制。洪武三年,太原、朔州諸處已有了屯田,以后不斷發(fā)展,目的在于使北邊軍士完全用屯田自給,不再勞民輸納。為了加強屯田管理,明政府規(guī)定每百戶為一屯,六七屯或四五屯擇近建堡,屯設正副屯長各一人,大堡有守備、操守等官,小堡則只設防御操堡官或總旗官,屯堡成了軍屯的最基層組織。萬歷十一年,三關塞下有荒田3萬余畝,都御史侯公于趙題請準作官墾田,“且相險阻,就水草立堡十五,立倉二十,立莊二十有二,分官庫居耕其地,而委官督率?!逼鋵嵡f也就是堡,只不過名稱不同罷了,如果我們這樣理解,萬歷十一年屯軍堡就有37處。以下是根據(jù)《太原府志》所作的《明代山西鎮(zhèn)邊屯堡表》(見表2),通過此表,我們可以對當時屯軍堡有一個粗淺的了解。鄉(xiāng)堡又稱民堡,是百姓為了避“賊所必掠”,“民居散亂遠在郊外者”,“或百十余家筑一大城,或五六十家筑一小堡,城堡之中,民自為守,少者徙以附焉”。時人尹耕也說:邊方村落多,民堡緣役起,閭閶謀鮮周密,亦有一鄉(xiāng)數(shù)堡,一堡數(shù)家者,又素無弓駑火器,虜入,守空陴坐視恒有陷失,殺戮動千數(shù)百人,宜著為令:凡孤懸寡弱,度不可守者廢之,并其民于附近大堡,俾協(xié)力拒守,每堡擇材力者為堡長,次者為隊長,堡壘長得以制隊長,隊長得以制伍眾。當時沿邊州縣、衛(wèi)所的鄉(xiāng)堡數(shù)量很多,這些民堡的建置沒有一定的規(guī)制,設置較官堡簡單,只是把當時的鄉(xiāng)村聚落用墻圍起來即可。小的、較小的村落或一兩個或兩三個村落合建一堡,大的村落則獨建一堡或分建幾堡。這類堡寨的數(shù)量很大,幾乎占到當時村落的百分之七十五。明亡清興,這些軍事城堡隨著軍事職能的轉化,一些轉化為府縣治所,如偏關、五寨、神池、寧武等,而大多數(shù)堡寨則轉化為鄉(xiāng)村聚落。延綏鎮(zhèn):延綏鎮(zhèn)又稱榆林鎮(zhèn),總兵府駐榆林城。所轄邊墻東起清水營(府谷縣北)黃河岸,經(jīng)神木、榆林、橫山、靖邊、定邊諸縣,西達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東境)界,長一千二百馀里。長城沿線劃為東、中、西三路防守,共轄三十齊座城堡。其中以東路的神木、孤山、清水諸營堡,中路的榆林、魚河、清平等堡,西路的安邊、定邊等堡最為重要。
延綏鎮(zhèn)也稱榆林鎮(zhèn),據(jù)程道生《九邊圖考》載:榆林鎮(zhèn)原因總兵駐綏德而稱延綏鎮(zhèn)。延綏鎮(zhèn)地處陜北黃土高原,北瀕我國著名的毛烏素沙漠南沿,位于萬里長城的中段,歷史上素為邊陲重地。延綏鎮(zhèn)為明朝九邊重鎮(zhèn)之一,也是明朝與蒙古人交戰(zhàn)最頻繁的地區(qū)之一。為了防備蒙古軍的入侵,明朝政府曾先后在延綏鎮(zhèn)一帶數(shù)次大規(guī)模的修筑長城。
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修筑邊墻是在明英宗正統(tǒng)元年(1436年)至正統(tǒng)十年(1445年)。正統(tǒng)年間,明朝政府面臨的主要勁敵是蒙古族最強悍的瓦刺部大肆入侵北方邊境。所以在正統(tǒng)元年開始,都督王禎修建了延綏沿邊城堡、墩臺、衛(wèi)倉等以控制邊防。正統(tǒng)十年,延綏巡撫馬恭更擴展了邊墻和各營堡城池。雖使延綏長城初具規(guī)模,但這只是修筑了邊墻的一些營堡防守據(jù)點,并沒有把長城由點連成線。從英宗正統(tǒng)年間到明代宗景泰年間,明朝與蒙古的戰(zhàn)爭愈演愈烈。特別是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七月的“土木之變”明英宗也被瓦刺俘去,瓦刺軍長驅直入,兵臨北京城下。幸虧當時主戰(zhàn)派的兵部侍郎于謙等人的堅守,才一舉擊潰瓦刺軍。瓦刺失敗以后,蒙古族的另一支勒靶部興起。它的統(tǒng)治者在明代宗景泰年間和復位后的明英宗天順時期的索來、毛里孩、明素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時的達延汗,明世宗嘉靖時的俺達汗,都經(jīng)常率兵入內地掠奪,殺擄居民,使北方地區(qū)生產(chǎn)遭到破壞。這樣迫使明朝政府再次修筑長城,以固邊防。第二次大修延綏邊墻是在明憲宗成務與長城的修筑41祥化年間,這次才把榆林一帶的長城由點連接成了線。在成化時期,勒靶各部落頻繁入侵延綏各地,它們主要有:阿羅世、滿魯都、迎思蘭、索羅忽、毛里孩等。它們或東或西,出沒無常,連年不斷犯境。成化元年(1467年)九月,阿羅世、迎思蘭、索羅忽、毛里孩連續(xù)數(shù)次侵犯榆林塞。成化三年(1447年)七月,阿羅世入侵榆林塞。成化四年(1468年)十一月,毛里孩大舉進犯延綏。同年十二月,迎思蘭再犯榆林塞。成化六年(1468年)十一月,阿羅世直入延綏車路。這樣連續(xù)不斷的入侵,使延綏各地長期雞犬不安,民無寧日,社會生產(chǎn)遭到極大破壞。成化八年(1472年)三月,余子俊為副都御史巡撫延綏,將延綏鎮(zhèn)的鎮(zhèn)治由綏德遷到愉林。鎮(zhèn)治遷來榆林后,大大有利于對蒙古騎兵入侵的防御。余子俊還拓展了延綏鎮(zhèn)城,增加了衛(wèi)兵,設置了攻守器械。同年的七月,他親率明軍擊敗了入侵的迎思蘭,初步鞏固了鎮(zhèn)治的防守。掘(延綏鎮(zhèn)志)記載,成化十年《1474年)潤六月,為加強防衛(wèi)能力,余子俊率軍四萬,僅用三月就修補和增筑了東起清水營(今府谷清水)西到花馬池(今寧夏自治區(qū)鹽池縣)全長一千七百華里(一說一千四百里)延綏邊墻;又構筑了黃甫(今府谷皇甫川)以西至定邊營一千二百余里的墩臺都互能相望,橫截了河套入內地之口,還遇山鏟削,逢谷填塹,阻擋了蒙古騎兵的長驅直入。延綏長城三十六營堡到成化年中期基本全部告成。邊墻內外墩臺烽隧東西銜千余里,聲應乞求,遂互有聯(lián)絡,這段長城才由點連接成為線。余子俊經(jīng)營延綏二十余年,整邊備,擴充兵員,使延綏鎮(zhèn)防守能力大大加強。有很長一段時間,蒙古人不敢輕易越邊南下,軍民相安,蒙漢出現(xiàn)了和諧氣氛,延綏邊境各處開始了蒙漢互市。余子俊可以說是明朝時期延綏鎮(zhèn)巡撫中最有政績的一人。從(延綏鎮(zhèn)志》、《榆林府志)的記載中可以看出,從明孝宗弘治年到明神宗萬歷年的百余年間,明朝與勒靶各部落的戰(zhàn)爭雖然時起時伏,但始終都在威脅著明朝的政權。為此,正德十三年(15哭年)十一月,明武宗親自巡視延綏等各鎮(zhèn)的軍備防務。明穆宗隆慶年間,明朝軍事力量較為強大,使勒靶部俺達汗掠奪野心有所收斂,表示愿意與明朝言和,希望和內地開展互市。1571年(隆慶五年),明政府答應俺達“封我為王,永長北方”的請求,封他為順義王。就在這一年的九月間,延綏鎮(zhèn)的鎮(zhèn)城以北十里的紅山(今紅石峽頂上),明朝政府也允許河套蒙古人來此處互市。俺達封王后與其妻三娘子在今內蒙首府呼和浩特市修筑城廓和板升(房屋),明朝政府揚名為”舊化’,后更名為“歸綏”,今名“呼和浩特。第三次修筑延綏邊墻是在萬歷年間。在隆慶年間也對一些邊墻作了部分的加高。隆慶時期,蒙古族勒靶部對整個北方邊境的入侵只是稍有收斂,并非停止。在延綏的蒙漢戰(zhàn)爭仍然不斷。明朝到了神宗萬歷時期,蒙古族各部對明朝的威脅已逐漸成了強弩之末,滿族(后金)的威脅反而開始露頭。但明政府繼續(xù)在延綏加修長城的目的還是為了防御蒙古各部的入侵。因此萬歷六年(1578年)大張旗鼓地重修沿邊各諸堡和墩臺,并磚砌了一些大堡城的牌墻。在鎮(zhèn)城以西修了保寧堡垣長二十里,墩臺三十六座。響水堡在萬歷七年(1579年)重修牌墻。波羅堡重修磚墻垛。懷遠堡修砌磚牌墻邊垣長四十三里零三十七步,墩臺二十七座。威武堡在隆慶六年加高,萬慶六年修磚砌牌墻邊長三十四里零三百二十一步,墩臺二十六座。清平堡在隆慶二年加高,萬歷六年磚砌牌墻邊長三十一里零二百六十九步,墩臺三十一座。龍州堡,隆慶六年加高,萬慶六年磚砌牌墻邊長三十四里,墩臺四十五座。鎮(zhèn)靖堡,隆慶六年加高,萬歷六年磚砌牌墻邊長四十七里,墩臺四十三座。靖邊營,隆慶六年加高,萬歷六年磚砌牌墻邊長四十五里,墩臺三十二座。柳樹澗堡,隆慶六年加高,萬歷六年磚砌牌墻邊長三十三里零二百三十六步,墩臺四十八座。四安邊營,隆慶六年加高,萬歷六年磚砌牌墻邊長三十三里零二十三步,墩臺五十一座。定邊營,萬歷元年(1573年),拓展西關,三年加高,六年磚砌牌墻邊長五十四里,墩臺七十七座。鎮(zhèn)城以南的歸德堡,萬歷年間重修周圍二里六十九步。魚河堡,萬歷四年,磚砌牌墻。鎮(zhèn)城以東,常樂堡,萬歷六年重修邊長十八里零一百七十六步,墩臺三座。雙山堡,方歷六年重修邊長三十里零四十五步,墩臺四十座以上。明朝從1463年到1578年的142年期間,歷經(jīng)英宗、代宗、憲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八個皇帝,連續(xù)大修長城。勞民傷財,也是明王朝最后滅亡的原因之一。長達一個世紀多的修筑長城,難怪至今還留傳著“明修長城,清修廟”的口頭語。甘肅鎮(zhèn);甘肅鎮(zhèn)總兵駐今甘肅張掖,所轄邊墻東起景泰縣黃河岸,另有一分支起自蘭州市北河岸,北到景泰縣西北境會合成一線,斜向西北,經(jīng)民勤、永昌、山丹、張掖、高臺、酒泉諸縣境,又繞過嘉峪關市向南,抵達祁連山北麓而止,長一千六百馀里。沿線重要關隘有甘州衛(wèi)、肅州衛(wèi)(酒泉)、永昌衛(wèi)(永昌)、涼州衛(wèi)(武威)、鎮(zhèn)番衛(wèi)(民勤)和嘉峪關等處,尤以嘉峪關最為重要。寧夏鎮(zhèn):寧夏鎮(zhèn)總兵府駐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邊墻東起大鹽池,西達蘭靖。大鹽池在寧夏鹽池縣東,由此向西北,經(jīng)今靈武北,沿河而下至陶樂縣,轉而西去,經(jīng)平羅縣北而西抵賀蘭山,又由賀蘭山折而向南,經(jīng)中衛(wèi)縣西而止于該縣西南的黃河南岸,長二千里。從今靈武到陶樂一段,憑借黃河天險,沒有構筑墻垣,而在平羅北,筑有東西并列的兩道邊墻,封鎖了黃河至賀蘭山之間的地帶。在賀蘭山各個通向銀川平原的山口,也筑有南北向的二至四道邊墻。固原鎮(zhèn):固原鎮(zhèn)總制府(三邊總兵)駐固原州,即今寧夏固原縣城。所轄邊墻位于寧夏鎮(zhèn)以南,東起今陜西定邊縣西南,經(jīng)寧夏鹽池縣南、同心縣北、海原縣北、甘肅靖遠縣北,然後沿黃河東岸南伸,至今蘭州市西、洮河注入黃河處附近止,長一千里。全線分東、中、西三路,東路白馬城,中路下馬房關,西路蘭州都是重要關口。明初,將元朝的開城路(州級)降為開城縣。及正統(tǒng)以后,西北邊境防御漸趨緊張,經(jīng)常有蒙元軍隊南下,沿清水河(蕭關道)襲攻固原等地。明政府為防御元朝勢力南侵,先后在北方邊境設置了九個重鎮(zhèn),號稱“九邊”。固原為“九邊”之一。明朝景泰二年(1451年),重新修筑固原城。固原城的再次修筑,標志著政權建置的重新轉移。重修固原城的第二年(公元1452年),即遷徙平?jīng)鲂l(wèi)右所于固原城,為固原守御千戶所。從此,隨著明西北邊備防御的不斷變化,固原的軍政機構設置亦隨之升格。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升固原守御千戶所為固原衛(wèi);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置固原兵備道。明中葉以后,蒙元余部韃靼、瓦剌等入侵加劇,明政府為進一步加強防御,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置延綏、甘肅、寧夏三邊總制府于固原?!翱傟兾魅呠妱铡?。此任由部院大臣充任總督。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再設固原鎮(zhèn),次年升固原衛(wèi)為固原州。至此,固原遂成為一個在西北邊地防務中舉足輕重的要鎮(zhèn)。固原城的擴筑就是在明代定型的。自明景泰二年增筑固原城始,成化五年,兵備僉事楊勉再行增筑,并設樓櫓。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三邊總制秦又增筑外關城。萬歷三年(公元1575年)總制石茂華始將固原外城用磚石包砌,并增設角樓、炮臺和東道。已成為一座既堅固又具有很好防御功能的巨大城池。固原城在明代之所以能數(shù)次增筑。一是由于固原當時特定的地理位置和軍事政權建置所致;二是由于明政府的統(tǒng)一策略;第三,也是由于當時文化和時尚的一種表現(xiàn)和反映。如當時的山西太原城,也是總制駐節(jié)地,同時也得到大力擴修,城墻的高、厚及其型制與固原城基本相同,兩城同為磚包,都有角樓、炮臺等。由于特定的歷史背景,明代的道路交通也基本在軍事控制之下。三邊總督駐節(jié)地固原與延綏、寧夏、甘州成犄角之勢,與三鎮(zhèn)之間交通暢達。固原連接寧夏府的南北縱軸線——蕭關古道仍通達。之所以能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就是由于固原州的政權建制,特別是集軍政于一體的三邊總制駐節(jié)固原,并成為西北政治、軍事中心所致。九邊評價:對明代“九邊”設置的得失,臾學界歷史歷來爭議頗大。有人以明英宗正統(tǒng)之后,蒙古瓦刺部與糙靶部相繼強盛,不斷南進,最終,突破“九邊”防線,先后釀成“土木之變”與“庚戌之變”為依據(jù),徹底否定“九邊”的戰(zhàn)略防御功能,認為“九邊”的設置不過是明朝國力衰竭聊保邊安的被動舉措。也有人撰文批評了防御為主不是高明戰(zhàn)略的說法,認為“九邊”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1高考化學(廣東專用)二輪考點突破-第五部分-化學實驗-專題二十三-實驗方案的設計與評價-
- 2020采購員個人工作計劃范文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級數(shù)學寒假預習 第12講 菱形的性質與判定(2個知識點+6大考點舉一反三+過關測試)
- 學?;瘜W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 2020年小學教學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 【導與練】2021屆高三物理大一輪復習(人教版適用)訓練題:章末定時練3
- 陜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二次階段性物理試卷(含答案)
- 遼寧省沈陽市名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五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上期末考試 生物(含答題卡、答案)
- 【名師金典】2022新課標高考生物總復習限時檢測15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
- 1.1、供應商管理控制流程與風險控制流程圖
- 初二年級勞動課教案6篇
- 箱變遷移工程施工方案
- 北師大版九年級數(shù)學下冊《圓的對稱性》評課稿
- 《遙感原理與應用》期末考試試卷附答案
- 物流無人機垂直起降場選址與建設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
- 工程分包管理制度
- 2023年湖南成人學位英語考試真題
- GB/T 9452-2023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qū)測定方法
- 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
- 藥物化學(第七版)(全套課件1364P)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