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江蘇昆蟲局發(fā)展史略_第1頁
(19)-江蘇昆蟲局發(fā)展史略_第2頁
(19)-江蘇昆蟲局發(fā)展史略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昆蟲局發(fā)展史略中國自古以農立國,農作物安全生產和穩(wěn)定豐收關系重大。在與病蟲害長期斗爭的過程中,古代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傳統(tǒng)農業(yè)科學技術體系。1905年科舉廢除之后,隨著一批農學領域留學回國人士引進西方科學技術,各類農業(yè)學校和農業(yè)試驗場站的興起,中國開始設置和建立農作物防治病蟲害的專業(yè)團體。1922年,中國第一個防治病蟲害機構———江蘇昆蟲局在南京成立,其開風氣之先,影響是深遠的。因此,有必要梳理江蘇昆蟲局發(fā)展史略,以拓展本領域研究。一、江蘇省昆蟲局創(chuàng)辦概況江蘇氣候溫暖多雨,有利于農作物病、蟲、雜草和鼠類滋生,江蘇發(fā)生農作物病蟲害共有800余種,其中發(fā)生普遍、危害嚴重的病蟲害有達100余種。江蘇省農業(yè)因每年因蟲害損失不下億元。1917年,江蘇水稻遭受螟害,損失達1000萬元。次年,江蘇省實業(yè)廳組織了螟蟲考察團,調查蘇南各縣螟災情況,指導防治辦法,這是我國農業(yè)專家實地考察蟲害,指導害蟲防治之開始。1919年秋,中國銀行副總裁張公權因發(fā)行通泰各鹽墾公司債票,邀請鄒秉文前往考察。1920年,鄒前往大豐墾殖公司后,發(fā)現(xiàn)各鹽墾公司種植的棉花因金剛鉆蟲害的損失達200萬元“,大江南北蟲害為害之巨,且千百倍于是”。視察過后,鄒對張說,欲求鞏固和發(fā)展墾殖事業(yè),必須重視農業(yè)技術。僅僅擴大棉田種植面積而不講究耕種方法和防治病蟲害,無法取得良好效果。防治病蟲不應僅以鹽墾公司所在地為限,至少應以江蘇一省為范圍。為此,他向張公權、江蘇省長王瑚建議,由江蘇省政府與發(fā)行通泰各鹽墾公司債票的銀團以及國立東南大學農科合作,設立江蘇省昆蟲局,聘請世界著名昆蟲專家主持防治江蘇害蟲事宜。在實業(yè)界和科技界提出建議后,江蘇省政府也有類似考慮。一些政府官員認為,蟲害損失已危及財政收入和人民生活,認為有必要仿效歐美,設局辦理,行政當局應當通力合作,為民造福。經過四個月的協(xié)商,三方達成協(xié)議:由銀團向昆蟲局提供開辦費及所需常年經費三萬元的資助;東南大學農科負責昆蟲局的籌備及成立事宜;再以江蘇省長名義負責聘請外國技師。8月,鄒秉文持江蘇省長的聘函到國外物色人才。后因銀團資助經費事宜困難,鄒返回上海,先后在南通、上海和南京等地奔走十數(shù)次,才將昆蟲局經費事宜落實。自1922年1月起,昆蟲局常年經費改為兩萬元,由江蘇省政府捕蝗經費劃撥一萬元,銀團及鹽墾公司資助一萬元。在人選方面,昆蟲局決定聘請美國加州農科大學昆蟲系主任吳偉士教授為局長兼總技師,月薪330美元,合同期限為兩年半。1922年1月1日,在吳偉士抵達上海后,江蘇省昆蟲局在南京中正街侯府舉行正式成立典禮,局址設在東南大學農科,還聘請胡經甫、張巨伯、鄒樹文、張景歐等四人為技師,四人同時兼任東大農科教授。1927年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江蘇省昆蟲局進行了改組。為了推動學術機關和行政機關合作,使得研究與推廣相互促進,盡早實現(xiàn)“先總理昔日所屬望之大規(guī)模昆蟲局”,江蘇省昆蟲局改為建設廳與第四中山大學合辦。江蘇省建設廳委托張巨伯為局長,通過了組織條例及預算案,規(guī)定每年經常經費為35880元,1928年8月,昆蟲局所需經費按1927年的預算,每月?lián)芙o2990元。該局改組后,該局對主要害蟲采取分而治之的辦法,局下設棉蟲、稻蟲、桑蟲、標本等四股。另外設了五個研究所。其中,治蝗研究所(江蘇海州及徐州),主持人先后為張景歐、尤其偉、楊惟義、陳家祥、吳宏吉。稻蟲研究所(江蘇昆山),主持人為鄒鐘琳、柳支英。棉蟲研究所(江蘇南通),主持人為吳福楨、李鳳蓀。桑蟲研究所(江蘇無錫),主持人先后為祝汝佐和程淦藩。1931年,江蘇省昆蟲局因為江蘇省政府不愿繼續(xù)負擔經費而停辦。二、江蘇省昆蟲局的實踐活動1.開展昆蟲研究,推廣現(xiàn)代治蟲技術。江蘇省昆蟲局成立后,便注意本省農田蟲害和衛(wèi)生事務,在江北研究和防治棉蟲與蝗蟲,在蘇南研究和防治水稻螟蟲與桑蟲?;认x防治方面,該局先派專門技師分赴蝗患嚴重的江北地區(qū)調查蝗蟲分布狀況。為方便治理,昆蟲局在徐州、清江、東海和鹽城設立了四處捕蝗分所,研究蝗蟲生活習性。螟蟲防治方面,該局派專門技師在產稻區(qū)進行實地考察后,在昆山的夏駕橋鄉(xiāng)、嘉定的前門塘鄉(xiāng)、吳江的震澤市平望鄉(xiāng)設立除螟事務所,研究螟蟲、稻飛虱的生活習性與防治方法。在棉蟲防治上,該局已研究出棉花造橋蟲、金剛鉆、紅鈴蟲和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桑蟲防治方面,該局開始研究桑蟥、桑螟和金毛蟲等。蚊蠅防治方面,昆蟲局還向上海和蘇州派出技術人員,實地指導市民撲滅蚊蠅,抑制傳染病的傳播。為了增強治理蟲害的效果,昆蟲局極為重視制造藥品和器械。該局已開始指導農民使用砒酸鉛、砒酸鈣、亞砒酸和巴黎綠等無機農藥配制毒餌治蝗和誘殺地老虎,并研究和應用巴豆乳劑、棉油石堿液、石灰硫黃合劑、波爾多液及煙精等藥液防治糧棉等病蟲害。同時還試驗植物性農藥,如魚藤精、鬧羊花、百部、雷公藤、巴豆、煙草等的有毒成分的提取,曾對防治病蟲害取得一定效果。還制造了捕蝗帳、輾蝗車、捕蝗網(wǎng)、噴霧器、噴粉槍和誘蛾燈等治蟲器械,分發(fā)給農民使用。2.積極指導農民防治病蟲害。該局成立后,全局人員便指導和幫助農民防治蟲害,尤其是蝗蟲和螟蟲。1926年,江北發(fā)生蝗災,昆蟲局技師指導農民奮力滅蝗,滅蝗4100余石,挽回農田損失320萬元。1928—1929年,江蘇發(fā)生嚴重的蝗災,該局積極與省政府合作,制定縣長考成條例和獎勵人民捕蝗條例,要求各縣捕蝗會切實宣傳捕蝗辦法。該局派往各地捕蝗員下鄉(xiāng)切實指導,其中,一名捕蝗員因勞累致死,三名捕蝗員因勞累致病數(shù)月。在昆蟲局的協(xié)助下,1928年江蘇捕蝗117114石,1929年江蘇捕蝗115827石,蝗災明顯減輕。1930年,陜西發(fā)生蝗災后,江蘇省昆蟲局除了寄送刊物和必要用品外,還派出了富有學識和經驗的技術人員協(xié)助陜西治蝗。與江北相比,江南以水稻為主要農作物,更容易遭受螟蟲危害。為此,該局創(chuàng)辦之初,便著手防治。1926年該局派技師至吳江、震澤指導農民采掘螟蟲卵塊一億余塊,誘殺螟蛾1136萬翼,可使農民增收25萬石。與1925年兩縣螟害損失達65%相比,1926年兩縣損失僅為15%,治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并且,該局技師通過講演、發(fā)放圖說等向農民宣傳,提高了該處民眾防治螟蟲的意識,“該縣各處民眾,歷年以來,對于該局指導治螟方法,多數(shù)信仰奉行?!币虼?,與1928年秋收相比,1929年吳江縣每畝增收糙米五斗以上,治螟成效顯著。3.推進昆蟲學會的學術研究。江蘇省昆蟲局成立后,全國昆蟲學工作者應邀到集中到南京,從而推進了中國第一個昆蟲學社團—六足學會的成立。1924年,江蘇省昆蟲局成員、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和金陵大學昆蟲學師生聯(lián)合組成了六足學會。1928年,六足學會改名為中國昆蟲學會,推舉張巨伯為會長,尤其偉任文書,楊惟義任會計,會員集中了張巨伯、尤其偉、楊惟義、鄒鐘琳、鄒樹文、吳宏吉、胡經甫、張景歐、鄭同善、吳福楨、祝汝佐、程淦藩、任明道、李風蓀、陳家祥、張而耕、王啟虞、柳支英等一批留學回國的昆蟲學先驅。學會成立后,每周舉行一次演講會,由會員輪流報告自己的工作或讀書心得,以及采集收藏昆蟲標本。每周派一人為書報義員,簡要介紹各種昆蟲書刊的內容,拓寬會員的視野。為了便于會員的研究,江蘇省昆蟲局允許會員隨時可到昆蟲局查閱圖書資料,借用顯微鏡等儀器;如有疑難,可以隨時指導。隨后,學會會員分赴各地,先后成立了中大昆蟲學會、杭州植物病蟲學會和昆蟲趣味學會等。在江蘇省昆蟲局停辦后,中國昆蟲學會失去依托,學會活動隨之結束。三、結論與評價1931年,江蘇省昆蟲局因經費原因而停辦,其治蟲事業(yè)并入建設廳農礦科。盡管江蘇省昆蟲局存在時間不到十年,其開風氣之先,影響是深遠的。它直接或間接推動了其他省份昆蟲局的籌建。1924年,浙江省建設廳在費谷祥的敦促下,效法江蘇籌建了浙江昆蟲局。1928年,江西步浙江之后塵,建立了江西省昆蟲局,局長為楊惟義。其后江西、湖南、河北、三省也建立了昆蟲局,廣東建立了昆蟲研究所。上述昆蟲研究機構與江蘇省昆蟲局有很大淵源關系。如浙江省昆蟲局局長鄒樹文、吳福楨、張巨伯,江西省昆蟲局局長楊惟義,廣東昆蟲研究所所長張景歐等都曾為江蘇省昆蟲局技師。在江蘇省昆蟲局停辦以后,技術人員大多轉移到浙江省昆蟲局工作,繼續(xù)從事防治蟲害事業(yè)。江蘇省昆蟲局是近代中國第一個防治病蟲害機構,它對推進昆蟲學研究、推廣現(xiàn)代治蟲技術、提高民眾防治蟲害能力以及推進學術團體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使得科學研究與科學推廣在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中仍能艱難前進。參考文獻[1]江蘇省志·農業(yè)志[M].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2]江蘇省志.科學技術志(下)[M].江蘇人民出版社,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