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消防意識教育第次課第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三章火災中人的心理與行為火災是具有突發(fā)性的意外事件,常在短時間內給人以毀滅性的傷害。由于火災的發(fā)生常常比較突然,同時又伴有濃煙、強烈的熱輻射、噪音和有毒氣體,所以處在這種環(huán)境中的人們往往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但人在遭遇火災等意外事件時,若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及時采取自救行為,常能獲救或避免死亡。第2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三章火災中人的心理與行為人們很早就開始了火災中人的心理與行為對安全逃生的重要性的研究。早在20世紀初,美國就有專家做過人的步行速度的研究;到20世紀70年代,火災中人的心理與行為的研究己得到廣泛關注。20世紀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是該研究比較活躍的時期,有大量的關于火災中人的心理與行為方面的論文發(fā)表。現(xiàn)在大家普遍接受的有關人在火災中的心理與行為方面的觀點,主要基于那時的研究成果。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性能化規(guī)范和性能化設計在全球的興起,火災中人的行為的研究又找到廣新的結合點,再度成為消防界研究的活躍領域。第3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三章火災中人的心理與行為人在遭遇突發(fā)事件時,不同人的心理反應是不一樣的。心理素質較好的人,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時也會感到緊張害怕,并伴有一系列生理變化,如血壓升高,心跳加快,血糖增加。但這些人的大腦卻很清醒,反應敏捷,行動迅速;而心理震質較差的人,如平素膽小怕事者,見災難臨頭會感覺非??只?,往往表現(xiàn)出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手腳笨拙、木訥,不知趕快逃離災害現(xiàn)場等行為。另外,人對突發(fā)事件的反應方式,也與其受訓練程度有關。第4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三章火災中人的心理與行為§3-1人在疏散行為開始前的心理與行為§3-2火災時人們的異常心理和行為§3-3火災時人的心理和行為異常的基本原因第5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3人在疏散行為開始前的心理與行為大家常常認為,在緊急情況下,人們會出現(xiàn)恐慌心理。但是,在過去的20年里,很多學者對火災中人的反應作了細致的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上面的觀點不完全正確,特別是在火災發(fā)生的初起階段。在火災初級階段,只要人們認為有希望逃出去或者被救,那么他們一般表現(xiàn)得比較理智。并且大量的調查資料顯示,逃生常常不是人們采取的第一項行動。在出現(xiàn)火災線索之后,人們往往要去確認一下火災情況,然后才決定接下來的行為。
第6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美國心理學家Bryan在1991年提出,人們在火災情況下的反應比較復雜,需要做出一系列的決策:辨識、確認、解釋分析和評價。第7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辨識根據(jù)Bryan的研究,辨識火災線索包括:聽到或者感到不正常的聲音(如喊聲)、火災報警器啟動、其他人員的不正?;顒?、燈光閃爍或者斷電、電話不正常、看到煙氣或者粉塵、他人傳遞來的信息等。沒有經過與消防有關的教育培訓或者沒有經歷過火災的人們往往心存僥幸,在看到大量煙氣或者威脅性很大的火焰時才認為火災很嚴重。所以,他們首先采取的行為一般都是警告他人或者進一步收集信息。第8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確認對火災線索進行確認的過程,一般是通過詢問位于附近的其他人或者自己親自去查看來完成,主要是驗證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第9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分析人們在確認火災后,往往對面前或者他人描述的火災情況進行分析判斷。如果個人能非常清楚火火的威脅程度,那他就會根據(jù)煙的濃密程度、火勢的大小、熱輻射強度等確定火災威脅的性質和影響。
第10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評價所謂評價,就是人們對將要采取的行為進行決策的過程,以確定自己下一步的行為,如逃生、滅火、收集個人物品或者忽略火災線索等。如果個人經過一系列的決策之后認為有必要立即逃出建筑物,那么他下一步的行為必然是逃生。而如果個人認為火災威脅不大,形勢不是很嚴峻,那他的下一步行為很可能是采取措施降低風險(特別是在自己家里時),或者報警、尋找親人、收拾貴重物品或者幫助他人逃生等。第1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此外,火災初期階段人的心理反應對人們隨后所采取的疏散方式具有很大的影響,也是人們生死存亡的關鍵。人們面對火災線索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大多滲透在這一系列的決策行為之中。它們是人們從發(fā)現(xiàn)火災線索到正式開始疏散逃生這段時間之間進行的活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第12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行為類型行為表現(xiàn)研究結果%逃生型自己逃出建筑物9.5幫他人逃出建筑物7滅火型采取滅火行為15采取措施降低危險10驗證真實性看是不是發(fā)生了火災12通告他人向消防隊報警13通知他人11其它其它行為20火災中人的行為第13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正規(guī)消防教育培訓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過正規(guī)消防教育培訓的人,在發(fā)現(xiàn)火災線索之后,會馬上啟動報警器并組織人員進行疏散。這些人對火災線索很敏感,不存在任何僥幸心理,也不會浪費時間親自去確認或找人打聽。他們采取的第一行動就是馬上組織逃生。這種行為為自己,也為他人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有利于逃生的成功。
第14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對周固環(huán)境熟悉與否對周圍環(huán)境非常熟悉的人不一定就會在發(fā)現(xiàn)火災線索之后馬上逃生。他們可能會去看個究竟或者進行滅火,也許他們覺得自己有這份責任,但這會耽誤有效逃生的寶貴時間。而對周圍環(huán)境不熟悉的人,則傾向于緊緊抓住自己的東西或者回房間收拾自己的東西。有的甚至已經逃出建筑物,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某樣東西或者親人還落在里面,于是又沖進去尋找。因為對周圍環(huán)境不熟悉,這些人可能會害怕自己的東西被偷,或者感到將這些東西抓在手里會給自己帶來慰藉和安全感,或擔心自己親人的安全……第15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接觸過消防或者經歷過火災接觸過消防但沒有經過正規(guī)的培訓,或者說成功撲滅過初期火災的人,其發(fā)現(xiàn)火災線索后的第一舉動可能是滅火,或者采取措施降低火災風險。這些人對自己有一種非常危險的自信,這種自信使他們覺得不用報警,自己就能把“這點事”解決。這種行為非常危險,它不但讓這些人本身面臨巨大危險,也讓他人跟著遭殃。
第16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性別研究發(fā)現(xiàn),女性對火災危險比男性敏感。所以女性在發(fā)現(xiàn)火災線索后,其采取的行動很可能是通知他人、立即逃生、尋求幫助或者幫助家人逃生,她們自己很少去滅火或者采取措施降低火災風險。而男性則正好相反,他們常常認為自己是男子漢,有責任保護他人,并且滅火也能表現(xiàn)出自己的勇敢和男子漢氣概,可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所以他們面臨火災時更傾向于滅火而不是立即逃生。第17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從心理學角度來剖析人們?yōu)槭裁磿诨馂某跗诒憩F(xiàn)出這些行為!第18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回避心理回避心理指個人常傾向于忽略或者否定暫料之外或者令人不愉快的事件。從心理學上來看,個人總是為這類事件尋找其他解釋或者干脆對其予以否認,這是人類的一種趨利避害心理。這種防御機制可以暫時有效地減輕個人的心理痛苦,為個人贏得時間適應環(huán)境。通過回避,在火災的開始階段,大部分人試圖否認這種火災情況的存在,這樣好讓人感到自己能夠控制周圍的環(huán)境,從而獲得安全感,這種回避心理在火災初期階段比較普遍。一般說來,當人們聞到燒焦的味道或者聽到報警聲音的時候,他們首先要為其尋找一個符合邏輯而又無害的解釋。但這種回避畢竟是對事實的歪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妨礙個人正確地認識問題和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使人不能立即采取逃生行為,這也說明了為什么人們總是不能在發(fā)現(xiàn)火災線索時立即逃生。第19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承諾1979年5月8日,英國曼徹斯特的伍爾沃斯發(fā)生火災,造成10人死亡。兩個油漆工首先發(fā)現(xiàn)二樓起火,他們把火災情況報告了經理。經理去辦公室打電話告訴他人,并跑到餐廳告訴在餐廳用餐的幾個經理。餐廳也位于二層,當時大約有100多人正在用餐。該經理通知人們馬上疏散,并且在餐廳里也能看到火光,但這些正在用餐的人好像沒有要走的意思,而是繼續(xù)吃飯。直到那兩個油漆工跑進來大喊“著火了”,他們才開始疏散。第20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即使面對火災這種緊急情況,人們也總是習慣于繼續(xù)自己剛才的活動,試圖等完成正在進行的活動之后再應對火災情況。這就是“承諾”。該概念認為,人們在從事某一特定活動的時候,總是試圖完成該項活動,然后再注意同時發(fā)生的其他事情。也就是說,人們在遇到意外情況時會做成本-利益分析,認為他們繼續(xù)當前的任務所獲得的收益要比停下來應付無法預料的情況大得多,所以人們總是趨向于繼續(xù)當前的任務。第2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英國圣潘克拉斯地鐵火災中很多人的行為也證明了這一點。有一位婦女回憶說,她晚上7點多進入地鐵售票廳的時候,發(fā)現(xiàn)廳內彌漫著灰色的煙霧,但廳內所有的人都沒有異常表現(xiàn)。她打算乘自動扶梯進入地鐵,但廳內的煙霧讓她懷疑可能發(fā)生火災,于是她轉身往外走。她快走出來的時候,已經有濃煙涌出并有熱浪撲來。但她感到奇怪的是,這時還有不少人繼續(xù)進入地鐵,準備乘車回家。另有一位婦女更有意思,她本來想到地鐵另一端的商場去買東西,在她乘自動扶梯下去的時候,火焰已經很高,但她“勇敢”地沖過火焰,到了地鐵另一端的商場,然后開始買東西,繼續(xù)她已經打算好要做的事情。第22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熟悉性一個建筑物內的人員,或者作為一個團體前來參觀該建筑物的人,他們在遇到緊急情況時,總是趨向于聚集在一起逃生,這屬于人與人之間的熟悉性。例如,在某建筑物火災中,火災發(fā)生的時候,孩子們跟其父母不在一起,那么父母在逃離建筑物之前總是先尋找他們的孩子。這個熟悉性概念說明人們在遇到緊急事件的時候,總是趨向于尋找自己熟悉的人,組成一個團體后一起逃生。第23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熟悉性還表現(xiàn)在人與其周圍的物理環(huán)境之間。人們發(fā)現(xiàn)火災線索,作出一系列決策,決定開始疏散之前,總是趨向于尋找自己熟悉的出口。這是因為熟悉的人和環(huán)境能給人帶來安全感,使人從中獲得安慰和力量,陌生的人和環(huán)境總會給人帶來恐懼。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有這樣的體驗,一個人去一個陌牛的地方參加一個盛大的生日聚會,而且不認識其他參加聚會的人,肯定會猶豫不決。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人會讓人感到孤立無助,給心理造成很大的壓力。而如果是到熟悉的地方,跟熟悉的人聚會,此人則會欣然前往,沒有任何思想負擔,這跟上面我們提到的尋找熟悉的人和熟悉的出口是一個道理。第24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角色在緊急情況中,外來人和該建筑物的員工所表現(xiàn)出的行為不一樣。一般說來,如果外來人看到火災跡象,他們會認為他們沒有責任去管這件事情或者認為這用不著他們來處埋。例如,某大商場內的一個垃圾桶冒出了濃煙。如果你看到前面走過去的人對此沒有什么反應,你很可能也不會作出什么反應。此時你心里可能會問:這是怎么回事?會不會釀成火災?但看到他人無任何反應,你肯定也裝著若尤其事。因為你可能會想,如果自己大喊“著火了”或者把這種情況告訴商場工作人員,他人可能會認為自己小題大做;如果這種事情屬于正?,F(xiàn)象,商場工作人員對你的行為可能很反感而使自己自討投趣。所以,為了不讓自己在他人面前露怯或者丟臉,你也采取跟他人相同的行為。第25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2火災條件下人們的異常心理和行為人在瞬息萬變的火災中,其心理及表現(xiàn)行為是多種多樣的?;馂膩韯輧疵?,“水火無情”這是盡人皆知的。在火災條件下,被煙火圍困人員在瞬間能產生各種異常心理,表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行為,往往瞬間的不良心理導致錯誤的行為,造成終生的遺憾。良好的心理素質,正確的逃生行為,有效的滅火措施.往往能使受災人員“絕處逢生”,甚至能有效地控制火勢的發(fā)展。使“小火”不能釀成“大災”。第26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信陽良宵錄像廳“11.27”重大火災首先是2號房著火,火災肇事者譚天因使用電暖器不當,把高溫電暖器靠近可燃物.起火后,他既沒有切斷電暖器電源,也未及時采取措施將“星星”之火撲滅,而是打開房門連爬帶走,只顧自己逃生去了,結果,使新鮮空氣進入,火勢迅速蔓延擴大,釀成3人死亡,“良宵”化為灰燼。據(jù)調查,死亡的三個人是一男二女,當時他們在8號房間,著火后開門探聽火情,結果烈火沖入室內,高溫、烈火、缺氧、窒息突然間一齊襲來,三人拼命拍打防盜窗,無望后,紛紛沖人煙火區(qū),結果倒在走道里。第27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但在這場大火中,也不乏成功的逃生者。這場大火的幸存者李冰是這樣敘述他的逃生經過的:我們2男2女在11月27日凌晨4時左右到錄像廳的,看了一個片后,服務員給我們送來了一床被子,我們就睡了。大約早亡8點20分,有人打我傳呼,醒后感覺糊味很大,但當時我們都沒有在意。我起身上廁所,就聽外面有人喊“失火了”。我打開廁所的門,看到外面煙很濃,我喊和我們一起玩的小楊,但沒有人回答我,我趕緊把門關上,煙又順著門縫往里鉆,我一邊用廁所里的濕毛巾堵下面的門縫,一邊趕快去把廁所里的窗子打開。外邊有人開始使勁地砸包間,我就在里面喊救命,但沒有人來理我。我就一直在廁所里呆著,一直呆到煙小了,就用毛巾捂著嘴跑到樓下去了。后來,我聽說另外三個同伴倒在二樓的樓梯口處,尸體被消防隊員抬走了……第28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恐懼心理及其表現(xiàn)行為恐懼心理是指不能迅速適應變化的環(huán)境所產生的一種“害怕”的心理反應。其表現(xiàn)行為是:心慌、害怕、言行錯亂、判斷和意志力下降等?;馂臈l件下,往往束手無策,慌亂一團,不知所措。第29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000年10月14日凌晨2時10分,開封市大梁路河南省投資管理學校家屬樓2號樓1單元1樓牛成嶺家由于液化氣罐爆炸,致使祖孫三代四口死亡。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把房間的鋁合金窗全部掀掉,樓房外墻被震裂兩條各1m多長的縫,房間內部磚墻裸露,大火使室內物品化為灰燼。爆炸發(fā)生后,該樓居民撥打“119”,直喊“消防隊,您快來吧,我們樓著火啦!”。消防支隊值班的電話員就問她:“喂,您不要恐懼,慢慢說,到底著火的位置在哪里?是什么物質著火啦?”該報警者就是不回答消防電話員的問話,只說:“消防隊,您快來吧,我們這個樓就要著完了!”第30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這種答非所問的報警行為就是恐懼心理的表現(xiàn)行為??謶中睦淼慕Y果往往是不幸的,所以一般也認為其表現(xiàn)行為是不合理的非理性行為。例如,火災時鉆人室內的床下,擁擠在出口,不帶親人逃生等等。第3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從眾心理及其表現(xiàn)行為所謂從眾心理,就是對待客觀事物沒有從實際出發(fā),別人怎么做,自己也跟著怎么做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從眾心理的表現(xiàn)行為是:沒有主見,隨大流?;馂臈l件下,別人向哪兒跑,自己也跟著向哪兒跑,他人的決心和判斷成了追隨的目標,放棄自己原來的判斷而盲目追從他人,追從多數(shù)。第32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994年“11·27”遼寧阜新藝苑歌舞廳大火死233人,其中,僅一個0.8米寬的出口其尸體達158具。1994年“12·8”克拉瑪依友誼賓館大火,死323人,7個出口僅開1個,且樓梯口還堆放著可燃物。但就在這一個出口,尸體就達196具。1996年菲律賓馬尼拉市奧佑該迪司歌舞廳“3.19”火災,死2152人,火災現(xiàn)場,人們發(fā)現(xiàn)在出口處層層疊壓著1人多高的尸體。第33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從這三起火災的現(xiàn)場看,明明門口被人流堵塞,從此逃出已無希望,應另辟途徑,但很多逃難者看見別人沖向門,自己也跟著跑向出口,結果都倒在了門口旁。這是從眾心理典型的表現(xiàn)行為。第34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逆反心理及其表現(xiàn)行為逆反心理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產生和客觀事物發(fā)展背道而馳的心理現(xiàn)象。其表現(xiàn)行為是:不該做的反而去做了?;馂臈l件下,不該斷電時反而斷電,致使電梯停止,火場一片漆黑;不該打開門窗的反而打開,致使新鮮空氣進入(或濃煙烈火進入),使火勢迅速蔓延擴大(或使高溫煙氣量增加);不該沖向濃煙區(qū)的反而沖向濃煙區(qū),結果使自己窒息而亡。第35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000年焦作“天堂”俱樂部“3.29”特大火災由于北頭15號包房電暖器引燃易燃材料,火勢迅速蔓延擴大,當時,包房負責人王峰與妻子馮某在南頭1號包間睡覺,被煙嗆醒后,兩人急忙頂著被子向北往大廳出口處逃去,剛接近15號包間,大火迎面而來,王峰因燒化的地毯膠滑倒,就爬起來繼續(xù)向煙火區(qū)沖去,而妻子馮某看見前面煙火很大,就轉向火勢尚未蔓延到的衛(wèi)生間躲避,大火很快就使人們喪失逃生能力,結果,王峰在大火中遇難,馮某死里逃生。王峰本應該遠離煙火區(qū),但他偏向火區(qū)行,結果被焚身亡,這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的行為表現(xiàn)。第36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絕望心理及其表現(xiàn)行為絕望心理是指主觀愿望與客觀事實相差很大,目標難以實現(xiàn)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其表現(xiàn)行為是:“破罐子破摔”、“聽天由命”等?;馂臈l件下,表現(xiàn)為跳樓、躲在床下等死等等。第37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001年洛陽東都商廈“12.25”大火,陳國杰、梁靜、王衛(wèi)紅、張雪明幾位好友怎么也沒想到他們會與“死神”握一下手。陳等五人是在3號包間唱歌的,大概在9點多鐘的時候,他們聞到了焦糊味,當時以為是煙頭引燃了什么東西,他們在包間里亂找,這時,不知誰開了一下門,煙氣呼地就撲了過來。陳國杰說了聲:“不好,失火啦!’’包間里有人還在唱歌,梁喊了一聲:“都著火了,還唱什么?”接著又對同伴們說:“咱們手拉著手出去,抓緊跑!”這時電停了,打開門后,外面漆黑一團,他們沒走幾步就沒法呼吸了?;貞浤且豢痰那榫?,梁靜說:“當時感覺10秒鐘都堅持不了,如果多呆半分鐘都要趴下了。一種悲哀的絕望的心理占據(jù)了大腦:馬上要死了!”無奈,他們又手拉著手摸著墻返回了包間。到包間后,才發(fā)現(xiàn)一人在濃煙中絕望的狂奔,倒在了走道里。陳國杰說:“我們一塊出來的,一直試圖出去找他,但幾次開門都被煙氣攔了回來?!钡?8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處在那樣惡劣的境況中,想跑出去的念頭也就特別強烈。煙氣顧著門縫直往里灌,越來越濃,嗆得人受不了。絕望中他們發(fā)現(xiàn)墻體是木板,急忙跺下空調通風,發(fā)現(xiàn)了外面的涼臺,他們便砸爛涼臺玻璃,將頭伸出窗外呼吸。他們定神往下看去,見下面有光亮,到處是人,便不停地大聲呼救。這時,火苗進房間了,由于窗外新鮮空氣的進入,火苗越來越大,不一會,整個房間便轟燃起來。王衛(wèi)紅、張雪明絕望地喊:“我們快要死了,跳樓吧!”說著就攀上窗臺往下跳,陳國杰、梁靜拼命地拉他們不讓跳,可最終還是沒拉住,他們兩個手拉著手從四樓跳了下去,結果摔死在水泥地上。第39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只剩下陳國杰和梁靜了。煙火在向他們靠近著,他們騎在窗臺上,頑強地與火魔抗爭著。很快,有水槍向他們的窗口上方射水,驅趕煙火,且聽有人在對他們喊話:“你們比較安全,就呆那兒不要動!我們會救你們的!”就這樣,兩個人在那兒一直騎坐了近4個小時。整個四樓除了一團漆黑,就是死一般的寧靜。他倆在想:大概別的人都跑出去了,只剩我們倆了。但當8位帶著手電筒、濕毛巾、氧氣瓶的消防隊員把他倆攙出包間時,他倆都嚇傻啦:走道里,大廳里全是尸體!有的趴著,有的跪著,有的互相接抱著,有的坐在沙發(fā)上,好像什么事都沒有發(fā)生似的。特別是穿過大廳時,幾乎是從死尸上跨過去的。突然,一個尸體上響起了手機,嚇得他倆兩腿發(fā)抖,已無法移動,被消防隊員架著離開了四樓。被救出后,他們都變了個人似的,滿臉黑漆漆的。梁靜的表姐到醫(yī)院看她時,帶著顫音說:“王衛(wèi)紅他們絕望了,回不來了?!碧与x死功的陳國杰深有感觸地說:“那陣子感覺到死神很近很近,絕望悲觀極了。還好,這口氣憋得很長,總算挺過來了!”第40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五)退避心理及其表現(xiàn)行為退避心理是指出于對某一事物的恐懼而躲避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其表現(xiàn)行為是:人在遇到煙、火會向反方向奔逃。特別是室內火災時,人總是盡力往外跑。即使是處于安全地帶的人,也要向起火的相反方向躲避。第41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000年焦作“天堂”俱樂部“3.29”火災現(xiàn)場火勢蔓延與尸體分布情況是:1、投影廳長25.7m、寬6.65m,面積170.9m2。2、廳內兩側為座椅,一間是過道,廳北面有一個入口。3、1#尸體在北面入口外東側0.5m處;2-13#尸體在入口內2-5m處;14-36#尸體在入口內8-12m處;37-74#尸體在最南端16-20.5m處。4、170m2的投影廳設置近200個座位,而巳大量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裝修,無疏散通道,無應急照明,無疏散指示標志,無任何消防設施。該現(xiàn)場充分印證:退避心理的驅使往往使人們難以逃生。大火現(xiàn)場共74具尸體,僅投影廳最南端就達38具之多,難想象,如果個是退避心理的驅使,很多人格會沖出煙火區(qū),向出口,得以生還。第42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六)歸巢心理及其表現(xiàn)行為歸巢心理是指內長期生活習慣形成的,總是回歸比較熟悉的環(huán)境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表現(xiàn)行為是:火災時,跑向經常使用的走廊、樓梯、電梯、出口等。第43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七)向地心理及其表現(xiàn)行為向地心理是指由長期生活習慣形成的,總是把大地作為生存根基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發(fā)生火災時,人們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從樓上往下跑,一直跑到室外地面為止。當烈火封住出口,逃生無路時,向地行為之一就是跳樓。第44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八)趨光心理及其表現(xiàn)行為趨光心理是指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人們往往把一絲亮光作為希望、慰藉的標志,向亮光處靠近的一種心理趨向。在火災濃煙區(qū),被困人員一日看見亮光,會毫不猶豫地向光亮處奔逃。因此,光亮合成為引導人們安全疏散的一種指示、誘導標志。
第45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九)向隅心理及其表現(xiàn)行為向隅心理是指在火災條件下向狹窄角隅奔逃,以躲避煙熏火烤的心理現(xiàn)象。往往表現(xiàn)為鉆床下、躲在狹窄死角處。向隅行為往往兇多吉少,九死一生。這種行為現(xiàn)象其結果多為悲劇。
第46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十)超越心理及其表現(xiàn)行為超越心理指在客觀事物的刺激下,引起個體強烈的心理反應,其反應的動量遠遠超過自身原有能力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其表現(xiàn)行為是:火災中從高處跳下,跨越鄰近陽臺等。第47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在洛陽“12·25”火災中,東都商廈職工劉大風,爬上四樓的窗臺后,看見下面有一個救生氣墊,她猶豫著,不敢跳。是啊,從這么高的樓層往下跳,這對43歲的一位女性來講,確實足一件很難很難的事情。隨著煙氣在她面前的翻卷升騰,嗆得她特別的難受,求生的欲望終于刺激她產生了一種超越的心理。事后,劉大風說:“當時是牙一咬,眼一閉便跳了下去。只覺得保駕云一樣,很快就落在墊子上了。落地那一瞬間,頭很暈,腦子里一片空白。一個消防隊員把我背到了一邊?!本瓦@樣,劉大風在死神糾纏時,在災難臨頭時,超越的行為終于使她爭取了生存。危難之時,外部救助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有時候超越自我的心理及其行為顯得更為重要。在洛陽“12·25”火災中,還有一位年近7旬的老人,從窗口跳出,跳到鄰近低一層的屋頂上。這在平時是不可想象的行為。第48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十一)“重返”行為“重返”行為是指在火災熄滅前,已逃離起火區(qū)的受災個人重新返回起火區(qū)的行為。重返行為多見于男人,當然也有女人。重返行為大多數(shù)是為了搶救財物或尋找家人、朋友。重返動機是由需要決定的。人的需要不但有高級與低級之分,而且人的需要是無止境的。需要的滿足只能是相對的,暫時的。眼前的需要得到滿足后,又會產生新的需要,發(fā)生需要的轉移。當自身脫離危險后,又需要與家人團聚,去救助親人,或者去搶救丟在火場的錢財。所以,重返行為是由行為個體的需要決定的。離開火區(qū)后,隨著對自己生命威脅的減少,隨著對親人生命威脅的增加,或者對重要錢物威脅的增加,人們要重新考慮他們的行為。已經離開煙火區(qū)的人極有可能重返煙火區(qū),或救人,或救物。一旦再度進人煙火區(qū),將會遇到新的危險,大多數(shù)將一去不返。因此,現(xiàn)場人員要極力勸阻受災者重返煙火區(qū)。第49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在1998年開封“黑蘭花”歌舞廳火災中,有三位小姐本來已經逃出火場,出來后,一位小姐說:“我的錢包丟在2號包間了,怎么辦?”另兩位小姐也異口同聲地說:“哎呀,我的錢包也丟在里面了!”,“趁現(xiàn)在火還不大,我們去拿吧?!闭f著三個人不顧別人的勸阻,又重返煙火區(qū),這一去就沒有再出來。災后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三具尸體,一具爬在2號包間的沙發(fā)上,另兩具躺在走道里。第50頁,課件共5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3火災時人的心理和行為異常的基本原因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雖然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各類事件,比如騎車的時候不小心跟一輛車“擦肩而過”,或者差點跟他人撞在·起,讓人“嚇出一身冷汗”等。但總起來說,我們的生活還是處在相對正常和寧靜的狀態(tài)中。如果這種寧靜的狀態(tài)突然被打破,如火災發(fā)生時濃煙的刺激、熊熊的大火、高溫輻射、人員驚恐的呼叫和四處逃竄等,人們往往會受到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二手空調購銷合同范本
- 促銷活動合同范例
- 2024年六年級品社下冊《去中學看看》說課稿2 蘇教版
- 2024年五年級英語下冊 Unit 4 Did You Have a Nice Trip Lesson 19 Li Ming Goes Home說課稿 冀教版(三起)
- 劇本店合作合同范例
- Chapter 6 Activities we like 第四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新思維小學英語2B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shù)的關系說課稿 (新版)北師大版
- 2023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 四 乘與除第3課時 豐收了說課稿 北師大版
- 11《趙州橋》第二課時 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三年級下冊
- 太陽能風能發(fā)電成本對比分析
- 《關于時間管理》課件
- 醫(yī)藥高等數(shù)學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 城市道路智慧路燈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標)
- 水泥采購投標方案(技術標)
- 醫(yī)院招標采購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試行)
- 初中英語-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廣州市勞動仲裁申請書
- 江西省上饒市高三一模理綜化學試題附參考答案
- 23-張方紅-IVF的治療流程及護理
- 頂部板式吊耳計算HGT-20574-2018
- 因數(shù)和倍數(shù)復習思維導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