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抗震紀念碑_第1頁
唐山抗震紀念碑_第2頁
唐山抗震紀念碑_第3頁
唐山抗震紀念碑_第4頁
唐山抗震紀念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山抗震紀念碑河北省旅游景區(qū)01組成概況碑文簡介主要影響地理位置創(chuàng)作過程地理特點目錄0305020406基本信息唐山抗震紀念碑,建在市中心新華道以南(建設路和文化路之間)紀念碑廣場內。廣場東西長320米,南北寬170米,占地5.44公頃。廣場東部是抗震紀念碑;西部是抗震紀念館。兩個主要建筑坐落在東西向同一個軸線上,紀念碑和紀念館之間設有一座大型水池,并通過紅色地磚鋪砌的地面使兩座建筑相連。2020年2月,為了向廣大醫(yī)務工作者致敬,唐山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向全市旅游景區(qū)發(fā)出倡議,對全國所有醫(yī)務工作者實行免費參觀游覽政策。組成概況組成概況抗震紀念碑(2張)由4根相互獨立的梯形變截面鋼筋混凝土碑柱組成,主體上端造型有四個收縮口,猶如伸向天際的巨手,象征人定勝天。碑身四周高1.5米處,為8幅花崗巖浮雕,象征著全國四面八方的支援。浮雕記述了地震災害和唐山人民在全國支援下抗震救災、重建家園的英雄業(yè)績。在碑身高8.5米處鑲有一塊長3.86米、寬1.6米的不銹鋼匾額,上刻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題寫的“唐山抗震紀念碑”七個大字。副碑位于主碑北側33.5米處,碑寬9.5米,高2.96米,用花崗巖石塊以廢墟形式砌成,表現(xiàn)唐山地震的歷史事件。碑身長4.3米,高1.6米,正面為磨光青花崗石鑲嵌,上面鐫刻碑文,記載地震時間、災害以及搶險救災,建設新唐山等內容,由中國書協(xié)常務理事夏湘平書寫。背面為磨光青花崗巖鑲嵌,上鐫刻英文碑文。唐山抗震紀念碑(5張)主碑和副碑建在一個大型臺基座上,臺基四面有四組臺階,踏步均為4段,每段7步,共28步,象征“七·二八”這一難忘的時刻。地理位置地理位置唐山抗震紀念碑位于新華道與文化路交叉口,緊臨大釗公園。唐山抗震紀念碑碑文簡介漢語碑文碑文內涵英語碑文碑文簡介漢語碑文抗震紀念碑夜景唐山乃冀東一工業(yè)重鎮(zhèn),不幸于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凌晨三時四十二分發(fā)生強烈地震。震中東經(jīng)一百一十八度十一分,北緯三十九度三十八分,震級七點八級,震中烈度十一度,震源深度十一公里。是時,人正酣睡萬籟俱寂。突然,地光閃射,地聲轟鳴,房倒屋塌,地裂山崩,數(shù)秒之內,百年城市建設夷為虛土,二十四萬城鄉(xiāng)居民歿于瓦礫,十六萬多人頓成傷殘,七千多家庭斷門決煙。此難使京津披創(chuàng),全國震驚,蓋有史以來為害最烈者。然唐山不失為華夏之靈土,民眾無愧于幽燕之英杰,隨遭此滅頂之災,終未渝回天之志。主震方止,余震頻仍,幸存者即奮掙扎之力,移傷殘之軀,匍匐互救,以沫相濡,譜成一章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先人后己、公而忘私之共產(chǎn)主義壯曲悲歌。地震之后,黨中央、國務院急電全國火速救援。十余萬解放軍星夜馳奔,首抵市區(qū),舍死忘生,排險救人,清虛建房,功高蓋世。五萬名醫(yī)護人員及干部民工運送物資,解民倒懸,救死扶傷,恩重如山。四面八方捐物贈款,數(shù)十萬噸物資運達災區(qū),唐山人民安然度過缺糧斷水之絕境。與此同時,中央慰問團親臨視察,省市黨政領導現(xiàn)場指揮,諸如外轉傷員、清尸防疫、通水供電、發(fā)放救濟等迅即展開,步步奏捷。震后十天,鐵路通車;未及一月,學校相繼開學,工廠先后復產(chǎn),商店次第開業(yè);冬前,百余萬間簡易住房起于廢墟,所有災民無一凍餒;災后,疾病減少,瘟疫未萌,堪稱救災史上之奇跡。自一九七九年,唐山重建全面展開。國家撥款五十多億元,集設計施工隊伍達十余萬人,中央領導也多次親臨指導。經(jīng)七年奮戰(zhàn),市區(qū)建成一千二百萬平方米居民住宅,六百萬平方米廠房及公用設施。震后新城,高樓林立,通衢如織,翠蔭夾道,春光融融。廣大農村也瓦舍清新,五谷豐登,山海辟利,百業(yè)俱興。今日唐山,如劫后再生之鳳凰,奮翅于冀東之沃野。撫今追昔,倏忽十年。爰立此碑,以告慰震亡親人,旌表獻身英烈,鼓舞當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孫。特制此文,鐫以永志。英語碑文唐山抗震紀念碑Tangshanisindeedthatearthquakehappenedinoneindustryplaceofstrategicimportance,misfortuneineastHebeion03:42inthesmallhoursofJuly28,1976.Epicenter118degrees11minuteseastlongitude,38markoflatitude39degreesN,earthquakemagnitudegrade-7.8,11degreeofepicentralintensity,centrearedeep11kilometres.Thattime,personarefastasleep,allsoundsutensilisquiet.Earthquakelightlightningshootsahouseon,fieldsoundrolling,thehousepourabruptly,tocollapse,thefieldcrackslandslide.Thecityconstructionforeigncountryiscountryfairsoilwithinseveralseconds,foracentury,240,000urbanandruralresidentsYusrubble,morethan160,000peoplebecomesdisability.Morethan7,000familycutoffdoor-exhaustedcigarette.ThisTianjindifficulttouseBeijingdrapesawound,thewholenationshakes,coveristodoharmtothemostuprightpersonsincethebeginningofhistory.TangshancanyetberegardedasbutChinaXiaZhiLingsoil,thepublicfeelsnoshametooutstandingfiguresofswallowdeepandquiet,meetswiththisdisaster,aspirationofnothavingchangedtosaveadesperatesituationeventually.碑文內涵碑文的內涵極其豐富和深刻。在5個段落中,前4個段落與紀念碑主碑浮雕4個面的場景相吻合,相互照應,闡明了災情、救災、恢復生產(chǎn)和重建唐山的全過程。第一、碑文說明1976年唐山地震是一場震驚中外、有史以來為害最大的大地震。它能量大,涉及范圍廣,傷亡慘重、損失巨大。第二、碑文說明在黨中央號召下,舉國動員,展開一場可歌可泣的抗震救災斗爭。第三、碑文說明了恢復生產(chǎn)、重建家園,抗震救災初戰(zhàn)告捷。第四、碑文說明了神州大地再現(xiàn)一個新唐山?!短粕娇拐鸺o念碑》碑文中最后寫道,抗震救災“宣示著如斯真理:中國英明偉大,社會主義制度無比優(yōu)越,人民解放軍忠貞可靠,自主命運之人民不可折服。”唐山人民之所以不可折服,能夠在一片廢墟上建成一個嶄新的唐山,就在于具有一種“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中共中央總書記為唐山抗震20周年題詞)今后我們只要繼續(xù)弘揚這種精神,就一定能把新唐山建設得更繁榮更美好。紀念碑昭示人們:抗震精神必將弘揚光大。

創(chuàng)作過程創(chuàng)作過程唐山抗震紀念碑它并不是某一個人的作品,而是全市廣大干部群眾的集體創(chuàng)作,是六百萬余唐山人民的共同心聲。1983年唐山地市合并后,市委市政府作出在地震10周年時舉行大型紀念活動并建立抗震紀念碑的決定,同時把碑文起草工作交給了市委辦公廳。為了完成這一神圣使命,辦公廳在全市進行了廣泛發(fā)動和文稿征集工作,并且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支持,很快收到了一大批稿件。這些稿件有的來自離退休的老干部,有的來自大專院校的教授和講師,有的來自工礦企業(yè),有的來自農村街道。辦公廳組織專人在對這些來稿進行綜合吸納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初稿,并將其印發(fā)全市各基層單位反復征求修改意見。同時,分別召開一些有各界人士參加的座談會,當面聽取意見。最后還將初稿分別送給省委、省政府有關領導,特別是曾在抗震前線指揮過戰(zhàn)斗的老同志,以及在全國很有名望的作家、教授,如魏巍、姚雪垠、孫犁、吳祖湘、王力、啟功等,請他們從不同角度幫助斟酌指正。像以上這種征稿和修改工作在全市上下反復進行了多次,時間持續(xù)了一年以上,僅市委常委會討論就不下五六次。主要影響主要影響唐山抗震紀念碑正是因為集中了全市人民的集體智慧,所以從碑文的整體構思到結構布局、從史料選材到遣詞造句都有其鮮明特色。從文體上看,它沒有拘泥于傳統(tǒng)的八股模式,而是從實際需要出發(fā)采取了半文半白、碑誄相兼的體式,既照顧到有相當文化水平的知識階層,又照顧到廣大工人、農民和中小學生,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從結構布局上看,層次清楚、環(huán)環(huán)緊扣。全文共分5個段落,一是地震災情,二是唐山人的自救互救,三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全國人民的救援,四是新唐山建設,五是歷史的結論和建碑的目的。從史料選材上看做到了取舍有度、詳略適當。從遣詞造句上看,基本做到了史料性和文學性的有機結合,既避免了干巴巴的數(shù)字羅列,也避免了華而不實的辭藻堆砌,從而使整個文章顯得既莊重、嚴肅,又生動、活潑,讀了以后確實能夠令人振奮、耐人回味,真正起到了“告慰震亡親人,旌表獻身英烈,鼓舞當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孫”的歷史作用。地理特點地理特點當然,文章可以集體創(chuàng)作,而書法卻只能由個人完成。那么,碑文的書法者選誰更合適呢?經(jīng)過中國書協(xié)的推薦和唐山市領導的研究,決定邀請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文化部的夏湘平同志來完成這一重任。理由很簡單,因為在唐山抗震救災這一偉大斗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可以說是功高蓋世,沒有解放軍就沒有唐山的今天,最后這個“句號”當然應該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來畫,而且這也是全市600萬人民的共同心愿。一座城市戰(zhàn)天斗地的精神圖騰,一方人民不可折服的性格象征唐山抗震紀念碑建在市中心新華道以南(建設路和文化路之間)紀念碑廣場內,建成于1986年紀念唐山抗震10周年之際。由主碑和副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