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異化與死的溝通向死的存在從《達羅衛(wèi)夫人》看伍爾夫對生死二元對立論觀點的超越_第1頁
生的異化與死的溝通向死的存在從《達羅衛(wèi)夫人》看伍爾夫對生死二元對立論觀點的超越_第2頁
生的異化與死的溝通向死的存在從《達羅衛(wèi)夫人》看伍爾夫對生死二元對立論觀點的超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生的異化與死的溝通向死的存在從《達羅衛(wèi)夫人》看伍爾夫對生死二元對立論觀點的超越

自文學誕生以來,死亡作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為作家永恒的主題。伍爾夫在其作品中試圖通過對死亡的剖析、認識來闡釋人類存在的意義?!霸僖矝]有比死更高的藝術了,死就是生”。(古賀春江)而她本人也用自己的生命描述了對生命的領悟與解脫,這和她的個人經歷和所處的社會時代密切相關。人的死亡影響著人的思想弗古尼亞·伍爾夫雖才華橫溢,卻命運坎坷,幼時身體贏弱,幾次瀕臨死亡。之后一連串親人的死亡觸擊著她敏感的心靈,使她幾度想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另外,因女性主義思想傾向面臨男權社會重重壓力,疾病糾纏、戰(zhàn)爭刺激的打擊,這一切將她籠罩在孤獨和死亡的陰影中。伍爾夫作品彌漫著濃重的死亡意識,她的作品描寫死亡意識之多,是其她作家的作品少見的。父權制與二元對立二元論是西方文化思想中的一個顯著特征,被認為是客觀世界的真實反映,例如男/女,太陽/月亮,文化/自然,日/夜,父/母,等等。在其作品中,伍爾夫主張超越父權制的二元對立,拒絕把二元雙方置于絕對對立的等級關系之中。因為她認為二元雙方既相互又互為補充,共存于一種動態(tài)平衡之中,這種平衡構成了人類社會向前邁進的健全的基礎。以下筆者將解讀《達羅衛(wèi)夫人》一書中的死亡意識來了解伍爾夫如何對“生即為積極而死即為消極”的二元論的觀點進行挑戰(zhàn)。1.邊緣生存的異化感盡管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已結束五年,但戰(zhàn)爭和死亡的陰影仍無法從賽普蒂默斯的頭腦中驅散,他喪失了感知和溝通能力,雖然逃過了戰(zhàn)場上的死亡,卻逃不開以布雷德肖爵士代表的社會力量的壓制――“崇拜平穩(wěn)…正是象他之類的人在英國隔離瘋子,禁止生育,懲罰絕望情緒,使不穩(wěn)健的人不能傳播他們的觀點,直到他們也接受他的平穩(wěn)感?!?P101)這種生存的異化感也在女主人公身上得到刻畫。她常在克拉麗莎和達羅衛(wèi)夫人雙重身份之間搖擺。當她為宴會外出買花走在六月天的倫敦街頭回憶在布爾頓的少女時期時,她是克拉麗莎;而當她回到家中,特別是宴會上,她變成達羅衛(wèi)夫人――一個上流社會圈里完美的女主人。當她的直覺被壓抑時,她努力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她的身份:美麗的“屋里的天使”――盡管和丈夫之間缺乏澎湃的激情和真正的交流;明理關愛的母親――雖然和女兒關系并不融洽;完美的宴會女主人――款待那些所謂的上流名士卻內心充滿鄙夷。雖然時常可以逃遁到自己的斗室,卻為了滿足對身份、社會地位和所謂的尊嚴的欲望不得不從屬于世俗世界。她的邊緣化生存決定了她在兩種力量之間苦苦掙扎,并且必定屈服。透過賽普蒂默斯和克拉麗莎,伍爾夫試圖闡明在個性被壓抑的現(xiàn)代社會里人的自我身份無法和社會身份一致。生活是破碎、割裂的,被異化的,每個人都無法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也無法觸及別人的內心。2.死亡作為自己的保持盡管生存被異化被割裂,但人還是彼此需要,不是為了尋求慰藉或保護,而是為了獲取分享的喜悅。那如何才能既保留自我又與人共處?達羅衛(wèi)夫人試圖點亮燈火,照明屋子,用她的宴會給人們帶來一點友情和溫暖,但并不能完全如愿。甚至在宴會一開始,她就“打骨子里感到這次宴會要失敗了,徹底的失敗”(P170)“所有這些裝腔作勢、洋洋得意,都有一種空洞之感,好似隔了一層,并非內心真正的感受。”(P177)之后宴會上傳來被塞普蒂默斯自殺的消息,達羅衛(wèi)夫人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的威逼,有種身歷其境的感覺,她常感受到自己會毀滅,但卻又在生命的搏動中生存下來。事實上死亡是賽普蒂默斯尋求溝通的嘗試,他發(fā)現(xiàn)戰(zhàn)爭中他捍衛(wèi)的并不是“莎士比亞的戲劇”,而是以布雷德肖爵士為代表的暴虐專制力量,它“盡情蹂躪弱者的意志,熱衷于引人注目,發(fā)號施令,強加于人,把自己的容貌刻在民眾臉上而得意洋洋”。(P102)因此他的死是反抗壓制,保存自尊的手段,只有訴諸死亡,人們才能重新?lián)碛袦贤ǖ哪芰?。死亡才是真正實現(xiàn)交流共享的途徑。達羅衛(wèi)夫人也認識到了這一點:“無論如何,生命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中心,而在她的生命中,它卻被無聊的閑談磨損了,湮沒了,每天都在腐敗、謊言與閑聊中虛度。那青年卻保持了生命的中心。死亡乃是挑戰(zhàn)。死亡企圖傳遞信息,人們卻覺得難以接近那神秘的中心,它不可捉摸;親密變?yōu)槭柽h,狂歡會褪色,人是孤獨的。死神倒能擁抱人哩。”(P188)3.死已無所恐懼的生命死亡其實是生命的鏡像。因此克拉麗莎在布爾頓奔向戶外清新的空氣中擁抱生命,也預示了賽普蒂默斯奔向黑暗擁抱死亡??死惿?生活的化身)和塞普蒂莫斯(死亡的本質)是自我的兩種投射。所以“不知怎的,她覺得自己和他象得很――那自殺了的年輕人。他干了,她覺得高興;他拋掉了生命,而她們照樣活下去。”(P190)死是生的一部分,正因為死亡的完成才形成了人生的整體性,死使得人生過程得以完全實現(xiàn)。“生命正是由于有終性造成的張力而成其為生命的”。人在本質上是一種向死的存在,即向死而生。也就是說:“人只有面臨死亡時,才能最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因為死亡就是非存在、虛無。面臨死亡,就是由存在轉向非存在,對死亡的恐懼就是拿存在與非存在作比較……一個人只有面臨死亡時,才能真正地把自己與他人、社會、身體完全分離開來,才能完全面對著他自己,懂得自己存在與其他存在的根本不同,懂得生與死的根本不同,懂得生(個人存在)的意義。因此,只有對死亡的畏懼才使人醒悟,獲得個性,成為他自己。因此,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的可能性?!蔽闋柗驎械闹魅斯珟缀醵紱]逃脫死亡的命運,但在言行中可以衡量出她對生活的關注與熱愛?!八劳鰸B透整個生命,迫使個體回歸自身,更加關注自己的理想自我,由此表現(xiàn)了個體的責任感與奮斗精神?!闭邕_羅衛(wèi)夫人所說:“那么這要緊嗎?生命必須不可避免地終止,這要緊嗎?相信死亡絕對是個終結難道不令人感到欣慰嗎?然而在這倫敦的大街上,在世事浮沉中,在這里,在那里,我竟然幸存下來,彼得也幸存下來,我們活在彼此心中”(P9)“最近世界經歷的創(chuàng)傷使男男女女都滿含淚水。它帶來眼淚和悲痛,勇氣和韌性,以及毅然挺立。堅貞不屈的態(tài)度。”(P10)這是一種心靈與生死合一的狀態(tài),死已無所懼。因此小說最后克拉麗莎回到宴會上,回到她的生活,但內心卻發(fā)生了變化。當她再次出現(xiàn)在彼得面前,他似乎感到細微的變化――有什么讓他“異常的激動”,“乃是克拉麗莎,他自言自語。她就在眼前?!?P199)以死亡為教育對象在《達羅衛(wèi)夫人》中伍爾夫將生死納入文學,樹立了現(xiàn)代死亡觀。伍爾夫從現(xiàn)代派角度強調死亡對人類的威脅,人類無法逃脫死亡,她以肉體的死為解脫,精神的不死為安慰,她通過將死亡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