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根的教案模板6篇_第1頁
認識根的教案模板6篇_第2頁
認識根的教案模板6篇_第3頁
認識根的教案模板6篇_第4頁
認識根的教案模板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認識根的教案模板6篇

認識根的教案篇1

教學目的:

1、知道自己的面部五官,能夠指出五官的正確位置。

2、能夠在伴隨音樂做相應的動作。

教學預備:

1、幼兒每人一面小鏡子。

2、音樂《好寶寶》

教學過程:

1、請幼兒照一照鏡子,說一說自己的五官都在哪里。

〔1〕幼兒照鏡子,照一照自己的五官。

〔2〕用小手指一指五官的位置,說一說這些五關的名字?!惭劬?、嘴巴、鼻子、耳朵〕

2、采納問答方式,學習歌詞。

〔1〕老師問幼兒:好寶寶,我問你,你的眼睛在哪里?

幼兒回答:老師,我告知你,我的眼睛在這里。幼兒一邊回答一邊用手指眼睛。

〔2〕把“你的眼睛在哪里?”換成其它五官的名稱,繼續(xù)問答。

3、學習歌曲,能夠伴隨歌曲做相應動作。

〔1〕老師唱歌提出問題,幼兒唱歌回答。

〔2〕幼兒伴隨音樂做動作,比如用手指著鼻子、眼睛、嘴巴等。

教學延伸:

幼兒嫻熟掌控歌曲后,老師把“好寶寶”換成小伙伴的名字進行演唱,也可讓兩名幼兒一起進行一問一答式演唱。

教學反思:

幼兒嫻熟指認自己的五官,伴隨音樂做相應動作。

認識根的教案篇2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下冊第68~69頁的內容。

本節(jié)課的教學是在同學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shù)的認識”“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的基礎上,將認數(shù)的范圍擴展到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這部分知識不僅是計算的基礎,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讓同學經受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會數(shù)的產生和作用。

2.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shù),知道這些數(shù)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夠恰當?shù)孛枋?000以內的數(shù)的大小。

3.能在實際數(shù)數(shù)的過程中感受更大的計數(shù)單位和數(shù)位產生的須要性和必定性;能說出千以內的數(shù)位名稱。知道各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所表示的意義。

4.培育同學的合作技能、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和自信心。

5.能結合實際進行估量,逐步進展同學的數(shù)感。

一、讓同學進一步感受數(shù)是數(shù)出來的

1.為同學提供數(shù)量為100多的學具實物──小棒,以小組為單位數(shù)。

2.師生共同數(shù)小棒,經受單根數(shù)的、整十、整百和幾百幾十幾的數(shù)數(shù)過程,使同學感知并體驗1000以內數(shù)的形成。

3.留意培育同學的數(shù)感。

〔1〕先估數(shù),再讓同學數(shù)一數(shù),同學充分感知1000以內各數(shù)的實際含義,同時培育同學的估數(shù)技能。

〔2〕課尾時估會場人數(shù)的環(huán)節(jié),向同學滲透估數(shù)的方法,使同學認識到數(shù)與生活實際相連,進一步感知1000以內數(shù)的大小。

二、讓同學感受更大的計數(shù)單位和數(shù)位產生的須要性和必定性

1.設計3個形象直觀的、顏色不同的數(shù)位盒。“每個小組都數(shù)出了小棒的根數(shù),這兒有3個盒子,怎樣放能讓大家很清晰地看出是多少根呢?”使同學自然將已有的100以內數(shù)的組成知識遷移到探究新知的活動中來,從而獲得一個三位數(shù)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加深對計數(shù)單位“一”“十”“百”的理解。

2.創(chuàng)設數(shù)數(shù)的情境。“能數(shù)出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嗎?”在數(shù)學過程中,同學會自然產生“要把1000根捆起來……”“由于夠10個百了就要捆起來”“10個百是一千”“還要再加上一個盒子”等,使同學很自然地感受和理解了更大的計數(shù)單位“千”以及“千位”的產生,同時又使同學很自然地感受到了計數(shù)單位的十進關系。

三、讓同學獲得清楚透徹的數(shù)概念

在整個教學中,力求突出一個原那么: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引導同學在動手操作、動口數(shù)數(shù)、擺、說的基礎上,自主探究、主動構建起1000以內數(shù)的概念。如數(shù)的組成,讓同學在動手擺過程中看著實物說出一個數(shù)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再脫離實物,看數(shù)說數(shù)的組成。層層遞進,由淺入深,每一步都是以同學的認知閱歷為基礎的,這樣有利于同學獲得扎實透徹的概念,同時培育同學積極探究、主動發(fā)覺、自主建構知識的學習方式。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100以內的數(shù),課前同學們數(shù)數(shù)數(shù)得很好,下面,請大家看大屏幕,看看你能發(fā)覺什么。

〔出示課件:小棒一根一根地涌現(xiàn),10根被絲帶捆成一捆;一捆一捆地涌現(xiàn),10捆又捆成一大捆?!?/p>

2.誰能完整地說說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

〔板書: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3.小結:這是我們原來學習的知識,大家掌控得真好!

[意圖:通過親切自然的課前溝通和課件的動畫演示,使同學在觀測中自主發(fā)覺,重溫舊知──100以內數(shù)的數(shù)數(shù)方法: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了解同學學習本課內容的認知基礎,滲透數(shù)數(shù)方法,掌控同學學習本課的起點。]

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一〕數(shù)小組的小棒

1.師:大家都有小棒,試試你的眼光,估一估自己小組的小棒有多少根?

2.師:大部分同學估量的在100根左右。究竟有多少根呢?怎么辦呢?

〔小組合作數(shù)數(shù)〕

3.溝通匯報。

4.對同學能數(shù)出比100大的數(shù)予以鼓舞評價。

[意圖:向同學提供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讓同學在估數(shù)和數(shù)數(shù)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和理解比100大的數(shù)的意義,留意培育同學的數(shù)感。以小組為單位數(shù)小棒,培育了同學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

〔二〕擺小棒

1.師:老師這兒有三個顏色不同的盒子,你們組數(shù)出的小棒怎么往里一放,就能讓大家很清晰地看出有多少根?小組商量一下。

2.師:誰有好方法?〔生上臺操作〕

3.師:誰看出來是多少根?你怎么看出來的?有不同的想法嗎?

4.師:滿10個十是100,捆成一大捆,大家同意嗎?

觀測一下,是不是很清晰地看出有多少根?

5.師:多少根小棒?我們把這個數(shù)寫下來,好嗎?〔板書〕

×××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

6.大家都這樣來捆一捆、擺一擺自己組的小棒,然后把小棒的根數(shù)寫下來,說說組成?!采顒樱该f?!?/p>

[意圖:將抽象的計數(shù)單位以形象直觀的三個顏色不同的盒子代替,使數(shù)學活動的開展建立在同學已有的知識閱歷基礎之上。通過問題“怎樣擺能讓大家很清晰地看出是多少根小棒”的提出,請同學把小棒擺在盒子里,使同學自然將已有的100以內數(shù)的組成知識遷移到探究新知的活動中來,從而獲得一個三位數(shù)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加深對計數(shù)單位“一”“十”“百”的理解。]

〔三〕數(shù)全班的小棒

1.師:大家數(shù)出了小組的小棒,想不想數(shù)數(shù)全班有多少根小棒?

2.師生共同數(shù):〔整百整百地數(shù)、整十整十地數(shù)、單根單根地數(shù)……〕

〔1〕數(shù)到×××〔例如501〕時,師問:

多少根了?這個數(shù)怎么寫?〔生寫在練習紙上。一個同學板演〕5是什么意思?哪個盒子里的?1呢?0是怎么回事?一個十也沒有,不寫0不行嗎?

小結:1個十也沒有,就要寫0占位。

〔2〕師:我們接著數(shù)……

這個數(shù)你會寫嗎?寫寫看?!采鷮懺诰毩暭埳?。一個同學板演?!?/p>

你寫得這么好,能提個問題考考大家嗎?

我們都數(shù)到×××了,接著數(shù)!〔數(shù)完全部小組的小棒〕

我們一共數(shù)出了多少根小棒?趕快記住來吧!

〔生寫在練習紙上。一個同學板演。〕

〔3〕感知1000。

師:我們同心協(xié)力數(shù)出了983根小棒,真不簡約!

假如我繼續(xù)往里添,你還會數(shù)嗎?

現(xiàn)在是多少個百了?怎么辦?

1000了,該放哪?

這是1000根小棒,比一比,多大一捆???〔生動手體驗〕

〔4〕師:1000里面有多少個百?多少個百是一千?〔板書:10個一百是一千〕

[意圖:千以內的讀寫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其中的數(shù)的組成、數(shù)位的意義等概念又是讀寫數(shù)教學的重點。本環(huán)節(jié)設計用多種形式數(shù):整百整百地數(shù)、整十整十地數(shù)、單根單根地數(shù)全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使同學自主構建起滿十打捆、滿百再打捆、滿千打一大捆的知識體系,體會到10個一百是一千、數(shù)位意義以及相鄰數(shù)位之間的十進關系,并能正確讀寫中間、末尾有0的數(shù)。]

〔四〕用計數(shù)器表示1000

1.師:我們用這么多根小棒表示出了一千,你能在自己的計數(shù)器上表示出一千嗎?

〔出示計數(shù)器,同學上臺操作?!?/p>

2.師:一個珠子就表示出一千,這么簡約?。∧銥槭裁床辉谶@幾位撥?為什么在這里撥?

3.師:這一個珠子就表示多少?

4.師:你會寫一千嗎?〔生板演〕〔有什么問題要問嗎?〕1000為什么要寫3個0呢?

5.師生溝通小結:〔對比計數(shù)器:這個0是哪一位上的?這個呢?〕

哪一個數(shù)位上一個也沒有,就在那個數(shù)位上寫0占位。

揭示課題:今日我們認識的就是1000以內的數(shù)〔板書:1000以內數(shù)的認識〕

[意圖:由多根小棒到計數(shù)器的轉換,使同學體會到計數(shù)器的便捷性,學會讀寫1000,加深對1000的認識。]

三、聯(lián)系生活,感知1000以內的數(shù)

1.師: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到1000以內的數(shù)。我們濟南也是一個漂亮的城市,有很多聞名的景點,我們一起來看看?!惭菔菊n件〕

2.師: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很好,有這么多老師來聽課,三排大約可以座100人,你們估一估大約有多少位老師呀?

[意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借用“趵突泉復涌的天數(shù)”“動物園動物的種類”和“植物園植物的種類”等現(xiàn)實問題,使同學更進一步學會用千以內的數(shù)表達詳細的事物和溝通信息,把握事物與數(shù)的相對關系,進展同學的數(shù)感。]

認識根的教案篇3

設計說明

噸這個質量單位比較抽象,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詳細,同學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接觸,不易徑直感受,因此在本節(jié)課,老師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算一算、估一估等實踐活動,援助同學感受和體驗質量單位噸。

1.創(chuàng)設情境,豐富同學對噸的感性認識。

三班級的同學,生活閱歷很少,接觸這些質量單位的機會更少。針對這種狀況,光靠老師的講解很難達到抱負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同學喜愛的情境,充分利用ppt課件,讓同學在愉悅的氣氛中主動接受信息,豐富同學對噸的感性認識。

2.結合已有知識閱歷,讓同學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

在同學認識了噸,掌控了噸與千克的關系的基礎上,引導同學獨立完成例8,讓同學結合已有的知識閱歷,利用各種推理方法來解決問題,從而培育同學的規(guī)律推理技能。

課前預備

老師預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一猜同學或老師的體重。

2.講故事。

張伯伯的農場今年獲得了大豐收,收獲了好多的大米,張伯伯要把這些大米裝在袋子里,預備運到城里出售,他會選擇什么樣的車呢?

設計意圖:通過猜想游戲和故事引入課題,激發(fā)同學劇烈的求知欲望。

⊙師生溝通,探究新知

1.認識噸。

(1)出示課件,引導同學觀測情境圖:張伯伯要運輸大米,選擇集裝箱和火車運輸,你知道它們分別能裝多少噸貨物嗎?(同學看車廂上的'數(shù),說出它們的載質量)

(2)1噸究竟有多重呢?還是讓這些大米告知我們答案吧!

課件出示: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同學通過計算得出:10袋大米重1000千克。

(3)揭示課題:這10袋大米的質量就是1噸,噸是比千克還大的質量單位。(板書:1噸=1000千克)

2.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

(1)在班級里找到一名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問:1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多少千克?

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呢?(指出:40名這樣體重的同學大約共重1噸。然后讓班級的40名同學到前面站成密集隊形,體會1噸的視覺效果)

(2)讓同學完成課堂活動卡,豐富對噸的感性認識。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一找質量是1噸的物體。

(4)說一說日常生活中什么狀況下用噸作單位。

(計量鯨、大象的體重,計量煤炭、建筑用的沙石的質量等)

認識根的教案篇4

教學內容:認識厘米用厘米量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經受用不同方式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須要性,形成相應的長度觀念。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實際長度表象。

3.初步學會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嘗試估測物體的長度,培育同學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和技能。

4.在活動中,進一步培育同學對數(shù)學的新奇心,加強與他人合作溝通的意愿,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親密聯(lián)系。

教學重點:掌控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會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預備:課件、尺子、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中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須要性

〔一〕介紹“1拃”的長度。

1.課件出示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用1拃測量課桌寬的圖,這樣測量出的長度全都嗎?

2.老師示范1拃〔從大拇指到中指的長度叫做“1拃”〕,同學親自動手體會“1拃”。

〔二〕同學測量。

同學動手測量課桌長有幾拃?指生匯報。

〔三〕匯報溝通。

1.同學匯報測量結果。并說說你有什么發(fā)覺?

2.爭論:

〔1〕量的都是課桌的長,為什么測量結果不一樣呢?

〔由于有的同學手大,有的同學手小,所以導致測量的結果不一樣。〕

〔2〕當測量相同的物體涌現(xiàn)測量結果不全都,那該怎么辦呢?

〔四〕統(tǒng)一長度單位。

1.同學匯報小組爭論的結果。

2.歸納總結:在測量物體長度時應當選用相同的長度單位,也就是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板書:統(tǒng)一長度單位〕

〔五〕了解古代人測量物體的方法。課件播放教材第2頁上的三種古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戳松厦娴娜鶊D,我們知道了古代的人們就是選用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標準,用這個標準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去測量物體的長度。

二、實踐中認識厘米

〔一〕認識尺子。

平常我們測量物體長度時要運用什么工具???課件出示尺子圖,同時請同學們拿出直尺,認真觀測,你能在直尺上發(fā)覺什么?結合課件進行說明。

1.刻度線。

尺子上的這些豎線是厘米尺的刻度線,刻度線很整齊,排列得很勻稱。

2.數(shù)字。

〔1〕尺子上的數(shù)字中,這里的“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起點〕

〔2〕結合課件加以說明,測量時,一般以“0”作為起點開始測量。其他的數(shù)字是尺子的刻度,幾就表示從0到這個數(shù)之間有多少個長度單位。

3.長度單位的表示符號。

厘米尺上的文字“厘米”表示尺子上一個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厘米”是一個長度單位,這個單位在國際上通用,用英文字母表示為“cm”。〔板書:厘米cm〕

〔二〕認識厘米。

1.揭示課題,板書課題:認識厘米。2.認識1厘米。

〔1〕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

〔2〕同學匯報找法?!?~1之間、2~3之間、3~4之間??的長度。〕同學回答時結合課件進行。

〔3〕老師歸納:每相鄰兩個數(shù)字之間的距離都是1厘米。

3.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同桌相互比劃1厘米?!?〕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的長度。

〔3〕比一比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用1厘米比較田字格的寬和圖釘?shù)拈L?!?〕舉例說一說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三〕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1.測量紙條的長度。

〔1〕同學爭論溝通測量紙條長度的方法。

〔2〕同學分組測量紙條的長度,老師巡察,訂正不正確的測量方法。

〔3〕指生說一說是怎樣測量的?測量時要留意什么?

2.課件演示: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邊演示邊說明: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也就是幾個1厘米。

3.動手測量小棒的長度,然后指生匯報測量的方法和測量的結果。

三、練習中鞏固新知

〔一〕讀物體的長度?!舱n件播放教材第4頁“做一做”,適當補充〕

1.讀鉛筆的長度?!?~8厘米〕

問:鉛筆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2.讀橡皮的長度?!?~4厘米〕

問:橡皮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3.讀小刀的長度。〔0~5厘米〕

問:小刀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4.讀小棒的長度。〔3~12厘米〕

問:小棒的長度有幾個1厘米?

〔二〕估測?!舱n件出示教材第8頁第1題〕

先讓同學估量物體的長度,再進行測量物體的長度。

〔三〕量一量。〔課件出示教材第8頁第2題〕

測量前先讓同學估一估各物體的長度,再測量,看估得準不準。

四、小結中談收獲

今日這節(jié)課我們在活動中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認識根的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2,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到梯形,學習用多種方法將各種圖形變成梯形。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用多種方法將各種圖形變成梯形。

活動預備:

1,環(huán)境創(chuàng)設預備:活動室內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圖畫。

2,老師演示用具:自制動物模型(小猴子的圓形嘴巴,小兔子的三角形嘴巴等等)幾何圖形餅干假設干(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多媒體課件。

3:幼兒學具:包含有梯形的圖畫假設干張(沒涂色)。

活動過程:

1,游戲:給小動物喂餅干

2,觀測了解梯形特征

(1)出示梯形,提問:有幾條邊?幾個角?這個圖形像什么?

(2)小結:這個像滑梯的圖形叫——梯形

(3)各式各樣的梯形。(出示多媒體課件)

(4)兩邊一樣長,只有一邊是滑梯的圖形是梯形嗎?

3,操作

在各種圖形的餅干中找梯形餅干喂小動物吃。要求?想拿一塊,在拿兩塊不同的梯形餅干喂小動物。

4,找梯形

(1)在教室里,院子里找一找,說一說。

(2)出示課件:查找梯形寶寶。

5,分組活動

(1)給梯形穿衣服(涂色)

(2)拼一拼: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拼梯形。)

6,小結,結束。

活動反思:

課堂教學是幼兒對數(shù)學知識的獲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技能的進展以及思想品德的養(yǎng)成的主要途徑.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了系統(tǒng)地教學設計.梯形對中班的孩子來說并不生疏,由于現(xiàn)在的家長也很重視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兒對體型的`認識可能只停留在表面,而不知道其真正的一些特征。所以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對梯形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這節(jié)課我設計了認識圖形、區(qū)分圖形、給圖形涂顏色和剪圖形、游戲、活動延伸等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強化感性認識并通過自己親身參加,獲得勝利的體驗。在給圖形涂色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在多個圖形中選出梯形并予以涂色,進一步加深對梯形的判斷和認識。由于時間的關系我沒有讓小伙伴在課上剪圖形,而把這個過程放到活動區(qū)中作為活動的延伸,讓小伙伴自主的進行,在活動區(qū)中,叮當小伙伴龍女小伙伴仿照著老師在課上變魔術的樣子,嫻熟地運用著剪刀,一絲不茍仔細的剪著,這個過程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動手技能和對梯形基本特征的認識技能。雖然有的小伙伴剪的不是很到位,但我認為這是他們很珍貴的一個自主探究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獲得了對梯形特征的徑直閱歷。值得說明一點的是盼望各位家長多給孩子們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

當然,在這節(jié)課設計問題上,我做的還很不夠,許多問題問的比較任意,預備的還有欠缺,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仔細鉆研教材,細心設計,使小伙伴在游戲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認識根的教案篇6

教學內容:學校數(shù)學第五冊第56—57頁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3.培育同學的觀測技能和實踐技能。

教學重點:

讓同學認識角和掌控畫角的方法。

教學難點:

使同學建立角的概念。

教具預備:

三角板、鐘面、活動角、圓形紙、長方形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拿出三角板、鐘面等向同學指出哪里是它的角。

2.請同學指出身邊的有哪些事物表面有角。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