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輪復習(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二全冊課件_第1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二全冊課件_第2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二全冊課件_第3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二全冊課件_第4頁
高考政治一輪復習(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二全冊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事權利與義務第三十一課1.了解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識別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和民事責任。2.列舉物權法的基本原則和物權的主要類型,懂得維護物權的途徑。3.簡述合同的含義和價值,理解合同的主要內容和違約責任,了解合同訂立的程

序,熟悉解決合同糾紛的途徑。4.理解侵權責任的內容,樹立依法承擔責任的觀念。課標要求思維導圖民事法律關系三要素民事權利與義務民事權利保護人身權主體:依法享有①__________、承擔民事義務客體: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②_____內容:③_________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④_______的權利依法保護姓名權、⑤_____權、名譽權、榮譽權和隱私權財產權所有權保護:民法典規(guī)定了⑥

____保護原則分類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⑦_____不動產所有產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他物權是所有權之外的物權,分為⑧________和⑨_________知識產權著作權:針對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⑩

的權利專利權:就特定的

________依法在規(guī)定期限內享有的專有權商標權:權利人針對特定____而依法享有的專有權民事權利對象民事主體最基礎肖像物權平等交付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獲取權益發(fā)明創(chuàng)造商標訂立履行合同民事權利與義務意義:利用合同參與交易活動能夠充分體現(xiàn)市場交易者的自由意志過程要約(第一階段):希望與他人_________的意思表示承諾(第二階段):受要約人_________的意思表示履行: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____實現(xiàn)各自權利義務的行為變更:隨著外部條件的變化,當事人________,可以變更合同違約責任:繼續(xù)履行、適用定金罰則等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免除:遇到當事人約定的免責事由或_________時,可免除全

部或部分責任明確侵權責任方式:停止侵害,________,消除危險,返還財產,恢復原狀,_______,

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單獨(合并)適用構成要件:損害合法權益與主觀過錯存在_________分類:________與_______________要求權利界限設定:民法為不同的民事權利設定了_____意義:保護權利人的________、維護社會秩序訂立合同同意要約約定協(xié)商一致不可抗力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因果聯(lián)系過錯推定無過錯侵權責任界限合法權益有利于維護

在生活中學民法用民法課時1內容索引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核心考點一積極維護人身權利課時精練核心考點二核心考點一認真對待民事權利與義務1.民法內涵: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2.民事法律關系(1)民事法律關系就是由民法調整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键c精講夯實必備知識(2)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主體、客體和內容。要素含義具體內容主體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客體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因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物、行為、智力成果、商業(yè)標記、人身利益等內容民事主體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權利和義務既是相互對立的,也是相互聯(lián)系的,二者通常是對等的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類型(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成年人(18周歲以上的自然人)和16周歲以上且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歸納提升3.民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2)道德滋養(yǎng)法治:我國民法不僅體現(xiàn)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guī)范,大力弘揚傳統(tǒng)美德和社會公德,強化規(guī)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維護公序良俗。(3)法治體現(xiàn)道德理念:民法強調獨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權利明確、財產關系穩(wěn)定與交易安全的社會秩序,凸顯了文明、和諧、平等、誠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內容。4.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愿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公平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誠信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綠色原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與“善良習俗”的簡稱。公共秩序是指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社會秩序,善良習俗是指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和習俗。公序良俗原則是對自愿原則的限制。雖然民法允許民事主體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不受限制的,當事人自愿實施的行為不得違背公序良俗。1.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所有關系。糾正: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并不是所有關系。2.老王向銀行貸款人民幣10萬元,該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人民幣10萬元。糾正:老王向銀行貸款人民幣10萬元,這一民事法律關系屬于債權關系,客體為還債行為,即老王在約定的時間內償還本金并支付利息的行為。易錯矯正3.15周歲的李同學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法律認可其民事活動。糾正:自然人自出生起就具有法定的民事權利能力,但15周歲的李同學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從事與其自身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如果從事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不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就需要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才具備法律效力。4.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為主,輔之以必要的德治。糾正: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fā)揮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不能有主次之分??枷蛞幻袷路申P系典例1

(2022·北京高考)某繪畫比賽主辦方賽前承諾獎勵一等獎獲得者1萬元。7周歲的小學生甲獲得一等獎。一公司看上了甲的獲獎作品,提出要以2萬元買下,作為公司的商標圖案。甲的父母知道后,明確表示不同意出售。就上述事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獲獎作品享有著作權B.甲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獲獎作品享有商標權C.在主辦方支付獎金前,甲對1萬元獎金享有所有權D.甲的父母有權拒絕該公司以2萬元的價格購買獲獎作品的要約考向探究強化關鍵能力√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材料中,甲7周歲,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而不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A錯誤。商標是經營者用來將自己的商品或者服務與其他經營者的商品或者服務相區(qū)別的標志。材料中,甲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對獲獎作品享有著作權,而不是享有商標權,B錯誤。在主辦方支付獎金前,甲對1萬元獎金沒有所有權,C錯誤。誤認為自然人自出生時起就具有民事行為能力,與年齡等因素無關。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則因年齡、智力狀態(tài)而有所不同。法人和非法人組織自合法成立時起到終止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易錯提醒變式1

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它因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下列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對應正確的是①所有權關系的客體——物②債權關系的客體——人身利益③知識產權關系的客體——智力成果和商業(yè)標記④人身關系的客體——行為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所有權關系的客體是物,債權關系的客體是行為,知識產權關系的客體是智力成果和商業(yè)標記,人身關系的客體是人身利益。據(jù)此可知,①③對應正確,②④對應錯誤。混淆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因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而有所不同,可以是物、行為,也可以是智力成果和商業(yè)標記或者人身利益,這是區(qū)分各種法律關系的關鍵。易錯提醒考向二民法的基本原則典例2

民法典共有1200多個條文,在開篇就規(guī)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綠色原則”。民法典確立綠色原則,意味著①為民事主體的相關民事活動規(guī)定了普遍性的限制②民事主體應履行節(jié)約資源、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義務③民事主體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民事法律關系④一定彌合社會成員之間可能形成的各種利益沖突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自愿原則是民法基本原則之一,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③錯誤。④夸大了該原則的作用,排除。有關民法基本原則試題的解答方法點撥熟知民法基本原則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原則審讀材料提取信息仔細審讀材料,對材料涉及的民事主體的民事活動進行精準把握材料信息對應原則將提取的材料信息與相關民法基本原則進行對應方法點撥結合原則判斷分析判斷材料中的民事活動是否符合民法基本原則,會產生何種影響變式2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以乙方的身份簽訂一些格式合同,如購買手機、購買保險、外出旅游等,其中可能有“最終解釋權歸甲方”的條款。如果合同內容加重乙方義務,則“最終解釋權歸甲方”違背了民法典確立的A.公平原則

B.誠信原則C.自愿原則

D.公序良俗原則√合同內容加重乙方義務,則最終解釋權歸甲方,違背了民法典確立的公平原則,沒有合理確定甲乙雙方的權利和義務,A正確?;煜皆瓌t和平等原則。平等原則強調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公平原則強調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易錯提醒返回核心考點二

積極維護人身權利1.人身權的重要性:民法優(yōu)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為獨立的民事主體的前提,人格尊嚴是人之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2.人身權的類別:依據(jù)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等人格權以及因婚姻家庭關系等產生的身份權,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键c精講夯實必備知識(1)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

地位內容常見侵權行為生命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非法剝奪他人生命身體權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侵害自然人身體組織的完整性。侵害假肢、義眼、心臟起搏器等,也認定為侵害身體權健康權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侵害自然人身體各組織及整體功能的正常使用(2)姓名權、肖像權姓名權內涵: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肖像權內涵:自然人有權依法制作、使用、公開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藝名、網名、譯名、姓名的簡稱等,參照姓名權加以保護。利用他人肖像制作“表情包”或者用手機任意抓拍人像上傳網絡,侵犯了肖像權。(3)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名譽權、榮譽權①內涵: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和榮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②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也不得非法剝奪他人的榮譽稱號,不得詆毀、貶損他人的榮譽隱私權①內涵: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②保護:民法保護隱私權,是對憲法規(guī)定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權利的落實。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個人信息與隱私權密切相關,受到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個人不得侵害自然人的個人信息權益民法典中的“英烈條款”: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1.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均可享有姓名權、隱私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等權利。

糾正:姓名權、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權利,而不是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均享有的權利。2.與他人同名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權。

糾正:姓名權侵害主要表現(xiàn)在他人干涉、盜用、假冒等情形,若與他人同名純屬巧合,則沒有侵犯他人姓名權。易錯矯正3.甲乙之間有矛盾,甲公開丑化乙的照片。因甲不以營利為目的,故甲并未侵犯乙的肖像權。糾正:以營利為目的,并不是構成侵犯肖像權的要件。無論是以營利為目的還是以非營利為目的使用某人肖像,都必須經肖像權人同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4.甲謊稱并散布乙的俏容是整出來的,使乙的聲譽受損,甲侵犯了乙的隱私權。糾正:甲謊稱并散布乙的俏容是整出來的,故甲所散布的就不是真實的信息,未侵犯乙的隱私權,而是通過誹謗方式對乙實施了名譽侵權。考向探究強化關鍵能力考向一生命健康權典例1

張某因病住院,醫(yī)生手術時誤將一腎臟摘除。張某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醫(yī)院賠償治療費用和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法院審理期間,張某因術后感染醫(yī)治無效死亡。關于此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醫(yī)院侵犯了張某的身體權和生命權②張某作為自然人去世后,醫(yī)院可以不必賠償治療費③醫(yī)院并未對張某構成精神損害,不必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④張某的配偶、父母和子女有權另行起訴,請求醫(yī)院賠償自己的精神損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醫(yī)院手術誤將張某一腎臟摘除,且張某因術后感染醫(yī)治無效死亡,故張某死亡與醫(yī)院手術失誤構成因果關系,醫(yī)院相繼侵犯了張某的身體權與生命權,①表述正確。張某已經去世,其作為自然人的民事權利終止,但其親屬享有醫(yī)療賠償請求權,②表述錯誤,④正確。精神損害撫慰金是針對受害人死亡導致親屬精神傷害而采取的補償措施,③表述錯誤?!叭椒ā苯獯痍P于維護人身權利的試題第一步——判斷某民事主體的行為是否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或者某權利人的人身權是否受到了侵害。第二步——判斷該民事主體侵犯了他人的哪些人身權,或者某權利人的哪些人身權受到了侵害。第三步——判斷實施侵權行為的民事主體應該承擔何種法律責任。方法點撥變式1

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為我們一生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民法典把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置于人格權編前列,是基于①侵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②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最根本的財產權利③生命是自然人最高的人身利益,身體是承載生命健康的物質載體④自然人的身心健康既關系到個人的生活質量,也關系到社會的發(fā)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①不符合題意,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侵犯他人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但這不是“民法典把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置于人格權編前列”的原因;②說法錯誤,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最根本的人身權利,而不是財產權利。考向二姓名肖像權典例2

某校高一學生肖某,嫌父母給自己取的名字太土氣了,所以想給自己換個名字,他認為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因此可以隨意更改姓名。對此,下列關于姓名權的認識正確的是①姓名體現(xiàn)了個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因而不能隨意更改姓名②一般來說個人的姓名是由父母決定的,因而不能隨意更改姓名③姓名權的保護對象包括所有自然人的正式姓名、筆名、網名等④姓名權的主體只能是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組織不享有姓名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由父母決定其姓名。成年后,自然人有權依法決定繼續(xù)使用或者改變姓名,②說法錯誤。具有一定社會知名度,被他人使用足以造成公眾混淆的筆名、網名等,參照姓名權加以保護,而不是所有自然人的筆名、網名,③說法錯誤。誤認為自然人享有姓名權,就能隨意使用或者改變自己的姓名。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且應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易錯提醒變式2

某運動員走紅后,有關于其姓名的商標被多家企業(yè)惡意搶注,某時尚雜志也未經允許擅自將其照片當作封面和海報進行銷售。熱心網友對此進行跟帖評論,下列評論正確的是①惡意搶注商標的企業(yè)涉嫌侵犯該運動員的姓名權②該雜志擅自使用該運動員的照片侵犯了其肖像權③該運動員可拿起法律武器維護其隱私權、名譽權④該雜志行為擴大了該運動員知名度,談不上侵權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③說法錯誤,材料不涉及侵犯該運動員的隱私權、名譽權;④說法錯誤,該雜志行為雖擴大了該運動員知名度,但擅自使用其照片仍侵犯了其肖像權。考向三名譽隱私權典例3

(2022·遼寧高考)小曹在打印碩士畢業(yè)論文時遺落U盤,其同班同學小孫發(fā)現(xiàn)后,將U盤中小曹的搞怪視頻上傳到校內網論壇,引發(fā)學生圍觀,評論不乏挖苦調侃,導致小曹抑郁。學校知道后立即刪除帖子并對小孫進行批評教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小孫侵害了小曹的隱私權,但未侵害其身體權②小孫父母應對小孫侵權行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③責任承擔可以采取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的方式④若小曹向法院提起訴訟,應適用舉證責任倒置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題干中小孫侵害了小曹的隱私權,責任承擔可以采取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的方式,①③正確。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小孫為成年人,應自己依法承擔責任,②錯誤。民事訴訟一般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因此,小曹負有舉證責任,該案例不適用舉證責任倒置,④錯誤。故本題選A。人身權的判斷方法方法點撥方法點撥變式3

被告人羅某平為博取關注,使用網絡賬號發(fā)布帖文,侮辱在抗美援朝長津湖戰(zhàn)役中犧牲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冰雕連”英烈,引發(fā)公眾強烈憤慨,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2022年5月5日,海南省三亞市城郊人民法院對被告人羅某平侵害英雄烈士名譽、榮譽暨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依法公開宣判,判處被告人羅某平有期徒刑七個月并承擔在媒體上公開賠禮道歉等民事責任。下列對此案說法正確的是①羅某平侵犯了英烈的名譽權和榮譽權②本案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侵權行為③羅某平應承擔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責任④羅某平侵犯了英烈最基礎的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本案法律關系的客體是英烈的榮譽和名譽的人身利益,②排除。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羅某平并沒有侵犯英烈的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④排除。誤認為名譽權和榮譽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易錯提醒返回課時精練一、選擇題1.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guī)定,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所有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將高度危險物交由他人管理的,由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有過錯的與管理人承擔連帶責任。據(jù)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明確侵權責任目的在于制裁侵權行為,維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②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所指向的對象③旨在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合理確定相關行為人間的利益④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課時精練11121314√明確侵權責任旨在保障民事主體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合理確定相關行為人與權利人之間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制裁侵權行為,①錯誤;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②錯誤。12345678910課時精練111213142.在北京上大學的李某,某天到某快遞公司給在老家上高三的表弟張某寄高考復習資料,轉交相關物品后,李某填寫了快遞單,付清了快遞費。運輸過程中,郵件丟失,李某訴諸法律。在這起民事法律關系中A.對李某來講,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自己,客體是快遞公司B.對張某來講,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自己,客體是快遞物品C.李某和快遞公司是這起民事法律關系義務人,張某是權利人D.李某和快遞公司都是這起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客體是快遞物品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本題中,李某和快遞公司互有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兩者都是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民事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是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D符合題意,應選。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3.17周歲的孤兒洪某以打工為生,結束一天工作后,夜晚去一座尚未竣工的橋上散步,試圖從大橋中間的縫隙橫跨過去時,不慎摔落。事故造成洪某左腿粉碎性骨折,共花費醫(yī)療費10萬余元。洪某起訴承擔大橋建設的A公司賠償其各項損失共計20萬余元。據(jù)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是①洪某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應該對后果承擔責任②洪某作為具有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應該承擔次要的責任③A公司若已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對洪某不應承擔賠償責任④A公司若未盡到安全管理義務,應對洪某承擔全部賠償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17周歲的孤兒洪某屬于16周歲以上且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應該對后果承擔責任,②錯誤;A公司若未盡到安全管理義務,應對事故承擔一定的責任,但洪某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更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A公司不應承擔全部責任,④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4.姜某在某市城郊結合處有一處房屋。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一座工廠就要建在附近,而且工廠的噪聲將會非常大。此時,姜某得知李某想買一處周邊環(huán)境安靜的房屋。姜某將自己的這處房屋賣給了李某。姜某的行為違背了民法的A.自愿原則

B.公平原則C.平等原則

D.誠信原則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姜某把將來噪聲會非常大的房屋賣給想得到一處周邊環(huán)境安靜的房屋的李某,違背了民法中的誠信原則,D符合題意。5.某農化有限公司等六名被告違反法律規(guī)定,將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酸等危險廢物排進河流,導致水體污染,造成環(huán)境損害嚴重。某環(huán)保聯(lián)合會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要求六名被告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人民法院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依法判決六名被告支付相應的環(huán)境修復費用1.6億余元和鑒定評估費用,并責令其制定恢復環(huán)境的具體工作方案。本案判決體現(xiàn)的民法基本原則有A.綠色原則與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B.平等原則與自愿原則C.誠信原則與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D.綠色原則與誠信原則√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某農化有限公司等六名被告違反法律規(guī)定,將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酸等危險廢物排進河流,導致水體污染,造成環(huán)境損害嚴重,其行為違反綠色原則,違反相關法律規(guī)定。所以,人民法院在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依法判決六名被告支付相應的環(huán)境修復費用1.6億余元和鑒定評估費用,并責令其制定恢復環(huán)境的具體工作方案,該判決體現(xiàn)了綠色原則與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故A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6.民法基本原則是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和司法機關審理民事案件時應當遵循的基本準則。民法典確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①目的是通過民事法律制度優(yōu)先保護私人財產關系和誠信企業(yè),促進社會穩(wěn)定②是因為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社會秩序不需要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和習俗的規(guī)范③是基于私人利益之間以及私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可能形成各種利益沖突④旨在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調整各方之間的利益關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民法典保護平等主體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而不是優(yōu)先保護私人財產關系和誠信企業(yè),①錯誤。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治與德治相結合,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②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7.“好意同乘”是指駕駛員基于善意互助或友情幫助而允許他人無償搭乘的行為。民法典規(guī)定:“非營運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泵穹ǖ涞纳鲜鲆?guī)定①對善意施惠者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提供司法救助,有利于社會和諧②有助于在司法裁判中客觀地劃分責任,合理確定各方當事人利益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倡導助人為樂的社會風尚④維護誠實守信的履約機制,明確機動車使用人應承擔的違約責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司法救助是指司法機關對于當事人因經濟確有困難,向政法委申報給予經濟救助的制度。材料是關于“好意同乘”問題的法律規(guī)定,未涉及司法救助,①不符合題意。材料強調的是侵權責任,不是違約責任,④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8.教師王某與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某素不相識,劉某在王某完全不知情和未得到許可的情況下,將王某的身份信息用于其公司注冊登記。王某名字被列在公司監(jiān)事之列,這給王某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影響。這說明①該公司未經許可使用王某名字,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權②該公司擅自使用王某的身份信息,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權③該公司給王某造成不利影響,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④該公司擅自使用王某的身份信息,侵犯了王某的名譽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①正確,該公司在王某完全不知情和未得到許可的情況下,將王某的身份信息用于該公司注冊登記,王某名字被列在公司監(jiān)事之列,說明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權;②錯誤,該公司擅自使用王某的身份信息和名字,不是侵犯王某的肖像權;③正確,公民享有姓名權,該公司給王某工作和生活造成不利影響,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④錯誤,該公司擅自使用王某的身份信息,沒有對王某名譽構成侵權。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9.小楊的爸爸發(fā)現(xiàn),在某電影院北墻上有一幅很大的廣告,其中的小男孩很像自己5歲的兒子。他想起前段時間請照相館給兒子拍過5周歲照片,就找到那家照相館。經證實,果然是小楊的照片,廣告公司是從照相館借走照片的。本案中①肖像權屬于小楊②照相館侵犯了小楊的著作權③廣告公司侵犯了小楊的人身權④小楊的爸爸可以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起訴廣告公司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該照片的著作權屬于照相館,故排除②。小楊的肖像權受到侵害,原告應該是小楊自己,但小楊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訴訟能力,應當由其監(jiān)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小楊的爸爸可以以監(jiān)護人的身份代小楊提起民事訴訟,故④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10.“人臉識別”技術作為一種基于人的臉部特征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智能技術,在法律框架內、道德約束下正確運用可利國利民,若為金錢所擺布,又可成為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幕后幫兇。為了讓公眾不再為自己的“臉面”泄露擔憂,2022年3月8日,“人臉識別第一案”被寫入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報告。這說明①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以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②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侵害他人肖像權的行為都是違法的

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獲取、儲存、處理他人的個人信息④尊重他人隱私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xiàn)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侵害他人肖像權的行為都是違法的,但材料體現(xiàn)的是隱私權,而不是肖像權,②不符合題意。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③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11.2022年8月,王某網購一物品后將包裝盒隨手置于門口,李某在王某不知情的情況下拿走了該包裝盒并竊取了包裝盒上王某的家庭住址、聯(lián)系電話等個人信息,后在網上出售,對王某的生活造成了極大困擾。關于本案,下列判斷正確的是①李某侵犯了王某的姓名權②李某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③李某應停止侵害、賠償損失④李某應當支付一定的違約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姓名權是自然人對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權利。姓名是我們用來表現(xiàn)自我、區(qū)別于他人的符號,因此,姓名總是與特定個人相聯(lián)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個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材料沒有涉及姓名權,①排除。違約金是指當事人一方違約時,根據(jù)合同約定向對方支付的一定數(shù)額的金錢。李某與王某之間不存在合同關系,④排除。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12.(2021·浙江1月選考)某小區(qū)業(yè)主吳亮與該小區(qū)寵物店老板趙勇因服務問題發(fā)生幾次爭執(zhí)后,多次在小區(qū)業(yè)主微信群中發(fā)布信息指責趙勇,使用“欺騙客戶”“裝瘋賣傻”“人格分裂”等言辭,并用趙勇的照片作配圖。這對趙勇及寵物店經營造成了諸多負面影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①吳亮在小區(qū)業(yè)主微信群中發(fā)表的言論貶損了趙勇的榮譽②吳亮在小區(qū)業(yè)主微信群中發(fā)表的言論侵犯了趙勇的名譽權③吳亮捏造、虛構事實的行為嚴重侵犯了趙勇的隱私權④趙勇有權要求吳亮在小區(qū)范圍內消除給其帶來的不良影響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吳亮在小區(qū)業(yè)主微信群中發(fā)表的言論貶損了趙勇的名譽而不是榮譽,故①錯誤。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吳亮捏造、虛構事實的行為嚴重侵犯了趙勇的名譽權而不是隱私權,故③錯誤。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好意同乘是指非營運機動車的駕駛人基于親情或友情在上下班、出游途中無償搭載自己的親朋好友、鄰居同事的情形,老百姓稱之為“搭便車”。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七條規(guī)定:“非營運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無償搭乘人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應當減輕其賠償責任,但是機動車使用人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典型案例張女士和杜女士是熟人和朋友關系,兩家的孩子同在一所幼兒園上學,張女士在家專職照顧孩子,而杜女士和丈夫都在上班,經常無法按時接送孩子,所以,杜女士經常讓張女士接孩子時,順便接上自家孩子佳佳(化名)。2022年某一天,佳佳家長要回單位上班,便把佳佳留給了張女士。當天傍晚張女士送佳佳回家時發(fā)生意外,佳佳從電動車后座上掉下來,造成皮膚挫傷,共支出醫(yī)療費7757.04元。事后,張女士去看望時留下2000元。事情發(fā)生后,杜女士將張女士告上法庭,要求賠償佳佳醫(y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張女士幫佳佳父母照顧佳佳,雙方未約定報酬,形成無償幫工關系。接孩子回家時,張女士作為幫工人將佳佳安放在固定安全座椅上,而將自己的孩子放在存在安全隱患的腳踏板上,已經盡到了相應的義務。佳佳父母也認可本次傷害屬意外,無證據(jù)證實系張女士主觀故意或重大過失所為。故佳佳父母作為佳佳的監(jiān)護人要求張女士對本次事故的發(fā)生承擔相應的責任,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分析民法典相關規(guī)定及人民法院判決的意義。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答案(1)好意同乘,是一種具有利他性質的行為,對于維持人際關系和諧,促進形成互助友愛的社會風氣,減少交通擁堵,倡導綠色出行都具有積極意義。(2)民法典的規(guī)定及人民法院判決體現(xiàn)了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則,對于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隨著互聯(lián)網產業(yè)模式的進一步創(chuàng)新,虛擬現(xiàn)實等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自然人人格要素被虛擬化呈現(xiàn)的應用日益增多。被告某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運營一款智能手機記賬軟件,在該軟件中,用戶可以自行創(chuàng)設或添加“AI陪伴者”,設定“AI陪伴者”的名稱、頭像、與用戶的關系、相互稱謂等,并通過系統(tǒng)功能設置“AI陪伴者”與用戶的互動內容。原告何某系著名公眾人物,在原告未同意的情況下,該軟件中出現(xiàn)了以原告姓名、肖像為標識的“AI陪伴者”,同時被告通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過算法應用,將該角色開放給眾多用戶,允許用戶上傳大量原告的“表情包”,制作圖文互動內容從而實現(xiàn)該“AI陪伴者”的功能。為此原告將被告訴至北京互聯(lián)網法院。根據(jù)民事權利與義務的知識,假設你是法官將如何判決此案并說明其法律依據(jù)。答案(1)作為法官我將判決被告停止侵害,向原告賠禮道歉、賠償損失。(2)民法優(yōu)先保護民事主體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嚴。民法典規(guī)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權和肖像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干涉、盜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3)本案中,被告未經同意使用原告的姓名、肖像,設定涉及原告人格自由和人格尊嚴的系統(tǒng)功能,構成對原告姓名權、肖像權、人格尊嚴的侵害。1234567891011121314課時精練返回民事權利與義務第三十一課

依法有效保護財產權課時2內容索引保障各類物權核心考點一尊重知識產權課時精練核心考點二核心考點一保障各類物權1.財產權考點精講夯實必備知識含義財產權包括物權、債權、知識產權等能夠給民事主體帶來經濟收益的權利意義我國憲法和法律明確規(guī)定,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保護財產權就是保護勞動、保護發(fā)明創(chuàng)造、保護和發(fā)展生產力。國家通過不斷完善財產制度,依法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的財產權,激勵人們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物權物權是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他物權物包括不動產與動產。不動產是指不能移動或者雖可移動但移動就會損害其價值的物,一般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著物。動產是指不動產以外的物。2.所有權含義權利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分類國家所有(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私人所有保護民法典規(guī)定了物權平等保護原則。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平等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犯取得方式不動產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登記。對于房屋等不動產,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情形外,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所有權動產①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交付。一般來說,所有人按照轉讓財產所有權的意圖,直接把財產交給對方占有,對方就取得了該財產的所有權②價值較大的動產,如機動車、航空器、船舶等,其產權的取得、變更,通常也需要依法辦理產權登記。如果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所有權的共有關系多人對同一財產享有所有權。如夫妻共同財產、家庭共有財產;幾個人合伙從事經營活動,可能形成合伙人的共有財產3.他物權:他物權是所有權之外的物權,分為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兩類。用益物權物的使用價值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民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農村土地是農民的基本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宅基地使用權農民的一項重要的財產權,村民有權長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權利人依法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構筑物及其附屬設施的權利擔保物權物的交換價值抵押權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產的占有,將該財產作為債權的擔保(抵押不動產)質權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移交債權人占有(質押動產)從民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區(qū)分用益物權的類型歸納提升土地承包經營權主體→農民客體→農村土地權利人權利→土地承包經營宅基地使用權主體→農民客體→集體所有的土地權利人權利→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長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歸納提升建設用地使用權主體→房地產開發(fā)商、商品房購買者客體→國家所有的土地權利人權利→房地產開發(fā)商建造房屋,商品房購買者辦理轉移登記和取得不動產權屬證書之后,擁有商品房的所有權及該商品房所在地塊的建設用地使用權4.所有權、他物權的異同

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區(qū)別所有人的權利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占有、使用、收益就擔保財產優(yōu)先受償分類國家所有(全民所有)、集體所有、私人所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抵押權、質權聯(lián)系三者都屬于物權范疇,都是民事主體依法對物進行管理、支配和享受物之利益權利1.國家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的私有財產。糾正:國家保護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公民非法所得的私有財產國家不予保護。2.老王將自己的一套房子出租收取房租,行使了所有權中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糾正:老王將自己的一套房子出租收取房租,行使了所有權中收益的權利,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是由承租人行使的。易錯矯正3.甲將自己的一輛卡車賣給乙并交付,但還沒有進行登記,不考慮其他情況,乙還沒有獲得該車的所有權。糾正:卡車屬于動產,動產以交付方式獲得所有權。根據(jù)題意可知,不考慮其他情況,乙獲得了該車的所有權。4.小李購房時向工商銀行貸款,可以用該套房屋向工商銀行進行質押擔保。糾正:質押擔保中的質押物是動產,要移交債權人占有;而抵押擔保中的抵押物可以是不動產或動產,不需要移交債權人占有。因此,小李購房時向工商銀行貸款,用該套房屋向工商銀行進行的擔保屬于抵押擔保??枷蛞凰袡嗟淅?

(2022·山東高考)劉某將自己的一套房屋簽約賣給汪某,但在辦理過戶登記前去世。劉某之子劉某甲作為劉某遺產的唯一繼承人,將該房屋賣給李某并過戶。汪某得知后,要求李某和劉某甲賠償自己的損失。李某認為,自己與汪某素不相識,不應對汪某的損失負責。劉某甲認為,父債子償已經過時,劉某賣房給誰與自己無關。據(jù)此,下列判斷正確的是①汪某無權要求李某賠償自己的損失②汪某可主張李某未獲得該房屋所有權③劉某甲既然未放棄繼承該房屋,就應該向汪某承擔責任④若劉某甲與汪某經人民調解達成協(xié)議,則該協(xié)議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向探究強化關鍵能力√案例中汪某已與劉某簽約,劉某甲作為劉某遺產的唯一繼承人,因此汪某可以向劉某甲主張自己的權利,要求劉某甲賠償自己損失,而不是要求李某賠償自己的損失,①正確。房屋為不動產,不動產所有權的獲得必須到不動產登記機構辦理登記才能取得。案例中劉某甲作為劉某遺產的唯一繼承人,將該房屋賣給李某并過戶,表明李某已獲得該房屋所有權,②錯誤。我國法律規(guī)定,遺產繼承人不僅可以獲得被繼承人的遺產,還需要承擔被繼承人未償還的債務。案例中,劉某甲繼承劉某遺產(房屋),同時應該向汪某承擔責任,③正確。經人民調解達成的協(xié)議,經人民法院依法確認有效后,才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④錯誤。故本題選A?;煜齽赢a和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方式。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登記;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交付。易錯提醒變式1

楊某(11歲)所住小區(qū)里有一臺自動盲盒售貨機,機里擺放著許多盲盒,每個盲盒下方都有相應的價格標簽和按鈕。某晚,楊某來到盲盒機邊,掃碼支付相應價款,并在自己想買的盲盒下方按下按鈕,卻因出口處故障盲盒被卡在出口未能下來。下列關于本案說法正確的有①楊某支付價款,按下按鈕的行為是承諾②楊某支付價款,但并沒有取得盲盒的所有權③楊某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以不能獲得盲盒的所有權④自動盲盒機擺放盲盒,標明價格,設定按鈕的行為是要約邀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自然人可以實施與其年齡、智力狀態(tài)相適應的民事行為。本案中,楊某可以通過購買盲盒,取得所有權,③錯誤。自動盲盒機擺放盲盒,標明價格,設定按鈕的行為是要約,④錯誤??枷蚨餀嗟淅?

某商業(yè)銀行與某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合作,以某電視劇的著作權作為質押,由該商業(yè)銀行向其發(fā)放貸款,用于支持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制作播出。據(jù)了解,該傳媒有限責任公司獲得的該筆影視著作權質押貸款,總額3000萬元,為期2年,利率水準低于該公司其他貸款。在上述民事法律關系中①將動產作為債權的擔保②著作權仍由該傳媒公司占有③質押標的的所有權沒有改變④質押標的應移交債權人占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本次合作中,以某電視劇的著作權作為質押,著作權不是動產,屬于知識產權,①不選。某商業(yè)銀行與某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合作,以某電視劇的著作權作為質押,質押,要轉移對著作權的占有,②不選。在該民事法律關系中,該電視劇的著作權作了質押,質押標的的所有權沒有改變,質押標的應移交債權人占有,③④入選?;煜盅汉唾|押。抵押權人不直接占有抵押物,該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使用;質押權人必須占有質押物,否則并不發(fā)生質權的效力。易錯提醒變式2

王某在城里打工并買房定居,農村老家宅基地上的自建房一直閑置。近幾年“鄉(xiāng)村游”火熱,王某將在農村的自建房以每月1000元的價格出租給某酒店經營者用于旅游出租。對材料分析正確的有①王某對農村的自建房擁有用益物權②王某對自建房享有的物權受法律保護③王某每月獲得1000元是基于將自建房進行質押④王某出租自建房是國家財產制度不斷完善的體現(xiàn)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王某對自建房享有所有權,而非用益物權,對房子下的宅基地享有宅基地使用權的用益物權,①錯誤;王某獲得的1000元收入屬于出租所得的個人合法財產,③錯誤。返回核心考點二

尊重知識產權1.著作權考點精講夯實必備知識含義權利人針對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獲取利益的權利(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作品)權利內容著作人身權發(fā)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著作財產權復制權、發(fā)行權、改編權、翻譯權、表演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保護期限自然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法人或非法人組織作品發(fā)表后50年(財產權)作品創(chuàng)作完成后50年(發(fā)表權)保護期屆滿,該作品就進入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仍受法律保護并不是著作權中的各項權利都有保護期限,著作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沒有保護期限。2.專利權含義權利人就特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依法在規(guī)定期限內享有的專有權(民事法律關系的客體是發(fā)明創(chuàng)造)意義專利權是維護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利益、激勵科技創(chuàng)新的重要手段專利權的取得發(fā)明人或者設計人完成發(fā)明創(chuàng)造后→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審查通過→頒發(fā)專利證書,授予專利權→他人未經專利權人同意,不得實施專利權人享有專利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專利權的取得需要辦理手續(xù))專利的種類發(fā)明(針對技術創(chuàng)新)、實用新型(針對技術創(chuàng)新)、外觀設計(僅涉及產品設計的美觀效果)保護期限發(fā)明專利,自申請之日起20年;實用新型專利,自申請之日起10年;外觀設計專利,自申請之日起15年3.商標權含義權利人針對特定商標而依法享有的專有權意義保護注冊商標專用權,促使生產者、經營者保證商品和服務的質量,維護商標信譽,以保障消費者、生產者、經營者的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注冊的條件①注冊商標必須具備顯著性: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qū)別開的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數(shù)字、三維標志、顏色組合和聲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②不能作為商標使用的標志:與我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國歌、軍旗、軍徽、軍歌、勛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可簡記為象征國家、軍隊的標志),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一般也不得作為商標內容商標注冊人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未經權利人許可,他人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構成侵權;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也構成侵權保護期限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注冊人可以申請續(xù)展。續(xù)展注冊的有效期也是10年,續(xù)展次數(shù)不受限制商標未經注冊也可以使用,但是,獲得注冊的商標才可以依法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注冊商標:“注冊商標”字樣或“?”;未注冊的商標:“TM”;

著作權:“?”。1.甲發(fā)現(xiàn)乙生產的商品的商標上使用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美術圖案,卻未征得自己同意,乙侵犯了甲的商標權。糾正:甲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美術圖案享有著作權,乙未征得甲的同意擅自將該美術圖案用于自己生產的商品的商標中,侵犯的是甲的著作權而不是商標權。易錯矯正2.張三取得某項發(fā)明專利后,李四獨立開發(fā)出同樣技術,李四可以使用該技術生產產品。糾正:張三取得某項發(fā)明專利后,即享有對該發(fā)明的專利權,其他任何人即使作出相同的發(fā)明,也不得實施該發(fā)明,否則就侵犯了張三的專利權。李四要使用該技術生產產品,必須獲得張三的授權。3.專利有三種:發(fā)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保護期都是20年。糾正:發(fā)明專利的保護期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期為10年,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為15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保護期滿以后,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進入公共領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4.商標只有注冊才可以使用。糾正:商標未經注冊也可以使用,但是,獲得注冊的商標才可以依法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枷蛱骄繌娀P鍵能力考向一著作權典例1

(2021·浙江6月選考)王某開發(fā)了一款計算機軟件,在網上銷售,允許用戶免費試用十天,十天后需付費獲取激活碼方可繼續(xù)使用。李某破譯了激活碼,以500元永久使用的條件在網購平臺上銷售該軟件。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王某可將該軟件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轉讓給李某B.王某可許可李某行使該軟件的復制權C.王某應向軟件登記機構辦理登記取得著作權D.李某侵犯了王某的知識產權√王某作為軟件的著作權人,可以許可、轉讓軟件的著作財產權,A、B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著作權的取得以作品的產生為條件,不用辦理登記,C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李某未經過王某的同意破譯并銷售該軟件,侵犯了王某的著作權,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誤認為著作權的獲得必須進行登記。著作權的取得以作品的產生為條件,不用辦理登記。易錯提醒變式1

2022年5月21日,某知名汽車品牌發(fā)布了《今日小滿,人生小滿就好》廣告,將小滿節(jié)氣與該品牌精神結合,取得了“刷屏”的傳播效果。廣告發(fā)布同日晚,某視頻博主發(fā)文質疑視頻,該廣告文案與他的視頻文案幾乎雷同。而該視頻博主的視頻文案發(fā)布于2021年。對此,以下觀點正確的是①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是作品發(fā)表后50年②該知名汽車公司侵犯了該視頻博主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和復制權③該知名汽車公司侵犯了該視頻博主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和發(fā)表權④該視頻博主可要求該知名汽車公司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及支付相應賠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該視頻博主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①錯誤。該視頻博主的視頻文案發(fā)布于2021年,汽車公司并未侵犯其發(fā)表權,③錯誤??枷蚨@麢嗟淅?

(2020·浙江7月選考)小英的爸爸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熱愛寫作、發(fā)明,并經營一家白酒廠。一天,他向正在讀高中的小英咨詢有關知識產權的問題。小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①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寫的詩歌不是著作權法上的作品②為增強宣傳效果,可以將“中國白酒”作為自家酒廠的商標③生產白酒的新技術方案可以作為商業(yè)秘密加以保護④如果將生產白酒的新技術方案申請發(fā)明專利,必須公開該技術方案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①說法錯誤,著作權是指權利人針對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獲取利益的權利,與文化程度無關。②說法錯誤,有一些標志則不能用作商標。例如,與我國的國家名稱、國旗、國徽、國歌、軍旗、軍徽、軍歌、勛章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志等。誤認為申請發(fā)明專利是發(fā)明的唯一保護方式。發(fā)明人也可以選擇以商業(yè)秘密方式來保護其發(fā)明。易錯提醒變式2

小雨獨立完成了一項技術創(chuàng)新發(fā)明后,于2021年10月9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保護,于2022年3月22日經審查后獲批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①10年保護期滿后,該技術發(fā)明進入公共領域②自2042年3月22日時起,任何人均可無償使用該專利③保護期內即使他人獨立作出了相同的發(fā)明,也不得實施該發(fā)明④小雨取得了國家在規(guī)定時間內對該項技術發(fā)明給予的法律保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①錯誤,發(fā)明專利的保護期是20年,而不是10年;②錯誤,專利保護期從專利申請日開始計算,而不是從批準日開始計算??枷蛉虡藱嗟淅?

(2022·浙江6月選考)下列行為符合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是①甲以商業(yè)秘密方式保護其發(fā)明,其他人實施與甲相同的發(fā)明均構成侵權②乙經樂曲著作權人授權,將該樂曲作為自己健身操伴奏并走紅網絡③丙將其創(chuàng)作的歌劇著作財產權轉讓給某公司,該公司將歌劇的表演權轉讓給他人④丁公司生產的電動單車使用類似某全球知名汽車“BMW”商標標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發(fā)明人如果選擇以商業(yè)秘密方式來保護其發(fā)明,則只要該發(fā)明保密得當,就可以一直受保護,但是,一旦他人獨立作出相同的發(fā)明,或者以正當方式獲得該技術信息,則他人可以實施該發(fā)明,不構成侵權,①錯誤。使用著作權人作品的,必須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因此,②符合我國法律規(guī)定,正確。著作財產權包括對作品的使用、收益、處分權,著作權人可以將著作財產權轉讓給他人,受讓人可以再次轉讓著作財產權,③正確。商標注冊人享有注冊商標專用權,丁公司在生產的電動車上使用類似某全球知名汽車的商標標識,侵犯了該企業(yè)的商標專用權,④錯誤。故本題選C。誤認為只有完全使用他人已經注冊的商標才能構成侵權。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也構成侵權。易錯提醒變式3

拉菲特公司是“LAFITE”圖形注冊商標所有人。某公司在其生產的葡萄酒商品上使用“拉菲”名稱,并在其官方網站及宣傳手冊上使用“LafiteFamily”及圖形標識,虛構與“LAFITE”相似的品牌故事。據(jù)此可知①該公司的相關行為侵犯了拉菲特公司的商標權②該公司的相關行為屬于虛假宣傳行為③拉菲特公司的相應圖形標識是外觀設計專利④10年保護期屆滿后,該圖形標識任何人可免費使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拉菲特公司的相應圖形標識屬于圖形商標,不是外觀設計專利,③錯誤。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注冊人可以申請續(xù)展,續(xù)展注冊的有效期也是10年,續(xù)展次數(shù)不受限制,注冊人只要依法續(xù)展,注冊商標就可以長久地獲得法律保護,④錯誤。返回課時精練一、選擇題1.為實現(xiàn)“住有所居”,民法典將居住權確定為一項法定用益物權。劉某和周某婚后在居住地共同建造了一處住房,女兒周某乙自出生后一直居住在此。周某乙離婚后,因沒有地方居住便搬回娘家生活,并在其父周某生病期間悉心照料。周某在生前曾當著家人的面口頭承諾,若周某乙沒有地方居住時,可以住在家中。2021年,劉某認為周某乙的居住行為侵害了自己對房屋的所有權和使用權,要求其搬離房屋,因調解不成,劉某遂向當?shù)厝嗣穹ㄔ禾崞鹪V訟。在本案中周某乙是否需要搬離12345678910課時精練1112A.無須搬離,因為她享有房屋的居住使用權B.需要搬離,因為她不享有該房屋的所有權C.無須搬離,因為她可以無限期使用該房屋D.需要搬離,因為劉某享有對房屋支配的權利12345678910課時精練11√12周某乙不享有該房屋的所有權,但享有該房屋的居住使用權,因此無須搬離,A正確,B不選。該房屋為劉某和周某共同財產,女兒周某乙已成年,不能無限期使用該房屋,C不選。劉某享有對房屋支配的權利與周某乙是否需要搬離不構成直接因果關系,D不選。12345678910課時精練11122.張某將自己的一輛高檔汽車賣給林某,并辦理了過戶手續(xù)。兩天后,張某以外出用車為由向林某借得該車,后又將該車抵押給不知情的吳某。隔天,王某以張某債權人的身份扣下該車。此時,該汽車的所有權屬于A.張某,因實際使用而占有該車B.林某,因買下該車并完成交付C.吳某,憑善意第三人身份取得D.王某,因實際占有而取得該車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12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機動車等雖然屬于動產,但由于價值較大,其產權的取得、變更,通常也需要依法辦理產權登記。張某將自己的一輛高檔汽車賣給林某,并辦理了過戶手續(xù),因此,該汽車的所有權屬于林某,B正確。123.經營古木家具的某商住樓住戶姜先生,準備給客戶發(fā)送一套古木書柜,被保安和物業(yè)人員以姜先生拖欠物業(yè)費為由攔住,書柜也被物業(yè)公司扣留一直未返還,導致姜先生未能按期交貨而向客戶支付了違約金,姜先生將物業(yè)公司告上法庭。本案中①物業(yè)公司有權扣押業(yè)主的物品②物業(yè)公司侵犯了業(yè)主對被扣物品的所有權③舉證責任應由物業(yè)公司承擔④業(yè)主可要求返還扣押物品并賠償經濟損失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12物業(yè)公司的扣押行為違法,因為該行為無法律上的依據(jù),雙方也沒有相應的約定,①錯誤。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原則。因此,應由姜先生承擔舉證責任,③錯誤。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124.2022年4月,周某在數(shù)碼商店租借一臺平板電腦,對其甚是喜歡,便以2000元的價格簽訂了平板電腦轉讓協(xié)議,約定5天后付款。3天后周某將該平板電腦以2500元價格賣給劉某。劉某回家途中不慎將平板電腦遺失,被同乘公交車的小陳撿到并帶回家中,送給女友小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因未交付,周某未獲得該平板電腦的所有權B.小王通過善意取得方式獲得該平板電腦的所有權C.事件的最后,該平板電腦的所有權仍歸劉某D.因價格顯失公平,劉某與周某的買賣合同不成立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12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周某以2000元的價格簽訂了平板電腦轉讓協(xié)議,約定5天后付款,通過轉讓協(xié)議,平板電腦所有權歸周某,其按約定5天后付款,材料沒有提及是否付款,A錯誤。小王獲得的是小陳撿到的遺失物,不適用善意取得,B錯誤。

周某以2000元價格購買了該平板電腦,又以2500元價格賣給了劉某,雙方協(xié)商一致,買賣合同成立,D錯誤。

125.村民張甲在農村老家宅基地上有一處自建住房,并承包村里土地20畝。三年前張甲到縣城打工,在縣城購買商品房一套,后張甲決定將縣城商品房轉賣給同村的楊乙,楊乙按照合同支付了全部房款,然后搬進了該套房子居住,但尚未進行房屋轉讓登記。根據(jù)材料,以下說法正確的是①張甲擁有農村自建住房所在土地的宅基地使用權②張甲擁有承包土地的所有權③房屋轉讓時,轉讓的是該房屋的所有權和土地的建設用地使用權④付完房款后,楊乙即獲得該套房屋的所有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12張甲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不擁有所有權,土地的所有權歸集體所有,②觀點錯誤。房屋屬于不動產,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應當依照法律規(guī)定登記。而楊乙按照合同支付了全部房款,但尚未進行房屋轉讓登記,因而沒有獲得該套房屋的所有權,④觀點錯誤。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126.在某節(jié)目組的表演中,某演員演唱了經典曲目《星星點燈》,原曲中的勵志、蒼涼感被替換成了Rap、甜美風,原作歌詞中不少人耳熟能詳?shù)母柙~也被修改,2022年7月3日,《星星點燈》詞曲作者及原唱對此表示“震驚、憤怒和遺憾”。以下對本事件分析正確的是①節(jié)目組嚴重侵犯了原詞曲作者的著作權②節(jié)目組任何時候都不能改編該經典曲目③著作權的保護期為作品發(fā)表后的50年④詞曲修改權在保護期滿后仍受法律保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12該節(jié)目組在征得《星星點燈》詞曲作者同意后,可以改編該經典曲目,②錯誤。原詞曲著作權的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③錯誤。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127.2022年4月26日,是第22個世界知識產權日。我國各地紛紛舉辦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旨在提升社會公眾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激發(fā)全社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以下關于知識產權的說法,錯誤的是①現(xiàn)在我們可以免費使用魯迅于1918年發(fā)表的《狂人日記》文稿②中學語文教科書收錄當代作家的一篇散文屬于作品的合理使用,不用付費③若采用商業(yè)秘密保護方式保護其發(fā)明創(chuàng)造,則有權禁止他人從事相同發(fā)明的實施④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通過續(xù)展,注冊商標可以長久地獲得法律保護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12“中學語文教科書收錄當代作家的一篇散文”屬于作品的法定許可使用,需要按照規(guī)定支付使用費,②說法錯誤,符合題意。若采用商業(yè)秘密保護方式保護其發(fā)明創(chuàng)造,無權禁止他人從事相同發(fā)明的實施,③說法錯誤,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課時精練128.韋某研發(fā)設計出一款外形獨特的新筆,并于當年取得了該款筆的專利權。這款筆投放市場后熱銷,然而好景不長,韋某發(fā)現(xiàn)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款與他的設計幾乎一樣的筆,并低價在市場上推銷,影響其生意。于是,韋某將生產“山寨”筆的競爭企業(yè)告上法庭。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被告侵犯了原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