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翻譯活動的回顧與展望_第1頁
張愛玲翻譯活動的回顧與展望_第2頁
張愛玲翻譯活動的回顧與展望_第3頁
張愛玲翻譯活動的回顧與展望_第4頁
張愛玲翻譯活動的回顧與展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張愛玲翻譯活動的回顧與展望

1.美國高?!督疰i記》的研究歷程張愛玲是中國文壇的奇葩。近年來隨著文學界“張熱”的興起,張愛玲的譯者身份也逐漸浮出地表進入學術界的視野,有關張愛玲翻譯活動的研究逐漸步入正軌,相關學術論文及專著層出不窮。當前學術界對張愛玲翻譯活動的日益關注表明了對其翻譯活動進行深層探討的復雜性與必要性??v觀張愛玲的翻譯活動年表,我們注意到一個頗為特殊的現(xiàn)象,即張赴美后對其早年作品《金鎖記》的幾度改寫與翻譯?!督疰i記》是張愛玲于1943年創(chuàng)作的一部中篇小說,該作品在國內發(fā)表時廣受好評,被譽為“中國文壇上最美的收獲之一”(傅雷,2004:9-10)。而與其蜚聲上海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金鎖記》在美國的旅行卻幾度受挫,歷經(jīng)坎坷。1956年,其首個英文改寫本ThePinkTears(1)遭出版商退稿,之后幾年該文本屢經(jīng)修改仍未能在美出版。直至1967年,《金鎖記》的改寫本TheRougeoftheNorth才由英國凱塞爾出版社(Cassell)出版,但讀者反應甚為冷淡。1971年張愛玲應夏志清之邀將《金鎖記》譯為TheGoldenCangue并收入Twentieth-CenturyChineseStories。至此,《金鎖記》在異國近20載的漫長旅程終于暫時告一段落。這一特殊現(xiàn)象目前已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周芬伶(2003)、王德威(2004)分別從“歷時演進”與“反復敘事”的角度對此進行了探討,認為張氏借助作品演進中的敘事來“重組自身及其他女性散落的記憶?!标惣獦s(2007;2008)先后從女性主義、語篇互文性和本位觀等視角解讀了《金鎖記》、ThePinkTears、TheRougeoftheNorth、《怨女》(2)和TheGoldenCangue五個文本的關系,并認為張愛玲是立足于中國文化、作者本位和女性立場而翻譯與改寫自己作品的。那么,《金鎖記》與TheRougeoftheNorth的關系究竟該如何界定?張愛玲為何如此執(zhí)著于這個“怨女”的故事以至屢次受挫仍不離不棄?《金鎖記》的后續(xù)改寫本無法得到彼時美國社會認可的原因是什么?作為一名才華出眾的作家和精通雙語的譯者,張愛玲曾“立志步林語堂后塵,以英文寫作成大名”(劉紹銘,2007:105),卻緣何最終止步于美國大學中文系所的門堂?筆者擬運用社會學關于文學場的概念來進一步考察影響張愛玲翻譯活動的主要因素,分析其作品在美國的接受情況,并對上述問題進行嘗試性的探討。2.子場域與平等場域“文學場”(literaryfield)這個概念出自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Bourdieu)的《實踐感》(Lesenspratique,1980)。他在文化研究中受物理學中磁場概念的啟發(fā),提出了“場域”(field)的概念并定義為“在各種位置之間存在的客觀關系的一個網(wǎng)絡(network),或一個構型(configuration)”(布爾迪厄,1998:133-134)。布爾迪厄認為,社會是一個由許多彼此獨立卻又緊密聯(lián)系的子場域(如政治場、藝術場、經(jīng)濟場、文學場等)組成的整體。在每個子場域中,處于不同位置的行動者(agent)負載著一定的資本(capital),受場域作用和慣習(habitus)(3)影響,為保證、改善現(xiàn)有位置或提升現(xiàn)有資本而與處于其他位置的行動者斗爭,從而使場域充滿了“無休止的變革”(同上:142)。同時,各子場域受資本在社會空間中分布不均的影響,相互間的地位也不平等。就文學場而言,它包含在權利場中并處于被支配的地位;但政治場、經(jīng)濟場等對文學場的作用又需符合文學場的重塑條件才能實現(xiàn),因而文學場又有其自身的運行規(guī)則和相對的自主性。在文學場內部參與其生成的行動者們(如作者、讀者、出版商、贊助人等)都依據(jù)各自占有的資本來行使權利。布爾迪厄指出,從場域角度分析文學活動需要考慮三個必要因素:(1)文學場與權力場相對的場域位置;(2)行動者或機構所占據(jù)的位置之間的客觀關系結構;(3)行動者的慣習。(同上:143)布氏有關場域的觀點,尤其是他提出的分析文學活動時必須考慮三大因素的觀點,對翻譯活動具有很強的解釋力。鑒于作者(或譯者)作為文學作品(或譯作)直接生產(chǎn)者的特殊性,筆者擬將這三個因素進一步整合為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兩大類:直接因素即指作者(或譯者)的慣習,間接因素則包括權力場與文學場的關系以及除作者(或譯者)外參與文學場建構的其它行動者之間的客觀關系結構,并以這兩個因素為視點考察張愛玲對《金鎖記》的“自我改寫”活動。3.自我布達拉宮的文本性質就《金鎖記》與TheRougeoftheNorth二者關系而言,張愛玲本人曾提到過“改寫”(4)這個字眼,卻并未對此作過明確界定,致使學術界對此眾說紛紜,各執(zhí)一詞。多數(shù)學者傾向于使用“重寫”或“改寫”這類比較模糊的說法(如余斌,1995;周芬伶,2003;王德威,2004等);有些學者認為后者是前者的“展開本”(如司馬新,1996:66;李建軍、劉川鄂,2003:40等);也有學者指出這是“兩部完全迥異的小說”(如姜宏偉,2004:143等);另有學者認為張氏的“改寫”具有“某些雙語寫作的性質”(陳吉榮,2007a:4),兩個文本間的關系更趨近“自由模仿”(陳吉榮,2008:70)。筆者發(fā)現(xiàn),張愛玲對《金鎖記》的“改寫”,就其本質而言,是具有雙語能力的作者在異族語背景下對自己作品的一種特殊翻譯現(xiàn)象。理由如下:首先,在“改寫”過程中,身為原作者的改寫者在作品的人物刻畫、情節(jié)編排乃至敘事策略等層面都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從而使改寫活動體現(xiàn)了近似于雙語創(chuàng)作的特征;其次,改寫者與原作者合二為一的特殊身份凸顯了改寫本與原文本的關聯(lián)性,也決定了改寫本不可能完全擺脫原本的影響,因而改寫者難免在改寫過程中保留對原作的翻譯;再次,在用異族語介紹或闡釋母語文化時,原作者不可避免地要回歸到自己的母語記憶,文本內部隱含的翻譯特質便再次應運而生。雙語創(chuàng)作與翻譯交織在一起,使文本呈現(xiàn)出作中有譯、譯中有作的特殊面貌。因此筆者認為,用“自我改寫”來定義這種居于“自創(chuàng)”與“自譯”之間的特殊現(xiàn)象更為合理。從場域的視角來看,張愛玲對《金鎖記》的自我改寫應是其內在的慣習與外部文學場共同作用下的產(chǎn)物。3.1結構的促結構作用一部文學作品的生產(chǎn),必然涉及作家對其經(jīng)驗世界的加工,而考察作品最直接的方式正是分析行動者(此處即作者)的“慣習”。按照布爾迪厄的界定,“慣習”指的是在場域中經(jīng)由積累傳遞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持久的、可轉換的性情傾向系統(tǒng),即一些有結構的結構,傾向于作為促結構化的結構發(fā)揮作用(布爾迪厄,2003:80;稍作修改)。就張愛玲而言,她一生歷經(jīng)坎坷,出身名門,卻偏逢末世,遭遇諸多變故。張氏的個人經(jīng)歷、家庭背景與所處時代已在她身上打上了深刻的烙印,為她之后創(chuàng)作觀、人生觀的形成埋下了伏筆。而這種經(jīng)由“外在的內化”(internalizationofexternality)(布爾迪厄語)而形成的“慣習”在她的文學實踐中轉變?yōu)榱恕皟仍诘耐饣?externalizationofinternality)并覆蓋了她對《金鎖記》自我改寫的整個過程。張愛玲的“慣習”主要體現(xiàn)在她“平淡自然”的創(chuàng)作主張、叛逆的女性書寫與其對母語記憶的追溯等三個方面,這些都對她的自我改寫產(chǎn)生了直接的影響。3.1.1.從自我內在狀態(tài)到人格權的轉變張愛玲有著顯赫的貴族血統(tǒng),但生不逢時,年少時家道中落,又逢父母離異,遭生父和繼母毒打虐待,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缺乏關愛的童年造就了憂郁敏感、悲觀絕望的張愛玲,也讓她在作品中拋棄理想的喧囂去尋找俗世的真實,試圖在人生的“永恒”與“安穩(wěn)”中找尋自己的出路。對比《金鎖記》與TheRougeoftheNorth,不難發(fā)現(xiàn)兩者在情節(jié)上存在著共通之處:一個小戶人家的女子,嫁入名門望族,丈夫落下了殘疾,自己則因出身貧賤飽受歧視。對愛情的追求讓她幻想著與小叔子的曖昧,這段私情卻無疾而終。多年后,媳婦熬成婆的她把積怨發(fā)泄到子女與旁人身上,自己則儼然成了個“怨女”。但二者的相同之處僅此而已,兩部小說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TheRougeoftheNorth中的Yindi在報復反抗時遠不及《金鎖記》中的曹七巧來得徹底和癲狂。首先,作為原作中關鍵角色之一曹七巧的女兒長安在TheRougeoftheNorth中卻被“無情地”刪去了,她的缺席使Yindi在潑辣與狠毒上較之曹七巧不免遜色幾分。再者,從對待旁人的態(tài)度上看,Yindi也比曹七巧更顯人性化。從曹七巧到Yindi,兩位女主人公的形象變化及迥然不同的人生際遇,正是作者本人創(chuàng)作心態(tài)的變化在前后兩個文本中的折射。創(chuàng)作《金鎖記》時,張愛玲更強調“人生飛揚的一面”(張愛玲,2003b:13),因而創(chuàng)作風格則偏向“大紅大綠”式的對照(同上:14)?!督疰i記》作為張愛玲早年的成名之作,筆鋒犀利,文字激昂,文中隨處可見人性的矛盾與掙扎,無不彰顯了她“出名要趁早”的年輕氣盛。但這樣極端的心態(tài)終究還是與其本原的稟性相左,因此小說出版一年后,她曾回憶道:極端病態(tài)與極端覺悟的人究竟不多。時代是這么沉重,不那么容易就大徹大悟。這些年來,人類到底也這么生活了下來,可見瘋狂是瘋狂,還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說里,除了《金鎖記》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這時代的廣大的負荷者。因為他們雖然不徹底,但究竟是認真的。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張愛玲,2003b:15)在張愛玲看來,自己置身于一個“舊的東西在崩壞,新的在滋長中”(同上:15)的時代,就人就事都沒有徹底的好壞之分,“斬釘截鐵的事物不過是例外”(同上:15),良莠交錯的“參差的對照”(同上:14)才能予人真實的啟示。與創(chuàng)作《金鎖記》相比,“創(chuàng)作”TheRougeoftheNorth時,張愛玲已步入中年,從中國到美國,事業(yè)和生活遭遇的挫折讓她閱盡生存的艱辛,往昔的壯志已經(jīng)被歲月磨蝕,此時的張愛玲褪去了早前的鋒芒,使之能從更深的層次審視人生,因而自然獲得了一份愈近成熟、趨于沉穩(wěn)的心態(tài)。從曹七巧的極度瘋狂到Yindi的四平八穩(wěn),這一轉變折射出了張愛玲在自我改寫過程中趨近“平淡自然”的心態(tài)變化。應該說,TheRougeoftheNorth中女主人公的身份更符合張愛玲所說的“廣大的負荷者”形象,這種順應現(xiàn)世的安穩(wěn),有點小奸小壞的人物,更能代表一種普遍的人生態(tài)度。因此,如果說《金鎖記》的成功應歸因于其故事情節(jié)的大起大落,那么,TheRougeoftheNorth予人的反思則在于其間人生際遇的安穩(wěn)淡然。張愛玲正是在這類平凡的現(xiàn)世與真實的命運中滲透了她“平淡自然”的訴求。3.1.2女性之間的矛盾從張愛玲對兩部作品中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不難看出,她在TheRougeoftheNorth中刻畫的Yindi延續(xù)了《金鎖記》中曹七巧的怨憤掙扎。與中國傳統(tǒng)文學中逆來順受、三從四德的女性形象不同,她們沒有心甘情愿地領受施舍來的貞節(jié)牌坊,也不再對現(xiàn)實一味地忍氣吞聲。但反對傳統(tǒng)女性形象并未使張愛玲陷入西方女權主義式的極端。從個人經(jīng)歷看,疏離的母愛讓張愛玲無意欣賞母親那種深受女權主義影響反抗舊式家庭的新女性形象,TheRougeoftheNorth中滿目怪誕而冷漠的親情人性正是張愛玲自身母女關系的寫照。彼時異國風風火火的女權運動與中國正崛起的一批五四新女性順理成章地成了她批判的焦點(6)。對于西方女權主義者將女性受壓迫的根源歸咎于男權統(tǒng)治一說,張愛玲有自己的見解:“女人當初之所以被征服,成為父系宗法社會的奴隸,是因為體力比不上男子。但是男子的體力也比不上豺狼虎豹,何以在物競天擇的過程中不曾為禽獸所屈服呢?可見得單怪別人是不行的?!?張愛玲,2003c:62)寥寥數(shù)語,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女性主義者們不愿正視的事實:女性受壓迫不全是外部男權社會施加重負的結果,歸根結底還是女性自身的精神枷鎖在作祟。與西方女權主義倡導的女性獨立及中國五四運動宣揚的婦女解放不同,張愛玲在TheRougeoftheNorth中進一步將關注與反思的焦點轉向了女性群體自身,她的文字從里層反映出女性在社會、家庭中的面貌,真實展現(xiàn)了女性內心壓抑和矛盾的狀態(tài),這種沉淪卻又無法逃循的困頓無情地擊碎了女性主義者們企圖自我救贖的夢境。可以說,這種叛逆式的女性書寫是張愛玲的慣習在自我改寫中的又一顯著體現(xiàn)。3.1.3傳統(tǒng)詩學意義上的“語”即音節(jié)的保留和發(fā)展張愛玲自幼飽讀詩書,深諳古典小說技法,也曾嘗試過不同體裁的小說創(chuàng)作,如“今古奇觀體、演義體、筆記體、鴛蝴派、正統(tǒng)新文藝派”等等(張愛玲,2004b:159)。此時,傳統(tǒng)文化的耳濡目染已潛移默化成了張氏文學創(chuàng)作不可或缺的來源,并進一步影響其后相關的文學實踐。據(jù)考證,《金鎖記》和TheRougeoftheNorth中不少場景描寫與人物對話乃脫胎于《紅樓夢》與《海上花》(陳吉榮,2007a:3)。從整體來看,TheRougeoftheNorth較于《金鎖記》,篇幅由原先較為緊湊的中篇變?yōu)椴季旨氈碌拈L篇。在敘事時間上,《金鎖記》故事一開篇就已是女主人公嫁入姜家五年之后的事,作者借旁人的寥寥數(shù)語交代了曹七巧的身世背景,使敘事時間與故事時間呈現(xiàn)出一種“錯時”結構(張梅,2002:95)。同時,小說多處借鑒了西方電影手法,加快情節(jié)推進,讓小說整體上節(jié)奏緊湊,扣人心弦。(7)而TheRougeoftheNorth的敘事時間嚴格按照故事時間層層推進,小說的敘述從女主人公出嫁前的心理斗爭到嫁入姚家后的變化,臨摹了一個女子最終淪為封建遺老、在愁云慘霧中聊度余生的故事。故事時間與敘事時間重疊在一起,更切近中國傳統(tǒng)章回小說的特點。娓娓道來中,仿佛一個舊時女子的人生軌跡在我們面前鋪陳開來。如果說《金鎖記》將西方文學創(chuàng)作技巧與中國傳統(tǒng)技法融為一體的做法體現(xiàn)了張愛玲創(chuàng)作風格的雙重性,那么成書于20年后的TheRougeoftheNorth則多少有了復歸傳統(tǒng)詩學的意味。在對中國式話語的保留和傳揚上,TheRougeoftheNorth與《金鎖記》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如將“圓光”(8)表述為“Hirearoundlighter”、“長命百歲,長命富貴”表述為“Longlife,hundredyearsorlongevity,wealthandinfluence”、“女大十八變”表述為“Girlschangeeighteentimesastheygrow”、“一白遮三丑”表述為“Whitenessalonehidesthreeblemishes”等,這樣的英文表述無疑都深深打上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烙印。在自我改寫過程中,張愛玲刻意在自己的“譯作”中保留了大量的中國人文風俗形象,試圖忠實地傳達東方文化所獨有的美學特征,從而在文化層面上造成了一種強烈的陌生化效果。在語言層面上,張愛玲則頗具創(chuàng)意地使用了音譯加注釋這種語言雜合的方式,在英文文本內保留了中文發(fā)音上的特點,這在當時乃至現(xiàn)在的翻譯實踐中都是極為罕見的。比如,以下描寫Yindi結婚場面的句子中就有大量這樣的“雜合”現(xiàn)象:1)‘Havetea,GuyaandGuNana’,Bingfa’swifeusedthepolitetermsfortheson-in-lawandthemarrieddaughterofthehouse,calledMasterofMissandMadameMiss.Sheofferedthemteawithagreenoliveonthelidofthecupandquotedthewell-wishingphrasethatpunsonchingguo,greenolive,‘Chingchingjurhjurh,billingandcooing.’(Chang,1967:25,斜體為原文所有,下同)對應的中文:炳發(fā)老婆捧上茶來,茶碗蓋上有只青果。“姑爺姑奶奶吃青果茶,親親熱熱?!?張愛玲,2003a:19)2)‘Brideandgroom,havesomemitzao,’shechirped.‘Tientienmimi!Sosweetoneachother!’(Chang,1967:26)對應的中文:新郎官新娘子吃蜜棗,甜甜蜜蜜。(張愛玲,2003a:19)3)‘Bride,havesomedzaodzeandgweiyuen.Dzaoshenggweidze,givebirthsoontoasonwhowillbeahighofficial.’(Chang,1967:26)對應的中文:新娘子吃棗子桂圓,早生貴子。(張愛玲,2003a:19)上述三例中包含許多關于中國婚俗禮儀傳統(tǒng)的詞匯??梢钥闯?張愛玲在處理這些文化詞語時并未簡單地用地道的英語來表述,而是費盡周折,刻意先用音譯處理,再用意譯復述,試圖在“譯文”中忠實地保留這種獨特的中國文化意象,從而使英語讀者在閱讀TheRougeoftheNorth時能夠同時在宏觀和微觀上了解中國文化。譬如,張愛玲在處理“姑爺”、“姑奶奶”等中國文化中表示尊稱的詞語時并未簡單地用soninlaw和daughter一筆帶過,而是先用威妥碼拼音音譯,再通過解釋各自含義的方法加以補充。再如,在中國文化中,“青果”、“蜜棗”、“棗子桂圓”等詞常寄寓著人們對新郎新娘的美好祝愿,為了傳達其負載的雙關用意,張愛玲并未按常規(guī)譯法譯為greenolive和dateandlongan,而是別具一格地先用chingguo、mitzao、dzaodzeandgweiyuen加以替代再進行解釋。這樣一來,譯文中既保留了漢語詞匯原來的讀音,又造成了陌生化的審美效果,從對中國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不失為一種可取的做法。同樣,在翻譯漢語四字成語時張愛玲依然堅持在譯文中保留漢語讀音的特殊的雙語雜合方式,比如,將“親親熱熱”譯為“Chingchingjurhjurh,billingandcooing”,將“甜甜蜜蜜”譯為“Tientienmimi!Sosweetoneachother”,將“早生貴子”譯為“Dzaoshenggweidze,givebirthsoontoasonwhowillbeahighofficial”等,所采用的就是這種中英雙語雜合的方法??梢?張愛玲在赴美之后用英語改寫TheRougeoftheNorth時,通過一種獨特的“改寫”手法,不僅保留了大量具有漢語特色的習語和俚語,而且充分闡釋了中國文化所獨有的飲食、婚喪嫁娶等傳統(tǒng)。這表明,張愛玲在對《金鎖記》的自我改寫時既充分考慮了英美讀者的理解和接受,又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文化立場,“譯文”里滲透著的濃厚本土文化意識和雙語雜合方式充分彰顯了她對中國文化的耳濡目染和復歸中國傳統(tǒng)詩學的堅定立場。3.2雙方的現(xiàn)代審美意識以上分析表明,張愛玲在自我改寫過程中所遵循的正是這樣一種以渲染作品東方色彩為主、兼顧英語讀者接受為輔的雙重標準。首先,她通過自己的筆還原了中國社會真實的民俗風貌,觸及了封建社會背景下民眾的現(xiàn)實生活。作品所描寫的人物和場景無不浸潤著濃厚的東方色彩和東方意識:古老繁雜的婚喪嫁娶,窮途末路的家國背景,個性鮮明的作品人物和糾結不清的人生際遇等,對于英語讀者都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而文本語言中所滲透的中國情結則打破了英語讀者對于他們固有印象中神秘東方語言的習慣、自發(fā)的感覺,延長了他們閱讀時的感知過程,達到了一種神奇的陌生化的審美效果。然而,這部作品在美國卻為何歷經(jīng)坎坷,為美國大眾所不識?筆者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與張愛玲自我改寫時所在的美國文學場密切相關,正是深受權力場操縱的美國文學場扼殺了張愛玲親手改寫的TheRougeoftheNorth。3.2.1美國化的新批判1947年出臺的馬歇爾計劃和杜魯門主義標志著“冷戰(zhàn)”的開始,也讓戰(zhàn)后的美國陷入了另一場政治浩劫。美國國內的右翼分子把世界劃分為以其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lián)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并在國內竭力推行“遏制政策”以鎮(zhèn)壓共產(chǎn)主義的發(fā)展。50年代以降,美國國內麥卡錫反共浪潮瘋狂肆虐,大批進步人士與持不同政見者也被加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慘遭迫害。一時間人人自危,聞“共”色變。處于邊緣地位的美國文學場此時也難逃政治迫害的腥風血雨:許多在30年代研究馬克思主義的進步作家都出現(xiàn)了反復,有的轉而大肆宣揚美國化來改變先前的批判立場,有的則干脆閉門研究他物,文壇中批評社會的作品幾近絕跡??梢哉f,“冷戰(zhàn)”時期的美國文學場在政治場和經(jīng)濟場等共同操縱下已經(jīng)完全淪為了權力場的附屬品。3.2.2國外文學場中的讀者此時的美國文學場在權利場的掌控之下,外部政治風暴暗流涌動,內部結構關系錯綜復雜。文學場內部的出版社與大眾讀者作為占據(jù)主動位置的行動者,分別依據(jù)各自的“慣習”力圖建構符合自身利益的文學場。處于內憂外患的美國文學場中,來自中國大陸女作家的張愛玲要想躋身主流文壇可謂舉步維艱,尤其是她將自己赴美的第一站選在了商業(yè)文化中心─紐約。50年代的紐約云集著眾多知名出版社,文學作品能否出版往往取決于是否符合出版商的口味。張愛玲這部“平淡自然”的作品要想找到風格相近的雜志也絕非易事:“‘星期六晚報’的小說似乎不是公式化就是名作家的。‘Esquire’新文藝腔極重,小型雜志也是文藝氣氛較明顯”。顯而易見,“沒有一家美國書商對它有興趣”(9)。而受政治風暴的影響,出版商同時也把持著文學作品思想審查的大權。1956年,司克利卜納公司(Scribner)拒絕出版ThePinkTears,張愛玲在給友人的信中曾提到過個中緣由:“Knofe我記得是這些退稿信里最憤激的一封,大意是:所有的人物都令人反感。我們曾經(jīng)出過幾部日本小說,都是微妙的,不像這樣squalid……”(轉引自周芬伶,2003:116)可以看出,TheRougeoftheNorth雖未涉及政治因素,但小說中揭示封建家族的墮落衰敗與其挖掘的“老中國的陰暗面”(王德威,2004:3)卻被別有用心的出版商當成了張愛玲頌揚共產(chǎn)主義的證據(jù)。此時參與文學場建構的出版商和贊助人已然成為了權利場支配文學場的幫兇。那么,作為文學場中行動者之一的美國讀者情況又如何呢?據(jù)美國學者金凱筠考證,當時的美國讀者主要是“那些從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終了到越南戰(zhàn)爭中期這段時間,習慣閱讀《讀者文摘》及《生活雜志》的大學生及中年中產(chǎn)階級人士所構成的組合體?!?金凱筠,2003:215)盡管經(jīng)歷了朝鮮戰(zhàn)爭和越南戰(zhàn)爭,但他們的記憶仍然停留在賽珍珠對古老東方的敘述中,“對中國普遍存有好感”(同上:215);而且美國政府在越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也讓他們試圖“在完全陌生的農民文化社會中,找尋‘真實的象征’”(同上:216),因此,當時的中國成了這批讀者急于前往的地方。然而,與同時期韓素音和賽珍珠等同樣以中國為背景但帶有商業(yè)性的傷感氣味小說相比,張愛玲作品中對人性的揭露和探索,對社會道德的批判和譴責,卻讓美國讀者想用“如田園詩般和平安寧的中國文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