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寫作》導讀_第1頁
《共鳴寫作》導讀_第2頁
《共鳴寫作》導讀_第3頁
《共鳴寫作》導讀_第4頁
《共鳴寫作》導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每日聽書|《共鳴寫作》如何寫出共鳴好文?這本書能為你1、介紹說服背后的大眾心理,討論“后真相時代”如何有效說服。2、介紹實用寫作技巧,教你如何寫出兼具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文章。適合誰聽1、對說服、論述有興趣的朋友。2、對寫作、創(chuàng)作有興趣的朋友。書籍信息:書名:《共鳴寫作:“后真相時代”的寫作技巧》原作名:WRITINGTOPERSUADE作者:[美]崔西·霍爾譯者:唐乃馨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品方:后浪出版年:2023-7頁數(shù):204定價:46.00元裝幀:平裝ISBN:9787569947274內容簡介作者崔西·霍爾曾擔任《紐約時報》評論版總編輯二十余年,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技巧,組織、編輯了無數(shù)精彩、有趣、影響力非凡的文章,這些“爆款文”作者各異,主題多元,但都具有一些明顯的共同點:觀點明確、說服力強、能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本書以霍爾在《紐約時報》的工作經歷為背景,闡述了與讀者建立聯(lián)系和影響、說服讀者的核心原則,并詳細介紹了說服性文章的寫作技巧和注意要點。精彩的故事與實用的技巧相結合,本書對非虛構文學的創(chuàng)作、議論文寫作、爆款公號文寫作、日常生活中的觀點表達都非常有啟發(fā)。作者簡介崔西·霍爾,曾在美聯(lián)社、《華爾街日報》工作,并在《紐約時報》任職二十余年,負責監(jiān)管《紐約時報》六大版塊的內容,并擔任評論版塊負責人。目前住在紐約市。前言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是《共鳴寫作》,這是一本教你如何論證和說服,并在此基礎上寫出能引發(fā)共鳴文章的書。在眼下這個“后真相時代”,每個人都更加以自我為中心,選擇性接受信息,甚至完全拒絕接受與自己觀點相左的信息,這使得溝通和說服這件事變得越來越難。面對這樣一種情境,我們需要重新審視說服的藝術,重新學習如何進入他人的思維,找到共同的語言和觸點,以及利用新的技術和策略來達到說服的目的。今天這本書的英文名叫做WritingToPersuade,中文名提煉了“共鳴”一詞,這實際是非常貼切的,因為今天的說服不再是單純的邏輯和事實展示,而更加趨向是一個建立信任、情感共鳴和真實交流的過程,而這也正是這本書的最大價值所在。這本書的作者是崔西·霍爾,她是著名媒體《紐約時報》社會評論版的前負責人,在媒體行業(yè)工作30余年,打造過無數(shù)篇引發(fā)轟動的文章?;魻柦浭值纳缯擃愇恼拢梢哉f是最為重視論述和說服的一類文體,她也從中積累了相當多的心得。霍爾在這本書的前言中說:我想借這本書把自己寫作和編校方面的心得分享給大家,我想幫助你,以一種有說服力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無論你是要寫社會評論類文章,還是寫大學論文、求職郵件、演講、提案,甚至只是給友人寫一張便條。在這本書中,霍爾介紹了在說服這件事上的眾多研究和理論,同時也以自己工作中的真實案例,現(xiàn)身說法為我們展示說服這門技藝。好,話不多說,接下來,我將分兩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部分,我們來了解一下今天讀者和受眾,其實也是了解一種最普遍的大眾心理,這是說服的基礎。第二部分,我們來了解具體的寫作技巧,要寫出一篇有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文章,我們究竟要如何做。第一部分我們先來看第一部分。了解讀者很重要,而了解讀者的第一步在于傾聽。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如果你想讓別人聽你的,那你首先要做的是聽他們說了什么。我們都知道傾聽有多重要,生活中有無數(shù)的人和無數(shù)的書向我們強調過這一點,但我們大多數(shù)人仍然做不好這一件事。很多時候我們看似在傾聽,但其實只是在努力融入,想找一個切入點開始表達。我們還經常在別人還沒說完的時候就打斷了別人,因為我們自以為知道對方接下來要說什么。作者在書中列出了在傾聽這件事上的注意事項,其實大多是一些我們已經知道的事,但由于我們總是忘記這些事,所以這里我也想再提一遍:比如不要在一句話中間打斷對方,不要突然改變話題,也不要著急提建議,當別人說話或者表達負面信息的時候,不要急著搖頭。另外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不要看手機,不要胡思亂想,而是要仔細思考對方的話,并且用適宜的評論和回應表示自己在聽,鼓勵對方繼續(xù)說下去。此外,作者特別提到,在傾聽這件事上,重要的不僅是聽,還有問。你要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對方感受到自己被傾聽。2017年,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表過一項研究,證實“提問能力”和“受歡迎”之間是有緊密聯(lián)系的,在談話中能提出更多的問題的人,更容易被對方喜愛,尤其那些你能夠表明自己在認真聆聽的提問者。那要怎么提問呢?作者講到自己早些年做房地產專欄采訪時的經歷,她說她希望和對方就像朋友交談時一般隨意,讓他們能夠坦率地分享他們的經歷,但要做到“隨意”,其實也是需要準備的。在到達之前,她會盡可能地了解對方所在的街區(qū)和建筑,還會列一個提綱,列出3類問題:第一類是在采訪剛開始時可以問的帶有寒暄性質的、比較簡單的問題,比如像“最近生活怎么樣呢”“為什么搬來這里呢”;第二類是在談話進入中段、節(jié)奏變慢時要問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稍微刺激一些了,比如像是“這棟房子有什么讓你覺得特別好的地方嗎?為什么呢”;而第三類是最為私密和最具威脅性的問題,這些問題要留到談話的最后,比如像是“買這個房子的過程中,什么是讓你最為后悔的呢?”通過這樣的問題設置,我們逐步了解對方,了解得越多越準確,我們就越有機會知道怎么和對方建立共性?!肮残浴痹谡f服中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總是更關注能夠支持自己信念的論據,忽略不利于自己信念的論據,心理學上把這叫做“確認偏差”?!按_認偏差”是一種進化的結果,我們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我們堅持的觀點讓我們獲得了一種明確的身份,這讓我們有團可抱,從而保護自己不受外界傷害。所以當我們想要說服別人的時候,建立共性是不可或缺的。作者在書中以林肯為例,回看林肯的辯論材料,你會發(fā)現(xiàn)他經常會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向對手做出讓步,誘使對方產生一種錯誤的自滿情緒,有時甚至他講出的前六個觀點都有利于對方,直到第七個觀點才真正開始說服。這就是因為建立的共性越多,說服便越有效。我們可以嘗試把“提問”和“共性”結合起來,這會讓你的寫作更有機會觸達讀者。舉例來說,如果我們要寫一篇關于電商對實體店沖擊的文章,開頭你可以直接寫“線上購物平臺給實體店帶來巨大沖擊,各大品牌商紛紛轉戰(zhàn)線上”,或者你也可寫成,“你上一次去實體店購物是什么時候呢?你有沒有懷念過實體店的服務呢?”顯然,后一種比前一種要更好,因為它通過提問的方式與讀者的實際生活經驗產生了聯(lián)結,這樣更能引發(fā)讀者的興趣與共鳴。好,說完了在“傾聽”的基礎上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建立“共性”,接下來我們要說說情感。我們都知道“曉之以情”的重要性,紐約大學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寫過一本書叫《正義之心:為什么人們總是堅持“我對你錯”》,當中她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人在信念選擇這件事上是非常情緒化的,我們不是經過論證后選擇我們要相信什么,恰恰相反,我們是因為一時的情緒決定了相信,這之后才開始尋找論據來論證我們已經相信的事物。從這點上看,說服的重點可能不在邏輯,而在你是否成功喚起了對方的情緒。但人的情緒千變萬化,我們要從哪里入手呢?作者在書中強調了人天性上更傾向于積極正面的情緒。這一點在各類說服研究中被證實過,比如強調幸??鞓方Y局的慈善機構會比強調危機程度的慈善機構,更容易籌集到資金,還有那些強調運動緊迫性的廣告,效果要遠不如那些講述運動改變人生的故事的廣告。挪威心理學家佩爾·斯托克在他所著的《當我們不去思考全球變暖時,我們在想什么》中也指出,人們根本不想反復聽那些關于世界末日的消息,人們只想知道眼下我們能采取什么行動。這一切都說明,在大部分時候,當你想要達到勸說的目的,你必須試著拋開那些沮喪、悲傷的人物形象,說更多正面而非負面的話,這樣才會讓對方更容易接受你的信息。當然,積極正面只是一個大方向,正如我們前面所說,人的情感太復雜了,同一件事情上,人的情感體驗可能完全不一樣,所以比起展示出我們擁有同樣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展示出,我能夠認同和理解你的感受,即使我們的感受可能并不一樣,這其實也就是所謂“同理心”。用作者的話來說,“同理心”能夠越過不同的觀點、不同的情緒,最終在人與人之間建立溝通與聯(lián)結。那怎么讓自己更有同理心呢?一大關鍵是減少和避免評斷,要少說是什么,多問為什么。作者在書中提到一個叫作“爭議”的游戲,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很簡單,那就是在交談中不能爭論,只能詢問為什么,哪怕對方說出和做出了你再不認同的事,你也不能反駁,而必須追問為什么。通過連續(xù)的為什么,來理解對方為什么會這么想和這么做。將同理心納入說服的過程中,說服的目的就不再只是讓對方說“我錯了”,而是和對方一起探討原來我們是這么想的,以及原來我們還可以這么想。此外,正是在同理心的基礎上,作者特別強調任何的說服都要避免爭論,這包括避免那些過激的情緒反應,也要避免因太過自信而流露的傲慢,因為這種傲慢實際也是另一種形式的戰(zhàn)斗和侵略。作者在書中作了一個假設,如果我們此刻在寫一篇文章,提議各大城市限制網約車服務,我們要怎么來寫這篇文章呢?我們可以調用各類數(shù)據來佐證網約車給城市各個方面帶來的消極影響,并就此給出明確的建議,但這樣顯然是缺乏同理心的。一個更富含同理心的人,會承認確實有些人住得離市中心很遠,時間一晚便很難打到車,他也會承認他無法給出所有合理的建議,而只能提供部分建議。以及他甚至還會承認哪怕是這部分建議,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確。由此來看,富有同理心的說服,其實是一種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留有余地的說服,而留有余地的說服其實往往才是最為有力的說服。好,關于讀者或者受眾,我們就講到這里,當中我們基于大眾心理歸納了一些說服的基本原則,那接下來的第二部分,我們要來具體講講怎么把這些原則運用到寫作上,寫出一篇兼具說服力和感染力的文章。第二部分寫作的第一步往往是收集寫作所需的材料,而一篇目的在于說服的議論性質的文章,最主要的材料毫無疑問是事實。正如我們經常能聽到的一句話:用事實說話。然而我們必須注意到的是,近些年來,事實的說服力好像變得越來越弱。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做過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社交媒體上假新聞的傳播速度比真新聞要快6倍。2016年,《牛津詞典》將“后真相”一詞選為2016年的年度詞語,這個詞說的也是,眼下客觀事實對輿論的影響力要遠小于那些訴諸情感和個人信仰的內容。在這樣的一個背景下,我們就必須重新審視一下我們的事實材料了,客觀的事實材料究竟還有用嗎?以及我們要選擇怎樣的事實材料呢?作者崔西·霍爾在書中回顧了她的職業(yè)生涯,其中便涉及媒體行業(yè)對于事實的看法的變化。崔西·霍爾是上世紀70年代成長起來的一名記者,那時候新聞業(yè)極為強調事實的重要性,記者和編輯要是在工作中犯太多事實性錯誤,便有可能被解雇。在這樣一種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記者對事實特別敏感和謹慎,在2008年的時候,霍爾經手的書稿被指認說捏造信息,霍爾內疚地立馬向上司提了辭職。但隨著數(shù)字媒體的興起,媒體機構必須持續(xù)、快速地發(fā)布信息,由此事實性的錯誤便不可避免變得越來越多起來。對于那些嚴肅認真的新聞工作者來說,事實的準確性依然重要,但他們也逐漸接受了任何一家媒體的任何一位編輯,都無法同時兼顧速度和完美的準確性,因此錯誤在所難免。與此同時,每個人都開始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信息,換句話說每個人都變成了記者,每個人都號稱自己擁有事實。在這種形勢下,像崔西·霍爾這樣的新聞從業(yè)人員也逐漸認識到,哪怕是媒體,它所呈現(xiàn)的事實也是有限的,基于這些事實的真相只是局部的真相。在到處都是所謂事實的情況之下,事實與事實之間也就有了競爭,只有那些具備競爭力的事實才能賦予一個人或一個機構權威性。那什么才是有競爭力的事實呢?作者在書中說,在今天這樣一個傳播環(huán)境里,我們必須學會挖掘能令人感到新奇和震撼的事實,用這些事實去撬動你的讀者。崔西·霍爾提到在她工作的地方,也就是紐約時報,每天會開很多會討論各式新聞,這些會一般開得很快,但他們每周會有一個長達一小時的會,專門來討論如何有創(chuàng)意地運用事實。比如要寫一篇討論垃圾回收的文章,按照往常的操作的話,搜集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關于垃圾回收的案例和數(shù)據,然后全方位論證出垃圾回收的利弊之處就足夠了,但放至今天顯然是不行的,這樣的內容很容易在不斷刷新的信息流中被忽視,我們必須找出其中更有趣、更能吸引人,同時又能很好地傳達觀點的事實。崔西·霍爾和她的同事就會在會上仔細討論這件事,有同事提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件事,他清洗了一個塑料瓶里的花生醬,好讓瓶子可以回收,但花生醬并不好洗,洗了足足五分鐘,用掉了所有的熱水,那這樣做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這個事實顯然就要更有意思一點了,后來霍爾就讓作者以此為切入口寫了一篇關于垃圾回收的文章,后來這篇文章大受歡迎,成為他們做過的最重要的報道之一?;魻柦璐嗽跁姓f,有競爭力的事實不一定就是那些很聳動的事實,相反它可能是你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因為你的親身經歷和獨特觀察,它具備了吸引人的力量。她特別提到了一位她合作的撰稿人叫作凱特·墨菲,有一次她和墨菲說想聊一聊墨菲的創(chuàng)作過程,墨菲讓霍爾去郵箱里查看她的報道原稿,但那個時候霍爾已經從紐約時報離職,打不開員工郵箱了。這個事情讓墨菲興奮起來,她由此撰寫了一篇文章,就講述的是公司如何處理前員工郵件,這些郵件有沒有被人看過,以及最終它們去向哪里了?;魻栒J為墨菲總是能看到我們忽視的那部分事實,并從中形成觀點,新奇、有力,而且還讓人感同身受,她所擁有的這種能力可能是當下傳播環(huán)境里最稀缺也最需要去掌握的能力。但新奇之余,我們仍然不能放棄事實的真實性。今天一個真實的事實可能不能立馬增強你的說服力,但它能保證你的信譽,讓你逐漸積累說服力。用作者的話來說,事實仍會產生影響,只是它可能需要一點時間,所以我們在確保自己是一個帶著激情和力量寫作的人的同時,也要確保自己是用不容置疑的事實寫作的人。那如何辨別和核查我們搜集到的事實,讓它變得不容置疑呢?霍爾在書中也提供了一些方法:首先是關注更為專業(yè)、值得信賴的資訊平臺,比如著名研究機構出具的報告,而不要僅僅看瀏覽器上檢索出來的首頁信息;其次是當找到相關的報告或研究的時候,盡可能地通讀整篇報告,而非只關注結論,甚至你還可以采訪作者,避免對相關內容的誤解。再有,對于關鍵的事實,要尋找多個來源,并交叉驗證,在多個來源都確認這一事實無誤的情況下,再采用這一事實。當我們搜集到足夠多新奇并真實的事實材料后,我們就要來考慮結構了,也就是考慮用何種方式將這些材料編織到一起。在書中,作者開門見山地說我們要學會講故事,用故事來串聯(lián)材料,并傳達觀點。故事的價值想必不用多說,從古至今,故事一直是我們保存和分享信息的有效方式,神經科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的時候,講述者和聽者的腦電波活動是相同的。這意味著雙方的大腦最大程度聯(lián)結在了一起,這可以說是說服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讓你想我所想。但要怎么講故事呢?“得到聽書”此前解讀過很多關于講故事的書籍,比如《故事思維》《故事課》《故事力》《故事法則》等書,這些書涉及各種各樣講故事的方法,但在今天我們講的這本書中,作者試圖回到一切原點,提醒我們故事到底是什么。用一句話來講,故事是對發(fā)生在某人身上的事件的敘述,這句話提示了故事的兩個要素,一個是主人公,一個是發(fā)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事,只有包含這兩點,才能稱之為一個故事。而一個好的故事,在于它做到了讓我們不斷期待主人公會遇到什么事、他會如何解決這些事,以及在解決這些事后,主人公會有怎樣的變化。再進一步講,什么事才能讓我們產生這樣的期待呢?其實主要是那些極為困難、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要如何解決的事,正因為我們不知道如何解決,所以我們想看故事中的人物會如何解決,解決了又能收獲什么。所以,要想講一個好故事,關鍵在三點,一是找到一個人物,二是為這個人物設置一系列困難的事情,三是講述人物如何解決這些事情。這三點可以說是講故事的根本原則,從古至今一直如此。我們可以嘗試采用這個原則來編織我們的事實材料,比如我們仍以“垃圾回收”這個選題為例,前面我們提到可以以洗塑料瓶這件事作為切口,那圍繞這件事我們可以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呢?首先我們需要一個主人公,顯然就是那個嘗試洗干凈塑料瓶里花生醬的人。然后我們要為這個人設置一系列困難的事情,他發(fā)現(xiàn)花生醬并不好洗,而好不容易洗干凈了,他發(fā)現(xiàn)他用完了所有的熱水,然后他產生疑惑,這一系列事情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呢;接著他必須嘗試解決這個疑惑,他可能會去找鄰居詢問他們是否也有相同的經歷和感受,然后他可以去找垃圾回收領域相關的專家,讓他們幫助自己解決這個疑惑,最終他會得到一個答案,而這個答案實際也是這篇文章最終要向讀者傳達的觀點。如此一來,一個本來偏向說明、議論性質的文章,就變成了一個關于求證的故事,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一步一步將觀點和感受傳達給了讀者。好,說完了材料和結構,最后我們要來說說語句。一篇有說服力的文章應該如何來遣詞造句呢?首要原則是避免長句,多用短句。很多時候我們寫出一個很長很復雜的句子,要么是因為我們自身并沒有理解我們要寫的這件事,以至于不能很好地解釋它,要么是因為我們覺得一個復雜的長句,能讓我們顯得更聰明。眼下讀者的注意力越來越分散,長句很難讓人讀下去,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把句子寫短。這件事沒有什么特別的方法,只有通過大量的寫才能做到,每寫出一段話,我們就要想,這句話能不能寫得更短更利落一點。再有,我們也要學會寫得具體,而具體的關鍵是細節(jié),有時候一個對的細節(jié)能讓你的讀者迅速體驗到你寫的東西。作者在書中提到她剛剛入行的時候,交稿后經常被編輯要求加一些“色彩”,當時她并不理解編輯所說的“色彩”是什么意思,于是就在稿子里加上了很多顏色的描述,比如把一間辦公室說成一間豆綠色的辦公室,后來她才明白編輯所說的“色彩”,實際就是細節(jié),包括顏色的細節(jié),也包括聲音、氣味、動作、語言等所有能讓文字更形象、更加有畫面感的細節(jié)。具體來說,你不能只寫“冷”,你要寫“冷到穿了三雙襪子”;你不能只寫“臭”,你要寫“臭到讓所有人立刻離開了現(xiàn)場”。有時候你還得采用一些比喻聯(lián)想,比如有文章講述年輕人宅在家中的生活狀態(tài),形容他們就像被養(yǎng)在家中的電子寵物,這一個比喻顯然要好過一板一眼地描摹他們的生活。此外,作者還特別強調了要“消滅術語”。作者不乏尖銳地說,術語在自身領域內部是有用的,但在更廣泛的世界,它讓人困惑不解,“沒有什么比術語更能妨礙我們‘像人一樣說話’了”。但要寫一篇說明議論性質的文章,我們不可避免會涉及大量專業(yè)領域的術語,那要怎么處理這些術語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不要把“術語”當成是理所當然的,當文中涉及一個術語的時候,我們要問自己我真的懂這個術語嗎,我的理解是怎樣,其他人的理解又是怎樣,我為什么要在這個地方使用這個術語,以及讀者會知道這個術語嗎,他們需要理解到什么程度呢。具體來說,我們可以用同義詞替換術語,比如將“骨骼肌異質性”替換為“肌肉不均勻”,或者用比喻和類比來解釋術語,比如將電腦的CPU說成是電腦的大腦。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提供術語的背景信息來加深讀者對術語的感性認知,比如當提及“量子物理學”的時候,我們可以多說一句這是20世紀初一群科學家提出的理論,他們試圖解釋原子如何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