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試卷練習(Word版含答案)1.小明觀察到電風扇、落地燈等都有大而重的底座,使它們不易翻倒。由此提出兩個猜想:①物體的穩(wěn)度(穩(wěn)定程度)可能與物體重心高低有關;②物體的穩(wěn)度可能與支撐面積的大小有關。為驗證猜想,他將三塊相同的橡皮泥分別固定在三個相同的圓柱體的底部、中部和頂部,其重心O的位置如圖甲所示;再用同樣的力在三個圓柱體的同一位置小心地向左推翻圓柱體,比較圓柱體剛好翻倒時轉過的角度θ,如圖乙所示,并記錄在下表中。請你解答下列問題:實驗次數(shù)123重心高低低中高圓柱體剛好翻倒時轉過的角度θ大較大小(1)上述實驗是為了驗證猜想______(選填“①”或“②”);(2)圓柱體的穩(wěn)度是通過______來反映的;(3)為了增大貨車行駛時的穩(wěn)度,結合上述實驗,給正在裝貨的司機提出一個合理建議______。答案:①圓柱體剛好翻倒時轉過的角度θ將質(zhì)量較大的貨物裝在下部,質(zhì)量較小的貨物裝在上部【詳解】(1)[1]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圓柱體相同,支撐面積的大小不變,橡皮泥放置的位置不解析:①圓柱體剛好翻倒時轉過的角度θ將質(zhì)量較大的貨物裝在下部,質(zhì)量較小的貨物裝在上部【詳解】(1)[1]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圓柱體相同,支撐面積的大小不變,橡皮泥放置的位置不同,重心的位置不同,圓柱體剛好翻倒時轉過的角度θ不同,穩(wěn)度不同,所以探究的是猜想①。(2)[2]該實驗是通過圓柱體剛好翻倒時轉過的角度θ來表示穩(wěn)度的大小,θ越大,穩(wěn)度越大,這是轉換法的應用。(3)[3]大貨車在行駛時,支撐面積的大小不變,可以通過將質(zhì)量較大的貨物裝在下部,質(zhì)量較小的貨物裝在上部來增大行駛時的穩(wěn)度。2.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兩根原長都為8cm、粗細不同的A、B橡皮筋進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如圖甲所示,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長量x,根據(jù)多組測量數(shù)據(jù)做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1)當在A橡皮筋上懸掛重力為6N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______cm。(2)分別用這兩根橡皮筋制成了如圖丙所示兩測力計,它們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則用橡皮筋______(選填“A”或“B”)制成的測力計測量的精確程度較高。(3)若將本實驗中A、B兩根橡皮筋并聯(lián)起來代替彈簧測力計,能夠測量力的最大值為______N。(4)實驗小組同學想利用丙圖中A橡皮筋測力計制作一個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計”。他們用同一小桶分別盛滿了2種液體,用A橡皮筋測力計分別測出液體和小桶的總重力,下表是2次測得的總重力及對應液體的密度(g取10N/kg)。則該密度計的零刻度線應標記在A橡皮筋測力計刻度板上______N的位置。液體種類酒精植物油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N)2.62.7液體密度(103kg/m3)0.80.9答案:A22.51.8【詳解】(1)[1]由圖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況下,橡皮筋伸長量Δx與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變化關系為一直線,說明橡皮筋的伸長Δx與解析:A22.51.8【詳解】(1)[1]由圖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況下,橡皮筋伸長量Δx與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變化關系為一直線,說明橡皮筋的伸長Δx與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數(shù)的關系,即FA=kAΔxA,由圖知,當FA=5N,ΔxA=10cm,帶入數(shù)據(jù)得kA=0.5N/cm,因此FA=0.5ΔxA,在A橡皮筋上懸掛重力為6N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2)[2]由圖乙可知,在測量范圍內(nèi),如F=5N時,用橡皮筋A制成的測力計伸長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測力計伸長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測力測量的精確程度高。(3)[3]將與本實驗中兩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聯(lián)起來代替彈簧測力計使用時,兩根橡皮筋伸長的長度相等,由圖可知,在拉力作用下B先達到最大伸長量15cm,A橡皮筋的伸長量也為15cm;當伸長量為15cm時,橡皮筋B上的力為15N,因為橡皮筋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橡皮筋A上的力為根據(jù)二力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為15N+7.5N=22.5N(4)[4]液體的重力G液=mg=ρ液gV測量液體密度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G桶+G液測量酒精時G桶+0.8×103kg/m3×V×10N/kg=2.6N①測量植物油時G桶+0.9×103kg/m3×V×10N/kg=2.7N②將①②兩式聯(lián)立,解方程組得G桶=1.8N,該密度計的零刻度線應標記在A橡皮筋測力計刻度板上1.8N的位置。3.地球附近物體都要受到重力,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們認為物體的重力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他們用天平、鉤碼、彈簧測力計進行了如下的探究:(1)如圖甲所示是同學們第4次測量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該測力計的分度值是______N,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______N;(2)同學們將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請你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作出重力隨質(zhì)量變化的圖像;______質(zhì)量m(kg)0.050.10.150.20.250.3重力G(N)0.511.522.53(3)根據(jù)圖像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答案:22物體所受重力與其質(zhì)量成正比【詳解】(1)[1]測力計一大格為1N,分成五小格,一格為0.2N,故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2]此時測力計指針正指在2N的刻解析:22物體所受重力與其質(zhì)量成正比【詳解】(1)[1]測力計一大格為1N,分成五小格,一格為0.2N,故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2]此時測力計指針正指在2N的刻度線上,所以讀數(shù)為2N。(2)[3]將重力與質(zhì)量對應的點畫在坐標上,再用直線或者平滑的曲線將它們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3)[4]從重力與質(zhì)量關系的圖像上看,二者成正比,所以結論是:物體的重力與其質(zhì)量成正比。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系”的實驗中,按照圖甲所示,把鉤碼逐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分別測出它們受到的重力,并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質(zhì)量m/g100200400500重力G/N1234(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寫完整;(_______)(2)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_____N;(3)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畫出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圖像;(________)(4)由此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zhì)量成___________。答案:300;52正比【詳解】(1)[1]從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為那么當G=3N時,則質(zhì)量為故當G=3N時,則質(zhì)量為;當m=500g時,物體所受的解析:300;52正比【詳解】(1)[1]從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為那么當G=3N時,則質(zhì)量為故當G=3N時,則質(zhì)量為;當m=500g時,物體所受的重力為故當m=500g時,物體所受的重力為5N。(2)[2]如圖甲所示,分度值為0.2N,但是指針指在2N的位置,故讀數(shù)為2N。(3)[3]描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各點,當m=0g時,重力為0N,故該直線與原點連上,故如下圖所示:(4)[4]如圖所示,重力與質(zhì)量的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說明重力與質(zhì)量之比是一個定值,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5.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系”的實驗中,按照圖甲所示,把鉤碼逐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分別測出它們受到的重力,并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質(zhì)量100200300400500重力1.03.64.05.1(1)實驗前,為了提高測量的準確程度,應在___________(“豎直”或“水平”)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diào)零;(2)把鉤碼掛在彈簧測力計下保持___________時,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等于鉤碼受到的重力;(3)第2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如圖甲所示,示數(shù)為___________N;(4)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畫出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圖像如圖乙,從圖中可看出所描的點不在同一直線上,這現(xiàn)象稱為___________;(5)從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答案:豎直靜止2誤差物體所受的重力與物體質(zhì)量成正比【詳解】(1)[1]實驗前,為了提高測量的準確程度,應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diào)零。(2)[2]測量物體解析:豎直靜止2誤差物體所受的重力與物體質(zhì)量成正比【詳解】(1)[1]實驗前,為了提高測量的準確程度,應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進行調(diào)零。(2)[2]測量物體重力時,當物體靜止時,物體受到的重力與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彈簧測力計對鉤碼的拉力等于鉤碼受到的重力。(3)[3]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示數(shù)為2N。(4)[4]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畫出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圖像如圖乙,從圖中可看出所描的點不在同一直線上,這現(xiàn)象稱為誤差。(5)[5]從實驗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物體所受的重力與物體質(zhì)量成正比。6.亞里士多德曾給出這樣一個結論——物體的運動要靠力來維持。后來,伽利略等人對他的結論表示懷疑,并用實驗來間接說明。這個實驗如圖,他是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觀察、比較小車沿不同的平面運動的情況。(1)實驗時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讓小車在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上開始運動時獲得相同的______;(2)一般人的思維都局限在比較小車在不同表面上運動的距離不同,但科學家們卻能發(fā)現(xiàn)物體運動的表面越光滑,相同情況下物體受到的______就越小,因此物體運動的距離越長;并由此推想出進一步的結論,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將______。著名的牛頓______定律就是在此基礎上總結出來的。這個定律因為是用______的方法得出,所以它______(選填“是”或“不是”)用實驗直接得出的。答案:速度阻力做勻速直線運動第一實驗推理不是【詳解】(1)[1]在相同的斜面上,小車從斜面由靜止滑下,到達水平面的速度主要與高度有關,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解析:速度阻力做勻速直線運動第一實驗推理不是【詳解】(1)[1]在相同的斜面上,小車從斜面由靜止滑下,到達水平面的速度主要與高度有關,讓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讓小車達到斜面底端的時候獲得相同的速度。(2)[2][3]物體在毛巾、棉布、木板表面,三個表面其中木板表面最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最小,速度減小的就越慢,物體運動的距離就越遠,故相同情況下,物體受到的阻力越小,物體運動的距離越長。并由此推想出進一步的結論,如果物體表面絕對光滑,運動的物體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將不會改變,將以恒定速度運動下去。[4][5][6]物體在沒有受到的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因為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在現(xiàn)實中是不存在的,屬于理想狀態(tài),因此實驗結論不能直接驗證,科學家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用推理得到的。7.按要求完成填空。(1)如圖甲所示,所測物體的長度為______cm;(2)如圖乙,靜止的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時,放在小車上的木塊會向______傾倒(選填“右”或“左”);(3)如圖丙所示,指出彈簧測力計使用中的錯誤:______;(4)如圖丁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選用兩支大小、形狀均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______。答案:80左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未與軸線的方向一致比較像與物的大小【詳解】(1)[1]如圖甲所示,所測物體的長度為l=9.80cm-7.00cm=2.80cm(2)解析:80左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未與軸線的方向一致比較像與物的大小【詳解】(1)[1]如圖甲所示,所測物體的長度為l=9.80cm-7.00cm=2.80cm(2)[2]如圖乙,原來小車和木塊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靜止的小車突然向右運動時,木塊下部因受到車施加的摩擦力的作用隨車一塊運動,而木塊的上部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故放在小車上的木塊會向左傾倒。(3)[3]彈簧測力計使用注意事項:要觀察測力計的分度值和量程;檢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到零位置;被測力的方向應與彈簧測力計軸線方向一致(指針、掛鉤不能與外殼摩擦)。如圖丙所示,彈簧測力計使用中的錯誤:彈簧測力計拉力方向未與軸線的方向一致。(4)[4]如圖丁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xiàn)蠟燭A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故選用兩支大小、形狀均相同的蠟燭是為了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8.小明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過程如圖所示。所用器材:甲、乙、丙中使用的均為同一木塊,但乙中的木塊在毛巾表面滑動。(1)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木板上滑動時,每次都要使木塊做________運動,這是因為彈簧測力的拉力大小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2)比較________(選填“甲、乙”、“乙、丙”或“甲、丙”)兩圖能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是否有關;(3)比較乙、丙兩圖,小明能得出正確結論嗎?答: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4)如果要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積大小是否有關,應控制壓力和_______相同,只改變接觸面積大??;(5)小明在實驗時還發(fā)現(xiàn):在木塊沒有被拉動前,彈簧測力計也有示數(shù),且示數(shù)會變化。該現(xiàn)象表明:物體在靜止時也可以受到摩擦力的作用,且該力的大小與________力的大小有關。他請教老師,知道可用F-t圖像表示拉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若某次實驗開始拉動木塊直到木塊勻速滑動的F-t圖像如圖丁所示,其中0~4s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分析圖像可知:要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至少要用__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如果實驗時木塊所受的拉力是2N,則下列對木塊所處狀態(tài)的判斷,正確的是___________A.靜止B.勻速直線運動C.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答案:勻速直線甲、丙不能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拉2.3C【詳解】(1)[1]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解析:勻速直線甲、丙不能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拉2.3C【詳解】(1)[1]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為了能夠使彈簧測力的拉力大小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應該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2)[2]要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是否有關,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可知需要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改變壓力大小,所以應該選擇甲、丙兩圖。(3)[3][4]比較乙、丙兩圖發(fā)現(xiàn),接觸面受到的壓力和粗糙程度都不同,不能得到正確結論。(4)[5]要研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積大小是否有關,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可知需要控制壓力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只改變接觸面積大小。(5)[6]木塊沒有被拉動前,處于靜止狀態(tài),有一個運動的趨勢,受到靜摩擦力的作用,因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彈簧測力計對木塊也有一個拉力(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且該靜摩擦力的大小會隨著拉力變化,直到達到最大,木塊開始運動。[7]由圖丁可知,在0~4s,彈簧測力計木塊的拉力隨著時間的增加而增加,且在第4s時達到最大為2.3N,此時木塊開始運動。所以要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至少要用2.3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8]如果實驗時木塊所受的拉力是2N,由圖丁可知,0~4s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木塊可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或者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ABD方便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9.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哪些因素有關,愛思考的小剛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從甲、乙兩圖所示的探究活動可以驗證滑動摩擦力與______的關系。為了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實驗時要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做______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乙,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______,大小是______N;(2)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的關系,小剛將木塊豎直切去一半,用測力計水平拉著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丙,對比圖甲與圖丙,他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原因是______。答案: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勻速直線左6.6不能沒有控制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相同,變量不唯一【詳解】(1)[1]由甲乙兩圖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改變接觸面解析: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勻速直線左6.6不能沒有控制接觸面受到的壓力相同,變量不唯一【詳解】(1)[1]由甲乙兩圖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改變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說明研究的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所受壓力的關系。[2]為了使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應該水平勻速直線拉動物體。[3]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和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因為水平向右拉動物體,所以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向左。[4]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為6.6N,即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6.6N。(2)[5][6]對比圖甲與圖丙,即改變了接觸面所受的壓力,也改變了受力面積,變量不唯一,所以不能得到滑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積的關系。10.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固定的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是利用______原理,使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為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在甲實驗的基礎上,下一步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3)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容易穩(wěn)定,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用如圖乙所示的方式不固定長木板而是拉動長木板,測量滑動摩擦力時發(fā)現(xiàn)效果更好;圖乙實驗中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4)同學們通過多次實驗得到摩擦力F摩與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壓力F壓的關系如圖丙所示;由圖丙可知:F摩=______F壓。答案:二力平衡等于在木塊上加鉤碼不一定0.25【詳解】(1)[1][2]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顯示拉力大小,木塊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解析:二力平衡等于在木塊上加鉤碼不一定0.25【詳解】(1)[1][2]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顯示拉力大小,木塊在水平方向上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滑動摩擦力作用,這兩個力是平衡力,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兩個力大小相等,即使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3]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要控制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改變壓力大小,通過在木塊上加鉤碼來增大壓力大小,所以在甲實驗的基礎上,下一步應進行的操作是在木塊上加鉤碼。(3)[4]因為滑動摩擦力跟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跟物體的運動速度,進行什么運動都沒有關系,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所以改進后的實驗不必要求木塊進行勻速直線運動,并且彈簧測力計是靜止的容易讀數(shù)。(4)[5]由圖丙可以看出摩擦力與壓力的圖線是一條斜向上的直線,說明二者成正比,同時通過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當F摩=2N時,F(xiàn)壓=8N,二者的比值為所以二者的關系式可表示為11.小明在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實驗中,所用的器材有:U形管壓強計、燒杯、刻度尺,足量的水和鹽水。(1)實驗前,要通過調(diào)試,使壓強計U形管兩邊的液面______;若在調(diào)試中用手指輕壓探頭的橡皮膜時,U形管兩側液柱的高度差變化顯著,則說明該壓強計的氣密性良好;(2)比較圖甲和圖乙中的實驗現(xiàn)象,液體的壓強與______有關;通過比較______兩圖的實驗現(xiàn)象,可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答案:相平液體的深度乙、丙【詳解】(1)[1]實驗前要正確安裝壓強計,調(diào)節(jié)好的壓強計放在空氣中時,橡皮膜不受液體的壓強,因此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該相平。(2)[2]在圖甲乙中,解析:相平液體的深度乙、丙【詳解】(1)[1]實驗前要正確安裝壓強計,調(diào)節(jié)好的壓強計放在空氣中時,橡皮膜不受液體的壓強,因此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該相平。(2)[2]在圖甲乙中,液體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且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壓強越大,所以可以得出液體的壓強與深度有關。[3]要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需要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改變液體的密度,由圖乙、丙兩圖符合題意。12.如圖所示,用壓強計“探究影響液體內(nèi)部壓強大小的因素”;(1)若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xiàn)U形管內(nèi)水面已有高度差;通過______(填寫正確選項前字母)方法可以進行調(diào)節(jié);A.拆除軟管重新安裝B.從左管口向U形管內(nèi)添加適量水C.從U形管右管口向外抽出適量水(2)比較圖中乙圖、丙圖和丁圖,可以得到結論:______;(3)在乙圖中,若將燒杯中的水換成鹽水,其他條件不變,則可以觀察到U形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說明液體壓強與______有關。答案:A在同一深度,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變大液體的密度【詳解】(1)[1]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xiàn)U形管內(nèi)水面已有高度差,說明軟管內(nèi)封閉的氣體壓強不等于大氣壓,進行解析:A在同一深度,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變大液體的密度【詳解】(1)[1]在使用壓強計前,發(fā)現(xiàn)U形管內(nèi)水面已有高度差,說明軟管內(nèi)封閉的氣體壓強不等于大氣壓,進行調(diào)節(jié)時,只需要將軟管取下,再重新安裝,這樣的話,U形管中兩管上方的氣體壓強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氣壓),當橡皮膜沒有受到壓強時,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選A。(2)[2]比較乙圖、丙圖和丁圖,探頭在水中的深度相同,探頭的方向不同,U形管中兩端的液面高度差相同,說明探頭受到的壓強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3)[3][4]在乙圖中,若只將燒杯中的水換成鹽水,其他條件不變,控制深度不變,把水換成鹽水,密度變大,則可以觀察到U形管兩邊液體的高度差變大,也說明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13.如圖所示是“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的實驗過程;(1)實驗前,要通過調(diào)試,保證壓強計兩邊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壓強計金屬盒上的橡皮膜應選用______(選填“薄”或“厚”)一些的較好;(2)實驗中通過觀察壓強計U形管兩端液面的______來顯示橡皮膜所受壓強的大??;(3)如圖甲、乙、丙所示,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處,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觀察到U形管內(nèi)液面高度差______(選填“不改變”或“改變”),這說明同種液體同一深度,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______;(4)根據(jù)______兩個圖的實驗現(xiàn)象進行對比,這是“探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5)為了“探究液體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利用如圖戊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當注入水和鹽水的深度相同時,若橡皮膜出現(xiàn)圖示情況,說明隔板左側的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_____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隔板右側的液體對橡皮膜的壓強,則隔板______(選填“左”或“右”)側的液體是鹽水。答案:相平薄高度差不改變相等甲、丁小于右【詳解】(1)[1][2]實驗前,要通過調(diào)試,保證壓強計兩邊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在實驗中,U形管解析:相平薄高度差不改變相等甲、丁小于右【詳解】(1)[1][2]實驗前,要通過調(diào)試,保證壓強計兩邊玻璃管中的液面相平;在實驗中,U形管壓強計金屬盒上的橡皮膜應該選用薄一些的為好,這樣在測量時會較靈敏,實驗效果明顯。(2)[3]用壓強計測量液體內(nèi)部壓強,通過U形管左右液面出現(xiàn)高度差來反映壓強的大小,這用到了轉換法。(3)[4][5]如圖甲、乙、丙所示,將壓強計的探頭放在水中的同一深度處,使橡皮膜朝向不同的方向,會觀察到U形管內(nèi)液面高度差不改變,這說明液體內(nèi)部在同一深度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6]要探究液體壓強與深度的關系,需要控制液體的密度相同,改變深度,圖甲和丁符合題意。(5)[7][8]若橡皮膜出現(xiàn)圖示情況,即橡皮膜向左凸出,說明隔板左側的液體對橡皮膜壓強小于隔板右側的液體對橡皮膜壓強,因液體深度相同,根據(jù)p=ρgh可知,則隔板右側的液體密度較大,是鹽水。14.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標有2.5mL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其實驗步驟如下:a.先讓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將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當注射器的小孔充滿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動注射器簡,如圖所示、當注射器中的活塞剛開始滑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7.5N。c.測出______的長度為4.00cm。d.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算出大氣壓的值。(1)實驗所用的器材為: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繩、橡皮帽、水和______。(2)上述步驟c中橫線部分應填寫______。(3)此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是______cm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大氣壓強是______Pa。(4)小明發(fā)現(xiàn),同學們在做此實驗時測得的大氣壓值誤差很大,對此小明與同學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沒有讀準;④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會使測量值小于真實值的是______。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小紅對小明所做實驗進行改進,在完成a、b步驟,活塞口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勻速拉動注射器筒,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2N”這一實驗步驟,添加這一步驟后小明重新計算的大氣壓強是______Pa。(結果取整數(shù))答案:刻度尺有刻度部分B【詳解】(1)[1]由于需要測量帶刻度部分的長度,故需要刻度尺。(2)[2]由于需要計算活塞的面積,根據(jù)體積計算面積,故還需要解析:刻度尺有刻度部分B【詳解】(1)[1]由于需要測量帶刻度部分的長度,故需要刻度尺。(2)[2]由于需要計算活塞的面積,根據(jù)體積計算面積,故還需要帶刻度部分的長度,即可根據(jù)即可。(3)[3][4]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是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是;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大氣壓強是故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大氣壓強是。(4)[5]上述原因會使測量值小于真實值的是,即大氣壓力偏小,可能原因是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①符合題意;而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導致大氣壓力偏大,故②不符合題意;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沒有讀準,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故③不符合題意;④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即漏氣,大氣壓力偏小,故大氣壓強偏小,故④符合題意;故選B。(5)[6]小明重新計算的大氣壓強是小明重新計算的大氣壓強是。15.在“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實驗中,操作步驟如圖甲、乙、丙所示。(1)甲、乙、丙實驗中,根據(jù)__________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這種科學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法。(2)通過比較__________兩圖可探究受力面積的大小對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下列實例中,直接應用該結論的是__________(選填“A”或“B”)。A.圖釘?shù)囊欢俗龅煤芗釨.交通管理部門規(guī)定,嚴禁貨車超載(3)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較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p丙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p丁的大小關系為:p丙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p丁。答案:海綿的凹陷程度轉換乙、丙A等于【詳解】(1)[1][2]實驗中,海綿的凹陷程度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即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比較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的,解析:海綿的凹陷程度轉換乙、丙A等于【詳解】(1)[1][2]實驗中,海綿的凹陷程度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即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比較海綿的凹陷程度來反映的,這用到了轉換法。(2)[3]要探究受力面積的大小對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需要控制壓力大小相同,改變受力面積,圖乙丙符合題意。[4]比較圖乙、丙所示實驗,壓力大小相同,乙中受力面積較小,壓力作用效果明顯,故可得出結論:壓力大小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A.圖釘?shù)囊欢俗龅煤芗?,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符合題意;B.交通管理部門規(guī)定,嚴禁貨車超載,通過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不符合題意;故選A。(3)[5]在圖丙、圖丁中,壓力和受力面積相同,由p=可知壓強相同,即p丙=p丁。16.用圖所示器材來探究“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關系”,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中F1~F4所示。請結合圖甲~丁回答以下的問題:(1)為了讓實驗結果精確,實驗操作順序合理的是____(將“甲乙丙丁”進行排序)。(2)石塊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是____,石塊排開的水的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兩空均用圖中字母表示)。(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浮力的大小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排開的液體所受到的重力。(4)石塊的體積和密度分別是____和___(用題中字母表示,已知常數(shù)g和水的密度ρ)。答案:甲丙乙丁或丙甲乙丁F1-F2F4-F3等于【詳解】(1)[1]合理的實驗順序是:甲、測出石塊所受的重力;丙、測出空桶所受的重力;乙、把石塊浸沒在裝解析:甲丙乙丁或丙甲乙丁F1-F2F4-F3等于【詳解】(1)[1]合理的實驗順序是:甲、測出石塊所受的重力;丙、測出空桶所受的重力;乙、把石塊浸沒在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測出石塊所受的浮力,收集石塊排開的水;丁、測出桶和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故實驗步驟應為甲丙乙丁或者丙甲乙丁。(2)[2]由甲乙圖中數(shù)據(jù)可知石塊受到的浮力為F浮=F1-F2[3]石塊沒入水中后排開水的重力為G排=F4-F3(3)[4]由上述步驟讀數(shù)計算可知:F浮=G排;故可得到的初步結論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4)[5][6]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石塊的體積為由甲圖可知石塊的質(zhì)量為故石塊的密度為17.小明制作了一個可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裝置,如圖甲所示。小筒與大筒均為圓形容,小筒和托盤的總質(zhì)量為100g,小筒底面積50cm2,高12cm,大筒中裝有適量的水,托盤上不放物體時,在小筒和大筒上與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為“0”,將小筒豎直壓入水中,當水面距小筒底10cm時,在小筒和大筒上與水而相平位置的刻度均為最大測量值,小筒和大筒的分度值相同。把被測物體放入托盤中,讀出小筒或大筒上與水面相平位置對應的刻度值,即為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1)當小筒的刻度為最大測量值的時候,小筒排開水的體積是___________cm3;(2)該裝置所能測量物體的最大質(zhì)量為___________g;(3)小筒上相鄰兩刻度線的間比大筒上相鄰兩刻度線間的距離___________(選填“大”或“小”)(4)他想利用此裝置測算出石塊的密度,操作如下,如圖乙所示,將石塊放入托盤中,讀出大筒上的示數(shù)為m1;如圖丙所示,將此石塊沉入水中,讀出大筒上的示數(shù)為m2,該石塊密度的表達式ρ石=___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答案:400大【詳解】(1)[1]當水面距小筒底10cm時,則當小筒的刻度為最大測量值的時候,小筒排開水的體積是。(2)[2]小桶受到的浮力為,則由于小筒和托盤處于漂解析:400大【詳解】(1)[1]當水面距小筒底10cm時,則當小筒的刻度為最大測量值的時候,小筒排開水的體積是。(2)[2]小桶受到的浮力為,則由于小筒和托盤處于漂浮,則所以則測量物體的最大質(zhì)量測量物體的最大質(zhì)量。(3)[3]由于托盤上不放物體時,在小筒和大筒上與水面相平的位置的刻度均為“0”,當托盤上放物體時,則小筒再浸入水的體積為大筒中水面上升后增加的體積由于,則即,小筒上相鄰兩刻度線的間距比大筒上相鄰兩刻度線間的距離大。(4)[4]根據(jù)該裝置可知石塊質(zhì)量為m1,將此石塊沉入水中,讀出大筒上的示數(shù)為是石塊排開的水的質(zhì)量m2,根據(jù)可得石塊的體積為則石塊的密度則石塊的密度。1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A:可能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關;猜想B:可能與液體的密度有關;猜想C:可能與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同學們利用一個實心物體、彈簧測力計、水、某種液體和細線,依次把物體緩緩地浸人水或液體中不同位置,實驗步驟如圖所示.請根據(jù)他們的實驗,完成下列問題:(1)物體受到的重力為______N,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______N;(2)從實驗步驟②→③的過程中,可以驗證猜想______(選填猜想序號)是正確的;(3)利用實驗步驟①③④,可以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4)利用實驗步驟①②⑤,能不能驗證猜想B?請判斷(如果不能請寫出理由):______;(5)如圖中正確反映浮力F與物體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關系的圖象是______;A.B.C.D.(6)根據(jù)圖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物體的密度為______kg/m3,液體的密度為______kg/m3。(g取10N/kg)答案:21C無關不能,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C3.2×1031.1×103【詳解】(1)[1][2]稱重法測重力,圖①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解析:21C無關不能,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C3.2×1031.1×103【詳解】(1)[1][2]稱重法測重力,圖①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為重力,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故讀數(shù)為3.2N;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故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1N。(2)[3]從實驗步驟②→③的過程中,液體密度不變,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浮力也變大,說明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故選C。(3)[4]利用實驗步驟①③④,深度變化了,浮力不變,故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4)[5]利用實驗步驟①②⑤,有兩個變量,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液體的密度也不同,故無法得出結論,要得出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需要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5)[6]正確反映浮力F與物體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關系,從剛接觸到浸沒,深度變大,排開液體的體積變大,浮力變大,浸沒后,深度變大,浮力不變,故選C。(6)[7][8]物體的質(zhì)量為物體的體積為物體的密度為故物體的密度為;物體浸沒在鹽水中的浮力為則鹽水的密度為故鹽水的密度為。19.如圖甲所示,利用實心圓柱體、彈簧測力計、溢水杯等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1)通過圖甲中的實驗步驟②、③、④可以發(fā)現(xiàn)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之一是物體排開液體的______;(2)如圖乙是實心圓柱體緩慢浸入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圓柱體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變化的關系圖象,可以計算出圓柱體的底面積為______;(3)小華認為只要把圖甲中從左數(shù)的第______(只填阿拉伯數(shù)字)幅圖中的數(shù)據(jù)去掉就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4)若圓柱形容器的底面積為,從步驟②到步驟④,水又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了______Pa;(5)該實心圓柱體的密度為______。答案:體積20③0【詳解】(1)[1]圖甲中,②實驗中測力計示數(shù)即為圓柱體的重力根據(jù)稱重法測浮力可得出③、④實驗中圓柱體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由圖甲可知,解析:體積20③0【詳解】(1)[1]圖甲中,②實驗中測力計示數(shù)即為圓柱體的重力根據(jù)稱重法測浮力可得出③、④實驗中圓柱體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同,由圖甲可知,③④實驗中圓柱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因本實驗中,所用液體都為水,為同一物質(zhì),故可以發(fā)現(xiàn)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之一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2)[2]根據(jù)圖乙可知,圓柱體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從0~6cm,測力計示數(shù)變小,說明物體受到浮力逐漸變大;深度從6cm~14cm,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說明此時物體受到浮力不變,則從6cm開始,說明物體浸沒在水中了,可知圓柱體的高度為6cm。圓柱體浸沒時受到的浮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實心圓柱體排開水的體積,即圓柱體本身的體積圓柱體的底面積為(3)[3]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xiàn)浮=G排,即故只需①②④⑤,故小華認為只要把圖甲中從左數(shù)的第③幅圖中的數(shù)據(jù)去掉就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4)[4]從步驟②到步驟④,容器中水的深度沒有發(fā)生變化,根據(jù),即前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相同,故水又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了0Pa。(5)[5]圓柱體的重力為3N,體積為該實心圓柱體的密度為20.在初二的物理實驗課上,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分別對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的相關實驗進行了驗證。(1)實驗一:小明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用量程為10N的彈簧測力計掛著金屬塊a緩慢地浸入液體中不同深度,步驟如圖B、C、D、E、F(液體均未溢出),并將其示數(shù)記錄在下表中:實驗步驟ABCDEF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4.94.73.43.43.8①圖甲實驗步驟A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N。分析實驗步驟A、B、C、D,可以說明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的______有關;分析實驗步驟A、D、E,可以說明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后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時,浮力大小跟物體沒入的深度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②小明用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算出了圖F中某液體的密度是______kg/m3;若在實驗步驟F中,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提拉物體時不慎觸底(與容器底之間有擠壓),并讀數(shù)記錄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數(shù)據(jù),那么液體密度的測量值將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2)實驗二:如圖乙,小欣想要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她將裝滿水且足夠高的平底溢水杯放在水平升降臺上,用升降臺來調(diào)節(jié)溢水杯的高度。然后將一重為5N、高為8cm、底面積為50cm2的實心物塊用輕質(zhì)細線懸掛于彈簧測力計A的正下方,調(diào)節(jié)升降臺使物塊下底面剛好與水面相平。隨后她將一個空燒杯用輕質(zhì)細線懸掛于彈簧測力計B的正下方(彈簧測力計A與彈簧測力計B完全相同,且示數(shù)每變化1N,指針就移動0.5cm);①當小欣逐漸調(diào)高升降臺,發(fā)現(xiàn)隨著重物浸入水中的體積越來越大,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在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且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變化量______(選填“大于”“小干”或“等于”)B的示數(shù)變化量,從而證明了F浮=G排;②整理器材時,小欣發(fā)現(xiàn)圖乙中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為2N,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為4N。愛動腦的小欣利用所學過的物理知識計算出了升降臺上升的高度為______cm。答案:4體積無關偏大減小等于7.5【詳解】(1)[1]測力計分度值0.2N,示數(shù)5.4N。[2]分析實驗步驟A、B、C、D,排開液體體解析:4體積無關偏大減小等于7.5【詳解】(1)[1]測力計分度值0.2N,示數(shù)5.4N。[2]分析實驗步驟A、B、C、D,排開液體體積越大,測力計示數(shù)越小,說明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3]分析實驗步驟A、D、E,DE測力計示數(shù)相同,說明浮力大小跟物體沒入的深度無關。[4]完全浸沒在水中浮力為F1=5.4N-3.4N=2N物體體積浸沒液體中浮力為F2=5.4N-3.8N=1.6N液體密度為[5]觸底導致測力計示數(shù)偏小,則在待測液體中浮力偏大,由上一問分析可知,密度偏大。(2)[6][7]重物排開水的體積越來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來越大,物體的重力不變,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越來越小,彈簧測力計A的示數(shù)變化量是物體受到浮力的大小,B的示數(shù)變化量是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二者相等。[8]浮力為F3=5N-2N=3N所以浸入體積為物體浸沒入水中的深度彈簧拉力一開始為5N,后來為2N,則彈簧長度變化所以裝置抬高的高度21.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測量時,都需要想辦法把它們的大小間接表示出來,這種方法叫轉換法,如下述實驗,請完成下列空白。(1)甲實驗是讓木塊在水平木板面上做___________運動,根據(jù)_________原理,通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間接顯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把甲實驗中的木板拿走,讓木塊直接在較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做實驗,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變大,這說明壓力大小相同時,___________,滑動摩擦力越大;(2)乙實驗中球的動能大小是通過___________間接反映出來的,把鋼球從不同的高度滾下,目的是使鋼球撞擊木塊時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_。下面哪一實例是該結論在生活的應用:___________(填選項符號);A.高速公路上對車進行限速限制B.某些路段上對車進行限重限制(3)請你再寫出一個應用轉換法的物理實驗___________。答案:勻速直線運動二力平衡接觸面越粗糙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速度A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詳解】(1)[1][2]甲實驗中,應讓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解析:勻速直線運動二力平衡接觸面越粗糙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速度A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詳解】(1)[1][2]甲實驗中,應讓木塊在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木塊在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和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據(jù)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即是摩擦力的大小。[3]甲實驗中,保持木塊與接觸面的壓力不變,讓木塊與較粗糙的桌面接觸,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那么滑動摩擦力也變大,這說明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2)[4]乙實驗中,球由斜面上沖下具有動能而對木塊做功,讓木塊移動,球的動能越大,對木塊做的功就越多,木塊移動的距離就越大,所以球的動能大小是通過木塊移動的距離反映出來的。[5]實驗中,讓小球從斜面不同的高度靜止釋放是為了讓小球撞擊木塊時具有不同的速度。[6]乙實驗探究的是動能與物體運動速度的關系,且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那么在高速公路上,應對車速進行限制,從而限制其動能的大小。(3)[7]在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時,通過U形管液面高度差來反映液體的壓強,運用了轉換法。22.如圖是“研究物體的動能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請你完成下列內(nèi)容。(1)通過觀察___________來判斷___________(選填“A”或“B”)動能的大??;(2)讓同一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推動木塊做功,目的是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___________的關系;(3)換用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讓它們從斜面的___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推動木塊做功,目的是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___________的關系。(4)若利用圖所示的器材做“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必須增加的器材是___________(填寫字母)A.傾斜程度不同的斜面B.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C.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答案:木塊被撞擊的距離A速度相同質(zhì)量B【詳解】(1)[1][2]根據(jù)轉換法,通過比較木塊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判斷小球A動能的大小。(2)[3解析:木塊被撞擊的距離A速度相同質(zhì)量B【詳解】(1)[1][2]根據(jù)轉換法,通過比較木塊B在同一水平面上被撞擊的距離來判斷小球A動能的大小。(2)[3]物體的動能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研究動能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讓同一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質(zhì)量一定,到達斜面底端的速度不同,目的是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系。(3)[4][5]換用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改變了物體質(zhì)量,由控制變量法,要控制速度相同,故應該讓球從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推動木塊做功,目的是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系。(4)[6]若利用圖所示的器材做“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根據(jù)控制變量法,要使同一物體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讓物體在水平面運動時所受的阻力不同。在壓力不變時,物體受到的阻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所以必須增加的器材是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故B符合題意,AC不符合題意。故選B。23.如圖甲是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圖,其中,,(1)實驗中,探究的動能是指___________(填序號)。A.小球在斜面上的動能B.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C.小球撞擊木塊后的動能D.木塊被小球撞擊的動能(2)使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自由滾下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___________的關系。(3)在做了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索有關”的實驗后,有些同學對“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從同一光滑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滾下,剛到達底部時的速度大小相等”有疑惑,小明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讓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C同時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斜面滾下,觀察和比較兩球相對運動情況,若C球相對于球____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就可以說明任一時刻兩球的速度大小相等。(4)完成實驗后,同學們還聯(lián)想到以前學習牛頓第一定律時,也用到了斜面:讓同一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在三個不同的表面上能滑行的距離不同(如表),小車在這三個表面上滑行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_____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表面毛巾棉布木板摩擦力最大較大最小小車運動距離最近較遠最遠答案:B速度靜止相等【詳解】(1)[1]實驗中研究對象是木塊,探究的是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故選B。(2)[2]使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自由滾下,則小球到達解析:B速度靜止相等【詳解】(1)[1]實驗中研究對象是木塊,探究的是小球撞擊木塊時的動能,故選B。(2)[2]使質(zhì)量相同的小球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自由滾下,則小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不同,所以,這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物體速度的關系。(3)[3]讓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C同時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沿光滑斜面滾下,觀察和比較兩球相對運動情況,若任一時刻兩球的速度大小相等,則以任何一個小球為參照物。另一個小球都是靜止的。(4)[4]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下滑,根據(jù)決定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可知。最初小車的重力勢能相同,下滑到水平面時的動能也相同,在不同的材料表面上運動時,最終停下來后,克服摩擦力做了功,原來具有的動能相等,克服摩擦力做功就相等。24.如圖甲所示為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Ⅰ.讓同一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觀察放在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同一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Ⅱ.讓不同質(zhì)量的鋼球從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觀察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Ⅰ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__________的關系。(2)步驟Ⅱ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__________的關系。(3)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4)有同學將實驗裝置改成圖乙所示,利用質(zhì)量不同的鐵球將彈簧壓縮相同程度后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該實驗方案是否可行?答:_________。若他按此方案操作,他會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答案:速度質(zhì)量不能不可行木塊會被推出同樣遠【詳解】(1)[1]步驟Ⅰ中讓同一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保證小球的質(zhì)量相同,改變了小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所以解析:速度質(zhì)量不能不可行木塊會被推出同樣遠【詳解】(1)[1]步驟Ⅰ中讓同一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保證小球的質(zhì)量相同,改變了小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所以研究的是動能與速度的關系。(2)[2]步驟Ⅱ讓不同質(zhì)量的鋼球從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改變了鋼球的質(zhì)量并保證鋼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所以研究的是動能和質(zhì)量的關系。(3)[3]本實驗中,我們是通過木塊被撞出的距離來確定鋼球動能大小,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木塊被撞出后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沒法反映鋼球動能的大小,所以不能達到實驗的目的。(4)[4][5]彈簧壓縮相同程度,則彈簧所具有的彈性勢能相同,轉化為的小球的動能相同,小球撞擊木塊時,木塊獲得的動能相同,所以木塊移動距離相同,因此這種方法是不可行的。25.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讓小球A從斜面上某點滾下,撞擊在水平面上的木塊B,木塊B移動一段距離。(1)該實驗中所探究物體的動能是___________指的動能。(選填“小球A”或“木塊B”)(2)實驗表明,讓小球A分別從斜槽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高度越大木塊B被撞得越遠,可得結論:質(zhì)量相同時,小球的___________越大,動能越大。(3)若要研究物體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系,應讓不同質(zhì)量的小球A從斜面___________高度由靜止?jié)L下,觀察比較木塊B被撞移動的距離。答案:小球A速度相同【詳解】(1)[1]該實驗研究的主體是小球A,研究的是小球A動能的大小與速度和質(zhì)量的關系。(2)[2]該實驗中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木塊B移動的距離體現(xiàn)的,解析:小球A速度相同【詳解】(1)[1]該實驗研究的主體是小球A,研究的是小球A動能的大小與速度和質(zhì)量的關系。(2)[2]該實驗中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木塊B移動的距離體現(xiàn)的,小球A從斜槽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高度越大,滾到水平面時的速度越大,木塊B被撞的越遠,說明質(zhì)量相同時,小球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3)[3]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和速度都有關系,若要研究物體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系,需控制小球滾到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改變小球的質(zhì)量,所以應讓不同質(zhì)量的小球從斜面相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26.學習了杠桿知識后,小紅利用身邊的物品來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如圖所示,她選擇的器材有:鉛筆、橡皮塊若干(每塊橡皮重力為0.1N)、細線、刻度尺等。(1)她將細線大致系在鉛筆的中部位置,鉛筆靜止后如圖甲所示,此時鉛筆______(選填“是”或者“不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想調(diào)節(jié)鉛筆水平平衡,她應將細線向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2)調(diào)節(jié)水平平衡后,她用細線綁定數(shù)量不等的橡皮塊掛在杠桿支點兩側,移動其位置,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乙所示,并將所測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表中:動力(N)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OA(m)阻力(N)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m)()()0.20.020.10.040.0040.004記錄數(shù)據(jù)后,小紅便分析得出了如下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你認為小紅實驗中的不足之處是______,為了進一步完善實驗,得到正確的結論,接下來的做法還應該多次改變力的______并進行實驗;(3)在實驗過程甲,鉛筆水平平衡后(如圖乙),小紅不小心將前端細長的鉛筆芯弄斷了(如圖丙),她立刻將鉛筆穩(wěn)住,并將鉛筆芯放到左端細線上方固定(如圖?。?,則松手后鉛筆______;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C.仍然水平平衡(4)本次實驗在掛橡皮塊之前,小紅將鉛筆調(diào)節(jié)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消除鉛筆重力對實驗的影響,還可以______;(5)小紅發(fā)現(xiàn)杠桿在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其中我們吃飯時使用的筷子也是杠桿,它屬于______杠桿;(6)學習了功的知識后,小紅回看之前杠桿記錄的數(shù)據(jù),她想能否將的單位換成J?根據(jù)功的定義,你覺得可以換嗎?______(選填“可以”或“不可以”)。答案:是左見解析大小、方向和作用點B方便測量力臂費力不可以【詳解】(1)[1]圖甲中,鉛筆處于靜止,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2]圖甲中,細線解析:是左見解析大小、方向和作用點B方便測量力臂費力不可以【詳解】(1)[1]圖甲中,鉛筆處于靜止,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2]圖甲中,細線左端鉛筆下沉,則左端鉛筆的質(zhì)量大,所以應向左移動細線。(2)[3]小紅只進行了一次實驗便得出結論,這樣得出的結論具有偶然性。[4]小紅接下來應改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進行多次實驗,才能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結論。(3)[5]由圖丁知,把折斷的鉛筆放到左端細線下方向固定,對于杠桿來說,杠桿兩側的重力不變,但杠桿左側的力臂變短,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知G左L左<G右L右杠桿不能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右端會正沉,故B正確。(4)[6]在實驗前,調(diào)節(jié)鉛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消除鉛筆重力對實驗的影響,還方便測量力臂。(5)[7]吃飯時使用的筷子的動力臂小于阻力臂,使用時可以省距離,所以是費力杠桿。(6)[8]功等于力與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的乘積,功的單位是J,而杠桿平衡條件中力與力臂垂直,所以力與力臂的乘積不是功,不能把表格中的單位N?m換成J。27.小明利用實驗來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如圖所示。此時,他應把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達到水平平衡狀態(tài)。(2)然后他在杠桿兩端掛鉤碼,不斷改變動力或動力臂的大小,調(diào)節(jié)阻力或者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桿在原來的位置重新平衡,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動力F1/N動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2.044.0221.020.5132.531.55其中錯誤數(shù)據(jù)的實驗次數(shù)是___________,由正確實驗結果可得杠桿的平衡條件是___________。(3)實驗中,同組的小華發(fā)現(xiàn)用圖甲所示的方式懸掛鉤碼,杠桿也能平衡,但小明認為這種方式是不妥當?shù)?,這主要是因為:___________(4)實驗結束后,小明又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該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xiàn)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右2見解析見解析【詳解】(1)[1]由圖可知,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右端偏高,則應向右調(diào)節(jié)左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2)[2][3]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第2解析:右2見解析見解析【詳解】(1)[1]由圖可知,杠桿不在水平位置,右端偏高,則應向右調(diào)節(jié)左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平衡。(2)[2][3]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第2組數(shù)據(jù)動力和動力臂乘積與阻力和阻力臂乘積不等,說明數(shù)據(jù)錯誤,由1和3組數(shù)據(jù)可知,杠桿平衡條件為(3)[4]實驗中,圖示的方法懸掛鉤碼,杠桿平衡條件是杠桿左側多個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采用這種方式不妥當,主要是因為杠桿的力和力臂數(shù)目過多。(4)[5]支點位于動力和阻力的右側,彈簧測力計不但提了鉤碼還提了杠桿,杠桿的重力對杠桿轉動產(chǎn)生了影響。28.在做“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為使杠桿在______位置平衡,可以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調(diào);(2)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在杠桿兩側掛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移動鉤碼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及位置多次實驗,小明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______。如圖乙所示,A、B兩點分別增加一個鉤碼,則杠桿______(選填“左端下沉”、“右端下沉”或“仍保持平衡”);(3)如圖丙所示,若不在B點掛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在B點向下拉杠桿,彈簧測力計由豎直方向逐漸向左轉動,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逐漸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原因是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在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答案:水平左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右端下沉增大減小【詳解】(1)[1][2]如圖甲所示,杠桿右端下沉,左端上翹,應該將左端的平衡解析:水平左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右端下沉增大減小【詳解】(1)[1][2]如圖甲所示,杠桿右端下沉,左端上翹,應該將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2)[3]如圖乙所示,假設一個鉤碼重力為G,橫桿上一小格為L,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在杠桿兩側掛不同數(shù)量的鉤碼,移動鉤碼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并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得到左邊=F2L2=3G×2L=6GL右邊=F1L1=2G×3L=6GL左邊等于右邊,改變鉤碼的數(shù)量及位置多次實驗,左邊依然等于右邊,小明據(jù)此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F1L1=F2L2[4]如圖乙所示,A、B兩點分別增加一個鉤碼,則各自增加一個鉤碼后,右邊大于左邊,所以杠桿右端下沉。(3)[5][6]如圖丙所示,A點鉤碼數(shù)量不變,鉤碼對杠桿施加的拉力方向不變,現(xiàn)在將B點的彈簧測力計由豎直方向逐漸向左轉動,則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減小,為使杠桿始終保持水平平衡,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則彈簧測力計拉力增大,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逐漸增大。29.小明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進行了4次測量,測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次數(shù)鉤碼所受的重力鉤碼提升的高度拉力繩端移動的距離機械效率11.00.10.80.421.00.20.80.832.00.11.20.443.00.11.5(1)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計算得出第4次實驗時繩端移動的距離__m,機械效率__。(2)通過比較1、3和4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同一滑輪組,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__。(3)以下選項中不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是__A.動滑輪的重力B.繩子與滑輪之間的摩擦C.物體上升的高度D.被提升的物體的重力答案:4大C【詳解】(1)[1]由圖知實驗中由四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第4次實驗中繩子移動的距離[2]第4次實驗測得機械效率為(2)[3]通過比較1、3和4三次實解析:4大C【詳解】(1)[1]由圖知實驗中由四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第4次實驗中繩子移動的距離[2]第4次實驗測得機械效率為(2)[3]通過比較1、3和4三次實驗數(shù)據(jù)知,物體提升的高度和繩子移動的距離相同,物體的重力不同,且物體的重力越大,機械效率越高,所以可以得出:同一滑輪組,物重越大,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高。(3)[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動滑輪的重、繩重、摩擦、提起物體的重有關故機械效率與物體上升的高度無關,C符合題意。故選C。30.如圖是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1)實驗器材有木塊、鐵塊、墊塊、各處粗糙程度相同的長木板、彈簧測力計各一個,砝碼若干,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2)實驗時素珍同學在木塊或鐵塊上放置不同的砝碼,改變物塊的重力,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塊沿斜面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接觸面粗糙程度物塊重G/N墊塊的高度h/m壓板下面的拉力F/N物塊移動的距離L/m機械效率1較粗糙(木塊﹣木板)2.00.251.20.8052%2同上2.00.351.40.8063%3同上5.00.353.50.8063%4較光滑(鐵塊﹣木板)5.00.353.10.80?①實驗次數(shù)1的額外功為______。②該同學運用控制變量法,探究的是斜面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③在第四次實驗中,斜面的機械效率為______。(3)拓展分析:比較實驗2、3得知:斜面傾斜程度相同時,物塊越重,斜面拉力也越大,但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重______(選填“有關”或“無關”)。答案:刻度尺0.46接觸面粗糙程度物塊重斜面傾斜程度71%無關【詳解】(1)[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見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四個:物塊的重力、沿斜面的拉力解析:刻度尺0.46接觸面粗糙程度物塊重斜面傾斜程度71%無關【詳解】(1)[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見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四個:物塊的重力、沿斜面的拉力、物塊上升的高度、物塊移動的距離,其中前兩個由彈簧測力計完成,后兩個由刻度尺來完成測量,因此還需要補充的器材是:刻度尺。(2)[2][3][4][5][6]①有用為總功為額外功為故額外功為0.46J;②分析實驗1、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物塊重相同,斜面的傾斜程度不同,機械效率不同,研究的是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傾斜程度的關系的;分析實驗2、3,斜面的傾斜程度、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塊重不同,機械效率相同,研究的是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塊重的關系的;分析實驗3、4,斜面的傾斜程度、物塊重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機械效率不同,研究的是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③在第四次實驗中,斜面的機械效率為(3)[7]比較實驗2、3得知:斜面傾斜程度相同時,物塊越重時,斜面拉力也就越大,但斜面的機械效率是相同的,即在斜面的傾斜程度相同時,機械效率與物重無關。31.一輛轎車的總質(zhì)量為2t,當它在水平高速公路上以108km/h速度勻速直線行駛時,受到的阻力是它重力的0.125倍。求:(1)轎車以108km/h速度勻速直線行駛時,發(fā)動機的牽引力是多少?(2)轎車以108km/h速度勻速直線行駛時,轎車牽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答案:(1)1250N;(2)3.75×104W【詳解】(1)根據(jù)題意知道,這輛電動汽車受到的阻力是:f=0.125G=0.125mg=0.125×2×10^3kg×10N/kg=1250N解析:(1)1250N;(2)3.75×104W【詳解】(1)根據(jù)題意知道,這輛電動汽車受到的阻力是:f=0.125G=0.125mg=0.125×2×10^3kg×10N/kg=1250N;由于電動汽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電動汽車受到的牽引力是:F=f=1250N;(2)轎車的速度v=108km/h=30m/s;由知道,電動汽車牽引力做功的功率是:。答:(1)汽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為1250N;(2)轎車牽引力做功的功率為3.75×104W。32.如圖所示,容器內(nèi)裝有足量的水,現(xiàn)通過定滑輪用彈簧測力計拉正方體木塊,使它全部浸沒在水中。已知木塊的體積為1×10-3m3,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4N,不計繩重、摩擦,(g取10N/kg),求:(1)木塊受到的浮力;(2)木塊的質(zhì)量。答案:(1)10N(2)0.6kg【解析】【詳解】(1).木塊浸沒,受到的浮力為:;(2).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改變力的方向,木塊受到向下的重力、拉力,向上的浮力的作用,靜止狀態(tài)受力平解析:(1)10N(2)0.6kg【解析】【詳解】(1).木塊浸沒,受到的浮力為:;(2).定滑輪不省力,也不費力,只改變力的方向,木塊受到向下的重力、拉力,向上的浮力的作用,靜止狀態(tài)受力平衡,故:G+F拉=F浮,故木塊重為:G=F浮-F拉=10N-4N=6N木塊質(zhì)量為:。答:(1).木塊受到的浮力是10N;(2).木塊的質(zhì)量是0.6kg。33.某水平公路路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壓強為。一輛卡車的質(zhì)量為2t,當裝載3t貨物靜止在該路面上時,車輪與路面接觸的總面積為0.1。請通過計算說明卡車對該路面是否產(chǎn)生損壞。(g取10N/kg)答案:見解析【詳解】卡車與貨物所受總重力G=mg=(2+3)×103kg×10N/kg=5×104N卡車裝載貨物時對路面的壓力F=G=5×104N卡車對路面的壓強因p卡<p最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西貴港市覃塘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開放作文之觀點看法類-2024年中考英語寫作??碱}型專項突破
- 視頻系統(tǒng)的實時性優(yōu)化
- 宜君養(yǎng)豬場改擴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成都2024年07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英語第3單元真題試卷
- 重慶2024年09版小學五年級英語第六單元期中試卷
- 名著閱讀(講練)-2023年部編版中考語文一輪復習(原卷版)
- 2024年醫(yī)用液氧貯槽項目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3年固態(tài)地振動強度記錄儀投資申請報告
- 三維數(shù)字內(nèi)容制作-三維動畫毛發(fā)制作流程規(guī)范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學習單
- 函數(shù)的零點與方程的解(說課稿)
- 金融服務禮儀講義
- 圖像質(zhì)量調(diào)試工具使用指南
- 期杜仕明寫作保分-h課前crack your grammar puzzles once and for all
- GA 1551.2-2019石油石化系統(tǒng)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煉油與化工企業(yè)
- 三九企業(yè)集團商標權資產(chǎn)評估報告書
- 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培訓(醫(yī)院)課件
- 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巨型水電站規(guī)劃方案
- 廣西基本醫(yī)療保險門診特殊慢性病申報表
- 城市經(jīng)濟學習題與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