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試卷專題練習word版_第1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試卷專題練習word版_第2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試卷專題練習word版_第3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試卷專題練習word版_第4頁
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試卷專題練習word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物理下冊實驗題試卷專題練習(word版1.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對兩根原長都為8cm、粗細不同的A、B橡皮筋進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測力計。將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鉤碼,如圖甲所示,記錄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長量x,根據(jù)多組測量數(shù)據(jù)做出的圖線如圖乙所示。(1)當在A橡皮筋上懸掛重力為6N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______cm。(2)分別用這兩根橡皮筋制成了如圖丙所示兩測力計,它們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則用橡皮筋______(選填“A”或“B”)制成的測力計測量的精確程度較高。(3)若將本實驗中A、B兩根橡皮筋并聯(lián)起來代替彈簧測力計,能夠測量力的最大值為______N。(4)實驗小組同學想利用丙圖中A橡皮筋測力計制作一個直接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計”。他們用同一小桶分別盛滿了2種液體,用A橡皮筋測力計分別測出液體和小桶的總重力,下表是2次測得的總重力及對應液體的密度(g取10N/kg)。則該密度計的零刻度線應標記在A橡皮筋測力計刻度板上______N的位置。液體種類酒精植物油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N)2.62.7液體密度(103kg/m3)0.80.9答案:A22.51.8【詳解】(1)[1]由圖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況下,橡皮筋伸長量Δx與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變化關系為一直線,說明橡皮筋的伸長Δx與解析:A22.51.8【詳解】(1)[1]由圖乙可知,A橡皮筋在受到的接力不大于10N的情況下,橡皮筋伸長量Δx與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變化關系為一直線,說明橡皮筋的伸長Δx與受到接力F成正比例函數(shù)的關系,即FA=kAΔxA,由圖知,當FA=5N,ΔxA=10cm,帶入數(shù)據(jù)得kA=0.5N/cm,因此FA=0.5ΔxA,在A橡皮筋上懸掛重力為6N的物體時,橡皮筋A的伸長量為(2)[2]由圖乙可知,在測量范圍內(nèi),如F=5N時,用橡皮筋A制成的測力計伸長10cm,而用橡皮筋B制成的測力計伸長5cm,所以,用橡皮筋A制成的測力測量的精確程度高。(3)[3]將與本實驗中兩根相同的橡皮筋并聯(lián)起來代替彈簧測力計使用時,兩根橡皮筋伸長的長度相等,由圖可知,在拉力作用下B先達到最大伸長量15cm,A橡皮筋的伸長量也為15cm;當伸長量為15cm時,橡皮筋B上的力為15N,因為橡皮筋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所以橡皮筋A上的力為根據(jù)二力合成可得受到的最大拉力為15N+7.5N=22.5N(4)[4]液體的重力G液=mg=ρ液gV測量液體密度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G桶+G液測量酒精時G桶+0.8×103kg/m3×V×10N/kg=2.6N①測量植物油時G桶+0.9×103kg/m3×V×10N/kg=2.7N②將①②兩式聯(lián)立,解方程組得G桶=1.8N,該密度計的零刻度線應標記在A橡皮筋測力計刻度板上1.8N的位置。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系”的實驗中,按照圖甲所示,把鉤碼逐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分別測出它們受到的重力,并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質(zhì)量m/g100200400500重力G/N1234(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寫完整;(_______)(2)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_____N;(3)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畫出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圖像;(________)(4)由此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zhì)量成___________。答案:300;52正比【詳解】(1)[1]從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為那么當G=3N時,則質(zhì)量為故當G=3N時,則質(zhì)量為;當m=500g時,物體所受的解析:300;52正比【詳解】(1)[1]從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為那么當G=3N時,則質(zhì)量為故當G=3N時,則質(zhì)量為;當m=500g時,物體所受的重力為故當m=500g時,物體所受的重力為5N。(2)[2]如圖甲所示,分度值為0.2N,但是指針指在2N的位置,故讀數(shù)為2N。(3)[3]描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各點,當m=0g時,重力為0N,故該直線與原點連上,故如下圖所示:(4)[4]如圖所示,重力與質(zhì)量的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說明重力與質(zhì)量之比是一個定值,重力與質(zhì)量成正比。3.陳明同學在豎直懸掛的彈簧下加鉤碼,做“探究彈簧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實驗。下表是陳明同學收集的實驗數(shù)據(jù)。拉力/N00.51.01.52.02.5彈簧總長度/6.07.28.49.610.812.0彈簧伸長量/01.22.43.6______________________(1)請你幫助陳明同學完成上表。(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在如圖的坐標中描點,并畫出彈簧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圖。___________(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或從彈簧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圖,你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4)此實驗結論在物理測量工具中的應用是___________。答案:86.0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彈簧測力計【詳解】(1)[1][2]分析表中所給的數(shù)據(jù),可知不掛鉤碼即彈力為零時,彈簧長度是6.0cm解析:86.0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彈簧測力計【詳解】(1)[1][2]分析表中所給的數(shù)據(jù),可知不掛鉤碼即彈力為零時,彈簧長度是6.0cm,拉力逐漸增大,彈簧的總長度也逐漸增大,彈簧的伸長量等于彈簧的總長度減去彈簧的原長,則彈簧的伸長量分別為L5=L5-L0=10.8cm-6.0cm=4.8cmL6=L6-L0=12.0cm-6.0cm=6.0cm(2)[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描點,在圖中的坐標系畫出彈簧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圖如下圖所示。(3)[4]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或從彈簧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圖可知:彈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5N,彈黃的伸長量也增加1.2cm,所以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受到的的拉力成正比,故可得到:在彈簧的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量與拉力成正比。(4)[5]此實驗結論應用在我們所學過的彈簧測力計這一測量工具中。4.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實驗中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測量對象質(zhì)量m/kg重力G/N比值g/N?kg-1物體10.10.989.8物體20.21.969.8物體30.32.949.8(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和______;(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3)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將值取為,但經(jīng)過精確測量,發(fā)現(xiàn)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值存在著微小差異。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區(qū)的值大小。地點赤道廣州武漢上海北京紐約莫斯科北極值大小9.7809.7889.7949.7949.8019.8039.8169.832地理緯度根據(jù)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①造成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②我國與許多國家之間的貿(mào)易往來頻繁,在這些往來的貨物運輸中,發(fā)貨單上所標示的“貨物重量”,實質(zhì)上應該是貨物的______。答案:天平彈簧測力計重力和質(zhì)量成正比(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是個定值或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是)地理位置質(zhì)量【詳解】(1)[1][2]實驗中需要測量質(zhì)量和重力,所以需要的測解析:天平彈簧測力計重力和質(zhì)量成正比(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是個定值或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是)地理位置質(zhì)量【詳解】(1)[1][2]實驗中需要測量質(zhì)量和重力,所以需要的測量的工具有天平和彈簧測力計。(2)[3]由表格數(shù)據(jù)知,每組的重力與質(zhì)量的比值是定值,所以可以得出:物體所受的重力和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3)①[4]表格數(shù)據(jù)中,處于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處,g的大小會不同。②[5]發(fā)貨單上的貨物重量一般以kg或t為單位,所以指的是貨物的質(zhì)量。5.為了探究彈簧的伸長量與它所受拉力大小的關系,小明決定進行實驗:實驗次數(shù)12345拉力(鉤碼總重)F/N02468彈簧伸長量?L/cm00.802.102.403.20(1)要完成實驗,除了需要如圖甲所示的彈簧、若干相同的鉤碼(每個鉤碼所受重力已知)、鐵架臺以外,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___________。進行實驗后小明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表,表中數(shù)據(jù)表明彈簧的伸長量與它所受拉力大小成正比,他的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明顯錯誤的是第___________次實驗;(2)在圖乙中作出彈簧伸長?L與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像;(________)(3)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它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他的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____。答案:刻度尺拉力F與彈簧伸長量的比值是定值3在0~6N拉力作用下,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到的拉力正比【詳解】(1)[1]在實驗中,需要測量彈簧伸長量,所以還需要的測解析:刻度尺拉力F與彈簧伸長量的比值是定值3在0~6N拉力作用下,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到的拉力正比【詳解】(1)[1]在實驗中,需要測量彈簧伸長量,所以還需要的測量儀器是刻度尺。[2][3]由表格第2、4、6組數(shù)據(jù)知,拉力F與彈簧伸長量的比值是定值為2.5,而第3級數(shù)據(jù)中,兩者的比值為1.9,所以彈簧的伸長量與它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而明顯錯誤的是長3組數(shù)據(jù)。(2)[4]由實驗結論知,當彈簧所受的拉力為4N時,彈簧的伸長量將表格中正確的數(shù)據(jù)依次在坐標軸中描出對應的點,然后將各點用線連接,作圖如下:(3)[5]由數(shù)據(jù)表格知,在0~6N拉力作用下,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到的拉力正比,據(jù)此可得出題目中的實驗結論。6.小新同學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提出如下猜想:猜想一: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猜想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為了驗證猜想,準備了如下實驗器材:一個帶掛鉤的木塊、一個砝碼、兩塊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長木板、一個彈簧測力計。小新做了如圖所示的三次實驗,第1次和第2次實驗用的是同一長木板,第3次用的是表面更加粗糙的長木板。請你完成下列內(nèi)容。(1)為了完成實驗,應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___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拉力的大小。(2)他做第1次實驗時,拉力F、木塊移動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圖像如圖2、3所示,則木塊在第7s時的摩擦力為___________N。(3)當正確完成第1次和第2次實驗后,發(fā)現(xiàn)第二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明顯比第一次的大,由此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4)通過比較第___________次和第___________次實驗,可以驗證猜想二。答案:勻速直線等于3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3【詳解】(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解析:勻速直線等于3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23【詳解】(1)[1][2]只有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它沿長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從而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2)[3]由圖3知:2~6s物體做勻速運動,此時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圖2知此過程的拉力為3N,所以滑動摩擦力為3N;6~8s物體做減速運動,但由于壓力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摩擦力不變,仍為3N,故第7s時,摩擦力為3N。(3)[4]由1、2兩次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大小的關系,故可以得出: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4)[5][6]要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需要控制壓力相同,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圖2、3兩次符合要求。7.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設計并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實驗過程中,應讓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___________運動。(2)比較圖1、圖3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_____的關系;比較圖2、圖3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_____的關系。(3)比較圖1、圖4兩次實驗,發(fā)現(xiàn)圖1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圖4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該實驗結論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勻速直線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詳解】(1)[1]實驗時為了測出滑動摩擦力大小,應使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A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摩擦力解析:勻速直線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相同【詳解】(1)[1]實驗時為了測出滑動摩擦力大小,應使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A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此時滑動摩擦力與拉力的大小相等。(2)[2]比較圖1、圖3兩次實驗知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不同,研究的是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的關系。[3]比較圖2、圖3兩次實驗知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研究的是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3)[4]由圖1、4所示實驗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體間的壓力和接觸面積都不同,由于沒有控制物體間的壓力相同,所以不能得出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積大小的關系。8.小宇要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物體運動的速度接下來小宇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開展探究。(1)進行甲、乙、丙圖實驗時,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___________運動;(2)要驗證猜想,需按照___________兩個圖(選填“甲”“乙”或“丙”)進行對比實驗;(3)比較甲、乙圖的實驗,得到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4)小穎發(fā)現(xiàn)小宇上述實驗操作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并不穩(wěn)定,于是改進了實驗裝置,如圖丁所示。改進后長木板_____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勻速直線運動。進一步分析可知木板受到木塊對它的水平向___________(選填“左”或“右”)的摩擦力;(5)將物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后重復甲操作,發(fā)現(xiàn)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減小。小宇由此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論是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勻速直線甲、丙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不一定左錯誤沒有控制壓力不變【詳解】(1)[1]進行甲、乙、丙圖實驗時,彈簧測解析:勻速直線甲、丙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不一定左錯誤沒有控制壓力不變【詳解】(1)[1]進行甲、乙、丙圖實驗時,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物體才處于平衡狀態(tài),拉力等于摩擦力。(2)[2]要驗證猜想,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故需要改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故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同,壓力相同,故選擇甲、丙兩個圖。(3)[3]比較甲、乙圖的實驗,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變大,摩擦力變大,故得到的實驗結論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4)[4][5]如圖改進后的長木板不一定要勻速直線運動,因為只要拉動長木板,木塊所受的的摩擦力就是滑動摩擦力,其大小與速度無關,故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進一步分析可知木板受到木塊對它的水平向左的摩擦力,因為對木塊進行受力分析,其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向左的拉力,而此時木塊處于靜止,故受平衡力,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右的,而木塊對木板的摩擦力與木板對木塊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故木板受到了木塊給其向左的摩擦力。(5)[6][7]將物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后重復甲操作,壓力變小了,接觸面積也變小了,多個變量,無法判斷,故結論是錯誤的;原因是沒有控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關鍵因素壓力相同。9.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1)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______運動,此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在前四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最大的是______(選填“甲”、“乙”“丙”或“丁”)。(3)比較___________兩個實驗,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比較乙、丙兩個實驗,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________有關。(4)比較甲、丁實驗,發(fā)現(xiàn)甲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大于丁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小明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你認為他的結論是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因為______。(5)小明要對實驗裝置進行改動,如圖戊所示(改拉木板),重復實驗,發(fā)現(xiàn)效果更好,實驗中,小明______(選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勻速拉動長木板。答案:勻速直線等于丙甲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錯誤小明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不一定【詳解】(1)[1][2]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解析:勻速直線等于丙甲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錯誤小明沒有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不一定【詳解】(1)[1][2]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2)[3]根據(jù)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丙圖壓力最大,接觸面最粗糙,滑動摩擦力最大。(3)[4]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不同,選擇甲乙兩圖進行實驗。[5]比較乙、丙實驗,壓力大小相同,丙中接觸面粗糙、滑動摩擦力大,是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4)[6][7]他的結論是錯誤的。比較甲丁實驗,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應該使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但物體切去一半后壓力也變小了,故其錯誤的原因是沒有控制壓力大小相同。(5)[8]由圖戊可知,拉動木板時物塊保持不動,物塊處于平衡狀態(tài),滑動摩擦力等于測力計的拉力,實驗時不需要勻速拉動長木板。10.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兩位同學分別選擇木片和紙片進行實驗,效果如圖甲:正確的選擇是用______(選填“a”或“b”)圖裝置完成實驗,理由是______;(2)探究活動中還要求要把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然后再松手;這樣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______的兩個力是否可以平衡;當小卡片平衡時,用剪刀剪斷小卡片,發(fā)現(xiàn)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這一步驟說明二力平衡時,要滿足二個力______的條件;(3)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小明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實驗,他將一木塊放在水平桌面上,往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質(zhì)量相等砝碼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小明再將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質(zhì)量更大的砝碼時,發(fā)現(xiàn)木塊仍然處于靜止狀態(tài),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此時靜止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答案:b紙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計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木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平衡【詳解】(1)[1][2]由于木片的重力較大,會影響實驗效果,紙解析:b紙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計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木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平衡【詳解】(1)[1][2]由于木片的重力較大,會影響實驗效果,紙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應選擇紙片進行實驗,即正確的選擇是用b圖裝置完成實驗,理由是紙片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計。(2)[3]將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兩個拉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松手后紙片不能平衡,說明兩個力必須滿足同一直線的條件,所以把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然后再松手;這樣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兩個力是否可以平衡。[4]將小卡片從中間剪斷,這兩個拉力不在同一物體上,此時物體不能保持平衡,說明二力平衡的兩個力需要滿足作用在同一物體上。(3)[5][6]當向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相等質(zhì)量的砝碼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此時木塊在水平方向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把右盤中的砝碼換成一個質(zhì)量較大的砝碼時,木塊受到向右的拉力大于向左的拉力,木塊有向右運動的趨勢,桌面給木塊一個向左的摩擦力,此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平衡。11.同學們利用壓強計等裝置“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規(guī)律”,進行了如圖的操作。(1)小唐把調(diào)節(jié)好的壓強計放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該______;紅紅同學發(fā)現(xiàn)U形管中兩側液面已有高度差(如圖甲所示),接下來的操作是______(選填字母);A.直接從U形管右側中倒出適量液體B.拆除膠管重新安裝(2)正確操作后,分析乙、丙兩圖的實驗現(xiàn)象,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因此攔河大壩要做成______的形狀(選填“上窄下寬”或“上寬下窄”);(3)玲玲保持丙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并向容器內(nèi)加入適量的濃鹽水,她發(fā)現(xiàn)U形管兩側液面的高度差又變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體的密度越大,其內(nèi)部的壓強越大”的結論。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鹽水后液面位置改變了,正確操作是應將探頭適當______(選填“上移”或“下移”);(4)紅紅用丁裝置測量未知液體的密度:在左側加入適量的水,在右側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直到觀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______(多選);A.右側待測液體到容器底的深度h1B.右側待測液體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C.左側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D.左側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根據(jù)你選用的物理量推導出待測液體密度的表達式為ρ=______(用題中字母和ρ水表示)。答案:相平B增大上窄下寬上移BD【詳解】(1)[1]若壓強計的氣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時,就會有漏氣現(xiàn)象,因此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解析:相平B增大上窄下寬上移BD【詳解】(1)[1]若壓強計的氣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時,就會有漏氣現(xiàn)象,因此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差變化??;調(diào)節(jié)好的壓強計放在空氣中時,橡皮膜不受液體的壓強,因此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該相平。[2]進行調(diào)節(jié)時,只需要將軟管取下,再重新安裝,這樣的話,U形管中兩管上方的氣體壓強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氣壓),當橡皮膜沒有受到壓強時,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選B。(2)[3][4]正確操作后,分析乙、丙兩圖知,液體密度相同,乙中深度較大,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較大,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同種液體中,液體壓強隨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攔河大壩要做成上窄下寬的形狀。(3)[5]研究液體壓強與密度的關系,要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保持丙圖中探頭的位置不變,并向容器內(nèi)加入適量的濃鹽水,密度增大的同時,液體深度也增大了,沒有控制液體的深度不變;為控制深度相同,正確操作是應將探頭適當上移。(4)[6][7]左側加入適量的水,在右側緩慢倒入待測液體,直到觀察到橡皮膜相平,則左右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相同,即ρ水gh4=ρgh2故液體的密度故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右側待測液體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左側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故選BD。12.如圖所示小華為了探究:壓強可能與受力面積和壓力的大小有關。小華找到了下面器材:規(guī)格相同的兩塊海綿、三本字典。設計了下面的實驗:圖a海綿平放在桌面上;圖b海棉上平放一本字典;圖c海綿上疊放兩本字典;圖d海綿上立放一本字典;圖e一本字典平放在桌面上.(1)通過實驗圖a、b,可以看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________。(2)通過實驗圖b、c,可以得出:________,壓強越大;(3)通過觀察________兩圖后得出: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4)設圖b中字典對海綿的壓強是Pb,圖e中字典對桌面的壓強是Pe,比較Pb________Pe(選填“>”、“=”或“<”)。答案:形變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b、d=【詳解】(1)[1]通過實驗圖a、圖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2)[2]通過實驗圖b、圖c,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積解析:形變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b、d=【詳解】(1)[1]通過實驗圖a、圖b,可以得出:力能使物體發(fā)生形變。(2)[2]通過實驗圖b、圖c,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強越大。(3)[3]即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時應控制壓力的大小不變,故通過觀察圖b、d后得出:在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強越大。(4)[4]設圖b中字典對海綿的壓強是pb,圖e中字典對桌面的壓強是pe,根據(jù)故pb等于pe。13.小花利用標有最大刻度值4.5mL的注射器等器材,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實驗步驟如下:a.先讓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將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當注射器的小孔充滿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b.用細繩拴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繩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拉注射器,如圖甲所示。當注射器中的活塞移動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8.1N;c.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為6cm;d.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算出大氣壓的值。(1)實驗所用的器材為:注射器、刻度尺、細繩、橡皮帽、水和______;(2)此注射器活塞橫截面積是______cm2;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大氣壓強是______Pa,比真實值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3)小花又用塑料吸盤掛鉤對大氣壓的值進行測量,如圖乙。她將吸盤緊緊壓在厚玻璃上,測出吸盤的直徑為D,然后用彈簧測力計緩慢地拉塑料吸盤直至使其脫離玻璃,讀出拉開瞬間的拉力為F,算出大氣壓的值為______(用字母表示)。她發(fā)現(xiàn)測出的大氣壓值比真實值______(選填“偏大”或“偏小”)。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______;(4)小花與同學們分析實驗時,發(fā)現(xiàn)測得的大氣壓值誤差較大,對此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沒有讀準④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一定會使測量值小于真實值的是______。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彈簧測力計0.751.08×105偏大偏小空氣沒有排盡A【詳解】(1)[1]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需要測量大氣壓力,還需要用到彈簧測解析:彈簧測力計0.751.08×105偏大偏小空氣沒有排盡A【詳解】(1)[1]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需要測量大氣壓力,還需要用到彈簧測力計。(2)[2]此注射器活塞橫截面積[3]實驗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8.1N,這就是大氣對活塞的壓力,大氣壓強[4]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拉力變大,橫截面積不變,可知測量值大于真實值。(3)[5]大氣壓的值為[6][7]發(fā)現(xiàn)測出的大氣壓值比真實值偏小,可能是吸盤與玻璃板之間有空氣沒有排盡。(4)[8]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殘余氣體,會使拉力變小,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測得的大氣壓會偏小,符合題意;②活塞與注射器筒壁間有摩擦會導致拉力變大,測量大氣壓值大于真實值,不符合題意;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沒有讀準,拉力可能變大,也可能變小,故壓強也可能偏大或偏小,不符合題意;④活塞與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會使拉力變小,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測得的大氣壓會偏小,不符合題意。故選A。14.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一塊海綿和兩塊規(guī)格相同的長方體磚塊)設計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請仔細觀察,并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壓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過比較海綿的______程度來確定的。(2)分析比較圖乙和丙的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結論:______(3)分析比較圖______的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結論: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4)物理學中用來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______。答案:形變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丁壓強【詳解】(1)[1]海綿的程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通過比較海綿的凹陷程度比較壓力作用效果。解析:形變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乙丁壓強【詳解】(1)[1]海綿的程度越大,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通過比較海綿的凹陷程度比較壓力作用效果。(2)[2]從乙丙中可以看出,磚塊對海綿的壓力大小相同,丙中受力面積小,海綿的形變大,說明:當壓力相同時,受力面積越小,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3)[3]乙丁中,受力面積相同,丁圖中海綿受到的壓力大,海綿的形變程度大,說明:當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4)[4]物體學中用壓強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15.小明同學利用注射器、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等器材測量大氣壓的值。(1)實驗中,分析研究的對象是大氣對__(選填“針筒”或“活塞”)的壓力;(2)當活塞相對于針筒開始滑動時,可以近似看成研究對象在水平方向所受拉力F與所受的大氣壓力是一對__(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8.2N;(3)如圖,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長度為__cm,計算得到大氣壓強的數(shù)值為__Pa;(4)小明了解到班內(nèi)同學的實驗誤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請分析,該實驗過程中導致誤差的因素有(請寫出一條)__;(5)實驗室有甲、乙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10N,實驗時應選用__(選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__。答案:活塞平衡力6.001.1×105Pa當注射器氣體無法排盡時,所測量的大氣壓值會偏小甲拉動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詳解】(1)解析:活塞平衡力6.001.1×105Pa當注射器氣體無法排盡時,所測量的大氣壓值會偏小甲拉動乙注射器所需的力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詳解】(1)[1]該實驗中以活塞為研究對象,分析研究的是大氣對活塞的壓強。(2)[2]注射器中的活塞開始滑動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與大氣的壓力剛好平衡,利用二力平衡原理來測出大氣對活塞的壓力。(3)[3][4]如圖,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長度為L=8.00cm2.00cm=6.00cm注射器的全部刻度部分的體積V=4.5mL=4.5cm3注射器的橫截面積S==0.75cm2根據(jù)(2)中測力計的示數(shù)可知大氣壓力為F=8.2N,大氣壓強的數(shù)值為p==≈1.1×105Pa(4)[5]當注射器氣體無法排盡時,拉力F的值會減小,在面積S不變時,由p=可知,所測量的大氣壓值會偏小。(5)[6][7]因甲、乙兩個注射器,活塞的橫截面積分別為0.5cm2和2cm2,當大氣壓約p=100000Pa時,若面積為S=2cm2=0.0002m2時,由p=可得F=pS=100000Pa×0.0002m2=20N因為已知彈簧測力計量程為10N,超過了測力計的量程,所以實驗時應選用甲注射器。16.小明設計了一個實驗,測量一個實心金屬塊的密度。實驗器材有小空桶、溢水杯、燒杯、量筒和水,實驗步驟如下:①空桶漂浮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如圖甲;②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測得溢出水的體積為15mL,如圖乙;③將燒杯中15mL水倒掉,從水中取出金屬塊,如圖丙;④將金屬塊放入小空桶,小空桶仍漂浮出水面,測得此時溢出水的體積為45mL,如圖丁。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小空桶在水中漂浮時,空桶受到的浮力______它所受的重力;(2)與圖甲相比較,圖乙中當金屬塊沉在水底后,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將______,溢水杯對桌面的壓強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被測金屬塊的密度是______g/cm3;(4)在實驗步驟③和④中,將粘有水的金屬塊放入小空桶,則測出的金屬塊的密度將______。(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答案:等于不變變大2不變【詳解】(1)[1]甲中空桶漂浮,在豎直方向上重力與浮力平衡,所以二者大小相等。(2)[2]甲與乙中水面相平,水的深度相等,根據(jù)可以知解析:等于不變變大2不變【詳解】(1)[1]甲中空桶漂浮,在豎直方向上重力與浮力平衡,所以二者大小相等。(2)[2]甲與乙中水面相平,水的深度相等,根據(jù)可以知道,兩圖中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是相等的。[3]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它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溢水杯及杯中物體的總重。與甲相比,乙中溢水杯中多了金屬塊,少了15mL的水。因為金屬塊沉在水底。所以金屬塊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而水對金屬塊的浮力等于金屬塊排開的水,即15mL水的重力。即金屬塊的重力是大于排開的15mL水的重力的的。所以,乙中溢水杯及其中物體的總重是大于甲中的,而溢水杯與水平面的接觸面積不變,根據(jù)可以知道,溢水杯對水平面的壓強變大了。(3)[4]對比甲乙兩圖可以知道,金屬塊的體積為15cm3。對比乙丙兩圖可以知道,丙中水面要想升到溢水口,還需要向溢水杯中添加15mL的水。將金屬塊放入乙中水面的空桶內(nèi),溢水杯中又流出了45mL的水。說明,將金屬塊放入空桶后,排開的水的體積為金屬塊與小桶漂浮在水面上,所以金屬塊的重力等于水對小桶增加的浮力,而增加的浮力又等于放入金屬塊后排開的水的重力。所以,金屬塊的重力等于60cm3水的重力,金屬塊的質(zhì)量也等于60cm3水的質(zhì)量,即金屬塊密度為(4)[5]若金屬塊上沾有水,那么,圖丙中水面要比金屬塊不沾水時要低一些;金屬塊沾有水,總重比金屬塊重力大。將金屬塊放入小桶后,小桶排開的水體積要大于60mL。這個“大于“就與因為金屬塊沾水使丙中水面“低一些”抵消了,溢出的水還是45mL。所以,金屬塊沾水與否,不影響測量結果。17.小明同學按如圖1所示的步驟進行“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每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1所示。(1)由(b)、(c)實驗步驟得到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與________有關。(2)由(c)、(d)實驗步驟得到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與_________無關。(3)由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求出該物體浸沒在濃鹽水中時所受浮力的大小為________N。(4)用彈簧測力計懸掛另一實心物塊,物塊下表面與水面剛好接觸,如圖2中甲所示。從此處勻速下放物塊,直至浸沒于水中并繼續(xù)勻速下放(物塊未與水底接觸)。物塊下放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關系如圖乙。則物塊的質(zhì)量為___________kg;物塊的密度為___________kg/m3;物塊完全浸沒在酒精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_____N。(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g取10N/kg)答案:排開液體的體積深度1.11.811.6【詳解】(1)[1]由(b)、(c)實驗步驟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液體的密度相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解析:排開液體的體積深度1.11.811.6【詳解】(1)[1]由(b)、(c)實驗步驟可知,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液體的密度相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浮力不同,故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2)[2]由(c)、(d)實驗步驟可知,深度不同,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浮力相同,故浮力與深度無關。(3)[3]該物體浸沒在濃鹽水中時所受浮力的大小為故物體浸沒在濃鹽水中時所受浮力的大小為1.1N。(4)[4]從圖2可知,當物塊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為零時,即懸掛在空中時,彈力與重力是平衡力,故物體重為18N,故物體的質(zhì)量為則物體的質(zhì)量為1.8kg;[5][6]浸沒后,物體的浮力為物體的體積為物塊的密度為則物塊的密度為;物塊完全浸沒在酒精中時浮力為物塊完全浸沒在酒精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故物塊完全浸沒在酒精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11.6N。18.苗苗在家中自制了一個簡易密度計并用它來測定鹽水的密度。實驗器材有:刻度尺、圓柱形竹筷、細鉛絲、燒杯、水、待測鹽水。實驗步驟如下:①用刻度尺測出竹筷的長度L;②竹筷的下端纏上適量的細鉛絲;③把自制的密度計放入盛水的燒杯中,靜止后用刻度尺測出液面上竹筷的長度h1(如圖所示);④把自制的密度計放入盛鹽水的燒杯中,靜止后用刻度尺測出液面上竹筷的長度h2;根據(jù)上面的步驟回答下列問題:(1)竹筷下端纏上適量的細鉛絲,主要目的是______(選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撐面”)使竹筷能______漂浮在液面;(2)密度計是利用浮力______重力的條件工作的,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______竹筷下表面受到鹽水的壓強(均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被測液體的密度越大,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______(選填“越小”或“越大”);(4)被測鹽水的密度表達式:ρ鹽水=______(不計鉛絲體積,水的密度為ρ水);(5)小軍也用吸管也制作了一個密度計,他發(fā)現(xiàn)密度計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太小。導致用此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時誤差較大,為此同學們提出了如下改進方案,其中可行的是______。A.換大的容器盛放液體做實驗B.換更細的吸管制作密度計C.適當減小密度計的配重答案:降低重心豎直等于等于越小B【詳解】(1)[1][2]重心越低,穩(wěn)度越大,故竹筷下端纏上適量的細鉛絲,主要目的是降低重心使竹筷能豎直漂浮在液解析:降低重心豎直等于等于越小B【詳解】(1)[1][2]重心越低,穩(wěn)度越大,故竹筷下端纏上適量的細鉛絲,主要目的是降低重心使竹筷能豎直漂浮在液面。(2)[3]密度計是利用物體漂浮條件工作的,密度計不管放入哪種液體中,都是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4]浮力的產(chǎn)生原因:“浮力的大小等于浸入液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可知F浮=F下-F上=F下-0=p下S-0=p下S由于浮力相等,所以p下相等,故竹筷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等于竹筷下表面受到鹽水的壓強。(3)[5]據(jù)F浮=ρ液gV排可知,同一密度計,在不同液體中的浮力相同,液體密度越大,排開液體的體積就越小。(4)[6]在水中時F浮水=ρ水gV排1=ρ水gS(L﹣h1)在鹽水中時F浮鹽=ρ鹽水gV排2=ρ鹽水gS(L﹣h2)因為浮力相等所以ρ水gS(L﹣h1)=ρ鹽水gS(L﹣h2);即,被測鹽水的密度(5)[7]為了使測量結果更準確,使密度計上兩條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大一些,即要求密度計放入某液體中時,密度計豎直浸入液體的深度變大,設密度計浸入液體深度為h,底面積為S,因為密度計漂浮在液體中,F(xiàn)浮=G,又因為F浮=ρ液gV排=ρ液gSh即ρ液gSh=G所以當ρ液一定時,可適當增大配重,用更細的吸管,故B正確,C錯誤;換用大的容器不會使密度計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變大,故A錯誤;故選B。19.同學們用空塑料瓶和細沙等實驗器材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g取10N/kg,ρ水=1×103kg/m3)(1)為了測出塑料瓶的體積,小明進行如下操作: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diào)節(jié)天平平衡,在左盤中放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通過增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平衡,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133g;②在空塑料瓶中裝入適量細沙,擰緊瓶蓋,在瓶頸系一細繩,手拿細繩將塑料瓶完全浸沒于燒杯的水中(瓶沒有接觸燒杯,水未溢出),通過增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獲得平衡,所用砝碼總質(zhì)量和游碼所示質(zhì)量之和為167g,則塑料瓶的體積是______cm3;(2)同學們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提出了如下三種猜想,并舉出了相應的實例猜想一,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有關,例:鐵塊在水中下沉,木頭浮在水面上;猜想二,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例:雞蛋可以在水中下沉,在鹽水中可以浮起來;猜想三,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實例: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感覺到水向上托自己的力越大。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同學們選擇了裝入細沙的塑料瓶和其他實驗器材進行探究,實驗過程如圖所示。①根據(jù)實驗步驟d和______(填序號),可以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②根據(jù)實驗步驟c和d可以驗證猜想三是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對該猜想對應的實例,合理的解釋是: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受到的浮力越大,說明浮力的大小與________有關;③要驗證猜想一是否正確,可以在塑料瓶中____________后再進行探究;④同學們討論認為:猜想一和猜想二中的實例反應了物體的浮與沉可能與密度有關,要選用一個能漂浮在圖e中鹽水上的物體時,物體的密度應小于_______g/cm3(計算結果保留1位小數(shù));(3)小明根據(jù)圖中a-e的實驗操作,給出一種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方案:①如圖a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裝沙的塑料瓶在空氣中的重力G;②如圖c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裝沙的塑料瓶浸沒在水中(未接觸燒杯底),其示數(shù)為F1;③如圖e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懸掛裝沙的塑料瓶浸沒在鹽水中(未接觸燒杯底),其示數(shù)為F2;則:鹽水密度表達式為:ρ=______。(用上述字母和水的密度ρ水表示)答案:e錯誤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添加一些細砂1.1【詳解】(1)[1]根據(jù)①②知道,塑料瓶排開水的質(zhì)量m排水=167g-133g=34g由于塑料瓶浸沒解析:e錯誤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添加一些細砂1.1【詳解】(1)[1]根據(jù)①②知道,塑料瓶排開水的質(zhì)量m排水=167g-133g=34g由于塑料瓶浸沒,所以,塑料瓶排開水的體積(2)①[2]物體浸沒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0.4N-0.06N=0.34N物體浸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0.4N-0.02N=0.38N因為,浮力不相等,而物體所處的深度和浸沒的體積相同,則是液體的種類(密度)不同的引起的,說明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根據(jù)實驗d、e可以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②[3][4]物體在c、d中(排開液體的密度相同,都是水)中受到的浮力相同,而排開液體的體積都等于物體的體積,但物體所處的深度不同,故得出:物體浸在同種液體中,所受浮力大小與浸入液體的深度無關.根據(jù)實驗步驟c和d可以驗證猜想三是錯誤的;在游泳池里,人越往下蹲排開水的體積越大,人受到的浮力越大,說明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③[5]要驗證猜想一是否正確,即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密度有關,根據(jù)控制變量法要改變物體的密度,在物體體積不變時,在塑料瓶中添加一些細砂可以改變塑料瓶整體的密度;④[6]由a、c兩圖知,物體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G-F′=0.4N-0.06N=0.34N物體浸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0.4N-0.02N=0.38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浮=ρ水gV排=0.34N(1)F浮′=ρ鹽水gV排=0.38N(2)浸沒時V排相等,由(1)(2)知道,鹽水的密度物體的浮與沉與密度有關,要選用一個能漂浮在圖e中鹽水上的物體時,物體的密度應小于1.1g/cm3(3)[7]由①②知道,物體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G-F1由①③知,物體浸沒在鹽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2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F(xiàn)浮=ρ水gV排(1)F浮′=ρ鹽水gV排(2)浸沒時V排相等,由(1)(2)知道,鹽水的密度20.如圖所示,底面積為S1=100cm2的容器內(nèi)裝有適量的某種液體,A為圓柱形木塊,其底面積為S2=80cm2,C為壓力傳感器,用F表示壓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h表示木塊A的下表面與液面的距離,小明想利用此裝置探究F與h的關系,它先把木塊A放入液體中,當木塊A靜止時,測得木塊A的下表面與液面的距離為h1,小明再用輕桿B將木塊A向下壓,逐漸改變h的大小,并記錄下與之相對應的壓力F的數(shù)值,根據(jù)數(shù)據(jù)得到了如圖所示的F–h圖像,此過程中液體始終沒有溢出(不計傳感器C和輕桿B的重力和體積)。(1)除圖甲所給實驗器材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填序號)A.天平B.刻度尺C.量筒(2)觀察圖象,發(fā)現(xiàn)可知,木塊A的總高度是______cm;(3)在木塊A沒有浸沒前,當h增大時,壓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______,在木塊A浸沒后至接觸器底之前,壓力傳感器的示數(shù)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4)利用此實驗裝置可測出該液體的密度,其密度為______kg/m3;(5)木塊A全部浸沒液體后,與木塊A放入液體前比較,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加了______Pa。答案:B10增大不變1.25×1031000【詳解】(1)[1]在F–h圖像中,要測量出深度,所以要用到刻度尺。(2)[2]當h=10cm時,壓力保持解析:B10增大不變1.25×1031000【詳解】(1)[1]在F–h圖像中,要測量出深度,所以要用到刻度尺。(2)[2]當h=10cm時,壓力保持不變,說明此時木塊A剛好浸沒在水中,所以木塊A的總高度為10cm。(3)[3][4]木塊A沒有浸沒前,F(xiàn)=F浮-G,當h增大時,F(xiàn)浮增大,所以F也增大。在木塊A浸沒后至接觸器底之前,當h增大時,F(xiàn)浮不變,所以F也不變。(4)[5]由F=0時,A處于漂浮狀態(tài),,即①當A浸沒時,,即②①÷②得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代入①得(5)[6]根據(jù)力的相互性,A全部浸沒液體后,與木塊A放入液體前比較,容器底部增大的壓力與A浸沒時的浮力相等,即根據(jù),液體對容器底部增大壓強21.《民法典》要求物業(yè)服務企業(yè)等建筑物管理人員應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拋物現(xiàn)象發(fā)生。小明對物體從高空落到地面的破壞力進行模擬探究:實驗器材:幾張大小相同的普通白紙、表面涂有黑色粉末的籃球、刻度尺實驗過程:將同一個籃球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落到鋪在地面的白紙上,實驗記錄如下表(1)實驗中,藍球從高空墜落的破壞力可以通過__________反映出來,這種研究物理的方法是_________法;(2)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3)在建筑高層樓房時,為了避免高空施工建筑物墜落砸傷地面上的人,請你為工程隊提一條預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答案:籃球在白紙上留下的圓斑大小轉換質(zhì)量相等的物體,所處的高度越高,落到地面破壞力越大在主通道頂部裝設安全防護棚(安裝防護棚網(wǎng)或封閉作業(yè))【詳解】(1)[1][2]實驗解析:籃球在白紙上留下的圓斑大小轉換質(zhì)量相等的物體,所處的高度越高,落到地面破壞力越大在主通道頂部裝設安全防護棚(安裝防護棚網(wǎng)或封閉作業(yè))【詳解】(1)[1][2]實驗中,為了能夠比較物體從高空墜落的破壞力大小,我們可以通過籃球在在白紙上留下的圓斑大小來反映,這種方法稱之為轉換法。(2)[3]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同一個物體,由靜止釋放的高度越大,在白紙上留下的圓斑越大,即質(zhì)量相等的物體,所處的高度越高,落到地面破壞力越大。(3)[4]為了避免高空施工建筑物墜落砸傷地面上的人,在建筑高層樓房時,在主通道頂部裝設安全防護棚、安裝防護棚網(wǎng)或封閉作業(yè)。22.如圖,某實驗小組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小球從同一斜面某處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塊,木塊移動一段距離后停止。(1)該實驗中的研究對象是______(選填“小球”或“木塊”),小球滾下斜面的過程中,它的______能轉化為動能,小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______來反映的;(2)分析比較甲乙兩次實驗,可探究出的結論是:______;(3)在三次實驗中,木塊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的(選填“相等”或“不相等”);甲實驗中若木塊的重力為1N,水平移動的距離是30cm,則重力對木塊做功______J;(4)若斜面光滑,小球從斜面頂端由靜止?jié)L到斜面底端的過程中,其機械能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則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實驗。答案:小球重力勢木塊移動的距離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速度越大動能越大相等0不變不能【詳解】(1)[1]實驗中讓小球從同一斜面某處由靜止釋放,撞解析:小球重力勢木塊移動的距離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速度越大動能越大相等0不變不能【詳解】(1)[1]實驗中讓小球從同一斜面某處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塊,木塊移動一段距離后停止,通過木塊移動距離的遠近比較小球動能的大小。[2]小球滾下斜面的過程中,它的質(zhì)量不變,高度下降,速度變大,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3]本實驗讓小球推動木塊做功,木塊與木板之間的摩擦力相同,木塊移動的距離越遠,說明小球?qū)δ緣K做的功越多,小球的動能越大。(2)[4]小球在甲實驗中在斜面上下滑的高度比乙實驗中斜面上下滑的高度大,使得小球在甲實驗中到達水平面的速度大于小球在乙實驗中到達水平面的速度,小球在甲實驗中推動木塊的距離大于小球在乙實驗中推動木塊的距離,說明甲實驗中的小球的動能大于乙甲實驗中的小球的動能。因此可得實驗結論:當質(zhì)量相同時,速度越大的,動能越大。(3)[5]三次實驗中,木塊與木板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木塊對木板的壓力大小相同,因此在三次實驗中,木塊所受的摩擦力是相同的。[6]甲實驗中若木塊的重力為1N,水平移動的距離是30cm,移動的距離方向與重力方向垂直,則重力對木塊做功為0。(4)[7]若斜面光滑,小球從斜面頂端由靜止?jié)L到斜面底端的過程中,小球下滑過程中只有小球的重力做功,其機械能不變。[8]如果水平面絕對光滑,小球推著木塊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木塊被推動距離的遠近,因此無法完成本實驗。23.探究與斜面相關的實驗。(1)如圖甲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將棉布鋪在水平木板上,讓小車從斜面頂端由靜止滑下,觀察小車滑行的距離;去掉棉布,重復上述實驗。小車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越小,小車向前滑行的距離______。在水平面上兩次滑行的全過程,小車減慢的速度______,速度的減小量______(選填“相同”、“不同”或“不確定”)。(2)如圖乙所示,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斜面上安裝斜槽,水平面上的A處放置一個小木塊。讓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從斜槽上的同一高度滾下,發(fā)現(xiàn)質(zhì)量較大的鋼球?qū)⑿∧緣K推得較遠,由此可知:______相同的物體,______越大,它的動能越大。(3)根據(jù)實驗甲的推理進行判斷,如果實驗乙中水平面是絕對的光滑,該實驗的現(xiàn)象應是______。答案:越遠不同相同速度質(zhì)量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詳解】(1)[1]小車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越小,小車的速度改變的越慢,小車向前滑行的距離越遠。[2解析:越遠不同相同速度質(zhì)量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詳解】(1)[1]小車在水平面上所受的阻力越小,小車的速度改變的越慢,小車向前滑行的距離越遠。[2]在水平面上兩次滑行的全過程,小車受到的阻力不同,所以小車減慢的速度不同。[3]小車的初速度相同,最終速度都變?yōu)榱悖运俣鹊臏p小量相同。(2)[4][5]讓質(zhì)量不同的鋼球從斜槽上的同一高度滾下,可以使不同的鋼球獲得相同的速度,發(fā)現(xiàn)質(zhì)量較大的鋼球?qū)⑿∧緣K推得較遠,證明質(zhì)量大的鋼球所具有的動能較大,所以由此可知:速度相同的物體,質(zhì)量越大,它的動能越大。(3)[6]根據(jù)實驗甲的現(xiàn)象可知,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越小,小車滑行的距離越遠,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車將一直運動運動小球,所以如果實驗乙中水平面是絕對的光滑,該實驗的現(xiàn)象應是木塊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24.如圖甲所示為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Ⅰ.讓同一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觀察放在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同一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Ⅱ.讓不同質(zhì)量的鋼球從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觀察木塊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卮鹣铝袉栴}:(1)步驟Ⅰ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__________的關系。(2)步驟Ⅱ是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__________的關系。(3)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__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4)有同學將實驗裝置改成圖乙所示,利用質(zhì)量不同的鐵球?qū)椈蓧嚎s相同程度后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該實驗方案是否可行?答:_________。若他按此方案操作,他會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答案:速度質(zhì)量不能不可行木塊會被推出同樣遠【詳解】(1)[1]步驟Ⅰ中讓同一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保證小球的質(zhì)量相同,改變了小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所以解析:速度質(zhì)量不能不可行木塊會被推出同樣遠【詳解】(1)[1]步驟Ⅰ中讓同一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保證小球的質(zhì)量相同,改變了小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所以研究的是動能與速度的關系。(2)[2]步驟Ⅱ讓不同質(zhì)量的鋼球從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改變了鋼球的質(zhì)量并保證鋼球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所以研究的是動能和質(zhì)量的關系。(3)[3]本實驗中,我們是通過木塊被撞出的距離來確定鋼球動能大小,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木塊被撞出后將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沒法反映鋼球動能的大小,所以不能達到實驗的目的。(4)[4][5]彈簧壓縮相同程度,則彈簧所具有的彈性勢能相同,轉化為的小球的動能相同,小球撞擊木塊時,木塊獲得的動能相同,所以木塊移動距離相同,因此這種方法是不可行的。25.小貝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的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將小球A,B分別拉到與豎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靜止釋放,當小球擺動到豎直位置時,會與靜止在水平軌道上的木塊C發(fā)生碰撞.實驗裝置中小球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A、mB且mA<mB;擺線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且θ1<θ2。(1)在開始探究前,小貝將小球A,B同時拉到與豎直方向成相同角度的位置,然后由靜止同時釋放,觀察到它們始終并排擺動且同時到達豎直位置.這表明兩小球在擺動過程中的任一時刻的速度大小均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且與小球的質(zhì)量無關;(2)小貝通過如圖的(甲)、(乙)所示的探究過程,他觀察到B球能將木塊C撞得更遠,經(jīng)過思考可得出結論:小球的動能大小與______有關;通過如圖(乙)、(丙)所示的探究發(fā)現(xiàn)圖(丙)中木塊C滑行得更遠些,由此可得出結論:動能的大小與______有關;(3)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木塊C將做______運動;(4)在探究小球動能與質(zhì)量的關系時,有同學提議可以在水平面桌面上將同一根彈簧壓縮相同的程度,分別彈出質(zhì)量不同的小球去撞擊木塊,此時小球的動能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該方案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答案:相同質(zhì)量速度勻速直線相同錯誤【詳解】(1)[1]檢查儀器時,將小球A、B同時拉到與豎直方向成相同角度的位置,然后由靜止同時釋放,觀察到它們始終并排解析:相同質(zhì)量速度勻速直線相同錯誤【詳解】(1)[1]檢查儀器時,將小球A、B同時拉到與豎直方向成相同角度的位置,然后由靜止同時釋放,觀察到它們始終并排擺動且同時到達豎直位置,這說明兩小球在擺動過程中的任一時刻的速度大小均相同,且與小球的質(zhì)量無關。(2)[2]由于mA<mB,兩球拉到與豎直方向成的角度相同,它們的速度相同,B球能將木塊C撞得更遠,說明B球的動能更大,因此可得速度相同時,物體質(zhì)量越大,動能越大。[3]乙丙兩圖,小球的質(zhì)量相同,θ1<θ2,所以丙圖小球的速度更大,圖丙中木塊C滑行得更遠些,說明質(zhì)量相同時,物體的速度越大,動能越大。(3)[4]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它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4)[5][6]在水平面桌面上將同一根彈簧壓縮相同的程度時,彈簧的彈性勢能轉換成小球的動能,所以不同小球的動能是相同的;小球的動能與其質(zhì)量和速度都有關,由于小球的動能不變,改變其質(zhì)量,因而小球的速度也會發(fā)生改變,所以該方案存在兩個變量,故錯誤。26.小明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杠桿平衡條件。(1)實驗前把杠桿中心支在支架上,杠桿在如圖甲所示的位置靜止,此時應將杠桿右端的螺母向______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達到平衡,目的是______;(2)實驗時,小明在杠桿左側A位置(左邊位置第四格)先掛了3個鉤碼,如圖乙所示,則在右側B位置(右邊位置第三格)應掛______個相同規(guī)格的鉤碼,讓杠桿可以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當杠桿平衡后,將A、B兩位置下方所掛鉤碼同時朝支點O點移動一小格,則杠桿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3)如圖丙所示,小明在A位置掛一個彈簧測力計,在B位置掛了2個鉤碼;現(xiàn)將彈簧測力計從C位置移到D位置,在此過程中杠桿始終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則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答案:右便于測量力臂4不能變小【詳解】(1)[1][2]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右端偏高,右端的平衡螺母應向上翹的右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是實驗前解析:右便于測量力臂4不能變小【詳解】(1)[1][2]調(diào)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桿右端偏高,右端的平衡螺母應向上翹的右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若是實驗前,是為了排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實驗時目的是便于測量力臂此處是實驗前,故目的是為了排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2)[3][4]設一個鉤碼重為G,杠桿一個小格是L,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ALA=FBLB即3G×4L=FB×3L解得FB=4G當杠桿平衡后,將A、B兩位置下方所掛鉤碼同時朝支點O點移動一小格,此時左右兩邊的力臂同時減小相同的大小,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得3G×3L≠4G×2L所以杠桿不會平衡。(3)[5]如圖丙所示,保持B點不變,現(xiàn)將彈簧測力計從C位置移到D位置,此時F的力臂變長,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力變小。27.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小明把杠桿支在支架上,若杠桿左端下沉,可調(diào)節(jié)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端移動,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甲圖所示,在杠桿右邊處掛兩個相同的鉤碼,要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杠桿左邊A處掛______個相同的鉤碼;(3)如乙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____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原因是______;(4)另外一個小組同學設計了這個裝置(如圖?。┻M行實驗,使用輕質(zhì)杠桿和小桶(重力忽略不計),兩小桶裝入質(zhì)量為、的沙粒,如圖杠桿水平平衡,已知。若將兩桶的懸掛點向點移近相同的距離,則杠桿______端下沉,要使杠桿恢復水平平衡需向______(選填“左”或“右”)桶加入沙粒,加入沙粒的質(zhì)量為______(請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答案:右4變大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變小左右【詳解】(1)[1]杠桿左低右高,說明重心偏左,所以平衡螺母應往右調(diào)。(2)[2]假設每一個鉤碼的重解析:右4變大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力臂變小左右【詳解】(1)[1]杠桿左低右高,說明重心偏左,所以平衡螺母應往右調(diào)。(2)[2]假設每一個鉤碼的重力為G,杠桿每個格的長度為L,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當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時滿足可得n=4,即應在杠桿左邊A處掛4個相同的鉤碼。(3)[3][4]如乙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處豎直向上拉,當彈簧測力計逐漸向右傾斜時,杠桿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因為此時拉力的動力臂變小,而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積不變,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應變大。(4)[5]圖丁中,因為,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且若將兩桶的懸掛點向點移近相同的距離,則左邊力與力臂的乘積為右邊力與力臂的乘積為因為,則所以若將兩桶的懸掛點向點移近相同的距離,則杠桿左端下沉。[6]要使杠桿恢復水平平衡,需要增大右側力與力臂的乘積,右側力臂一定時,應增大右側的力,所以應往右側桶內(nèi)加沙子。[7]若向右側加入沙子的質(zhì)量為,則加入沙子后滿足①又因為②結合①②可得28.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杠桿上每小格長為2cm)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1)實驗時,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將如圖甲所示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適當往______調(diào),或?qū)⒏軛U右端的平衡螺母適當往______(均選填“左”或“右”)調(diào);(2)如圖乙所示,調(diào)節(jié)好杠桿后在杠桿左邊距離支點4格的A處掛了2個鉤碼,為使杠桿平衡,應在杠桿右邊距離支點8格的處掛______個鉤碼;(3)完成探究后小明又提出新的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在杠桿點處掛上2個鉤碼,用彈簧測力計在點處豎直向上拉,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彈簧測力示數(shù)為______N,以彈簧測力計的拉力為動力,鉤碼處繩子拉力為阻力,多次調(diào)整力和力臂的大小進行測量,當杠桿水平平衡時發(fā)現(xiàn):總是______,其原因是______;(4)小明將圖丙中彈簧測力計拉力的作用點從點移到點,使杠桿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丁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______N。答案:右右13.3大于杠桿的重心沒有通過支點,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有影響1.1【詳解】(1)[1][2]實驗時,杠桿左端下沉,說明杠桿的重心在支解析:右右13.3大于杠桿的重心沒有通過支點,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有影響1.1【詳解】(1)[1][2]實驗時,杠桿左端下沉,說明杠桿的重心在支點的左則,故重心應向右移動,因此應將如圖甲所示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適當往右調(diào),或?qū)⒏軛U右端的平衡螺母適當往右調(diào),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2)[3]如圖乙所示,調(diào)節(jié)好杠桿后在杠桿左邊距離支點4格的處掛了2個鉤碼,設每個鉤碼質(zhì)量為,每格長度為,杠桿左邊4格處掛2個鉤碼,設在杠桿右邊距離支點8格的處掛個鉤碼,由杠桿的平衡條件解得,即為使杠桿平衡,應在杠桿右邊距離支點8格的處掛1個鉤碼。(3)[4]由圖丙可以知道,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指針在以下三格處,示數(shù)為。[5][6]用如圖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杠桿的重心沒有通過支點,杠桿的自重對杠桿平衡有影響,故總是大于。(4)[7]小明將圖丙中彈簧測力計拉力的作用點從點移到點,則現(xiàn)在的動力臂為(原來動力臂為),動力臂為原來的3倍,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因阻力和阻力臂大小不變,故動力為原來的三分之一,即如圖丁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此時彈簧測力計的拉力是1.1N。29.如圖所示,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實驗前杠桿在如圖甲位置靜止時_____(選填“是”或“不是”)平衡狀態(tài);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時需將兩端平衡螺母向_____調(diào)節(jié)(填“左”或“右”),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2)調(diào)節(jié)好后,按照如圖乙所示的方式懸掛了鉤碼,杠桿平衡,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用文字或符號表述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