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屆奧運會女子排球比賽中攻-防組合模式技術效果對比研究_第1頁
第30屆奧運會女子排球比賽中攻-防組合模式技術效果對比研究_第2頁
第30屆奧運會女子排球比賽中攻-防組合模式技術效果對比研究_第3頁
第30屆奧運會女子排球比賽中攻-防組合模式技術效果對比研究_第4頁
第30屆奧運會女子排球比賽中攻-防組合模式技術效果對比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0屆奧運會女子排球比賽中攻-防組合模式技術效果對比研究

在第30屆倫敦奧運會上,中國歐盟在第二組比賽中獲得了運動員的第二個位置。在形勢良好的情況下,在1.4比賽中,日本女子排在第五位置,比賽從16:18開始,總比分2:3確定了勝利。最后,六場戰(zhàn)爭、三場勝利和第五場失敗。取得這樣的最終成績,對于北京奧運會銅牌獲得者的中國女排和中國女排關注者們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此,為了總結失利的原因,找出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之間的差距,筆者拋開以往簡單只對技戰(zhàn)術的分析方式,采用將排球比賽中不同攔網(wǎng)陣型下的“攻-防”組合模式技術效果聯(lián)系起來,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攻-防”環(huán)節(jié)作為研究重點進行統(tǒng)計分析,找出中國女排真正的優(yōu)勢和不足,以期為中國女排的長期發(fā)展提供科學依據(jù)。1研究對象和方法1.1研究主題以參加第30屆倫敦奧運會比賽的中國女排、美國女排、巴西女排、塞爾維亞女排、土耳其女排、韓國女排和日本女排共7支隊伍為研究對象。1.2學習方法1.2.1文獻與法查閱了近年來有關女排比賽60多篇文獻,搜集了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的相關信息,收集有關研究資料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指導方法。1.2.2“攻-防”技術對比分析通過觀看第30屆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的6場比賽錄像,對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在不同攔網(wǎng)陣型下256種“攻-防”組合模式技術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和客觀評價。1.2.3不同攔截網(wǎng)絡下“攻-防”組合模式對比分析利用Spss13.0計算機軟件對第30屆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在不同攔網(wǎng)陣型下256種“攻-防”組合模式技術效果進行統(tǒng)計,并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數(shù)理對比分析。1.2.4統(tǒng)計分析和進攻效果將排球比賽中不同攔網(wǎng)陣型下的“攻-防”組合模式技術效果聯(lián)系起來,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攻防環(huán)節(jié)作為研究重點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要由一傳(防守)效果:到位和不到位;進攻打法:強攻、快攻、兩次攻和立體攻;攔網(wǎng)人數(shù):無人、單人、雙人和三人;進攻效果:得分、失誤、破攻、破術、被防到位、被攔死、被攔回、被攔起;按照“一傳(防守)效果—進攻打法—攔網(wǎng)人數(shù)—進攻效果”的順序進行組合,共計256種不同的組合方式。1.2.5邏輯分析法對收集到的統(tǒng)計資料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進行分析研究。2結果與分析2.1單帶防御工程不存在的比較分析中“防御工程”組合模式的技術效果2.1.1不-強-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以5場排球比賽過程中,通過各種戰(zhàn)術的相互配合使對手形成單人攔網(wǎng)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進攻的成功率,增加二傳與攻手完成進攻的自信心。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一傳(防守)到位的情況下,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的6場比賽中,中國女排運用“到-強-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占“到-進攻打法-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的30%左右,比賽對手運用次數(shù)略高于中國女排。將“到-強-單-進攻效果”8種組合模式進行分析,“到-強-單-得分”、“到-強-單-失誤”、“到-強-單-被攔死”這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中國女排獲勝的3場比賽中,得分均高于比賽對手;中國女排告負的3場比賽中,得分等于或低于比賽對手,這說明這3種組合模式對整場比賽的勝負有著直接的影響。將“到-強-單-破攻”、“到-強-單-破術”這2種組合模式運用次數(shù)相加,中國女排好于比賽對手,這說明中國女排在一傳(防守)到位采用強攻形成單人攔網(wǎng)下,其進攻威力強于比賽對手,雖然沒有直接得分,但為中國女排采用其他得分組合模式提供了機會。將“到-強-單-防到位”、“到-強-單-被攔起”、“到-強-單-被攔回”這3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相加,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各有不同,對比賽的勝負沒有直接的影響。在一傳(防守)不到位的情況下,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運用“不-強-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次數(shù)占“不-進攻打法-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次數(shù)比例較高,原因是雖然各隊主要是以調整進攻為主,但是由于在進攻時加快了進攻節(jié)奏或伴有同伴跑動掩護等,所以仍然使對手被動形成了單人攔網(wǎng)的有利局面。將“不-強-單-得分”、“不-強-單-失誤”、“不-強-單-被攔死”這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在中國女排獲勝的3場比賽中,有2場得分高于比賽對手,只有在與韓國女排的比賽中略低于對手;在中國女排告負的3場比賽中,有2場得分等于比賽對手,另一場得分低于比賽對手,這說明這3種組合模式雖然不能直觀反映出對比賽勝負的影響,但從側面說明了在一傳(防守)不到位強攻形成單人攔網(wǎng)下進攻得分能力的不同。另外,各隊在“不-強-單-破攻”到“不-強-單-被攔回”這5種組合模式中運用次數(shù)相對較少,這說明這5種組合模式對整場比賽的影響甚微。2.1.2不同組合模式對比賽總成分的影響分析快攻在現(xiàn)代排球比賽中也是重要的得分手段,同時又對強攻起著掩護的作用,中國女排歷來是以快速多變的戰(zhàn)術打法著稱。從表1中可以看出,在一傳(防守)到位的情況下,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的6場比賽中,中國女排運用“到-快-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次數(shù)占“到-進攻打法-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的50%以上,其中中國女排與美國女排的比賽中,其比例達到100%。由此可見,“到-快-單-進攻效果”8種組織模式是各隊在“到-進攻打法-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中運用最多的組合模式,尤以中國女排最為顯著。將“到-快-單-得分”、“到-快-單-失誤”、“到-快-單-被攔死”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中國女排獲勝的3場比賽中,其得分均明顯高于比賽對手;中國女排告負的3場比賽中,其得分有1場比賽高于對手,有2場略低于比賽對手。這說明一傳(防守)到位下的快攻打法是中國女排始終堅持的打法,同時,中國女排利用跑動掩護和加快進攻節(jié)奏使對手被動形成單人攔網(wǎng)而直接得分,這成為中國女排獲勝的利器。因此,“到-快-單-得分”、“到-快-單-失誤”、“到-快-單-被攔死”3種組合模式對比賽的勝負具有直接的影響。將“到-快-單-破攻”到“到-快-單-被攔回”這5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相加,中國女排運用次數(shù)少于或等于比賽對手,這說明比賽對手熟悉了中國女排的快攻打法,進攻戰(zhàn)術意圖和配合較容易被比賽對手識破,很難形成過多的單人攔網(wǎng)防守局面,且進攻威力受到一定的鉗制,進攻效果一般。由此可見,“到-快-單-破攻”到“到-快-單-被攔回”這5種組合模式對比賽的勝負影響不大。一傳(防守)不到位下,各隊運用“不-快-單-得分”到“不-快-單-被攔回”8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較少,均不超過5次,主要集中在“不-快-單-得分”、“不-快-單-破術”、“不-快-單-被攔死”這3種組合模式上。由此可見,一傳(防守)不到位下組織快攻打法,因為對攻手來說難度較大、失誤率較高,所以各隊運用較少。這種快攻打法如果被強行運用,具有一定的突然性,容易使對手被動形成單人攔網(wǎng)的局面,直接得分或破壞對方的防守反擊。這種快攻打法一旦被對手識破,很難突破對方的防線,容易被對方直接攔死。因此,不-快-單-得分”到“不-快-單-被攔回”這8種組合模式對比賽的勝負沒有直接的影響。2.1.3傳到位和不到位二次攻下的組合模式比較分析當一傳來球弧度較高,落點又在網(wǎng)前適合扣球的位置上,前排隊員可以直接將球扣或吊入對方專區(qū),加快了進攻的速度,改變了進攻的節(jié)奏,使對手難于防守。從表1中可以看出,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在“到-二-單-進攻效果”和“不-二-單-進攻效果”這16種組合模式中運用相對較少。在一傳到位二次攻形成單人攔網(wǎng)下,6場比賽中只有4場運用了“到-二-單-進攻效果”這8種組合模式,其中運用次數(shù)最多的一場為5次,其他3場均為1~2次。將“到-二-單-得分”、“到-二-單-失誤”、“到-二-單-被攔死”這種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中國女排略好于比賽對手。在一傳不到位二次攻形成單人攔網(wǎng)下,6場比賽中有5場運用了“不-二-單-進攻效果”這8種組合模式,其中運用次數(shù)最多的一場為3次,其他4場均為1~2次。將“不-二-單-得分”、“不-二-單-失誤”、“不-二-單-被攔死”這種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中國女排也是略好于比賽對手。這說明中國隊在一傳到位或不到位下二次攻能力強于對手。綜上所述,“到-二-單-進攻效果”或“不-二-單-進攻效果”這16種組合模式由于各隊運用次數(shù)較少,其對比賽的勝負沒有太大的影響。2.1.4女排單人攔截的運用情況立體進攻是指前排近網(wǎng)平面進攻向后排縱深發(fā)展的一種前排與后排、快攻與強攻、時間與空間上的多方位組合進攻,其特點是前后排融為一體,互相掩護,是進攻打法的最高境界,通常表現(xiàn)為后排隊員跳起扣球進攻。在立體進攻中,后排進攻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立體進攻的主攻方向,起到了掩護前排快攻的作用,已經(jīng)成為世界各強隊不可缺少的進攻打法之一。從表1中看出,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在運用“到-立-單-進攻效果”這8種組合模式下,6場比賽中各隊平均運用次數(shù)為2~3次,運用次數(shù)最多的一場比賽是中國女排vs日本女排(3:4)。將“到-立-單-得分”和“到-立-單-失誤”這2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中國女排遜色于比賽對手。將“到-立-單-破攻”和“到-立-單-破術”這2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次數(shù)相加,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相差無幾。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女排在一傳(防守)到位下,采用立體攻進行攻擊時,使對手被動形成單人攔網(wǎng)下的組合模式少于雙人攔網(wǎng)下的組合模式。這說明中國女排的立體攻戰(zhàn)術意圖較容易被比賽對手識破,使比賽對手被動形成單人攔網(wǎng)的攔防局面較少,且在形成單人攔網(wǎng)的攔防局面下,直接或間接得分的能力弱于比賽對手。另外,由于各隊幾乎沒有運用“不-立-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不-立-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對比賽勝負沒有影響,所以筆者對此不再進行分析說明。2.2結合分析“進攻防御”和“防守”聯(lián)合模型的技術效果2.2.1傳防衛(wèi)不到位的情況下,運用2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進行得分方面的分析雙人攔網(wǎng)是集體攔網(wǎng)的一種,是比賽中最常用的一種攔網(wǎng)形式,主要是當對方進攻威力較大,進攻路線變化較多,單人攔網(wǎng)不足以阻攔對方進攻。從表2中看出,各隊在運用“到/不-進攻打法-雙-進攻效果”64種組合模式中,以“到-強-雙-進攻效果”和“不-強-雙-進攻效果”16種組合模式為主,其所占比重均達到65%以上。在一傳(防守)到位的情況下,中國女排獲勝的3場比賽中,將“到-強-雙-得分”、“到-強-雙-失誤”和“到-強-雙-被攔死”這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中國女排均低于比賽對手。將“到-強-雙-破攻”到“到-強-雙-被攔回”這5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次數(shù)相加,中國女排也均低于比賽對手。這說明以強攻為主要得分手段的塞爾維亞女排和土耳其女排,在一傳(防守)到位的情況下強攻得分能力強于中國女排,但如果她們在一傳(防守)到位的情況下采用強攻未果后,容易被中國女排利用其他得分手段獲得得分,其負于中國女排不言自明。具有快變進攻風格的韓國女排,在面對中國女排有針對性的攔防體系下,當快變進攻戰(zhàn)術受阻,得不到有效地發(fā)揮時,轉而過重依賴主攻手的強攻取得得分,在整場比賽中使主攻手金延璟獨木難支,使其難逃落敗中國女排的結局。由此可見,這種組合模式對整場比賽的勝負有較大的影響。在中國女排告負的3場比賽中,將“到-強-雙-得分”、“到-強-雙-失誤”和“到-強-雙-被攔死”這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中國女排不及美國女排的一半,與日本女排持平,略高于巴西女排。將“到-強-雙-破攻”到“到-強-雙-被攔回”這5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相加,中國女排除低于日本女排外,均高于美國女排和巴西女排。這說明技術全面、攻防兼具和球員身體素質出眾的美國女排和巴西女排,不僅可以在強攻中獲得得分,還可在快攻和立體攻等其它得分手段上獲得更多的得分。中國女排負于美國女排和巴西女排不足為奇,但負于同樣以快變進攻為主的日本女排,卻值得深思。在一傳(防守)不到位的情況下,采用強攻進攻方式是每個球隊不變的法則。從表2中看出,在中國女排和比賽對手的6場比賽中,將“不-強-雙-得分”、“不-強-雙-失誤”和“不-強-雙-被攔死”這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其中有4場比賽得分多的球隊取得了勝利(中國女排vs美國女排和中國女排vs土耳其女排除外)。這說明這3種組合模式對整場比賽的勝負有一定的影響。將“不-強-雙-破攻”到“不-強-雙-被攔回”這5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次數(shù)相加,全部6場比賽運用這5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相加次數(shù)少的球隊均取得勝利。這說明在一傳(防守)不到位的情況下,勝隊利用各種合理的戰(zhàn)術配合破壞了比賽對手的攔防體系,為勝隊利用其他得分手段得分提供了機會。由此可見,這5種組合模式與整場比賽的勝負有著必然的關聯(lián)。2.2.2“到-快-雙-得分”8種組合模式的比較從表2中看出,一傳(防守)到位下,在中國女排獲勝的3場比賽中,中國女排運用“到-快-雙-得分”到“到-快-雙-被攔回”8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均少于比賽對手,將“到-快-雙-得分”、“到-快-雙-失誤”、“到-快-雙-被攔死”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中國女排均低于或等于比賽對手。將“到-快-雙-破攻”到“到-快-雙-被攔回”這5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相加,中國女排多于比賽對手,只有在中國女排與韓國女排的比賽中,少于對手。在中國女排告負的3場比賽中,中國女排運用“到-快-雙-得分”到“到-快-雙-被攔回”8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均多于比賽對手。將“到-快-雙-得分”、“到-快-雙-失誤”、“到-快-雙-被攔死”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中國女排均多于或等于比賽對手。將“到-快-雙-破攻”到“到-快-雙-被攔回”這5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相加,中國女排均多于比賽對手。這說明近年來世界各國在國際大賽上頻繁交手,對各國的進攻戰(zhàn)術體系都有所研究,容易形成重點盯人防守的局面,導致中國隊網(wǎng)前快速多變的戰(zhàn)術進攻受到一定的遏制,同時,中國女排近年來采用的快攻體系主要圍繞著2號位區(qū)域展開,3號位的快攻僅僅被用作“中間加壓”的思想加以體現(xiàn),真正的3號位進攻應用較少,且沒有發(fā)揮出應有的威力。同時,中國女排在暴露自己的快攻戰(zhàn)術被對手形成雙人攔網(wǎng)時,由于擊球點相對較低、又較近網(wǎng),快攻手段又多集中在背飛和背溜上,進攻威力就容易受阻。與此同時,歐美強隊在快攻被比賽對手形成雙人攔網(wǎng)時,利用身高、臂長,常常采用高點快攻和遠網(wǎng)快攻突破對手的防線,直接得分或破壞對手的防守反擊。所以,中國女排在“到-快-雙-破攻”到“到-快-雙-被攔回”這5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多于比賽對手,在此得到極大的體現(xiàn)。由此可見,“到-快-雙-得分”到“到-快-雙-被攔回”這8種組合模式對比賽的勝負有著較大的影響。一傳(防守)不到位下,各隊運用“不-快-雙-得分”到“不-快-雙-被攔回”8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在2~3次左右,只有中國女排與巴西女排的比賽中,中國女排運用次數(shù)為7次。各隊運用這8種組合模式,主要集中在“不-快-雙-得分”、“不-快-雙-破術”、“不-快-雙-被攔死”這3種組合模式上,尤以中國女排見長。由此可見,各隊在運用“不-快-雙-得分”到“不-快-雙-被攔回”8種組合模式上雖有一定的收效,但對整場比賽影響甚微。2.2.3“到-立-雙-進攻效果”組合模式在比賽中的運用情況從表2中可以看出,在“到-二-雙-進攻效果”、“不-二-雙-進攻效果”、“到-立-雙-進攻效果”和“不-立-雙-進攻效果”這32種組合模式中,因為各隊運用“到-立-雙-進攻效果”組合模式運用次數(shù)相對較多,運用“到-二-雙-進攻效果”、“不-二-雙-進攻效果”和“不-立-雙-進攻效果”組合模式太少,可忽略不計,因此,筆者只對“到-立-雙-進攻效果”組合模式進行分析說明。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在運用“到-立-雙-進攻效果”8種組合模式時,6場比賽中平均運用次數(shù)為3~4次,運用最多的一場比賽是中國女排vs美國女排(6:0)。將“到-立-雙-得分”和“到-立-雙-失誤”、“到-立-雙-被攔死”3種組合模式技術效果換算相加得分,中國女排有2場比賽高于比賽對手,有2場比賽與比賽對手持平,有2場比賽少于比賽對手。將“到-立-雙-破攻”、“到-立-雙-破術”和“到-立-雙-被放到位”3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相加,中國女排稍多于比賽對手。由此可見,中國女排在運用“到-立-雙-進攻效果”8種組合模式下,雖然在直接或間接得分上稍多于比賽對手,但在得分效率上卻不及比賽對手。因此,隨著運動員身體條件的提高,立體攻也日益成為現(xiàn)代排球比賽場上的不可或缺的獲勝法寶。但對于中國女排來說,中國女排一直以來走的都是以快攻見長、快速多變的進攻戰(zhàn)術路線,而對立體攻的運用相對于比賽對手則一直不占優(yōu)勢。這是中國女排在日后的訓練和比賽中應注重加強和提高的地方。2.3結合分析“進攻防御”組合模式的技術效果2.3.1不同強化組合的運用次數(shù)與限制從表3中看出,在一傳(防守)到位的情況下,各隊在運用“到-進攻打法-三-進攻效果”32種組合模式中,運用“到-強-三-進攻效果”這8種組合模式占了60%以上。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的6場比賽,一般采用這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為2~4次,只有中國女排vs巴西女排的比賽中,中國女排達到了7次,其中3次被攔死,直接送分給對方。這說明一傳(防守)到位情況下,進攻方利用隊員之間的戰(zhàn)術配合進攻打法多樣,同時,即使在采用強攻進攻打法上,有同伴的掩護或扯動,使防守方很難形成三人攔網(wǎng)的包夾之勢,這種組合模式運用少符合排球比賽的規(guī)律。在一傳(防守)不到位的情況下,各隊在運用“不-進攻打法-三-進攻效果”32種組合模式中,運用“不-強-三-進攻效果”這8種組合模式占了90%以上。在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的6場比賽中,只有3場比賽運用了這種組合模式,且運用次數(shù)在3~7次之間,運用次數(shù)上并沒有呈現(xiàn)增長趨勢。這說明雖然一傳(防守)不到位下采用強攻進攻打法,防守方有充足的時間組織攔防,又由于各隊強行組織了快攻或強攻,加快了進攻的節(jié)奏,使防守方來不及形成三人攔網(wǎng)的攔防體系,這種組合模式運用較少也就不難理解了,但這種現(xiàn)象符合當今競技排球發(fā)展的趨勢。這說明三人攔網(wǎng)下的組合模式對比賽的勝負影響甚微。2.3.2到-快-三-進攻效果”8種組合模式的比較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到/不-快-三-進攻效果”、“到/不-二-三-進攻效果”和“到/不-立-三-進攻效果”這48種組合模式中,只有“到-快-三-進攻效果”8種組合模式占有一定的比例,其它40種組合模式運用很少,可忽略不計,所以只對“到-快-三-進攻效果”8種組合模式進行分析說明。一傳(防守)到位下,各隊采用“到-快-三-進攻效果”8種組合模式較少,幾乎只有中國女排采用。這說明中國女排的快攻戰(zhàn)術已被各球隊所熟知,比賽對手對中國女排的快攻盯防較緊,容易造成中國女排快攻進攻戰(zhàn)術意圖暴露,形成三人攔網(wǎng)合圍的局面時有出現(xiàn)。由此可見,“到-快-三-進攻效果”組合模式不是比賽中常采用的組合模式,對比賽的勝負沒有直接的影響。2.4在沒有隔離的情況下,“攻擊防御”組合模型的技術效果的比較分析2.4.1不-強-無-進攻效果”組合模式比較分析從表4中可以看出,在一傳(防守)到位情況下,各隊運用“到-強-無-進攻效果”組合模式較少,在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的6場比賽中,這8種組合模式出現(xiàn)次數(shù)最高的僅為2次(中國女排vs塞爾維亞女排和中國女排vs巴西女排)。從各隊運用這8種組合模式與快攻或二次攻下采用的16種組合模式進行對比,整體數(shù)量明顯少于快攻和二次攻下的組合模式,說明“到-強-無-進攻效果”組合模式對比賽的勝負影響微乎其微。在一傳(防守)不到位的情況下,各隊運用“不-強-無-進攻效果”組合模式有所增多,各隊運用次數(shù)平均在4~5次之間,運用次數(shù)最多的是中國女排vs日本女排,次數(shù)為9:7。這說明一傳(防守)不到位下,各隊采用強攻是為了過渡球,為接下來的防守反擊做準備,所以“不-強-無-得分”組合模式少,“不-強-無-被防到位”組合模式多。與此同時,中國女排在運用“不-強-無-被防到位”組合模式次數(shù)上又明顯多于比賽對手,說明中國女排在處理過渡球方面沒有更多辦法盡量給比賽對手制造防守麻煩,增大了接下來的攔防壓力。由此可見,“不-強-無-進攻效果”組合模式對比賽的勝負影響甚微。2.4.2進攻或破攻從表4中可以看出,一傳(防守)到位下,各隊運用“到-快-無-進攻效果”8種組合模式也較少,各隊運用次數(shù)最多不超過3次,但若能抓住戰(zhàn)機巧妙運用,其進攻效果就是得分或破攻。通過觀看錄像發(fā)現(xiàn),各隊運用這種組合模式均為對手一傳(防守)直接過網(wǎng),趁對手來不及組織攔防下,運用快攻(探頭球)獲得得分或破攻。這種組合模式雖然運用次數(shù)較少,但對比賽對手的打擊較大,對比賽對手隊員的心理和場上氣氛有較大影響,甚至在關鍵時刻影響整場比賽的勝負。一傳(防守)不到位下,各隊運用“不-快-無-得分”到“不-快-無-被攔回”這8種組合模式次數(shù)均為0次,說明這8種組合模式在比賽中沒有被運用,其對比賽的勝負沒有任何影響。2.4.3不同組合模式在5場比賽中的運用情況從表4中可以看出,在“到/不-二-無-進攻效果”和“到/不-立-無-進攻效果”這32種組合模式中,“到/不-二-無-進攻效果”16種組合模式有一定次數(shù)的運用,“到/不-立-無-進攻效果”16種組合運用幾乎為零,筆者只對“到/不-二-無-進攻效果”16種組合模式進行分析說明。在一傳(防守)到位二次攻形成無人攔網(wǎng)下,6場比賽中有5場運用了“到-二-無-進攻效果”這8種組合模式,其中運用次數(shù)最多的一場為3次,其他4場均為1~2次。在運用“到-二-無-得分”這種組合模式上,中國隊明顯好于比賽對手。在一傳(防守)不到位二次攻形成無人攔網(wǎng)下,6場比賽中只有3場運用了“不-二-單-進攻效果”這8種組合模式,其中運用次數(shù)最多的一場為5次,其他2場均為1次,而其他各隊在運用“不-二-單-進攻效果”這8種組合模式上,均沒有直接得分或間接得分。這說明中國女排在運用“到-二-無-進攻效果”這8種組合模式下,進攻威力大,進攻效果好,直接得分多,明顯好于對手。中國女排在運用“不-二-單-進攻效果”這8種組合模式上,和對手水平相當,均不具有直接得分或間接得分的能力,且“到-二-無-進攻效果”和“不-二-單-進攻效果”這16種組合模式對比賽的勝負沒有直接的影響。因此,中國女排與比賽對手相比,在二次攻進攻戰(zhàn)術質量較高于其他對手。由于二次攻具有較強的偶然性,雖然可以取得出其不意的攻擊效果,但并不具備成為主要進攻手段的條件。不過,作為有益的進攻補充形式,在訓練中應給予重視。3戰(zhàn)略制定能力的運用3.1在單人攔網(wǎng)下,進攻次數(shù)的多少和進攻效果的好壞對比賽的勝負有著一定的影響。各隊通過各種戰(zhàn)術配合使對手形成單人攔網(wǎng)的局面,以“到-強-單-進攻效果”和“到-快-單-進攻效果”組合模式為主。中國女排利用快速多變的戰(zhàn)術配合,在一傳(防守)到位強攻和快攻進攻中使對手形成了多次單人攔網(wǎng)的局面,在獲勝的3場比賽中,進攻次數(shù)和效果均好于比賽對手,而在告負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