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復(fù)禮》用件課件_第1頁
《克己復(fù)禮》用件課件_第2頁
《克己復(fù)禮》用件課件_第3頁
《克己復(fù)禮》用件課件_第4頁
《克己復(fù)禮》用件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克己復(fù)禮半部《論語》治天下—宋.趙普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浙江省於潛中學杜建剛

1、背誦:12.1;3.1;16.2;13.32、掌握“敏、希、闕如、奚、鮮、期”在文中的意義,理解“歸、目、事、諸、弟、女”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3、理解下列詞語并能默寫:克己復(fù)禮、郁郁乎文哉、是可忍孰不可忍、名正言順、犯上作亂。4、品味文段的語體和語氣,體會特殊句式的表達作用。5、明確每一章的基本觀點。6、明確“禮”與“仁”“禮”與“孝”的關(guān)系。思考學習重點禮:規(guī)范、秩序禮,是古人為社會活動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規(guī)范以及貫穿其間的思想概念和他們共同遵循的禮節(jié)、儀式。浙江省於潛中學杜建剛禮——規(guī)范和秩序克己復(fù)禮

,

為仁禮,經(jīng)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矣。

(《左傳》)

在孔子的時代,禮制相當于現(xiàn)代的法制禮禮制:規(guī)范、秩序禮儀:禮節(jié)、禮儀(祭祀、朝會、祈禱、慶典等)禮器:禮儀用器禮樂:舞樂周禮1、吉禮2、兇禮3、軍禮4、賓禮5、嘉禮浙江省於潛中學杜建剛克己復(fù)禮1、仁與禮的關(guān)系(12.1)2、承前啟后,發(fā)揚周禮(3.14/7.5)3、天下無道,禮制不存(3.1/6.25/16.2/13.3/12.11)4、克己復(fù)禮,孝悌為本(1.2/2.8/17.21)5、名存實亡,徒具其形(17.11/3.3)顏淵12.1將實踐外在的禮制化作內(nèi)心欲求……約束自己(克己),使一切視、聽、言、動都符合禮制(復(fù)禮),從而產(chǎn)生人性情感(仁)。(《論語今讀》李澤厚)顏淵12.1對成人來說,是“為人由己”,由自己決定、主宰而發(fā)出這約束自己的“四勿”(即道德自律),而通向和達到一種“歸仁”的超道德的人生境界和社會境界。(《論語今讀》)那么“克己復(fù)禮”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修習提升的過程。“禮”是提升的手段,“仁”是修習的目的。反過來有了“仁”一切“禮”才會成為真正的“禮”。自讀這十三章,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一章的內(nèi)容。克己欲求仁心議孝悌嘆世異仁夢周公贊周禮說治亂說秩序斥季氏明孝道正名分評喪禮問禮樂求人仁禮3.14三代之禮,乃孔子博學好古所得,乃孔子之“溫故”。孔子之所以教其弟子,主要在如何從周而更有所改進發(fā)揮。(錢穆)可見孔子即非復(fù)古,也非革命,乃積累進化論者。(李澤厚)7.5“猛志固常在”,奈“時不利兮”何?去情無夢,無理想,無追求,如死人然。人之為人,在生不在死,人既不能無生,又焉能無夢?(李澤厚)6.25僭越禮制,乃是亂天下之開始。季氏“八佾舞于庭”,上僭天子,近蔑其君,此事尚可忍為,將何事不忍為?(錢穆)6.25這一章在表現(xiàn)手法上和“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相同,你覺得孔子在感嘆什么呢?周室禮制規(guī)定腹部四棱被改變成圓形似枕狀感時傷世之詞嘆名存而實亡中國的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打啞謎”以此喻彼,類比思維。它不是邏輯推理,而是“以美啟真”——依靠個體獨特的感受、經(jīng)驗及直觀啟悟理性認識。浙江省於潛中學杜建剛八佾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购沃^也?」子曰:「繪事后素?!乖唬骸付Y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棺酉膯柕溃骸腹旁娬f:「巧笑倩啊,美目盼啊,再用素粉來增添她的美麗啊,」這三句詩指的是什么呢?」先生說:「你看繪畫,不也是臨后始加素色嗎?」子夏說:「不是說禮是后起之事嗎?」先生說:「開發(fā)引起我心意的是商了。如他那樣,纔可和他言《詩》了?!菇庾x此章亦是禮必有本之意。又見孔門論詩,必推明之于人事。文學本原在人生,故治文學者,必本于人生而求之,乃能發(fā)明文學之真蘊。此皆孔門論學要義。此章當與〈學而篇〉子貢言如切如磋章相參。學而1.15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棺迂曉唬骸浮对姟吩疲骸溉缜腥绱?,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譯文子貢說:「貧人能不諂,富人能不驕,如何呀?」先生說:「這也算好了,但不如貧而能樂道,富而知好禮,那就更好了?!棺迂曊f:「《詩經(jīng)》上曾說過:像切呀,磋呀,琢呀,磨呀,不就是這意思嗎?」先生說:「賜呀!像這樣,纔(才)可和你談《詩》了。告訴你這里,你能知道到那里。」子路13.3衛(wèi)世子蒯聵恥其母南子之淫亂,欲殺之不果而出奔。衛(wèi)靈公欲立公子郢,郢辭。公卒,夫人立之,又辭。乃立蒯聵之子輒(衛(wèi)出公)。前493年輒即位,同年6月,趙簡子送蒯聵回國即位,衛(wèi)人聽說后,發(fā)兵擊之,使其不得入。衛(wèi)出公8年,孔子來到衛(wèi)國,次年回魯。后子路為衛(wèi)國大夫孔里的宰。前480年,孔里的母親伯姬又與人謀劃弟弟蒯聵回國為君,迫孔里弒衛(wèi)出公,衛(wèi)出公聞訊而逃。子路在外聞訊后,即回國去見蒯聵,蒯聵阻其入城,在戰(zhàn)斗中子路被殺。名正言順1、什么是“正名”?2、子路認為老師的做法實在迂腐,你怎么看?3、你認為孔子的“正名”能解決衛(wèi)國的問題嗎?孔子為什么那么強調(diào)“正名”的重要性?孔子認為社會的混亂是由“名”“實”混亂引起的,解決“名”的問題實際上就是解決治國的指導(dǎo)思想問題。所以“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言之必可行也?!蹦敲?,正名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那么,正名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名,是禮制的現(xiàn)實載體。是規(guī)范,是義務(wù),是行為,是活動??鬃诱础熬汲几父缸幼印币?。衛(wèi)國之亂正因“名不正言不順”。

衛(wèi)國當時,子欲弒母在先,子以兵拒父在后,母子相殘,父子成仇;貴族互相傾軋,百姓無所依從。16.2說治亂歷史規(guī)律的總結(jié):堯舜禹湯及西周——自天子齊桓公,晉文公——自諸侯季氏掌權(quán)——自大夫季氏家臣——陪臣執(zhí)國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你如何理解孔子的話,有道理嗎?這句話還有現(xiàn)實意義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子講君臣父子關(guān)系時講了兩面,不但對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對君主和父輩也有制約,如“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所以,在孔子看來,臣不臣,子不子的現(xiàn)象固然不能允許,君不君,父不父的情況也同樣應(yīng)該反對。浙江省於潛中學杜建剛禮與仁仁與孝孝與禮你能說說這三者的關(guān)系嗎?孝悌是仁的根本。人有孝悌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孝悌又是最基礎(chǔ)的禮。孝悌是“人性”的根本,秩序的來源和社會的基礎(chǔ)。如何才是“孝”?孔子認為在盡孝上“在父母面前保持敬愛和悅的容色”最難,你怎么看?你認為什么最重要呢?如何才是“孝”?《小戴記》〈曲禮〉有云:“視于無形,聽于無聲?!蹦茉跓o形無聲中體會得父母之意,始是孝。又云:“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比酥嫔?,即其內(nèi)心之真情流露,色難仍是心難。2.7子游問孝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子游問:“怎樣是孝道?”先生說:“現(xiàn)在人只把能養(yǎng)父母便算孝了。就是犬馬,一樣能有人養(yǎng)著。沒有對父母一片敬心,又在何處作分別呀!”

17.21評喪禮此章宰我問三年之喪,其意本為討論禮制,當時亦似未有天下通行三年之喪之證。請你給宰我和孔子評評理。宰我不明白老師的意圖

父母之喪,子女悲哀在心,故食旨未甘,衣采色而心滋不適,哀戚出于自然,乃本此而制為居喪之禮??鬃痈嬖孜?,汝若覺心安,自可不遵此制。宰我本普泛設(shè)問,孔子教其反求之心以明此禮意。而宰我率答曰安,此下孔子遂深責之。免于父母之懷:子生未滿三歲,常在父母懷抱中,故親喪特以三年為斷。欲報之恩,昊天罔極,非謂三年即可脫于悲哀。此亦即人之仁心。金圣嘆的孝道教育他寫給兒子的信:我和你是朋友,最初你也沒有指定要我作你的父親,我也沒有指定要你作我的兒子,大家是撞來的,因為是撞來的所以彼此之間,沒有交情可談。但是話得說回來,這個老頭子和這個老太太,從替你揩大便小便開始,照顧了你二十年。這二十年,你去社會上找找看,還有沒有比這兩個老朋友更好的朋友?我們現(xiàn)在不要求你孝不孝,這些都是空話,只要求你把這兩個老朋友照顧你二十年的感情,也同樣照顧這兩個老朋友二十年,就夠了。金圣嘆的孝道教育這是金圣嘆的游戲文章,也說明了孝道的真正哲學,所以中國講孝,就是愛的回報。因此孔子說,現(xiàn)在的人,當父母死了而真有三年懷念父母的心情,像父母當時對自己三歲以內(nèi)這樣愛護的有沒有?連這個三年懷念都沒有,哪里還談得上孝字。17.11問禮樂

(錢穆)玉帛,禮之所用。鐘鼓,樂之所用。人必先有敬心而將之以玉帛,始為禮。必先有和氣而發(fā)之以鐘鼓,始為樂。遺其本,專事其末,無其內(nèi),徒求其外,則玉帛鐘鼓不得為禮樂?;蛘f:禮樂之可貴,在其安上治民,移風而易俗。若不能于此,而惟玉帛鐘鼓之是尚,則不得謂之禮樂。3.3求人仁(錢穆)仁乃人與人間之真情厚意。由此而求表達,于是有禮樂。若人心中無此一番真情厚意,則禮樂無可用。禮樂必依憑于器與動作,此皆表達在外者。人心之仁,則蘊蓄在內(nèi)。若無內(nèi)心之仁,禮樂都將失其意義。但無禮樂以為之表達,則吾心之仁亦無落實之所。故仁與禮,一內(nèi)一外,若相反而相成??鬃友远Y,重在禮之本,禮之本即仁??鬃又畬W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