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硫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高中化學-硫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高中化學-硫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高中化學-硫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高中化學-硫酸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必修二第一章的內容,是在高一年級化

學上冊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的深入學習,而本節(jié)內

容一一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又是本章的核心內容,是后面學習元素周期律的基礎。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初中時已經學習了原子的構成和元素,對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這一知識點也

做了初步了解,所以在此節(jié)內容的學習之前學生就已經具備了一些原子的相關基

礎知識。同時也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基礎,能夠對一些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原子核外電子運動的特征。

2.了解元素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基本規(guī)律,能用原子(離子)結構示意圖

表示常見原子(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的能力,嘗試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對信息進行

加工。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原子核外電子分層排布、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及其規(guī)律。

難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間相互制約關系。

五、教學過程

【引入】大家好,這節(jié)課我們進入到新課的學習:

【板書】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提問】在進入新課內容之前,我們先來復習一下以前學習的內容。下面我們來

回顧一下,什么是原子?原子由什么微粒構成?

【學生回顧】……

【板書】

西工坊(質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

原子《[中子:不布電

核外電子: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榭卜電子數(shù)

【教師】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而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構成,其中質

子帶一個單位的正電荷,中子不帶電。核外電子則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

【提問】那么為什么原子對外顯電中性呢?

【學生】質子所帶的正電荷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數(shù),所以原子不顯電性。

【教師】很好,其中我們還學習到了一個重要的等式關系: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

核外電子數(shù)。所以質子所帶的正電荷與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相互抵消,導致原

子不顯電性。

【提問】元素符號周圍的數(shù)字的含義?

【學生】質量數(shù)=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過渡】好,我們都知道了原子的結構。現(xiàn)在我們來研究一下電子在原子核外究

竟是怎么運動的。

【教師】大家來看ppt上這張熟悉的原子結構圖。我們可以看到原子核外有一圈

圈的層狀區(qū)域,由里往外分為好幾個圈層,這就是我們以前初三所學習到的電子

層一一核外電子的運動有自己的特點,它不像行星繞太陽旋轉有固定的軌道,但

卻有經常出現(xiàn)的區(qū)域,科學家把這些區(qū)域稱為電子層。展示洋蔥切面圖像。而核

外電子就是在這樣不同的電子層內運動,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為核外電子的分層排

布。

【過渡】那么,大家知道了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之后,是不是產生了這樣的疑問:

核外電子究竟是怎么分層排布的呢?好,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共同解決同學們的疑

問一一我們來探究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板書】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提問】我們來看這個原子結構,從黃色最里一層原子層到藍色最外一層原子層,

我們要怎么標記它們呢?而它們的能量分布又是怎么樣的呢?帶著這兩個問題

我們進入到核外電子排布第一個規(guī)律的學習。

【教師】在化學上,由里往外各電子層的層序數(shù)n依次為1、2、3、4、5、6、7,

分別用英文字母K、L、M、N、0、P、Q表示電子層。

【板書】電子層序數(shù)n1234567

電子層符號KLMN0PQ

【教師】我們來看剛才那個原子結構圖,我們從里往外依次稱為K、L、M、N電

子層,能量則是離核越遠電子層上電子的能量就越高。而電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時,

總是盡量先排在離核最近(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

能量較高的電子層里。即最先排布K層,當K層排滿后,再排L層……

【板書】1.能量由低到高

【教師】下面我們先來看稀有氣體元素原子電子層排布:

【投影】

各電子層的電子數(shù)

核電荷元素元素

數(shù)名稱最外層電

KLMN0P子數(shù)

2He22

10嵐明288

18麴2888

36Kr281888

54盆X至28181888

86氨刖2818321888

各層最多電子數(shù)28183250

【副板書】

【學生】仔細觀察,找規(guī)律

【提問】從中我們可以得出什么規(guī)律呢?每一電子層最多能填充的電子數(shù)為多少

呢?

(提示:用電子層序數(shù)n表示)

【學生】2n2

【板書】2.每一電子層最多填充的電子數(shù)為2n2個

【提問】我們再來看稀有氣體的核外電子排布,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有什么共同

特點?

【學生】都不超過8個

【板書】3.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不超過8個(K層不超過2個)

【教師】那么次外層和倒數(shù)第三層呢?

【學生】次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18個,倒數(shù)第三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32個

【板書】4.次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18個,倒數(shù)第三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32個

【過渡】如何清晰的表示原子的結構?

3.核外電子排布的表示方法一原子結構示意圖

【小接結】好,學習了那么多。現(xiàn)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我們這節(jié)課所學習到的知識。

首先我們由以前學習到的概念電子層引入電子分層排布,接著我們共同探討了原

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總共有4條規(guī)律。1.能量由低到高。2.每層最多容納

電子數(shù)目是2n2。3.最外層電子數(shù)目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時不超過2個。

4.次外層電子數(shù)目不超過18個,倒數(shù)第三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32個。大家在使用

時,要注意“不超過”的含義,靈活運用。

【課堂練習】1-6見課件

1?18號元素核外電子排布的規(guī)律,完成表格。“三類不同元素的原子結構特點

與化學性質的關系”

[結論】元素的化學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關系密切,最外層電子數(shù)決定化學性質o

【學生】完成練習7

二、板書設計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回顧:

質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帶電

[核外電子:帶一個單彳蜘負電荷

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梭卜電子數(shù)

核外電子的排布規(guī)律:

電子層序數(shù)n1234567

電子層符號KLMNOPQ

1.能量由低到高

2.每一電子層最多填充的電子數(shù)為2n2個

3.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不超過8個(K層不超過2個)

4.次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18個,倒數(shù)第三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32個

學情分析

學生初中時已經學習了原子的構成和元素,對核外電子是分層排布這一知識點也做了

初步了解,所以在此節(jié)內容的學習之前學生就已經具備了一些原子的相關基礎知識。同時也

具備一定的數(shù)學基礎,能夠對一些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

教學效果

1.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積極采用現(xiàn)代教育方法和手段,在課程教

學時理論聯(lián)系實際,教師在講授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網絡教學資源等現(xiàn)代化手段,提高課

堂的容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學生為本,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

問題的能力。

3.課程教學目標得到很好的完成,進一步了解了原子的組成和結構,為下一可是元素

周期律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本課還存在的不足之處學生課堂積極性不是很高,可能是上課環(huán)境的改變所致。

教材分析

本章《物質結構元素周期律》是高中必修二第一章的內容,是在高一年級化學

上冊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的深入學習,而本節(jié)內容-

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又是本章的核心內容,是后面學習元素

周期律的基礎。

1.1.1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一、單項選擇題

?28

1.某粒子M的結構示意圖為々,下列有關該粒子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x值有6種以上的可能

B.M粒子的符號可能是02,Ne、AP"等

C.M粒子表示的陰離子中還原性最弱的是N-廠

D.取含有M粒子的溶液進行焰色反應,若為黃色,則M的符號是Na+

2.某原子核外共有〃個電子層(〃>3),則(〃一1)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shù)為()

A.8B.18C.32D.2(?-1)2

3.核電荷數(shù)為15的原子,〃層電子個數(shù)最多,"層為()

A.K層B.N層C.M層D.L層

4.一種微粒與另一種微粒的質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均相等,它們不可能是()

A.不同種離子B.不同種分子C.不同原子D.一種離子,一種分子

5.下列粒子中,核外電子數(shù)相同的是()

①F-②Na+③Ne④K*⑤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6.下列說法中肯定錯誤的是()

A.某原子K層上只有一個電子

B.某原子M層上電子數(shù)為L層上的電子數(shù)的4倍

C.某離子L層和M層上的電子數(shù)均為K層的4倍

D.某離子的核電荷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

7.核電荷數(shù)小于或等于18的元素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余電子總數(shù)一半的元素種類

有()

A.1種B.2種C.3種D.4種

8.有A、B兩種原子,A原子的M層比B原子的M層少3個電子,B原子的L層電子數(shù)

恰好為A原子L層電子數(shù)的2倍。A和B分別是()

A.硅和鈉B.硼和氨C.氯和碳D.碳和鋁

9.原子核外每個電子層上均含有2/個電子的元素是()

A.BeB.CC.ArD.Ne

10.核內中子數(shù)為N的R2+,質量數(shù)為A,則〃g它的氧化物中含質子的物質的量是()

nn

A,A+16(A-N+8)molB.^+16(A-N+10)mol

C.(A—N+2)molD.~r(A—N+6)mol

A

二、非選擇題

11.在1?18號元素中,某元素R的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與電子層數(shù)相同,試寫出可能元素

的元素符號和原子結構示意圖o

12.應用原子核外各電子層的電子數(shù)推斷下列各元素(用元素符號填寫):

(1)某元素的M層上的電子數(shù)是K層電子數(shù)的3倍,則該元素是;

(2)某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一半,是倒數(shù)第三層的2倍,則該元素是

(3)某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則該元素是。

13.已知1?20號元素中A、B、C、D四種元素的原子中,質子數(shù)為A<B<C<D,A元素的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B元素的原子核外M層電子數(shù)是L層電子

數(shù)的一半;C元素的原子次外層電子數(shù)比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1個。D的原子核外K層、L

層.電子數(shù)之和等于M、N層電子數(shù)之和,試推斷:

(1)元素的名稱:C,Do

(2)原子結構示意圖:A,Bo

(3)工業(yè)上由A元素的單質制取B元素的單質的化學方程式。

(4)若沒有“質子數(shù)為A<B<C<D"的限制,C還可以是元素。

14.A、B、C、D四種元素,A單質在B單質中燃燒發(fā)出蒼白色火焰,C單質跟A、D形

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反應生成A單質,C原子與B原子的電子層數(shù)相同,且最外層電

子數(shù)之差為奇數(shù),D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K層電子數(shù)的3倍,其單質為淡黃色固體。

(1)四種元素符號為:A,B,C,D;

(2)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的兩種元素是,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分別為、

(3)A、B、C、D原子形成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分別為

15.已知A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大于B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但兩種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

數(shù)目的電子層,A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B元素的兩倍,A元素原子M層電子數(shù)為K

層電子數(shù)的3倍,C元素原子的核電荷數(shù)是電子層數(shù)的4倍,其質子數(shù)為最外層電子數(shù)

的6倍。請完成下列空白:

(1)A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A元素的名稱為。

(2)B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