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自考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1頁
2021年4月自考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2頁
2021年4月自考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3頁
2021年4月自考00456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試題及答案含解析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二)年月真題

0045620214

1、【單選題】在教育研究中存在著大量諸如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教

師中心與兒童中心、自由與紀律等問題。這反映了教育研究的對象具有

境域性

整合性

A:

模糊性

B:

兩難性

C:

答D:案:D

解析:縱觀教育研究活動的歷史與現實,存在著大量在理論上懸而未決的兩難問題,比如

教育公平與教育效率、社會本位與個人本位、教師中心與兒童中心、興趣與努力、自由與

紀律、減輕負擔與提高質量等。面對這些兩難問題,教育理論往往以“辯證統(tǒng)一”來高度

概括,無法做岀更具體的闡釋與說明。這就極容易導致教育理論研究的虛空,與實踐改造

的旨趣相去甚遠。P29

2、【單選題】前科學時期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論基礎是

哲學

心理學

A:

社會學

B:

神學

C:

答D:案:A

解析:前科學時期的教育研究的主要前提是哲學。P39

3、【單選題】在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對一些尚有爭議或語義模糊的概念應做出自己認可的定

義并將這一定義貫徹到底,不能偷換概念。這遵循的是教育研究科學規(guī)范中的哪一原則?

客觀性原則

公共性原則

A:

操作性原則

B:

檢驗性原則

C:

答D:案:B

解析:所謂公共性原則是指研究中應盡可能使用學術界公認的術語,如果沒有公認的術

語,必須自我界定并貫徹到底。但是,由于教育問題的境域性和教育研究的多學科交叉

性,在教育研究中同一個概念術語有時會存在不同的界定和理解,因此研究者在界定自己

的概念時,要特別注意:一方面,要把握追蹤學術發(fā)展的脈絡,立足相關領域的前沿,在

辨析中把握相關概念的定義,以了解同行學者們形成的共識;另一方面,對于一些尚有爭

議或語義模糊的概念,在研究中應作出自己認可的定義,并將這一定義貫徹到底,不能

在研究中左右搖擺甚至偷換概念。

4、【單選題】類似“小學一三年級學生一節(jié)課能識多少字?男女學生識字方面有什么不同特

點?”問題的研究屬于

直覺觀察水平的研究

探索研究水平的研究

A:

遷移推廣水平的研究

B:

理論研究水平的研究

C:

答D:案:A

解析:直覺觀察水平的研究.回答的問題是“發(fā)生了什么?”(What's'happening?)例如:

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一節(jié)課能識多少字?男女學生識字方面有什么不同特點?P32

5、【單選題】在教育研究中,對較大范圍的地區(qū)或部門中的每一個對象都進行調查,以獲得對

研究對象現狀的全面、正確的描述。這種調查屬于

普遍調查

抽樣調查

A:

個案調查

B:

典型調查

C:

答D:案:A

解析:普查是對較大范圍的地區(qū)或部門中的每一個對象都進行調査。它的作用是能夠對現

狀作出全面、準確的描述,從而有利于把握整體的一般狀況,得岀具有普遍性的概括。

P65

6、【單選題】一般來說,教育研究中的綜述性文獻屬于

零次文獻

一次文獻

A:

二次文獻

B:

三次文獻

C:

答D:案:D

解析:三次文獻,又稱綜述性文獻,是利用二次文獻提供的文獻線索,對某一范圍內的一

次文獻進行廣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綜合濃縮而成的參考性文獻,包括動態(tài)綜述、專

題述評、進展報告、專題研究報告以及數據手冊、年鑒、百科全書等。P73

7、【單選題】在教育研究中,以引文文獻、附錄的參考文獻作為線索查找有關主題的文獻的

方法屬于

順查法

逆查法

A:

跟蹤法

B:

排查法

C:

答D:案:C

解析:引文查找法又稱跟蹤法。這是以已掌握的文獻中所列的引用文獻、附錄的參考文獻

作為線索,查找有關主題的文獻。P79

8、【單選題】在教育調查研究中,最基本、也是使用最廣泛的研究方法是

訪談調查法

測量調查法

A:

調查表法

B:

問卷調查法

C:

答D:案:D

解析:問卷調查法是教育調查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基本方

法。P108

9、【單選題】日記描述法是教育觀察法的記錄方式之一,國外最早使用這一記錄方式的教育

家是

夸美紐斯

裴斯泰洛齊

A:

赫爾巴特

B:

盧梭

C:

答D:案:B

解析:國外最早使用日記描述法的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P90

10、【單選題】在教育實驗的多種類型中,對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進行充分控制的實驗

屬于

前實驗

準實驗

A:

真實驗

B:

C:

半實驗

答D:案:C

解析:真實驗(True--experiment)又稱標準實驗,是對所有影響因變量的因素有充分控制

的實驗,如對實驗組和控制組的成員做了相等同的搭配;對實驗的環(huán)境做了充分的控制,并

對實驗組與控制組的成員都進行了前測和后測。P133

11、【單選題】在教育測量調查研究中,測量結果有大小和等級的序列關系,但不能做加減乘

除運算,在統(tǒng)計上適用于中位數、百分位數、等級相關系數等的測量是

定距測量

定序測量

A:

定名測量

B:

比率測量

C:

答D:案:B

解析:定序測量。定序測量是按事物的大小、輕重等特征依次排列,進行分類和比較,這

類測量的數值具有等級性和序列性的特點。它和定名測量一樣,要遵循相斥性和周延性原

則,但不像定名測量那樣處于同一水平的數值意義是相同的。定序測量的結果有大小和等

級的序列關系,比如,體育比賽結果按名次排列,對兒童閱讀能力劃分為優(yōu)、中、差三個

等級等,都屬于定序測量。盡管定序測量的結果可能是數量化的,比如,第1名、第2

名、第3名……但這并不能表明各數值之間的差距是相等的,即第1名和第2名之間的差

距與第2名和第3名之間的差距并不一定相等。因此,定序測量也不能作加減乘除運算。

這種測量所適用的統(tǒng)計有:中位數、百分位數、等級相關系數等。P119

12、【單選題】最早使用敘事方法研究學?,F場活動的學者是

艾斯納

伯克

A:

杰克遜

B:

康納利

C:

答D:案:C

解析:1968年杰克遜(P.W.Jackson)最早運用敘事方法研究學?,F場活動。1980年,伯克

(1.Berk)就提出自傳是教育研究的首要方法。P175

13、【單選題】在定性分析過程中,資料的審核是資料整理的基礎工作,它包括的三個方面是

真實性、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

真實性、準確性和有效性

A:

真實性、有效性和系統(tǒng)性

B:

C:

真實性、準確性和全面性

答D:案:B

解析:資料的審核主要從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有效性三個方面進行。P194

14、【單選題】回歸分析是教育定量研究中對數據的綜合分析方法之一,它針對的因變量應

限定為

1個

2個

A:

3個

B:

多個

C:

答D:案:A

解析:回歸分析針對的因變量只有一個,而自變量則既可以僅有一個(一元回歸或簡單回

歸),也可以有多個(多元回歸或多重回歸)。P212

15、【單選題】在教育研究中,以教育事實為主的科學研究成果的呈現方式是

學術專著

學術論文

A:

教育調查報告

B:

學位論文

C:

答D:案:C

解析:以教育事實為主的科學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教育觀察報告、教育調查報告、教育實驗

報告等

16、【問答題】某研究者擬對一所職業(yè)高中學生的從業(yè)意向進行抽樣調查,他要從500名學

生中抽取100名學生作為樣本,其中高一學生數為195人,高二為150人,高三為155人如果采

用分層隨機取樣,如何抽取

答案:略。

17、【問答題】簡述建立教育研究成果評價指標體系的基本要求。

答案:建立教育研究成果評價的指標體系應該遵循以下要求:第一,一致性。指標體系必

須與總體目標相一致。指標體系中評什么、不評什么,重視什么、忽略什么都要直接反映

研究的目標,研究目標決定評價指標體系的方向和內容。第二,可測性或有效性。評價指

標體系中確定的每一指標都應是可以進行實際測量或觀察的,同一層次的指標不相互重

疊、不存在因果關系,各類指標界定清晰、便于操作。第三,精練可行。評價指標體系在

科學完整的前提下力求精練、明了、簡化。評價指標體系不宜龐雜,信息量少、區(qū)分度和

效度不高、難于操作的指標應剔除。P224

18、【問答題】歸納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歸納是從已知的具體的事實中或在個別性的前提下概括出一般性的或普遍性的結論

的思維方法。它是對原始資料進行系統(tǒng)分析常用的方法。歸納分析可以使用多種方法,其

中較常用的是以下5種方法。1.求同法。2.求異法。3.求同求異并用法。4.共變法。5.剩

余法。

19、【問答題】簡述教育觀察法的基本特征。

答案:(-)目的性。教育觀察是根據研究課題的需要,為解決某一教育問題或現象而進

行的。因此,在進行教育觀察前,必須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同時確定觀察的范圍、形式和

方法,因此,教育觀察法具有目的性。(二)直接性。教育觀察法的直接性是指教育研究

者與觀察對象的直接聯(lián)系。由于觀察的直接性,研究者所獲得的資料真實可信,準確有

效,之所以說“百聞不如一見”,就是因為觀察法具有直接性這一基本特征。(三)客

觀性。教育觀察,以自然狀態(tài)為前提,不改變對象的自然條件和發(fā)展過程,直接觀察某教

育現象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綜合運用各種途徑和方式,對觀察結果作明確、

詳細、周密的記錄。由于進行教育觀察的研究人員不干預研究對象的活動,從而能夠較客

觀真實地收集第一手資料,因此,教育觀察法具有客觀性。(四)情感性。教育觀察的

對象是人,教育研究者與觀察對象之間的關系,有時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特別是

當教師具有雙重角色時,即教師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教育研究者時,教育研究者與觀察

對象之間的關系,實際上是師生之間的互動關系。師生之間的互動,除了認知上的互動之

外,還有情感上的互動,這時,作為教育研究者的教師,在觀察學生的行為表現時,往往

帶有個人主觀上的感情色彩。因而說,教育觀察法具有情感性。(五)重復性。教育研究

者有可能也有必要對學生或教育教學現象進行反復多次的詳細觀察。重復觀察可避免觀察

的表面化和片面化。P86

20、【問答題】試論教育行動研究的優(yōu)點和局限。

答案:行動研究的優(yōu)點:(一)實踐工作者的主體價值重獲重視。行動研究把一線教師定

位成一個受尊重的主體,一線教師一同參與和自身有關的研究,他們與研究者的不同只是

在于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要發(fā)起者。一線教師的意見受同等的尊重,也一同承擔研究的成敗,

一線教師的主體精神獲得重視。(二)提高一線教師的自覺意識。行動研究除了傾聽一線

教師的聲音之外,更積極的意義是在于幫助一線教師自覺,且通過“彰權益能”,讓一線

教師參與研究,成為一個研究者,檢視自己所面臨的問題并擬定解決方案。通過一線教師

研究意識的喚醒,使得問題更易解決,研究的目的更易達成。(三)具有即刻反思性。在

行動研究中,研究者的研究行動就是自己的實踐,研究者可以看到自己對研究現象的分析

與探究。因此,行動研究的特性決定了研究者在實踐、行動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思考(即做

研究),如此反復辯證的歷程不僅具有生命力,也同時具有對癥下藥所產生的強大效果。

(四)縮小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理論與實踐的脫離是傳統(tǒng)學術研究常被批評的原因之

一。行動研究使教師能夠根據自己對教學情境現象的了解作觀察分析,并依據同事們的經

驗、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來尋求對策,有效地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歷程,專家學者的理

論思辨與實務工作者的觀察經歷得以結合,就可以縮短理論與實務之間的差距。行動研

究的限制:(一)增加一線教師的工作負擔。工作負擔與時間限制成為教育行動研究是否

得以成功的關鍵因素。(二)資料公開困難。研究結果的發(fā)表必須經過當事者的同意,若

其不同意,這樣的資訊便無法被分享。(三)研究者的同事感覺被侵犯。當教師在做行動

研究時,會有很多機會與其他的教師一同討論教學上的問題。在過程中可能會討論到個人

的教學方式與態(tài)度而不知不覺或無法避免地討論到某位教師的做法或者是在征詢學生的意

見與回饋時,學生容易拿其他的老師來做比較,這樣的情形有演變成質疑某位老師的專業(yè)

之虞。(四)研究者不夠自主,過度依賴專家。教師對自己的能力與知識信心不足,常過

度依賴外來的專家學者,無法體會到自己做研究的精神,甘于讓自己處于權力的隸屬地

位,也導致行動研究的成效不佳。(五)外部支援不足。在行政方面,學校沒有營造適合教

師從事行動研究所需的氛圍。在學術界方面,行動研究由教師來做,方法不夠嚴謹,研究

報告所呈現出來的知識缺乏學術認同。(六)研究成果過于微觀,并難以推廣運用至其他情

況。行動研究的特點是能針對實際的、特定的小范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與研究,但研究是

配合某位研究者的氣質、專長和經驗所設計岀來的,其結果并不見得適用于其他相同科目

的教師身上。也因研究方法本身的特性所致,教育行動研究常易流于過度微觀,只限于個

別教師合作及技術層面,缺乏對整個文化脈絡的批判和對整個教育政策、制度的探討。

21、【問答題】閱讀案例并回答問題?!景咐磕持袑W教師通過實踐探索,形成了“先學

后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跋葘W”即教師提出學習目標和自學要求,讓學生帶著問

題學習,發(fā)現疑難就做上記號,教師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了解自學情況;“后教”即學生

自學結束后,針對疑難問題開展互動式學習,讓學生真正懂得“為什么”;“當堂訓練”即每堂

課下課前,教師用1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完成習題,進行一定量的訓練,讓學生用所學

知識解決問題。結果學生在學業(yè)成績、學習興趣等方面都有了顯著提高。為了驗證該教師這

種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性,該學校在初中一年級隨機選取兩個班,其中一個為實驗班,一個為控

制班,實驗班采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新教學模式,控制班延續(x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展了

為期一年的實驗研究。【問題】(1)該學校這一實驗的研究假設是什么?(2)指出該實驗

的自變量、因變量和無關變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