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qū)矯正的若干焦點問題_第1頁
社區(qū)矯正的若干焦點問題_第2頁
社區(qū)矯正的若干焦點問題_第3頁
社區(qū)矯正的若干焦點問題_第4頁
社區(qū)矯正的若干焦點問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社區(qū)環(huán)境中罪犯心理矯正的

若干焦點問題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姚峰TEL/p>

EMAIL:yfyao108@163.com結構一對一例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思考二罪犯心理矯治的由來與發(fā)展?三社區(qū)罪犯心理矯治工作的開展四罪犯心理矯治的形式有哪些?五罪犯心理矯治的技術有哪些?六罪犯心理矯治工作的目標是什么?七罪犯心理矯治工作的重點是什么?八是不是所有的罪犯都適合心理矯治?九心理診斷與精神病的鑒別問題?一對一例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思考案件為團伙搶劫,犯罪嫌疑人為王亮(化名),1989年11月出生,初中文化;王強(化名),1990年7月出生,初中文化;李店(化名),1989年6月出生,發(fā)案時三人均未滿18周歲。

王亮情況:母親因丈夫經常酒后毆打自己,感情不和在王亮不到6歲時離家打工,自此再沒回家,2003年正式離婚,王亮被判給父親照顧。王亮本人因父親長期在外地打工則主要與爺爺奶奶共同生活。王是爺爺奶奶的獨孫,爺爺奶奶對他較為寵愛。王亮開始在村小學上學,初三畢業(yè)后未能考上高中,復讀半學期后,因為家庭條件差,學費負擔較重,自己也感覺不想上學了,就退了學,自此開始了打工生涯。到合肥先后做過飯店服務,學過廚師,拘留前還在一飯店打工。王亮在打工期間結識了同鄉(xiāng)的李店等人,李店當時有前科,因為參與搶劫而被判緩刑,王稱很聽李店的話,幾次搶劫都是由李店主使,在2007年4月后,伙同李店等人再次連續(xù)作案3起,直至案發(fā)。一對一例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思考王強情況:父親在2003年開始在外打工,2004年12月其母親因有外遇和另外一個男人不辭而別,母親喜歡打麻將,經常在外打麻將很遲回來,很少管王強,王強從小和父母一塊長大。王本人陳述母親離家出走后打擊很大,經常受到同學的指指點點和挖苦諷刺,非常痛恨母親,也不再想上學。初中沒畢業(yè)輟學后,先后在昆山、溫州,河南等地打工,案發(fā)前從昆山回來,遇到李店等人,將打工掙的2000多元錢和王亮、李店等人共同揮霍完后,李店等人勸說王強參與搶劫,頭兩次王亮等人作案自己并沒參與,但是第三次未能抵御住勸說,一方面經濟困窘,另一方面感覺可以“玩一次,不會有什么事情”。后案發(fā),被拘留。一對一例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思考李店情況:父母由于忙于生意,平時與李店的溝通和交流較少,疏于管教,至其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李店初二時開始接觸網吧,但并無迷戀現象,05年就讀于寄宿制的高中,至此脫離家庭的約束,就開始與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有了密切的接觸,加上學習成績較差,產生了厭學情緒,在06年高二開學時自動輟學。輟學在家其間,李店的思想極不穩(wěn)定,加上看到父母在生意上也過于操勞,想走捷徑賺大錢的念頭愈加強烈,在繼續(xù)與社會青年來往中,于06年11月因搶劫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此次被捕之后,李店雖有悔悟之意,但并沒有痛改前非,在執(zhí)行緩刑期間仍然在社會上浪蕩。父母為了能夠幫助李店,在親戚開辦的旅行社里為其找了份工作,但李店由于自身條件有限,不到一個月以沒興趣為由就離開了。之后又瞞著父母在蘇州呆了一段時間,與一些不務正業(yè)的人混在一起。這些經歷都為李店第二次搶劫埋下了隱患。一對一例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思考對該案件的反思:1、父母教育缺失。王亮與王強盡管父母健全,但是父母疏于管理,或者缺位(父親外出打工,母親離家出走),造成了2人均缺乏應有的家庭教育。2、家庭貧困。王亮與王強家庭經濟來源均是靠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家庭負擔均較重。3、家庭氛圍差。王亮母親沒有出走前,其父親家庭暴力,經常毆打妻子,王強母親出走前經常徹夜不歸打麻將,并和同村一男人私混在一起。一對一例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思考4、缺乏社會關愛。家庭的教育缺失導致了問題行為,加上學校對于這類學生基本上聽之任之,甚至有些歧視,在調查中,他們的班主任老師均對他們沒什么深刻印象,而且知道他們經常曠課,但是不管,學生則對他們的家庭冷言冷語(均為母親離家出走)。王亮在汽配城打工期間還遭到老板娘刻薄對待,僅僅干了一個月便辭職了。5、過早的走上社會。3人除李店高中輟學外,均為初中輟學,便外出打工,在身心還未發(fā)育成熟的時候過早的接觸社會,特別是初中階段屬于逆反和反抗期的孩子,本身就容易出問題,加上無人管教,過早走上社會,危險系數加大。一對一例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思考6、團伙犯罪。幾起案件均為團伙犯罪,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個顯著特點,在團伙犯罪里,一個團伙的“頭”起到了關鍵作用,往往他能夠影響團伙其他成員的思想和行為,在這起案件里,李店就是“頭”,李店因為參與搶劫而被判緩刑,不到幾個月,便作為團伙組織者連續(xù)作案,而且他的勸說和鼓動,也是另外2人犯罪的重要因素。團伙成員有共同特點:年紀相仿,無人管教,玩世不恭,缺乏良好教育,有一定的血脈聯系(3人均為同鄉(xiāng)),貧窮,欲望未能升華身體欲望強烈(從身體—心理—精神的層面上來說,屬于停留在身體層面一個極端的人,這其實還是與缺乏早期教育有關系),法制道德意識差(缺乏良好早期教育),講義氣(王強就在輟學后幫同學打架而被派出所處理過,被罰了1500元)。一對一例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思考7、

關于刑罰問題。在這起案件中,李店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在緩刑期間,在9號在庭審中,李店的辯護律師說到自己幾個月前剛剛為他進行辯護,并建議對李店適用緩刑得到了法庭采納,但是沒有想到僅僅幾個月便第2次犯罪。鑒于此,公訴人發(fā)言時建議,對3名被告不能溺愛和縱容,均建議不再適用緩刑。這其實是目前刑罰制度缺陷導致的一個兩難問題,如果從保護未成年人角度對他們適用緩刑,由于目前的社區(qū)矯正剛剛起步,而且尚未普及到各個鄉(xiāng)村,則可能又會造成他們在緩刑期間仍然處于脫管狀態(tài),教訓不深刻,覺得是未成年人再犯一次罪無所謂,而導致2次犯罪,這一點在李店身上表現的尤為突出。而如果對他們適用監(jiān)禁刑,勢必把他們送進監(jiān)獄,而因為目前監(jiān)禁刑罰存在的種種問題(罪犯分類問題,教育改造等等問題),而且對于一個身心尚處于發(fā)育階段,無重大惡習的青少年來說(王亮和王強在犯罪前基本上是一個安分守己的打工者,在學校也是一個容易被人忽略的學生),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刑罰可能會造成他們破罐破摔的心理以及在監(jiān)獄的“耳濡目染”可能會把他們變成真正的罪犯,這一點其實從很多累犯身上都看到了。8、媒體關于一例社區(qū)矯正未成年人的報道心理學志愿者為北京市未成年社區(qū)服刑人員會診[日期:2005-04-26]

來源:北京日報

“出事之后,以前的一些朋友都在暗暗的疏遠我,心理有一些不平衡,覺得特別的惋惜”這是在社區(qū)矯正談話室里,社區(qū)服刑人員向大學生志愿者發(fā)自內心的交流。4月23、24日,首都師范大學心理學專業(yè)大學生20多名志愿者與北京市宣武區(qū)未成年社區(qū)服刑人員進行了情況訪談、交流談心活動。這也是宣武區(qū)司法局、區(qū)檢察院、團區(qū)委開展的“為了明天——未成年人社區(qū)矯正”活動其中一項內容。大學生志愿者在街道司法所的配合下,利用周六、日休息時間分十個小組與10名未成年服刑人員進行了座談和交流。通過面對面引導式的交流談話了解到,大多數社區(qū)服刑人員犯罪動機比較單純,起初沒有明顯的犯罪動機,主要是受家庭、周圍環(huán)境,朋友、同學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較大。

而未成年人的性格特點又令他不能拒絕朋友的提議,盲目跟叢參與,導致犯罪。另外在判決之后人生沒有了目標,對生活的態(tài)度缺乏積極性,因此對什么事情都不感興趣,什么事都不想做。面對未成年社區(qū)服刑人員普遍存在的厭學、難管、抵觸等特點,大學生志愿者在雙方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梳理出他們不該有的各種雜念。運用心理學專業(yè)知識以談話交流、情感互動、角色典范等方式,對他們進行科學和客觀的分析,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對癥下藥,幫助未成年社區(qū)服刑人員健全心理、摒棄惡習、重樹信心。還重點從培養(yǎng)他們交際溝通的能力、改變認知的能力等方面與司法所進行了矯正方案的溝通。白紙坊街道未成年社區(qū)服刑人員張某在與志愿者談話交流后,欣喜地對司法所工作人員講:“這些哥哥、姐姐年齡比我大不了幾歲,在座談交流中,解決了我不少心理負擔,教我正確處理事情的方法,還對我的學習進行輔導,同我交朋友,教我一些學習技巧,與他們聊天,我真高興。我要積極接受矯正、用快樂、健康的心理去對待生活、學習?!?/p>

二、罪犯心理矯治的由來與發(fā)展1、行刑模式的變化與心理矯治的出現(1)國外監(jiān)獄行刑發(fā)展的歷史和現狀從報應刑到教育刑;從教育刑到綜合刑;(2)國外監(jiān)獄行刑發(fā)展的特征和趨向特征:行刑的合理化;行刑的人道化;行刑的個別化;行刑的法治化;行刑的專業(yè)化;行刑的社會化

趨向:非刑化;輕刑化;非監(jiān)禁化2、罪犯心理矯治的概念(1)狹義的心理矯治:指建立在嚴格的臨床治療概念基礎上的心理矯治技術與措施,它是精神醫(yī)學或醫(yī)學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包含“行為矯正”與“心理治療”兩方面。(2)廣義的心理矯治:從心理學角度采取的各項改造措施(管理、教育、勞動等)對罪犯的改善作用與積極影響二、罪犯心理矯治的由來與發(fā)展二、罪犯心理矯治的由來與發(fā)展

3、我國罪犯心理矯治工作的產生與發(fā)展(1)產生:罪犯改造難度加大;改造要求提高;心理知識普及;(2)發(fā)展:試點;推廣與停滯;迅速發(fā)展(3)現狀:發(fā)展迅速但不平衡;隊伍壯大但專業(yè)化程度有待提高;需要迫切但保障不力(4)出路:專業(yè)化與普及化;形式多樣性;內外力量協(xié)調三、社區(qū)罪犯心理矯治工作的開展1、開展的條件:工作設施:機構;場所;設備工作人員:有志于此;有專業(yè)知識;思想道德素質;重視專業(yè)人員培養(yǎng)和志愿者團隊建設完善規(guī)章制度;工作檔案:建立專檔2、開展的原則:先試后推,先易后難;內外結合三、社區(qū)罪犯心理矯治工作的開展3、開展的步驟:選拔人員;提出方案;宣傳教育;建章立制;積累經驗;形成模式。4、重點及難點(1)理解與支持?(2)配合與協(xié)調?(3)角色及轉換?(4)評價問題?(5)專業(yè)隊伍建設問題?四、罪犯心理矯治的形式有哪些?1個別化心理咨詢(1對1)

2、

團體心理咨詢

感染力強、影響廣泛;省時省力、效率高;

咨詢效果容易鞏固;特別適合于人際適應不良的個體。

四、罪犯心理矯治的形式有哪些?3宣泄室(Bushman,2002)研究表明,宣泄攻擊不僅沒有減少攻擊性,而且還增加了攻擊性.多數人對在身體上傷害他人都有克制,但一旦沖破了這個約束,以后就會很容易襲擊他人.“攻擊產生攻擊”.<人格心理學.Burger>五、罪犯心理矯治的技術有哪些?心理咨詢的原則:為當事人保密;對當事人負責;認清自己的能力范圍。心理咨詢的技術:共情;積極關注;尊重和溫暖;真誠;傾聽五、罪犯心理矯治的技術有哪些?認知治療:該理論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于60年代創(chuàng)立的一種心理治療體系,他認為人有其固有本性,人的先天傾向中有積極的取向,也有消極的本性,換句話說人有趨向于成長和自我實現這樣的內在傾向,同時也具有非理性的不利于生存發(fā)展的生活態(tài)度傾向,而且艾利斯更強調后一種傾向,他認為正是這種非理性的生活態(tài)度,導致心理失調。艾利斯將人類常見的非理性信念歸納為以下幾種:

五、罪犯心理矯治的技術有哪些?①傾向于進行畸形的思維(如強迫思維)。

②傾向過于易受暗示影響。

③傾向于過度概括化以偏概全。

④傾向于要求盡善盡美,認為不是完美的就是無用的。

⑤傾向于對他人的過分要求。

⑥傾向于追求絕對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確定性。

⑦傾向于夸大負性事件的危害性。

⑧傾向于自暴自棄。

⑨傾向于自我貶低。

⑩傾向于過分關注自身的機體的變化。

五、罪犯心理矯治的技術有哪些?A-B-C-D-E理論A-B-C人格理論是Ellis理情諮商法理論的精華所在。這理論不但說明了人類情緒及困擾的原因,也闡釋了消弭情緒及行為困擾的心理治療之道:A:指發(fā)生的事件B:指人們對事件抱持的觀念或信念C:指觀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緒及行為后果D代表治療(disputing)通過D來影響B(tài),認識偏差糾正了,情緒和行為困擾就會在很大程度上解除或減輕,最后達到

E效果(effects),負性情緒得到糾正。

五、罪犯心理矯治工作的目標是什么?

最低目標:自由言說的空間(空間可能很狹小,但是很重要)---緩解情緒,避免很多可能發(fā)生的危險最高目標:矯正人格(廣義的心理矯治:咨詢\治療\測量\管理\勞動等)-----矯正人格,遵紀守法,自食其力.六、罪犯心理矯治工作的重點是什么狹義的------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心理學和矯正學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測量和診斷;心理咨詢與治療等)-----達到最低目標廣義的------日常管理(犯罪學的,精神分析學的,精神病學的和監(jiān)獄學的:罪犯分類;預測;防控;有效的管理)----可以達到最高目標從狹義的心理矯治到廣義的心理矯治

七、是不是所有的罪犯都適合心理矯治?

1犯罪人分類現狀中國罪犯按犯罪性質劃分基本上依照司法部監(jiān)獄管理局在1991年印發(fā)的《對罪犯實施分押、分管、分教工作的實施意見》分為財產型、暴力型、性欲型和其他類型四大型。這基本是按照犯罪人客觀行為分類的客觀分類法.帶有明顯的客觀主義色彩??陀^主義的分類法只關注犯罪人的客觀行為及行為后果,對犯罪人之所以犯罪的原因卻不予涉及,這樣的分類只不過是對犯罪的分類,存在很大弊端。

主觀主義思想,如早期的龍布羅梭、菲利等人則認為罪犯類型不是根據犯罪性質,而是根據罪犯個人來劃分。主觀主義將罪犯定為天生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和偶然導致犯罪者分類法等等。主觀主義過分強調意志的決定性,認為任何犯罪都只不過是內心起因的產物,忽略了與外部客觀世界的聯系,因而所作出的分類也遭到批評。關于犯罪人分類最新的研究,以人格進行分類:人格的形成就是人體與環(huán)境不斷作用而形成各種心理特征的社會化過程。犯罪人格作為一種特定的身心組織,是犯罪人及潛在犯罪人區(qū)別于其他人的內在本質屬性,緊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進行細化的分類,是我們進一步全面認識事物的必然要求。從刑事法學發(fā)展的角度而言,有學者認為:“可以斷言,離開了對犯罪人及其人格的關注,今日之刑法學理論與實踐必將停留在僵滯的局面。

2、分類標準及控制措施:(1)、精神病犯人(2)、生理因素導致的犯罪(3)、人格問題導致的犯罪(累慣犯)(4)、主要是社會因素導致的犯罪(偶然犯)(5)、主要是精神因素導致的犯罪(激情犯)改造資源的有限性.主要改造矯治對象為:第4\5類罪犯1-3類罪犯是重點防控的目標

注:本分類標準參考實證派犯罪學派觀點以及現代西方犯罪學理論并結合實際.人格障礙指人格特征明顯偏離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貫的反映個人生活風格和人際關系的異常行為模式。這種模式顯著偏離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認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顯影響其社會功能與職業(yè)功能造成對社會環(huán)境的適應不良病人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臨床意義病人雖然無智能障礙但適應不良的行不模式難以矯正僅少數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開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長期持續(xù)發(fā)展至成年或終生。以行為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經常違法亂紀,對人冷酷無情為特點,男性多于女性。

反社會人格障礙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歲前)就出現品行問題。成年后(指18歲后)習性不改,主要表現行為不符合社會規(guī)范,甚至違法亂紀。沖動性人格障礙(攻擊性人格障礙)以情感爆發(fā),伴明顯行為沖動為特征,男性明顯多于女性。

石家莊爆炸案嫌犯靳如超2001年3月23日凌晨在廣西北海被抓獲楊新海特大連環(huán)殺人案——殺死65人強奸23人

八、心理診斷及精神病的鑒別問題

精神病:病因未明,多起病于青壯年,常緩慢起病,具有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面障礙,及精神活動不協(xié)調。通常意識清晰,智能尚好,有的病人在疾病過程中可出現認知功能損害,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