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語文考前專題訓練:文言文閱讀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古者圣王之為政,列德而尚賢。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故古者堯舉舜于服澤之陽,授之政,天下平。禹舉益于陰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湯舉伊尹于庖廚之中,授之政,其謀得。雖在于厚祿尊位之臣,莫不敬懼而施,雖在農(nóng)與工肆之人,莫不競勸而尚意。是故子墨子言曰:“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夫尚賢者,政之本也。”(節(jié)選自《墨子·尚賢》)材料二: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明允篤誠,天下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宣慈惠和,天下謂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以至于堯,堯不能舉。舜臣堯,舉“八愷”“八元”。昔帝鴻氏有不才子,好行兇德;少皞氏有不才子,毀信廢忠;顓頊氏有不才子,傲很明德。此三族也,以至于堯,堯不能去??N云氏有不才子,侵欲崇侈,天下之民以比三兇。舜臣堯,流四兇族,投諸四裔。是以堯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為天子。
(節(jié)選自《左傳·文公十八年》:)材料三:“八凱”“四兇”,見《左氏·文十八》傳?!秷虻洹ば颉酚衷疲骸皩⑦d于位,讓于虞舜?!笨资献⒃唬骸皥蛑拥ぶ觳恍?,故有禪位之志?!卑讣弛,嵳Z云舜放堯于平陽而書云某地有城以囚堯為號。識者憑斯異說,頗以禪授為疑。然則觀此二書,已足為證者矣,而猶有所未睹也。何者?據(jù)《山海經(jīng)》謂放勛之子為帝丹朱,而列名于帝者,得非舜雖廢堯,仍立堯子,俄又奪其帝者乎?觀近古有奸雄奮發(fā),自號勤王,或廢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奉其弟,始則示相推戴,終亦成其篡奪。求諸歷代,往往而有,必以古方今,千載一揆,斯則堯之授舜,其事難明,謂之讓國,徒虛語耳。(節(jié)選自劉知幾《史通·疑古》)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每對一處給1分,斷句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案汲?,岮語云B舜放堯C于平陽D而書E云某地有城F以囚堯G為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常,永遠不變的意思,荀子說的“天行有?!敝械摹俺!币隇橐?guī)律。B.很,通狠,意思是狠毒、殘忍,和今天所用的程度副詞“很”不同。C.是以,即以是的倒置,與《小石潭記》中“全石以為底”結構相同。D.異說,怪誕的言論,具體指上文《堯典·序》和孔氏注中的有關說法。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A.伊尹身為廚師,職業(yè)卑賤,能被湯提拔而成為名臣,這使普通人看到前途和希望。B.八愷、八元是前代帝王的才子賢士,他們的家族都傳承到了堯時,堯卻不能重用。C.天下人心意一致,都愿意擁戴舜為天子,是因為堯的圣君形象已經(jīng)崩壞無法服眾。D.《山海經(jīng)》提出,堯的兒子丹朱擁有帝王名號,可能是因為舜廢掉堯后擁立了丹朱。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尚欲祖述堯舜禹湯之道,將不可以不尚賢。夫尚賢者,政之本也。(2)然則觀此二書,已足為證者矣,而猶有所未睹也。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肯定了舜的賢能,但材料一說“堯舉舜”,材料二中說“舜臣堯”,請說說兩者為何有此不同。(3分)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淮浦先生張公①傳[明]吳廷翰公諱某,字廷言,自稱淮浦釣者,無為桐城鄉(xiāng)人。公生穎秀異常,始讀書,能通大義。及長,潛心正學,博通五經(jīng),尤邃于《春秋》,至諸子百家靡不殫究,與兄載道一時皆以經(jīng)學聞,然不為舉子業(yè)。嘗從葵蒼公入京師,閱歷山川形勝及民風土俗。每喟然興嘆,蓋深有志于時焉。及歸,坎坷,人無由知,乃隱居泥汊河,以漁為業(yè),不別治生??づe懷才抱德,吏以牒從事,曰:“何以異于舉業(yè)?”辭不就。府守宋公鑒、州守趙公璧聞而高之,數(shù)延不至。后更回祿②。愈不能自存,乃入城,僦劉氏塾。既而官授一社,先府君始遣不肖往學焉。未幾,郡大疫,家口多沒,公悲悼之余,神氣安定,起居如常,竟不染。性不喜老釋攻之不遺余力若世俗巫覡禱祝一切禁不行。鄉(xiāng)人迂之,至是始心服公。嗚呼!公為人孤介絕俗,性復峭直,時面規(guī)人過不貸,鄉(xiāng)人稍為不善者,唯恐公知之。家極貧,無寸業(yè),不喜干謁富人,室無履跡焉。方伯微時,與其相善,后貴顯,數(shù)欲得一顧,竟不往。方伯子石池先生恩亦雅敬公,然毫發(fā)不以資。某童子時竊嘗記公終日危坐,短衣弊履,凝塵滿幾,澹如也。每饔飧不繼,其室懸釜以待,有嘆聲,公若罔聞。時于童子家取米一二合作粥,然亦止今日,若明日亦不復計。蓋有人所甚不堪者,而未嘗一見顏色。每朗吟長嘯,聲如玉磬,瑯瑯然,聞者莫不竦敬,不知其貧也。嘗自贊曰:“言不足以驚世,貌不足以動人,饘粥于以糊口,缊袍于以蔽身,匪矯情而干譽,聊樂道以安貧。文斂華而就實,學溫故而知新,樓神乎鴻濛之表,適意乎寂寞之濱。吾之所志如此而已,庶幾效古之逸民?!蹦硣L得之故紙中,乃手筆也。夫公之所志如此,而世方眩于功利詞章之習,孰有能窺之者!(選自《吳廷翰集》,有刪改)[注]①淮浦先生張公:吳廷翰外祖父張綸,作者早年曾受其啟迪。②回祿:傳說中的火神名。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性不喜A老釋B攻之C不遺余力D若世俗E巫峴禱祝F一切G禁H不行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延,邀請,與《過秦論》“秦人開關延敵”“延及孝文帝”的“延”詞義都不同。B.不肖,子不如其父,引申為不才、不賢,也可用作自謙之辭,文中為作者自指。C.貸,寬恕、寬免之意,與成語“嚴懲不貸”“法無可貸”中的“貸”詞義相同。D.微,無、沒有,與《燭之武退秦師》“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微”詞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淮浦先生聰穎過人,通曉大義,曾跟隨葵菴公游歷名山大川,考察風俗民情,有濟世之志;后回歸鄉(xiāng)里,雖不得志,但其品行深受地方官吏推崇。B.在淮浦先生教授鄉(xiāng)學后不久,郡里發(fā)生大瘟疫,先生家中人口大多病死,他悲傷之余神態(tài)依然安詳平和,日常生活照常,由此鄉(xiāng)人認為他迂腐。C.石池先生與其父親方伯一樣,也非常敬重淮浦先生,但從未給過先生任何錢財資助,這與先生為人耿直方正、性格嚴峻剛正、追求異于世俗有關。D.淮浦先生學問高深,其詩文風格質(zhì)樸,寄寓高遠,卻很少有人能了解其中蘊含的深意,作者認為這與世人汲汲于功名,一味研習科考文章有關。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郡舉懷才抱德,吏以牒從事,曰:“何以異于舉業(yè)?”(4分)(2)吾之所志如此而已,庶幾效古之逸民。(4分)14.淮浦先生自贊為“樂道以安貧”,其“樂道安貧”分別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3分)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孫卿曰:“夫談說之術,齊莊以立之,端誠以處之,堅強以持之,譬稱以諭之,分別以明之,歡欣憤懣以送之?!惫砉茸釉唬骸叭酥簧贫艹C之者,難矣。說之不行,言之不從者,其辯之不明也;既明而不行者,持之不固也;既固而不從者,未中其心之所善也。辯之、明之、持之、固之,又中其人之所善,能入于人之心,如此而說不行者,天下未嘗聞也。此之謂善說?!薄对姟吩疲骸稗o之懌矣,民之莫矣。”夫辭者,人之所以通也。昔子產(chǎn)修其辭而趙武致其敬,王孫滿明其言而楚莊以慚,蘇秦行其說而六國以安,蒯通陳其說而身得以全。夫辭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國、全性者也。故辭不可不修,而說不可不善。(節(jié)選自《說苑下·善說》)材料二:子胥善謀而吳勠之,仲尼善說而匡圍之,管夷吾實賢而魯囚之。故此三大夫豈不賢哉?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湯,至圣也;伊尹,至智也。夫至智說至圣,然且七十說而不受身執(zhí)鼎俎為庖宰昵近習親而湯乃僅知其賢而用之。故曰以至智說至圣,未必至而見受,伊尹說湯是也;以智說愚必不聽,文王說紂是也。故文王說紂而紂囚之,比干剖心,孫子臏腳于魏,吳起抆泣于岸門,公孫痤言國器反為悖,公孫鞅奔秦,西門豹不斗而死人手。此數(shù)人者,皆世之仁賢忠良有道術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亂暗惑之主而死。然則雖賢圣不能逃死亡避勠辱者,何也?則愚者難說也,故君子難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圣莫能聽,愿大王熟察之也。(節(jié)選自《韓非子·難言》)材料三:莊辛諫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從新安君與壽陵君同軒,淫衍侈靡,而忘國政,郢其危矣?!蓖踉唬骸跋壬蠍笟e?妄為楚國妖歟?”莊辛對曰:“臣非敢為楚妖,誠見之也。君王卒近此四子者,則楚必亡矣!辛請留于趙以觀之。”于是不出十月,王果亡巫山、江漢、鄢、郢之地。(節(jié)選自《新序·卷第二》)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然A且七十B說而不受C身執(zhí)鼎俎D(zhuǎn)為庖宰E昵近F習親G而湯乃僅知其賢H而用之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矯,矯正、糾正,與《歸去來兮辭》中“時矯首而遐觀”的“矯”意思不同。B.而,可表相承關系,與《<論語>十二章》“人而不仁,如禮何”中“而”意思不同。C.聽,聽見、聽清,與《陳情表》“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中“聽”不同。D.誠,確實,與《齊桓晉文之事》“挾太山以超北?!钦\不能也”中“誠”相同。1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孫卿所說的“齊莊、端誠、堅強”強調(diào)說者態(tài)度,“譬稱、分別、歡欣憤懣”強調(diào)言談技巧。B.材料二通過概述諸多歷史人物向君主進言的遭遇,來闡明“愚者難說”“君子難言”之理。C.莊辛勸楚王警惕州侯夏侯等四人,這四人一起淫亂奢靡不理政事,會敗亡政權導致滅國。D.鄒忌諷勸齊威王成功,從言說者方面來看,可稱道處之一在于進言時講究“譬稱以諭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夫辭者,乃所以尊君、重身、安國、全性者也。(2)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賢圣莫能聽,愿大王熟察之也。14.結合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三中莊辛進諫不成功的原因。(3分)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昔者,七十九代之君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國富而粟多也。夫富國多粟生于農(nóng),故先王貴之。凡為國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末作禁則民無所游食,民無所游食則必農(nóng)。民事農(nóng)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zhàn)勝,戰(zhàn)勝者地廣。是以先王知眾民、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而利農(nóng)事。今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農(nóng)夫終歲之作不足以自食也。然則民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則田荒而國貧矣。不生粟之國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粟也者,民之所歸也;粟也者,財之所歸也;粟也者,地之所歸也。粟多則天下之物盡至矣。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務,有人之涂,治國之道也。(節(jié)選自《管子·治國》,有刪改)材料二:無宿治,則邪官不及為私利于民。而百官之情不相稽,則農(nóng)有余日;邪官不及為私利于民,則農(nóng)不敗。農(nóng)不敗而有余日,則草必墾矣。訾粟而稅,則上壹而民平。上壹,則信;信,則臣不敢為邪。民平,則慎;慎,則難變。上信而官不敢為邪,民慎而難變,則下不非上,中不苦官。下不非上,中不苦官,則壯民疾農(nóng)不變。壯民疾農(nóng)不變,則少民學之不休。少民學之不休,則草必墾矣。無以外權爵任與官,則民不貴學問,又不賤農(nóng)。民不貴學,則愚;愚,則無外交;無外交則國安不殆。民不賤農(nóng),則勉農(nóng)而不偷。國家不殆,勉農(nóng)而不偷,則草必墾矣。使商無得糴,農(nóng)無得糶。農(nóng)無得糶,則窳惰之農(nóng)勉疾;商不得糴,則多歲不加樂。貴酒肉之價,重其租,令十倍其樸。重關市之賦,則農(nóng)惡商,商有疑惰之心,農(nóng)惡商,商疑惰,則草必墾矣。(節(jié)選自《商君書》,有刪改)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今為末A作B奇巧者C一日作D而五日食E農(nóng)夫終歲之F作G不足以H自食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治,指治理,與《屈原列傳》“治亂之條貫”中“治”詞義相同。B.末作,古代常指工商業(yè),與下文中的“本事”所指的行業(yè)不一樣。C.宿,指隔夜的,與詞語“深仇宿怨”“宿志”中“宿”詞義不同。D.貴,指看重,與《師說》“是故無貴無賤”中的“貴”詞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管子·治國》開門見山,提出觀點,繼而通過剖析國民富裕與貧困對國家治理的深遠影響來支撐自己的觀點。B.管仲通過對先王重視農(nóng)業(yè)發(fā)展,而當時社會卻追逐商業(yè)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忽視糧食生產(chǎn)所帶來的嚴重后果。C.商鞅認為,如果官員治政勤勉,就沒有時間到百姓那里謀取私利,農(nóng)民就不會受到危害,這將有利于荒地開墾。D.如果朝廷有信譽,官員不肆意妄為,農(nóng)民認真從事農(nóng)業(yè),不輕易轉(zhuǎn)行,百姓就不會非議君主,官員也就不辛苦了。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務,有人之涂,治國之道也。(4分)(2)國家不殆,勉農(nóng)而不偷,則草必墾矣。(4分)14.材料一中倡導通過“禁末作”來“利農(nóng)事”。請概括這一觀點在材料二的具體體現(xiàn)。(3分)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國不務大,而務得民心;佐不務多,而務得賢臣。得民心者民從之,有賢佐者士歸之。賢者立于本朝,而天下之豪相率而趨之也。何以知其然也?管仲者,桓公之讎也。鮑叔以為賢于己,而進之桓公,桓公委之國政焉,垂拱無事而朝諸侯,鮑叔之力也。衛(wèi)靈公之時,蘧伯玉賢而不用,彌子瑕不肖而任事,史?患之,數(shù)言蘧伯玉賢而不聽。病且死,謂其子曰:“我即死,治喪于北堂。吾生不能進速伯玉,而退彌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當成禮而置尸于北堂廳于我足矣。”靈公往吊,問其故,其子以父言聞。靈公造然失容。曰:“吾失矣!”立召蘧伯玉而貴之,召彌子瑕而退,徙喪于堂,成禮而后去。衛(wèi)國以治,史之力也。紂殺王子比干,而箕子被發(fā)陽狂;靈公殺泄冶,而鄧元去陳以族從,自是之后,殷并于周,陳亡于楚,以其殺比干與泄冶,而失箕子與鄧元也。故無常安之國,無宜治之民。得賢者安存,失賢者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鏡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今知惡古之危亡,不務襲跡于其所以安存,則未有異于卻走而求及于前人也。(節(jié)選自《大戴禮記》)材料二:今夫爚蟬者,務在乎明其火、振其樹而已。火不明,雖振其樹,何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天下之士,其歸之也,若蟬之走明火也。凡國不徒安,名不徒顯,必得賢士。趙簡子晝居,喟然太息曰:“異哉!吾欲伐衛(wèi)十年矣,而衛(wèi)不伐?!笔陶咴唬骸耙在w之大而伐衛(wèi)之細,君若不欲則可也;君若欲之,請今伐之?!焙喿釉唬骸安蝗缍砸?。衛(wèi)有士十人于吾所,吾乃且伐之,十人者其言不義也,而我伐之,是我為不義也?!惫屎喿又畷r衛(wèi)以十人者按趙之兵,歿簡子之身。衛(wèi)可謂知用人矣,游十士而國家得安。簡子可謂好從諫矣,聽十士而無侵小奪弱之名。(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期賢》)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是A不能B正君者C死D不當E成禮F而置尸G于北堂H于我I足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朝,指“使……來朝見”,與“侶魚蝦而友麋鹿”中的“侶”用法不同。B.不肖,指沒有才能,與文中的“賢”相對。代指自己時,常表示自謙。C.被,意為“覆蓋”,與《促織》“聞妻言,如被冰雪”中的“被”詞義相同。D.而,代詞,它的意思與《項脊軒志》中“而母立于茲”中的“而”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的作者認為,齊桓公之所以能夠成就功名,一個重要原因是任用了管仲,而管仲得到重用,是因為鮑叔認可管仲才能,因而推薦了他。B.商紂王殺了比干,陳靈公殺了泄冶,他們手下的賢人就全都離心離德,不愿再為其賣命;而缺少了賢人的輔佐,最終導致了商和陳的滅亡。C.趙簡子攻打衛(wèi)國的想法,過了十年尚未實施,他為此發(fā)出了慨嘆:在侍者勸他付諸行動時,他認同衛(wèi)國的十個士人所說的攻打衛(wèi)國是不義的行為。D.兩則材料雖然出處不同,但作者的觀點有相同之處,即作國君的人一定要想方設法得到賢能的人,這樣才可以長治久安,才能夠獲得好的名聲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不務襲跡于其所以安存,則未有異于卻走而求及于前人也。(2)故簡子之時,衛(wèi)以十人者按趙之兵,歿簡子之身。14.材料一和材料二選用的事例有什么異同?請簡要概括。(3分)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ér)熊蹯(fán)不熟,殺之,寘(zhì)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①、士季②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比M及溜,而后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被锥鴮υ唬骸叭苏l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蛉缡牵瑒t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④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嘆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彼旆鲆韵?。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猛何為!”斗且出。提彌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笔持崞浒?。問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諸橐以與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問何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趙穿攻靈公于桃園。宣子未出山而復。大史③書曰:“趙盾弒其君?!币允居诔?。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保ü?jié)選自《左傳》)【注】①趙盾:晉國的正卿(相當于相),謚號宣子。②士季:晉國的大夫,姓士,名會,字季。③大史:后來寫作“太史”,官名,這里指晉國太史董狐④鉏麑拼音:[chúní]春秋時晉國力士。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宦三A年矣B未知C母之D存否E今F近焉G請H以遺之。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3分)A.過,文中指經(jīng)過、走過,與杜牧《阿房宮賦》中“宮車過也”的“過”意思相同。B.驟,文中指多次、屢次,與蘇軾《赤壁賦》中“知不可乎驟得”的“驟”意思相同。C.食,文中指吃、吃飯,與《論語》中“食無求飽”的“食”意思和用法相同。D.亡,文中指逃亡、逃走,與司馬遷《屈原列傳》中“亡走趙”的“亡”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篇就寫明晉靈公不行君道,并且用三件事來表現(xiàn)他的貪婪、荒唐與殘暴。B.趙盾和士季詢問原因后心中憂慮,準備勸諫晉靈公,士季講明理由后先進行勸諫。C.趙盾看到餓病的靈輒,給了他一半食物,在他吃完后又給了一筐飯和肉裝進袋子。D.趙穿殺了晉靈公,太史董狐卻記錄趙盾殺了他的國君,孔子對這一記錄給予肯定。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2)子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14.文中描寫了鉏麑、提彌明、靈輒三位武士,請分別簡要概括其形象特點。(3分)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臣聞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獄之吏是也。秦之時,羞文學,好武勇,賤仁義之士,貴治獄之吏,正言者謂之誹謗,遏過者謂之妖言。故盛服先生不用于世,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譽諛之聲日滿于耳,虛美熏心,實禍蔽塞。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方今天下,賴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饑寒之患,父子夫妻,勠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獄亂之也。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復生,絕者不可復屬?!稌吩唬骸c其殺不辜,寧失不經(jīng)。’今治獄吏則不然,上下相驅(qū),以刻為明,深者獲公名,平者多后患。故治獄之吏皆欲人死。非憎人也,自安之道在人之死。是以死人之血流離于市,被刑之徒比肩而立,大辟之計歲以萬數(shù),此仁圣之所以傷也。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夫人情安則樂生,痛則思死。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故囚人不勝痛,則飾辭以視之;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卻,則鍛練而周內(nèi)之。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余辜。何則?成練者眾,文致之罪明也。是以獄吏專為深刻殘賊而亡極不顧國患此世之大賊也。故俗語曰:‘畫地為獄,議不入;刻木為吏,期不對?!私约怖糁L,悲痛之辭也。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獄;敗法亂正,離親塞道,莫甚乎治獄之吏。此所謂一尚存者也。(節(jié)選自路溫舒《尚德緩刑書》,有刪改)材料二: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碧饭唬盒旁帐茄砸?!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昔天下之網(wǎng)嘗密矣,然奸偽萌起,其極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下士聞道大笑之”,非虛言也。漢興,網(wǎng)漏于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觀之,在彼不在此。(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酷吏列傳序》,有刪改)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是以A獄吏B專C為深刻D殘賊E而亡F極G不顧國H患I此J世之大賊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亡”,同“無”,與《蘇武傳》中“空自苦亡人之地”的“亡”詞義相同。B.“勠力”,指合力,與《鴻門宴》中“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的“戮力”詞義相同。C.“被”意為“遭受”,與《促織》中“成歸,聞妻言,如被冰雪”中“被”含義相同。D.“黎民”指“民眾,百姓”,與“庶民”意思相近。其中“黎”是“眾多”的意思。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秦朝重用司法官吏,不重視講究仁義的人,導致正直的言論被歪曲,盡忠國事的人不敢說話,而贊美奉承的聲音充塞朝廷,國家因此而亡。B.路溫舒認為審理案件的官吏互相勾結,大都想置人于死地,以求自我保全,所以他們把苛刻作為明察,以期得到執(zhí)法公正的名聲。C.路溫舒認為刑獄過于嚴苛是國家最嚴重的禍患,從“刻木為吏,期不對”等俗語可以看出,老百姓對玩弄文字、羅織罪狀的斷案者深惡痛絕。D.司馬遷認為,國家法網(wǎng)嚴密的時候,邪惡偽詐的事不斷發(fā)生,而西漢初年法治環(huán)境寬松,官吏治民卻成績斐然,可見國家安定不在于嚴刑苛法。1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夫獄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復生,絕者不可復屬。(2)及衛(wèi)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班固《蘇武傳》)14.兩則材料在觀點上同中有異,請簡要分析。(3分)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贊曰:自古書契之而有史官,其載籍博矣。至孔氏撰之,上斷唐堯,下訖秦繆。唐、虞以前,雖有遺文,其語不經(jīng),故言黃帝、顓頊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魯史記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論輯其本事以為之傳,又撰異同為《國語》。又有《世本》,錄黃帝以來至春秋時帝王、公、侯、卿、大夫祖世所出。春秋之后,七國并爭,秦兼諸侯,有《戰(zhàn)國策》。漢興伐秦定天下,有《楚漢春秋》。故司馬遷據(jù)《左氏》《國語》,采《世本》《戰(zhàn)國策》,述《楚漢舂秋》,接其后事,訖于天漢。其言秦、漢,詳矣。至于采經(jīng)摭傳分散數(shù)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亦其涉獵者廣博,貫穿經(jīng)傳,馳騁古今,上下數(shù)千載間,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頗繆于圣人,論大道而先黃老而后六經(jīng),序游俠則退處士而進奸雄,述貨殖則崇勢利而羞賤貧,此其所蔽也。然自劉向、揚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華,質(zhì)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烏呼!以遷之博物洽聞,而不能以知自全,既陷極刑,幽而發(fā)憤,書(1)亦信矣。跡其所以自傷悼,《小雅·巷伯》(2)之倫。夫唯《大雅》“既明且哲,能保其身”,難矣哉!——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材料二遷、固之懸絕正在于此。夫所謂作者,謂其興于有感,而志不容己;或情有所激,而詞不可緩之謂也。若必其是非盡合于圣人,則圣人既已有是非矣,尚何待于吾也?夫按圣人以為是非,則其所言乃圣人之言也,非吾心之言也。言不出于吾心,詞非由于不可遏,則無味矣。有言者不必有德,又何貴于言也?此遷之史所以為繼《麟經(jīng)》(3)而作,后有作者終不可追也已?!洞呵铩氛撸蜃又芬?,筆則筆,削則削,初未嘗按古圣人以為是非也?!鳌だ钯棥恫貢に抉R遷傳論》【注】(1)書:指《報任安書》。(2)《小雅·巷伯》:《詩經(jīng)·小雅》有《巷伯》一篇,西周王朝寺人孟子任巷伯之職,因遭人讒毀而發(fā)泄怨憤之詩。(3)《麟經(jīng)》:即《春秋》10.材料一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至于采經(jīng)A摭B傳C分散D數(shù)家之事E甚多F疏略G或有H抵梧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論,指評論、闡述,《論語》中“論”意思是“編纂”,二者不相同。B.跡,推究、考察,與《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相同用法也一樣。C.圣人,指儒家先哲,文中具體指孔子,與“黃老”“奸雄”“勢利”者相對。D.馳騁,是自由往來,隨意穿越,熟練駕馭意思。與現(xiàn)在所說的“馳騁千里”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自古就有以文記事的史官,司馬遷是在參照眾多歷史文獻的基礎上有所取舍才寫出《史記》的,他的《史記》所記歷史與先前史書有不一致的地方。B.《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天漢年間的歷史,由于史料的局限,黃帝時事情記錄較疏略而秦漢之間歷史記述非常詳盡。C.劉向、揚雄和班固都稱贊司馬遷有良史之才,《史記》文辭質(zhì)樸敘事真實,有“實錄”之美譽,也為司馬遷遭受極刑感到惋惜。D.李贄認為司馬遷能夠以自己的感受寫出他眼中的歷史,而不被前人所束縛,正是他高出班固的地方,后世難以企及。13.把材料中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唐、虞以前,雖有遺文,其語不經(jīng),故言黃帝、顓頊之事未可明也。(2)《春秋》者,夫子之史也,筆則筆,削則削,初未嘗按古圣人以為是非也。14.李贄不認同班固對司馬遷“是非頗繆于圣人”的指責,他的理由是什么?(3分)九、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文本一:(文帝)詔:“群臣悉思朕之過失及知見之所不及,可以啟告聯(lián)。及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以匡朕之不遑?!币蚋麟芬月毴?,務省繇費以便民,罷衛(wèi)將軍。太仆見馬遺財足,余皆以給傳置。穎陰侯騎賈山上書言治亂之道曰:“開道而求諫,和顏色而受之,用其言而顯其身,士猶恐懼而不敢自盡;又況于縱欲恣暴,惡聞其過乎!震之以威,壓之以重,雖有堯、舜之智,孟賁之勇,豈有不摧折者哉!如此,則人主不得聞其過,社稷危矣。今陛下使天下舉賢良方正之士,天下皆欣欣焉曰‘將興堯舜之道、三王之功矣’。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又選其賢者,使為常侍、諸吏,與之馳驅(qū)射獵一日再三出臣恐朝廷之解弛百官之墮于事也。陛下即位,親自勉以厚天下,節(jié)用愛民,平獄緩刑;天下莫不說喜。臣聞山東吏布詔令,民雖老羸癃疾,扶杖而往聽之,愿少須臾帶死,思見德化之成也。今功業(yè)方就,名聞方昭,四方向風而從;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與之日日獵射,擊兔伐狐,以傷大業(yè),絕天下之望,臣竊悼之。古者大臣不得與宴游,使皆務其方而高其節(jié),則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盡心以稱大禮。夫士,修之于家而壞之于天子之廷,臣容愍之。陛下與眾臣宴游,與大臣、方正朝廷論議,游不失樂,朝不失禮,軌事之大者也。”上嘉納其言。(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漢紀五》)文本二:贊曰: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囿、車騎、服御無所增益。有不便,輒弛以利民。嘗欲作露臺,召匠計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產(chǎn)也。吾奉先帝宮室,??中咧我耘_為!”身衣弋綈,所幸慎夫人衣不曳地,帷帳無文繡,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因其山,不起墳。嗚呼,仁哉?。ü?jié)選自《漢書·文帝紀》)10.文本一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與之馳A驅(qū)B射獵C一日D再三出E臣恐朝廷之解F弛G百官之H墮于事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太仆,始置于春秋時期,秦、漢沿襲,為九卿之一,掌管皇帝的輿馬和馬政。B.獄,案件,與《曹劌論戰(zhàn)》“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的“獄”詞義相同。C.絕,斷絕,與《勸學》“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的“絕”詞義不相同。D.治,修造,與《屈原列傳》“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的“治”詞義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帝請群臣薦舉賢良、方正、以正直的言論諫諍的人,主要目的是糾正他的過失和未知、未見的問題,以彌補他的不足。B.賈山認為有嚴威的震懾和權勢的重壓,君主就沒必要知曉別人對他過失的評價了,這樣下去,國家不會再有危險的。C.賈山感到惋惜的是,“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在自己家中養(yǎng)成的良好品行,卻在天子的朝廷之上被破壞掉了。D.漢文帝曾想造一座露天臺榭,招工匠預算,造價頗高;后來文帝擔心這樣做會使先帝蒙羞,于是沒有修筑露臺。13.把文本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和顏色而受之,用其言而顯其身,士猶恐懼而不敢自盡。(2)雖有堯、舜之智,孟賁之勇,豈有不摧折者哉!14.文本二贊揚漢文帝“仁哉”,漢文帝的“仁”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文本一的內(nèi)容作簡要概括。(3分)十、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子路治蒲三年??鬃舆^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寬矣?!敝镣ピ唬骸吧圃沼梢?!明察以斷矣?!弊迂晥?zhí)轡而問曰:“夫子未見由之政,而三稱其善,其善可得聞乎?”孔子曰:“吾見其政矣。入其境,田疇盡易,草萊甚辟,溝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盡力也。入其邑,墻屋完固,樹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寬,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閑,諸下用命,此其言明察以斷,故其政不擾也。以此觀之,雖三稱其善,庸盡其美矣?”(摘編自《孔子家語》)材料二:臣聞: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國。萬國咸寧,一人有慶,必藉忠良作弼。堯、舜、文、武見稱前載,咸以知人則哲,多士盈朝,元凱①翼巍巍之功,周召②光煥乎之美。然則四岳、九官、五臣、十亂③,豈惟生之于曩代,而獨無于當今者哉?在乎求與不求,好與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馬,西旅之獒,或無足也,或無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遙萬里之外,重譯入貢,道路不絕者,何哉?蓋由乎中國之所好也。況從仕者懷君之榮,食君之祿,率之以義,將何往而不至哉?臣以為與之為孝,則可使同乎曾參、子騫矣。與之為忠,則可使同乎龍逄、比干矣。與之為信,則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與之為廉,則可使同乎伯夷、叔齊矣。今之群臣,罕能貞白卓異者,蓋求之不切,勵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遠大各有職分得行其道。貴則觀其所舉,富則觀其所養(yǎng),居則觀其所好,習則觀其所言,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因其材以取之,審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長,掩其所短。進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則不嚴而自勵,不勸而自勉矣。(摘編自《貞觀政要》)【注】①元凱:“八元八凱”的省稱,后泛指賢臣、才士。傳說高辛氏(帝嚳)有才子八人,稱為八元。高陽氏(顓頊)有才子八人,稱為八凱。他們都為舜效力。②周召:指周公和召公,兩人輔佐周成王,勤勉忠誠。③四岳、九官、五臣、十亂:都是古代的賢臣。10.材料二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若勖之A以公忠B期C之D以遠大E各有職分F得G行H其道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庭,官署,與《記承天寺夜游》“相與步于中庭”中的“庭”意思不同。B.入貢,一指向朝廷進獻土產(chǎn)方物,二指貢士入京參加會試。文中指前者。C.至,到達,與《勸學》“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中“至”意思不同。D.因,憑借,與成語“因循利導”“因循守舊”中的“因”三者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孔子發(fā)現(xiàn)蒲地百姓努力耕種,從不偷懶,子路的手下人也都聽從他的命令,于是對子路贊不絕口。B.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等出自遠離中原的蠻荒之地,但仍能傳到中原,是因為中原人對它們的喜好。C.魏征認為,如果用“孝”“忠”“信”“廉”來引導做官的人,那么他們也可以達到先賢的境界。D.魏征建議用“六邪”去警戒臣子,即使這些警戒措施不嚴厲,他們也會自己振奮,也會自己努力。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以此觀之,雖三稱其善,庸盡其美矣?(2)父不能知其子,則無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則無以齊萬國。14.良臣輔佐才能使國家安定,那么如何才能成就一代良臣?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說明。(3分)十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三賢堂記[宋]范成大吳郡治故有思賢亭,以祠韋、白、劉三太守。更兵燼,久之,遂作新堂,名曰三賢。當紹興辛巳,鄱陽洪公始益以唐王常侍、本朝范文正之像,復其舊之名亭者榜焉。先是,公以歲五月來臨吾州,繇州南鄙望洞庭,略具區(qū)①,觀三江五湖之吐吞,濤波聒天,旁無邊垠。而石堤截然浮于巨浸之上,若有鬼神之扶傾,鯨鰲背負而涌以出也。暮夜,人語馬嘶,匈匈不絕。公固已語其人,思常侍之功矣。周覽原田而相其溝防,東南之播于江,東北之委于海者,脈絡釃通,湮蕪滌除。夏旱易以陂,潦水時至,不能嚙渚涯以決污邪,荒寒化為麥禾。起景佑,迄今歲,無大浸,于是公又曰:“非文正范公之勤其民者乎?”退而詳兩賢行事,尚什百于此。文正自郡召還,遂參永昭陵大政,德業(yè)光明,為宋宗臣,通國之誦曰文正公,而不以姓氏行焉。韋、白、劉之遺愛,邦人既已俎豆之,語在舊碑,尚矣。王、范風烈如此,且有德于吳宜俱三賢不沒以為無窮之思此堂之所為得名者。嘗謂士才高必自賢,位高或不屑其官,世通患也。洪公,忠宣公之子,擢博學宏詞第一,名字滿四海余二十年。既入翰林為學士,未幾,自列去。甫及里門,制書以左魚②來矣。邦人度公且上朝謁,莫能久私公也。然始至之日,咨民所疾苦,退然不自居其智能,亟從掌故吏訪諸賢之舊圖畫,仿佛想見其平生。公既以道學文章命一世,顧有羨于五君子者,意將跡其惠術,講千里之長利以膏雨此民。彼憧憧往來,視桑陰,趣舍人裝③者。夫才高而不自賢,位高而滋共其官,盛德事也。斯堂法應得書,會公使來屬筆紀歲月。竊愿詫斯堂以夸鄰邦,以為邑子榮。乃不辭而承公命。八月既望,州民左從事郎范成大記并書。(選自《范成大集》,有刪改)[注]①具區(qū):古澤藪名,即太湖。②左魚:符契的左半,唐宋時符契作魚形。③舍人裝:左右親信或門客的裝扮(典雅服飾),在此借指官員。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且有德A于吳B宜俱C三賢不沒D以為E無窮之思F此堂G之所為H得名者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俎豆,意為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食物的兩種禮器,本文指祭祀,奉祀。B.亟,屢次、多次之意,與成語“進退維亟”“亟不可待”中的“亟”詞義不同。C.趣,催促之意,與《蘭亭集序》“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中的“趣”詞義不同。D.屬,撰寫、編輯之意,與《屈原列傳》“屈平屬草稿未定”中的“屬”詞義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思賢亭為紀念韋、白、劉而立,歷經(jīng)戰(zhàn)火重建,命名為三賢堂,后洪公增加王常侍和范仲淹的畫像,以示紀念。B.洪公當年遍覽洞庭湖,巡視太湖,看到水道得到了疏通,荒地上種植了麥禾,認為這是先賢興修水利的功勞。C.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曾任吳郡太守,德行高尚,美名遠播,為后人敬仰,他們的豐功偉績被刻在石碑上。D.洪公曾因博學宏詞第一入翰林為官,后自請辭職,回鄉(xiāng)即被召回,鄉(xiāng)親們猜測他將要上朝赴命,很舍不得他。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而石堤截然浮于巨浸之上,若有鬼神之扶傾,鯨鰲背負而涌以出也(2)起景佑,迄今歲,無大浸,于是公又曰:“非文正范公之勤其民者乎?”14.范成大認為王常侍、范仲淹“風烈如此”,請參考以下對“風烈”的闡釋,概括文中兩位先賢“風烈”的表現(xiàn)。(3分)“今此數(shù)郡,其人尚多好儒學,性質(zhì)直懷義,有古之風烈矣。”(《隋書·地理志中》)“然寬弘盡下,出于恭儉,號令溫雅,有古之風烈?!保ā稘h書·元帝紀·贊曰》)“成大致書北庭,幾于見殺,卒不辱命。俱有古大臣風烈?!保ā端问贰し冻纱髠鳌罚┦?、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瑜至,謂權曰:“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jù)江東,地方數(shù)千里,兵精足用,英雄樂業(yè),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請為將軍籌之。今北土未平,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驅(qū)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將軍禽操,宜在今日。”權曰:“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shù)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諸將吏敢復有言當迎操者,與此案同!”是夜,瑜復見權曰:“諸人徒見操書言水步八十萬而各懾,不復料其虛實,便開此議,甚無謂也。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瑜得精兵五萬,自足制之,愿將軍勿慮!”權撫其背曰:“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獨卿與子敬與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贊孤也!”(節(jié)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材料二:赤壁之戰(zhàn),操之必敗,瑜之必勝,非一端也。舍騎而舟,既棄長而爭短矣。操之兵眾,眾則驕,瑜之兵寡,寡則奮,此其一也。操乘破袁紹之勢以下荊、吳,操之破紹,非戰(zhàn)而勝也,固守以老紹之師而乘其敝也,以此施之于吳則左矣;吳憑江而守,矢石不及,舉全吳以饋一軍,而糧運于慮之地,愈守則兵愈增、糧愈足,而人氣愈壯,欲老吳而先自老,又其一也。北來之軍二十萬,劉表新降之眾幾半之而恃之以為水軍之用新附之志不堅而懷土思散以各歸其故地者近而易,表之眾又素未有遠征之志者也,故黃蓋之火一爇而人皆駭散,荊土思歸之士先之矣,此又其一積此數(shù)敗,而瑜之明足以見之;即微火攻,持之數(shù)月,而操亦為官渡之紹矣。(節(jié)選自王夫之《讀通鑒論》)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劉表新降之眾A幾半之B而恃之以為水軍C之用D新附之志不堅E而懷土思散F以各歸其故地者G近而易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烈,指“功業(yè)”,與《過秦論》中“奮六世之余烈”的“烈”意思相同。B.徒,指“一類人、一伙人”,與前文中“徒忌二袁”的“徒”意思不同。C.端,指“原因、起因”,與成語“首鼠兩端”中的“端”字意思不同。D.老,指“使困乏”,與后文“欲老吳而先自老”中的“老”意思都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周瑜認為曹操來攻打東吳是自尋死路,孫權不應該投降曹操,而應該替漢王朝除去這個亂臣賊子。B.孫權非常認同周瑜對當前局勢的分析,并借機向眾人表明了自己與曹操勢不兩立的堅決態(tài)度。C.孫權覺得手下的將領和官吏很多人都和他的想法不一致,只有周瑜和子敬是上天派來贊同他的意見的。D.王夫之認為曹操想趁著打敗袁紹的形勢攻下荊、吳,但如果他用對付袁紹的辦法對付東吳則是錯誤的。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挾持私慮,深失所望。(2)即微火攻,持之數(shù)月,而操亦為官渡之紹矣。14.周瑜和王夫之認為曹操必敗的原因有哪些相同之處?請簡要概括。(3分)十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晉)厲公將伐鄭,范文子不欲,曰:“若以吾意,諸侯皆叛,則晉可為也。凡諸侯,難之本也。得鄭憂滋長,焉用鄭!”郤至曰:“然則王者多憂乎?”文子曰:“我王者也乎哉?夫王者成其德,而遠人以其方賄歸之,故無憂。今我寡德而求王者之功,故多憂?!臂持郏瑫x人欲爭鄭,范文子不欲,曰:“吾聞之,為人臣者,能內(nèi)睦而后圖外,不睦內(nèi)而圖外,必有內(nèi)爭,盍姑謀睦乎?”晉伐鄭,荊救之。大夫欲戰(zhàn),范文子不欲,曰:“君人者刑其民成而后振武于外是以內(nèi)和而外威。今內(nèi)猶有不刑,而況外乎?夫戰(zhàn),刑也,刑之過也。今吾刑外乎大人,而忍于小民,將誰行武?武不行而勝,幸也。幸以為政,必有內(nèi)憂。且唯圣人能無外患,又無內(nèi)憂,詎非圣人,必偏而后可。偏而在外,猶可救也,疾自中起,是難。盍姑釋荊與鄭以為外患乎?”荊壓晉軍,軍吏患之,將謀。范匄①自公族趨過之,曰:“夷灶堙井,非退而何?”范文子執(zhí)戈逐之,曰:“國之存亡,天命也,童子何知焉?且不及而言,奸也,必為戮?!奔韧饲G師于鄢,將谷,范文子立于戎馬之前,曰:“君幼弱,諸臣不佞,吾何福以及此!吾聞之:‘天道無親,唯德是授。’吾庸知天之不授晉且以勸楚乎?君與二三臣其戒之!夫德,福之基也,無德而福隆,猶無基而厚墉也,其壞也無日矣?!狈醋咱?,范文子謂其宗、祝曰:“君驕泰而有烈,夫以德勝者猶懼失之,而況驕泰乎?君多私,今以勝歸,私必昭。昭私,難必作,吾恐及焉。凡吾宗、祝,為我祈死,先難為免?!?/p>
七年夏,范文子卒。冬,難作,始于三郤,卒于公。(選自《國語·晉語》)【注】①范匄(gài):范文子的兒子,也稱范宣子。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君人者A刑B其民C成D而后E振武F于外G是以內(nèi)和H而外威。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睦,使……和睦,與《歸去來兮辭》“悅親戚之情話”中“悅”用法不同。B.盍,何不,與《齊桓晉文之事》“則盍反其本矣”中“盍”意思相同。C.存亡,存在或滅亡,與《鴻門宴》“備他盜之出入”中“出入”用法相同。D.泰,放縱、傲慢,與《孔雀東南飛》“否泰如天地”中“泰”意思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范文子認為得到鄭國后會增加更多的憂患,所以不贊同晉厲公討伐鄭國。B.范文子認為如果不是圣人,必然既有內(nèi)憂又有外患,而且內(nèi)憂危害更重。C.范文子痛斥范匄未經(jīng)同意就提出“夷灶堙井”謀略,并對他施以刑罰。D.范文子讓宗人、祝史為他祈死,以免遭到禍難,結果也正如范文子所料。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夫王者成其德,而遠人以其方賄歸之,故無憂。(2)吾庸知天之不授晉且以勸楚乎?君與二三臣其戒之!14.范文子認為國君應怎樣做才能治理好國家?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3分)十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惠公①六年,秦帥師侵晉,至于韓原。公謂慶鄭曰:“秦寇深矣,奈何?”慶鄭曰:“君深其怨,能淺其寇乎?非鄭之所知也,君其訊射②也。”公曰:“舅③所病也?”卜右,慶鄭吉。公曰:“鄭也不遜?!币约移屯綖橛?,步揚御戎;梁由靡御韓簡,虢射為右,以承公。公御秦師,令韓簡視師,曰:“師少于我,斗士眾?!惫唬骸昂喂??”簡曰:“以君之出也處己,入也煩己,饑食其糴,三施而無報,故來。今又擊之,秦莫不慍,晉莫不怠,斗士是故眾。”公令韓簡挑戰(zhàn)。穆公揖大夫就車,鼓而進之。晉師潰,戎馬濘而止。公號慶鄭曰:“載我!”慶鄭曰:“忘善而背德,又廢吉卜,何我之載?鄭之車不足以辱君避也!”梁由靡御韓簡,輅穆公,將止之,慶鄭曰:“釋來救君!”亦不克救,遂止于秦。穆公歸,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謀曰:“殺晉君與逐出之,與以歸之,與復之,孰利?”公子縶曰:“殺之利?!惫珜O枝曰:“不可。”公子縶曰:“吾豈將徒殺之?吾將以公子重耳代之。晉君之無道莫不聞,公子重耳之仁莫不知。戰(zhàn)勝大國,武也。殺無道而立有道,仁也。勝無后害,智也?!惫珜O枝曰:“恥一國之士,又曰余納有道以臨女,無乃不可乎?若不可,必為諸侯笑。戰(zhàn)而取笑諸侯,不可謂武。殺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親,不可謂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謂智?!蹦鹿唬骸叭粍t若何?”公孫枝曰:“不若以歸,復其君而質(zhì)其子,國可以無害?!笔枪蕷w惠公而質(zhì)子圉,秦始知河東之政。(節(jié)選自《國語·晉語》)材料二:夷吾使人請秦,求入晉。夷吾謂曰:“誠得立,請割晉之河西八城與秦?!奔爸?,已立,而使丕鄭謝秦,背約不與河西城而殺里克。十二年,晉旱,來請粟。穆公于是用百里奚、公孫枝言,卒與之粟。十四年,秦饑,請粟于晉。晉君謀之群臣虢射曰因其饑伐之可有大功。晉君從之。十五年,興兵將攻秦。(節(jié)選自《史記·秦本紀第五》)【注】①惠公:即晉惠公,名夷吾。晉獻公之子,晉文公之弟,春秋時期晉國第二十任君主。②射:即虢射,晉國的卿大夫。③舅:諸侯謂異姓大夫曰舅。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晉君謀之A群臣B虢射C曰D因其饑E伐之F可G有大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鼓,文中指擊鼓,古代在戰(zhàn)爭中擊鼓代表進軍,擊鼓有助于激勵戰(zhàn)士,振奮士氣。B.克,在文中的意思是能、能夠,與成語“攻堅克難”“戰(zhàn)無不克”中“克”字意思不同。C.至于,在文中的意思是到了,與《六國論》中“至于顛覆,理固宜然”的“至于”意思相同。D.背,文中指違背、背叛,與《鴻門宴》中“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的“背”字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秦穆公率軍攻打晉國,晉惠公于是向慶鄭詢問應對之策,慶鄭認為此時只有虢射才能讓秦國退軍。B.被晉惠公派去偵察秦軍韓簡發(fā)現(xiàn)秦國軍隊的人數(shù)雖少于晉國,但他們斗志昂揚,而晉國軍隊卻非常懈怠。C.對于如何處置被俘的晉惠公,公子縶認為,殺死無道的晉惠公對秦國最有利,并建議另立有道的公子重耳。D.晉惠公曾許諾一旦自己成功回國繼位,就將割讓晉國河西的八座城池給秦國,但事成之后晉惠公卻背信棄義。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忘善而背德,又廢吉卜,何我之載?鄭之車不足以辱君避也?。?)戰(zhàn)勝大國,武也。殺無道而立有道,仁也。勝無后害,智也。14.請簡要分析公孫枝不同意殺死晉惠公而立公子重耳的原因。(3分)十五、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信者行之基,行者人之本。人非行無以成,行非信無以立。故行之于人,譬濟之須舟也;信之于行,猶舟之待楫也。將涉大川,非舟何以濟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雖欲為善而不知立行,猶無舟而濟川也;雖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猶無楫而行舟也。昔齊攻魯,求其岑鼎,魯侯偽獻他鼎而請盟焉。齊侯不信,曰:“使柳季云是,則請受之?!濒斒沽荆驹唬骸熬远閲?,信者亦臣之國。今欲破臣之國,全君之國,臣所難也?!蹦双I岑鼎。小邾射①以邑奔魯,曰:“使子路要我,吾無盟矣?!蹦耸棺勇?。子路辭焉。季康子謂之曰:“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一言,子何辱焉?”子路曰:“彼不臣而濟其言,是不義也,由不能矣。”夫柳季、季路,魯之匹夫,立信于衡門,而聲馳于天下。故齊邾不信千乘之盟而重二子之言信之為德豈不大哉故言必如言,信之符也。君子知誠信之為貴,故必誠信而行;君王知誠信之為貴,故以信施救則立,以信荏事則正,以信賞罰則明。由此而言:信之為行,其德大矣!(節(jié)選自《劉子》,有刪改)材料二:貞觀初,有上書請去佞臣者,太宗謂曰:“朕之所任,皆以為賢,卿知佞者誰耶?”對曰:“臣居草澤,不的知佞者,請陛下佯怒以試群臣,若能不畏雷霆,直言進諫,則是正人,順情阿旨、則是佞人?!碧谥^封德彝曰:“流水清濁,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猶水、君自為詐,欲臣下行直,是猶源濁而望水清,理不可得?!敝^上書人曰:“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詐道訓俗,卿言雖善,朕所不取也?!必懹^十七年,太宗謂侍臣曰:“孔子曰‘民無信不立’,昔項羽既入咸陽,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誰奪耶?”房玄齡對曰:“仁、義、禮、智、信,謂之五常,廢一不可,能勤行之,甚有裨益,殷紂狎侮五常,武王奪之;項氏以無信為漢高祖所奪,誠如圣旨?!保ü?jié)選自《貞觀政要》卷五·論誠信,有刪改)【注】①射:人名,小邾國的大臣。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故齊A邾不信B千乘之盟C而重D二子之言E信之F為德G豈不大哉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要,在文中是“約定”的意思。與《鴻門宴》“張良出,要項伯”中的“要”的詞義一樣。B.辭,在文中是“拒絕”的意思。與《琵琶行》“莫辭更坐彈一曲”中的“辭”詞義一樣。C.衡門,在文中指“簡陋的房屋”,與《歸去來兮辭》“乃瞻衡宇”中的“衡宇”詞義一樣。D.的,在文中是“的確”的意思。與《與委書》“的的非吾所忍”中的“的”詞義一樣。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行就無法成事,如果品行中沒有誠信也就無以立身,誠信對于行為而言,就如同行船需要船槳一樣重要。B.小邾射逃奔到魯國,希望和子路約定,卻不相信與魯國訂立的盟約,但是子路以他不盡為臣之道為由直接拒絕了他。C.太宗認為君臣關系像水源和流水一樣,如果君主做出詐偽的行為,就如同水的源頭渾濁,可見,太宗對自身要求很高。D.兩則材料都以“誠信”作為論述的中心,材料一論述守信作為美德的重要性,材料二論述誠信對于治國的重要性。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彼不臣而濟其言,不義也,由不能矣。(2)昔項羽既入咸陽,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誰奪耶?14.下面材料為什么可以用作材料一的論據(jù)?請結合本文的內(nèi)容,簡要說明理由。(3分)秦孝公使商鞅攻魏,魏遣公子昂逆而拒之。鞅謂昂曰:“昔鞅與公子善,今俱為兩國將,不忍攻,愿一飲燕休二師?!惫釉S焉,遂與之會。鞅伏甲虜之,擊破魏軍。及惠王即位,疑其行詐,遂車裂于市。夫商鞅,秦之貴臣,名重于海內(nèi),貪詐偽之小功,失誠信之大義,一為不信,終身取尤,卒至屠滅,為天下笑。十六、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宋公與楚人期戰(zhàn)于泓之陽。楚人濟泓而來。有司復曰:“請迨其未畢濟而擊之?!彼喂唬骸安豢?。吾聞之也,君子不厄人。吾雖喪國之余,寡人不忍行也?!奔葷?,未畢陳。有司復曰:“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彼喂唬骸安豢?。吾聞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币殃悾缓笙骞闹?。宋師大敗。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臨大事而不忘大禮,有君而無臣。以為雖文王之戰(zhàn),亦不過此也。(節(jié)選自《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十二年》)材料二:宋公,天子之上公。宋,先代之后,于周為客,天子有事膰①焉,有喪拜焉。非列國諸侯之所敢敵也。楚,夷狄之國,人,微者之稱。以天子之上公,而當夷狄之微者,至于敗績,宋公之罪,蓋可見矣。而《公羊傳》以為文王之戰(zhàn)不過此,學者疑焉。故不可以不辯。宋襄公非獨行仁義而不終者也。以不仁之資,盜仁者之名爾。齊宣有牽牛而過堂下者,曰:“牛何之?”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狈蛏嵋慌?,于德未有所損益者。而孟子與之以王。所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三代之所共也。而宋襄公執(zhí)鄫子②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殺一牛猶不忍而宋公戕一國君若犬豕然此而忍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泓之役,身敗國衄③,乃欲以不重傷、不禽二毛④欺諸侯。人能紾⑤其兄之臂以取食,而能忍饑于壺餐者,天下知其不情也。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傷二毛,此豈可謂其情也哉?以愚觀之,宋襄公,王莽之流。襄公以諸侯為可以名得,王莽以天下為可以文取也。其得喪小大不同,其不能欺天下則同也。古人有言:“圖王不成,其弊猶足以霸?!毕骞型跽咧畮?,猶足以當桓公之師,一戰(zhàn)之余,救死扶傷不暇。自古失道之君,如是者多矣,死而論定。未有如宋襄公之欺于后世者也。(節(jié)選自蘇軾《宋襄公論》)【注】①膰,送祭肉。②鄫子:鄫國國君,參加諸侯會時被宋襄公殺害以供奉神廟。③衄,損傷,傷害。④二毛,指老人。⑤,彎轉(zhuǎn),扭曲。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君子殺一牛A猶不忍B而宋公戕一國君C若犬豕D然E此而忍為之F天下G孰有不忍者耶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厄,文中指使……陷入困境,與《報任安書》中“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厄”字意思不相同。B.鼓,文中指擊鼓進攻,與《曹劌論戰(zhàn)》中“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的“鼓”字意思相同。C.“而宋襄公執(zhí)鄫子用于次睢之社”的“社”與《陳涉世家》中“復立楚國之社稷”的“社”意思相同。D.“圖王不成”的“圖”與《孔雀東南飛》“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的“圖”意思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面對來犯之敵,臣下反復勸諫宋襄公不要貽誤戰(zhàn)機,但他卻以要堅守心中的君子之道為由予以拒絕,最終宋國軍隊大敗。B.蘇軾認為擁有周天子上公身份的宋襄公,在贈送祭肉、吊喪拜祭的大事上備受朝廷禮遇,不是列國諸侯們可以匹敵的。C.齊宣王因為不忍心見牛瑟瑟發(fā)抖而不以其釁鐘。蘇軾以此對比宋襄公,認為這一舉動也是欺世盜名。D.宋襄公不忍心攻擊受傷之人和捉拿老年人,并不能掩蓋他本性暴虐的事實。他殺害參加諸侯會的鄫國國君就是證明。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既濟,未畢陳。有司復曰:“請迨其未畢陳而擊之。”(2)而孟子與之以王,所謂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三代之所共也。14.蘇軾認為“宋公之罪,蓋可見矣”,請概述宋公之罪。(3分)十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智伯請地于韓康子,使使者致萬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復與之萬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趙襄子,襄子弗與。智伯怒,帥韓、魏之甲以攻趙氏。乃走晉陽,三家以國人國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韓康子驂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國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附,以汾水可以灌安邑(魏國都城),絳水可以灌平陽(韓國都城)也。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見二子,曰:“臣聞唇亡則齒寒。今智伯帥韓、魏以攻趙,趙亡則韓、魏為之次矣?!倍釉唬骸拔倚闹淙灰?;恐事未遂而謀泄,則禍立至矣?!睆埫险勗唬骸爸\出二主口,入臣之耳,何傷也!”二子乃潛與張孟談約,為之期日而遺之。襄子夜使人殺守提之吏,而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翼而擊之,襄子將卒犯其前,大敗智伯之眾,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唯輔果在。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勝德也。夫才與德異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謂之賢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聰察強毅之謂才,正直中和之謂德。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云夢之竹,天下之勁也,然而不矯揉,不羽括,則不能以入堅。棠船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礪,則不能以擊強。是故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茍能審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周紀一》,有刪減)材料二:悼之四年,晉荀瑤(智伯)帥師圍鄭,未至,鄭駟弘曰:“智伯愎而好勝,早下之,則可行也。”乃先保南里以待之。智伯入南里,門于桔秩之門。鄭人俘酅魁壘,賂之以知政,閉其口而死。將門,智伯謂趙孟(趙襄子):“入之?!睂υ?“主在此?!敝遣唬骸皭憾鵁o勇,何以為子?”對曰:“以能忍恥,庶無害趙宗乎!”智伯不悛,趙襄子由是基(憎恨)智伯,遂喪之。智伯貪而愎,故韓、魏反而喪之。(節(jié)選自《左傳》)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黑色碳素筆在答題卡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上打“√”。()(3分)夫A才B與C德D異E而F世G俗H莫I之J能K辨L通M謂N之O賢P此Q其R所S以T失U人V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挾,指懷有,與《赤壁賦》中“挾飛仙以遺游”的“挾”字意思不相同。B.嚴,指敬重、尊敬,與《諫太宗十思疏》中“雖董之以嚴刑”的“嚴”字意思不相同。C.審,指清楚,與《歸去來兮辭》中“審容膝之易安”的“審”字意思不相同。D.恥,指恥辱,與《師說》中“而恥學于師”的“恥”字意思不相同。12.下列對原文的理解,不恰當一項是()(3分)A.趙襄子派張孟談去離間韓、魏和智氏的關系?!按酵鳊X寒”的道理使這兩家很快就和趙氏聯(lián)合了起來,結果三家襲擊并滅掉了智氏。B.趙氏掘開大堤,水淹智伯,韓、魏攻其兩翼,趙襄子正面進攻,終于大敗智伯的軍隊,殺死智伯。C.司馬光認為,才勝德是智伯失敗的根本原因。貪得無厭、剛腹自用、估惡不俊是《左傳》中智伯失敗的原因。D.《左傳》中這一段記敘了智伯在與趙襄子聯(lián)合伐鄭時,侮辱趙襄子貌丑而膽怯,于是二人交惡,此事導致韓、趙、魏三家滅智伯。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2)鄭人俘酅魁壘,賂之以知政,閉其口而死。14.司馬光的“取人之術”認為: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請簡述其理由。(3分)十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劉滂字德霖,武義人。滂自少誦說,能屈其師。與浦江梅執(zhí)禮同游學,人士多傾下之,號“東梅西劉”。中大觀己丑進士第,調(diào)新昌縣令??h在豫章山中,俗嗜斗,令到官輒移病去,以他吏攝之。滂臨以誠,未幾稱治,傍邑訟不能決者,乞從滂決之。豪鄒氏橫里中,挾貴婣誣人死,滂捕致械治之。部使者為請,不聽,卒傅以法,投豪于相州。蔡京①與滂祖為布衣交,滂至京師,京曰:“吾故人有孫耶?”除詳定勒令所刪定官,欲挽滂為黨。會常瓌書詩屏間,京疑其訕己,屬滂求其跡,且遷官。滂笑曰:“此胡為及我哉?”京聞之不悅,滂亦拂衣去。坐是不調(diào)者十余年。靖康初,詔除太常博士,不拜。建炎中,上問人才于近臣,學士詹乂、給事中汪藻、舍人李公彥皆云滂可用,用滂知建昌軍。建昌舊守多懦夫威權不立兵習悍驕邀求無度。滂至,一以法繩之,兵不勝其忿,持戟入市掠人物,即拒者刺傷之。滂捕系追償,兵遂為變。滂及母、妻皆死,時紹興甲寅七月三日也。滂卒時年五十六。其妻湯氏侍姑側(cè),兵及身猶不去,竟遇害。建昌人聞滂死,皆慟哭失聲。逾期,父老猶會佛祠哭之,有欲絕②者,且千里以書吊其孤。朝廷既誅始亂者,復用御史言,褒滂為朝請大夫,官其一子墉。滂好學,善屬文,與人交,終始如一,聞有急,傾財赴之。居官嫉惡如仇,毅然不可回奪,以及于難云。(節(jié)選自宋濂《劉滂傳》)材料二:鼛微時與蔡京善,常曰:“蔡子,貴人也;然才不勝德,恐貽天下憂。”至是,京還朝,遇諸涂。既見,京逆謂曰:“我若用于天子,愿助我?!秉幵唬骸肮\能謹守祖宗之法,以正論輔人主,示節(jié)儉以先百吏,而絕口不言兵,天下幸甚。鼛何為者?”京默然。既相,出提點江東刑獄。(節(jié)選自《宋史·孫鼛傳》)【注】①蔡京:北宋末年奸相。②欲絕:感情極其強烈。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建昌舊守A多懦B夫C威權D不立E兵習F悍驕G邀H求無度。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屈,指使……屈服,“舞幽壑之潛蛟”的“舞”指使……起舞,兩者用法相同。B.布衣,本指布制衣服,文中借指平民。古代平民穿粗布衣服,故稱。C.坐,指因為,與《蘇武傳》中“副有罪,當相坐”的“坐”意思不相同。D.祖宗,文中指帝王的祖先,與成語“祖宗法度”中的“祖宗”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劉滂曾與浦江人梅執(zhí)禮一同外出求學,后來考中進士踏上仕途。他好學,擅長寫文章,輕財仗義,與朋友交往自始至終都態(tài)度如一。B.新昌縣民風好勇斗狠,非常難治理,因此縣令到任后總是稱病離職,朝廷只好委派其他官員暫代縣令之職。劉滂上任后改變了這一局面。C.劉滂逮捕了強橫不法的士兵,追索搶劫之物還給物主。士兵發(fā)動兵變,殺害了劉滂和他的母親、妻子及小姑,百姓聽到噩耗后深感悲痛。D.蔡京在回京途中遇到舊時好友孫鼛,希望他以后有機會幫助自己,孫鼛對蔡京提出了不少勸誡。蔡京默然不語,任宰相后將孫鼛外放為地方官。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滂臨以誠,未幾稱治,傍邑訟不能決者,乞從滂決之。(2)蔡子,貴人也;然才不勝德,恐貽天下憂。14.從劉滂、孫鼛拒絕蔡京要求的兩件事中,可以看出他們共同擁有哪些優(yōu)良品質(zhì)?請簡要概括。(3分)十九、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始,故人唐宰相魯公開府南服①,余以布衣從戎。明年,別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過張睢陽及顏杲卿所嘗往來處,悲歌慷慨,卒不負其言而從之游,今其詩具在,可考也。余恨死無以藉手見公,而獨記別時語,每一動念,即于夢中尋之?;蛏剿亻?,云嵐草木,與所別之處及其時適相類,則徘徊顧盼,悲不敢泣。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治。先是一日,與友人甲、乙若丙約,越宿而集。午,雨未止,買榜②江涘。登岸,謁子陵祠。還,與榜人治祭具。須臾,雨止,登西臺,設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畢,號而慟者三,復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時,往來必謁拜祠下。復東望,泣拜不已。有云從南來,氣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乃以竹如意擊石,作楚歌招之。歌闋,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惜。復登東臺,撫蒼石,還憩于榜中。榜人始驚余哭,云:“適有邏舟之過也,盍移諸?”遂移榜中流,舉酒相屬,各為詩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風凜,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復賦詩懷古。明日,益風雪,別甲于江,余與丙獨歸。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其后甲以書及別詩來,言:“是日風帆怒駛,逾久而后濟,既濟,疑有神陰相,以著茲游之偉?!庇嘣唬骸叭羯裰滩豢芍?。然茲游亦良偉其為文詞因以達意亦誠可悲矣!”余嘗欲仿太史公著《季漢月表》,如《秦楚之際》③。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選自謝翱《登西臺慟哭記》,有刪改)【注】①唐宰相魯公:借唐宰相顏真卿代指宋宰相文天祥。文中“公”指文天祥。②榜:漿,代指船。③《史記》中有《秦楚之際月表》,列舉秦、楚、漢之間的大事。謝翱欲仿其體例作《季漢(宋)月表》?!凹緷h”實指“季宋”。一個朝代的末尾稱“季”。材料二:初至北營,抗辭慷慨,上下頗驚動,北亦未敢遽輕吾國。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數(shù)呂師孟叔侄為逆,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北雖貌敬,實則憤怒,二貴酋名曰“館伴”,夜則以兵圍所寓舍,而予不得歸矣。未幾,賈余慶等以祈請使詣北。北驅(qū)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當引決,然而隱忍以行。(選自文天祥《<指南錄>后序》,有刪改)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然茲游A亦良B偉C其為D文詞E因以達F意G亦誠H可悲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布衣,文中指平民,與《出師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的“布衣”意思相同。B.卒,最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東理工學院《博弈論基礎》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科技學院《建筑工程識圖與構造》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江門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Prote軟件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流體力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行政職業(yè)學院《擒拿防衛(wèi)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工業(yè)大學《美術技法(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財經(jīng)大學《醫(yī)藥人力資源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交通安全課件
- 《疾病預防與控制》課件
- 廣東財經(jīng)大學《工程地震與結構抗震》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30年中國輪轂電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分析報告
- 高中體育課程活動方案
- 小學中高年段語文學科基于課程標準評價指南
- (完整版)獸醫(yī)臨床診斷學
- GB/T 23586-2022醬鹵肉制品質(zhì)量通則
- 和解協(xié)議裝修合同糾紛
- 抗震支架計算書
- 大學生如果提高自己安全意識
- 意識障礙的判斷及護理
- (高清版)JTGT 3650-01-2022 公路橋梁施工監(jiān)控技術規(guī)程
- 《尾礦庫安全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