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七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和方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七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和方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七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和方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七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和方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頁
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課時作業(yè)七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和方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輪復習精品資料(高中)PAGE1-課時作業(yè)(七)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和方式(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獨立形式分冊裝訂!)一、選擇題1.(2019·福建廈門湖濱中學階段檢測)關于探究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B.該實驗只是觀察了質壁分離和復原現(xiàn)象,沒有設計對照實驗C.該實驗常選擇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細胞,是因為有紫色中央液泡D.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中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滴加清水后均能復原A〖在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液濃度逐漸增加,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A正確;該實驗屬于前后自身對照實驗,B錯誤;該實驗常選擇含有紫色中央液泡的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而內表皮細胞的液泡無色,不便于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觀察,C錯誤;蔗糖溶液濃度過高會使細胞大量失水而死亡,再滴加清水也不能復原,D錯誤。〗2.載體運輸學說認為,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屬于內在蛋白,它有選擇地與細胞膜一側的分子或離子結合,形成載體—物質復合物,通過載體蛋白構象的變化,透過細胞膜,把分子或離子釋放到細胞膜的另一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載體運輸的動力只能來自ATPB.運輸方向可以是順濃度梯度也可以是逆濃度梯度C.載體運輸能體現(xiàn)出細胞的功能特性——流動性D.H2O、小分子、離子必須借助載體才能進入細胞內B〖載體運輸的動力可以來自ATP,也可依賴于離子梯度形式儲存的能量,A錯誤;運輸方向可以是順濃度梯度也可以是逆濃度梯度,B正確;載體運輸能體現(xiàn)出細胞的結構特性——流動性,C錯誤;H2O不需要借助載體就能進入細胞內,D錯誤。〗3.下圖表示動物肌肉細胞細胞膜轉運部分物質的示意圖,與圖中信息不相符的是()A.甲側為細胞外,乙側為細胞內B.Na+既可順濃度梯度運輸也可逆濃度梯度運輸C.圖示中葡萄糖跨膜運輸的直接驅動力不是ATPD.圖示中葡萄糖跨膜運輸方式與細胞吸收甘油相同〖答案〗D4.如圖為植物光合作用產物蔗糖在不同細胞間運輸、轉化過程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順濃度梯度運輸B.蔗糖在不同細胞間的運輸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C.蔗糖從伴胞到篩管進行了信息傳遞D.蔗糖可通過單糖轉運載體轉運至薄壁細胞A〖據圖分析,蔗糖的水解導致篩管內蔗糖濃度降低,有利于伴胞內的蔗糖順濃度梯度運輸到篩管,A正確;蔗糖在不同細胞間是通過胞間連絲運輸的,不屬于協(xié)助擴散,B錯誤;蔗糖從伴胞到篩管進行了物質的運輸,沒有交流信息,C錯誤;蔗糖不能進入薄壁細胞,其水解產生的單糖可通過單糖轉運載體轉運至薄壁細胞,D錯誤。〗5.如圖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與蒸餾水液面齊平,一段時間后,待漏斗內液面不再變化時,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標曲線中能正確反映整個實驗過程中漏斗內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變化的是()C〖實驗開始時,漏斗中蔗糖溶液濃度大于燒杯中的蒸餾水,燒杯中的水分向漏斗中滲透,漏斗液面升高。一段時間后,加入的蔗糖酶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引起漏斗中溶液濃度進一步升高,漏斗液面繼續(xù)升高。由于半透膜允許單糖分子透過,漏斗中的葡萄糖和果糖進入燒杯中,漏斗中的溶液濃度下降,漏斗液面隨之下降,最終維持著一定的液面高度差。〗6.科學家在研究Na+通過細胞膜的運輸方式時,做了下述實驗:先向槍烏賊神經纖維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測得神經纖維周圍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經纖維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藥物和ATP,測得周圍溶液中24Na+的量如圖所示。據圖做出的下列推斷,錯誤的是()A.加入某藥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B.加入ATP后,細胞中24Na+的量減少C.“某藥物”的作用機理是抑制ATP水解D.“某藥物”的作用機理是抑制細胞呼吸C〖由題圖知,在神經纖維膜外溶液中先加入某藥物后,測得周圍溶液中24Na+的量停止增加;加入ATP后,周圍溶液中24Na+的量迅速增加,說明Na+從神經細胞排出需要消耗能量,屬于主動運輸,而該藥物的作用是抑制呼吸作用的進行。〗7.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如圖所示,實驗開始時,U形管兩側液面相等,圖中半透膜允許單糖通過。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蔗糖溶液,當液面停止上升時,半透膜兩側溶液濃度一定是相等的B.若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則實驗現(xiàn)象為高濃度一側的液面上升C.若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則實驗現(xiàn)象為高濃度一側液面先上升,隨后另一側液面上升,最后兩側液面持平D.若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蔗糖溶液,當液面停止上升時,半透膜兩側水分子移動達到平衡狀態(tài)A〖由題干可知,實驗開始時,U形管兩側液面等高,當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蔗糖溶液時,水分子從低濃度一側流向高濃度一側的較多,即高濃度一側的液面上升,低濃度一側的液面下降,直至液面不再變化,此時半透膜兩側濃度差產生的滲透壓力與液面差產生的壓力達到平衡,所以半透膜兩側溶液濃度不會相等,A錯誤、B正確;當液面停止上升時,半透膜兩側水分子移動達到平衡狀態(tài),D正確;若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開始時水分子總體表現(xiàn)為由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擴散,因此高濃度一側液面先上升,但隨著葡萄糖分子通過半透膜進入低濃度一側,最后兩側液面會持平,C正確?!?.圖1曲線表示完全相同的兩個植物細胞分別放在A、B溶液中,細胞失水量的變化情況。圖2表示在觀察上述植物細胞的變化中,依次觀察到的結果(①、②指細胞結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2細胞是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還可用于觀察DNA和RNA的分布B.用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代替B溶液,可得到類似的結果;若B溶液的濃度稍減小,則曲線中b點左移C.甲→乙變化的原因之一是結構①的伸縮性比②要大,乙→丙的變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D.ab段曲線表明細胞液濃度在逐漸增大而細胞吸水能力在逐漸減小B〖分析題圖可知,圖2細胞發(fā)生明顯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而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幾乎沒有顏色,無法觀察到明顯的質壁分離及復原現(xiàn)象,A錯誤。將該植物細胞放在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中,也能發(fā)生質壁分離和復原;若B溶液濃度稍減小,細胞的失水量減少,則質壁分離復原所需的時間縮短,因此b點左移,B正確。甲→乙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其原因之一是結構①(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結構②(原生質層),乙→丙表示該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后的復原,其原因是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C錯誤。ab段細胞液濃度逐漸減小,D錯誤?!?.某實驗小組為探究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對馬鈴薯細胞滲透作用的影響,將一新鮮馬鈴薯塊莖切出了粗細相同、長度均為5cm的薯條若干,隨機均分為4組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如表(忽略測量誤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組別KNO3溶液濃度(g/L)馬鈴薯條在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后的長度(cm)浸泡30min的長度浸泡2h的長度1205.025.202404.755.003604.484.704804.294.29A.馬鈴薯塊莖細胞液的濃度位于20g/L和40g/L之間B.第2組和第3組中的馬鈴薯細胞都發(fā)生了滲透失水和吸水C.馬鈴薯細胞失水和吸水的過程中,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D.2h后將第4組的馬鈴薯條放在20g/L的KNO3溶液中,其長度會變長D〖分析表格可知,第1組中馬鈴薯細胞吸水,說明馬鈴薯塊莖細胞液的濃度大于20g/L;第2組中馬鈴薯細胞先發(fā)生滲透失水,隨后隨著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中,細胞會發(fā)生滲透吸水,說明馬鈴薯塊莖細胞液的濃度小于40g/L,A正確。第2組和第3組的馬鈴薯條浸泡30min后都縮短(小于5cm),說明兩組中的馬鈴薯細胞都發(fā)生了滲透失水,浸泡2h時的長度都大于浸泡30min時的長度,說明兩組中的馬鈴薯細胞都發(fā)生了滲透吸水,B正確。馬鈴薯細胞失水和吸水的過程中,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C正確。分析可知,第4組KNO3溶液濃度過高,馬鈴薯細胞已失水死亡,再將其放入低濃度的溶液(20g/L的KNO3溶液)中,長度也不會發(fā)生變化,D錯誤。〗10.H+的跨膜運輸有的與質子泵(H+的載體蛋白)有關。質子泵分為三種,一種為生成ATP的F-型質子泵,另外兩種為消耗ATP的P-型質子泵和V-型質子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型質子泵參與H+逆濃度梯度運輸B.P-型質子泵參與H+順濃度梯度運輸C.類囊體薄膜上的質子泵為V-型質子泵D.線粒體內膜上的質子泵為F-型質子泵D〖F-型質子泵是一種能生成ATP的質子泵,而H+逆濃度梯度運輸需要消耗ATP,A錯誤;P-型質子泵和V-型質子泵是消耗ATP的質子泵,而H+順濃度梯度運輸不消耗ATP,B錯誤;類囊體薄膜是生成ATP的場所之一,該膜上具有F-型質子泵,C錯誤;線粒體內膜是生成ATP的場所之一,該膜上的質子泵為F-型質子泵,D正確?!?1.(2019·陜西西安中學期中)如圖所示,圖乙是圖甲發(fā)生滲透作用之后的示意圖,圖丙是根毛細胞示意圖,圖丁表示細胞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甲中①處溶液濃度小于②處溶液濃度B.圖甲和圖丙中都有半透膜或相當于半透膜的結構,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圖丙細胞膜上有載體蛋白,具有選擇透過性C.若把圖丙所示細胞放在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中,在顯微鏡下連續(xù)觀察一段時間(細胞有活性)發(fā)現(xiàn)其發(fā)生了質壁分離,但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D.若把圖丙所示細胞放在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則圖丁可表示細胞體積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曲線C〖由圖乙可知,圖甲中②吸收水分使漏斗內液面升高,所以①處溶液濃度小于②處溶液濃度,A正確;圖甲和圖丙都有半透膜或相當于半透膜的結構,圖丙中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其上有載體蛋白,具有選擇透過性,B正確;植物細胞可以吸收Na+、Cl-,使細胞液濃度升高,所以根毛細胞處于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中時,會先發(fā)生質壁分離,后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C錯誤;將圖丙所示根毛細胞放在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細胞滲透失水,體積逐漸減小,但由于細胞壁的伸縮性有限,細胞體積不會無限收縮,則圖丁可表示細胞體積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曲線,D正確?!?2.某研究小組用5種植物材料進行質壁分離實驗。在相同的放大倍數下,記錄視野中的細胞數目,然后滴加蔗糖溶液,記錄從滴加蔗糖溶液到發(fā)生“初始質壁分離”的平均時間,繪制成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據圖分析可知,5種植物材料中山茶細胞最小B.該實驗在觀察質壁分離現(xiàn)象時,沒有設計對照實驗C.若在發(fā)生質壁分離后滴加清水,則5種材料復原時間都不同D.5種材料中,紅花繼木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速度最快D〖在相同的放大倍數下,視野中的細胞數目山茶最少,說明其細胞最大,紅花繼木細胞最小,觀察的細胞數目最多,A錯誤;蔗糖溶液滴加之前和之后形成前后相互對照,B錯誤;若在發(fā)生質壁分離后滴加清水,5種材料復原時間不好確定,C錯誤;5種材料中,紅花繼木從滴加蔗糖溶液到發(fā)生“初始質壁分離”的平均時間最短,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速度最快,D正確?!蕉?、非選擇題13.研究表明,主動運輸根據能量的來源不同分為三種類型,如圖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離子或小分子。(1)圖中細胞質基質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側,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動運輸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類型中,○所代表的離子或小分子轉運所需的能量來源于()A.濃度差所造成的勢能B.ATP直接提供能量C.光能驅動D.細胞內物質合成時釋放的能量(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類型進行主動運輸的是()A.噬菌體 B.細菌C.果蠅 D.小鼠〖解析〗:分析題圖,b為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動運輸;c為光能驅動的主動運輸。(1)根據質膜的結構可知,糖蛋白位于細胞外側,所以P側為細胞外的環(huán)境,Q側為細胞內的環(huán)境。(2)主動運輸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把物質從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運輸。(3)b類型中物質轉運所需要的能量來源于ATP水解。(4)光能驅動的主動運輸發(fā)生在少數細菌體內?!即鸢浮?1)Q糖蛋白位于細胞外側(2)需要載體蛋白、逆濃度梯度、需要能量(3)B(4)B14.南通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小液流法”估測黑藻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實驗步驟和結果如下:實驗步驟:①配制具有一定濃度梯度的蔗糖溶液。②取12支干燥潔凈的帶塞試管,分成甲、乙兩組,每組試管依次編為1~6號。向甲、乙兩組相同編號的試管中加入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4mL,迅速塞緊試管,備用。③取大小相似的黑藻葉片60片,隨機均分為6組,分別加入甲組的6支試管中,并塞緊試管。放置20min,期間多次搖動試管。再向甲組每支試管中均加入微量甲晞藍粉末(忽略對蔗糖濃度的影響),充分搖勻。④將乙組蔗糖溶液搖勻,用彎頭毛細吸管從甲組試管中吸取少量藍色溶液,插入乙組相同編號試管內的溶液中部,從毛細吸管一端輕輕擠出1小滴藍色溶液(如圖)。觀察藍色小滴的升降情況,并做好記錄。實驗結果:乙組試管編號123456加入的蔗糖溶液濃度(mol/L)0.050.100.150.200.250.30藍色小滴升降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②中,裝有不同濃度蔗糖溶液的試管要及時塞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③不同試管中加入的黑藻葉片的大小和數量要相同,這屬于對實驗________變量的控制。(2)乙組試管1、2、3中藍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下降最慢的是試管________中的藍色小滴。(3)取出甲組6支試管中的黑藻葉片進行顯微觀察,可發(fā)現(xiàn)試管________中的黑藻葉片細胞內葉綠體分布最密集。(4)根據實驗結果可估測黑藻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介于________________之間。若要使估測結果更準確,則實驗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冀馕觥剑撼墒斓闹参锛毎哂性|層,相當于半透膜,因此當外界溶液的濃度大于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細胞就會失水,導致細胞液濃度變大,外界溶液濃度變??;反之,會導致細胞液濃度變小,外界溶液濃度變大。(1)本實驗的目的是通過滲透失水或吸水估測黑藻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因此要控制好無關變量對溶液濃度的影響,因此裝有不同濃度蔗糖溶液的試管要及時塞緊的目的是防止因水分蒸發(fā)而導致蔗糖溶液濃度發(fā)生改變。步驟③不同試管中加入的黑藻葉片的大小和數量要相同,這屬于對實驗無關變量的控制。(2)藍色小滴下降或上升與液滴濃度與蔗糖溶液濃度的大小有關,當藍色小滴的濃度大于蔗糖溶液的濃度時,藍色小滴下降,反之藍色小滴就上升。因此乙組試管1、2、3中藍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甲組1、2、3試管中黑藻葉片的細胞液濃度大于蔗糖溶液濃度,細胞吸水,導致試管中蔗糖溶液濃度上升,藍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組相同編號試管內溶液的密度,且密度相差越小,下降越慢,故3號下降最慢。(3)由于乙組4、5、6號試管中的藍色小滴上升,說明其密度小于乙試管內的蔗糖溶液密度,進一步可知甲組的4、5、6號試管的黑藻葉片細胞發(fā)生了滲透失水,導致蔗糖溶液濃度降低,進而藍色小滴的密度也降低。由于乙組6號的蔗糖溶液濃度最大,因此對應的甲組剛開始的蔗糖溶液濃度最大,導致其中的黑藻葉片細胞失水最多,其中的葉綠體分布最密集。(4)分析表格可知,蔗糖溶液濃度為0.15mol/L時,藍色小滴下降,說明黑藻葉片吸水,此時黑藻葉片細胞液濃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濃度;而蔗糖溶液濃度為0.20mol/L時,藍色小滴上升,說明黑藻葉片失水,此時黑藻葉片的細胞液濃度小于外界的蔗糖溶液濃度,因此可估測黑藻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介于0.15~0.20mol/L之間。若要使估測結果更準確,則實驗思路是在0.15~0.20mol/L之間縮小濃度梯度,繼續(xù)進行上述實驗,藍色小滴不移動時試管中的蔗糖溶液濃度與黑藻葉片細胞液濃度相當。〖答案〗(1)防止因水分蒸發(fā)而導致蔗糖溶液濃度發(fā)生改變無關(2)甲組1、2、3試管中黑藻葉片的細胞液濃度大于蔗糖溶液濃度,細胞吸水,導致試管中蔗糖溶液濃度上升,藍色小滴密度大于乙組相同編號試管內溶液的密度3(3)6(4)0.15~0.20mol/L在0.15~0.20mol/L之間縮小濃度梯度,繼續(xù)進行上述實驗,藍色小滴不移動時試管中的蔗糖溶液濃度與黑藻葉片細胞液濃度相當課時作業(yè)(七)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和方式(本欄目內容,在學生用書中以獨立形式分冊裝訂!)一、選擇題1.(2019·福建廈門湖濱中學階段檢測)關于探究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過程中,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B.該實驗只是觀察了質壁分離和復原現(xiàn)象,沒有設計對照實驗C.該實驗常選擇洋蔥鱗片葉的內表皮細胞,是因為有紫色中央液泡D.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中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細胞,滴加清水后均能復原A〖在質壁分離過程中細胞液濃度逐漸增加,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增強,A正確;該實驗屬于前后自身對照實驗,B錯誤;該實驗常選擇含有紫色中央液泡的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而內表皮細胞的液泡無色,不便于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觀察,C錯誤;蔗糖溶液濃度過高會使細胞大量失水而死亡,再滴加清水也不能復原,D錯誤。〗2.載體運輸學說認為,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屬于內在蛋白,它有選擇地與細胞膜一側的分子或離子結合,形成載體—物質復合物,通過載體蛋白構象的變化,透過細胞膜,把分子或離子釋放到細胞膜的另一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載體運輸的動力只能來自ATPB.運輸方向可以是順濃度梯度也可以是逆濃度梯度C.載體運輸能體現(xiàn)出細胞的功能特性——流動性D.H2O、小分子、離子必須借助載體才能進入細胞內B〖載體運輸的動力可以來自ATP,也可依賴于離子梯度形式儲存的能量,A錯誤;運輸方向可以是順濃度梯度也可以是逆濃度梯度,B正確;載體運輸能體現(xiàn)出細胞的結構特性——流動性,C錯誤;H2O不需要借助載體就能進入細胞內,D錯誤。〗3.下圖表示動物肌肉細胞細胞膜轉運部分物質的示意圖,與圖中信息不相符的是()A.甲側為細胞外,乙側為細胞內B.Na+既可順濃度梯度運輸也可逆濃度梯度運輸C.圖示中葡萄糖跨膜運輸的直接驅動力不是ATPD.圖示中葡萄糖跨膜運輸方式與細胞吸收甘油相同〖答案〗D4.如圖為植物光合作用產物蔗糖在不同細胞間運輸、轉化過程的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順濃度梯度運輸B.蔗糖在不同細胞間的運輸方式為協(xié)助擴散C.蔗糖從伴胞到篩管進行了信息傳遞D.蔗糖可通過單糖轉運載體轉運至薄壁細胞A〖據圖分析,蔗糖的水解導致篩管內蔗糖濃度降低,有利于伴胞內的蔗糖順濃度梯度運輸到篩管,A正確;蔗糖在不同細胞間是通過胞間連絲運輸的,不屬于協(xié)助擴散,B錯誤;蔗糖從伴胞到篩管進行了物質的運輸,沒有交流信息,C錯誤;蔗糖不能進入薄壁細胞,其水解產生的單糖可通過單糖轉運載體轉運至薄壁細胞,D錯誤?!?.如圖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與蒸餾水液面齊平,一段時間后,待漏斗內液面不再變化時,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標曲線中能正確反映整個實驗過程中漏斗內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變化的是()C〖實驗開始時,漏斗中蔗糖溶液濃度大于燒杯中的蒸餾水,燒杯中的水分向漏斗中滲透,漏斗液面升高。一段時間后,加入的蔗糖酶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引起漏斗中溶液濃度進一步升高,漏斗液面繼續(xù)升高。由于半透膜允許單糖分子透過,漏斗中的葡萄糖和果糖進入燒杯中,漏斗中的溶液濃度下降,漏斗液面隨之下降,最終維持著一定的液面高度差。〗6.科學家在研究Na+通過細胞膜的運輸方式時,做了下述實驗:先向槍烏賊神經纖維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24Na+,不久可測得神經纖維周圍溶液中存在24Na+,如果在神經纖維膜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藥物和ATP,測得周圍溶液中24Na+的量如圖所示。據圖做出的下列推斷,錯誤的是()A.加入某藥物后,溶液中24Na+的量不再增加B.加入ATP后,細胞中24Na+的量減少C.“某藥物”的作用機理是抑制ATP水解D.“某藥物”的作用機理是抑制細胞呼吸C〖由題圖知,在神經纖維膜外溶液中先加入某藥物后,測得周圍溶液中24Na+的量停止增加;加入ATP后,周圍溶液中24Na+的量迅速增加,說明Na+從神經細胞排出需要消耗能量,屬于主動運輸,而該藥物的作用是抑制呼吸作用的進行。〗7.某同學設計的實驗如圖所示,實驗開始時,U形管兩側液面相等,圖中半透膜允許單糖通過。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蔗糖溶液,當液面停止上升時,半透膜兩側溶液濃度一定是相等的B.若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則實驗現(xiàn)象為高濃度一側的液面上升C.若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則實驗現(xiàn)象為高濃度一側液面先上升,隨后另一側液面上升,最后兩側液面持平D.若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蔗糖溶液,當液面停止上升時,半透膜兩側水分子移動達到平衡狀態(tài)A〖由題干可知,實驗開始時,U形管兩側液面等高,當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蔗糖溶液時,水分子從低濃度一側流向高濃度一側的較多,即高濃度一側的液面上升,低濃度一側的液面下降,直至液面不再變化,此時半透膜兩側濃度差產生的滲透壓力與液面差產生的壓力達到平衡,所以半透膜兩側溶液濃度不會相等,A錯誤、B正確;當液面停止上升時,半透膜兩側水分子移動達到平衡狀態(tài),D正確;若U形管中加入兩種濃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開始時水分子總體表現(xiàn)為由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擴散,因此高濃度一側液面先上升,但隨著葡萄糖分子通過半透膜進入低濃度一側,最后兩側液面會持平,C正確?!?.圖1曲線表示完全相同的兩個植物細胞分別放在A、B溶液中,細胞失水量的變化情況。圖2表示在觀察上述植物細胞的變化中,依次觀察到的結果(①、②指細胞結構)。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圖2細胞是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還可用于觀察DNA和RNA的分布B.用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代替B溶液,可得到類似的結果;若B溶液的濃度稍減小,則曲線中b點左移C.甲→乙變化的原因之一是結構①的伸縮性比②要大,乙→丙的變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D.ab段曲線表明細胞液濃度在逐漸增大而細胞吸水能力在逐漸減小B〖分析題圖可知,圖2細胞發(fā)生明顯的質壁分離及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而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幾乎沒有顏色,無法觀察到明顯的質壁分離及復原現(xiàn)象,A錯誤。將該植物細胞放在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中,也能發(fā)生質壁分離和復原;若B溶液濃度稍減小,細胞的失水量減少,則質壁分離復原所需的時間縮短,因此b點左移,B正確。甲→乙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其原因之一是結構①(細胞壁)的伸縮性小于結構②(原生質層),乙→丙表示該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后的復原,其原因是外界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C錯誤。ab段細胞液濃度逐漸減小,D錯誤。〗9.某實驗小組為探究不同濃度的KNO3溶液對馬鈴薯細胞滲透作用的影響,將一新鮮馬鈴薯塊莖切出了粗細相同、長度均為5cm的薯條若干,隨機均分為4組進行了實驗。實驗結果如表(忽略測量誤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組別KNO3溶液濃度(g/L)馬鈴薯條在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后的長度(cm)浸泡30min的長度浸泡2h的長度1205.025.202404.755.003604.484.704804.294.29A.馬鈴薯塊莖細胞液的濃度位于20g/L和40g/L之間B.第2組和第3組中的馬鈴薯細胞都發(fā)生了滲透失水和吸水C.馬鈴薯細胞失水和吸水的過程中,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D.2h后將第4組的馬鈴薯條放在20g/L的KNO3溶液中,其長度會變長D〖分析表格可知,第1組中馬鈴薯細胞吸水,說明馬鈴薯塊莖細胞液的濃度大于20g/L;第2組中馬鈴薯細胞先發(fā)生滲透失水,隨后隨著鉀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通過主動運輸進入細胞中,細胞會發(fā)生滲透吸水,說明馬鈴薯塊莖細胞液的濃度小于40g/L,A正確。第2組和第3組的馬鈴薯條浸泡30min后都縮短(小于5cm),說明兩組中的馬鈴薯細胞都發(fā)生了滲透失水,浸泡2h時的長度都大于浸泡30min時的長度,說明兩組中的馬鈴薯細胞都發(fā)生了滲透吸水,B正確。馬鈴薯細胞失水和吸水的過程中,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C正確。分析可知,第4組KNO3溶液濃度過高,馬鈴薯細胞已失水死亡,再將其放入低濃度的溶液(20g/L的KNO3溶液)中,長度也不會發(fā)生變化,D錯誤。〗10.H+的跨膜運輸有的與質子泵(H+的載體蛋白)有關。質子泵分為三種,一種為生成ATP的F-型質子泵,另外兩種為消耗ATP的P-型質子泵和V-型質子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F-型質子泵參與H+逆濃度梯度運輸B.P-型質子泵參與H+順濃度梯度運輸C.類囊體薄膜上的質子泵為V-型質子泵D.線粒體內膜上的質子泵為F-型質子泵D〖F-型質子泵是一種能生成ATP的質子泵,而H+逆濃度梯度運輸需要消耗ATP,A錯誤;P-型質子泵和V-型質子泵是消耗ATP的質子泵,而H+順濃度梯度運輸不消耗ATP,B錯誤;類囊體薄膜是生成ATP的場所之一,該膜上具有F-型質子泵,C錯誤;線粒體內膜是生成ATP的場所之一,該膜上的質子泵為F-型質子泵,D正確?!?1.(2019·陜西西安中學期中)如圖所示,圖乙是圖甲發(fā)生滲透作用之后的示意圖,圖丙是根毛細胞示意圖,圖丁表示細胞體積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圖甲中①處溶液濃度小于②處溶液濃度B.圖甲和圖丙中都有半透膜或相當于半透膜的結構,兩者的主要區(qū)別是圖丙細胞膜上有載體蛋白,具有選擇透過性C.若把圖丙所示細胞放在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中,在顯微鏡下連續(xù)觀察一段時間(細胞有活性)發(fā)現(xiàn)其發(fā)生了質壁分離,但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D.若把圖丙所示細胞放在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則圖丁可表示細胞體積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曲線C〖由圖乙可知,圖甲中②吸收水分使漏斗內液面升高,所以①處溶液濃度小于②處溶液濃度,A正確;圖甲和圖丙都有半透膜或相當于半透膜的結構,圖丙中原生質層相當于半透膜,其上有載體蛋白,具有選擇透過性,B正確;植物細胞可以吸收Na+、Cl-,使細胞液濃度升高,所以根毛細胞處于質量分數為5%的NaCl溶液中時,會先發(fā)生質壁分離,后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C錯誤;將圖丙所示根毛細胞放在質量濃度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細胞滲透失水,體積逐漸減小,但由于細胞壁的伸縮性有限,細胞體積不會無限收縮,則圖丁可表示細胞體積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曲線,D正確?!?2.某研究小組用5種植物材料進行質壁分離實驗。在相同的放大倍數下,記錄視野中的細胞數目,然后滴加蔗糖溶液,記錄從滴加蔗糖溶液到發(fā)生“初始質壁分離”的平均時間,繪制成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據圖分析可知,5種植物材料中山茶細胞最小B.該實驗在觀察質壁分離現(xiàn)象時,沒有設計對照實驗C.若在發(fā)生質壁分離后滴加清水,則5種材料復原時間都不同D.5種材料中,紅花繼木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速度最快D〖在相同的放大倍數下,視野中的細胞數目山茶最少,說明其細胞最大,紅花繼木細胞最小,觀察的細胞數目最多,A錯誤;蔗糖溶液滴加之前和之后形成前后相互對照,B錯誤;若在發(fā)生質壁分離后滴加清水,5種材料復原時間不好確定,C錯誤;5種材料中,紅花繼木從滴加蔗糖溶液到發(fā)生“初始質壁分離”的平均時間最短,發(fā)生質壁分離的速度最快,D正確。〗二、非選擇題13.研究表明,主動運輸根據能量的來源不同分為三種類型,如圖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離子或小分子。(1)圖中細胞質基質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側,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動運輸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類型中,○所代表的離子或小分子轉運所需的能量來源于()A.濃度差所造成的勢能B.ATP直接提供能量C.光能驅動D.細胞內物質合成時釋放的能量(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類型進行主動運輸的是()A.噬菌體 B.細菌C.果蠅 D.小鼠〖解析〗:分析題圖,b為ATP直接提供能量的主動運輸;c為光能驅動的主動運輸。(1)根據質膜的結構可知,糖蛋白位于細胞外側,所以P側為細胞外的環(huán)境,Q側為細胞內的環(huán)境。(2)主動運輸需要能量和載體蛋白,把物質從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運輸。(3)b類型中物質轉運所需要的能量來源于ATP水解。(4)光能驅動的主動運輸發(fā)生在少數細菌體內?!即鸢浮?1)Q糖蛋白位于細胞外側(2)需要載體蛋白、逆濃度梯度、需要能量(3)B(4)B14.南通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小液流法”估測黑藻葉片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實驗步驟和結果如下:實驗步驟:①配制具有一定濃度梯度的蔗糖溶液。②取12支干燥潔凈的帶塞試管,分成甲、乙兩組,每組試管依次編為1~6號。向甲、乙兩組相同編號的試管中加入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4mL,迅速塞緊試管,備用。③取大小相似的黑藻葉片60片,隨機均分為6組,分別加入甲組的6支試管中,并塞緊試管。放置20min,期間多次搖動試管。再向甲組每支試管中均加入微量甲晞藍粉末(忽略對蔗糖濃度的影響),充分搖勻。④將乙組蔗糖溶液搖勻,用彎頭毛細吸管從甲組試管中吸取少量藍色溶液,插入乙組相同編號試管內的溶液中部,從毛細吸管一端輕輕擠出1小滴藍色溶液(如圖)。觀察藍色小滴的升降情況,并做好記錄。實驗結果:乙組試管編號123456加入的蔗糖溶液濃度(mol/L)0.050.100.150.200.250.30藍色小滴升降情況↓↓↓↑↑↑請回答下列問題:(1)步驟②中,裝有不同濃度蔗糖溶液的試管要及時塞緊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③不同試管中加入的黑藻葉片的大小和數量要相同,這屬于對實驗________變量的控制。(2)乙組試管1、2、3中藍色小滴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