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華東師大二附中2025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jiān)考員收回。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淺議中國政治制度對城市行政管理的影響》文中寫道:“…在這樣的制度框架下官員對下管理地方事務,對上服從或者等待調遣,很多建設環(huán)節(jié)僅限于政府強大的縱向行政運作體系中……“由此可見郡縣制下的城市管理模式A.不利于公眾力量的積極參與 B.有利于民生問題的有效解決C.有助于城市建設的科學規(guī)劃 D.官員疏于政務貪污腐敗成風2.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山東根據地已有農會、工會、婦女會、青年團、兒童團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群眾組織,成員達404萬人,占根據地總人口的27%;中共黨員占總人口的1%左右,幾乎村村有黨員,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重心開始轉移B.國共力量對比變化趨勢加強C.工農武裝割據局面已經形成D.統(tǒng)一戰(zhàn)線范圍進一步擴大3.英國議會有上議院和下議院之分。1911年,新《議會法》通過,選舉產生的下議院權力擴大,現(xiàn)代議會制度確立;世襲貴族為主的上議院,至今仍然保留對下議院通過法案的一年延擱否決權,掌握著最高司法權力。這表明英國議會制度A.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之間謀求平衡 B.是對開明專制思想的實踐C.體現(xiàn)出三權分立的政治原則 D.和代議民主的精神相違背4.“新聞圖片”是“國家記憶”的重要形式。下列一組新聞圖片最貼切的主題為:A.破冰之旅 B.一國兩制 C.走出冷戰(zhàn) D.改革開放5.1958年《人民日報》發(fā)表題為《大規(guī)模地收集民歌》的社論,由此,一個聲勢浩大的“采風運動”在全國迅速掀起來。下列民歌不屬于這一時期的是A.玉米稻子密又濃,鋪天蓋地不透風,就是衛(wèi)星掉下來,也要彈回半空中B.揮舞鋼釬當紅筆,豪情更比鋼水急,滿天鋼花滿天詩,獻給領袖毛主席C.吃飯不要錢,想了幾千年,如今實現(xiàn)了,快活似神仙D.(鳳陽人民)吃不愁,穿不愁,腰里揣著十塊頭,又娶媳婦又蓋樓6.歷史學家陳旭麓評價一歷史事件時說:“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國社會現(xiàn)實為認識起點,進而追溯到幾千年歷史凝結而成的文化傳統(tǒng),并對這種傳統(tǒng)進行了總結性的理性批判。”該事件是A.中共“二大” B.新文化運動 C.國民革命 D.二次革命7.“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當今爭于氣力”。從時代特征看,與“當今”最契合的是A.商朝 B.西周 C.戰(zhàn)國 D.西漢8.清末、民國時期,星期制獲得普遍推行。同時,一些人以盲目西化為由主張取締星期制,一些人試圖用十日一休的“旬日”古制取代星期制,一些人通過訴諸歷史證明這一習俗在中國“古已有之”。這反映出A.西學東漸促成思想自由多元B.大眾輿論制約社會治理成效C.國人具有文化民族主義心態(tài)D.新式生活排斥中國傳統(tǒng)文化9.1869年美國人丁匙良在擔任京師同文館總教習時,曾增設了具有近代意義的體育課程。他在《同文館記》中記述:“同文館學生不愿意習體育,認為有失尊嚴,他們只能慢慢地踱方步。中國學生是沒有粗野游戲的,如足球、棒球等類?!庇纱丝梢姡敃r中國A.競技體育活動項目極其稀少B.“向西方學習”新思想尚未萌生C.傳統(tǒng)觀念制約近代教育轉型D.“中體西用”主張受到學界推崇10.宋人孟元老根據自身經歷撰寫的《東京夢華錄》,記述了汴京城市面貌、歲時物產、風土習俗等。后人在研究宋史時,除官修史書外,還重視對此類書籍的利用。這說明A.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歷史原本面目B.區(qū)分官修史書與私人著述是研究歷史的前提C.親歷者見聞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歷史真相D.官修史書可以彌補私人著述視角單一的缺陷11.20世紀初,美國眾議員從最初的65人逐漸增加到的435人。1929年,胡佛總統(tǒng)上任后要求國會制定全國議席分配法,把眾議院議員席位固定為435席,最終國會通過了胡佛提出的法案。由此可知A.美國國會受行政機構控制 B.胡佛抑制了州權主義擴張C.三權分立是美國政治基石 D.胡佛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力12.1993年,我國對“八五計劃(1991~1995年)”進行了調整,主要修改了經濟增長目標,提出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按市場需求調整農業(yè)結構,大力發(fā)展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加快交通運輸發(fā)展,擴大利用外資規(guī)模等。黨中央做出上述調整的背景是A.改革開放遇到了重重阻力 B.國際政治局勢比較穩(wěn)定C.已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目標 D.國民經濟比例極不協(xié)調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歷史——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作為中國維新派的著名領袖,康有為親自編撰了《日本明治變政考》、《俄羅斯彼得變政記》、《法國革命記》等書,并在1898年陸續(xù)送呈光緒御覽。材料二康有為寫道:“臣讀各國史,只法國革命之際,君民爭禍之劇,未嘗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國,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萬,變革三次,君主再復,而綿禍八十年。十萬之貴族,百萬之富翁,暴骨如莽,奔走流離,散逃異國。城市為墟,而革變頻仍,迄無安息,遂入洄淵,不知所極?!焙髞碛衷凇斗▏锩氛摗分袑懙溃骸拔釃脧U封建,自由平等已兩千年,與法國十萬貴族壓制平民,事既不類,倡革命而言壓制者已類于無病學呻矣?!薄吨袊妨线x輯》(1)康有為編撰《日本明治變政考》、《俄羅斯彼得變政記》等書并送呈光緒帝的意圖是什么?與其在材料二中闡發(fā)的觀點是否矛盾?為什么?(2)康有為在材料二中引述的歷史史實是否完全準確?請做出你的判斷,并說明理由14.(20分)一份奏折鴉片戰(zhàn)爭時,琦善派人探聽了一些英國的情況,并據此寫了一份奏折上報朝廷,言道:該國王已物故四年,并無子嗣,僅存一女,年未及笄,即為今之國王。該國有大族二十余家,皆其國之權臣,議事另有公所,只須伊等自行商榷,不受約束。揣其詞意,或前此粵省燒毀之煙,其中即有各該權臣之物。是固蠻夷之國,犬羊之性,初未知禮義廉恥,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經弱女,尚待擇配,則國非其國,意本不在保茲疆土,而其國權奸之屬,只知謀取私利,更不暇計其公家,…….故求索不專在通市?!x自《琦善奏探詢英國各情形折》問題:(1)根據上述材料,你認為琦善獲得了哪些情報?(2)你如何看待琦善的這份奏折?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A【解析】

據材料“…在這樣的制度框架下官員對下管理地方事務,對上服從或者等待調遣,很多建設環(huán)節(jié)僅限于政府強大的縱向行政運作體系中……”可知,郡縣制制度下很多建設環(huán)節(jié)僅限于政府強大的縱向行政運作,民眾是被管理者而非參與者,故A符合題意;據材料沒有涉及“民生問題的有效解決”、“城市建設的科學規(guī)劃”、“官員疏于政務貪污腐敗成風”,B、C、D錯誤。2、B【解析】

根據題干材料給出的數(shù)據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戰(zhàn)結束后中國共產黨在山東根據地的勢力范圍從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不斷擴大和加深的趨勢,這說明國共力量對比變化的趨勢逐漸加強,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革命工作的重心開始轉移的相關信息,故A項不符合題意。工農武裝割據是土地革命時期的政策,與題干時間不符,故C項不符合題意。兒童、婦女、青年、農民、工人等本來就在無產階級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范圍內,并不能說明統(tǒng)一戰(zhàn)線范圍的擴大,故D項不符合題意。3、A【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英國的下議院權力不斷擴大,世襲的上議院權力縮小,但是保持傳統(tǒng)擁有對下議院通過法案的否決權,表明英國議會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之間謀求平衡,故選A;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不是實踐專制思想,B錯誤;材料沒有體現(xiàn)三權分立的原則,排除C;材料體現(xiàn)代議制中的制衡原則,符合代議民主精神,D錯誤。4、A【解析】

圖一內容是1970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美國記者;圖二內容是1971年周恩人來接見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圖三內容是1971周恩來會見美國基辛格;圖四內容是1972年毛澤東會見尼克松。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組圖片反映了70年代初中美關系的逐漸改善,屬于破冰之旅,故A項正確;B是20世紀80年代初,C是1991年蘇聯(lián)解體,D是1978年,均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5、D【解析】

1958年的采風運動與當時大躍進的社會氛圍有關,選項D反映了鳳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這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的事情,符合題意;選項A、B、C是大躍進時期社會氛圍的反映,不符合題意,排除。6、B【解析】

據材料“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國社會現(xiàn)實為認識起點,進而追溯到幾千年歷史凝結而成的文化傳統(tǒng),并對這種傳統(tǒng)進行了總結性的理性批判?!笨芍?,這一事件發(fā)生在辛亥革命后,且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了總結性的理性批判,這是對新文化運動的評價,B正確;據所學可知,中共“二大”沒有涉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內容,A錯誤;國民大革命是1924年興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運動,與材料無關,C錯誤;二次革命是孫中山針對袁世凱實行獨裁統(tǒng)治捍衛(wèi)民主共和的斗爭,與材料無關,D錯誤。7、C【解析】

根據“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當今爭于氣力”可知,這一時期強調富國強兵,通過戰(zhàn)爭手段兼并他國,這符合戰(zhàn)國時期特征,選項C正確;商朝、周朝和西漢都是統(tǒng)一政權,戰(zhàn)亂不是主要特征,選項A、B、D排除。8、C【解析】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西學東漸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根據材料可知,星期制在中國推行后,國人對星期制有著一定的抵制態(tài)度,有人主張取締星期制;有人主張用中國古制“旬日”代替星期制;還有人認為這一制度在中國早已存在,從國人對星期制的態(tài)度可以看出,當時國人具有文化民族主義的心態(tài),故C選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了國人抵制由西方傳入中國的星期制,沒有體現(xiàn)國內思想的自由多元的問題,故A選項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大眾輿論對社會治理的影響,故B選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星期制不是對中國文化的排斥,而是中國對西方文化的借鑒,故D選項錯誤。9、C【解析】

依據材料中“同文館學生不愿意習體育,認為有失尊嚴”信息可知,“舉步要穩(wěn)重端正”的傳統(tǒng)禮儀觀念制約了近代教育轉型,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是中國學生礙于傳統(tǒng)觀念不愿學習體育,并非是當時競技體育活動項目稀少;B選項錯誤,鴉片戰(zhàn)爭前后,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的開明地主階級開始睜眼看世界,萌發(fā)了向西方學習、尋求強國御侮之道的新思想;D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xiàn)中國學界對“中體西用”主張的推崇。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0、A【解析】

材料體現(xiàn)的是后人在研究宋史時,除官修史書外,還重視對“孟元老根據自身經歷撰寫的《東京夢華錄》”此類書籍的利用,這說明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歷史原本面目,A正確;B與材料無關;歷史真相要通過多種方式去研究,C錯誤;材料體現(xiàn)的是私人著述可彌補官修史書的缺陷,D錯誤。11、D【解析】

胡佛關于眾議院議員席位分配的方案需要國會制定法案通過,體現(xiàn)的是行政權和立法權之間的制衡,這是符合美國憲法的規(guī)定的,D正確;美國實行三權分立體制,A錯誤;材料與州權主義擴張無關,B排除;C說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選D。12、C【解析】

依據材料“1993年”“按市場需求調整農業(yè)結構,……擴大利用外資規(guī)模等”并結合所學可知,1992年十四大的召開,制定了我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擴大市場在經濟調節(jié)中的作用。C正確;1992年鄧小平的南方談話是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到新階段的標志。1992年后,改革的步伐進一步加大,成效顯著;A錯誤;1991年蘇聯(lián)解體,在美國參與下,地區(qū)與民族沖突不斷,世界局勢動蕩不安,B錯誤;據所學可知,改革開放后農業(yè)所占比重下降,工業(yè)比重大幅度上升,第三產業(yè)比重也有所上升,因此國民經濟比例趨向協(xié)調發(fā)展,D錯誤。故選C。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闡述變法的重要性,推動光緒皇帝下詔變法,實行君主立憲。(2分)不矛盾(1分)。在他看來,法國革命造成長期流血斗爭;而且中國不存在貴族壓迫平民的社會現(xiàn)象,實行變法維新和君主立憲是唯一正確的選擇。(2分)(2)不準確。(1分)因為法國“革變頻仍,迄無安息”之說明顯夸大;(2分)而中國雖廢除封建(分封制),但仍長期存在貴族壓迫平民的現(xiàn)象(君主專制統(tǒng)治強化)(2分)。兩說均不符合法國和中國當時的社會政治狀況?!窘馕觥?/p>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屬于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康有為親自編撰了《日本明治變政考》、《俄羅斯彼得變政記》等書為了闡述變法的重要性。材料“只法國革命之際,君民爭禍之劇,未嘗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國,巴黎百日而伏尸百二十九萬,變革三次,君主再復,而綿禍八十年”認為法國大革命給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希望利用變法實現(xiàn)社會的平穩(wěn)過渡。(2)根據材料“而革變頻仍,迄無安息,遂入洄淵,不知所極”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說法錯誤,過分的夸大法國大革命;材料“吾國久廢封建,自由平等已兩千年”說法錯誤,中國雖廢除封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