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測試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1頁
第六單元+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測試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2頁
第六單元+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測試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3頁
第六單元+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測試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4頁
第六單元+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測試 高一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第六單元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測試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1911年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中,并無華僑代表之規(guī)定,所以華僑并無選舉權,唯有“坐旁聽席”。但在1912年8月,中華民國出臺的《國會組織法》和《選舉法》中,就明確規(guī)定了華僑的參議員的名額和選舉辦法。這種變化反映出A.中國革命的包容性增強B.國民黨內部組織日趨完善C.政黨政治成為各方共識D.資產階級力量得到了充實2.著名學者季云飛認為“武昌起義以前,民族資產階級、農民、市民和軍人的反滿取向成為政治生態(tài)的主流……而武昌起義后國民政治心態(tài)演化,出現‘崇權威’及‘追求秩序安定’兩大特征”。這一轉變A.加速了保路運動的爆發(fā)B.促進了民族工業(yè)春天到來C.埋下了帝制復辟的隱患D.突破了舊三民主義的束縛3.1912年1月15日,上?!肮ど倘w休息一天,升旗懸燈,公賀總統(tǒng)履任,補祝紀元”;中法大藥房還打出了促銷廣告“南北兩店,凡承蒙賜顧者,概贈孫大總統(tǒng)紀念照一紙”“要與我同胞相更始,共伸慶祝,留一永遠之紀念而已”。據此可知A.城市商業(yè)競爭日趨激烈B.資產階級革命逐漸興起C.民主共和思想影響漸廣D.民族資本主義得以發(fā)展4.《晉商史料集成》記載,1911年10月13日,蔚盛長平遙總號通過北京分號的電報第一次得知武昌起義的消息。這一情況表明漢口分號的掌柜在當時已沒有機會和條件向總號通風報信。這一現象折射出A.晉商經營體制落后B.商業(yè)易受政局影響C.革命形勢發(fā)展迅速D.群眾對革命的支持5.20世紀初,清政府先后頒布了《奏定商會簡明章程》、《商部勸辦商會諭》、《商會章程附議》等法律,推動了各地商會的建立。到1911年,全國共有商務總會53所,商務分會787所。這些舉措的實行A.構建起完整的經濟法體系B.緩解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C.有效地抵制外國資本輸出D.助推民主革命力量的壯大6.下圖是創(chuàng)作于1911年的漫畫《清之崩潰》。漫畫所反映的政治局面直接緣于圖2A.革命政黨各自為政B.漢族督撫權力膨脹C.南北軍閥分庭抗禮D.起義各省宣布獨立7.孫中山說:“外國因為大資本是歸私人所有,便受資本的害,大多數人民都是很痛苦”,“現在各國表面上的政權,雖由政府作主,但是實在由資本家從中把持”。據此可知,該言論A.體現了民族主義的精神B.明確了辛亥革命的對象C.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D.吸收了社會主義的理論8.辛亥革命后,中國的商業(yè)銀行發(fā)展迅速。據統(tǒng)計,1912年設立銀行14家,至1927年共設立銀行185家,其中1917—1923年尤為繁榮,共設立131家。這反映了A.北洋政府大力發(fā)展近代金融業(yè)B.列強加大對華資本輸出C.民族工商業(yè)對資本的需求增加D.民眾積極支持國貨運動9.“洋務運動、辛亥革命沒有完成啟蒙,中國移植了民主憲政,卻出現了嚴重水土不服,民主自由沒有成為一種社會常識和社會共識?!辈牧现赋隽诵挛幕\動的A.背景B.內容C.過程D.地位10.新文化運動的先進知識分子也注意到啟蒙張揚個性一面,但他們并未像西方啟蒙運動一樣以深層的理性與自由去揭示啟蒙意義,而是把啟蒙定位于科學與民主這樣一種外顯的范疇。這是因為A.反封建思想的不徹底性B.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局限性C.救亡與啟蒙的雙重使命D.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的思想11.晚清士人一方面宣傳民權與女權,力倡廢纏足、辦女報、創(chuàng)女校等活動;另一方面又擔心“茍盡聽婦女以獨立,則息息行樂,以顧其有生之身,誰肯劬勞受苦”。這表明A.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B.民主革命運動蓬勃發(fā)展C.女性社會地位顯著提高D.近代中國社會轉型艱難12.《青浦縣鄉(xiāng)土志》記載:“清末民初之際,婦女貪上海租界傭價之昂,趨之若鶩,甚有棄家者,此又昔之所未見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販營生而奢華漸啟,女以紗絲工作而禮教鮮存矣”。這說明A.上海引領社會風氣B.歐風美雨解構傳統(tǒng)C.傳統(tǒng)價值蕩然無存D.世風人心向往古道13.1895年,嚴復在《救亡決論》中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學習價值;而1918年在《與熊純如書》中卻否定西方文明,主張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逐漸深入B.西方文明弊端日益顯現C.傳統(tǒng)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D.維新思想阻礙時代發(fā)展14.下列四幅折線圖分別反映了近代青島在1903—1926年不同階段棉紗輸入(單位:擔)的情況。其中,反映1915—1920年變化狀況的是A.甲B.乙C.丙D.丁15.下圖信息可以用來說明,民國初期A.民主共和制度不斷發(fā)展B.民主共和觀念得到傳播C.政黨政治建設成效顯著D.列強在華爭奪日趨激烈二、非選擇題16.【自行車與社會】(14分)材料一一戰(zhàn)爆發(fā)次年,即1915年,日本出口中國自行車總價值達到55687關平兩,占全年總進口價值的59.70%,以絕對優(yōu)勢位列第一,老牌自行車工業(yè)強國英國是年占有35.73%,屈居第二。之后連續(xù)8年間,日產自行車都占據中國市場第一進口國的位置。特別要指出的是,此8年間有連續(xù)6年(1915—1920),日產自行車出口中國總價值占中國全年總進口價值,甚至超過了50%,處于絕對優(yōu)勢地位。而此時日本自行車工業(yè)還處于初級階段,并未羽翼豐滿,相對仍在襁褓中的中國民族自行車業(yè),優(yōu)勢雖然已經十分明顯,但與歐美諸國自行車工業(yè)水平還存在很大差距。一戰(zhàn)結束后,待歐美各國自行車工業(yè)恢復元氣,重新大量輸入中國市場之后,日產自行車的市場競爭優(yōu)勢則不再明顯?!孕鞚蹲孕熊嚺c近代中國》材料二最早于1926年,由大興車行開始聘請2名日籍技工,購入進口鋼管和接頭,正式進行自行車車架的組合、焊接和油漆,配以部分進口零部件組裝成紅馬、白馬牌自行車銷向市場。這是最早的國產自行車。1927年,潤大車行也在自制部分零部件的基礎上,配以進口零部件組裝成飛龍牌自行車。兩大車行的國產自行車分別參加了上海中華國貨展覽會和杭州西湖博覽會的展出,得到與會人士的一致好評,銷路漸暢。——摘自徐濤《自行車與近代中國》(1)根據材料一,概括民國初期中國自行車市場的發(fā)展特征。(6分)(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民國初期中國民族自行車業(yè)發(fā)展的原因。(8分)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概括說明兩個時期中國工業(yè)發(fā)展的特點。(4分)(2)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兩個時期中國工業(yè)發(fā)展特點形成的原因。(9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新羅很早就與唐結為宗藩關系,在與唐的交往中采取的完全是一種“事唐”姿態(tài)。同時,新羅向唐朝派遣大量的留學生,據嚴耕望先生的考證:“自太宗貞觀十四年新羅始遣派留學生起至五代中葉三百年間,新羅所派遣之留唐學生,最保守之估計當有兩千人。”唐代的外國留學生一般被安排在長安的國子監(jiān)學習,其學習生活費用由唐朝政府負責,“買書銀貨則本國支給”。新羅的留學生在回國后多有作為,為傳播唐文化做出巨大貢獻?!碜怨⒒ⅰ缎铝_、日本遣唐留學比較研究》材料二17世紀初,從西歐傳入中國的火藥武器主要是西洋火炮,主要是荷蘭人帶來的火炮。在此階段,明朝朝廷和廣東、福建地方當局都主動尋求西歐新式火器樣品,并積極引進通曉制造火炮技術的西洋人士,讓他們參加和指導西洋新式火炮的制造。此外,這種新式火炮具有較高的技術要求,需要數理知識、實驗和理論的指導,因此這一時期出現了編譯火器論著的高潮。這種大規(guī)模、高層次的技術引進,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幾岳畈亍痘饦屌c賬簿》材料三正是通過“新政”,從傳統(tǒng)的小農社會向現代工商社會轉型的跡象才真正出現。經濟自由政策的頒發(fā),為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礎;現代化的陸軍體制、教育體制與現代人才培養(yǎng)也開始落地;還有,現代法律體系與司法制度已開始成形?!硗?,從1905年開始,慈禧太后為首的統(tǒng)治者被迫將逃亡海外的政治犯梁啟超于1901年所設計的預備立憲方案檢起來,逐漸予以嘗試?!怨烙印兜酆ジ锩c“清末新政”》(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新羅向唐朝大量派遣留學生的原因。唐朝的政治制度對朝鮮半島影響巨大,請以高麗王朝為例加以說明。(7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明朝大規(guī)模引進西洋火器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朝大規(guī)模引進西洋火器的原因。(7分)(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從背景和影響兩方面評析“清末新政”。(6分)19.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20世紀20年代中國報刊新聞標題摘編時間標題報刊1920年3月31日北大男女共校以前的我和以后的我《晨報》1920年4月8日荒謬絕倫之皋鴻銘《民國日報》1923年2月7日京漢鐵路罷工事件《商報》1924年1月27日廣州國民黨代表大會紀《申報》1925年6月25日沙面英兵槍殺巡行民眾之大慘劇《廣州國民日報》1926年12月20日電車上的五分鐘《申報》1927年3月2日關東早婚陋俗《大公報》——摘編自周偉《時代印記》結合所學中國近代史知識,擇取材料中的有關時事,擬定一個主題,并加以闡釋。(主題正確,史實準確,邏輯嚴謹)

第六單元辛亥革命和中華民國的建立單元測試測試試題評分參考一、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ACCCDDDCAC題號1112131415答案DBBCB1.【答案】A【解析】據材料民國法律規(guī)定從1911年華僑沒有選舉權到1912年華僑擁有選舉權,辛亥革命從不接受華僑到接受華僑公民,范圍擴大包容性增強,故選A項;材料重點介紹了中華民國公民權對華僑的包容性增強的事實,不屬于國民黨內部組織,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華僑逐漸擁有選舉權,不屬于政黨政治,排除C項;材料中選舉權擴大的對象是華僑,不能確定為資產階級,因此不能說明資產階級的力量得到充實,排除D項。2.【答案】C【解析】據材料武昌起義以前,民族資產階級、農民、市民和軍人的反滿取向成為政治生態(tài)的主流可知,武昌起義前,推翻清王朝的統(tǒng)治是當時民心所向,而武昌起義后“國民政治心態(tài)演化,出現‘崇權威’及‘追求秩序安定’兩大特征”,并結合所學可知,面對政局的動蕩,資產階級革命派軟弱,西方列強、立憲派和舊官僚為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穩(wěn)定局面,積極支持掌控清朝內政的袁世凱,向中華民國進行施壓,為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和復辟帝制準備了條件,埋下了帝制復辟的隱患,故選C項;保路運動發(fā)生的時間是

1911年6月,發(fā)生于武昌起義前,所以材料中涉及的國民政治心態(tài)轉變,無法加速保路運動的爆發(fā),排除A項;辛亥革命沖擊了封建制度,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發(fā)展,海外華僑競相投資國內近代企業(y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zhàn)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中國民族工業(yè)得到了一個發(fā)展機會,中國的民族工業(yè)出現了短暫的春天,而不是國民政治心態(tài)的轉變導致的,排除B項;材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國民政治心態(tài)的轉變,“崇權威”及“追求秩序安定”,這沒有體現出突破舊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是在1924年形成的,排除D項。3.【答案】C【解析】據材料“1912年1月15日,上?!ど倘w……永遠之紀念而已’”結合所學可知,1912年中華民國的成立,政治上具有深遠的意義,它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帝制,啟蒙和傳播了民主的思想,建立了民主共和國,民國成立初期上海工商業(yè)的積極回應和慶祝,反映了工商業(yè)者受到民主共和思想的影響,對新政權的支持和期待,故選C項;題干主旨主要反映上海工商業(yè)對于民國成立的回應,沒有涉及城市商業(yè)競爭前后變化的相關史實,“競爭日趨激烈”無法體現,排除A項;近代中國資產階級革命興起的表現主要包括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中華民國的成立是辛亥革命的結果,排除B項;?工商業(yè)包含民族資本主義、私營工商業(yè)、私人資本主義、私營經濟等,題干材料中的工商業(yè)并不一定都是民族資本主義,排除D項。4.【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在《晉商史料集成》中記載,1911年10月13日,蔚盛長平遙總號是通過北京分號的電報才第一次得知武昌起義的消息,漢口分號的掌柜在當時已沒有機會和條件向總號通風報信,這體現了當時漢口的通信已經受到了影響,社會動蕩,形勢嚴峻,清政府已經控制不了武昌地區(qū)的形勢了,這一現象折射出當時革命形勢發(fā)展迅速,故選C項;材料強調的是在革命形勢的影響下,漢口地區(qū)的通信收到了限制,沒有條件向總號通風報信,而晉商的經營體制是一個多元化、系統(tǒng)化的體系,它包含了家族企業(yè)制度、信用制度、合作制度、管理制度等多個方面,排除A項;材料中體現了政局變動對商業(yè)信息傳遞有影響,但材料核心是革命形勢的迅猛,排除B項;“群眾對革命的支持”指的是群眾對革命的態(tài)度,而材料只是強調革命形勢的變化很快,排除D項。5.【答案】D【解析】20世紀初,清政府頒布的一系列法律和章程促進了商會的發(fā)展,這些商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商會的建立和壯大為民族資產階級提供了一個組織和行動的平臺,有助于他們參與到政治和經濟活動中,尤其是在推動民主革命方面。因此,這些舉措的實行有助于助推民主革命力量的壯大,故選D項;從題目中給出的信息來看,清政府只是頒布了幾項關于商會的法律,并沒有提及這些法律是否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經濟法體系。因此,A項的推斷過于夸大,排除A項;商會的建立并沒有直接緩解清政府的統(tǒng)治危機,反而可能加劇了民族資產階級對清政府的不滿,排除B項;題目中并未提及商會建立與抵制外國資本輸出的直接關系,因此C項的推斷沒有依據,排除C項。6.【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漫畫中,清朝的龍形圖案被多個省份的旗幟所包圍并撕裂,正是象征著這些省份已經或正在宣布獨立,從而對清朝政權構成直接沖擊。這一局面直接源于辛亥革命期間各省的起義和獨立運動,故選D項;雖然辛亥革命時期有多個革命政黨,但漫畫中并未直接體現這一點。漫畫主要反映的是清朝政權被多個省份的獨立所沖擊,而非革命政黨之間的內部矛盾,排除A項;雖然清朝末年漢族督撫的勢力有所增強,但漫畫并未直接展示這一點。漫畫的核心是清朝政權被多個省份的獨立所動搖,而非漢族督撫的權力問題,排除B項;軍閥割據的局面主要出現在辛亥革命之后,特別是袁世凱死后。漫畫創(chuàng)作于辛亥革命前夕,此時尚未形成南北軍閥分庭抗禮的局面,排除C項。7.【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孫中山認為西方大多數人民都受到私人資本家的迫害,同時資本家又會干預政治,這體現了孫中山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評,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所以可以看出孫中山的言論吸收了社會主義的理論,故選D項;民族主義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思想或運動,要求反對西方侵略和壓迫,爭取民族獨立,排除A項;辛亥革命的對象是腐朽落后的清政府,要推翻封建主義,材料是批評資本主義制度,排除B項;孫中山看到的是西方私有制下資本家對人民的迫害,并不是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C項。8.【答案】C【解析】據材料“辛亥革命后,中國的商業(yè)銀行發(fā)展迅速”,“1917—1923年尤為繁榮,共設立131家”并結合所學可知,辛亥革命后民族工商業(yè)迅速發(fā)展,隨著民族工商業(yè)的興起和擴張,對資金的需求自然會增加,從而促進了商業(yè)銀行的設立和發(fā)展,故選C項;結合所學可知,北洋政府時期確實有一些金融政策的調整,但材料并未直接提及北洋政府的具體政策,也未反映出北洋政府對金融業(yè)的直接推動作用,排除A項;列強加大對華資本輸出確實會影響金融業(yè),但材料并未明確提及列強資本輸出的具體數據或影響,且這一因素更多是從外部經濟環(huán)境考慮,而非直接解釋為何商業(yè)銀行會在此期間迅速發(fā)展,排除B項;國貨運動確實反映了民眾對民族產業(yè)的支持,但國貨運動主要影響的是消費市場和生產領域,而非金融領域,排除D項。9.【答案】A【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是在洋務運動和辛亥革命之后,由于民主憲政的“水土不服”和民主自由未能成為社會共識的背景下興起的。新文化運動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進行思想啟蒙,推動民主和科學的觀念深入人心。這與材料描述的背景高度吻合,故選A項;材料中并未直接提及新文化運動的具體內容,如提倡民主、科學,反對封建專制和迷信等,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詳細描述新文化運動的具體過程,如它是如何開展的,經歷了哪些階段等,排除C項;材料中并未提及新文化運動在中國歷史或文化中的地位,而是強調了其興起的背景,排除D項。10.【答案】C【解析】據材料“新文化運動定位于科學與民主這樣一種外顯的范疇”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文化運動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下興起的,是先進的中國人在向西方學習的道路上更進一步,為了拯救衰弱的中國,從思想啟迪明智,提倡民主和科學,兼顧救亡與啟蒙的雙重使命,故選C項;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有力地打擊和動搖了長期以來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排除A項;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局限性在于軟弱性和妥協性,與新文化運動的史實不符,排除B項;新文化運動學習西方的思想是手段,深層原因是救亡圖存,思想啟蒙,排除D項。11.【答案】D【解析】據材料信息可知,晚清士人一方面宣傳民權與女權,力倡廢纏足、辦女報、創(chuàng)女校等活動;另一方面又擔心“茍盡聽婦女以獨立,則息息行樂,以顧其有生之身,誰肯劬勞受苦”,這表明近代中國社會轉型艱難,故選D項;材料主旨是“民權與女權”問題,而不僅僅是自由平等思想,且“深入人心”說法錯誤,排除A項;材料反映了晚清士人對民權與女權的宣傳以及對女權地位提高的擔心,未涉及革命運動的信息,“蓬勃發(fā)展”說法有誤,排除B項;材料中的擔心,顯示了女性社會地位亟需提高,排除C項。12.【答案】B【解析】據材料“男以鬻販營生而奢華漸啟,女以紗絲工作而禮教鮮存矣”可知,清末民初,上海租界工資較高,吸引了婦女前往,甚至出現了棄家不顧的,民國時期,又出現了男子因從事販運而變得奢華、女子變得不尊禮教等現象,這體現了西方文化的傳入影響了近代中國的社會風氣,故選B項;材料并未出現其他城市的情況,沒有對比信息,不能得出“上海引領社會風氣”,排除A項;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等傳統(tǒng)與近代并存,“傳統(tǒng)價值蕩然無存”過于夸大,排除C項;材料體現了上海的社會生活逐步近代化,并未提及人們對傳統(tǒng)生活的向往,不能得出“向往古道”,排除D項。13.【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嚴復在1895年批判中國傳統(tǒng)文化,肯定西方文化,而在1918年否定西方文明,主張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是因為1918年處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暴露了西方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帝國主義的競爭、以及對利潤的盲目追求等問題,這些都是西方文明的弊端,所以嚴復主張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故選B項;1918年嚴復主張回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對西方文明反思后做出的,并不是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逐漸深入的結果,排除A項;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明并不是對立的關系,與當時時代的需求有關,排除C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維新思想主張發(fā)展資本主義,實現君主立憲,這有利于時代發(fā)展,排除D項。14.【答案】C【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915—1920年,由于一戰(zhàn),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民族工業(yè)發(fā)展迎來了春天,棉紗輸入量應呈下降趨勢,故選C項;1903—1914年,由于列強的經濟侵略,青島棉紗輸入量應該呈上升趨勢,排除A項和B項;1921—1926年,由于列強卷土重來,青島棉紗輸入量應呈上升趨勢,排除D項。15.【答案】B【解析】據圖示信息,圖示揭示了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張勛復辟帝制失敗,從側面可以說明民主共和觀念得到傳播,故選B項;圖示中并沒有提及民主共和制度本身發(fā)展概況,“不斷發(fā)展”更沒有依據,A項說法具有片面性,排除A項;政黨政治建設主要涉及政黨的組織架構、制度規(guī)范、黨員隊伍、政治綱領、政策主張以及黨內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發(fā)展,與圖示信息不符,排除C項;圖示揭示了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張勛復辟帝制失敗,與“列強在華爭奪”不相關,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16.【答案】(1)發(fā)展特征:一戰(zhàn)期間,日本超過英國等歐美國家,取得自行車銷售的絕對優(yōu)勢;隨著一戰(zhàn)的結束,歐美重新重視中國市場,日本自行車優(yōu)勢喪失;列強對中國市場的爭奪十分激烈;中國民族工業(yè)在與日本和西方國家存在明顯差距。(6分,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2)原因:民國政府頒布了大量促進經濟發(fā)展的法律措施;倡導國貨風潮的鼓舞;實業(yè)救國思潮的影響;自行車維修和銷售成為一種新興的行業(yè),消費群體增加,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民族資本家的不懈努力;外國技術人員與零件的引進。(8分,每點2分,答出4點即可)【解析】(1)據材料一“日本出口中國自行車總價值達到55687關平兩,占全年總進口價值的59.70%,以絕對優(yōu)勢位列第一”,可得一戰(zhàn)期間,日本超過英國等歐美國家,取得自行車銷售的絕對優(yōu)勢;據材料一“一戰(zhàn)結束后,待歐美各國自行車工業(yè)恢復元氣……日產自行車的市場競爭優(yōu)勢則不再明顯”,可得隨著一戰(zhàn)的結束,歐美重新重視中國市場,日本自行車優(yōu)勢喪失;據材料一“老牌自行車工業(yè)強國英國是年占有35.73%,屈居第二”、“一戰(zhàn)結束后,待歐美各國自行車工業(yè)恢復元氣……日產自行車的市場競爭優(yōu)勢則不再明顯”,可得列強對中國市場的爭奪十分激烈;據材料一“而此時日本自行車工業(yè)還處于初級階段……相對仍在襁褓中的中國民族自行車業(yè),優(yōu)勢雖然已經十分明顯”,可得中國民族工業(yè)在與日本和西方國家存在明顯差距。(2)據材料二信息并結合所學,注意從民國政府的政策、倡導國貨風潮的鼓舞、實業(yè)救國思潮的影響以及民族資本家的不懈努力等方面思考;據材料二“配以部分進口零部件組裝成紅馬、白馬牌自行車銷向市場”,可得自行車維修和銷售成為一種新興的行業(yè),消費群體增加,國內市場的不斷擴大;據材料二“最早于1926年,由大興車行開始聘請2名日籍技工,購入進口鋼管和接頭”,可得外國技術人員與零件的引進。17.【答案】(1)圖5:民國初期企業(yè)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或地域分布不平衡),且以輕工業(yè)為主(或行業(yè)發(fā)展不平衡)。(每點1分,共2分)圖6:建國初期,我國工業(yè)建設主要集中于東北地區(qū)并兼顧中西部地區(qū)(或地域分布更加合理),且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或工業(yè)結構更加完善、合理)。(每點1分,共2分)(2)隨著近代西方列強的侵略,沿海城市最早開放為通商口岸,自然經濟最早瓦解,為近代企業(yè)的產生提供了勞動力和市場:沿海地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利,在外商企業(yè)和洋務企業(yè)的作用下,早期中國的近代企業(yè)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區(qū);由于資金少、技術力量薄弱,近代企業(yè)主要以輕工業(yè)為主。(任意2點4分)(籠統(tǒng)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亦可得2分)新中國建立后,遭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中國被迫卷入與美國的直接軍事對抗,從而面臨著巨大的軍事威脅(或國防建設的需要);原有的工業(yè)基礎比較薄弱,工業(yè)門類殘缺不全,這種嚴峻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迫切要求新中國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東北地區(qū)礦產資源豐富,有一定的工業(yè)基礎,尤其是重工業(yè);當時我國的經濟建設很大程度還要依靠蘇聯的援助,東北靠近蘇聯,便于接受蘇聯援助,故一五計劃時期,我國的工業(yè)主要集中于東北地區(qū)(或國家政策導向影響)。(每點2分,答出任3點得5分,共5分)【解析】(1)第一小問關于民國時期中國工業(yè)特點,結合圖5分析可知在地理空間上沿海工業(yè)多,內地工業(yè)少得出地域分布不平衡;同時廣州、廈門、上海、杭州等多個通商口岸明顯工業(yè)較多得出分布在沿海沿江的通商口岸處;在行業(yè)分布上,主要集中食品、紡織等輕工業(yè)。第二小問關于建國初期工業(yè)分布特點,據圖6可知,在地理空間上各方位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東北;行業(yè)分布上主要是汽車、鋼廠、機床等重工業(yè)。(2)第一小問分析民國時期工業(yè)發(fā)展特點的形成原因,據所學可知此時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列強侵略,通商口岸眾多;另外沿海地區(qū)與外界聯系早,自然經濟解體早,外商企業(yè)多,民族企業(yè)最早也誕生于此,具備眾多企業(yè)建立的條件;同時這些地區(qū)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運輸便利,所以呈現出這種地理空間分布格局;結合所學可知民族工業(yè)受制于社會環(huán)境和自身條件,呈現“出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特點,只能優(yōu)先發(fā)展輕工業(yè)。第二小問分析建國初期工業(yè)發(fā)展的原因,結合時空信息一五計劃期間即“1953—1957”,結合所學可知當時工業(yè)基礎薄弱,工業(yè)體系尚未建立,在國家戰(zhàn)略和蘇聯援助下開展工業(yè)建設。另外分布在東北和內地的原因主要受國際形勢影響,此時帝國主義仍包圍封鎖加上1950—1953年爆發(fā)朝鮮戰(zhàn)爭,國防安全面臨持續(xù)威脅,所以內地分布較多。分布東北除了考慮東北具有工業(yè)基礎外也有考慮就近獲得蘇聯支持和支援朝鮮戰(zhàn)爭等因素。18.【答案】(1)原因:新羅與唐結成宗藩關系;唐朝統(tǒng)治者開明的對外政策;唐朝的國力強大,經濟文化發(fā)展水平高于新羅;交通便利。(4分)說明:高麗王朝在中央設三省六部;將地方劃為十道;采用科舉考試選拔官員。(3分)(2)特點:政府主導;以西洋火炮為主;引進火炮同時引進技術和人才(帶動火器論著的編譯)。(3分)原因:新航路的開辟;西歐的早期擴張(或西方殖民者)成為明朝海防的新問題;明朝的火藥武器制造落后于歐洲(或者歐洲武器制造領先于明朝);女真族的威脅。(4分)(3)評析:20世紀初,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起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興起與發(fā)展;西學的進一步傳播(從背景角度寫出三點)??陀^上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或者推動中國社會的轉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